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保存全血制备的去白细胞混合浓缩血小板体外质量评价
1
作者 安慧娟 单泓 +5 位作者 刘铮 张姣姣 王姣杰 别立莉 李建斌 金新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820-826,共7页
目的 探讨全血4℃冷藏条件下保存制备去白细胞混合浓缩血小板的可行性,为成分制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采集的400 mL ACD-B抗凝全血随机分两组,分别进行4℃和室温保存,在保存后6 h内分离制备出白膜层,于22℃静置过夜保存,次日将白膜层... 目的 探讨全血4℃冷藏条件下保存制备去白细胞混合浓缩血小板的可行性,为成分制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采集的400 mL ACD-B抗凝全血随机分两组,分别进行4℃和室温保存,在保存后6 h内分离制备出白膜层,于22℃静置过夜保存,次日将白膜层汇集制备去白细胞混合浓缩血小板,于制备后d1、d3、d5、d7取样,进行血细胞计数及相关参数检测,测定pH、葡萄糖、乳酸含量反映代谢情况,检测血栓弹力图、血小板聚集率及PAC-1、CD62P反映血小板体外功能及活化情况,比较两组血小板差异。结果 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两组去白细胞混合浓缩血小板计数逐渐下降,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型血小板比例(P-LCR)均逐渐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去白细胞混合浓缩血小板pH、葡萄糖含量均逐渐降低,乳酸含量逐渐增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栓弹力图结果显示,反应血小板功能的MA值保存期内无显著性变化,且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小板聚集率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血小板PAC-1及CD62P表达率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全血4℃冷藏保存与室温保存6 h内制备的去白细胞混合浓缩血小板在体外计数、功能、活化方面无统计学差异,4℃冷藏6 h内的全血可考虑作为制备去白细胞混合浓缩血小板的起始血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白细胞混合浓缩血小板 全血冷藏保存 血小板质量 血小板功能
下载PDF
化瘀祛痰方对痰瘀互结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功能及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张妮 肖蕾 +2 位作者 欧洋 李馨雅 佟惊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95,共5页
目的 探讨影响痰瘀互结证急性冠脉综合征(Acm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血小板功能及活性的相关因素及化瘀祛痰方对其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开放标签招募2022年6月—2023年6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符合痰瘀互结证ACS... 目的 探讨影响痰瘀互结证急性冠脉综合征(Acm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血小板功能及活性的相关因素及化瘀祛痰方对其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开放标签招募2022年6月—2023年6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符合痰瘀互结证ACS诊断标准同时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化瘀祛痰方治疗4周。检测化瘀祛痰方治疗前后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 PCT)、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AA)最大聚集率、二磷酸腺苷(Adenosinediphosphate, ADP)最大聚集率、血小板活化标记物全血P选择素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PAC-1水平,探讨化瘀祛痰方对其的作用。同时采用Pearson、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探讨血小板功能及活性参数与ACS重要危险因素:吸烟史、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血脂水平、2型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病史的相关性。结果 1.化瘀祛痰方治疗后,痰瘀互结证ACS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C)水平明显下降,载脂蛋白A1(Apoprotein A1,APO-A1)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TG)、载脂蛋白B(Apoprotein B,APO-B)、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水平呈下降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C)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化瘀祛痰方治疗后,痰瘀互结证ACS患者血小板压积减低,AA最大聚集率下降,CD62p、PAC-1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P最大聚集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吸烟史、BMI、血脂水平与AA、ADP最大聚集率、CD62p、PAC1、血小板压积均无明显关系;2型糖尿病病史与血小板压积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且为正相关;高血压病病史与AA最大聚集率、CD62p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且均为正相关。结论 化瘀祛痰方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痰瘀互结证ACS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活性,发挥其防治痰瘀互结证ACS的作用。吸烟史、BMI以及血脂水平与痰瘀互结证ACS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活性均无明显相关性。2型糖尿病病史与痰瘀互结证ACS患者血小板压积之间存在正相关。高血压病病史与痰瘀互结证ACS患者AA最大聚集率、CD62p之间存在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互结证ACS 血小板功能及活性 化瘀祛痰方
下载PDF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分析
3
作者 张文滨 林燕 +1 位作者 蔡优生 戴成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0期33-36,共4页
目的 分析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及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2月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使用丙戊酸钠的住院癫痫患者98例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相关信息与生化指标。... 目的 分析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及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2月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使用丙戊酸钠的住院癫痫患者98例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相关信息与生化指标。应用SPSS 26.0软件,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评价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性;以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肝功能、肾功能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并评价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对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癫痫患者血小板计数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呈线性负相关(P<0.001);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组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低于未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组(t=-4.982,P<0.001);肝功能指标异常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低于肝功能指标正常患者(t=2.474,P=0.015);血药浓度≥100μg/ml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血药浓度<100μg/ml的患者(t=2.747,P=0.007)。结论 推荐使用丙戊酸钠患者常规监测血小板计数;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肝功能异常有关,需关注该类患者肝功能指标及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变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能降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应避免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丙戊酸钠 血药浓度 血小板计数 肝功能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下载PDF
穴位贴敷联合补肾活血法对复发性流产病人外周血中抗β2糖蛋白Ⅰ抗体、血小板功能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洁 毕亚菊 梁志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932-936,共5页
目的:探究穴位贴敷联合补肾活血法对复发性流产病人的有效性分析。方法:选取复发性流产病人90例,将其随机分为西药组(A组)、西药+中药组(B组)、西药+中医综合治疗组(C组),每组30例。A组:口服阿司匹林;B组:口服阿司匹林同时给予补肾活血... 目的:探究穴位贴敷联合补肾活血法对复发性流产病人的有效性分析。方法:选取复发性流产病人90例,将其随机分为西药组(A组)、西药+中药组(B组)、西药+中医综合治疗组(C组),每组30例。A组:口服阿司匹林;B组:口服阿司匹林同时给予补肾活血中药;C组在B组的基础上应用穴位贴敷;均至孕12周。观察3组病人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清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抗心磷脂抗体(ACA)、抗β2糖蛋白Ⅰ抗体(Anti-β2-GPⅠ)及B超情况等。结果:治疗后,3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疗效高于A、B组(P<0.05~P<0.01)。治疗后,3组病人hCG与P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C组明显高于A、B组(P<0.01)。治疗后,B、C组病人ACA及Anti-β2-GPI阳性率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A组与治疗前比较降低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ACA和Anti-β2-GPI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低于A组和B组(P<0.05)。治疗后,3组血小板功能均有所改善,D-二聚体(D-D)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C组D-D水平明显低于A、B组(P<0.01),B组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补肾活血法对复发性流产病人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病人激素水平及血小板功能,提高病人治愈率,值得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穴位贴敷 补肾活血法 血小板功能 抗β2糖蛋白Ⅰ抗体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凝血指标与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 被引量:2
5
作者 苏小红 李静博 《肝脏》 2023年第10期1171-1174,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凝血指标与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5例(A组),肝硬化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57例(B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9名(C组)。比...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凝血指标与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5例(A组),肝硬化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57例(B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9名(C组)。比较3组的血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比容(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PLT、MPV、PCT、PDW、APTT、PT、TT、FIB与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结果A组PLT、MPV、PCT、PDW水平分别为(301.16±50.24)×10^(9)/L、(8.37±1.34)fL、(0.25±0.06)%、(19.00±1.27)%,明显高于B组的(330.03±55.28)×10^(9)/L、(9.38±1.50)fL、(0.35±0.10)%、(22.02±1.49)%和C组(200.15±40.30)×10^(9)/L、(7.18±1.19)fL、(0.18±0.03)%、(16.36±1.02)%,且PLT、MPV、PCT、PDW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TT水平分别为(17.35±0.72)s、(15.25±0.64)s,均明显低于C组的(19.78±1.03)s,A组、B组的APTT、PT、FIB水平分别为(33.15±5.30)s、(12.38±1.50)s、(4.52±0.74)s、(40.03±6.28)s、(14.37±2.34)s、(5.66±0.87)s,均明显高于C组(27.16±4.24)s、(11.18±1.09)s、(3.36±0.40)s,A组APTT、PT、FIB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TT水平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上消化道出血与TT呈负相关(r=-0.762,P<0.05),与PLT、MPV、PCT、PDW、APTT、PT、FIB水平呈正相关(r=0.618、0.391、0.400、0.537、0.451、0.328、0.694,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凝血指标变化能为评估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程度、出血倾向性,监测上述指标的水平变化对预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血小板 凝血功能 上消化道出血 相关性
下载PDF
芪参祛瘀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神经细胞因子、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建峰 张克清 +2 位作者 杨志洋 康进忠 张国妮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2期2493-2497,共5页
目的探讨芪参祛瘀方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清神经细胞因子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 目的探讨芪参祛瘀方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清神经细胞因子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参祛瘀方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血清神经细胞因子[脑源性神经细胞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水平及血小板聚集功能[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1.11%(41/45)高于对照组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DNF及NG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指标ADP及AA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与对照组8.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祛瘀方是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有效方案,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能提高血清神经细胞因子水平,改善神经缺损功能及血液流变学,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祛瘀方 缺血性中风 气虚血瘀证 神经细胞因子 血小板聚集功能
下载PDF
化痰通腑逐瘀汤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罗来升 张承亮 +1 位作者 吴德军 陈志志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23期55-59,共5页
目的:观察化痰通腑逐瘀汤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痰通腑逐瘀汤治... 目的:观察化痰通腑逐瘀汤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痰通腑逐瘀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血流指标、血小板活性指标,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79.59%(P<0.05)。2组治疗后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流平均通过时间较治疗前缩短(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脑血流量、脑血容量高于对照组(P<0.05),血流平均通过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活化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活性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通腑逐瘀汤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能够降低患者血小板活性,改善脑血流及神经功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化痰通腑逐瘀汤 血小板活性 脑血流 神经功能
下载PDF
56~60周岁男性多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常规及凝血功能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伟 程晨 +3 位作者 张美婷 许珍珍 韩芳芳 骆群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4期523-528,共6页
目的探讨56~60周岁男性多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定期捐献单采血小板对其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的影响,以便更好的指导高龄献血工作的进行。方法选取本中心2021年11月—2022年8月健康男性献血者共61例,其中单采血小板献血者51例、未捐献过单采血... 目的探讨56~60周岁男性多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定期捐献单采血小板对其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的影响,以便更好的指导高龄献血工作的进行。方法选取本中心2021年11月—2022年8月健康男性献血者共61例,其中单采血小板献血者51例、未捐献过单采血小板的健康全血献血者10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均为多次单采者(近一年内捐献单采血小板>10次),多次单采者中56周岁~60周岁献血者有12例为A组,18~55周岁献血者有39例为B组;未捐献过单采血小板的健康全血献血者年龄均为56~60周岁,共10例为C组。在单采血小板采集前留取样本,检测其血常规、血栓弹力图(TEG)、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g)。应用SPSS2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One-way ANOVA分析比较其差异性。结果A、B、C三组比较,Hb、Hct、PLT、MPV、PCT存在一定的差异性(P<0.05),而其他血常规指标则无明显差异性(P>0.05);A组与B组比较,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相关血常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与C组比较,Hb、Hct显著降低,而PLT、PCT则是出现升高,两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血常规指标则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TEG(血栓弹力图)的R值、K值、Angle值、MA值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且A、B、C三组之间以及A组与B组、C组比较TEG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中A组与B组TT、PT、APTT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而Fg均出现轻微升高,C组则是TT值出现一定程度升高而其他三个指标正常;A、B、C三组间比较,TT、PT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APTT、Fg则无明显差异;A组与B组比较,凝血相关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TT、PT均低于C组,且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而APTT、Fg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56~60周岁男性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定期捐献单采血小板对其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并无明显影响,但同时也应在采集过程中加强对单采者健康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6~60周岁 男性多次单采者 血常规 凝血功能 血栓弹力图(TEG)
下载PDF
频繁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蒋玉林(综述) 黄文娟(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7期2575-2578,共4页
单采血小板不仅可以提高血小板计数和预防患者出血,还能降低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率、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等,现已被临床广泛使用。随着其重要性的增加,血小板的需求量也逐渐增长,但血小板一直处于紧缺的状态。单采血小板的捐献者多为固定... 单采血小板不仅可以提高血小板计数和预防患者出血,还能降低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率、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等,现已被临床广泛使用。随着其重要性的增加,血小板的需求量也逐渐增长,但血小板一直处于紧缺的状态。单采血小板的捐献者多为固定献血者,应该重点关注这部分献血者的身体健康情况。该文从单采血小板献血对献血者机体淋巴细胞、血小板、血浆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及血清铁蛋白的影响,以及频繁捐献单采血小板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繁 献血者 单采血小板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不同血液保护模式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蔡垣星 何鑫 +1 位作者 程庆好 李蕾 《北京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724-72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保护模式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0日应急总医院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intra-opera...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保护模式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0日应急总医院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intra-operative cell salvage,IOCS)组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ANH)+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ANH+IOCS)组,每组30例。IOCS组采用自体血液回收机进行自体血回收,ANH+IOCS组术前经中心静脉采血并储存于枸橼酸钠抗凝采血袋内,同时经外周静脉输入等量羟乙基淀粉稀释血液,术中对术野出血采用IOCS技术;两组均在手术出血较多步骤结束后回输自体血液。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实验室指标、乳酸水平、住院天数、不良反应及预后等情况。结果60例患者男37例,女23例;年龄60~85岁,平均(70.3±6.5)岁。与IOCS组相比,术后48 h ANH+IOCS组Hb较高,APTT较低;输血前PAC-1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OCS组相比,术后24 h和48 h ANH+IOCS组CD62p值较低;输血后、术后24 h和48 h的PLT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乳酸水平、住院天数、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OCS或ANH的血液保护方式均可节约血源,有效保护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凝血功能。与单纯IOCS相比,ANH+IOCS的联合应用使患者术后48 h内Hb更高,对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p的激活更少,更适合高龄THA患者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自体输血 血液稀释 凝血功能 血小板活化因子 老年
下载PDF
不同比例新鲜冰冻血浆和悬浮红细胞输注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比较
11
作者 冯慧娴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比例新鲜冰冻血浆(FFP)和悬浮红细胞(SRBC)输注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97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FFP和SRBC比例将其分为A组(FFP∶SRBC=1∶1)34例... 目的:比较不同比例新鲜冰冻血浆(FFP)和悬浮红细胞(SRBC)输注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97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FFP和SRBC比例将其分为A组(FFP∶SRBC=1∶1)34例、B组(FFP∶SRBC=1∶1.5)31例和C组(FFP∶SRBC=1∶2.5)32例,比较三组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水平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输血24 h后,A组APTT、PT、TT短于B组、C组,且B组短于C组,A组FIB、PLT水平高于B组、C组,且B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24 h后,三组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FP∶SRBC按1∶1输注用于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可缩短APTT、PT、TT,提高FIB、PLT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FFP∶SRBC按1∶1.5或1∶2.5输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红细胞 新鲜冰冻血浆 难治性产后出血 输血 凝血功能 血小板计数 不良事件发生率
下载PDF
茶油对动物血脂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2
12
作者 王苹 王春荣 +1 位作者 张坚 范文洵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77-384,共8页
本文报道了富含油酸的茶油对兔和大鼠的血脂与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新西兰雌兔22头,分3组,饲常备饲料。每日以灌胃法分别给予茶油、红花油和椰子油5ml(含0.5克胆固醇),饲养8周。结果表明,茶油组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本文报道了富含油酸的茶油对兔和大鼠的血脂与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新西兰雌兔22头,分3组,饲常备饲料。每日以灌胃法分别给予茶油、红花油和椰子油5ml(含0.5克胆固醇),饲养8周。结果表明,茶油组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低于椰子油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C的比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红花油组的TC,LDL-C虽也较低,但与椰子油组无明显差异。茶油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素B_2(TXB_2)水平亦显著低于椰子油组,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水平与其他两组差别不明显,但TXB_2/6-Keto-PGF_(1α)比值较低。 Wistar雄性大鼠120只,分4组,分别饲予15%茶油,红花油和椰子油及1%胆固醇配制的半合成饲料9周。结果表明:茶油可降低大鼠的血小板聚集率及TXB_2/6-Keto-PGF_(1α)比值,并使血小板膜中的MUFA含量增高和PUFA含量减少。 基于本实验结果,作者在文中对茶油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可能途径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血小板功能 茶油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1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13
作者 陈江斌 孙小梅 方永有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内皮素-1(ET-1)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4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三七总皂苷组(21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三七总皂苷组加用三七总皂苷注射液500mg加入250ml液体中静脉滴注,...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内皮素-1(ET-1)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4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三七总皂苷组(21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三七总皂苷组加用三七总皂苷注射液500mg加入250ml液体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均治疗1周。治疗前后检测血浆ET-1、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小板黏附试验(Pad T)和血小板凝聚试验(Pag T)。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三七总皂苷组血浆ET-1、TXB2显著下降,6-keto-PGF1α明显升高,GMP-140、Pad T、Pag T明显降低(P均〈0.01);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P均〉0.05)。结论三七总皂苷具有降低血浆ET-1含量、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心绞痛 内皮素 血小板功能试验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人凝血功能影响的体外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震 王卓强 +3 位作者 刘秀珍 张斌 王恒林 范里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45-144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乌司他丁对体外全血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取16例健康成年志愿者静脉血,在体外与不同浓度的乌司他丁混合,使其终浓度分别为25、50、75、100、200U/ml(n=16),采用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进行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包...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乌司他丁对体外全血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取16例健康成年志愿者静脉血,在体外与不同浓度的乌司他丁混合,使其终浓度分别为25、50、75、100、200U/ml(n=16),采用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进行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包括激活的凝血时间(ACT)、凝结速率(CR)、血小板功能(PF)等。以未经处理的全血作为对照。结果25、50、75U/ml组ACT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100、200U/ml组ACT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各组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5、50U/ml组PF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75、100、200U/ml组P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在全血中的浓度达到100U/ml以上时,能有效地延迟内源性凝血通路的活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血小板功能,从而延缓病理性凝血过程的出现,改善大型手术围术期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血液凝固 血小板功能试验
下载PDF
重复捐献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Plt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单泓 王姣杰 +4 位作者 刘敏 别立莉 段艳丽 张淑琴 李建斌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188-1189,共2页
目的探讨多次捐献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Plt及凝血功能的影响,为献血招募提供科学合理依据。方法筛选参加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随机选择初次献血者(以前没有捐献过全血或成分血者)30例,为对照组,1年内连续献机采... 目的探讨多次捐献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Plt及凝血功能的影响,为献血招募提供科学合理依据。方法筛选参加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随机选择初次献血者(以前没有捐献过全血或成分血者)30例,为对照组,1年内连续献机采血小板20次以上者30例,为实验组,分别检测2组献血者的Plt、PT、APTT及Fb、FV、FⅧ、FⅨ等凝血因子含量,比较2组上述指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实验组献血者的Plt,PT、APTT及Fb、FV、FⅧ、FⅨ凝血因子含量分别为(247±54)×10^9/L,(11.5±0.54)s,(35.9±0.74)s,(3.07±0.52)g/L,(122±11.05)%,(124±11.45)%,(129±15.18)%,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捐献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Plt及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从凝血功能方面来说,定期捐献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来说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凝血功能 PLT 献血者
下载PDF
康复新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治疗直肠癌术后放疗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许真真 焦红军 任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4-688,共5页
目的探究康复新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治疗直肠癌术后放疗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10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术后放疗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 目的探究康复新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治疗直肠癌术后放疗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10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术后放疗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康复新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康复新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分级、肠道疼痛分级、KPS评分、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分级、肠道疼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分级、肠道疼痛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分级、肠道疼痛分级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KPS评分、M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MPV大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治疗直肠癌术后放疗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血小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放射性直肠炎 康复新 小牛血清去蛋白 血小板功能
下载PDF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血瘀阻证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孔双燕 苏运璞 史少博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21期29-33,共5页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血瘀阻证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4例心血瘀阻证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联合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给予血栓通注...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血瘀阻证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4例心血瘀阻证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联合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给予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24 h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发生次数、ST段下移幅度、R-R间期的标准差(SDNN)、R-R间期差值的均方平方根(RMSSD)]、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ET)]和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血小板膜蛋白-140 (GMP-140)],比较2组心电图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室性早搏发生次数均减少,ST段下移幅度、SDNN和RMSSD均减少(P<0.05),且联合组少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心电图总有效率89.47%,高于对照组66.67%(P<0.05)。治疗后,2组GMP-140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O、VEGF水平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ET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可改善心电图指标,降低GMP-140水平,调节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 心血瘀阻证 血栓通注射液 24 h动态心电图 血小板活化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葛根总黄酮对血液粘度、血栓形成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8
作者 禹志领 张广钦 赵红旗 《中药材》 CAS CSCD 1997年第9期468-469,共2页
葛根总黄酮500或1000mg/kg,连续po 7d,能显著降低大鼠全血粘度、血小板粘附率,抑制血栓形成及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还能明显抑制ADP诱导的小鼠体内血小板血栓形成。
关键词 葛根异黄酮 血液粘度 血栓形成 血小板功能
下载PDF
刺五加对冠心病患者血浆血栓素B_2和6-酮-前列腺素F_(1α)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江斌 许家琍 +3 位作者 江洪 黄从新 唐其柱 李建军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0年第2期172-173,共2页
目的 研究葛根素对冠心病患者内皮素-1(ET-1)、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血小板功能、颗粒膜蛋白、血小板凝聚试验和血小板粘附试验的影响。方法 将冠心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加用葛根素注射液60ml加入250ml液... 目的 研究葛根素对冠心病患者内皮素-1(ET-1)、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血小板功能、颗粒膜蛋白、血小板凝聚试验和血小板粘附试验的影响。方法 将冠心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加用葛根素注射液60ml加入250ml液体中静滴,每天一次,一周为一疗程。结果 观察组血浆ET-1和血栓素B2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6-酮-前列腺素F1α高于治疗前(P<0.01),血浆内颗粒膜蛋白、血小板凝聚试验和血小板粘附试验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 刺五加具有降低血浆ET-1、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内皮素 冠心病 中医药疗法 TXB2
下载PDF
茶色素对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连美玲 王志荣 +3 位作者 陈建辉 曹琼 李东野 鹿群先 《微循环学杂志》 1997年第4期30-32,共3页
茶色素对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连美玲1王志荣1陈建辉1曹琼1李东野1鹿群先2茶色素(Teapigment,TP)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以儿茶素为主的多元酚类物质经过化学结构的转化而制成的天然药物,... 茶色素对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连美玲1王志荣1陈建辉1曹琼1李东野1鹿群先2茶色素(Teapigment,TP)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以儿茶素为主的多元酚类物质经过化学结构的转化而制成的天然药物,其主要成分为水溶性茶黄素、茶红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血压 茶色素 血小板功能 血液流变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