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acute oral chlorogenic acid ingestion on the inhibition of blood glucose excursions following glucose to-lerance testing
1
作者 Shinichi Demura Takayoshi Yamada +1 位作者 Yukio Hirose Kenji Takahashi 《Advances in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13年第3期364-367,共4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acute oral chlorogenic acid (CGA) ingestion on increases in blood glucose levels following glucose tolerance testing. Ten healthy male adults (age: 25.9 &#...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acute oral chlorogenic acid (CGA) ingestion on increases in blood glucose levels following glucose tolerance testing. Ten healthy male adults (age: 25.9 ± 5.4 year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antecubital vein of subjects following overnight fasting. After a 120-min rest, they were administered 75 g glucose and chlorogenic acid or placebo. The amount of chlorogenic acid administered (in the form of capsules) to the subjects was 0.1g per body mass. In addition, only capsules were ingested in placebo ingestion conditions.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4 times during the 120-min rest period at intervals of 30 min. Serum insulin and plasma glucose levels were analyzed. Serum insulin level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30 min after glucose ingestion, and fixed until 120 min in both conditions. Plasma glucose level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30 min after glucose ingestion, followed by a slow decrease. In addition,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conditions in each parameter. In conclusion, acute oral chlorogenic acid ingestion may not inhibition blood glucose increase following glucose toler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lorogenic Acid blood glucose Level INSULIN Resistance glucose tolerance test
下载PDF
Effect of Xiaoke Granule(消渴冲剂) on Blood Sugar and Blood Rheological Property in Experimental Diabetic Animals
2
作者 JI Xiao-mei LIU Gen-shang +5 位作者 QI Fang ZHENG Hu-zhan SHE Jing GONG Mu-xin SUN Jun ZHANG Hong-ying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02年第3期212-214,共3页
Objective:To study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 of Xiaoke Granule(XKG,消渴冲剂)on blood sugar and blood rheological property in the diabetic animals.Methods:Alloxan induced diabetic mice or rats were grouped randomly.Th... Objective:To study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 of Xiaoke Granule(XKG,消渴冲剂)on blood sugar and blood rheological property in the diabetic animals.Methods:Alloxan induced diabetic mice or rats were grouped randomly.The effects of XKG on blood sugar,appetite,capacity of drinking,glucose tolerance,blood lipid and blood rheological property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among groups.Results:XKG showed a trend in reducing the appetite and capacity of drinking,increasing the body weight,and significantly inhibiting the increase of blood sugar coused by ectogenic glucose in mice,and could improve the blood lipid and blood rheological property in rats.Conclusion:XKG is effective in reducing serum total cholesterol,lowering the blood viscosity,improving the blood rheological property of alloxan induced diabetic animals.Therefore,it might effective in treating and preventing the occurrence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the complications of blood st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aoke Granule blood sugar blood rheological property glucose tolerance diabetes mellitus
原文传递
Responses to oral glucose challenge differ by physical activity volume and intensity: A pilot study
3
作者 Trevor N.Simper Cecile Morris +2 位作者 Anthony Lynn Ciara O’Hagan Karen Kilner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SCIE 2020年第6期645-650,共6页
Background:One-hour postprandial hyperglycemia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Physical activity(PA)has short-term beneficial effects on post-meal glucose response.This ... Background:One-hour postprandial hyperglycemia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Physical activity(PA)has short-term beneficial effects on post-meal glucose response.This study compared the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results of 3 groups of people with habitually different levels of PA.Methods:Thirty-one adults without diabetes(age 25.9±6.6 years;body mass index 23.8±3.8 kg/m^2;mean±SD)were recruited and divided into 3 groups based on self-reported PA volume and intensity:low activity<30 min/day of moderate-intensity activity(n=11),moderately active≥30 min/day of moderate-intensity PA(n=10),and very active≥60 min/day of PA at high intensity(n=10).Participants completed an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50 g glucose)with capillary blood samples obtained at baseline,15 min,30 min,45 min,60 min,90 min,and 120 min post-ingestion.Results: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for age or body fat percentage or glycated hemoglobin(p>0.05).The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erms of baseline glucose level(p=0.003)and,marginally,for gender(p=0.053)and BMI(p=0.050).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 of PA on the 1-h postprandial glucose results(p=0.029),with differences between very active and low activity groups(p=0.008)but not between the moderately active and low activity groups(p=0.360),even when baseline glucose level and gender differences were accounted for.For incremental area under the curv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f activity group once gender and body fat percentage had been accounted for(p=0.401).Those in the low activity group took 15 min longer to reach peak glucose level than those in the very active group(p=0.012).Conclusion: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high levels of PA have a beneficial effect on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profiles when compared to low and moderate levels of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od glucose response Incremental area under the curve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Physical activity Time to peak Type 2 diabetes
下载PDF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h血糖对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和鉴别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韩福禄 姚兴伟 +6 位作者 栗晓彬 李洪敏 张梅 武玉鑫 宋天佳 杨琦 刘尚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 h血糖对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和鉴别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及住院行OGTT的受试者1 206例,其中血糖正常412例,糖尿病前期358例,糖尿病436例。比较3组OGTT...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 h血糖对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和鉴别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及住院行OGTT的受试者1 206例,其中血糖正常412例,糖尿病前期358例,糖尿病436例。比较3组OGTT不同时点血糖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β)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OGTT 1 h血糖对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和鉴别价值。结果:3组OGTT各时点血糖均为糖尿病组>糖尿病前期组>血糖正常组(P<0.05)。FPG、HOMA-IR糖尿病组>糖尿病前期组>血糖正常组,FINS、HOMA-β糖尿病组<糖尿病前期组<血糖正常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OGTT 1 h血糖诊断糖尿病前期的AUC(95%CI)为0.758(0.724~0.792),以敏感度最大选取最佳切点值,该值为9.35 mmol/L,此时敏感度为0.701,特异度为0.709;OGTT 1 h血糖对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鉴别的AUC(95%CI)为0.956(0.942~0.969),以敏感度最大选取最佳切点值,该值为12.55 mmol/L,此时敏感度为0.901,特异度为0.908。结论:OGTT 1 h血糖对糖尿病前期具有一定的诊断和鉴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 h血糖
下载PDF
糖尿病诊疗中血液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莉 王小燕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5期55-58,共4页
目的探究血液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无锡锡山人民医院鹅湖分院收治的78例疑似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为金标准,患者均接受常规尿液样本检验、血液生化检验,对不同检验... 目的探究血液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无锡锡山人民医院鹅湖分院收治的78例疑似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为金标准,患者均接受常规尿液样本检验、血液生化检验,对不同检验方式检出情况、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进行比较。结果78例疑似糖尿病患者均接受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 h血糖试验,结果提示52例糖尿病患者、26例非糖尿病患者;尿液检验结果提示48例糖尿病患者、30例非糖尿病患者;血液生化检验结果提示50例糖尿病患者、28例非糖尿病患者;血液生化检验与尿液检验结果对比,前者检验准确度(94.87%)、灵敏度(94.23%)、特异度(96.15%)均更高(χ^(2)=8.259、4.307、4.127,P均<0.05)。结论糖尿病诊疗中选择血液生化检验效果更佳,相较于尿液检验,前者检验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均更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葡萄糖耐量试验 尿液样本检验 血液生化检验 特异度 灵敏度
下载PDF
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血糖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围产期结局的影响
6
作者 杨元元 杨盼 万瑞 《感染、炎症、修复》 2024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BMI)及孕期血糖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于黄河三门峡医院分娩的206例GDM孕妇,以孕前BMI为依据分为低BMI组(孕前BMI<18.5 kg/m2)、BMI正常组(18.5 kg/m2...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BMI)及孕期血糖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于黄河三门峡医院分娩的206例GDM孕妇,以孕前BMI为依据分为低BMI组(孕前BMI<18.5 kg/m2)、BMI正常组(18.5 kg/m2≤BMI<25.0 kg/m2)及超重肥胖组(BMI≥25.0 kg/m2),分别为23例、148例及35例;孕24~28周行葡萄糖耐量实验并记录血糖水平。记录各组孕妇及新生儿的妊娠结局。结果:空腹、服糖后1 h以及2 h血糖水平超重肥胖组>BMI正常组>低BMI组(P<0.05)。超重肥胖组孕妇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超重肥胖组新生儿发生早产、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比例明显高于低BMI组和BMI正常组(P<0.05)。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组,控制不良组孕妇的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比例明显高于控制理想组和对照组(P<0.05)。控制不良组巨大儿、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较控制理想组、对照组更高(P<0.05);而控制理想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BMI高可对孕妇孕期血糖产生影响,是GDM孕妇围产结局的影响因素之一;有效控制GDM孕妇的血糖水平,可减少孕妇与新生儿的并发症,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 葡萄糖耐量试验 体重指数
下载PDF
饮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小鼠子代糖尿病易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林静 毛榕榕 +2 位作者 闵颖俊 李通芬 金会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7期32-36,共5页
目的探究饮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小鼠子代糖尿病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72只3周龄健康雌性小鼠,并将其随机均分成GDM组和低脂(LF)组。GDM组以饲喂高脂(HF)饲料建立GDM小鼠模型,LF组则饲喂LF饲料。两组小鼠的子代在3周龄断奶后进行... 目的探究饮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小鼠子代糖尿病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72只3周龄健康雌性小鼠,并将其随机均分成GDM组和低脂(LF)组。GDM组以饲喂高脂(HF)饲料建立GDM小鼠模型,LF组则饲喂LF饲料。两组小鼠的子代在3周龄断奶后进行饮食干预,分别饲喂HF饲料和LF饲料,并分为GDM HF(G-HF)组、GDM LF(G-LF)组、LF HF(L-HF)组、LF LF(L-LF)组。干预后测其体重、空腹血糖(FBG),并进行胰岛素耐受性试验(ITT)。结果HF饮食诱导建立的GDM小鼠模型成模率为33.33%,此模型发病过程与人类患GDM的病理生理发展过程较为相似。饮食干预到6周时,G-HF组的体重高于其他三组,且L-HF组体重高于L-LF组(P<0.05);饮食干预到12周时,G-HF组体重高于其他三组(P<0.05)。饮食干预到6周时,G-HF组的FBG水平高于G-LF组、L-LF组,L-HF组的FBG水平高于L-LF组(P<0.05);饮食干预到12周时,G-HF组的FBG水平高于其他三组,L-HF组的FBG水平高于L-LF组(P<0.05)。7周龄时,L-LF组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要高于G-HF组。结论GDM子代有明显的糖代谢紊乱及体重增加,且LF饮食可降低GDM子代患糖尿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干预 妊娠期糖尿病 体重 空腹血糖 胰岛素耐受性试验
下载PDF
空腹血糖、血脂及糖耐量检验在糖尿病生化检验中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张王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S02期96-99,共4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于生化检验中空腹血糖、血脂及糖耐量检验的效果。方法筛选2023年1-12月于该院治疗的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筛选同期于该院体检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接受糖尿病生活联合检验,观察比较检验结果。结... 目的分析糖尿病于生化检验中空腹血糖、血脂及糖耐量检验的效果。方法筛选2023年1-12月于该院治疗的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筛选同期于该院体检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接受糖尿病生活联合检验,观察比较检验结果。结果本次试验中,入组人员糖尿病生化检验结果为:血糖(GLU)共检人次4765人次,总胆固醇(TC)共检人次5553人次,三酰甘油(TG)共检5553人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共检5336人次,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共检838人次。实验组空腹血糖(FBG)、HbA1c、糖耐受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经计算,生化检验对诊断糖尿病具有较高灵敏度与准确性,且实验组诊断灵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空腹血糖、血脂、糖耐量指标行糖尿病生化检验,有助于发现糖尿病,可以帮助患者尽早诊断和治疗糖尿病,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生化检验 空腹血糖 血脂 糖耐量
下载PDF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在肥胖合并糖耐量受损患者中的应用
9
作者 刘迎见 肖宁宁 +1 位作者 刘秀娥 侯黎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1期3953-3957,共5页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肥胖合并糖耐量受损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10月至2023年3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糖耐量受损合并肥胖患者115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7例)。患者均接受饮...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肥胖合并糖耐量受损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10月至2023年3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糖耐量受损合并肥胖患者115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7例)。患者均接受饮食控制、运动指导等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服用标准剂量的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利拉鲁肽和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前降低,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79%(8/58)比15.79%(9/57),χ^(2)=0.091,P=0.763]。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肥胖伴糖耐量受损,可获得理想的减重效果,可降低血糖、血脂及血压,改善患者胰岛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糖耐量受损 利拉鲁肽 二甲双胍缓释片 血糖 胰岛功能
下载PDF
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10
作者 魏君辉 臧栋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20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实施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联合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6月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4例疑似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血糖检验、尿糖检验和联合诊断,以糖耐量试验为金标准,探讨血糖检验和... 目的探讨糖尿病实施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联合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6月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4例疑似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血糖检验、尿糖检验和联合诊断,以糖耐量试验为金标准,探讨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联合诊断对糖尿病的临床价值。结果糖耐量试验诊断结果显示,阳性62例,阴性22例。血糖检验真阳性58例,真阴性20例;尿糖检验的真阳性53例,真阴性18例;联合诊断的真阳性61例,真阴性21例。联合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和阴性预测高于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诊断与单一诊断的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实施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联合诊断的效能较高,与糖耐量试验的一致性较高,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的结果等综合因素进行判断,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检验 尿糖检验 糖耐量试验 诊断效能
下载PDF
OGTT试验单项血糖升高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分析
11
作者 王梅 叶芳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9期30-33,共4页
目的探究口服糖耐量检测(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试验单项血糖升高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母婴结局。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周宁县医院收治的72例OGTT试验单项升高的G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O... 目的探究口服糖耐量检测(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试验单项血糖升高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母婴结局。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周宁县医院收治的72例OGTT试验单项升高的G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OGTT试验结果分为空腹血糖升高组(n=34),餐后1 h血糖升高组(n=15),餐后2 h血糖升高组(n=23)。比较3组患者饮食运动干预血糖控制达标率、胰岛素治疗占比、分娩方式、不良母婴结局发生情况。结果空腹血糖升高组饮食运动干预后血糖控制达标率低于餐后1 h血糖升高组和餐后2 h血糖升高组,使用胰岛素治疗占比高于餐后1 h血糖升高组和餐后2 h血糖升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空腹血糖升高组、餐后1 h血糖升高组、餐后2 h血糖升高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升高组巨大儿发生率高于餐后1 h血糖升高组和餐后2 h血糖升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OGTT试验单项指标升高的GDM患者中,应重视空腹血糖升高患者,其血糖控制达标率更低,巨大儿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 口服糖耐量检测试验 不良母婴结局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血糖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张伟金 吴珊珊 杨娴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0期37-40,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产后血糖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2月莆田市第一医院完成分娩的146例GDM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在产后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血糖异常的产... 目的分析影响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产后血糖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2月莆田市第一医院完成分娩的146例GDM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在产后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血糖异常的产妇纳入观察组、血糖正常的产妇纳入对照组。发放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分析影响产后血糖异常的相关因素。结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90例(61.64%)存在血糖异常,56例(38.36%)为血糖正常。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诱发GDM产妇产后血糖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孕前及产前体重指数(P均<0.05)。结论GDM产妇产后血糖异常与年龄较大、孕前及产前体重指数高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临床工作人员应重点关注上述影响因素,以防止发生产后血糖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产后血糖异常 糖耐量试验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下载PDF
血脂检测联合糖耐量试验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成国顺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3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血脂检测联合糖耐量试验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贵州省安顺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疑似妊娠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血脂检测、糖耐量试验,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 目的:探讨血脂检测联合糖耐量试验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贵州省安顺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疑似妊娠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血脂检测、糖耐量试验,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血脂检测、糖耐量试验以及两者联合检测对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效能。结果:200例疑似妊娠糖尿病患者经综合诊断确诊糖尿病100例,占比50.0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检测以及血脂检测联合糖耐量试验诊断妊娠糖尿病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总面积分别为0.786、0.692、0.729、0.799、0.898、0.985,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且联合检测诊断效能更高。结论:血脂检测、糖耐量试验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诊断效能,帮助医生全面掌握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血脂 糖耐量试验
下载PDF
空腹血糖、糖耐受、血清三酰甘油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效果及检出率分析
14
作者 杨德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9期40-42,46,共4页
目的研究空腹血糖、糖耐受、血清三酰甘油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效果及检出率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47例糖尿病患者设为试验组,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47例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均对其进行空腹血糖、糖耐受、血清... 目的研究空腹血糖、糖耐受、血清三酰甘油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效果及检出率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47例糖尿病患者设为试验组,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47例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均对其进行空腹血糖、糖耐受、血清三酰甘油生化检验,分析两组的检出率以及以上指标水平差异。结果试验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诊疗过程中,采用空腹血糖、糖耐受以及血清三酰甘油生化检验方法,已被证实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这些方法能够为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从而更精准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并据此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 糖耐受 糖尿病 血清三酰甘油 生化检验 诊断效果
下载PDF
血糖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65
15
作者 金文胜 潘长玉 +2 位作者 陆菊明 智光 杨波 《中华糖尿病杂志(1006-6187)》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2 hPG)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预报能力。 方法 收集有血糖升高倾向和心血管疾病(CVD)或其他危险因子的221名个体进行OGTT,检测血脂、血压,记录CVD病史,超声检查颈总动脉内...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2 hPG)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预报能力。 方法 收集有血糖升高倾向和心血管疾病(CVD)或其他危险因子的221名个体进行OGTT,检测血脂、血压,记录CVD病史,超声检查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内膜连续性及颈动脉可视范围内斑块,根据三者计算 AS积分。将 FPG和 2 hPG五分位划分,比较不同分位之间的AS积分和 IMT。以稳健线性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探讨血糖对 AS积分、IMT、AS斑块发生和 IMT异常的相关关系。 结果 随着血糖升高,AS积分和 IMT逐渐增加,最高五分位血糖的 IMT和AS积分明显增高;同时校正年龄、性别、血压、血脂、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发现 FPG和2 hPG均为AS积分的独立预报因子。FPG对IMT的预报可独立于年龄、性别、或血压和血脂谱、或CVD的校正;2 hPG对 IMT预报能独立于年龄和性别、或 CVD的校正。两种血糖对斑块发生的预报独立于CVD,对 IMT异常增厚的预报独立于年龄和性别或者CVD。 结论 FPG和 2 hPG是AS的独立预报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T 血糖升高 血压 性别 年龄 PG OGTT 斑块 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百合膳食纤维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忠海 钟海雁 +1 位作者 常银子 郑仕宏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9,共2页
探讨了卷丹和麝香百合膳食纤维对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所致高血糖小鼠的影响。
关键词 百合 膳食纤维 降血糖 葡萄糖耐受量 麝香百合 降血糖作用 四氧嘧啶 高血糖 小鼠 卷丹
下载PDF
成都地区糖耐量正常者血糖水平变化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何利平 王椿 +9 位作者 钟莉 杨阎峙 龙洋 张祥迅 舒世清 喻红玲 余婷婷 王维萍 王煜 冉兴无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4-707,共4页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糖耐量正常(NGT)者血糖水平变化特征。方法纳入50例NGT(男、女各25例)受试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连续72h血糖监测,分析日内平均血糖水平(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内血糖波动最大幅度(LAGE)、餐后...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糖耐量正常(NGT)者血糖水平变化特征。方法纳入50例NGT(男、女各25例)受试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连续72h血糖监测,分析日内平均血糖水平(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内血糖波动最大幅度(LAGE)、餐后血糖峰值(PPG)、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三餐PPGE的均值(MPP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血糖波动的时间百分比。结果受试者血糖水平呈波动性变化,夜间及3餐前是血糖较低时段,日内血糖高峰多于餐后1~2h显现,尤以中、晚餐后为甚,且老年人群午餐后血糖波动幅度最大;本组NGT者MBG(5.9±1.2)mmol/L,MAGE(1.7±0.7)mmol/L,LAGE(4.4±1.9)mmol/L,PPG(8.7±1.7)mmol/L,MPPGE(2.3±1.6)mmol/L,MODD(0.75±0.79)mmol/L;78%(39例)的受试者血糖波动>7.8mmol/L,10%(5例)的血糖波动<2.8mmol/L,血糖波动于4.1~8.8mmol/L所占的日内时间百分比为95%(77%~100%)。结论成都地区NGT受试者存在血糖波动,CGMS有助于观察血糖波动并及时发现高血糖和无症状的低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血糖 葡萄糖耐量试验 血糖波动
下载PDF
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糖脂代谢的探讨 被引量:33
18
作者 王静 曾凯宏 +3 位作者 林赟 杨咏涛 赵蓉 罗晓丽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39,41,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对300例糖尿病病人制订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方案,包括专题讲座、小组讨论、个体化指导、发放宣传手册以及营养专业评价,分别检测干预前后病人体重指数(BMI)、腰围、肱...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对300例糖尿病病人制订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方案,包括专题讲座、小组讨论、个体化指导、发放宣传手册以及营养专业评价,分别检测干预前后病人体重指数(BMI)、腰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舒张压以及空腹和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以及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的变化。结果:干预后病人BMI、腰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与干预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空腹和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亦明显下降,与干预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人C肽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干预后病人的高胰岛素血症得到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下降(P﹤0.05),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个体化的营养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糖尿病病人的糖脂代谢,临床应加强营养护理的建设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营养护理管理 葡萄糖耐量试验 血糖监测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胡志兵 戴建武 +2 位作者 曹莹 李翠琼 朱慧芬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56例住院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项目检测。检测后分为糖尿病组272例、糖调节异常组173例及血糖正常组211例。对既往未诊断糖尿病而空腹血...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56例住院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项目检测。检测后分为糖尿病组272例、糖调节异常组173例及血糖正常组211例。对既往未诊断糖尿病而空腹血糖在5.6-6.9mmol/L的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糖代谢分类采用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标准。结果656例患者住院前糖尿病的诊断率为17.1%(112/656),住院后系统检查发现糖尿病患病率为41.5%(272/656),糖调节异常率为26.4%(173/656);279例空腹血糖在5.66.9mmol/L的患者中,OGTT发现其中25.4%患者可诊断为糖尿病,糖耐量异常为40.9%,3组患者空腹血糖分别为(8.5±2.4)、(5.6±0.8)及(4.5±0.7)mmol/L,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7.5±2.2)、(5.4±0.7)及(4.3±0.4)%,P均<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多合并糖尿病或糖调节异常,空腹血糖在5.66.9mmol/L的患者应常规作OGTT检查,以筛查糖代谢异常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血糖 葡萄糖耐量试验
下载PDF
首发抑郁症患者糖代谢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夏青春 王高华 +2 位作者 陈海支 陈小陨 那万秋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糖代谢情况。方法:对10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及50名健康人进行糖耐量试验(OGTT),并检测其空腹血浆胰岛素的浓度。结果:餐后0 h、餐后1 h、餐后3h血糖值,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空腹血糖值...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糖代谢情况。方法:对10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及50名健康人进行糖耐量试验(OGTT),并检测其空腹血浆胰岛素的浓度。结果:餐后0 h、餐后1 h、餐后3h血糖值,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的血糖值、OGTT血糖曲线下面积,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糖耐量减退的发生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抑郁症组糖耐量减退发生率较对照组高。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存在一定的糖代谢异常,临床医师应该对抑郁症患者的血糖进行随访监测,以便早期发现、干预、治疗糖代谢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代谢 血糖 葡萄糖/代谢 葡萄糖耐量试验 首发抑郁症 糖耐量减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