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药是治疗血证新的切入口 被引量:7
1
作者 郑国庆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0年第1期8-10,共3页
从文献研究角度 ,探索风药治疗血证的机制主要有 :①风药治气(行气、升气、降气、益气)以治血 ;②风药能活血、止血、凉血、补血 ;③风药治藏血之肝(宁风、熄风、升发郁火、解郁)以治血 ;④风药能祛除致病因素 ;⑤其它如辛味激用从治、... 从文献研究角度 ,探索风药治疗血证的机制主要有 :①风药治气(行气、升气、降气、益气)以治血 ;②风药能活血、止血、凉血、补血 ;③风药治藏血之肝(宁风、熄风、升发郁火、解郁)以治血 ;④风药能祛除致病因素 ;⑤其它如辛味激用从治、风燥胜湿止血、风药为血证之使等。表明风药有确切的治疗血证作用 ,可作为血证治疗的新的切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药 血证 中医药疗法 活血 止血 补血
下载PDF
六经血证辨治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娄亮 郭华 《吉林中医药》 2017年第3期230-234,共5页
血证辨证论治始于《伤寒论》,散见于六经篇章之中。以六经为序对血证进行梳理,总结仲景治疗血证的经验。仲景对血证的论述有出血、瘀血之分,而其病机、治法、方药各有不同。其中出血的部位广泛,在上可从口鼻而出,在下可从大小便而出;其... 血证辨证论治始于《伤寒论》,散见于六经篇章之中。以六经为序对血证进行梳理,总结仲景治疗血证的经验。仲景对血证的论述有出血、瘀血之分,而其病机、治法、方药各有不同。其中出血的部位广泛,在上可从口鼻而出,在下可从大小便而出;其病机有火热迫血妄行(火热亦有虚实之分)以及气(阳)虚不摄之别;治法上实热者清热泻火,虚热者滋阴清热,阳虚不摄者温涩固脱。瘀血病机有寒热之不同,治法虽以活血化瘀为主,亦要随病机之寒热而加以变化,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此外,在活血药的使用上要根据瘀血之轻重缓急酌情选用植物药或动物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 血证 《伤寒论》 蓄血 出血
下载PDF
紫癜方联合昆仙胶囊治疗顽固性过敏性皮肤紫癜 被引量:5
3
作者 温禄修 李琳 宋纯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6期80-81,共2页
过敏性紫癜多因外感和内伤而发,外感风热湿邪,内伤多为饮食失节,酿生湿热。辨证为外风热伤络、湿热痹阻、血热妄行、气不摄血、气阴两虚5型。紫癜方(生地、丹皮、赤芍各10g,丹参20g,茜草10g,白茅根30g,小蓟、大蓟各10g,白花蛇舌草20g,甘... 过敏性紫癜多因外感和内伤而发,外感风热湿邪,内伤多为饮食失节,酿生湿热。辨证为外风热伤络、湿热痹阻、血热妄行、气不摄血、气阴两虚5型。紫癜方(生地、丹皮、赤芍各10g,丹参20g,茜草10g,白茅根30g,小蓟、大蓟各10g,白花蛇舌草20g,甘草6g,黄芩10g);风热伤络加金银花、连翘、薄荷;湿热痹阻加黄柏、苍术、独活、薏苡仁;血热妄行加水牛角、玄参、紫草、大蓟、小蓟;气不摄血加白术、茯苓、黄芪、甘草;气阴两虚加用黄芪、知母、黄柏、栀子。昆仙胶囊是以淫羊藿、昆明山海棠为主要成份的复方制剂。自拟紫癜方联合昆仙胶囊在临床治疗顽固性皮肤紫癜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过敏性皮肤紫癜 紫斑 血证 葡萄疫 自拟紫癜方 昆仙胶囊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刘宝文“药对”治疗血液病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晓莹 刘宝文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3期11-12,共2页
刘宝文教授认为多数血液病病机关键是本虚标实,病位在骨髓,涉及肝脾肾三脏,尤与肾脏关系密切。常用党参-黄芪、当归-黄芪、女贞子-墨旱莲、桃仁-红花、何首乌-鸡血藤、莪术-三棱等"药对",临证遣方灵活,用药精确,疗效明显。
关键词 血液病 药对 配伍 刘宝文 老中医经验 中医药治疗 脾胃论 景岳全书 内外伤辨惑论 扶寿精方 血证论 本草汇言 本草纲目 医学衷中参西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