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lue light induced retinal oxidative stress:Implications for macular degeneration
1
作者 Richard HW Funk Ulrike Schumann +2 位作者 Katrin Engelmann Klio A Becker Cora Roehlecke 《World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14年第3期29-34,共6页
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oxidative stress can be harmful for the retina. The real causal circumstances that lead to degenerative diseases like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remain obscure. Whether light ... 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oxidative stress can be harmful for the retina. The real causal circumstances that lead to degenerative diseases like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remain obscure. Whether light induced radical stress is a direct interaction of light with photoreceptors or a secondary mechanism within the pigment epithelium or choroid is in discussion. Amo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involved are produ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secondary lipid peroxidation, protein oxidation and DNA-damage. The initial trigger to write this review was first a recent finding of our group that the photoreceptor outer segments produce great amounts of ROS and second the detection of ectopic enzymes of the respiratory chainlocalized there- in addition to the hitherto known ROS sources like the visual pigments with their intermediates and the photoreceptor mitochondria harbouring the respiratory ch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ue light Oxidative stress RETINA PHOTOreceptor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下载PDF
蓝光导致皮肤色素沉着的发生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峻辰 孟宪瑶 +3 位作者 凌霄 虞旦 郭苗苗 李丽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4,共5页
蓝光是一种波长为400~500 nm的可见光,其对人体主要危害有损伤眼周及眼部结构、加速皮肤老化、抑制褪黑素分泌、造成皮肤色素沉着等。当前,关于蓝光导致皮肤色素沉着的研究较少,文章首次系统地整理了蓝光导致皮肤色素沉着的发生机制,其... 蓝光是一种波长为400~500 nm的可见光,其对人体主要危害有损伤眼周及眼部结构、加速皮肤老化、抑制褪黑素分泌、造成皮肤色素沉着等。当前,关于蓝光导致皮肤色素沉着的研究较少,文章首次系统地整理了蓝光导致皮肤色素沉着的发生机制,其主要包含蓝光对视蛋白3、α-MSH-MC1R通路、黑皮素受体、细胞因子等产生影响最后导致黑素生成增加,引发皮肤色素沉着。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思路与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 黑素细胞 视蛋白 黑皮素受体 色素沉着
下载PDF
Phototropins and Their LOV Domains:Versatile Plant Blue-Light Receptors 被引量:1
3
作者 Winslow R. Briggs Tong-Seung Tseng +5 位作者 Hae-Young Cho Trevor E. Swartz Stuart Sullivan Roberto A. Bogomolni Eirini Kaiserli John M. Christi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10,共7页
The phototropins phot1 and phot2 are plant blue-light receptors that mediate phototropism, chloroplast movements, stomatal opening, leaf expansion, the rapid Inhibition of hypocotyl growth in etiolated seedlings, and ... The phototropins phot1 and phot2 are plant blue-light receptors that mediate phototropism, chloroplast movements, stomatal opening, leaf expansion, the rapid Inhibition of hypocotyl growth in etiolated seedlings, and possibly solar tracking by leaves in those species in which It occurs. The phototroplns are plasma membrane-associated hydrophilic proteins with two chromophore domains (designated LOV1 and LOV2 for their resemblance to domains In other signaling proteins that detect light, oxygen, or voltage) in their Nterminal half and a classic serine/threonlne kinase domain in their C-terminal half. Both chromophore domains bind flavin mononucleotide (FMN) and both undergo light-activated formation of a covalent bond between a nearby cystelne and the C(4a) carbon of the FMN to form the signaling state. LOV2-cystelnyl adduct formation leads to the release downstream of a tightly bound amphlpathlc α-helix, a step required for activation of the klnase function. This cysteinyl adduct then slowly decays over a matter of seconds or minutes to return the photoreceptor chromophore modules to their ground state. Functional LOV2 is required for light-activated phosphorylation and for various blue-light responses mediated by the phototroplns. The function of LOV1 is still unknown, although It may serve to modulate the signal generated by LOV2. The LOV domain Is an ancient chromophore module found In a wide range of otherwise unrelated proteins In fungi and prokaryotes, the latter Including cyanobacterla, eubacterla, and archaea. Further general reviews on the phototropins are those by Celaya and Liscum (2005) and Christie and Briggs (2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ue-light receptor flavin-cysteinyl adduct LOV domain PHOTOTROPIN PHOTOTROPISM
原文传递
真菌发育过程中的蓝光诱导 被引量:9
4
作者 付鸣佳 查美玲 +2 位作者 王舒 沈俊良 金华燕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1期76-82,共7页
本文对多种真菌在发育过程中受蓝光诱导的现象进行了综述。蓝光可以诱导多种真菌的形态发生和发育,包括孢子的产生和菌丝的延伸等。此外,蓝光还可引起真菌的生理和生化改变,如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的变化、类胡萝卜素的合成等。真菌也... 本文对多种真菌在发育过程中受蓝光诱导的现象进行了综述。蓝光可以诱导多种真菌的形态发生和发育,包括孢子的产生和菌丝的延伸等。此外,蓝光还可引起真菌的生理和生化改变,如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的变化、类胡萝卜素的合成等。真菌也存在一个蓝光信号系统,通过蓝光受体接受蓝光信号,导致了真菌的一系列形态发生和生理生化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 蓝光诱导 蓝光受体 真菌
下载PDF
蛹虫草中蓝光受体基因Cmwc–1和Cmwc–2的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琴 毛玉梅 +3 位作者 付鸣佳 沈俊良 金华燕 钟雪晴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01-607,共7页
采用RT–PCR克隆蛹虫草中蓝光受体基因Cmwc–1和Cmwc–2。结果表明,Cmwc–2基因序列的翻译产物Cm WC–2中存在1个PAS结构域和1个锌指结构域。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蛹虫草菌丝体Cmwc–1和Cmwc–2基因的表达量分别在蓝光照射后6 h和2 ... 采用RT–PCR克隆蛹虫草中蓝光受体基因Cmwc–1和Cmwc–2。结果表明,Cmwc–2基因序列的翻译产物Cm WC–2中存在1个PAS结构域和1个锌指结构域。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蛹虫草菌丝体Cmwc–1和Cmwc–2基因的表达量分别在蓝光照射后6 h和2 h达到峰值。子实体形成不同阶段Cmwc–1和Cmwc–2的相对转录量都有较大差异,生长50 d时蛹虫草子实体不同部位的Cmwc–1表达主要在子实体的中下段,Cmwc–2的表达主要在子实体的顶端和中段,畸形子实体中Cmwc–1和Cmwc–2的表达量都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蓝光 蓝光受体 基因Cmwc–1 基因Cmwc–2
下载PDF
植物蓝光反应突变体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小英 秦玉芝 +1 位作者 刘选明 唐冬英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3-69,共7页
植物具备一套复杂的由3种蓝光受体和多种信号转导下游组分组成的蓝光感应系统,通过感受光照强度、光的方向和光周期,调节自身对蓝光的应答。本文综述了植物蓝光反应突变体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探讨蓝光受体及信号转导下游组分在植物发育... 植物具备一套复杂的由3种蓝光受体和多种信号转导下游组分组成的蓝光感应系统,通过感受光照强度、光的方向和光周期,调节自身对蓝光的应答。本文综述了植物蓝光反应突变体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探讨蓝光受体及信号转导下游组分在植物发育中的作用及蓝光诱发植物作出反应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 分子生物学研究 诱发 光反应 分子机制 蓝光受体 调节 植物发育 突变体 光周期
下载PDF
拟南芥蓝光受体CRY2的功能及其介导的光形态建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继红 邓克勤 +4 位作者 汪启明 向丰 郭新红 唐冬英 刘选明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0年第1期85-89,共5页
植物具备一套复杂的由两种蓝光受体和多种信号转导下游组分组成的蓝光感应系统,通过感受光照强度、光的方向和光周期,调节自身对蓝光的应答.蓝光反应的有效波长是蓝光和近紫外光(320~400nm),故蓝光受体也叫蓝光/近紫外光受体.CRY2(Cryp... 植物具备一套复杂的由两种蓝光受体和多种信号转导下游组分组成的蓝光感应系统,通过感受光照强度、光的方向和光周期,调节自身对蓝光的应答.蓝光反应的有效波长是蓝光和近紫外光(320~400nm),故蓝光受体也叫蓝光/近紫外光受体.CRY2(Cryptochromes,CRY)是一个核蛋白,在转录水平受蓝光的调节,它的作用是增加拟南芥对蓝光的敏感性.植物蓝光调节的反应主要有向光性、抑制幼茎伸长、叶绿体迁移、刺激气孔张开和调节基因表达等.对植物蓝光反应突变体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蓝光受体及信号转导下游组分在植物发育中的作用及蓝光诱发植物作出反应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受体 CRY2 拟南芥
下载PDF
植物蓝光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常立 文国琴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4年第2期169-171,共3页
植物蓝光调节的反应主要有向光性、抑制幼茎伸长、叶绿体迁移、刺激气孔张开和调节基因表达等。蓝光反应的有效波长是蓝光和近紫外光(320~400nm),故蓝光受体也叫蓝光/近紫外光受体。植物蓝光受体研究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以拟南芥为例... 植物蓝光调节的反应主要有向光性、抑制幼茎伸长、叶绿体迁移、刺激气孔张开和调节基因表达等。蓝光反应的有效波长是蓝光和近紫外光(320~400nm),故蓝光受体也叫蓝光/近紫外光受体。植物蓝光受体研究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以拟南芥为例,已得到确认的受体至少有隐花色素(CRY1、2)和向光蛋白(phototropin)两大类。转基因拟南芥对蓝光、紫外光和绿光敏感,并发现CRY1是一个可溶性蛋白。CRY2编码一个核蛋白熏蓝光在转录水平对该蛋白进行调节,它的作用是增加拟南芥对蓝光的敏感性。CRY1和CRY2共同介导了拟南芥植物的向光性。隐花色素的蛋白与辅基之间以非共价键连接,可以吸收蓝光和近紫外光。CRY1和CRY2蛋白之间,尤其是N端相似性很高。向光蛋白目前只发现PHOT1和PHOT2两种,向光蛋白作为丝/苏氨酸激酶蓝光受体含有两个光氧化结构域(LOV)并参与了植物向光性叶绿体运动、气孔开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蓝光受体 隐花色素 拟南芥 向光蛋白
下载PDF
蓝光受体基因Cmwc-1和Cmwc-2的原核表达和蛹虫草中表达蛋白的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钟雪晴 叶德晓 +2 位作者 毛玉梅 付鸣佳 杨志海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60,共8页
生物体中接受蓝光信号的因子为蓝光受体蛋白。为了揭示蓝光受体蛋白在蛹虫草中的存在形式,将蛹虫草蓝光受体基因Cmwc-1和Cmwc-2的部分序列构建在原核表达载体p ET-41a(+)中,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以所表达的融合蛋白作抗原制备抗体,并... 生物体中接受蓝光信号的因子为蓝光受体蛋白。为了揭示蓝光受体蛋白在蛹虫草中的存在形式,将蛹虫草蓝光受体基因Cmwc-1和Cmwc-2的部分序列构建在原核表达载体p ET-41a(+)中,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以所表达的融合蛋白作抗原制备抗体,并由Western Blotting对蛹虫草菌丝体和子实体分别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获得了高效价的蛹虫草蓝光受体蛋白Cm WC-1和Cm WC-2的抗体。经过Western Blotting分析,在蛹虫草菌丝体和子实体中检测到Cm WC-1有42 ku (Cm WC1-42)和48 ku (Cm WC1-48) 2种蛋白质存在形式,其中在菌丝体中主要以Cm WC1-48为主,Cm WC1-42的相对量较少;而在子实体中主要以Cm WC1-42为主,没有检测到Cm WC1-48。在菌丝体和子实体中检测到Cm WC-2有相同的50 ku(Cm WC2-50)蛋白质存在形式。结果表明,在Cm WC-1和Cm WC-2复合物行使生物功能过程中,Cm WC-1在菌丝体和子实体中分别产生了差异性降解,而Cm WC-2维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蓝光受体蛋白 抗体制备 Western Blotting分析
下载PDF
隐花色素与植物的光形态建成 被引量:4
10
作者 叶珍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267-270,274,共5页
综述了蓝光受体隐花色素在植物光形态建成方面的作用与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蓝光受体 隐花色素 光形态建成 信号转导
下载PDF
低等植物蓝光受体信号传导研究
11
作者 孙铭明 靳硕 +1 位作者 刘祥林 何奕昆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4-760,共7页
拟南芥含有5个已分离的蓝光受体和至少1个未鉴定的蓝光/紫外光-A受体。隐花色素(CRY1、CRY2和CRY3)调节植物的形态建成、开花和生物节律性,而向光素(PHOT1和PHOT2)调节植物的向光性、叶绿体运动和气孔开放。黄素可以吸收蓝光和紫外光-A,... 拟南芥含有5个已分离的蓝光受体和至少1个未鉴定的蓝光/紫外光-A受体。隐花色素(CRY1、CRY2和CRY3)调节植物的形态建成、开花和生物节律性,而向光素(PHOT1和PHOT2)调节植物的向光性、叶绿体运动和气孔开放。黄素可以吸收蓝光和紫外光-A,是CRY和PHOT蓝光受体的生色团。对这些光受体的结构和作用模式已了解很多。苔藓植物小立碗藓中含有2个已分离的隐花色素(CRY1a和CRY1b),负责调节侧枝形成和调控生长素反应;有4个向光素(PHOTA1,PHOTA2,PHOTB1,PHOTB2)调节叶绿体的运动。苔藓细胞内蓝光/紫外光-A引发的信号转导有Ca2+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紫外光-A光受体 隐花色素 向光素 苔藓植物
下载PDF
杨树桑黄蓝光受体蛋白编码基因SvWC1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齐梦娇 杜芳 +2 位作者 胡清秀 邹亚杰 弥春霞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17,共7页
对杨树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蓝光受体蛋白编码基因SvWC 1进行克隆及原核表达,并利用定量PCR方法研究菌丝体在不同光照时间(0、0.25、0.5、0.75、1、2、3、5、7、9、11 h)处理后,SvWC 1表达情况。结果显示:SvWC 1全长为3074 bp,... 对杨树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蓝光受体蛋白编码基因SvWC 1进行克隆及原核表达,并利用定量PCR方法研究菌丝体在不同光照时间(0、0.25、0.5、0.75、1、2、3、5、7、9、11 h)处理后,SvWC 1表达情况。结果显示:SvWC 1全长为3074 bp,含有一个2937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FR),编码978个氨基酸;SvWC1无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属于亲水性蛋白,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106388,等电点为6.31;SvWC1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真菌的相似性低,但均含有PAS(Per-Arnt-Sim)保守结构域;随着光照时间增加,SvWC 1的转录水平呈动态变化,其0.25 h表达量是对照的38倍,之后表达量开始下降,9 h上调,达到最大值,是对照的97倍;SvWC1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中成功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与预测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桑黄 蓝光受体蛋白 基因克隆 表达特性 原核表达
下载PDF
花生疮痂病菌蓝光受体EaWC 1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3
作者 李洋 张晓天 +3 位作者 朴静子 周如军 李自博 关海雯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3-99,共7页
光是真菌感知和适应环境的重要信息载体,调控多种生理生化过程。痂囊腔菌素(Elsinochromes,ESC)是花生疮痂病菌重要的毒力因子,蓝光对其具有正调控作用,为了进一步揭示光调控ESC机制,开展了花生疮痂病菌蓝光受体基因EaWC 1克隆、生物信... 光是真菌感知和适应环境的重要信息载体,调控多种生理生化过程。痂囊腔菌素(Elsinochromes,ESC)是花生疮痂病菌重要的毒力因子,蓝光对其具有正调控作用,为了进一步揭示光调控ESC机制,开展了花生疮痂病菌蓝光受体基因EaWC 1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蓝光受体基因EaWC 1全长为3 261bp,具有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长度为1 08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11.95 kD,理论等电点为8.81,具有核定位信号,为稳定亲水性蛋白。qPCR定量分析表明,EaWC 1基因表达受到蓝光诱导,其表达模式与ESC毒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对于阐明花生疮痂病菌蓝光受体生物功能,揭示ESC毒素生物合成光调控机制和调控网络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sino_?arachidis 蓝光受体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联合红蓝光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安海燕 李晓东 +2 位作者 刘玲玲 甄晓静 杜笑青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真皮内给药联合红蓝光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及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自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烧伤整形科选取轻中度痤疮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30例/组。对照组予...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真皮内给药联合红蓝光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及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自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烧伤整形科选取轻中度痤疮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30例/组。对照组予以阿达帕林凝胶联合红蓝光治疗,观察组予以A型肉毒毒素真皮内给药联合红蓝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及治疗前后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lobal acne grading system,GAGS)评分、痤疮瘢痕权重(echelle d'evaluation clinique des cicatrices d'acne,ECCA)评分、黏脱蛋白质含量、皮脂腺分泌率、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TLR2)、TLR4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较对照组(73.33%)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GAGS评分、ECCA评分黏脱蛋白质含量、皮脂腺分泌率及TLR2、TLR4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真皮内给药联合红蓝光治疗轻中度痤疮,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皮脂腺分泌,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及瘢痕,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皮肤屏障功能 红蓝光照射 轻中度痤疮 TOLL样受体
原文传递
杏鲍菇蓝光受体wc-1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3
15
作者 闫苗 刘云超 +4 位作者 李帆 辛思洁 陈利丁 艾柳英 孙淑静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444-5449,共6页
光照是高等真菌子实体发育必不可少的环境因子之一,真菌通过光受体感受光信号,WC-1蛋白既有对光信号应答能力,又可以作为转录因子,激活下游基因表达。为了对真菌光感应系统作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利用杏鲍菇Ple-tm菌株转录组数据,采用RT-PC... 光照是高等真菌子实体发育必不可少的环境因子之一,真菌通过光受体感受光信号,WC-1蛋白既有对光信号应答能力,又可以作为转录因子,激活下游基因表达。为了对真菌光感应系统作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利用杏鲍菇Ple-tm菌株转录组数据,采用RT-PCR方法克隆获得了杏鲍菇wc-1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wc-1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诱导表达。结果显示:wc-1基因(GenBank登录号:MG705181)长为2614 bp,含有一个2205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FR),编码734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Mw)为81 k D,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PI)为6.29。同源性比对发现,与平菇中蓝光受体在氨基酸水平上相似性达82%以上,显示其较高的保守;成功构建含有wc-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wc-1,体外诱导表达出融合蛋白,该重组蛋白在18℃、0.1 mmol/L IPTG、12 h时表达量最大,且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杏鲍菇子实体形成机理及蓝光受体蛋白的结构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蓝光受体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原文传递
甜高粱BIC1、BIC2的克隆及与蓝光受体Cryptochromes的相互作用分析
16
作者 马月 周婷婷 +4 位作者 周连霞 沙志伟 卢一 杨德光 边鸣镝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410-3416,共7页
通过拟南芥、水稻和甜高粱BIC1、BIC2氨基酸同源序列比对,发现blue-light inhibitor of cryptochromes 1(BIC1)和blue-light inhibitor of cryptochromes 2(BIC2)有很高的相似性,尤其在与Cryptochromes相互作用的CID结构域。并通过12个... 通过拟南芥、水稻和甜高粱BIC1、BIC2氨基酸同源序列比对,发现blue-light inhibitor of cryptochromes 1(BIC1)和blue-light inhibitor of cryptochromes 2(BIC2)有很高的相似性,尤其在与Cryptochromes相互作用的CID结构域。并通过12个不同物种BICs蛋白的进化分析发现,单子叶、双子叶和低等植物的BIC1和BIC2有明显的分支,而甜高粱BIC1和BIC2分别与玉米的BIC1和水稻的BIC2亲缘关系最近,这些结果暗示着BICs在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间进化中可能发生了分歧但功能可能是保守的。通过Sb BIC1、Sb BIC2与拟南芥CRY1、CRY2及甜高粱CRY1a、CRY1b的酵母双杂交分析发现,Sb BIC2与拟南芥CRY1、CRY2及甜高粱CRY1a、CRY1b都能发生蓝光依赖的相互作用,这个结果说明在甜高粱中Sb BIC2可能参与了CRYs调控的光形态建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BIC1 BIC2 蓝光受体 蛋白质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LOV to BLUF: Flavoprotein Contributions to the Optogenetic Toolkit 被引量:2
17
作者 John M. Christie Jayde Gawthorne +2 位作者 Gillian Young Niall J. Fraser^c and Andrew J. Roe 《Molecular Plant》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期533-544,共12页
Optogenetics is an emerging field that combines optical and genetic approaches to non-invasively interfere with cellular events with exquisite spatiotemporal control. Although it arose originally from neuroscience, op... Optogenetics is an emerging field that combines optical and genetic approaches to non-invasively interfere with cellular events with exquisite spatiotemporal control. Although it arose originally from neuroscience, optogenetics is widely applicable to the study of many different biological systems and the range of applications arising from this tech- nology continues to increase. Moreover, the repertoire of light-sensitive proteins used for devising new optogenetic tools is rapidly expanding. Light, Oxygen, or Voltage sensing (LOV) and Blue-Light-Utilizing 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 (FAD) (BLUF) domains represent new contributors to the optogenetic toolkit. These small (100-140-amino acids) flavoprotein modules are derived from plant and bacterial photoreceptors that respond to UV-A/blue light. In recent years, considerabl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uncovering the photoactivation mechanisms of both LOV and BLUF domains. This knowledge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design of synthetic photoswitches and fluorescent reporters with applications in cell 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 the phot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OV and BLUF photosensors and highlight some of the recent advances in how these flavoproteins are being employed to artificially regulate and image a variety of biological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ue-light.Utilizing FAD CHROMOPHORE FLAVIN fluorescence light oxygen or voltage OPTOGENETICS photo- receptor protein engineer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