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龙泉青瓷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
15
1
作者
施群
叶晓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60-2465,共6页
龙泉青瓷的制瓷工艺在我国陶瓷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地位,为进一步对龙泉青瓷的传承与发展,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研究龙泉青瓷,从而提升青瓷工艺。本文概述了龙泉青瓷坯釉料的化学组成特点,分析了传统龙泉青瓷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
龙泉青瓷的制瓷工艺在我国陶瓷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地位,为进一步对龙泉青瓷的传承与发展,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研究龙泉青瓷,从而提升青瓷工艺。本文概述了龙泉青瓷坯釉料的化学组成特点,分析了传统龙泉青瓷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泉青瓷
青釉
研究现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Ⅰ号”出水古陶瓷器科技分析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王艳蓉
朱铁权
+3 位作者
冯泽阳
谭羡
叶道阳
郑颖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2-339,共8页
“南海Ⅰ号”沉船位于我国广东省阳江市,出水大量陶瓷器的产地研究及腐蚀产物研究是“南海Ⅰ号”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微聚焦X射线荧光光谱仪(μ-XRF)对“南海Ⅰ号”沉船出水部分的青白瓷、青瓷、绿釉陶的胎釉以及绿釉陶的腐蚀...
“南海Ⅰ号”沉船位于我国广东省阳江市,出水大量陶瓷器的产地研究及腐蚀产物研究是“南海Ⅰ号”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微聚焦X射线荧光光谱仪(μ-XRF)对“南海Ⅰ号”沉船出水部分的青白瓷、青瓷、绿釉陶的胎釉以及绿釉陶的腐蚀物进行成分分析,并利用体视显微镜以及拉曼光谱仪对绿釉陶表面的腐蚀物进行观察和物相组成分析。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一类青白瓷样品胎体具有低铝高硅的特点( Al2O3含量低于19%,SiO2含量约73%),属江西景德镇湖田窑,而另一类青白瓷可能产自福建,具体窑口的确定还有待进一步对比分析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青瓷样品胎体具有高硅低铝的特点( Al2O3含量13.32%-19.12%;SiO2含量72.89%-78.30%),属浙江龙泉窑;绿釉陶样品的特征与福建地区瓷土较为符合,可能来自于福建磁灶窑。拉曼光谱物相分析结果表明,绿釉陶的主要腐蚀物的矿物组成为炭黑、白铅矿与磷酸铅。此项研究成果为出水陶瓷器的产地研究、陶瓷器腐蚀机理探究、出水陶瓷器保护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Ⅰ号
古陶瓷
青白瓷
青瓷
绿釉陶
科技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徽繁昌柯家冲窑青白瓷釉化学组成及其制釉工艺来源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杨玉璋
曾令园
+3 位作者
汪发志
崔炜
徐繁
张居中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09-1015,共7页
为了解繁昌柯家冲窑青白瓷釉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并探索我国南方早期青白釉的工艺技术来源,本文运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EDXRF)分析了柯家冲窑五代至北宋中期不同阶段青白瓷釉的化学组成,并将分析结果与同时期北方定窑白瓷...
为了解繁昌柯家冲窑青白瓷釉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并探索我国南方早期青白釉的工艺技术来源,本文运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EDXRF)分析了柯家冲窑五代至北宋中期不同阶段青白瓷釉的化学组成,并将分析结果与同时期北方定窑白瓷釉及南方越窑青瓷釉化学组成进行了综合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繁昌柯家冲窑青白釉化学组成在北宋中期时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尤以SiO_2含量的下降和CaO含量的上升最为明显,着色元素Fe,Mn,Ti的氧化物含量自五代时期至北宋中期变化幅度很小,繁昌柯家冲窑青白釉釉色由偏白向偏青转变的原因可能与该窑瓷器胎色的不断加深有关。此外,主成分分析及具有相似功能特性的元素组合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繁昌柯家冲窑青白瓷釉的化学组成与北方定窑白瓷釉较为接近,其釉料配方工艺可能来源于同时期我国北方地区以定窑为代表的白瓷窑场。本文研究结果对了解我国早期青白瓷釉的化学组成特征及晚唐五代时期南、北方制瓷工艺技术交流问题等有重要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昌窑
青白釉
化学组成
瓷釉配方
工艺来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北蕲春罗州城宋代陶瓷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洪敏
毛振伟
+4 位作者
朱铁权
董俊卿
王昌燧
吴晓松
洪刚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3-119,共7页
湖北蕲春罗州城址出土的一批隋唐至南宋时期的陶瓷器,是研究当时古罗州城经济状况及文化交流的很好实物资料。本文选取了其中的宋代青白瓷、黑瓷、绿釉陶等器物残片,借助X-荧光光谱、等离子体发射光谱、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
湖北蕲春罗州城址出土的一批隋唐至南宋时期的陶瓷器,是研究当时古罗州城经济状况及文化交流的很好实物资料。本文选取了其中的宋代青白瓷、黑瓷、绿釉陶等器物残片,借助X-荧光光谱、等离子体发射光谱、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青白瓷样品中HG1和HG3来自湖北武昌青山窑,HG5来自江西景德镇;黑釉瓷都是江西吉州窑的产品;绿釉陶表面的银釉中含有较多的铅与磷,并且以磷酸铅的物相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白瓷
黑釉瓷
釉陶
产地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田窑元代青白瓷与黑瓷对比探微
被引量:
1
5
作者
杨小语
吕平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7-104,共8页
将使用传统鉴定方式对景德镇湖田窑采集的青白瓷片与黑瓷片进行初步断代及比对;再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其附带的电子能谱等手段对青白瓷与黑瓷样品的显微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及对比;并结合其他窑口的青白瓷与黑瓷数据,对样品...
将使用传统鉴定方式对景德镇湖田窑采集的青白瓷片与黑瓷片进行初步断代及比对;再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其附带的电子能谱等手段对青白瓷与黑瓷样品的显微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及对比;并结合其他窑口的青白瓷与黑瓷数据,对样品的胎釉配方来源进行探讨;另将现代制胎原料"不子"的成分与所采集的湖田窑青白瓷胎成分加以对比。认为此次采集湖田窑青白瓷与黑瓷虽属同时同地生产,但其釉料配方来源迥异,与其他窑口存在交流的可能;而二者在胎土选择方面呈现的差异,表明在元代有着不同的市场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田窑
青白瓷
黑瓷
传统鉴定
显微结构
化学组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吉州窑之永和窑与临江窑初步比较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睿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0-152,共3页
本文通过对永和窑和临江窑在时代、窑炉遗迹、生产瓷种等方面比较研究,指出两窑是吉州窑同中有异、时代短长不同的两个类型。两窑共性很强,但永和窑主要与北方诸窑的关系密切,临江窑主要与南方诸窑关系密切。
关键词
吉州
永和窑
临江窑
青白瓷
青花瓷
青灰釉
仿龙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代湖田窑青白釉瓷的装饰工艺
被引量:
5
7
作者
赖金明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4-67,共4页
湖田窑是景德镇诸青白釉窑中历史最久,范围最广,工艺最精的窑场,其产品多样,造型精美,纹饰丰富美观,冠绝群窑,装饰技法独特,本文通过对装饰工艺的研究,进而考察青白釉瓷的窑业技术。
关键词
宋代
湖田窑
青白釉
装饰工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化学组成的龙泉窑粉青和梅子青釉呈色研究
被引量:
3
8
作者
刘干平
史德
+1 位作者
谈梅英
李刘旒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4-80,共7页
以龙泉青釉为基础,首先根据氧化铁的含量不同设计粉青和梅子青两大系列釉,再通过改变石灰石、滑石、钾长石、钠长石的相对含量,采用正交配釉法总共配制了39种釉,分别施于龙泉弟窑白胎上进行烧制实验,通过观察烧成制品釉的呈色,推论出釉...
以龙泉青釉为基础,首先根据氧化铁的含量不同设计粉青和梅子青两大系列釉,再通过改变石灰石、滑石、钾长石、钠长石的相对含量,采用正交配釉法总共配制了39种釉,分别施于龙泉弟窑白胎上进行烧制实验,通过观察烧成制品釉的呈色,推论出釉的化学组成即各氧化物对釉呈色的影响结果为:釉中氧化铁含量决定了釉的色调,即釉色的深浅浓淡,而还原比例决定了釉的颜色,即黄绿青兰色;对比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氧化物,碱土金属氧化物有利于铁保持低价态,使釉呈蓝青色,碱金属氧化物有利于铁保持高价态,使釉呈黄绿色;对于碱金属氧化物而言,当碱金属含量低时,氧化钾使釉呈青中带蓝色,而氧化钠使釉呈蓝色中泛黄色,当碱金属含量高时,氧化钠使釉呈青中带蓝色,而氧化钾使釉呈青中带黄色;对于碱土金属而言,氧化钙有利于铁保持低价态,使釉呈蓝青色,而氧化镁则使釉的色调变浅,颜色变青白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组成
釉的呈色
粉青
梅子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吉安县窑门岭南侧吉州窑遗址调查简报
被引量:
4
9
作者
张文江
李兆云
+4 位作者
王臻
余大楷
侯孟超
张傲丽
傅雪如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8,共23页
2016年4月,因当地政府进行新农村建设,在江西省吉安县吉州窑窑门岭窑址堆积东南发现一处窑业遗存。遗存出土瓷器的釉色种类较为丰富,有青白釉、白釉、酱黑釉、绿釉、黄釉、龙泉青釉等,器物造型多样,以烧造日常生活用器碗、盏、碟、枕等...
2016年4月,因当地政府进行新农村建设,在江西省吉安县吉州窑窑门岭窑址堆积东南发现一处窑业遗存。遗存出土瓷器的釉色种类较为丰富,有青白釉、白釉、酱黑釉、绿釉、黄釉、龙泉青釉等,器物造型多样,以烧造日常生活用器碗、盏、碟、枕等为大宗。从产品的釉色品种、组合,器物的造型、装饰、烧造特征分析,该窑场是一处北宋中晚期以烧造青白釉和绿釉瓷器为主的综合性窑场。鉴于吉州窑是宋元时期以烧造黑釉和彩绘瓷为主的综合性窑场,该遗存的发现,尤其是早期青白釉和绿釉瓷的发现,丰富了吉州窑的内容,对吉州窑发展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州窑
窑门岭窑址
宋元时期
青白釉
绿釉
原文传递
明代纪年墓出土青白釉瓷器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陈扬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5-85,共11页
青白釉瓷器是景德镇窑宋元时期主要瓷器品种,发展至明代已经呈现衰微之势,但墓葬、遗址、窑址等考古资料证明,青白釉瓷器在明代并没有戛然而止,而是延续着一定的烧造规模和数量,生产中心仍在景德镇地区,辐射周边多个地区。明代青白釉瓷...
青白釉瓷器是景德镇窑宋元时期主要瓷器品种,发展至明代已经呈现衰微之势,但墓葬、遗址、窑址等考古资料证明,青白釉瓷器在明代并没有戛然而止,而是延续着一定的烧造规模和数量,生产中心仍在景德镇地区,辐射周边多个地区。明代青白釉瓷器的器型、纹饰都相当丰富,一方面继承宋元以来烧造传统,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创造新风格,提高工艺水平,创新装饰方法。本文通过对明代纪年墓出土青白釉瓷器的梳理,对明代青白釉瓷器的器型、纹饰进行了整理,并做初步分期研究。根据纪年墓出土青白釉瓷器的特点和风格,初步将其分为两期,第一期为洪武至正德时期(14世纪中叶-16世纪初),第二期为嘉靖至崇祯时期(16世纪初-17世纪初)。嘉靖以后,青白釉瓷器逐渐退出陶瓷生产的历史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青白釉
瓷器
纪年墓
原文传递
长沙九木村宋元窑址群调查简报
11
作者
朱棒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20年第1期105-113,共9页
九木村窑址群位于长沙县春华镇,是长沙境内一处规模较大的窑址群。本次调查了五处窑址,其烧造年代为南宋至元代,产品有碗、盘、高足杯、小罐、瓶等。该窑群南宋以烧造青白瓷为主,且已达到较高的烧造水平;元代在烧造青白瓷的同时还大量...
九木村窑址群位于长沙县春华镇,是长沙境内一处规模较大的窑址群。本次调查了五处窑址,其烧造年代为南宋至元代,产品有碗、盘、高足杯、小罐、瓶等。该窑群南宋以烧造青白瓷为主,且已达到较高的烧造水平;元代在烧造青白瓷的同时还大量烧造青釉、酱釉瓷,其中青釉菊瓣纹盘、高足杯受到龙泉窑的影响明显。南宋晚期开始大量使用筒形支圈覆烧,元代早期开始流行涩圈叠烧。其产品和烧造技术与益阳羊舞岭窑、耒阳磨形窑、萍乡南坑窑存在较大相似性,补充了长沙地区宋元窑址的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窑址
青白釉
青釉
覆烧
涩圈叠烧
原文传递
题名
龙泉青瓷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
15
1
作者
施群
叶晓平
机构
浙江丽水学院
出处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60-2465,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课题资助(2013BAC16B02)
文摘
龙泉青瓷的制瓷工艺在我国陶瓷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地位,为进一步对龙泉青瓷的传承与发展,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研究龙泉青瓷,从而提升青瓷工艺。本文概述了龙泉青瓷坯釉料的化学组成特点,分析了传统龙泉青瓷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展望。
关键词
龙泉青瓷
青釉
研究现状
Keywords
Longquan celadon
bluish glaze
research status
分类号
TQ177 [化学工程—硅酸盐工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Ⅰ号”出水古陶瓷器科技分析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王艳蓉
朱铁权
冯泽阳
谭羡
叶道阳
郑颖
机构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
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出处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2-33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3013)
文摘
“南海Ⅰ号”沉船位于我国广东省阳江市,出水大量陶瓷器的产地研究及腐蚀产物研究是“南海Ⅰ号”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微聚焦X射线荧光光谱仪(μ-XRF)对“南海Ⅰ号”沉船出水部分的青白瓷、青瓷、绿釉陶的胎釉以及绿釉陶的腐蚀物进行成分分析,并利用体视显微镜以及拉曼光谱仪对绿釉陶表面的腐蚀物进行观察和物相组成分析。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一类青白瓷样品胎体具有低铝高硅的特点( Al2O3含量低于19%,SiO2含量约73%),属江西景德镇湖田窑,而另一类青白瓷可能产自福建,具体窑口的确定还有待进一步对比分析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青瓷样品胎体具有高硅低铝的特点( Al2O3含量13.32%-19.12%;SiO2含量72.89%-78.30%),属浙江龙泉窑;绿釉陶样品的特征与福建地区瓷土较为符合,可能来自于福建磁灶窑。拉曼光谱物相分析结果表明,绿釉陶的主要腐蚀物的矿物组成为炭黑、白铅矿与磷酸铅。此项研究成果为出水陶瓷器的产地研究、陶瓷器腐蚀机理探究、出水陶瓷器保护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南海Ⅰ号
古陶瓷
青白瓷
青瓷
绿釉陶
科技分析
Keywords
Nanhai No. 1 Shipwreck
ancient ceramics
bluish
-white porcelain
celadon
green
glaze
d pottery
technological analysis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徽繁昌柯家冲窑青白瓷釉化学组成及其制釉工艺来源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杨玉璋
曾令园
汪发志
崔炜
徐繁
张居中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繁昌县文物管理局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09-1015,共7页
基金
教育部第48批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繁昌县繁昌窑文化公园建设指挥部项目资助
文摘
为了解繁昌柯家冲窑青白瓷釉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并探索我国南方早期青白釉的工艺技术来源,本文运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EDXRF)分析了柯家冲窑五代至北宋中期不同阶段青白瓷釉的化学组成,并将分析结果与同时期北方定窑白瓷釉及南方越窑青瓷釉化学组成进行了综合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繁昌柯家冲窑青白釉化学组成在北宋中期时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尤以SiO_2含量的下降和CaO含量的上升最为明显,着色元素Fe,Mn,Ti的氧化物含量自五代时期至北宋中期变化幅度很小,繁昌柯家冲窑青白釉釉色由偏白向偏青转变的原因可能与该窑瓷器胎色的不断加深有关。此外,主成分分析及具有相似功能特性的元素组合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繁昌柯家冲窑青白瓷釉的化学组成与北方定窑白瓷釉较为接近,其釉料配方工艺可能来源于同时期我国北方地区以定窑为代表的白瓷窑场。本文研究结果对了解我国早期青白瓷釉的化学组成特征及晚唐五代时期南、北方制瓷工艺技术交流问题等有重要学术价值。
关键词
繁昌窑
青白釉
化学组成
瓷釉配方
工艺来源
Keywords
Fanchang kiln
bluish
-white porcelain
Chemical compositions
glaze
formultion
Technology sources
分类号
K87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北蕲春罗州城宋代陶瓷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洪敏
毛振伟
朱铁权
董俊卿
王昌燧
吴晓松
洪刚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湖北省黄冈市博物馆
出处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3-119,共7页
文摘
湖北蕲春罗州城址出土的一批隋唐至南宋时期的陶瓷器,是研究当时古罗州城经济状况及文化交流的很好实物资料。本文选取了其中的宋代青白瓷、黑瓷、绿釉陶等器物残片,借助X-荧光光谱、等离子体发射光谱、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青白瓷样品中HG1和HG3来自湖北武昌青山窑,HG5来自江西景德镇;黑釉瓷都是江西吉州窑的产品;绿釉陶表面的银釉中含有较多的铅与磷,并且以磷酸铅的物相形式存在。
关键词
青白瓷
黑釉瓷
釉陶
产地分析
Keywords
bluish
-white porcelain, black
glaze
d porcelain,
glaze
d pottery, producing area analysis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田窑元代青白瓷与黑瓷对比探微
被引量:
1
5
作者
杨小语
吕平
机构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7-104,共8页
文摘
将使用传统鉴定方式对景德镇湖田窑采集的青白瓷片与黑瓷片进行初步断代及比对;再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其附带的电子能谱等手段对青白瓷与黑瓷样品的显微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及对比;并结合其他窑口的青白瓷与黑瓷数据,对样品的胎釉配方来源进行探讨;另将现代制胎原料"不子"的成分与所采集的湖田窑青白瓷胎成分加以对比。认为此次采集湖田窑青白瓷与黑瓷虽属同时同地生产,但其釉料配方来源迥异,与其他窑口存在交流的可能;而二者在胎土选择方面呈现的差异,表明在元代有着不同的市场定位。
关键词
湖田窑
青白瓷
黑瓷
传统鉴定
显微结构
化学组成
Keywords
Hutian Kiln
bluish
white porcelain
Black
glaze
porcelain
Traditional methods of identification
Microstructure
Chemical composition
分类号
K85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吉州窑之永和窑与临江窑初步比较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睿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出处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0-152,共3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永和窑和临江窑在时代、窑炉遗迹、生产瓷种等方面比较研究,指出两窑是吉州窑同中有异、时代短长不同的两个类型。两窑共性很强,但永和窑主要与北方诸窑的关系密切,临江窑主要与南方诸窑关系密切。
关键词
吉州
永和窑
临江窑
青白瓷
青花瓷
青灰釉
仿龙泉
Keywords
Jizhou, Yonghe kiln, Linjiang kiln,
bluish
white poreelain, Blue-and-white wares, Greenish blue grey
glaze
, The imitation of Longquan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87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代湖田窑青白釉瓷的装饰工艺
被引量:
5
7
作者
赖金明
机构
江西省博物馆
出处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4-67,共4页
文摘
湖田窑是景德镇诸青白釉窑中历史最久,范围最广,工艺最精的窑场,其产品多样,造型精美,纹饰丰富美观,冠绝群窑,装饰技法独特,本文通过对装饰工艺的研究,进而考察青白釉瓷的窑业技术。
关键词
宋代
湖田窑
青白釉
装饰工艺
Keywords
Song dynasty
Hutian
bluish
-white
glaze
decoration craft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化学组成的龙泉窑粉青和梅子青釉呈色研究
被引量:
3
8
作者
刘干平
史德
谈梅英
李刘旒
机构
龙泉市鼎青青瓷坊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4-80,共7页
文摘
以龙泉青釉为基础,首先根据氧化铁的含量不同设计粉青和梅子青两大系列釉,再通过改变石灰石、滑石、钾长石、钠长石的相对含量,采用正交配釉法总共配制了39种釉,分别施于龙泉弟窑白胎上进行烧制实验,通过观察烧成制品釉的呈色,推论出釉的化学组成即各氧化物对釉呈色的影响结果为:釉中氧化铁含量决定了釉的色调,即釉色的深浅浓淡,而还原比例决定了釉的颜色,即黄绿青兰色;对比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氧化物,碱土金属氧化物有利于铁保持低价态,使釉呈蓝青色,碱金属氧化物有利于铁保持高价态,使釉呈黄绿色;对于碱金属氧化物而言,当碱金属含量低时,氧化钾使釉呈青中带蓝色,而氧化钠使釉呈蓝色中泛黄色,当碱金属含量高时,氧化钠使釉呈青中带蓝色,而氧化钾使釉呈青中带黄色;对于碱土金属而言,氧化钙有利于铁保持低价态,使釉呈蓝青色,而氧化镁则使釉的色调变浅,颜色变青白色。
关键词
化学组成
釉的呈色
粉青
梅子青
Keywords
Chemical composition
Coloring effects of
glaze
Powdery
bluish
green
Plum green
分类号
TQ174.43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吉安县窑门岭南侧吉州窑遗址调查简报
被引量:
4
9
作者
张文江
李兆云
王臻
余大楷
侯孟超
张傲丽
傅雪如
机构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吉安县文物局
吉安市博物馆
出处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8,共23页
文摘
2016年4月,因当地政府进行新农村建设,在江西省吉安县吉州窑窑门岭窑址堆积东南发现一处窑业遗存。遗存出土瓷器的釉色种类较为丰富,有青白釉、白釉、酱黑釉、绿釉、黄釉、龙泉青釉等,器物造型多样,以烧造日常生活用器碗、盏、碟、枕等为大宗。从产品的釉色品种、组合,器物的造型、装饰、烧造特征分析,该窑场是一处北宋中晚期以烧造青白釉和绿釉瓷器为主的综合性窑场。鉴于吉州窑是宋元时期以烧造黑釉和彩绘瓷为主的综合性窑场,该遗存的发现,尤其是早期青白釉和绿釉瓷的发现,丰富了吉州窑的内容,对吉州窑发展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吉州窑
窑门岭窑址
宋元时期
青白釉
绿釉
Keywords
Jizhou kilns
kiln site in Yaomenling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bluish
white
glaze
celadon
分类号
K87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明代纪年墓出土青白釉瓷器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陈扬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5-85,共11页
文摘
青白釉瓷器是景德镇窑宋元时期主要瓷器品种,发展至明代已经呈现衰微之势,但墓葬、遗址、窑址等考古资料证明,青白釉瓷器在明代并没有戛然而止,而是延续着一定的烧造规模和数量,生产中心仍在景德镇地区,辐射周边多个地区。明代青白釉瓷器的器型、纹饰都相当丰富,一方面继承宋元以来烧造传统,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创造新风格,提高工艺水平,创新装饰方法。本文通过对明代纪年墓出土青白釉瓷器的梳理,对明代青白釉瓷器的器型、纹饰进行了整理,并做初步分期研究。根据纪年墓出土青白釉瓷器的特点和风格,初步将其分为两期,第一期为洪武至正德时期(14世纪中叶-16世纪初),第二期为嘉靖至崇祯时期(16世纪初-17世纪初)。嘉靖以后,青白釉瓷器逐渐退出陶瓷生产的历史舞台。
关键词
明代
青白釉
瓷器
纪年墓
Keywords
The Ming dynasty
bluish
white
glaze
porcelain
dated tomb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长沙九木村宋元窑址群调查简报
11
作者
朱棒
机构
南京大学
出处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20年第1期105-113,共9页
文摘
九木村窑址群位于长沙县春华镇,是长沙境内一处规模较大的窑址群。本次调查了五处窑址,其烧造年代为南宋至元代,产品有碗、盘、高足杯、小罐、瓶等。该窑群南宋以烧造青白瓷为主,且已达到较高的烧造水平;元代在烧造青白瓷的同时还大量烧造青釉、酱釉瓷,其中青釉菊瓣纹盘、高足杯受到龙泉窑的影响明显。南宋晚期开始大量使用筒形支圈覆烧,元代早期开始流行涩圈叠烧。其产品和烧造技术与益阳羊舞岭窑、耒阳磨形窑、萍乡南坑窑存在较大相似性,补充了长沙地区宋元窑址的新资料。
关键词
宋元窑址
青白釉
青釉
覆烧
涩圈叠烧
Keywords
Song and Yuan kiln sites
bluish
white
glaze
blue
glaze
upside down firing
de
glaze
d bottom stack firing
分类号
K87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龙泉青瓷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施群
叶晓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海Ⅰ号”出水古陶瓷器科技分析研究
王艳蓉
朱铁权
冯泽阳
谭羡
叶道阳
郑颖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安徽繁昌柯家冲窑青白瓷釉化学组成及其制釉工艺来源研究
杨玉璋
曾令园
汪发志
崔炜
徐繁
张居中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湖北蕲春罗州城宋代陶瓷分析与研究
王洪敏
毛振伟
朱铁权
董俊卿
王昌燧
吴晓松
洪刚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湖田窑元代青白瓷与黑瓷对比探微
杨小语
吕平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吉州窑之永和窑与临江窑初步比较
王睿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宋代湖田窑青白釉瓷的装饰工艺
赖金明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化学组成的龙泉窑粉青和梅子青釉呈色研究
刘干平
史德
谈梅英
李刘旒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吉安县窑门岭南侧吉州窑遗址调查简报
张文江
李兆云
王臻
余大楷
侯孟超
张傲丽
傅雪如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4
原文传递
10
明代纪年墓出土青白釉瓷器初步研究
陈扬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原文传递
11
长沙九木村宋元窑址群调查简报
朱棒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2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