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roved Osteointegration of Ti-6Al-4V-implants of Different Surface Texture by the Use of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3 (BMP-3)
1
作者 Esenwein S A Esenwein S +3 位作者 Herr G Hauser J Muhr G Hartwig C-H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05年第B12期301-303,共3页
Half of altogether 60 cylindrical implant devices made of titanium-aluminum-vanadium alloy ( Ti-6Al-4V) were plusna-sprayed with a hydroxyapatite-couting and the other half had a corundum blasted porous surface. 15... Half of altogether 60 cylindrical implant devices made of titanium-aluminum-vanadium alloy ( Ti-6Al-4V) were plusna-sprayed with a hydroxyapatite-couting and the other half had a corundum blasted porous surface. 15 implants of each group of the titanium test buplants were coated with 230 μg porcine, high-purified BMP- 3-precipitute per implant. In each case a BMP- 3-couted and an uncoated control-device were implanted into the femoral part of the putellofemoral joint of the right and left leg of 30 adult giant rabbits. Histomorphological and histomorphometrical we found in both groups with BMP- 3-coated test devices an improved osteointegrution. Stutistical evaluation using the t-test for matched samples showed 5 weeks after surgery a significant higher volume of tony formed bone of the BMP- 3-coated corundum- blasted or hydroxyapathe- coated Ti- 6Al- 4 V test devices compared to the non-couted controls of the same t)pe (p 〈 0.01, t-test for matched samples). In both implant groups with BMP-couting a synergetic effect was verifiable although the bone ongrowth in the hydroxyaputite coated implants was more extensive than in the corundum blasted implants. Light microscopy demonstrated osteointegrution without connective tissue membrane around the surface of the implant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mposite metal implants,as used in endoprosthetics and implantology , are suitable carriers for BMP- 3 and im proved fixation of the implants can be achieved. The hydroxyapatite surface is superior to the corundum-blasted surface with regards to the observed parameters because of its pronounced bioactivity and its osteoconductive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3 BMP- 3 hydroxyapatite OSTEOINTEGRATION surface coating bone ingrowth IMPLANTOLOGY
下载PDF
材料孔隙结构对骨长入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严宁 侯铁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1-614,共4页
材料的孔隙结构对骨长入有关键性的影响。高孔隙率和大孔径有利于骨长入,但有损于力学性能。因此,在保证材料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探索最佳的孔隙结构是很有必要的。随着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相对自由地设计特定的孔隙结构,为骨组... 材料的孔隙结构对骨长入有关键性的影响。高孔隙率和大孔径有利于骨长入,但有损于力学性能。因此,在保证材料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探索最佳的孔隙结构是很有必要的。随着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相对自由地设计特定的孔隙结构,为骨组织工程的进一步探索提供条件。就材料孔隙结构对骨长入的影响,从离体细胞学研究以及材料孔隙率、孔径大小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孔隙结构 长入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对兔人工关节周围骨长入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煜 范卫民 马益民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91-593,i0005,共4页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对兔人工肱骨头周围骨长入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成两组行模拟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实验组假体周围放置骨形态发生蛋白30mg;对照组不作处理。分别于植入后4、8、12周每组处死5只兔子。取出肱骨标本...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对兔人工肱骨头周围骨长入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成两组行模拟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实验组假体周围放置骨形态发生蛋白30mg;对照组不作处理。分别于植入后4、8、12周每组处死5只兔子。取出肱骨标本,分别运用普通X线摄片及不脱钙骨组织切片等观察方法,比较假体周围的骨生长情况。结果假体植入后4周、8周,组织学观测实验组假体周围骨性结合率分别为(67.11±4.84)%和(70.79±6.56)%,显著高于对照组(34.61±5.74)%和(57.73±5.85)%(P<0.05)。12周时实验组骨性结合率为(74.71±6.10)%,对照组为(69.42±5.76)%(P>0.05)。结论BMP能促进骨假体界面的骨长入能力,这种作用在植入早期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人工关节 骨长入 钛合金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对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长入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宏斌 朱振安 +4 位作者 王晓庆 严孟宁 汤亭亭 侯筱魁 戴尅戎 《临床骨科杂志》 2006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对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长入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16只,双侧胫骨上端经膝关节植入定制钛合金假体,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术后每日空腹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术后每日空腹阿仑膦酸钠灌胃,剂量0.1 mg/(kg.d),持续...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对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长入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16只,双侧胫骨上端经膝关节植入定制钛合金假体,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术后每日空腹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术后每日空腹阿仑膦酸钠灌胃,剂量0.1 mg/(kg.d),持续6周。术后12周处死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及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组织学观察发现,对照组假体周围由新生骨、类骨质和纤维界膜构成。纤维界膜较厚,与新生骨或类骨质间界限清晰。实验组假体周围纤维界膜薄且稀少,新生骨与假体界面多为直接接触,有些部位新生骨与假体界面完全整合。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发现,对照组假体周围界膜的厚度和面积均明显大于实验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经胃肠给药可能对钛合金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长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仑膦酸钠 人工关节 骨长入
下载PDF
中空多孔钛假体复合松质骨基质兔体内骨生成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魏均强 蔡谞 +3 位作者 陶笙 张莉 赵斌 汪嫒媛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1097-1100,共4页
目的利用复合松质骨基质(Cancellous bone matrix,CBM)的中空多孔钛假体(Hollow porous titanium prostheses,HPTP)观察兔体内假体周围及内部骨生成情况,探讨人工假体与骨质整合的改进方法。方法设计中空多孔(孔径2 mm)和无孔两... 目的利用复合松质骨基质(Cancellous bone matrix,CBM)的中空多孔钛假体(Hollow porous titanium prostheses,HPTP)观察兔体内假体周围及内部骨生成情况,探讨人工假体与骨质整合的改进方法。方法设计中空多孔(孔径2 mm)和无孔两种假体,表面行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喷涂。实验组分为无孔假体组(A组)、HPTP组(B组)和HPTP+CBM组(C组),每组16例。将假体分别植入48只4-6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右侧股骨外侧髁,饲养至第3、8、12周时取材,以X线、显微镜、电镜及形态计量软件观察复合假体表面及内部骨生成情况。采用SPSS13.0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三组植入物外表面HA涂层的组织生长情况类似;A组无孔,未见骨长入,B组和C组中骨组织最终可长入假体2 mm大的圆孔;各时间点C组中空腔内骨生长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骨质可经HPTP假体孔洞长入腔内,达到交锁固定,较无孔假体更稳定;中空腔复合CBM后可明显加快骨长入并诱导骨生成,使假体与骨质更好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多孔 假体 骨生成 骨基质 组织学
下载PDF
不同空间结构钛合金内植物在兔肱骨近端大结节处骨长入的组织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奉龙 薛喆 姜春岩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40-944,共5页
目的:建立兔肱骨近端钛合金骨小梁孔隙结构与经典孔隙结构内植物植入模型,并对随时间演变不同内植物中骨长入情况进行组织学对比研究。方法:分别建立肱骨近端骨小梁孔隙结构及经典孔隙结构的钛合金内植物植入模型,选取30只骨骼成熟雄兔... 目的:建立兔肱骨近端钛合金骨小梁孔隙结构与经典孔隙结构内植物植入模型,并对随时间演变不同内植物中骨长入情况进行组织学对比研究。方法:分别建立肱骨近端骨小梁孔隙结构及经典孔隙结构的钛合金内植物植入模型,选取30只骨骼成熟雄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5只;并于组内再次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只,分别于建模后3、6、12周对肱骨近端内植物植入部分进行取材、切片及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对比随时间演变不同孔隙结构内植物中骨长入的情况。结果:在分别对各组15个样本进行定性观察后发现随着时间的进展,不同内植物孔隙内的骨质均在不断增长,骨长入面积也在不断扩大。组织学定量分析发现3周与6周时骨小梁孔隙结构内植物骨长入面积百分比均显著大于经典孔隙结构内植物(3周时:25.4%±6.9%vs 19.6%±3.7%,P<0.05;6周时:31.2%±1.7%vs 26.9%±5.3%,P<0.05);而在12周时,两组间的骨长入面积百分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7%±2.5%,39.0%±4.1%,P>0.05)。而两组内分别进行组内比较时,3周、6周、12周这3个时间点两两比较骨长入面积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孔隙结构内植物在兔肱骨近端的骨长入面积随时间均不断增加,早期(6周内)骨小梁孔隙结构内植物的骨长入速度显著大于经典孔隙结构内植物,但远期(12周)两组不同结构内植物骨长入面积并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内植物 骨小梁金属 肱骨近端 骨长入
下载PDF
植入体内多孔涂层假体界面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亚东 杨庆铭 《临床骨科杂志》 2000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 研究翻修取出的假体柄多孔涂层内骨长入情况 ,评定X线平片判断假体稳定的应用价值。方法 假体编号后经丙酮脱水固定 ,低温塑料包埋 ,切割出 3mm厚片及 10 0 μm以下薄片。厚片用软X射线高清晰度胶片显微拍照 ,薄片甲苯胺蓝染色... 目的 研究翻修取出的假体柄多孔涂层内骨长入情况 ,评定X线平片判断假体稳定的应用价值。方法 假体编号后经丙酮脱水固定 ,低温塑料包埋 ,切割出 3mm厚片及 10 0 μm以下薄片。厚片用软X射线高清晰度胶片显微拍照 ,薄片甲苯胺蓝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结果 显微摄片显示 :临床X线片认为骨长入稳定型假体有的部分涂层内无骨长入 ,有的则是纤维稳定型。光镜发现骨未长入部位有纤维组织间隔 ,骨长入比例大小在各个假体不尽相同。有的假体涂层表面见到脱落的涂层颗粒及吞噬磨屑的巨噬细胞。结论 假体柄多孔涂层设计与骨长入数量紧密相关 ;X线平片判断假体稳定的价值是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 植入体 多孔涂层假体 X线平片
下载PDF
3D打印Ti6Al4V钛合金支架的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畅 王辰宇 +2 位作者 刘贺 王中汉 林高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8-765,共8页
以3D打印技术制备的多孔Ti6Al4V钛合金支架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显微结构特征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多孔钛合金支架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在家兔全层骨缺损模型中研究支架周围骨质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3D打印的多孔Ti6Al4... 以3D打印技术制备的多孔Ti6Al4V钛合金支架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显微结构特征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多孔钛合金支架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在家兔全层骨缺损模型中研究支架周围骨质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3D打印的多孔Ti6Al4V钛合金支架的力学性能受其多孔特性的影响,具有较适合人体需求的初始强度;同时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生物相容性;且多孔支架中的立体网格结构为细胞提供了生长空间,增加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了钛合金支架微孔中骨组织长入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多孔支架 3D打印 力学性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长入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3D打印多孔钛金属植入物不同孔隙率对骨长入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路坦 牛国旗 +3 位作者 周乾坤 陈辉 聂虎 王震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1153-1157,共5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3D打印多孔钛金属植入物不同孔隙率对骨长入的影响。方法:18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B、C组,各6只。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3种孔隙率的多孔钛板:A组35%,B组55%,C组75%,分别将多孔钛板植入兔股骨干置板区域。于术后...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3D打印多孔钛金属植入物不同孔隙率对骨长入的影响。方法:18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B、C组,各6只。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3种孔隙率的多孔钛板:A组35%,B组55%,C组75%,分别将多孔钛板植入兔股骨干置板区域。于术后第4、16周取股骨干标本进行X线片、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比较3组新生骨形成率。结果:术后4周,各组钛板周围及与骨面间可见纤维组织,未见明显骨痂形成,X线片见部分钛板与骨面有间隙;术后16周,各组钛板周围及与骨面之间有新骨形成连接,个别钛板被骨痂包裹,X线片见钛板与骨面贴合紧密。组织学观察:A组钛板边缘有新骨生成,但中间孔隙内仅有少量骨组织长入;B组钛板孔隙内部分骨组织长入,但与钛板之间存在一定缝隙;C组钛板孔隙间新骨长入密度较高,且与钛板结合紧密。3组新生骨形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均明显低于B、C组(P<0.01),B组亦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3D打印多孔钛板的孔隙结构,可以允许新生骨长入;不同孔隙率影响3D打印钛金属植入物的新生骨长入效果,75%孔隙率较35%、55%更有利于骨长入,可与经适当处理的皮质骨表面实现良好的骨性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多孔钛植入物 孔隙率 骨长入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9诱导成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正清 陈香润 +1 位作者 贾方腾 黄岚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3期5404-5412,共9页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9作为成骨诱导生长因子已经被证实为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中成骨能力最强的生长因子。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9的诱导成骨机制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方法:作者在Web of Science、PubMed、万方、中国知网中以"bone...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9作为成骨诱导生长因子已经被证实为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中成骨能力最强的生长因子。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9的诱导成骨机制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方法:作者在Web of Science、PubMed、万方、中国知网中以"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9/BMP9,bone ingrowth,bone tissue engineer,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骨形态发生蛋白9,细胞因子"为关键词,检索1989年至2019年期间的文献。排除无关及重复文献,详细地进行分析与综述。结果与结论:目前为止,骨形态发生蛋白9已经被证实是14种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中在体外和体内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方面最有效的生长因子之一,并且,骨形态发生蛋白9在骨与软骨损伤的修复过程及促进成骨分化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骨形态发生蛋白9也被称为生长分化因子2,其诱导成骨分化机制非常复杂,其信号传导通路涉及到了各种成骨信号通路,各种生长调控因子也参与进骨形态发生蛋白9诱导成骨的全部过程,且其成骨机制与其他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成员的成骨机制具有差异。在各种动物实验中,骨形态发生蛋白9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软骨的生成、脊柱融合等。因此,骨形态发生蛋白9在应用基础研究中具有非常大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9 骨诱导 骨再生 骨长入 成骨分化 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与助残辅助假肢的设计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琪 张穹 +3 位作者 冯亮友 郭毅伟 徐开怀 席文明 《东南国防医药》 2019年第5期491-495,共5页
目的研究与设计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与助残辅助假肢。方法利用术前CT图片重建患者股骨三维模型,基于术后的X线片,利用图像处理方法获得植入假体与假体模型之间的配准。借助于有限元分析方法获得假体在髓腔中固定所需的加载力。... 目的研究与设计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与助残辅助假肢。方法利用术前CT图片重建患者股骨三维模型,基于术后的X线片,利用图像处理方法获得植入假体与假体模型之间的配准。借助于有限元分析方法获得假体在髓腔中固定所需的加载力。当足底力传感器监测到行走的力达到设定的加载力时,辅助假肢动作,替换人腿传递行走力,控制足底力小于设定值。结果对于20%体重、40%体重、60%体重和80%体重的设定值,辅助假肢控制的足底行走力最大超出值为22.83 N,超出值的平均值与体重的比值分别为1.5%、1.49%、1.25%和0.52%。提示辅助假肢控制的足底行走力的设定值越大越有利于人在主观上对其行走力进行控制。结论此辅助假肢有助于改善力的传导,易于促进骨长入,利于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骨长入 力传导 有限元分析 辅助假肢
下载PDF
多孔面钛合金植入物骨长入生物固定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王寿文 冯传汉 +2 位作者 吕厚山 季树藩 黄裕柱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5期339-341,I017,I018,共5页
本文对国产多孔面钛合金植入物骨长入生物固定进行了实验观察。植入柱形假体(多孔面孔径200~600 μm,孔隙率44%)于成年家兔股骨下端。设骨水泥对照组,实验组在12周内分组观察。荧光、偏光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等切片观察表明,假... 本文对国产多孔面钛合金植入物骨长入生物固定进行了实验观察。植入柱形假体(多孔面孔径200~600 μm,孔隙率44%)于成年家兔股骨下端。设骨水泥对照组,实验组在12周内分组观察。荧光、偏光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等切片观察表明,假体植入两周后多孔内就有骨组织长入,8~12周多孔内被骨充盈。力学测试表明,多孔面假体植入后两周即可达到与骨水泥相当的剪切固定强度,但产生一定的抗张固定强度则需要4~6周时间;多孔面骨界面具有与骨质相似的力学特性,有利于应力传递。结果证实国产钛合金多孔面骨长入生物固定在假体固定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骨长入 生物固定
下载PDF
牛骨异种移植物作为义眼座兔眼眶内植入术(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S Mohd Mansor H K Tan +2 位作者 I Shatriah W H Wan Hazabbah J Hasnan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1495-1499,共5页
目的:评价以牛骨作为义眼座在兔眼眶内植入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在兔眼中用牛骨作为植入物,观察其生物相容性及其能否取代昂贵的人造植入物。把12只眼球内容摘除术后的新西兰白兔按眶内有没有植入牛骨分为两组:Y组(6只)为眼球摘除术后眶... 目的:评价以牛骨作为义眼座在兔眼眶内植入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在兔眼中用牛骨作为植入物,观察其生物相容性及其能否取代昂贵的人造植入物。把12只眼球内容摘除术后的新西兰白兔按眶内有没有植入牛骨分为两组:Y组(6只)为眼球摘除术后眶内没有植入牛骨,X组(6只)为眼球摘除术后植入牛骨。对12只新西兰白兔右眼行眼球内容物摘除,其中6例作为实验组行牛骨植入,6例作为对照组不植入。术后1,7,14,28,42d连续观察术眼的感染情况,植入物的移位情况,伤口愈合情况,眼球运动是否受限。术后42d,摘除实验组眼球,行组织病理检查,检测其炎性反应类型以及纤维血管增生情况。结果:连续临床观察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1d都有轻微的炎症反应,抗生素控制有效。试验组有1例在术后1d发生感染。但没有植入物的移位和脱出,没有伤口的裂开和眼球运动受限,也没有严重的感染和畸形出现。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牛骨纤维生长良好,有轻微的排斥反应。结论:实验表明在兔眼中,牛骨作为义眼座植入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其成本较低,易被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骨 眼眶移植物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Stable mechanical fixation in a bionic osteochondral scaffold considering bone growth 被引量:1
14
作者 Jian Zhou Hao Huang +5 位作者 Li-Jing Wang Maryam Tamaddon Chao-Zong Liu Zi-Yu Liu Teng-Bo Yu Ying-Ze Zhang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2711-2718,共8页
In the field of tissue engineering,there is significant subsidence of the porous design scaffold several months after implantation.To avoid stress shielding and stimulate bone and cartilage ingrowth,high scaffold poro... In the field of tissue engineering,there is significant subsidence of the porous design scaffold several months after implantation.To avoid stress shielding and stimulate bone and cartilage ingrowth,high scaffold porosity is needed to diminish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caffold.The closer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caffold are to those of surrounding tissues,the better biological properties it will get.Besides,adequate mechanical stability is needed as the scaffold needs to be well fixed in the target area and it will endure load after surgery.Evaluating the mechanical fixation of the scaffold at the initial stage and the long-term performance of a scaffold for in vivo study is hard,as no facility can be put into the target area for the friction test.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mechanical stability of the biomimetic scaffold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implantation b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According to in vivo study,scaffold could not maintain its original position and would sink 1-2 mm in the target area.The simulation results suggested that mechanical loading is not the main reason for scaffold subsid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teochondral scaffold Mechanical fixation Scaffold subsidence bone ingrowth
原文传递
不同固定表面生物型人工膝关节假体的骨长入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建华 余世明 +1 位作者 徐栋梁 胡俊勇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3期64-67,共4页
目的比较人工膝关节不同孔径的固定表面生物型假体植入兔体内的骨长入情况,为人工膝关节生物学固定方法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行设计制作兔部分限制型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假体,股骨髁和胫骨平台假体固定表面用激光焊接两层不锈钢... 目的比较人工膝关节不同孔径的固定表面生物型假体植入兔体内的骨长入情况,为人工膝关节生物学固定方法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行设计制作兔部分限制型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假体,股骨髁和胫骨平台假体固定表面用激光焊接两层不锈钢网,一组设计为两层不锈钢网孔大小相同,网孔均为(2×2)mm,称大孔假体(实验组假体)。另一组设计为两层不锈钢网孔大小不同,大网孔大小为(2×2)mm,小网孔大小为(1.5×1.5)mm,大网孔钢网焊接在紧贴假体固定表面,小网孔叠放在其外面,称小孔假体(对照组假体)。两组假体两层钢网均错开焊接。3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只,分别行左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髌骨不置换。术后1、3、6个月处死动物取材,每个时间点各5只,进行硬组织切片染色,计算假体骨界面新生骨形成率,假体与骨界面的骨结合率。结果假体骨界面新生骨形成率,假体与骨界面的骨结合率,实验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型人工膝关节假体的固定表面孔径不同影响假体与骨界面的骨长入,大孔假体骨界面新生骨形成率及假体与骨界面的骨结合率要优于小孔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假体 内固定器 骨长入 界面
原文传递
膝关节肿瘤假体与骨结合部皮质外骨桥的影像学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群山 李建民 +2 位作者 杨强 杨志平 李振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254-1257,共4页
[目的]通过影像学观察膝关节肿瘤假体与骨结合部皮质外骨桥的形成情况。[方法]33例膝关节周围肿瘤患者行瘤段骨切除、定制型假体置换术,其中20例植骨,13例未植骨。影像学观察皮质外骨桥的形成情况,评估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结果]平均随... [目的]通过影像学观察膝关节肿瘤假体与骨结合部皮质外骨桥的形成情况。[方法]33例膝关节周围肿瘤患者行瘤段骨切除、定制型假体置换术,其中20例植骨,13例未植骨。影像学观察皮质外骨桥的形成情况,评估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结果]平均随访26个月。所有20例植骨者均有骨桥形成,未植骨者10例有骨桥形成、3例无骨桥形成;25例存在皮质外骨桥下透亮线。按Enneking骨骼肌肉肿瘤术后下肢功能评分标准,33例患者平均功能恢复率为74.3%;[结论]植骨有利于皮质外骨桥生长,皮质外骨桥偏向性生长与局部压应力相适应;透亮线的存在说明目前的假体设计技术可能达不到骨长入性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定制型肿瘤假体 皮质外骨桥 长入性生长
原文传递
外科植入物多孔涂层体视学结构性能测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安俊波 董双鹏 +3 位作者 李沅 张晨 姜熙 景明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第13期1-3,共3页
多孔涂层结构体视学性能可以按照YY/T 0988.14-2016《外科植入物涂层第14部分多孔涂层体视学评价方法》评价适用涂层的平均厚度、平均孔隙率、平均孔隙截距;个性化3D打印医疗器械产品也可参考该方法评价3D打印多孔结构的平均孔隙率和平... 多孔涂层结构体视学性能可以按照YY/T 0988.14-2016《外科植入物涂层第14部分多孔涂层体视学评价方法》评价适用涂层的平均厚度、平均孔隙率、平均孔隙截距;个性化3D打印医疗器械产品也可参考该方法评价3D打印多孔结构的平均孔隙率和平均孔隙截距。但该方法不适用于陶瓷涂层,因为该涂层无法使用金相制备技术制备出准确的涂层横截面,所以对于植入物基体表面等离子喷涂羟基磷灰石涂层的样品无法开展多孔结构的测试与评价;同时,该方法不适用于表征厚度<300μm的涂层,对于植入物表面<300μm的涂层,无法开展孔隙率与孔隙截距的评价。在ISO 13179-1:2014《外科植入物金属外科植入物等离子喷涂纯钛涂层第1部分:通用要求》条款4.3要求对于平均厚度>300μm的涂层开展孔隙率与孔隙截距的评价。多孔涂层平均厚度500~1500μm,孔隙率在30%~70%,平均孔隙截距100~1000μm,该指标要求被行业内较多企业广泛参考使用。钛涂层表面喷涂HA的复合涂层可以按整体复合涂层进行多孔结构的测试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植入物 3D打印 个性化医疗器械 多孔涂层 体视学 等离子喷涂 烧结涂层
下载PDF
经典孔隙结构钛合金内置物在兔肱骨近端大结节处骨长入的初步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薛喆 宋关阳 +1 位作者 李奉龙 姜春岩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18年第1期47-53,共7页
目的建立兔肱骨近端生物型内置物植入模型,进行随时间演变内置物骨长入情况的组织学研究。方法建立肱骨近端经典孔隙结构即正六面体孔隙结构的钛合金内置物植入模型,将15只骨骼成熟雄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建模后3、6、12周对肱骨近端内... 目的建立兔肱骨近端生物型内置物植入模型,进行随时间演变内置物骨长入情况的组织学研究。方法建立肱骨近端经典孔隙结构即正六面体孔隙结构的钛合金内置物植入模型,将15只骨骼成熟雄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建模后3、6、12周对肱骨近端内置物植入部分进行取材、切片及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随着时间的演变内置物中骨长入的情况。结果在对15个样本进行定性观察后发现随着时间的进展,内置物空隙内的骨质在不断的增长,骨长入面积在不断的扩大。组织学定量分析发现3周与6周雄兔的骨长入面积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周与12周以及6周与12周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总体在12周内,骨长入面积百分比与时间成对数关系。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兔肱骨近端长入生物型钛合金内置物的骨质不断增加,且在12周内,骨长入面积百分比与时间成对数关系,骨长入速度逐渐变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型钛合金内置物 孔隙结构 正六面体 肱骨近端 骨长入
原文传递
表面改性技术在骨科植入物生物内固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安俊波 李沅 +2 位作者 董双鹏 姜熙 张晨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第15期41-43,共3页
钛合金表面改性处理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增加了植入物的骨长入能力。经喷砂处理的粗糙表面与新生骨组织黏合形成内固定。烧结钛珠工艺可以得到完全联通的孔隙结构,提高骨长入的能力。羟基磷灰石涂层植入体内后可以部分降解,诱导组织向涂... 钛合金表面改性处理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增加了植入物的骨长入能力。经喷砂处理的粗糙表面与新生骨组织黏合形成内固定。烧结钛珠工艺可以得到完全联通的孔隙结构,提高骨长入的能力。羟基磷灰石涂层植入体内后可以部分降解,诱导组织向涂层法向长入,降解残留羟基磷灰石形成框架结构,可以提高界面的稳定性。3D打印技术可以为患者量身定制多孔植入物,极大增强了骨长入的能力,有效提高了植入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 骨长入 3D打印 等离子喷涂 烧结涂层 喷砂处理
下载PDF
多孔钽-细胞-骨界面作用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陈凯 宋会平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73-477,共5页
医用金属材料在临床骨科、牙科等领域应用广泛,作为一种生物替代材料,修复、提升、重建或替代机体原有组织结构是此类材料被探索和开发的潜能所在[1]。当前临床应用较多的医用金属材料主要有钛及钛合金、钴铬合金和不锈钢等[2],类似于... 医用金属材料在临床骨科、牙科等领域应用广泛,作为一种生物替代材料,修复、提升、重建或替代机体原有组织结构是此类材料被探索和开发的潜能所在[1]。当前临床应用较多的医用金属材料主要有钛及钛合金、钴铬合金和不锈钢等[2],类似于人体松质骨结构[2-3]的多孔钽作为一种有前途的生物材料[4-6],在促进各类骨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成熟组织等方面均表现出优于其它现有金属植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钽 骨整合 骨长入 界面作用 表面修饰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