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山市成年居民骨密度CT定量研究
1
作者 吴伟智 方挺松 +2 位作者 梁振华 祝翠玲 周静仪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2期213-220,共8页
目的:研究佛山地区成年人椎体骨密度(BMD)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探讨本地区不同年龄段BMD均值及各年龄段骨质疏松症(OP)的发病率。方法:对佛山市中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的1 065例(男性648例,女性417例)健康成年人体检者使用定量CT(Q... 目的:研究佛山地区成年人椎体骨密度(BMD)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探讨本地区不同年龄段BMD均值及各年龄段骨质疏松症(OP)的发病率。方法:对佛山市中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的1 065例(男性648例,女性417例)健康成年人体检者使用定量CT(QCT)行椎体BMD检测,按年龄段进行分组;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BMD值进行检验,采用χ2检验和相关分析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OP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20~29岁、30~39岁、40~49岁及60~69岁、70~79岁不同性别间的BM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性BMD在青中年时期高于男性。在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男性组及30~39、40~49岁、50~59岁、60~69岁女性组中,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间的BM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OP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与OP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r男=0.517,r女=0.636)。结论:佛山市健康成年人QCT测量的椎体BMD与性别、年龄相关,在20~29岁达到峰值,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从40~49岁开始,OP发病率在男性和女性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相关性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对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王猛 刘鹏 +1 位作者 王玲 李环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4期23-27,共5页
目的:研究核医学检查和治疗中常用放射性核素对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DXA)检测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对DXA设备专用质量保证(QA)模块和脊椎模体均进行常规扫描,在QA模块旁及脊椎模体的水槽中分别加入常用放射性核素锝99m(^(99)Tc^(m))-... 目的:研究核医学检查和治疗中常用放射性核素对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DXA)检测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对DXA设备专用质量保证(QA)模块和脊椎模体均进行常规扫描,在QA模块旁及脊椎模体的水槽中分别加入常用放射性核素锝99m(^(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MDP)、氟18(^(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和碘[^(131)I]化钠(Na^(131)I)后扫描,对检测所得高、中、低BMD值、身体成分百分含量值、第1、2、3、4节腰椎(L_(1)、L_(2)、L_(3)、L_(4))及4节腰椎平均(L_(1)~L_(4))BMD值、T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QA模块旁分别放置^(99)Tc^(m)-MDP、^(18)F-FDG、Na^(131)I后的扫描与QA模块的常规扫描所得高、中、低BMD值及身体成分百分含量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_(BMD值)=1.621、0.259、0.099,F_(身体成分百分含量值)=0.367、0.151、0.635;P>0.05);向脊椎模体的水槽中分别注入放射性核素^(99)Tc^(m)-MDP、^(18)F-FDG、Na^(131)I后的扫描和脊椎模体的常规扫描所得L_(1)、L_(2)、L_(3)、L_(4)及L_(1)~L_(4)的BMD值及T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_(BMD值)=0.435、0.529、0.507、0.489、0.516,F_(T值)=0.634、1.585、0.961、0.777、0.801;P>0.05)。结论:核医学检查和治疗中常用放射性核素^(99)Tc^(m)-MDP、^(18)F-FDG、Na^(131)I对DXA检测BMD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DXA) 骨密度值(bmd)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早期负重锻炼影响骨质疏松进展的研究
3
作者 丁健 汪珊 +4 位作者 罗仕清 简蔚宏 郭宇宏 黎腾 廖琦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249-253,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负重锻炼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骨质疏松进展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根据开始负重锻炼时间设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析术后患者健侧髋关节骨密度的变化。观察组在术后1周内开始定量的辅助下单... 目的探讨早期负重锻炼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骨质疏松进展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根据开始负重锻炼时间设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析术后患者健侧髋关节骨密度的变化。观察组在术后1周内开始定量的辅助下单腿站立训练及负重行走锻炼,对照组在术后3周后方开始定量的辅助下单腿站立训练及负重行走锻炼。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周、12周、24周的健侧髋关节骨密度值。结果术后两组病例均出现了健侧髋部骨密度减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时间段骨密度下降幅度更小。观察组术后第12周时健侧髋关节骨密度达到最低值,较术前平均下降0.8%;对照组在术后第24周时骨密度最低,较术前平均下降3.14%。将两组健侧髋部骨密度进行比较,其中股骨颈部在术后6周、12周、24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子间和髋总和在术后12周、24周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ard’s三角在术后第24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配对检验发现观察组术后第24周骨密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负重锻炼能延缓对侧髋部骨密度的降低,延缓骨质疏松的进展,有利于二次骨折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折 髋关节 负重
下载PDF
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OP)危险分层与定量超声骨密度(QUS-BMD)及双能X线骨密度(DXA-BMD)的相关性 被引量:25
4
作者 查小云 庞晓娜 +2 位作者 李锂 常桂林 胡予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4-510,共7页
目的分析亚洲人骨质疏松(osteporsis,OP)自我筛查工具(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Asian,OSTA)指数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并探讨跟骨定量超声(quantitative ultrasound,QUS)测定BMD对中老年男性OP的... 目的分析亚洲人骨质疏松(osteporsis,OP)自我筛查工具(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Asian,OSTA)指数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并探讨跟骨定量超声(quantitative ultrasound,QUS)测定BMD对中老年男性OP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93例45岁以上男性研究对象行QUS-BMD检查,记录跟骨QUS-BMD及QUS-T值,测量身高、体重,计算OSTA指数,其中255例研究对象同时行双能X线(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nmetry,DXA)BMD测定,按OSTA分层标准将受试者分为OP高、中、低风险组。比较各组间跟骨QUS-BMD、QUS-T以及各部位DXA-BMD的差异,分析OSTA指数与髋部、腰椎DXA-BMD的相关性。根据WHO的OP诊断金标准(骨质疏松:T值≤-2.5,骨量减少:-2.5<T值<-1,骨量正常:T值≥-1)将受试者分为OP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评价跟骨QUS-T值对OP的诊断价值。结果 DXA-BMD测定者中,OP者71例(27.8%),骨量减少者143例(56.1%),骨量正常者41例(16.1%)。OSTA分层高、中、低不同OP风险组中,股骨颈、全髋和全腰椎BMD逐渐升高,高危组明显低于中危组和低危组(P<0.05),而中、低危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风险高、中、低危3组中OP患病例数分别为37例(48.7%)、17例(17.5%)和17例(20.7%),高危组中OP患病例数显著高于中、低危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示OSTA指数与股骨颈、全髋及全腰椎BMD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48、0.439和0.141。跟骨QUS-BMD和QUS-T值在不同OP风险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跟骨QUS-T值诊断OP的曲线下面积为0.753,最佳截断值为-1.3,相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5%和61.4%。结论随着OSTA指数升高,OP风险降低,股骨颈、全髋及全腰椎的BMD升高,OSTA指数与各部位DXA-BMD成线性正相关。OSTA指数和跟骨QUST值对诊断中老年男性OP症筛查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OP)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 骨密度(bmd)
下载PDF
DEXA测量松质骨BMD与其生物力学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徐丛 徐世田 +1 位作者 汪宏斌 王志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52-157,共6页
目的研究人股骨头主要承重区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骨生物力学相关性;探讨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对股骨颈骨折治疗的临床参考价值。方法收集2002年1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 目的研究人股骨头主要承重区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骨生物力学相关性;探讨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对股骨颈骨折治疗的临床参考价值。方法收集2002年1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假体置换术取下的股骨头共42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测量离体股骨头主要承重区BMD值;在股骨头主要承重区取柱状试件,行纵向压缩力学试验,记录极限应力、极限能量和弹性模量。利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后,采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法(Pearson相关分析法或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判定BMD与极限应力、极限能量和弹性模量的相关性。结果(1)BMD测量值在0.39~1.05g/cm2之间,呈正态分布,为0.71±0.17g/cm2;(2)极限应力在2.09~23.49MPa范围之间,呈非正态分布,为9.69±6.36MPa;(3)极限能量在2.04~11.76J范围之间,呈非正态分布,为5.45±2.80J;(4)弹性模量在16.59~218.58MPa之间,呈非正态分布,为88.89±48.45MPa;(5)人股骨头主要承重区BMD与极限应力具有线性正相关性,rs=0.765,P<0.001;(6)人股骨头主要承重区BMD与极限能量具有线性正相关性,rs=0.717,P<0.001;(7)人股骨头主要承重区BMD与弹性模量具有线性正相关性,rs=0.669,P<0.001;结论BMD与极限应力、极限能量和弹性模量具有线性正相关性,通过测量股骨头的BMD可以初步预测骨的抗压强度和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密度 生物力学
下载PDF
绝经前期妇女血清PINP、ICTP和25-OH-VitD_3水平的变化及其与BMD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张金山 罗良平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03-605,共3页
目的:观察绝经前期妇女血清PINP、ICTP和25-OH-VitD3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对67例绝经前期健康女性进行第(1~4)腰椎(L1-4)、左、右髋部(股骨近段+股骨颈)的BMD测定,并根据BMD测定结果... 目的:观察绝经前期妇女血清PINP、ICTP和25-OH-VitD3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对67例绝经前期健康女性进行第(1~4)腰椎(L1-4)、左、右髋部(股骨近段+股骨颈)的BMD测定,并根据BMD测定结果分为BMD正常组和BMD降低组。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测定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和25-羟维生素D3(25-OH-VitD3),分析与各部位BMD的相关性。结果:①19例出现BMD降低(28.4%),两组间腰椎及左、右髋部BMD差异显著(P<0.01);②BMD减低组的PINP和ICTP[分别为(56.9±18.2)μg/L和(3.78±0.83)μg/L]高于BMD正常组[分别为(43.8±15.1)μg/L和(3.45±0.98)μg/L],其中PINP差异显著(P<0.05),25-OH-VitD3水平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25.6±7.8)ng/ml和(27.4±9.2)ng/ml,P>0.05];③PINP与L1-4、左股骨近段、左股骨颈的BMD呈正相关(r=0.274~0.402,P<0.05),ICTP及25-OH-VitD3与BMD无明显相关性(r=-0.226~0.083,P>0.05),PINP与25-OH-VitD3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r=0.395,P<0.05)。结论:绝经前期妇女有骨转换增高趋势,BMD检查联合骨转换标志物测定有利于识别绝经前期高风险发生骨质疏松的妇女,以指导OP预防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前期 骨密度 骨转换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 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 25-羟维生素D3
下载PDF
青少年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年龄、身高、体重与L_(1-4)BMC、L_(1-4)BMD相关性初步分析
7
作者 马兴 胡蕴玉 +6 位作者 马平 王全平 李晓娟 吕荣 王军 徐新智 吴小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8期632-633,共2页
目的 研究青少年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spondylitis,AS)早期年龄、身高、体重与腰椎L1 -4骨矿含量 (L1 -4BMC)、腰椎L1 -4骨密度 (L1 -4BM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男性青少年AS早期病例 31例。应用DPX -IQ双能X线骨密度仪 (DEXA)检测... 目的 研究青少年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spondylitis,AS)早期年龄、身高、体重与腰椎L1 -4骨矿含量 (L1 -4BMC)、腰椎L1 -4骨密度 (L1 -4BM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男性青少年AS早期病例 31例。应用DPX -IQ双能X线骨密度仪 (DEXA)检测L1 -4BMC和L1 -4BMD ,分析年龄、身高、体重与L1 -4BMC、L1 -4BMD的关系。结果年龄、身高、体重、L1 -4BMC、L1 -4BMD的测定值分别为 (1 7 5 6± 2 0 1 )岁、 (1 6 8 5 2± 8 5 9)cm、 (5 6 1 3±1 2 72 )kg、 (5 2 1 6± 1 2 1 7)g、 (0 971 1± 0 1 392 ) g/cm2 。L1 -4BMC与身高、体重和年龄呈正相关 (R =0 786 ,Radj2 =0 5 75 ,P <0 0 0 0 1 ) ,其中身高和体重是主要相关因素 (R =0 74 7,Radj2 =0 5 2 6 ,P <0 0 0 0 1 )。年龄、身高和体重因素中仅体重因素进入L1 -4BMD回归方程 (R =0 6 5 7,Radj2 =0 4 1 2 ,P <0 0 0 0 1 )。结论 身高和体重与L1 -4BMC相关 ,体重与L1 -4BMD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青少年 年龄 身高 体重 骨矿含量 骨密度
下载PDF
高原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叶酸水平变化与股骨颈骨密度的相关性
8
作者 王进 兰俊赟 +5 位作者 宋星辰 陈雷 马庆贺 滕飞 胡恒生 耿庆贺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46-649,共4页
目的 探讨高原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叶酸水平与股骨颈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23年6~8月间于兴海县人民医院行健康体检的60例老年男性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定受试者股骨颈BMD,按1994年WHO标准将其分为骨... 目的 探讨高原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叶酸水平与股骨颈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23年6~8月间于兴海县人民医院行健康体检的60例老年男性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定受试者股骨颈BMD,按1994年WHO标准将其分为骨量正常的对照组(n=29)和骨质疏松组(n=31);采集两组受试者空腹静脉血检测叶酸浓度;同时测量全髋及腰椎BMD,并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叶酸与股骨颈、全髋、腰椎BMD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受试者的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的血清叶酸浓度为(46.88±4.02) 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01±4.79)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的股骨颈、全髋和腰椎的BMD分别为(0.922 9±0.1813) g/cm^(2)、(1.065±0.054 03) g/cm^(2)、(1.255±0.061 58) g/cm^(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26±0.098 39) g/cm^(2)、(1.112±0.065 27) g/cm^(2),(1.315±0.075 81) g/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叶酸浓度与股骨颈、全髋和腰椎BMD均呈正相关(r=0.644 5、0.650 6、0.574 2,P<0.001)。结论 叶酸浓度降低与高原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高原骨质疏松症患者血叶酸水平的缺乏可能是骨质疏松发生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为高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及预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骨质疏松症 叶酸 骨密度 相关性
下载PDF
Relationship of serum GDF11 levels with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bone turnover markers in postmenopausal Chinese women 被引量:2
9
作者 Yusi Chen Qi Guo +7 位作者 Min Zhang Shumin Song Tonggui Quan Tiepeng Zhao Hongliang Li Lijuan Guo Tiejian Jiang Guangwei Wang 《Bone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期55-59,共5页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1 (GDF11) is an important circulating factor that regulates aging. However, the role of GDF11 in bone metabolism remains unclear. The present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investigate the re...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1 (GDF11) is an important circulating factor that regulates aging. However, the role of GDF11 in bone metabolism remains unclear. The present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GDF11 level, bone mass, and bone turnover markers in postmenopausal Chinese women. Serum GDF11 level, bone turnover biochemical markers,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were determined in 169 postmenopausal Chinese women (47-78 years old). GDF11 serum levels increased with aging. There were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GDF11 and BMD at the various skeletal sites. After adjusting for age and body mass index (BMI), the correlations remain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multiple linear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age or years since menopause, BMI, GDF11, and estradiol wer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BM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GDF11 and 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 (BAP) was identified and remained significant after adjusting for age and BMI.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noted between cross-linked N-telopeptides of type I collagen (NTX) and GDF11. In conclusion, GDF11 is an independent negative predictor of BMD and correlates with a biomarker of bone formation, BAP, in postmenopausal Chinese women. GDF11 potentially exerts a negative effect on bone mass by regulating bone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F bone Relationship of serum GDF11 levels with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bone turnover markers in postmenopausal Chinese women bmd
下载PDF
Study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1214 Older Adults in Xuhui District,Shanghai
10
作者 Jian-ping CHEN Mao-hua MIAO +5 位作者 Li-feng ZHOU Jie YANG Guang-hua LU Xiao-ping ZHOU Hui-qin YU Er-sheng GAO 《Journal of Reproduction and Contraception》 CAS 2006年第3期215-221,共7页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the forearm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in older adults, and to identify the potentialfactors influencing BMD. Methods A total of 1 214 older adults were examined, in Tianlin, Fe...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the forearm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in older adults, and to identify the potentialfactors influencing BMD. Methods A total of 1 214 older adults were examined, in Tianlin, Fenglin and Xietu sub-districts, of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BMD was tested at the left forearm, including distal radius and ulna 1/3 total, distal radius where the distance of radius and ulna is 8 mm, ultra-distal radius, by single energy X-ray densitometer. Results The BMD at all of the four sites decreased with the age increased. The average BMD was higher in male than in female for the same age and measured site. Distal radius 1/3 total had the highest BMD among the four sites. The incidence of low BMD and osteoporosis in distal forearm 1/3 radius total ascended with the age increased. Multiplied logistic regression showed that males had a lower risk to be low BMD (OR=0. 19) compared with female. Compared with the group aged from 50 to 54, the odds ratio in the group aged from 55 to 59, 60 to 64, and 65 to 70 were respectively 3.17, 5.13, 15.03. Compared with those whose monthly salary was less than 1 000, the odds ratio was O. 70 in those whose salary was more than 1 000.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low BMD was high in older adults, and it is related with sex, age, monthly sal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low bone mineral density OSTEOPOROSIS single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下载PDF
The changes of preoperative bone mineral density of patients with nonfunctional pituitary adenoma
11
作者 赵永博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1年第3期206-207,共2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alteration of patients with nonfunctional pituitary adenoma in Chinese mainland and further to investigate the relevant factors of BMD changes. Methods 31 patients ...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alteration of patients with nonfunctional pituitary adenoma in Chinese mainland and further to investigate the relevant factors of BMD changes. Methods 31 patients with nonfunctional adenoma and 255 healthy control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between December 2007 and May 2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d BONE The changes of preoperative bone mineral density of patients with nonfunctional pituitary adenoma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及瓜蒌桂枝汤抗炎机制研究
12
作者 赵红波 李国鲁 田晓滨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2472-2479,共8页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以及瓜蒌桂枝汤的抗炎机制。【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就诊的76例风湿热痹型RA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同期...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以及瓜蒌桂枝汤的抗炎机制。【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就诊的76例风湿热痹型RA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76例健康体检者设为正常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正常对照组以及不同分期RA患者血清TNF-α、BMD的差异,比较不同骨密度RA患者血清TNF-α的差异,Pearson分析TNF-α与BMD的相关性。同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76例RA患者分为西医组和中西结合组,每组38例,西医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西结合组在西医组基础上给予瓜蒌桂枝汤加味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RA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晨僵时间、血清炎症因子、BMD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临床疗效,探讨瓜蒌桂枝汤在治疗RA中的抗炎机制。【结果】(1)观察组RA患者血清TNF-α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BMD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Ⅳ期RA患者血清TNF-α水平高于Ⅲ期和Ⅱ期患者,BMD低于Ⅲ期和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高于骨密度低下组和骨密度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TNF-α与BMD呈负相关性(r=-0.4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后,中西结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36/38),西医组为68.42%(26/38),组间比较,中西结合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2组RA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晨僵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且中西结合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西医组,晨僵时间短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后,2组RA患者的血清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中西结合组治疗后的血清TNF-α、CRP、IL-6水平均明显低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A患者血清TNF-α与骨密度呈负相关性,瓜蒌桂枝汤可有效缓解RA患者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于预防骨密度降低和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风湿热痹型 肿瘤坏死因子Α 骨密度 瓜蒌桂枝汤 抗炎机制
下载PDF
南宁地区20899名壮族、汉族正常人群峰值骨量和年龄相关骨丢失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定贵 黄国秀 +3 位作者 闭应洲 潘永华 李卫 阳文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07-1511,共5页
目的探讨南宁地区壮族、汉族正常人群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峰值骨量(peak bone density,PBD)以及随增龄骨丢失率(rate of bone loss,RBL)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双能X线吸收仪(dual energy X-ra... 目的探讨南宁地区壮族、汉族正常人群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峰值骨量(peak bone density,PBD)以及随增龄骨丢失率(rate of bone loss,RBL)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双能X线吸收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AX),对南宁地区壮族、汉族正常体检人群的20899名的腰椎L1~4、左股骨颈上段BMD进行测定,按检测不同部位、性别、年龄分组统计出PBD的均值±标准差和RBL(%)。参照WHO的规定,对≥50岁男性和绝经后女性与本数据库人群中同性别、同部位PBD比较,-2.5<T值<-1.0为骨量减少,T值≤-2.5为骨质疏松。结果 (1)各部位PBD出现在25~27岁,腰椎PBD男性为1.066±0.153,女性为1.025±0.095;左股骨颈上段PBD,男性为0.920±0.136,女性为0.796±0.132。(2)女性在47岁前BMD处于平台期,围绝经后BMD加速丢失,以腰椎尤为显著,年RBL在1.13%~2%;男性累计RBL随年龄逐渐上升,年丢失率约在0.21%~0.68%,但各年龄段左股骨颈上段的RBL始终高于腰椎。(3)以本地区人群数据库作为参照,男性骨质疏松检出率为腰椎3.1%,左股骨颈上段9.47%;女性腰椎48.8%,左股骨颈上段5.02%。结论南宁地区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女性的腰椎、男性的股骨颈可能骨折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丢失率 峰值骨量 骨质疏松 骨折风险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葛根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矿密度和骨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98
14
作者 郑高利 张信岳 +3 位作者 方晓林 彭小英 龚维桂 郑筱祥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22-425,共4页
目的 研究葛根总异黄酮 (TIP)对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方法  10月龄 SD大鼠 ,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后 7d,每天 ig TIP10 0和 2 0 mg/kg,并设假手术组 (Sham)、模型对照组 (OVX)和尼尔雌醇阳性组(E3)。在给药 4和 7个月... 目的 研究葛根总异黄酮 (TIP)对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方法  10月龄 SD大鼠 ,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后 7d,每天 ig TIP10 0和 2 0 mg/kg,并设假手术组 (Sham)、模型对照组 (OVX)和尼尔雌醇阳性组(E3)。在给药 4和 7个月时 ,测定大鼠全身骨矿总量 (BMC)和骨矿密度 (BMD)及骨生物力学强度等。结果  (1)和OVX组相比 ,TIP大剂量组在给药 4个月时 BMC和 BMD分别提高 14.6 %和 12 .1% ,7个月时分别提高 6 .8%和14.2 % ;小剂量组 4个月时分别提高 7.8%和 6 .9% ,7个月时分别提高 8.6 %和 14.9%。 (2 ) TIP大、小剂量组股骨相对体积质量分别提高 3.8%和 3.4% ;胫骨相对体积质量分别提高 6 .8%和 6 .3% ;股骨 Ca盐密度均提高 15 %以上。 (3) TIP大、小剂量组股骨最大负荷分别提高 16 .1%和 9.1% ;结构强度分别提高 19.4%和 12 .5 %。 (4) TIP使大鼠子宫重量明显增加。结论  TIP对去卵巢引起的大鼠骨质疏松症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这种作用可能和它的弱雌激素样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异黄酮 骨质疏松症 雌激素样作用 骨矿密度 去卵巢大鼠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5
作者 杨如会 沈祥春 +1 位作者 任光友 张贵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36-439,405,共5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质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其主要并发症是各种脆性骨折,也是引起病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严峻的公共卫生及社会问题。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质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其主要并发症是各种脆性骨折,也是引起病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严峻的公共卫生及社会问题。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文献报道,对近几年来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医务工作人员做一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药物 骨密度
下载PDF
补肾健脾针刺法治疗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评估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璐 许鸿新 +4 位作者 张思伟 陈璐 罗素云 林俊杰 刘长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4-227,共4页
目的初步评估单纯补肾健脾针刺法对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首次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老年男性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假针刺组。针刺组选择双侧肾俞、脾俞、命门、足三里、关元穴和疼痛部位的阿是穴。假针刺组针... 目的初步评估单纯补肾健脾针刺法对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首次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老年男性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假针刺组。针刺组选择双侧肾俞、脾俞、命门、足三里、关元穴和疼痛部位的阿是穴。假针刺组针刺点为针刺组穴位旁开2寸处。手法进针,留针30 min,每周2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评估指标为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及两组患者腰椎及左侧股骨颈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针刺组的VAS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16.307,P<0.01),而假针刺组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间的VAS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针刺组的中医证候改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假针刺组(χ~2=33.61,P<0.05)。治疗后,针刺组的腰椎及左侧股骨颈BMD值较治疗前有提高趋势,但这种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假针刺组腰椎及左侧股骨颈的BMD值较治疗前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P>0.05)。结论短疗程的单纯补肾健脾针刺法可以改善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症状和中医证候,并且这种临床症状的改善要早于骨密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老年男性 补肾健脾法 针刺 骨密度
下载PDF
成都地区2015-2016年健康体检人群骨密度与肥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秦恳 曾妮 +5 位作者 吴琴琴 张帆 洋翰伟 薛桂君 黄燕 王佑娟 《四川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341-344,共4页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居民骨质疏松及肥胖的患病情况、两者的相关性及对相关疾病的影响。方法调查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检者的骨密度降低、肥胖及相关指标流行病学信息。结果成都地区成年人骨质疏松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3.49%%和53.13%;随着...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居民骨质疏松及肥胖的患病情况、两者的相关性及对相关疾病的影响。方法调查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检者的骨密度降低、肥胖及相关指标流行病学信息。结果成都地区成年人骨质疏松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3.49%%和53.13%;随着BMI升高,骨质疏松发生率随之增高,按腰臀比(WHR)分组后,男性骨质疏松发生率均高于女性,随着WHR升高,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呈递增趋势。根据有无骨密度降低及肥胖进行分组:BMI、WHR、FPG、UA、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及HBP、CHD、DM、脂肪肝患病率均为重叠组最高,正常组最低。结论骨密度降低与肥胖紧密相关,两者发病过程中的相互加重、促进作用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应进行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 肥胖 腰臀比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下载PDF
深圳市出生~72月龄正常儿童超声骨密度测定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邢晨芳 张烨峰 +5 位作者 范国裕 周伟文 吕捷 郑宝娜 陈志莲 林丹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96-998,共3页
目的:建立学龄前期儿童超声骨密度正常参考值.方法:选择出生~72月龄深圳出生和/或居住的正常儿童566例为检测对象.0~12月龄(包括整12月龄)每月一组;>12月龄(1岁)≤36个月龄(3岁)以3个月为一组;>36月龄(3岁)≤72月龄(6岁)以6月为一组... 目的:建立学龄前期儿童超声骨密度正常参考值.方法:选择出生~72月龄深圳出生和/或居住的正常儿童566例为检测对象.0~12月龄(包括整12月龄)每月一组;>12月龄(1岁)≤36个月龄(3岁)以3个月为一组;>36月龄(3岁)≤72月龄(6岁)以6月为一组,共26组.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QUS)测定受检者足跟部骨密度(BMD)值,同时测量受检者的身高(cm)、体重(kg).结果:出生~72月龄正常儿童BMD正常参考值(g/cm2):0~1月:0.570±0.074;1~2月:0.549±0.070;2~3月:0.423±0.074;3~4月:0.456±0.093;4~5月:0.454±0.109;5~6月:0.392±0.061;6~7月:0.437±0.051;7~8月:0.455±0.073;8~9月:0.475±0.070;9~10月:0.474±0.077;10~11月:0.481±0.056;11~12月:0.487±0.035;12~15月:0.504±0.076;15~18月:0.499±0.114;18~21月:0.591±0.165;30~33月:0.517±0.135;33~36月:0.500±0.176;36~42月:0.439±0.117;42~48月:0.473±0.172;48~54月:0.445±0.102;54~60月:0.431±0.108;60~66月:0.447±0.077;66~72月:0.439±0.092.结论:0~72月龄男、女童之间BMD无差异(P>0.05).BMD值变化与身高增长速度快与慢有关,体重与BMD相关性好(P<0.05).胎儿期储备、运动、合理喂养对BMD值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期 骨密度 跟骨 正常儿童
下载PDF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与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19
作者 詹志伟 裴育 +4 位作者 王熙然 张志杰 许杰 于兆凤 崔志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7-250,共4页
探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患病情况与其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防治骨质疏松的策略.采用了与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相关的健康生活方式情况调查表,并应用美国Norland Excellplus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DEXA)对某干休所离退休的老年男性150名(... 探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患病情况与其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防治骨质疏松的策略.采用了与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相关的健康生活方式情况调查表,并应用美国Norland Excellplus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DEXA)对某干休所离退休的老年男性150名(年龄76.2±8.7岁)进行问卷调查和测定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BMD)值.结果可见:1)髋部BMD测定有骨质疏松者为90名(占60.0%).60~80岁各组的骨质疏松患病率分别为42.5%,63.9%与71.1%,70及80岁组的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较60岁增多(P〈0.05;P〈0.01).2)男性在60岁以后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BMD)测量值逐渐下降,80岁组的股骨颈及Wards三角的BMD下降最明显(P〈0.01).3)从骨量丢失的部位及程度来看,以股骨Wards三角部最为明显,其次是股骨颈,股骨粗隆部相对较轻.4)骨密度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P〈0.05).骨质疏松发生与卧床成正相关(P〈0.05);与适量运动、喝牛奶、服用钙剂成负相关(P〈0.05).吸烟、饮酒、喝浓茶及日照等因素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未见明显相关.总之,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并不低于女性,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可阻止骨质疏松症的发展和预防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 骨密度 相关危险因素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基准剂量在氟接触人群骨效应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钱海雷 向全永 +1 位作者 陈连生 金泰廙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将基准剂量(BMD)法应用于氟接触人群,通过比较,寻找有意义的监测氟对人群骨骼损伤的指标。[方法]测定氟中毒病区人群的骨密度及尿氟(UF)、尿肌酐(UCr)、尿羟脯氨酸(HYP)、血氟(BF)、血清中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KP)、骨特异... [目的]将基准剂量(BMD)法应用于氟接触人群,通过比较,寻找有意义的监测氟对人群骨骼损伤的指标。[方法]测定氟中毒病区人群的骨密度及尿氟(UF)、尿肌酐(UCr)、尿羟脯氨酸(HYP)、血氟(BF)、血清中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K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KP)等指标并计算Z评分(Zscore),计算各效应指标的尿氟基准剂量下限(BMDL)值。[结果]与对照组比,氟接触组的UF、BF、BGP、HYP、BAKP及骨密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按尿氟分组后,骨密度随尿氟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尿氟最高组骨密度显著低于最低组,P<0.01;而各组BGP、HYP水平与最低组比显著上升,P<0.01。AKP与BAKP的变化趋势不明显。BGP、HYP、Zscore、BAKP、AKP的尿氟BMDL值分别为0.31、2.75、4.36、4.06及5.09mg/L。[结论]内剂量能更好地反映人群对氟的接触水平。通过各指标尿氟BMDL值的相互比较,本研究认为Zscore是相对特异而敏感地反映氟接触人群骨损伤的效应指标,而BGP与HYP可作为十分敏感的氟接触高危人群的筛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剂量 氟中毒 Z评分 骨密度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