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ilience of Bottomland Hardwood Stands Following Agricultural Use on the Santee Experimental Forest
1
作者 Brooke J. Czwartacki Carl C. Trettin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3年第3期717-726,共10页
Resilience is a key function that affects an ecosystem’s ability to recover from disturbance. Understanding the extent to which forest communities recover after a long period of disturbance without direct interventio... Resilience is a key function that affects an ecosystem’s ability to recover from disturbance. Understanding the extent to which forest communities recover after a long period of disturbance without direct intervention is important to provide context for considering ecosystem response to disturbance regimes.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were recorded on bottomland hardwood stands that were once inland and freshwater tidal rice fields. We sampled 17 old-field sites and 7 reference sites across three geomorphic settings. The old-field sites ranged from 30 to 120 years since agricultural abandonment. A total of 89 species were found across the old field sites and reference sample areas. Of that total, trees comprised 33 species, shrubs—5 species, and vine/herbs/forbs—51 species. Using field data, combined with stand inventory records, aerial photography (1936-2010), and high-resolution LiDAR imagery, we chronicled the evolution of the forest since the cessation of agriculture. 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how Pinus taeda seeded directly after the rice fields went to fallow;and this conversion of bottomland swamp to rice to pine was a direct result of water management embankments constructed across the landscape to aid in crop irrigation. The remnant water management features may still alter flooding patterns thereby affecting development of Taxodium distichum and Nyssa aquatica in the old-field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over the 100+ years forest stands on the Santee Experimental Forest have developed to represent bottomland hardwoods characteristic of the southeastern United States coastal pl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ttomland HARDWOODS OLD-FIELD Succession Rice Cultivation RESILIENCE Santee EXPERIMENTAL FOREST
下载PDF
Forest composition and red oak (Quercus sp.) response to elevation gradients across greentree reservoirs
2
作者 Cassandra Hug Pradip Saud +1 位作者 Keith McKnight Douglas C.Osborne 《Forest Ecosystems》 SCIE CSCD 2023年第5期607-617,共11页
Elevation gradients within forested wetlands have long been recognized for their role in defining species composition through factors such as hydrology and soil characteristics.Greentree reservoirs(GTRs)are leveeimpou... Elevation gradients within forested wetlands have long been recognized for their role in defining species composition through factors such as hydrology and soil characteristics.Greentree reservoirs(GTRs)are leveeimpounded tracts of bottomland hardwood forest flooded throughout the winter months to provide habitat for overwintering waterfowl.Artificial flooding of GTRs alters the forest composition due to flood frequency,depth,and dur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slight changes in topography.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elevation gradients,soil properties,and management techniques in the overstory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red oak(Quercus spp.)species abundance,we inventoried 662 plots across 12 independent GTRs in eastern Arkansas.In the lower elevations ranging from 50.98 to 54.99 m above sea level,the importance value index(IVI)was highest for nuttall oak(Quercus texana)and overcup oak(Quercus lyrata),whereas IVI shifted to cherrybark oak(Quercus pagoda)in the higher elevations ranging from 54.99 to 58.00 m.Alpha diversity did not differ by elevation gradient,soil property,or management technique within GTRs.Beta diversity,using 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analysis,indicated site-specific variability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environmental predictors,including elevation(R^(2)=0.57),easting(R^(2)=0.47),soil texture(R^(2)=0.21),and pH(R^(2)=0.12).Red oak species-specific mixed-effects modeling of abundance response using Poisson distribution suggested an inverse correlation of nuttall oak and a direct correlation of cherrybark oak abundance with elevation.However,willow oak(Quercus phellos)abundance wa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elevation but was by silt loam soil texture and restoration management techniques.These findings will aid management efforts to reduce the dominance of less desirable species that are prominent under specific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promote the dominance of more desirable species.Ultimately GTR sustainability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mid the unpredictabl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preferred red oak species that are economically,ecologically,and environmentally valuable to the sustaining economy of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managing habitats for wild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ttomland hardwoods DIVERSITY Forested wetland OVERSTORY Red oak Soil Thinning and management
下载PDF
从环境考古角度对古居巢国的蠡测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心源 何慧 +2 位作者 钱玉春 陆应诚 高超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97-102,共6页
巢国(又称居巢)是殷周时期的重要方国之一.春秋战国时,它是吴、楚两国相互争夺的一个小国,先是归服于楚,后为吴所灭,汉朝后则鲜见典籍.后人在从历史文献考察这一古国的都城时,对它的消失始终有一些难解之谜.近年唐家嘴遗址的发现,重新... 巢国(又称居巢)是殷周时期的重要方国之一.春秋战国时,它是吴、楚两国相互争夺的一个小国,先是归服于楚,后为吴所灭,汉朝后则鲜见典籍.后人在从历史文献考察这一古国的都城时,对它的消失始终有一些难解之谜.近年唐家嘴遗址的发现,重新引发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通过对唐家嘴遗址文化层含碳较高的中间层位14C测年,距今年代2090±130aBP.结合文化层考虑,大约终止在1800年前的这个遗址,似乎可以与历史记载赤乌二年(A.D.239年)发生的"陷巢州"相合.本文以历史文献为根据,以环境考古理论为指导,初步划定古居巢国都城的大体位置及其功能、规模与等级,探讨唐家嘴汉代遗址与古居巢国都城之间的关系,反思人类活动对巢湖环境变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都城 环境考古 国都 方国 历史文献 争夺 文化层 小国 规模
下载PDF
洞庭湖的景观动态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欣 刘云国 +1 位作者 吴立勋 程政红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43-548,共6页
景观元素分为三种:嵌块体、走廊、本底。在洞庭湖区,湖泊是洞庭湖的本底;洲滩是一种典型的嵌块体,在湖区分布广泛、数量众多,是现在洞庭湖区最为活跃的景观元素之一。研究湖泊的演变规律、洲滩的结构、动态变化、以及洲滩对洞庭湖功能... 景观元素分为三种:嵌块体、走廊、本底。在洞庭湖区,湖泊是洞庭湖的本底;洲滩是一种典型的嵌块体,在湖区分布广泛、数量众多,是现在洞庭湖区最为活跃的景观元素之一。研究湖泊的演变规律、洲滩的结构、动态变化、以及洲滩对洞庭湖功能的影响,对洞庭湖的治理有着重要参考价值。整个湖区洲滩面积呈增长趋势,从1961年到1985年面积增长了815km2;由于人工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差异,洲滩分布在不同湖区县市、不同时期、不同高程出现了不同规律:洲滩主要分布在岳阳、沅江和汉寿三地;不同类型洲滩的演化动态在不同湖区分布呈现异质性。洲滩(景观结构)的改变导致洞庭湖功能(调蓄功能,生态功能等)的退化。因而洞庭湖洲滩治理刻不容缓。此外,还论述了芦苇、人工林和洲滩演化的相互影响,论证了芦苇是洲滩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人工林有利于开发和治理洲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洲滩 嵌块体 芦苇 景观生态学
下载PDF
蚌湖与鄱阳湖水位关系及滩地淹露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胡春华 姜加虎 朱海虹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17-623,共7页
根据1993,1994年蚌湖与吴城修水站水位同步观测数据及1951-1987年该站的水位资料,通过地形调查、对比研究及数学分析,得出结论:典型湿地与鄱阳湖的水位存在高水位一致性、中水位相关性、低水位不相关性,此规律是由湿地地形与鄱阳... 根据1993,1994年蚌湖与吴城修水站水位同步观测数据及1951-1987年该站的水位资料,通过地形调查、对比研究及数学分析,得出结论:典型湿地与鄱阳湖的水位存在高水位一致性、中水位相关性、低水位不相关性,此规律是由湿地地形与鄱阳湖水情所决定;三峡工程运行后湿地不会干涸;湿地水位相对鄱阳湖滞后效应不明显;利用湿地与鄱阳湖的水位关系及其历史水位资料等,可以对湿地的淹露状况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湿地 水位 滩地淹露 蚌湖 水位
下载PDF
建桥对河流洲边滩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荣敏 陈立 +2 位作者 谢葆玲 张俊勇 卢炜娟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1-55,共5页
依据有关桥梁的河工模型试验结果及实测资料,分析了建桥后建桥河段的水流、泥沙的冲淤变化,探讨了建桥对洲边滩的影响.结果表明,建桥后桥址附近河段的水位、流速流向、单宽流量均会发生变化,且距桥址愈近变化愈大;不同桥型对洲边滩的影... 依据有关桥梁的河工模型试验结果及实测资料,分析了建桥后建桥河段的水流、泥沙的冲淤变化,探讨了建桥对洲边滩的影响.结果表明,建桥后桥址附近河段的水位、流速流向、单宽流量均会发生变化,且距桥址愈近变化愈大;不同桥型对洲边滩的影响不同,对目前多采用的主跨大、边跨墩数多的桥型,建桥后易形成边滩或使原有边滩淤大淤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壅水 桥型 泥沙冲淤变化 洲滩
下载PDF
鄱阳湖湿地动态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揭二龙 李小军 刘士余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0-503,共4页
洲滩是鄱阳湖区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和最为活跃的景观要素之一。研究洲滩的结构及动态变化、洲滩对鄱阳湖功能的影响,对鄱阳湖的治理有着重要参考价值。论述鄱阳湖的自然地理概况、土地利用动态,并着重分析洲滩的动态变化及其成因。结果... 洲滩是鄱阳湖区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和最为活跃的景观要素之一。研究洲滩的结构及动态变化、洲滩对鄱阳湖功能的影响,对鄱阳湖的治理有着重要参考价值。论述鄱阳湖的自然地理概况、土地利用动态,并着重分析洲滩的动态变化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湖区大量泥沙淤积造成的洲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湖流形态、泥沙冲淤和江湖水文关系等。因此,洲滩的改变导致鄱阳湖调蓄功能、生态功能等的变化,其分布和动态是反映鄱阳湖演变规律的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景观动态 泥沙淤积 洲滩 围垦
下载PDF
泥石流滩地农业资源化开发与利用——以蒋家沟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韩用顺 崔鹏 +3 位作者 王道杰 于红波 杨命青 李朝奎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53-758,共6页
泥石流滩地是山区宝贵的土地资源,其农业资源化开发与利用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以蒋家沟流域为例,在野外调查、遥感解译和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泥石流滩地农业资源化的原则和依据,建立了人畜-土地载... 泥石流滩地是山区宝贵的土地资源,其农业资源化开发与利用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以蒋家沟流域为例,在野外调查、遥感解译和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泥石流滩地农业资源化的原则和依据,建立了人畜-土地载荷平衡模型,分析了滩地开发利用的依据、效益和途径,并探讨了泥石流滩地未来农业资源化的思路和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建立的人畜-土地载荷平衡模型反映了流域生态环境特征,能有效评价滩地开发利用的生态效益;(2)流域滩地农业资源化每年可产生5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除满足全流域6 418人的粮食需求外,还可提供338 t商品粮,是促进当地脱贫致富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3)泥石流滩地既是宝贵的土地资源又是灾害的场所,其开发与利用可有效缓解山区人地矛盾,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需要在加强灾害防治和防灾减灾意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农业资源化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滩地 农业资源化 人畜载荷 蒋家沟
下载PDF
控释氮肥对黄河滩地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常纪苹 陈刚 +2 位作者 马宗斌 朱伟 李伶俐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7-392,共6页
为探讨在黄河滩地植棉施用控释氮肥的适宜方法,以转Bt基因棉凯丰16为试验材料,设计内质包裹型控缓释尿素1次性基施和50%作基肥、50%作花铃肥2种控释氮肥处理,以普通尿素施3次和不施氮肥为对照,研究了控释氮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为探讨在黄河滩地植棉施用控释氮肥的适宜方法,以转Bt基因棉凯丰16为试验材料,设计内质包裹型控缓释尿素1次性基施和50%作基肥、50%作花铃肥2种控释氮肥处理,以普通尿素施3次和不施氮肥为对照,研究了控释氮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内质包裹型控缓释尿素作基肥和花铃肥2次施用,有利于增加棉田LAI和叶片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最大,棉花成铃数最多;普通尿素施3次的处理棉花表现其次,内质包裹型控缓释尿素1次性基施再次,不施氮肥的处理最差.内质包裹型控缓释尿素施2次比普通尿素施3次、内质包裹型控缓释尿素施1次和不施氮肥的处理子棉产量分别增加3.48%,6.15%和23.17%.内质包裹型控缓释尿素施2次、普通尿素施3次和内质包裹型控缓释尿素施1次的处理棉花成铃数、子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差异均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不施氮肥的处理.研究还表明,施用内质包裹型控缓释尿素的棉花赘芽生长量也较小.建议在肥力较低,土质偏沙的黄河滩地植棉,控释氮肥作为基肥和花铃肥2次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滩地 控施氮肥 棉花 生长发育 产量
下载PDF
黄河中游滩区棉花一年一熟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常纪苹 马宗斌 +3 位作者 刘孝峰 李伶俐 朱伟 汪敏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50,共4页
河南省黄河滩区面积较大,适合进行一年一熟规模化、机械化和轻简化植棉。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生产技术,重点总结了黄河滩区一年一熟条件下的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提高播种质量,加强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的... 河南省黄河滩区面积较大,适合进行一年一熟规模化、机械化和轻简化植棉。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生产技术,重点总结了黄河滩区一年一熟条件下的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提高播种质量,加强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的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整枝和化控等。并对黄河滩区的适宜植棉规模、所需的简易机械以及生育进程进行了调查总结,以期为在黄河中游滩区发展棉花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游滩区 棉花 一年一熟 轻简化栽培
下载PDF
基于RS与GIS的南汇东滩围垦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徐俊杰 陈勇 《上海国土资源》 2011年第3期18-22,共5页
RS和GIS技术是滩涂围垦监测最经济和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基于1983年以来多期遥感影像,解译出了不同时期人工岸线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分析了近30年来南汇东滩的围垦过程及其与滩涂淤涨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来南汇东滩... RS和GIS技术是滩涂围垦监测最经济和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基于1983年以来多期遥感影像,解译出了不同时期人工岸线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分析了近30年来南汇东滩的围垦过程及其与滩涂淤涨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来南汇东滩的围垦过程呈现"由慢至快"的发展趋势,经历了"缓慢—稳步—高速"三个发展阶段:(1)1983~1995年年均围垦速率约1.23km2/a,圈围速率较小;(2)1995~2000年为7.95km2/a,围垦速率处于稳步增长阶段;(3)2002~2005年为35.27km2/a,是围垦速率最大的阶段。2002年以前,围垦速率与滩涂淤涨速率基本一致,2002年之后,围垦速率远大于滩涂淤涨速率。本文认为8km2/a是南汇东滩适宜的围垦速度。2002年之后南汇东滩的快速围垦并没有导致上海整体滩涂面积的减少,围垦可不囿于局部滩涂面积的稳定,以全市总体滩涂面积和湿地水平的动态平衡,可为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现实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资源 南汇东滩 围垦 RS GIS
下载PDF
低湿耕地综合治理对土壤微生物生态影响及大豆增产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书锦 蔺继尚 +6 位作者 薛德林 许广铭 谭克辉 郝乃斌 戈巧英 郭玉 王德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20-128,共9页
本文报道了三江平原低湿耕地综合治理后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及对大豆增产的明显效果。4年来开发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低湿耕地经过综合治理并栽培大豆等作物以后,土壤中大豆根瘤菌数量及自生固氮菌的数量明显增加;低湿耕地综合治理后... 本文报道了三江平原低湿耕地综合治理后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及对大豆增产的明显效果。4年来开发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低湿耕地经过综合治理并栽培大豆等作物以后,土壤中大豆根瘤菌数量及自生固氮菌的数量明显增加;低湿耕地综合治理后接种高效固氮大豆根瘤菌,经配对选优及结合施用启动氮的高光效高固氮大豆-根瘤菌共生固氮体系的生物技术措施,使大面积的大豆增产12.3%,达到接近岗平地耕作条件下生物技术措施的水平,对今后的生产实践或科学理论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生态 低温耕地 大豆
下载PDF
黄河滩区植棉减量施用控释氮肥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宗斌 严根土 +4 位作者 刘桂珍 朱伟 胡银庆 黄群 李伶俐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5-279,共5页
为探讨在黄河滩区植棉减量施用控释氮肥的方法,以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75为试验材料,设计了棉花基肥和花铃肥均减量(180 kg·hm-2)施用控释氮肥,基肥施用普通尿素、花铃肥施用控释氮肥,基肥、花铃肥均施用普通尿素和控释氮肥的掺... 为探讨在黄河滩区植棉减量施用控释氮肥的方法,以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75为试验材料,设计了棉花基肥和花铃肥均减量(180 kg·hm-2)施用控释氮肥,基肥施用普通尿素、花铃肥施用控释氮肥,基肥、花铃肥均施用普通尿素和控释氮肥的掺混肥,基肥和花铃肥均常量(225 kg·hm-2)施用控释肥氮肥(CK)的试验,研究了减量施用控释氮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基肥和追肥均使用普通尿素和控释氮肥的掺混肥能促进棉花生育,增加叶面积和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的干质量,提高单株结铃数和铃重,子棉和皮棉产量分别增加5.33%和4.33%;但将控释氮肥的使用量由225 kg·hm-2降至180 kg·hm-2时,子棉和皮棉产量分别减少7.34%和7.28%,子棉减产达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滩地 棉花 控释氮肥减量 生长发育 产量
下载PDF
湘江长沙段有螺洲滩不同灭螺措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年猛 黄琼瑶 +4 位作者 胡自强 彭飞 孙慧 罗超 李立武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7-53,共7页
为了全面评价和考核湘江长沙段各洲滩近几年来采取的不同灭螺措施对洲滩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螺情的影响,采用以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的查螺方法,2003~2008年对湘江长沙段20个有螺洲滩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2008年与200... 为了全面评价和考核湘江长沙段各洲滩近几年来采取的不同灭螺措施对洲滩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螺情的影响,采用以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的查螺方法,2003~2008年对湘江长沙段20个有螺洲滩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2008年与2003年相比,活螺洲滩数、有螺框出现率、钉螺平均密度和活螺率分别下降了40.00%,99.10%,99.74%,51.09%。经统计学处理,各洲滩有螺框出现率(Z=91.5602,P〈0.01)、活螺率(z=65.1332,P<0.01)不相同,但年度下降趋势明显。在20个有螺洲滩中,有感染性钉螺分布的洲滩5个,占有螺洲滩总数的25.00%;有感染性钉螺分布的洲滩逐年减少,感染性钉螺的平均密度和感染率逐年降低,2007~2008年所有洲滩无感染性钉螺分布。湘江长沙段有螺洲滩采取的各种防治措施中,药物与环改灭螺相结合的效果远好于单纯的药物灭螺。各种环改灭螺措施,又以抬洲降滩、翻耕垦种的灭螺效果更持久,更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江长沙段 洲滩 灭螺措施 评价
下载PDF
黑土滩恢复演替过程中植物功能群及牧草品质变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江小雷 张卫国 杨振宇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19-623,共5页
应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高寒草甸不同恢复演替阶段黑土滩植物群落结构、植物功能群及牧草品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物种数与演替梯度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y=5.594x+0.643,(R2=0.8811);Shannon指数与演替梯度间呈非线... 应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高寒草甸不同恢复演替阶段黑土滩植物群落结构、植物功能群及牧草品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物种数与演替梯度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y=5.594x+0.643,(R2=0.8811);Shannon指数与演替梯度间呈非线性单峰曲线关系:y=-0.0528x2+0.6584x+0.3874(R2=0.7531);生物量与演替梯度间亦呈单峰曲线关系:y=-8.7647x2+86.696x+67.14(R2=0.6164)。一年生植物在群落中的数量呈下降趋势;禾本科植物在群落中的数量呈上升趋势;莎草类及杂类草植物在群落中的数量均呈增加趋势,但莎草类植物增幅不大,而杂类草植物则急剧增加。牧草品质随演替时间的延长而发生不同的变化:劣等牧草生物量在群落中呈下降趋势;中等和优等牧草生物量的变化趋势相同:随着演替时间的增加,均呈现幅度较大的增加趋势;而良等牧草生物量的变化则与之不同,生物量的峰值出现在演替的4-5年间。随着黑土滩的恢复演替,植物群落结构、功能群类型及草地生产性能均发生了重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黑土滩 群落演替 物种多样性 植物功能群 牧草品质
下载PDF
云南小江泥石流与泥石流滩地开发 被引量:10
16
作者 徐世光 李长才 王明珠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96-300,共5页
小江泥石流位于云南省东北部 ,属暴雨型泥石流 ,是中国四大泥石流作用区之一。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 ,共成灾 40余次 ,直接经济损失 70 0 0余万元 ,已成为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大患。本流域泥石流是地质环境和气候环境变异以及人类经济活... 小江泥石流位于云南省东北部 ,属暴雨型泥石流 ,是中国四大泥石流作用区之一。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 ,共成灾 40余次 ,直接经济损失 70 0 0余万元 ,已成为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大患。本流域泥石流是地质环境和气候环境变异以及人类经济活动叠加形成的地质灾害 ,其活动机理包括固体松散物源形成、河流加剧冲刷切坡、强降雨或地震诱发泥石流等 3个过程。泥石流防治的根本在于控制山地荒漠化并恢复植被与生态环境。然而 ,要退耕还林就必须开发泥石流滩地 ,以安置坡地区居民 ,开发工程不仅要先治理泥石流沟谷 ,而且还要治理河床。小江农场是小江泥石流滩地开发的成功典范 ,其成功的基本条件总结 ,为泥石流滩地开发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灾害 成因 防治 滩地开发 活动机理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洞庭湖区河道洲滩扩张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贺秋华 余姝辰 +1 位作者 李长安 余德清 《地理信息世界》 2018年第6期92-96,共5页
利用8期枯水季节相近水位下的遥感影像,开展洞庭湖区1978~2014年近36年间河道洲滩扩张演变、洲滩地表覆盖变化监测,查明各时段洲滩边界、形态和面积以及洲滩地表覆盖情况。监测表明,洞庭湖区河道洲滩从1978年的346. 26 km^2增加到2014... 利用8期枯水季节相近水位下的遥感影像,开展洞庭湖区1978~2014年近36年间河道洲滩扩张演变、洲滩地表覆盖变化监测,查明各时段洲滩边界、形态和面积以及洲滩地表覆盖情况。监测表明,洞庭湖区河道洲滩从1978年的346. 26 km^2增加到2014年的441. 33 km^2, 36年间增加了95. 07 km^2,年均增加2.64 km^2。湘资沅澧"四水"中沅江的洲滩面积最大,扩张速度最快,36年间年均增加0.58 km^2。草尾、澧水、松虎三大洪道中,澧水洪道的洲滩面积最大,草尾洪道的淤积速率最大。长江入湖的藕池、松滋、虎渡"三口"中,藕池河洲滩以相对较快的速率扩张,达到0.81 km^2/a。洞庭湖区河道洲滩地表覆盖物以杨树和芦苇地为主,1978年以来,两者呈此消彼长的增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洲滩 洞庭湖 遥感技术
下载PDF
黄河下游滩地林鹅复合经营模式经济效益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玉芳 黄春晖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7-129,160,共4页
在黄河下游滩地进行了林地养鹅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内1a可养3~4季鹅,鹅子系统的加入使系统资金周转加快,循环周期及投资回收期缩短5~8a,可在短期内见效益,比单纯种植杨树见效快,另外,鹅子系统加入后,林鹅复合模式下林木子系统的产投比... 在黄河下游滩地进行了林地养鹅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内1a可养3~4季鹅,鹅子系统的加入使系统资金周转加快,循环周期及投资回收期缩短5~8a,可在短期内见效益,比单纯种植杨树见效快,另外,鹅子系统加入后,林鹅复合模式下林木子系统的产投比为108.9,高于单作林地的经济产投比(88.5)。采用林下放养的方式饲养鹅,鹅的体质好、肉品优,脂肪层适中,价格较高,收益最多,因此,应加强农林复合系统中的次级生产以获得较高经济效益。4个放养水平鹅子系统(每100m2林地投放5只(散养)、9只(散养)、13只(散养)、30只(舍养))的经济产投比分别为2.85、2.50、1.79、1.16,可见放养密度与产投比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滩地 林鹅复合经营模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黄河下游滩区村台绕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原平新 刘沛清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11年第3期449-458,共10页
黄河下游滩区村台是滩区居民常用的避洪工程结构形式,不同的矩形村台结构、村台辅道布置及辅道坡度,在不同夹角洪水作用下村台周围流场的特性差异很大.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方向来水、长宽比、村台辅道布置及辅道坡度作用下的滩... 黄河下游滩区村台是滩区居民常用的避洪工程结构形式,不同的矩形村台结构、村台辅道布置及辅道坡度,在不同夹角洪水作用下村台周围流场的特性差异很大.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方向来水、长宽比、村台辅道布置及辅道坡度作用下的滩区村台三维绕流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揭示了村台来流方向角、长宽比、村台辅道布置及辅道坡度对村台周围绕流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村台长宽比K<1时,来流方向角α=0°时,村台阻力较大;而当村台长宽比K>1时,来流方向角α=0°时,村台阻力最小;村台建设的最佳长宽比为1.5—2.0;相同的辅道坡度下,垂直来流方向时村台的时均阻力明显大于平行于来流方向时村台的时均阻力;村台最佳辅道坡度为1∶10—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下游滩区 村台 绕流特性
下载PDF
坝上地区不同类型土地退耕还草经济效益分析——以河北省张北试区叶家村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袁卉馥 张立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5期433-436,共4页
在对河北坝上高原不同类型农田经济优势作物及经济优势畜种分析基础上,比较不同类型农田退耕前后的经济效果,阐明在旱砂地上可实现农民的自动退耕行为。而旱滩地上的退耕种草是无经济学意义的。坝上地区发展经济高效性的作物及畜种是促... 在对河北坝上高原不同类型农田经济优势作物及经济优势畜种分析基础上,比较不同类型农田退耕前后的经济效果,阐明在旱砂地上可实现农民的自动退耕行为。而旱滩地上的退耕种草是无经济学意义的。坝上地区发展经济高效性的作物及畜种是促进农民自动退耕并防止复垦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上地区 经济效益分析 退耕还草 类型 河北省 试区 张北 土地 经济优势 经济学意义 分析基础 坝上高原 经济效果 退耕种草 发展经济 高效性 畜种 作物 农田 自动 农民 地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