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绿色能源的分布式混合电推进系统性能分析
1
作者 陶智 余明星 +2 位作者 李海旺 谢刚 李雅男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10,共10页
基于绿色能源的电推进飞行器是是航空运输业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途径。本文旨在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手段,研究基于绿色能源的分布式混合电推进系统的性能,重点关注锂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在航程和载荷方面的影响。本研... 基于绿色能源的电推进飞行器是是航空运输业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途径。本文旨在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手段,研究基于绿色能源的分布式混合电推进系统的性能,重点关注锂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在航程和载荷方面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包含多种能源形式的混合电推进系统架构,并基于能量流建立了功率传递模型,推导出综合考虑部件特征参数、能量分配参数、飞行气动参数的电推进系统航程方程和载荷方程。研究结果显示,在航程方面,锂电池的能量分配系数和能量密度对飞机航程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在能量密度阈值之上,增加锂电池的能量分配系数对提升航程有正收益。此外,SOFC的能量分配系数和效率的增加也提高了飞机航程,特别是在其高值区域。在载荷方面,上述锂电池和SOFC参数对飞机零燃料质量(MZF)和有效载荷具有重要影响,尤其在高能量密度、高效率和高能量分配系数的情况下飞机的载荷性能改善最佳。参数敏感性分析揭示了升阻比、边界层吸入(BLI)风扇效率、锂电池荷电状态(αsoc)和氢燃料剩余状态(αsoh)对航程的显著影响,其中在以往研究中较少出现的αsoc和αsoh的敏感性分析不容忽视,对其进行更为精确和可靠的状态估计有助于优化航程和载荷的性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能源 混合电推进 分布式电推进 边界层吸入风扇 能量分配
下载PDF
附面层吸入条件下非轴对称静子对风扇流场影响数值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傅文广 王维佳 +2 位作者 孙鹏 王春雪 赵伟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0-171,共12页
附面层吸入导致进气道与风扇气动交界面处产生严重的总压、旋流畸变,进而使得风扇效率、稳定性降低,是制约其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提高风扇的抗畸变能力,本文对风扇静子进行了非轴对称设计和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型风扇... 附面层吸入导致进气道与风扇气动交界面处产生严重的总压、旋流畸变,进而使得风扇效率、稳定性降低,是制约其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提高风扇的抗畸变能力,本文对风扇静子进行了非轴对称设计和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型风扇,非轴对称静子效率提高0.31个百分点,失速裕度提高50.5%,风扇内部流场有明显改善,扩压因子减小,畸变区静叶叶尖吸力面角区分离范围显著降低,叶片通道通流能力上升。非轴对称静子改型方案通过改变畸变区静叶进口几何角与弦长,使静叶冲角基本不变,稠度增加,气流在吸力面上不易发生分离,从而使得角区分离范围减小,流动损失降低,风扇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面层吸入 非轴对称静子 扩压因子 失速裕度 角区分离
下载PDF
翼身融合布局飞机分布式推进边界层吸入效应影响研究
3
作者 邱奥祥 桑为民 +3 位作者 张桐 安博 李栋 张彬乾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48-2467,共20页
翼身融合布局是指机翼和机身高度融合的全升力面飞机外形,在提升巡航效率和减排降噪等方面展现出明显的性能优势和发展潜力.采用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法结合基于叶素理论的体积力模型,针对翼身融合布局民机分布式推进边界层吸入(BLI... 翼身融合布局是指机翼和机身高度融合的全升力面飞机外形,在提升巡航效率和减排降噪等方面展现出明显的性能优势和发展潜力.采用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法结合基于叶素理论的体积力模型,针对翼身融合布局民机分布式推进边界层吸入(BLI)效应影响下的绕流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首先,将翼身融合布局民机分布式BLI推进构型简化为涵道风扇-机翼段耦合构型,计算涵道风扇质量流率小于1、等于1以及大于1的3个工况,对比分析了滑移网格方法、冻结转子方法和基于叶素理论的体积力模型法的流场细节、计算精度以及计算效率.其次,建立分布式BLI推进-机翼耦合构型,对此构型不同转速下的绕流流场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并验证所建立的分布式BLI推进系统抑制分离的能力.最后,将分布式BLI推进安装于翼身融合布局飞机概念方案NPU-BWB-300机翼与机身的融合段,探究其对NPU-BWB-300绕流流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滑移网格方法、冻结转子方法和基于叶素理论的体积力模型方法均可以较好地刻画涵道风扇边界层吸入效应的流场细节;所建立的分布式BLI推进系统具备抑制分离的能力,将其应用于NPU-BWB-300也可以取得较为明显地改善分离流场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身融合布局 分布式推进 涵道风扇 边界层吸入效应 体积力模型
下载PDF
电动涵道风扇与机翼耦合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4
作者 左沁松 潘卫军 陈宽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13620-13626,共7页
为了研究电动涵道风扇与机翼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Ansys Fluent软件创建NACA0012翼型机翼的三维计算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不同电动涵道风扇参数对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维模拟中,机翼的升力系数最大增加了约20%。值... 为了研究电动涵道风扇与机翼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Ansys Fluent软件创建NACA0012翼型机翼的三维计算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不同电动涵道风扇参数对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维模拟中,机翼的升力系数最大增加了约20%。值得注意的是,安装在机翼上表面的较小尺寸涵道风扇表现出最显著的升力改善。而电动涵道风扇间距对升力增强的影响因迎角而异。详细的压力系数分布分析表明,涵道风扇在机翼上表面产生了一个实质性的低压区域,有助于提高空气动力学性能。可见电动涵道风扇可以有效地增强翼型的升力,尽管许多影响因素需要进一步优化以确定最佳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电动涵道风扇 边界层抽吸 分布式电力推进
下载PDF
BLI效应下整流罩设计对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项洋 吴江浩 张艳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45-952,共8页
边界层吸入(BLI)效应对飞行器气动特性的影响比较显著,而整流罩的设计会进一步影响BLI效应下的翼型气动特性。为了揭示BLI效应下整流罩的主要设计参数对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及其原因,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和Morris敏感度分析相结合... 边界层吸入(BLI)效应对飞行器气动特性的影响比较显著,而整流罩的设计会进一步影响BLI效应下的翼型气动特性。为了揭示BLI效应下整流罩的主要设计参数对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及其原因,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和Morris敏感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到了整流罩主要设计参数对翼型气动特性的敏感度排序和耦合影响程度排序;对敏感度较高和耦合影响较大的参数进行了流动分析。结果表明:在巡航和起飞2种状态下,对气动系数影响相对较大的设计参数是整流罩最大厚度和进气边界弦向位置,整流罩最大厚度对翼型气动特性影响的主要原因是整流罩背风面会发生局部分离,且其还会改变阻力-流量系数曲线的趋势;整流罩最大厚度和进气边界弦向位置对翼型气动特性的耦合影响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身融合 边界层吸入(bli) 计算流体力学(CFD) 耦合布局 敏感度分析
下载PDF
涵道风扇电推进系统关键应用技术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熊俊辉 陈新民 +3 位作者 俞浪 石宇昊 吴宪 胡雄龙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27,共12页
涵道风扇可作为分布式电推进航空器的动力装置,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现阶段在涵道风扇电推进系统设计和集成应用方面面临一些技术问题。对涵道风扇电推进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以分布式电推进航空器为背景分析对涵道风扇电... 涵道风扇可作为分布式电推进航空器的动力装置,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现阶段在涵道风扇电推进系统设计和集成应用方面面临一些技术问题。对涵道风扇电推进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以分布式电推进航空器为背景分析对涵道风扇电推进系统的技术需求,重点探讨了涵道风扇气动设计、涵道风扇与航空器翼身融合设计、电机和涵道风扇结构一体化设计、强迫风冷散热、电磁兼容设计、复杂结构精密制造等关键技术及解决途径,为涵道风扇电推进系统开发和集成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道风扇 垂直起降飞行器 电推进系统 分布式电推进 边界层抽吸 综述
下载PDF
未来大型客机发展方向及关键设计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雷国东 徐悦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6-37,共12页
未来大型客机将会朝着新能源化、低能耗化及超声速化方向发展,并涉及这3个方向的综合应用。大型客机新能源化主要是指绿色低碳能源的应用,包括常温液态可持续航空燃料(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s,SAF)、低温液氢或液化甲烷燃料等。大... 未来大型客机将会朝着新能源化、低能耗化及超声速化方向发展,并涉及这3个方向的综合应用。大型客机新能源化主要是指绿色低碳能源的应用,包括常温液态可持续航空燃料(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s,SAF)、低温液氢或液化甲烷燃料等。大型客机低能耗化发展包括节能气动布局与节能推进技术以及两者的综合应用,节能气动布局包括大展弦比布局与翼身融合布局等;节能推进技术包括超大涵道比加齿轮传动涡扇推进与低噪声桨扇推进技术等;布局与推进综合应用包括边界层吸入式推进、分布式推进等。超声速化大型客机主要包括各种马赫2~3量级的低阻低声爆的大型超声速客机及未来水平起降大型高超声速客机,声爆抑制、解决大型客机布局与推进的高低速设计矛盾等成为关键设计技术。大型客机的新能源化与低能耗化趋势是基于全球石油能源危机与全球变暖及导致的极端气候应对措施“绿色低碳”倡议与行动而得出,需要分别从改变能源的“类型”与“数量”方向降低化石碳排放;而超声速化趋势是基于人类对高速交通工具的迫切需求以及地面轨道交通工具高速化对航空制造业和航空运营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以及跨洲跨洋高速交通需求等问题而归纳的。本文通过对大型客机的替代能源、低能耗设计、超声速化的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进行阐述,为未来民用航空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低碳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 翼身融合(BWB) 桨扇推进 边界层吸入式推进(bli) 声爆抑制
下载PDF
有无边界层吸入对S弯进气道流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宁乐 谭慧俊 孙姝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6-274,共9页
为了深入认识一种吸入大量来流边界层的S弯进气道,在完成其设计的基础上,采用仿真方法对其流动特性展开了研究,并与无边界层吸入的S弯进气道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由于吸入大量来流边界层,该进气道进口段流场主要受钝体绕流与平板边界... 为了深入认识一种吸入大量来流边界层的S弯进气道,在完成其设计的基础上,采用仿真方法对其流动特性展开了研究,并与无边界层吸入的S弯进气道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由于吸入大量来流边界层,该进气道进口段流场主要受钝体绕流与平板边界层相互干扰作用;在内通道第二弯段后半段,二次流逐渐发展成为对涡,并将堆积在下壁面的低能流卷向截面中间,最终在出口截面的中下半部形成了低总压恢复区。另外,边界层的吸入使得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下降约0.04,且随出口马赫数的升高,总压恢复系数先升高后降低,而在无边界层吸入的S弯进气道中总压恢复系数随之单调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吸入式进气道 S弯进气道 流动特性 二次流
下载PDF
分布式动力系统参数对翼身融合布局无人机气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张阳 周洲 +1 位作者 王科雷 范中允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26,共10页
以耦合分布式动力系统的边界层吸入(BLI)翼身融合(BWB)布局无人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动力系统参数对全机在巡航/起飞条件下的气动影响。使用动量源方法(MSM)对NASA涵道螺旋桨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验证了文中数值计算方法的可靠性。采用结... 以耦合分布式动力系统的边界层吸入(BLI)翼身融合(BWB)布局无人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动力系统参数对全机在巡航/起飞条件下的气动影响。使用动量源方法(MSM)对NASA涵道螺旋桨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验证了文中数值计算方法的可靠性。采用结构网格及S-A湍流模型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RANS)方程的方法,对装配D80涵道风扇的全机构型在巡航状态下的气动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验证了BWB布局飞行器在分布式动力系统影响下具有增升的气动效果,并与不同动力系统尺寸参数的构型进行了对比。研究了动力系统推力大小对起飞状态下全机的气动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分布式动力系统的抽吸作用,有效提高了机身附近的流速,同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气流的展向流动,使得全机的升力系数提高了16%,升阻比提高了10%;在同等推力的条件下,D80涵道风扇桨盘载荷更大,使得进出口静压较小,气流流速较大,相比于D150涵道风扇,全机升阻比提高了15%;起飞时增大动力系统推力可以降低机身上表面气流分离的可能性,具备提高起飞质量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动力 边界层吸入 翼身融合 涵道风扇 动量源方法 气动特性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动力的翼身融合飞机整流罩气动设计
10
作者 项洋 吴江浩 熊峻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81,共11页
整流罩设计对基于分布式动力的翼身融合(BWB)飞机气动特性会产生显著影响。为了揭示在边界层吸入(BLI)效应下整流罩的设计参数对飞机气动特性的影响及其原因,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和Morris敏感度分析法对此布局飞机气动特性进行了... 整流罩设计对基于分布式动力的翼身融合(BWB)飞机气动特性会产生显著影响。为了揭示在边界层吸入(BLI)效应下整流罩的设计参数对飞机气动特性的影响及其原因,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和Morris敏感度分析法对此布局飞机气动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到了整流罩主要设计参数对飞机气动特性影响的敏感度和耦合关系,并对典型设计参数下的流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飞机气动特性影响较大的参数是整流罩特征截面2和3的最大厚度,这是因为其增大了当地截面的厚度和弯度,进而影响了整流罩表面的压力分布;在流量系数减小和进气边界弦向位置前移时,最大厚度增大会造成背风面发生局部分离;整流罩特征截面2和3的最大厚度对气动特性具有较强的耦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身融合(BWB)布局 边界层吸入(bli) 计算流体力学(CFD) 敏感度 分析 整流罩
下载PDF
埋入式S形进气道内通道设计及数值模拟
11
作者 格桑草 崔容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中英文版)》 2013年第4期44-51,共8页
应用于翼身融合布局飞机的埋入式s形进气道由于摄入的机身边界层在s形通道中难以抵抗逆压梯度而会导致流动分离,这是造成s形进气道流动损失和出口畸变的核心问题。s形管道壁面曲率会导致壁面当地的不利压力梯度,管道壁面压力梯度是影... 应用于翼身融合布局飞机的埋入式s形进气道由于摄入的机身边界层在s形通道中难以抵抗逆压梯度而会导致流动分离,这是造成s形进气道流动损失和出口畸变的核心问题。s形管道壁面曲率会导致壁面当地的不利压力梯度,管道壁面压力梯度是影响壁面边界层发展和管道损失产生的重要原因。为优化控制S形进气道壁面压力分布并研究其与s形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关系,首先从进气道壁面压力分布与壁面曲率关系出发,建立二维壁面参数化模型,然后进行三维模型设计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均匀进气与畸变进气即边界层摄入两类进气工况下,s形进气道壁面压力分布的规律及其气动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纵向截面位置,S形进气道内外壁面压力分布趋势相互近似,且在均匀进气时二维模型与三维模型壁面压力分布相似,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畸变进气时,摄入的边界层在s形管道内壁面处发生较大尺度分离,使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下降而出口畸变指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形进气道 壁面曲率 壁面压力分布 边界层摄入 总压恢复系数 畸变
下载PDF
NASA亚声速大型飞机电推进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妙香 《航空科学技术》 2019年第11期22-29,共8页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亚声速大型电推进飞机(EAP)领域探索的研究,从飞机布局的变革、电推进系统技术成熟度的提高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梳理了NASA研究的几种大型飞机可能的电推进布局形式,跟...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亚声速大型电推进飞机(EAP)领域探索的研究,从飞机布局的变革、电推进系统技术成熟度的提高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梳理了NASA研究的几种大型飞机可能的电推进布局形式,跟踪NASA在电机、功率变换器以及所采用的电推进材料等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测试电推进飞机性能必需的地面试验台的建设情况。电推进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改变了传统的飞机设计思想,利用电推进的技术特征,考虑电推进与飞机机体的集成等设计理念,对我国大型飞机电推进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推进飞机 分布式布局 飞机设计 边界层摄取 电推进飞机试验台 协同集成
下载PDF
附面层吸入式进气道内流动损失特性
13
作者 邓文剑 王占学 +1 位作者 周莉 赵海宇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8-708,共11页
用数值仿真手段,对进气道内流总压损失采用逐段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附面层吸入式(BLI)进气道相对于常规S弯进气道的内流总压损失特性。结果表明:进气道出口马赫数不变,较低来流马赫数和较高来流马赫数工况下(方案对应马赫数0.3以下和... 用数值仿真手段,对进气道内流总压损失采用逐段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附面层吸入式(BLI)进气道相对于常规S弯进气道的内流总压损失特性。结果表明:进气道出口马赫数不变,较低来流马赫数和较高来流马赫数工况下(方案对应马赫数0.3以下和马赫数0.6以上),BLI进气道产生的流动损失比常规S弯进气道的大,差量达2.4%;中等来流马赫数工况下(本文方案对应马赫数0.3与马赫数0.6之间),BLI进气道产生的流动损失比常规S弯进气道的略小,差量在0.3%以内;流动损失特性间的差异是由于BLI进气道进口前壁面与进口低能附面流改变了进口段流动特性、及在S弯管道内发展的综合作用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面层吸入式(bli)进气道 S弯进气道 飞/发一体化 附面层 流动损失
原文传递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aero-propulsion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distributed electric propulsion aircraft 被引量:3
14
作者 Xingyu ZHANG Wei ZHANG +2 位作者 Weilin LI Xiaobin ZHANG Tao LEI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01-212,共12页
Distributed Electric Propulsion(DEP)aircraft use multiple electric motors to drive the propulsors,which gives potential benefits to aerodynamic-propulsion interaction.To investigate and quantify the aerodynamic-propul... Distributed Electric Propulsion(DEP)aircraft use multiple electric motors to drive the propulsors,which gives potential benefits to aerodynamic-propulsion interaction.To investigate and quantify the aerodynamic-propulsion interaction effect of the wing section,we built a DEP demonstrator with 24"high-lift"Electric Ducted Fans(EDFs)distributed along the wing’s trailing edge.This paper explores and compares the aero-propulsion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under various upstream speed,throttle,and EDF mounting surface deflection angles using a series of wind tunnel tests.We compare various lift-augmentation power conditions to the clean configuration without propulsion unit under the experiment condition of 15-25 m/s freestream flow and angles of attack from-4°to 16°.The comparison of computational results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modeling method for the DEP configur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DFs can produce significant lift increment and drag reduction simultaneously,which is accordant with the potential benefit of Boundary Layer Ingestion(BLI)at low airspe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propulsion coupling boundary layer ingestion Distributed electric propulsion Short Take-Off and Landing(STOL) Wind-tunnel experiment
原文传递
分布式边界层吸入推进系统的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达兴亚 范召林 +2 位作者 熊能 吴军强 赵忠良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8-116,共9页
机体后部边界层吸入技术可显著改善飞机的燃油经济性,但目前尚未建立推进系统设计与分析方法。针对类似N3-X飞机的分布式边界层吸入推进系统,采用基于边界层积分方程的数值分析方法,引入功推比参数,详细分析边界层状态和推进系统参数对... 机体后部边界层吸入技术可显著改善飞机的燃油经济性,但目前尚未建立推进系统设计与分析方法。针对类似N3-X飞机的分布式边界层吸入推进系统,采用基于边界层积分方程的数值分析方法,引入功推比参数,详细分析边界层状态和推进系统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从而为推进系统设计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通过基准状态与N3-X的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分析表明,当吸入边界层占比为50%左右时推进系统能耗可降低4%,边界层形状因子越小或者动量厚度越大,能耗降低越多;进气道扩张比对功推比的影响不大;随着进气道入口马赫数增大、风扇压比降低、风扇效率增大、风扇损失降低或者喷流速度降低,功推比都会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推进 边界层吸入 进气道 推进风扇 喷管 功推比
原文传递
S弯进气道内附面层抽吸控制对风扇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雷 陈浮 +3 位作者 宋彦萍 陈焕龙 李龙婷 秦勇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76-1685,共10页
为了探讨某S弯进气道出口畸变在其后风扇级内的演变过程以及对风扇级性能的影响,在单独对该进气道进行抽吸控制数值研究并优选出最佳方案后,将最佳方案应用到进气道加风扇级的全流道,进而展开全流道数值研究,着重探讨了抽吸控制前后风... 为了探讨某S弯进气道出口畸变在其后风扇级内的演变过程以及对风扇级性能的影响,在单独对该进气道进行抽吸控制数值研究并优选出最佳方案后,将最佳方案应用到进气道加风扇级的全流道,进而展开全流道数值研究,着重探讨了抽吸控制前后风扇级性能及内部流场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吸气后风扇级整体性能有较大幅度提升,堵塞流量及最大效率分别增加约0.63%和0.57%;进气道出口低能流体在接触转子之前始终聚集在沿程截面底部,所占区域面积沿流向逐渐减小;接触转子至动叶前缘区间内,畸变流体沿动叶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发生偏移,最终覆盖约3个流道;静叶中畸变流体所处流道内的静叶吸力面发生严重的流动分离,且分离主要发生在50%叶高以下,吸气后略有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弯进气道 附面层吸入 抽吸控制 畸变 风扇级
原文传递
边界层吸入对方转圆进气道、风扇耦合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巍 任思源 达兴亚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43-1953,共11页
针对方转圆S弯进气道及风扇部件吸入进口边界层的影响问题,采用定常与非定常CFD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并分析了进口吸入不同高度边界层时进气道、风扇部件的总体特性和流场特征,数值结果表明:随着进口边界层吸入厚度增加,进气道出口稳态周向... 针对方转圆S弯进气道及风扇部件吸入进口边界层的影响问题,采用定常与非定常CFD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并分析了进口吸入不同高度边界层时进气道、风扇部件的总体特性和流场特征,数值结果表明:随着进口边界层吸入厚度增加,进气道出口稳态周向总压畸变指数增大,风扇进口畸变区总压亏损增加、流量系数降低、相对气流角增大。但畸变区范围没有明显增加,进气道和风扇总体性能受进口边界层增厚影响不明显。受风扇增压作用影响,出口气流参数沿周向的畸变度得到有效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和风扇一体化 分布式推进 S弯进气道 跨声速风扇 边界层吸入
原文传递
民机空气动力设计先进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自强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51-659,共9页
文章简要地介绍了两种民机空气动力先进设计技术的概念及其研究进展。一为层流流动主动控制技术。其核心措施是减弱流动的不稳定性,推迟转捩的发生,从而增大层流流动区域。目前混合层流流动控制方法发展比较充分,有望应用于未来民机的... 文章简要地介绍了两种民机空气动力先进设计技术的概念及其研究进展。一为层流流动主动控制技术。其核心措施是减弱流动的不稳定性,推迟转捩的发生,从而增大层流流动区域。目前混合层流流动控制方法发展比较充分,有望应用于未来民机的设计中。另一为新型非常规布局,包括翼身融合体、支撑机翼、吞吸机身边界层等新型气动布局,这些均有望大大提高未来民机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流流动主动控制 翼身融合体 支撑机翼 吞吸机身边界层 空气动力设计
原文传递
分布式动力系统尾缘射流与边界层抽吸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段静瑶 袁巍 李秋实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1-579,共9页
为研究带有边界层抽吸的分布式动力系统尾缘射流对机身气动性能及推进效率的影响,将机身简化为二维翼型,并加入尾缘射流及边界层抽吸的作用,利用数值模拟的手段来研究来流攻角、射流偏转角、边界层抽吸对推进效率及气动性能的影响,为分... 为研究带有边界层抽吸的分布式动力系统尾缘射流对机身气动性能及推进效率的影响,将机身简化为二维翼型,并加入尾缘射流及边界层抽吸的作用,利用数值模拟的手段来研究来流攻角、射流偏转角、边界层抽吸对推进效率及气动性能的影响,为分布式动力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初步的建议.结果表明在中、小来流攻角(2°及0.6°)的情况下尾缘射流及边界层抽吸能够提高升阻比,推进效率可超过80%;而在大来流攻角(4°)情况下射流偏转角增大使翼型的阻力大幅上升,对气动性能和推进效率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动力 尾缘射流 边界层抽吸 计算流体动力学 推进效率
原文传递
边界层抽吸效应对分布式推进系统气动性能影响数值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崔容 潘天宇 +1 位作者 李秋实 张健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76-1083,共8页
为探究边界层抽吸(BLI)效应对飞机的气动性能影响,采用基于沿流线体积力模型的飞机/发动机一体化数值模拟方法对某分布式推进系统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BLI效应主要影响飞机中心体部分及发动机外整流罩的气体流动,对翼身融合体(B... 为探究边界层抽吸(BLI)效应对飞机的气动性能影响,采用基于沿流线体积力模型的飞机/发动机一体化数值模拟方法对某分布式推进系统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BLI效应主要影响飞机中心体部分及发动机外整流罩的气体流动,对翼身融合体(BWB)的融合段及外翼段的升阻力影响较小。保持飞行条件和飞行攻角不变,飞机的升、阻力系数均随着无量纲化的发动机流量增加而增大,存在最佳无量纲化的发动机流量对应最大升阻比。发动机的安装位置直接影响机身表面的局部超声区和整流罩外的激波分布,布局在机身尾缘处会获得更好的升阻比,最大升阻比对应的无量纲化的发动机流量为0.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推进系统 翼身融合体 边界层抽吸 沿流线体积力模型 内/外流一体化计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