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沾化凹陷孤北洼陷东三段沉积体系类型及差异分布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伟涛 赵瑞星 +5 位作者 邓涛 董艳蕾 滕宝刚 聂银兰 季芬 杨富财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8,共9页
沾化凹陷孤北洼陷东营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沉积类型及其分布制约了油气勘探方向和精细勘探。文中综合孤北洼陷钻测井、岩心和三维地震资料,详细研究了东营组东三段沉积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孤北洼陷东三段(Ed3)发育近岸... 沾化凹陷孤北洼陷东营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沉积类型及其分布制约了油气勘探方向和精细勘探。文中综合孤北洼陷钻测井、岩心和三维地震资料,详细研究了东营组东三段沉积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孤北洼陷东三段(Ed3)发育近岸水下扇、辫状河三角洲、滑塌浊积扇、滨浅湖和半深湖—深湖沉积。2)东三段沉积类型时空分布差异性特征明显。西缘陡坡带发育近源砂砾岩与暗色泥岩组合的近岸水下扇;南侧和东侧缓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洼陷内发育湖相泥岩,断裂带附近多为滑塌浊积扇。3)沉积相带影响了储层质量。距源区越远,结构成熟度越高,则有利储层越发育;滑塌浊积扇相带储层质量优于辫状河三角洲相带,近岸水下扇相带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水下扇 辫状河三角洲 滑塌浊积扇 东营组东三段 沾化凹陷孤北洼陷
下载PDF
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沉积模拟实验研究——以沙湾凹陷三工河组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春生 刘帆 +3 位作者 斤朕 周行天 林雪莲 施冬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前人通过大量研究认为沙湾凹陷三工河组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以缓坡、砂体分布广且延伸距离远为其主要特征而有别于传统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了精细研究沙湾凹陷三工河组的沉积砂体,揭示砂体沉积规律和控制因素,利用沉积模拟... 前人通过大量研究认为沙湾凹陷三工河组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以缓坡、砂体分布广且延伸距离远为其主要特征而有别于传统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了精细研究沙湾凹陷三工河组的沉积砂体,揭示砂体沉积规律和控制因素,利用沉积模拟实验平台开展沉积模拟实验。模拟结果表明:沙湾凹陷三工河组辫状河三角洲砂体主要存在纵向伸长、纵横向平衡及横向展宽三个阶段,沉积砂体发育存在平衡点;砂体内部垂向联通性及侧向连续性与物源距离关系密切,并将砂体叠置连通性关系划分为9类;在特定时期和条件下会形成无侵蚀面的暂时性新型河道;砂体发育主要受控于地形坡度、水动力条件、物源供给、湖平面变化及构造强度5种因素,各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模拟 沉积特征 辫状河三角洲 三工河组 沙湾凹陷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上乌尔禾组退覆式扇(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滩坝复合砂砾岩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
3
作者 郭文建 郭瑞婧 +5 位作者 唐勇 纪友亮 马铮涛 刘笑语 梁涛 马玉龙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4-599,共16页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从源外常规圈闭逐渐走向源内岩性圈闭,二叠系上乌尔禾组是该盆地增储上产的主力层系,沉积体系展布对上乌尔禾组岩性油气藏分布具有控制作用。利用岩心数据、薄片资料等,并结合地震数据和钻测井资料,对准噶尔...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从源外常规圈闭逐渐走向源内岩性圈闭,二叠系上乌尔禾组是该盆地增储上产的主力层系,沉积体系展布对上乌尔禾组岩性油气藏分布具有控制作用。利用岩心数据、薄片资料等,并结合地震数据和钻测井资料,对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的沉积相类型及沉积体系分布特征进行了识别和刻画,总结了大型退覆式扇(辫状河)三角洲-滩坝复合砂砾岩体的沉积模式,并分析了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1)研究区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滩坝等沉积相类型,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和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在盆地西部,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在盆地东部和北部,滩坝相叠置在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之上或在其前端独立分布;(2)准噶尔盆地上乌尔禾组各段沉积体系是在整体湖侵的背景下发育的,乌一段沉积时期湖盆面积较小,沉积的砂体较厚,延伸距离近,靠近凹陷的中央;乌二段沉积时期物源持续供应,湖盆水体加深,湖盆面积增加,沉积砂体厚度薄,分布广;乌三段沉积时期湖侵作用增强,湖盆面积进一步扩大,湖盆内广泛发育湖泛泥岩;(3)扇三角洲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在湖平面不断变化与湖浪的改造下,形成了扇(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滩坝复合砂砾岩体;(4)准噶尔盆地上乌尔禾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气候、物源供给、湖平面变化和沉积时的古地形坡度和古地貌。该研究为上乌尔禾组油气勘探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上乌尔禾组 扇三角洲 辫状河三角洲 滩坝 复合砂砾岩体 沉积模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二叠系山西组砂体叠置模式及油气开发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雷涛 莫松宇 +5 位作者 李晓慧 姜楠 朱朝彬 王桥 瞿雪姣 王佳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9,共13页
河流相砂体储层构型对致密砂岩中相对优质储层的分布规律和天然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地质剖面和钻井岩心观察,结合测井、录井和岩心分析测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大12井区二叠系山西组致密砂岩的砂体构型要素、叠置模... 河流相砂体储层构型对致密砂岩中相对优质储层的分布规律和天然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地质剖面和钻井岩心观察,结合测井、录井和岩心分析测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大12井区二叠系山西组致密砂岩的砂体构型要素、叠置模式及油气开发意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大12井区二叠系山西组发育六级复合辫流带和五级单一辫流带,其中单一辫流带包括河床(分流河道)和河漫共2个四级构型单元,河道内单个心滩沉积包含有三级增生体和落淤层;(2)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五级单一辫流带中的四级泛滥平原沉积较辫状河河漫沉积更加发育,辫状河心滩沉积中落淤层欠发育;(3)山西组上部山2-2亚段辫状河单一辫流带内砂体呈“河道-心滩”连续沉积,泥质不发育,砂体叠置程度高(多呈复合式叠置)、连通性好,优质储层多;(4)山西组中下部山1段和山2-1亚段三角洲平原沉积中,西部河道连片性好,砂体以复合式和侧拼式叠置样式为主,连通性和生产效果均较好,东部砂体多为孤立式和侧接式,砂体钻遇率低,单井产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构型 三角洲平原 辫状河 辫流带 山西组 二叠系 大12井区 大牛地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下白垩统南屯组致密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5
作者 田亚 李军辉 +4 位作者 陈方举 李跃 刘华晔 邹越 张晓扬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146,共11页
综合运用岩心分析、铸体薄片、高压压汞等资料,对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下白垩统南屯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开展了详细研究,并对有利区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南屯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岩... 综合运用岩心分析、铸体薄片、高压压汞等资料,对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下白垩统南屯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开展了详细研究,并对有利区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南屯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储层孔隙度小于12%的样品数占总样品数的70.2%,渗透率小于1 mD的样品数占总样品数的66.3%,属于致密砂岩储层,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少量原生孔隙和大量次生溶蚀孔隙。(2)沉积相控制了研究区储层物性在空间上的总体分布规律,南屯组最有利的沉积相带是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压实作用对储层具有减孔效应,溶蚀作用普遍发育,形成了大量粒间和粒内溶孔,对储集性具有一定改善作用。(3)盆地中部断陷带发育缓坡断阶构造带、陡坡断阶构造带和洼槽带3种构造带,其中缓坡断阶构造带和陡坡断阶构造带为主要的油气聚集区带,其断裂的大量发育均早于或同期于烃源岩大量排烃阶段,为油气运移提供了通道。(4)将“沉积相-孔隙度-储层厚度-砂地比-埋藏深度”五要素进行叠合,定量评价有利储层发育区,其中Ⅰ类、Ⅱ类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断陷带的缓坡断阶构造带和陡坡断阶构造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 扇三角洲前缘 缓坡断阶构造带 陡坡断阶构造带 南屯组 下白垩统 中部断陷带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川东北元坝西部须二段—须三段沉积相及其对储层控制作用
6
作者 王爱 肖开华 +2 位作者 刘忠群 黄彦庆 乔大伟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0-361,共12页
川东北元坝西部须二段—须三段是重要的油气产层。本文利用钻井岩心、测井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对川东北元坝西部上三叠统须二段—须三段沉积相类型、沉积特征、沉积模式及其对储层发育控制作用开展详细的研究,以指导该地区的油气勘探部... 川东北元坝西部须二段—须三段是重要的油气产层。本文利用钻井岩心、测井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对川东北元坝西部上三叠统须二段—须三段沉积相类型、沉积特征、沉积模式及其对储层发育控制作用开展详细的研究,以指导该地区的油气勘探部署。结果表明,川东北元坝西部须二段—须三段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沉积,能够识别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和浅湖4种亚相,可进一步划分出9种微相。须二段—须三段沉积时期发育两种沉积模式,须二段为缓坡型宽河道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主要发育宽河道,砂体叠置连片;须三段为陡坡型窄河道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主要发育窄河道,砂体沿河道呈条带状分布。须二段主要发育中粒长石岩屑砂岩和中粒石英砂岩两种有利储集岩类型,主要分布于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须三段发育中粗粒钙屑砂岩和砂质细砾岩两种有利储集岩类型,主要分布于三角洲平原辫状河道—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过渡带砂体中。缓坡型宽河道辫状河三角洲中发育的中粒长石岩屑砂岩和中粒石英砂岩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明显好于陡坡型窄河道辫状河三角洲中发育的中粗粒钙屑砂岩和砂质细砾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沉积模式 优质储层 须家河组 川东北地区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特征及其演化
7
作者 胡绍吉 张航 +1 位作者 宋东昇 孙海涛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4年第4期15-27,共13页
川东北元坝、通南巴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气勘探开发不断获得储量和产量的稳定增长,但相邻的南部地区却鲜有重要突破,其主要原因是勘探程度低,缺少系统、精细的沉积相研究。为此,基于测井识别、录井岩性分析、野外露头考察、钻井岩... 川东北元坝、通南巴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气勘探开发不断获得储量和产量的稳定增长,但相邻的南部地区却鲜有重要突破,其主要原因是勘探程度低,缺少系统、精细的沉积相研究。为此,基于测井识别、录井岩性分析、野外露头考察、钻井岩心观察,对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沉积特征及其演化开展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分流河道微相和分流河道间微相,分流河道间微相以发育沼泽沉积为主,沉积物粒度细,主要为泥、页岩,分流河道微相以发育心滩沉积和河道充填沉积为主,沉积物较粗,以中细砂岩为主;(2)须家河组物源主要来自南东方向,沉积相带展布受物源方向控制整体具有呈纺锤状或条带状沿北西—南东向展布的特征;(3)须二段、须四段属于高物源供给辫状河三角洲,在川东北地区以发育分流河道微相为主,心滩沉积大规模发育;须三段、须五段属于低物源供给辫状河三角洲,在川东北地区以发育分流河道间沉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地区 须家河组 辫状河三角洲平原 分流河道微相 沉积演化
下载PDF
西湖凹陷中北部花港组上段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特征
8
作者 陈春峰 徐东浩 +5 位作者 张银国 唐贤君 万延周 冯桢鸣 何新建 俞伟哲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48,共10页
从分析岩芯资料和砂体平面展布着手,重新厘定了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北部花港组上段H4、H5砂组的沉积相,创新提出了研究区花上段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研究区中南部发育规模性砂体。研究认为:在研究区的西部及东部边缘为辫状河三角洲... 从分析岩芯资料和砂体平面展布着手,重新厘定了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北部花港组上段H4、H5砂组的沉积相,创新提出了研究区花上段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研究区中南部发育规模性砂体。研究认为:在研究区的西部及东部边缘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相主导区,以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河道砂体为主,局部有少量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发育。在研究区的中部及中南部,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交互发育区,主要特征是在较短的沉积期内形成了三角洲平原相与三角洲前缘相交互沉积;在枯水期时,以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为主,南部边缘发育三角洲前缘相沉积;在丰水期时,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相沉积及少量浅湖相沉积。在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指导下,在研究区中南部发现了众多三角洲水道砂体及朵叶状砂体,这些砂体被钻井证实为油气藏。研究区的中南部仍然是油气勘探的潜力区,这一认识已被最新探井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盆地 西湖凹陷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花港组 砂体展布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C油田花港组H3沉积微相研究
9
作者 刘舒 左一苇 +4 位作者 方沛杰 孙莉 阴国锋 徐晨 张彦霞 《海洋石油》 CAS 2024年第2期7-14,共8页
研究区C油田位于东海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南部,主力产层为渐新统花港组H3碎屑岩储层。H3储层砂体横向迁移摆动频繁,垂向多期次叠加,沉积微相及展布规律认识不清。针对海上井资料少、地质特征复杂的特点,综合应用研究区岩心、测井、地震... 研究区C油田位于东海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南部,主力产层为渐新统花港组H3碎屑岩储层。H3储层砂体横向迁移摆动频繁,垂向多期次叠加,沉积微相及展布规律认识不清。针对海上井资料少、地质特征复杂的特点,综合应用研究区岩心、测井、地震数据及实验室分析数据等相关资料,明确目的层相标志、微相类型,分析了东海西湖凹陷C油田H3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及纵向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微相,水下分流河道进一步细分为主水道、次级水道及水道边缘,其中主水道是本区有利相带,呈条带状分布为主,复合砂体内部连通性较差,开发中后期往往易形成剩余油富集区;水下分流河道末端多发育孤立型储层,砂体规模较小,与沟源断层搭接可形成向上倾方向尖灭的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该研究明确有利沉积相带与油气分布的关系,对本地区及其它地区调整井的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西湖凹陷 花港组H3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 相标志 微相类型 主水道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A区上侏罗统齐古组物源体系和沉积特征
10
作者 张美 宋健 《复杂油气藏》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准噶尔盆地腹部上侏罗统齐古组是近年来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近期,包括A303在内的多口钻井获得了高产油气流,展示了较大的油气资源潜力,但有利砂体分布规律不清制约了A区油气富集高产因素的进一步研究。以A区齐古组为研究对象,以岩心、... 准噶尔盆地腹部上侏罗统齐古组是近年来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近期,包括A303在内的多口钻井获得了高产油气流,展示了较大的油气资源潜力,但有利砂体分布规律不清制约了A区油气富集高产因素的进一步研究。以A区齐古组为研究对象,以岩心、测井、重矿物等资料为基础,结合近期的野外地质调查对研究区齐古组物源体系和沉积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A区齐古组主要来源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扎伊尔山;2)区内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其中分支水道、分流砂坝微相储层物性、含油性最好,是有利的勘探相带;3)区内主要发育东西两支浅水三角洲扇体,纵向上不同期扇体横向迁移变化,控制形成4套砂组叠合连片。研究成果深化了该区浅水河控三角洲沉积特征认识,为下一步优选区带提供依据,也可为类似区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 物源体系 齐古组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吐哈盆地苏巴什地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地层、岩石学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11
作者 郭长林 尚高峰 +5 位作者 曹雷 王刚 薛栋 杨冰彬 宁强强 杨兴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4期648-658,共11页
吐哈盆地为中国西部中-新生代内陆山间盆地,位于哈萨克斯坦板块吐鲁番地块,苏巴什地区地处艾丁湖斜坡带之上。文章详细论述了苏巴什地区找矿目的层西山窑组地层、岩石学特征,指出艾丁湖宽缓的单斜构造有利于西山窑组的稳定沉积;苏巴什... 吐哈盆地为中国西部中-新生代内陆山间盆地,位于哈萨克斯坦板块吐鲁番地块,苏巴什地区地处艾丁湖斜坡带之上。文章详细论述了苏巴什地区找矿目的层西山窑组地层、岩石学特征,指出艾丁湖宽缓的单斜构造有利于西山窑组的稳定沉积;苏巴什地区西山窑组砂体层数少,厚度大,且有机质丰富,连通性较好,对含铀含氧水的顺层流动有利,有利于形成规模较大的层间氧化带及铀矿化。研究区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范围广,泥-砂-泥结构较发育,铀矿化主要分布于水下分流河道的边部,为铀矿化提供了充足的储矿空间。西山窑组岩石学特征为孔隙式胶结,岩石固结程度以疏松-较疏松为主,在西山窑组沉积时期离蚀源区较近,岩石成熟度较低,成岩压实作用较弱,河道水动力条件较强,对砂岩型铀成矿有利。综合分析认为苏巴什地区西山窑组砂岩型铀成矿条件有利,找矿前景广阔,有必要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巴什地区 西山窑组 砂体 辫状河三角洲相 岩石学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沙三上段近源砂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
12
作者 赵汉卿 李超 +2 位作者 郭诚 陈晓明 张博 《世界地质》 CAS 2024年第1期37-46,共10页
为厘清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近源砂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和储层发育规律,应用地震、钻测井资料、岩心观察及粒度分析等资料分析,总结K油田沙三上段的沉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K油田沙三上段可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 为厘清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近源砂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和储层发育规律,应用地震、钻测井资料、岩心观察及粒度分析等资料分析,总结K油田沙三上段的沉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K油田沙三上段可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及辫状河前三角洲等3种亚相,进一步划分出辫状河道、冲积平原、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及水下分流河道间等6种沉积微相,不同沉积微相的粒度分布特征明显不同;沙三上段发育一套完整的升降旋回,初期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砂体储层厚度4~9 m,河道末端发育河口坝,砂体储层厚度3~8 m,分流河道平面分布范围最大,是该地区重要的储集层;之后湖平面逐渐上升,河口坝平面发育范围达到最大,至最大湖泛面后湖平面缓慢下降,并在沙三上段顶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砂岩厚度减薄至2~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三上段 辫状河三角洲 沉积特征 莱州湾凹陷
下载PDF
复杂地层结构的正演模拟与储层定量刻画研究——以渤海A油田东三段为例
13
作者 袁勋 李超 +2 位作者 崔名喆 何芬 张立安 《录井工程》 2024年第2期140-146,共7页
渤海A油田东三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实钻井揭示砂岩含量介于5%~65%之间,局部地区储层内部发育5.4~22.6 m厚火成岩,呈层状分布。东三段储层可划分为火成岩发育区及水下分流河道、远砂坝、席状砂发育区,精细井震标定研究表明,地震... 渤海A油田东三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实钻井揭示砂岩含量介于5%~65%之间,局部地区储层内部发育5.4~22.6 m厚火成岩,呈层状分布。东三段储层可划分为火成岩发育区及水下分流河道、远砂坝、席状砂发育区,精细井震标定研究表明,地震振幅属性与不同相带地层结构有较好相关性。通过开展基于不同沉积相带复杂地层结构的正演模拟实验,建立了砂岩含量与地震振幅关系。结果表明:当岩性为砂岩、泥岩互层时,均方根振幅值在1 160~4 808之间,砂岩含量与均方根振幅值呈现三段式关系;当岩性为砂岩、泥岩及火成岩互层时,均方根振幅值高于7 266,砂岩含量随均方根振幅值增大而降低。通过井点校正得出不同相带内砂岩含量与均方根振幅值的函数关系,分区带定量刻画了渤海A油田东三段砂岩含量分布。将该成果应用于地质精细建模中,优化20口开发井井位部署,单井砂岩钻遇率平均提高22.3%,通过模型预测,提高采收率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火成岩 地层结构 正演模拟 储层预测
下载PDF
火成岩遮挡下储层展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评价
14
作者 袁勋 何芬 崔名喆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3期86-90,共5页
黄河口凹陷A油田东三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东一、二段沉积时期,火山活动强烈,发育大套火成岩,针对上覆火成岩遮挡影响地震成像、火成岩分布影响储层预测等难点,通过开展井震精细标定、地震属性、地震相分析,并结合火成岩遮挡下的地... 黄河口凹陷A油田东三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东一、二段沉积时期,火山活动强烈,发育大套火成岩,针对上覆火成岩遮挡影响地震成像、火成岩分布影响储层预测等难点,通过开展井震精细标定、地震属性、地震相分析,并结合火成岩遮挡下的地震正演实验分析,建立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和前三角洲泥不同沉积微相识别标准,利用振幅属性研究定量刻画储层砂岩含量及展布,并分析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断层根部低洼区发育溢流相火成岩、火山通道周边发育侵入相火成岩及沉积相带变化导致储层砂岩含量降低。将该成果应用于地质精细建模中,优化15口开发井井位,平均提高单井砂岩钻遇率22.3%,通过模型预测,提高采收率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火成岩遮挡 正演模拟 储层预测 储层平面非均质性
下载PDF
Gradual Evolution from Fluvial Dominated to Tide Dominated Deltas and Channel Type Transformation: A Case Study of MPE3 Block in the Orinoco Heavy Oil Belt of the Eastern Venezuelan Basin 被引量:1
15
作者 HUANG Wensong CHEN Heping +3 位作者 XU Fang MENG Zheng ZHANG Fanqin WU Suwe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909-1921,共13页
Based on the data of core description and sporopollen analysis,the gradual evolution of deltas in vertical direction and transition of channel types in the MPE3 block of the eastern Venezuela Basin have been surveyed ... Based on the data of core description and sporopollen analysis,the gradual evolution of deltas in vertical direction and transition of channel types in the MPE3 block of the eastern Venezuela Basin have been surveyed by seismic phase and well logging facies interpret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due to the great sea level rise,the sedimentary system of the Miocene Oficina Formation in the MPE3 block shifted from the distal-source sandy braided river delta to tide-affected delta,and eventually to tide-dominated delta.Vertically,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sedimentation of Oficina Formation,the distributary channels of the delta were dominated by braided river channels.While in the later stage,as the tidal effect was gradually intensified,the channel changed from braided channel to meandering channel.On plane,as a result of differential transgression,sedimentary framework and distribution of sand bodies vary across the study area.Compared with the eastern part,the western part has more braided channels,larger channel bars,less developments of distributary bay and higher ratio of sand to mud.Whereas the braided channels in the south are larger than those in the north.It is the first time we pointed out the impact of marine transgression differences on the sedimentary facies distribution and river type transition in the study area.Factors like the structural and paleogeomorphological change,sea level variation,supply of sediments have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evolution of sedimentary system and distribution of sandbodies.It is predicted that the major sandbody is more developed in the central south,which can guide the subsequent horizontal well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inoco heavy oil belt Miocene Oficina Formation braided river-dominated delta tide-dominated delta river type transition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上二叠统-下三叠统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模式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斌 邱岐 +5 位作者 陆永潮 刘德志 王继远 杜学斌 李振明 李祥权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6-619,共14页
准噶尔盆地下组合油气资源规模巨大,是最重要的战略接替领域;腹部四大凹陷二叠系—三叠系发育规模三角洲砂体,并在其中连获油气新发现。为了揭示腹部凹陷区沉积特征、沉积模式和砂体展布规律,基于大量新钻井岩心、测录井和地球物理资料... 准噶尔盆地下组合油气资源规模巨大,是最重要的战略接替领域;腹部四大凹陷二叠系—三叠系发育规模三角洲砂体,并在其中连获油气新发现。为了揭示腹部凹陷区沉积特征、沉积模式和砂体展布规律,基于大量新钻井岩心、测录井和地球物理资料,系统开展了盆地原型、层序格架、古地貌恢复和沉积体系研究。准噶尔盆地腹部上二叠统—下三叠统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期具有大型坳陷湖盆发育背景,沉积时期地形平缓,坡度小,物源供给充足,水体极浅且频繁动荡,氧化和还原环境交替出现,且整体以氧化环境为主;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具有粒度较粗、低杂基含量、中等结构成熟度、较长距离搬运、强水动力淘洗、发育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等沉积特征;腹部地区上乌尔禾组—百口泉组沉积时期优势水系主要来自西北和东北方向,整体自北向南延伸,发育乌尔禾、克拉玛依及克拉美丽3大物源体系。盆内地形分带性明显,形成扇三角洲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区、前缘区和湖区4个相带,由此在腹部地区形成了“大平原、小前缘”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格局,其中平原区和前缘区均为有利砂体发育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 沉积模式 上乌尔禾组 百口泉组 上二叠统 下三叠统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
下载PDF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精细刻画方法:以南堡凹陷M油田东一段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曲丽丽 段健 +2 位作者 余成林 林伟强 邱宇威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4-141,共8页
河道单成因砂体划分精度直接影响剩余油刻画精度,进而决定了开发治理和调整的效果。以南堡凹陷M油田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储层为例,优选地震属性刻画单一朵体边界,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地质知识库约束下追踪河道主流线,采用拟声波反演技... 河道单成因砂体划分精度直接影响剩余油刻画精度,进而决定了开发治理和调整的效果。以南堡凹陷M油田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储层为例,优选地震属性刻画单一朵体边界,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地质知识库约束下追踪河道主流线,采用拟声波反演技术刻画河道边界,结合动态资料验证,进行了水下分流河道的精细刻画。研究表明:M油田同期多朵体发育,单个朵体发育2~8支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宽度在80~240 m之间,最宽可达440 m,单成因砂体厚度为2.6~5.8 m,河道的宽厚比为25∶1~78∶1,动态验证资料及钻井结果的对比表明河道刻画预测精度吻合率达90%。通过河道精细刻画,提高了砂体展布方向的预测精度和剩余油刻画的精度,为后期开发治理提供了地质依据。这种对砂体边界进行逐级刻画的储层综合预测方法在复杂断块泛连通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储层的水下分流河道刻画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 水下分流河道 储层综合预测 井震结合 河道主流线 河道边界刻画 动态资料验证 南堡凹陷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九龙山地区中侏罗统湿地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18
作者 王波 王艳清 +8 位作者 马进业 宫清顺 朱军 朱超 李雅楠 王远飞 裴梓薇 张君 魏巍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0-260,共11页
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地震和实验测试等资料,对柴达木盆地九龙山地区中侏罗统沉积特征及成藏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九龙山地区中侏罗统发育潮湿气候下的陆相含煤沉积建造,属于湿地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②中侏罗统发育3类岩相组合:第... 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地震和实验测试等资料,对柴达木盆地九龙山地区中侏罗统沉积特征及成藏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九龙山地区中侏罗统发育潮湿气候下的陆相含煤沉积建造,属于湿地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②中侏罗统发育3类岩相组合:第1类是浅灰色、棕灰色泥岩与砂岩、含砾砂岩、砂砾岩和砾岩互层;第2类是煤层、深灰色碳质泥岩与砂岩、含砾砂岩和砾岩互层;第3类是深灰色碳质泥岩、油页岩和泥岩互层。3类岩相组合分别对应辫状河三角洲的上平原、下平原—前缘和湖相沉积。③中侏罗统沉积时期河道较频繁迁移,砂体在平面上呈辫状、网状和朵状分布,具有多期叠置、侧向变化较快的特征。研究认为中侏罗统辫状河三角洲下平原与前缘河道砂体的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是九龙山地区常规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湖相油页岩是九龙山地区非常规油气勘探的潜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型辫状河三角洲 沉积特征 中侏罗统 九龙山地区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塔河油田9区下油组块状叠置厚油层渗流屏障研究
19
作者 刘学利 郑小杰 +2 位作者 屈兴勃 张小军 蔡玥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0-271,共12页
塔河油田9区三叠系阿克库勒组下油组储层为典型的块状叠置辫状河三角洲储层,夹层分布及连通性极其复杂,封闭断层和泥质屏障、钙质胶结帯等不同级次渗流屏障控制着油藏内部油水运动。为深化储层空间非均质表征,在储层构型分析基础上,笔... 塔河油田9区三叠系阿克库勒组下油组储层为典型的块状叠置辫状河三角洲储层,夹层分布及连通性极其复杂,封闭断层和泥质屏障、钙质胶结帯等不同级次渗流屏障控制着油藏内部油水运动。为深化储层空间非均质表征,在储层构型分析基础上,笔者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动静态相结合,对渗流屏障类型及其级次进行划分,分析泥质屏障、钙质胶结帯形成机理及其受控因素,建立块状厚油层渗流屏障分布地质模型。研究表明:塔河油田9区下油组主要渗流屏障为封闭断层屏障和层间、层内发育的泥质及钙质隔夹层;依据渗流阻挡作用分为4个级次,东北向封闭性断层及复合河道顶部6级界面是1级渗流屏障,3~5级构型界面控制了2~4级泥质、钙质渗流屏障的发育,建立完全不遮挡型、部分遮挡型及完全遮挡型等3种渗流屏障模式。通过分级次定量表征渗流屏障的空间分布,深化储层空间非均质性研究,为基于流动单元的精细地质建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构型 渗流屏障 辫状河三角洲 库勒组下油组 塔河油田
下载PDF
塔北隆起西部地区白垩系碎屑岩油气成藏规律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壮 石万忠 +4 位作者 王任 骆福嵩 夏永涛 覃硕 张晓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46,共16页
以岩心观察、物性分析、地球化学分析和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单井、连井沉积相分析、地震精细解释及优势砂体识别等方法,从油气来源、油气充注特征、输导体系及储盖组合等4个方面对塔北隆起西部地区白垩系碎屑岩油气成藏规律及模式... 以岩心观察、物性分析、地球化学分析和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单井、连井沉积相分析、地震精细解释及优势砂体识别等方法,从油气来源、油气充注特征、输导体系及储盖组合等4个方面对塔北隆起西部地区白垩系碎屑岩油气成藏规律及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白垩系油气具有“陆源”特征,石油主要来自库车坳陷三叠系湖相烃源岩,天然气主要来自库车坳陷侏罗系煤系烃源岩,区内深部三叠系海相烃源岩贡献极小。(2)研究区白垩系油气充注持续时间长,成藏时期晚,早期生油,晚期生气,油成藏于中新世(4.0~22.0 Ma),气成藏于晚中新世—中上新世(3.5~11.0 Ma),受2.6~3.5 Ma构造隆升影响,气藏成熟度较低。(3)研究区油气输导体系较发育,天山南地区以断裂和不整合面作为主要运移通道;顺北地区以不整合面和巴西改组薄层砂体为运移通道。(4)研究区储层主要发育在舒善河组和巴西改组,含砂率一般高于60%,与其上部发育的连续泥岩构成良好的储盖组合;优质储层的分布受沉积相控制,天山南地区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扇三角洲前缘砂坝及滩坝,顺北地区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朵体,目前探井未钻遇朵体最高部位,油气显示相对较差;顺北地区储层物性更佳。(5)研究区天山南与顺北地区因断裂活动强度及储盖组合特征存在差异造成了二者的油气藏类型不同,前者以低幅度构造、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为主,后者以规模较小的岩性油气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模式 陆相烃源岩 辫状河三角洲 构造-岩性复合圈闭 碎屑岩储层 下白垩统 天山南地区 顺北地区 库车坳陷 塔北隆起西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