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紧急制动行为预测的汽车智能制动灯研究
- 1
-
-
作者
吴绍斌
刘雪婷
周佳
高利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
出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5-120,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90920304)
-
文摘
为预防车辆紧急制动造成的追尾碰撞事故,分析跟驰行驶中相邻车辆驾驶人的制动行为过程,提出基于紧急制动行为预测的防追尾碰撞方法。以实际道路采集的驾驶行为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紧急制动、常规制动、加速换挡等行为的加速、制动、离合器踏板的位移变化过程,建立基于加速踏板位移变化率及驾驶操纵动作时序过程的紧急制动预测模型,设计开发汽车智能制动灯。分别在虚拟驾驶平台和实际道路上,对智能制动灯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虚拟驾驶试验情况下,使用智能制动灯的车辆被追尾的发生率降低了30%;实际道路测试情况下,制动灯能够有效预测驾驶人的紧急制动行为,先于常规制动灯0.1-0.3 s点亮,提醒后车驾驶人注意安全。
-
关键词
交通安全
防追尾碰撞
紧急制动行为预测
智能制动灯
驾驶行为
制动时延
-
Keywords
traffic safety
anti-rear-end collision
emergency braking behavior prediction
intelligent brake light
driving behavior
brake time lag
-
分类号
X924.2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U491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
题名碰撞试验移动壁障的开发
- 2
-
-
作者
胡祥玲
师玉涛
陈现岭
李金广
-
机构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河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汽车工程师》
2013年第2期45-49,共5页
-
文摘
为解决试验壁障主要依靠进口的问题,提高移动壁障自主开发能力,文章以满足ECER95法规的侧碰移动壁障为例,通过阐述结合试验法规而研究得出的一整套开发过程。提供了包括避免产生二次碰撞的延时制动系统、符合质量质心的车体框架、适合制造商的部件选择、有限元强度分析及试验验证在内的设计方法,使碰撞试验移动壁障的开发过程有据可依。
-
关键词
碰撞试验
移动壁障
二次碰撞
制动
延时
强度分析
-
Keywords
Crash test: Moveahle barrier: Secondary impact: brake, time-lag: Analysis of strength
-
分类号
U467.1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
题名机车编组方式对列车再充气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 3
-
-
作者
胡杨
魏伟
张渊
-
机构
大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1-120,共10页
-
基金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15J007-O)
-
文摘
为量化机车编组方式对重载列车再充气特性的影响,结合神华铁路万吨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试验结果,对万吨重载列车再充气特性进行分析,并利用基于气体流动理论的空气制动系统仿真方法,建立列车空气制动系统模型,通过试验对比验证仿真系统的准确性,对不同机车编组、多机车不同滞后时间和不同减压量的再充气过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列车头部机车数目增加对首车再充气特性影响较小,2种编组列车的副风缸压强差值小于15kPa;单编列车充风时间是3辆机车编组充风时间的2.4倍;当机车集中于列车前部时,充风时间缩短量与机车数目增加量非正比关系,即3辆机车集中编组的充风时间不是单编列车充风时间的3/10;机车数目对于充风时间的影响完全取决于编组方式,分散编组减压50kPa的充风时间较集中编组节省37%~75%,机车集中编组减压110kPa的充风时间是分散编组的1.5~3.5倍,分散编组常用全制动的充风时间为机车集中编组的30%~63%;从控机车滞后时间对充风时间影响较小,充风时间增长量与滞后时间相近;得到4种机车编组方式不同减压量的充风时间的二次拟合函数,随着减压量的增加,4种机车编组的充风时间增长缓慢。
-
关键词
重载列车
制动系统仿真
纵向动力学
再充气特性
机车编组方式
滞后时间
-
Keywords
heavy-haul train
simulation of braking system
longitudinal dynamics
air-recharging characteristic
locomotive marshalling mode
lag time
-
分类号
U270.35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