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车辆运动预测的AEB系统控制策略
1
作者 韦民祥 郑玲 杨威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56,共10页
针对自动紧急制动(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AEB)系统弯道适应性差及舒适性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过程运动预测,考虑变曲率弯道和制动舒适性的AEB系统控制策略。基于三次样条曲线建立行车道路模型,对前车进行定位,并计算... 针对自动紧急制动(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AEB)系统弯道适应性差及舒适性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过程运动预测,考虑变曲率弯道和制动舒适性的AEB系统控制策略。基于三次样条曲线建立行车道路模型,对前车进行定位,并计算相对曲线距离。考虑车辆运动的非线性特性以及时间效应,建立基于高斯过程理论的车辆运动预测模型,设计了基于预测碰撞时间的分级预警与制动控制策略。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实现车辆的避撞,解决了AEB系统在复杂动态工况下的弯道适应性和制动舒适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辅助系统 自动紧急制动 高斯过程 碰撞时间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推理的驾驶员反应时间修正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于广鹏 谭德荣 +1 位作者 田厚杰 吕长民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34-1239,共6页
为进一步完善汽车主动防碰撞预警系统,建立了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驾驶员反应时间修正方法。该方法以驾驶员的实时反应时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采集驾驶员的加油频率、深加油比例、制动频率、深制动比例等数据,利用所建立的模糊推理规则... 为进一步完善汽车主动防碰撞预警系统,建立了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驾驶员反应时间修正方法。该方法以驾驶员的实时反应时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采集驾驶员的加油频率、深加油比例、制动频率、深制动比例等数据,利用所建立的模糊推理规则判断出一个适应于当前驾驶员动态驾驶倾向的实时反应时间,然后对Berkeley算法进行修正,计算出车辆行驶所需要的安全车距,并在驾驶模拟器上进行了对比分析。经模拟实验验证,本方法所确定的15名驾驶员的理论平均反应时间为1.000 0 s,方差为0.041 7,而实际平均反应时间为1.007 7 s,方差为0.046 9,并且根据理论反应时间所确定的预警距离与根据实际反应时间所确定的预警距离比较接近。可见本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预警算法的准确性,能够充分考虑驾驶员的实时驾驶特性,降低预警系统的虚警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主动防碰撞 驾驶倾向 反应时间 模糊推理
下载PDF
基于紧急制动行为预测的汽车智能制动灯研究
3
作者 吴绍斌 刘雪婷 +1 位作者 周佳 高利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5-120,共6页
为预防车辆紧急制动造成的追尾碰撞事故,分析跟驰行驶中相邻车辆驾驶人的制动行为过程,提出基于紧急制动行为预测的防追尾碰撞方法。以实际道路采集的驾驶行为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紧急制动、常规制动、加速换挡等行为的加速、制动、离... 为预防车辆紧急制动造成的追尾碰撞事故,分析跟驰行驶中相邻车辆驾驶人的制动行为过程,提出基于紧急制动行为预测的防追尾碰撞方法。以实际道路采集的驾驶行为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紧急制动、常规制动、加速换挡等行为的加速、制动、离合器踏板的位移变化过程,建立基于加速踏板位移变化率及驾驶操纵动作时序过程的紧急制动预测模型,设计开发汽车智能制动灯。分别在虚拟驾驶平台和实际道路上,对智能制动灯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虚拟驾驶试验情况下,使用智能制动灯的车辆被追尾的发生率降低了30%;实际道路测试情况下,制动灯能够有效预测驾驶人的紧急制动行为,先于常规制动灯0.1-0.3 s点亮,提醒后车驾驶人注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防追尾碰撞 紧急制动行为预测 智能制动灯 驾驶行为 制动时延
下载PDF
次任务下的驾驶员视觉搜索能力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秦华 李吉涛 冉令华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7-141,共5页
从视觉搜索的角度研究次任务对驾驶绩效的影响,通过反应时长评价驾驶接管绩效,使用视野测试和眼动数据研究驾驶员视觉搜索能力。自变量为驾驶员所执行的次任务类型和次任务沉浸时长。共采集32名被试在不同沉浸程度下的反应时长和眼动数... 从视觉搜索的角度研究次任务对驾驶绩效的影响,通过反应时长评价驾驶接管绩效,使用视野测试和眼动数据研究驾驶员视觉搜索能力。自变量为驾驶员所执行的次任务类型和次任务沉浸时长。共采集32名被试在不同沉浸程度下的反应时长和眼动数据,结果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后,被试所需要的反应时长缩短且正确率升高。被试所执行的次任务类型对其视觉搜索能力有显著性影响,相比于游戏次任务组,相声次任务组的被试反应更快且正确率更高。此外,5 min和10 min的沉浸时长对被试的视觉搜索能力不具有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次任务接管时间 反应时 驾驶辅助系统 视觉搜索绩效
下载PDF
驾驶员反应时间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耿岚鑫 刘凇男 刘大学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15年第2期25-29,共5页
对于预警类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是一个重要参数。本文针对不同的驾驶员类型、不同的预警方式,在实车测试平台上进行驾驶员反应时间的测量。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各种情况下不同的驾驶员反应时间,该研究的成果将对预警类智能... 对于预警类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是一个重要参数。本文针对不同的驾驶员类型、不同的预警方式,在实车测试平台上进行驾驶员反应时间的测量。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各种情况下不同的驾驶员反应时间,该研究的成果将对预警类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中预警方式和预警时间的选取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驾驶 驾驶员 反应时间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下载PDF
不同的交通管控条件对驾驶员警觉影响研究
6
作者 刘彬彬 熊坚 熊登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8年第2期302-305,共4页
针对城市道路中不同交通管控条件对驾驶员警觉性反应特性,选择交通信号灯作为影响因素,设计了无交通信号灯和有交通信号灯的两个十字交叉路口风险场景,招募了30名驾驶员佩戴眼动仪进行驾驶模拟对比实验,通过采集驾驶员的制动反应时间和... 针对城市道路中不同交通管控条件对驾驶员警觉性反应特性,选择交通信号灯作为影响因素,设计了无交通信号灯和有交通信号灯的两个十字交叉路口风险场景,招募了30名驾驶员佩戴眼动仪进行驾驶模拟对比实验,通过采集驾驶员的制动反应时间和注视行为参数来分析不同的交通管控条件对驾驶员警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交通管控条件下,驾驶员的警觉水平有差异,在有一定的交通管控条件下,驾驶员反而会产生松懈的心理,警觉水平有所下降,没有交通管控的条件,驾驶员的警觉水平会有所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号灯 驾驶员警觉 驾驶模拟实验 制动反应时间 注视行为参数
下载PDF
用于电动化及智能化汽车的电动助力制动系统的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孙昂 陈捷 郝雨 《汽车文摘》 2019年第1期16-22,共7页
汽车制动系统正在从传统的真空助力向电动助力制动系统发展,经历了电控液压和非液压助力制动系统。在汽车智能化和低碳化发展的大趋势下,结合线控技术和制动能量回收的发展,电动助力制动系统的发展正在向集成化、智能化和低碳化发展。... 汽车制动系统正在从传统的真空助力向电动助力制动系统发展,经历了电控液压和非液压助力制动系统。在汽车智能化和低碳化发展的大趋势下,结合线控技术和制动能量回收的发展,电动助力制动系统的发展正在向集成化、智能化和低碳化发展。电动助力系统与底盘技术紧密结合,是汽车驾驶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电动助力系统的相关研究和技术应用现状,列举了国际大公司典型的电动助力形式,提出了电动助力系统发展面临的挑战,总结了未来电动助力技术发展的8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 电动助力制动 线控 电动化
下载PDF
基于模拟实验的驾驶人因素对警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宁宁 袁玲薇 +1 位作者 熊登 WAN hua-sen 《人类工效学》 2017年第5期29-33,共5页
目的为分析对驾驶人警觉特性影响显著的驾驶人因素,利用驾驶模拟系统,以驾驶人为研究主体,选择驾驶人特征为影响因素,选取城市道路为测试场景,设计了驾驶模拟测试实验。方法通过采集驾驶人在测试场景下面对风险情况时的制动反应时间数... 目的为分析对驾驶人警觉特性影响显著的驾驶人因素,利用驾驶模拟系统,以驾驶人为研究主体,选择驾驶人特征为影响因素,选取城市道路为测试场景,设计了驾驶模拟测试实验。方法通过采集驾驶人在测试场景下面对风险情况时的制动反应时间数据分析驾驶人特征对警觉特性的影响。结果所设计的仿真实验与测试结果良好,不同性别驾驶人警觉水平存在一定差异;驾驶人年龄、驾龄与里程等特征对驾驶人警觉特性影响不明显。结论研究结果可用于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人 驾驶人警觉 交通信号灯 仿真模拟实验 制动反应时间 交通安全 驾驶行为 交通心理 危险感知 情境测试
下载PDF
Development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an automatic parking brake system with less driveline sensor 被引量:4
9
作者 WANG JunNian SUN NaNa +2 位作者 YAN JiaWei SONG DaFeng WANG QingNia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1628-1641,共14页
Electrical Parking Brake(EPB) has been popularly used in passenger cars over the past ten years. With the help of the several kinds of sensors mounted in driveline for the total traction force estimation, EPB can obta... Electrical Parking Brake(EPB) has been popularly used in passenger cars over the past ten years. With the help of the several kinds of sensors mounted in driveline for the total traction force estimation, EPB can obtain well performance on drive-off assistance and automatic parking brake. Furthermore, its AUTOHOLD function can realize automatic parking brake and ease the driver. However, given that the higher cost and complexity of this traction force estim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driveline sensors and its slower response resulted by applying maximum parking force for safety parking while driving off, a novel automatic parking brake system without these transmission system sensors, such as clutch position sensor for the cars with manual transmission,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its control scheme and application test. Firstly, the indirect judgement method of the appropriate moment to release the parking brake, which is based on the car pitch moment when it drives off, is introduced according to the force analysis when the car is ready to go. Then a pragmatic mass estimation method for proper brake force calculation is proposed for improving the drive-off performance. In addition, for the convenience and drivability of skillful driver, as well as the system reliability, a mechanical redundant design to reserve the conventional handbrake lever is also described. Finally, various simulations based on CarSim software and road tests are performed to validate its effective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matic PARKING BRAKE mass estimation hill-start assist RELEASING time drive-off TILT angle REDUNDANT design
原文传递
脚部受振疲劳对驾驶人制动反应时间的影响
10
作者 运伟国 肖润谋 李彬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8-134,共7页
为研究机动车驾驶人在振动环境中脚部振动疲劳对行车制动反应时间的影响,选择12名身心健康的受试志愿者进行试验。受试志愿者在性别、年龄、体重、职业等方面有一定的代表性,符合中国驾驶人的基本情况。首先在电磁振动台上安装空气座椅... 为研究机动车驾驶人在振动环境中脚部振动疲劳对行车制动反应时间的影响,选择12名身心健康的受试志愿者进行试验。受试志愿者在性别、年龄、体重、职业等方面有一定的代表性,符合中国驾驶人的基本情况。首先在电磁振动台上安装空气座椅及制动踏板模拟真实的驾驶环境,利用[0,1]区间估量法对驾驶人脚部振动响应进行评价;然后利用VBOX数据采集系统,依次测量得到12名受试志愿者脚部承受标准激励(频率8Hz,幅值6.45m/s^2)约2min振动前后的制动反应时间。试验结果表明:12名受试志愿者坐姿的脚部振动疲劳降低工效界限对应的振动加速度均值为6.45m/s^2;经历2min脚部振动疲劳后,受试志愿者制动反应时间平均延长0.33s,且制动过程中出现滞速现象明显增多,主观感受脚部发麻,动作迟钝,表明脚部振动疲劳对驾驶人制动反应时间影响显著;基于国际标准ISO 2631中人体对于振动的反应与振动的能量关系和连续4h驾驶条件,计算得到中国驾驶人坐姿脚部振动疲劳降低工效界限对应的垂直方向振动限值为0.59m/s^2,因此在确定中国驾驶人制动行为模型时应充分考虑脚部振动疲劳对其制动反应时间的影响。研究结论可为车辆驾驶室地板振动限值制定及车辆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脚部振动 心理学评价 制动反应时间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