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upuncture for breakthrough pain in cancer:A medical record
1
作者 Diana Lalli Flavia Santoboni +4 位作者 Riccardo Vallorani Mario Vetrano Eleonora Latini Sveva Maria Nusca Maria Chiara Vulpiani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CSCD 2021年第4期254-257,共4页
Patients with chronic cancer pain frequently suffer from severe pain intensity exacerbations.A 60-years old woman had been experiencing Breakthrough Cancer Pain(BTCP) mostly concentrated on shoulders since the resecti... Patients with chronic cancer pain frequently suffer from severe pain intensity exacerbations.A 60-years old woman had been experiencing Breakthrough Cancer Pain(BTCP) mostly concentrated on shoulders since the resection of the upper right lung lobe one year before,reason why she underw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TCM).She was diagnosed with BTCP.Despite strong opioids intake during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she continued to suffer from pain without benefiting from these medications.She was treated with somatic and auricular acupuncture and cupping technique for 10 sessions,2-3 sessions per week,30 min per session.After five/six sessions of treatment the patient felt much better,relieved from the pain with an improving Numeric rating Scale(NRS) and an important improving of Breakthrough Pain Assessment Tool-BAT and Constant-Murley Score.In cancer patients,acupuncture could represent an effective treatment o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breakthrough pain CANCER Case report
原文传递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of Nurses Working at 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 Hospital toward Cancer Pain Management
2
作者 Rolina K. Al-Wassia 《Open Journal of Nursing》 2016年第4期274-281,共8页
Objective: This survey aims to identify the levels of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among nurses regarding cancer pain management. Methods: This cross-sectional survey was undertaken at 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 Hospital, J... Objective: This survey aims to identify the levels of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among nurses regarding cancer pain management. Methods: This cross-sectional survey was undertaken at 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 Hospital, Jeddah, between September 4 and September 27, 2015. The survey instrument was a pre-set questionnaire comprising 39 closed-ended format questions.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questions to assess their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about cancer pain management and adherence to frequent misconceptions regarding opioid therapy. The chi-square test was used to compare differences between variables. Results: One hundred twenty-eight questionnaires were completed and analyzed. A mean sample score of 41.3% was achieved on pain-related knowledge questions. The average score on all 39 questions was 16.1 ± 4.6 (range, 0 - 24). Nurses on the male medical ward were most knowledgeable compared with those on other wards (p p p p p = 0.002). Conclusion: Optimization of inpatient supportive procedures should be a specific task at 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 Hospital until an oncology unit with nurses specialized in cancer care is establish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TITUDE breakthrough Cancer pain Cancer KNOWLEDGE NURSE pain Management
下载PDF
复方倍他米松对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下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爆发痛的影响
3
作者 李庆宝 聂晗笑 +5 位作者 李世宏 王义斌 陈乃祺 王玮 徐飞 张德利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1-605,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倍他米松对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下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爆发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单侧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患者100例,男32例,女68例,年龄55~75岁,BMI 18.5~35.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无佐剂... 目的探讨复方倍他米松对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下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爆发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单侧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患者100例,男32例,女68例,年龄55~75岁,BMI 18.5~35.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无佐剂组(C组,n=34)、地塞米松佐剂组(D组,n=33)和复方倍他米松佐剂组(B组,n=33)。麻醉诱导前三组行坐骨神经阻滞,注入0.4%罗哌卡因15 ml。之后再行股神经阻滞,C组注入0.4%罗哌卡因15 ml,D组注入0.4%罗哌卡因15 ml(含地塞米松5 mg),B组注入0.4%罗哌卡因15 ml(含复方倍他米松4 mg)。记录术后爆发痛发生情况、爆发痛评分、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阿片类药物用量和补救镇痛例数。记录术后0~24 h、24~48 h、48~72 h下地活动距离、睡眠质量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B组术后爆发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阿片类药物用量明显减少(P<0.05),补救镇痛率和术后第1晚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D组比较,B组术后爆发痛发生率和爆发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阿片类药物用量明显减少(P<0.05),补救镇痛率和术后第1晚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降低(P<0.05)。三组不同时间段下地活动距离、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倍他米松佐剂可降低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下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爆发痛发生率,提供完善的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提高患者术后第1晚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发痛 神经阻滞 复方倍他米松 地塞米松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下载PDF
规范化疼痛干预联合心理干预对急诊胃癌爆发痛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4
作者 朱雪晴 张继明 李雁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6期1774-1776,1782,共4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干预联合心理干预对急诊胃癌爆发痛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92例急诊胃癌爆发痛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疼痛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疼痛干预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干预联合心理干预对急诊胃癌爆发痛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92例急诊胃癌爆发痛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疼痛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疼痛干预的基础上接受规范化疼痛干预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24 h爆发痛发生次数]和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HAMA、HAMD、V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24 h爆发痛发生次数均少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HAMA、HAMD、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4 h爆发痛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疼痛干预联合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急诊胃癌爆发痛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疼痛程度,提高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疼痛干预 心理干预 胃癌爆发痛 负性情绪
下载PDF
舒芬太尼预防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停用瑞芬太尼暴发痛的探讨
5
作者 吴建燕 刘丽 +2 位作者 刘衍林 王斌 韩松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预防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停用瑞芬太尼暴发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5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并应用瑞芬太尼麻醉的患者70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5例,研究组和对...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预防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停用瑞芬太尼暴发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5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并应用瑞芬太尼麻醉的患者70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5例,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瑞芬太尼麻醉后暴发痛的预防。研究组患者缝皮前30min给予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mg/kg,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5min(T_(1))、15min(T_(2))、30min(T_(3))的脉搏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_(2))、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疼痛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烦躁等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T_(1)、T_(2)、T_(3)时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各时点SpO_(2)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术后恶心、呕吐、烦躁、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30min时静脉注射0.1mg/kg舒芬太尼能够有效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的术后暴发痛,镇痛效果较好且不影响苏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暴发痛
下载PDF
影响慢性中重度癌痛患者疼痛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4
6
作者 王楠娅 刘玉梅 +2 位作者 赵恒军 何华 李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55-658,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慢性中重度癌痛患者疼痛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426例确诊为恶性肿瘤且伴有慢性中重度癌痛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影响疼痛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3 d内疼痛控制良好率为85.6%。合并骨转移(... 目的:分析影响慢性中重度癌痛患者疼痛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426例确诊为恶性肿瘤且伴有慢性中重度癌痛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影响疼痛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3 d内疼痛控制良好率为85.6%。合并骨转移(P=0.026)、疼痛控制后仍有爆发痛发生(P<0.001)、每日等效口服吗啡剂量(morphine equivalent daily dose,MEDD)较大(P<0.001)的患者疼痛控制不佳;而阿片类药物联合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有利于疼痛的控制(P=0.024)。单因素分析显示消化系统肿瘤、疼痛强度、四肢痛、合并神经病理性疼痛、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Ⅳ期患者中多部位转移为疼痛控制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骨转移、存在爆发痛、MEDD较大为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作用NA-SIDs为疼痛控制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爆发痛 骨转移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下载PDF
普瑞巴林联合鞘内输注舒芬太尼治疗骨转移癌爆发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曹启旺 黄东 +2 位作者 徐慧巧 吴礼平 谷思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4-388,共5页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联合鞘内输注舒芬太尼治疗骨转移癌爆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骨转移癌爆发痛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普瑞巴林+鞘内输注舒芬太尼组,n=20),B组(安慰剂+鞘内输注舒芬太尼组,n=20)和C组(口服硫酸吗啡控释片组,n=20)。...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联合鞘内输注舒芬太尼治疗骨转移癌爆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骨转移癌爆发痛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普瑞巴林+鞘内输注舒芬太尼组,n=20),B组(安慰剂+鞘内输注舒芬太尼组,n=20)和C组(口服硫酸吗啡控释片组,n=20)。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3组患者治疗后基础痛及爆发痛的强度,并观察爆发痛的发作频率、总体满意度(general satisfaction,GSS)及不良反应。结果:与B组和C组比较,A组患者的基础痛及爆发痛VAS评分和发作频率显著降低(P<0.05),患者的GSS最高(P<0.05),恶心呕吐、嗜睡及便秘等不良反应少。结论:普瑞巴林联合鞘内输注舒芬太尼能有效减轻骨转移癌基础痛和爆发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瑞巴林 舒芬太尼 鞘内 输注 爆发痛 基础痛
下载PDF
硫酸吗啡缓释片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8
作者 陈立平 申文 +6 位作者 韩茜 袁燕 梁栋 殷琴 朱雯 许恒 胡学铭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9期679-683,共5页
目的:观察硫酸吗啡缓释片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最终入选的61例伴有重度疼痛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硫酸吗啡缓释片联合加巴喷丁组(A组)30例,单纯硫酸吗啡缓释片组(B组)3... 目的:观察硫酸吗啡缓释片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最终入选的61例伴有重度疼痛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硫酸吗啡缓释片联合加巴喷丁组(A组)30例,单纯硫酸吗啡缓释片组(B组)31例。两组患者根据疼痛程度逐渐增加药物用量,治疗目标为背景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3分,当出现爆发痛时采用盐酸吗啡片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缓解程度、吗啡的日均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疼痛缓解程度: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背景痛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在给药后第2、3、7和14天,A组患者平均背景痛NRS评分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给药后第2、3、7、14和28天,A组患者24小时爆发痛的平均次数也少于B组(P<0.05)。(2)吗啡的日均用量:综合硫酸吗啡缓释片和盐酸吗啡片的日均总用量,在给药第28天,A组患者日均吗啡用量少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活质量评分:在正规服药后,两组患者在情绪、失眠、恶心等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在失眠、恶心等方面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吗啡缓释片联合加巴喷丁胶囊能有效治疗癌性疼痛,减少吗啡的用量及副作用,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加巴喷丁 癌性疼痛 爆发痛
下载PDF
程控间歇脉冲输注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时产妇爆发痛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菁 陈晨 +3 位作者 孙啸云 徐世琴 冯善武 王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50-1253,共4页
目的分析程控间歇脉冲输注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模式下产妇发生爆发痛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行分娩镇痛的产妇215例,年龄20~45岁,孕期≥37周,单胎头位,ASAⅡ或Ⅲ级。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后接入电子镇痛泵,参数设置:0.08%罗哌卡因+舒... 目的分析程控间歇脉冲输注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模式下产妇发生爆发痛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行分娩镇痛的产妇215例,年龄20~45岁,孕期≥37周,单胎头位,ASAⅡ或Ⅲ级。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后接入电子镇痛泵,参数设置:0.08%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负荷剂量15 ml,脉冲剂量10 ml/h,单次追加剂量8 ml,锁定时间30 min,极限量30 ml/h。当产妇出现爆发痛时给予0.1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共10 ml追加,根据产妇是否发生爆发痛分为两组:爆发痛组和无爆发痛组。记录产妇一般情况和分娩镇痛相关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爆发痛的相关因素。结果93例(43.2%)产妇发生爆发痛。与无爆发痛组比较,爆发痛组产间发热率明显升高、分娩镇痛满意度明显降低(P<0.05)。两组器械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硬膜外镇痛中断、镇痛15 min后NRS评分增加和第一产程时间延长是发生爆发痛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镇痛15 min后NRS评分增加、硬膜外镇痛中断、第一产程时间延长是硬膜外分娩镇痛后发生爆发痛的独立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程控间歇脉冲输注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爆发痛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影响晚期癌症伴慢性中重度疼痛患者镇痛效果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10
作者 刘玉梅 邵宗鸿 +1 位作者 李薇 王楠娅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51-256,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晚期癌症伴慢性中重度疼痛患者镇痛效果的相关因素,为晚期癌症姑息治疗提供一些参考。方法收集260例晚期恶性肿瘤伴有慢性中重度疼痛患者的相关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规范化镇痛治疗。以疼痛强度数字分级法评分降至≤3分,爆... 目的探讨影响晚期癌症伴慢性中重度疼痛患者镇痛效果的相关因素,为晚期癌症姑息治疗提供一些参考。方法收集260例晚期恶性肿瘤伴有慢性中重度疼痛患者的相关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规范化镇痛治疗。以疼痛强度数字分级法评分降至≤3分,爆发痛次数≤3次/日,解救治疗次数≤3次/日作为疼痛控制良好的指标,以镇痛3天疼痛控制情况、镇痛时间、镇痛药物剂量作为评价镇痛难易的指标。分析性别、年龄、肿瘤类型、有无骨转移、疼痛强度、疼痛部位、疼痛原因、疼痛机制及有无频发爆发痛(每天3次以上)对镇痛效果的影响。结果 260例患者镇痛治疗3天疼痛控制良好率为75.4%(196/260),中位镇痛时间为2天。Logistic回归及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化系统肿瘤、重度疼痛和频发爆发痛是导致镇痛3天疼痛控制不佳(P<0.05)及镇痛时间长(P<0.05)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性别、年龄、骨转移、疼痛部位、疼痛原因和疼痛机制对镇痛3天疼痛控制情况及镇痛时间长短无显著影响(P>0.05)。185例应用强阿片类药物患者中,年龄<60岁(P=0.018)、重度疼痛(P<0.001)、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P=0.002)及频发爆发痛(P=0.015)的患者需止痛药物剂量大,而性别、肿瘤类型、骨转移、疼痛部位、疼痛原因对镇痛药物剂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年龄<60岁、消化系统肿瘤、重度疼痛、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及频发爆发痛为影响镇痛效果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癌症 癌痛 疼痛强度 爆发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下载PDF
疼痛全程管理对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爆发痛的影响 被引量:69
11
作者 范祖燕 林金香 吴丹纯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降低癌痛患者爆发痛发生率。方法将200例癌痛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组,2014年1~12月收治的癌痛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2015年1~12月收治的癌痛患者100例分为干预组,两组均按癌痛规范化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健康指导,干预组实施疼痛全... 目的降低癌痛患者爆发痛发生率。方法将200例癌痛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组,2014年1~12月收治的癌痛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2015年1~12月收治的癌痛患者100例分为干预组,两组均按癌痛规范化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健康指导,干预组实施疼痛全程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及爆发痛发生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爆发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程护理管理模式是一种全程化、专业化、人性化的护理模式,用于癌症晚期患者的疼痛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癌性爆发痛的发生,提高癌痛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癌痛 爆发病 全程管理 服药依从性
下载PDF
癌性爆发痛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乐 王蓉 +2 位作者 贾红力 于小桂 侯爱和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了解肿瘤科医护人员癌性爆发痛管理现状,为癌性爆发痛管理对策的制定和医护人员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医护人员癌性爆发痛管理状况问卷对213名肿瘤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对于癌性爆发痛知晓状况较好,... 目的:了解肿瘤科医护人员癌性爆发痛管理现状,为癌性爆发痛管理对策的制定和医护人员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医护人员癌性爆发痛管理状况问卷对213名肿瘤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对于癌性爆发痛知晓状况较好,但在癌性爆发痛评估状况、处理状况、参与管理状况及健康教育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结论:应加强医护人员癌性爆发痛相关知识培训,制定规范化的癌性爆发痛管理流程,促进有效的疼痛管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肿瘤 癌性爆发痛 管理
下载PDF
0.15%罗哌卡因硬膜外给药用于分娩镇痛中爆发痛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42
13
作者 马李 彩娟 冯善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单独或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给药抑制分娩镇痛中爆发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成功施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后,第一产程中出现爆发痛的初产妇60例,ASAⅠ或Ⅱ级,足月单胎,随机分为0.15%罗哌卡因的追加组(A组)和0.08%罗哌...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单独或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给药抑制分娩镇痛中爆发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成功施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后,第一产程中出现爆发痛的初产妇60例,ASAⅠ或Ⅱ级,足月单胎,随机分为0.15%罗哌卡因的追加组(A组)和0.08%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4μg/ml的追加组(B组),每组30例。记录产妇VAS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追加次数、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用量及缩宫素使用例数、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不良反应等。结果与B组比较,A组爆发痛给予追加剂量20min后VAS评分明显降低,追加次数明显减少,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两组改良Bromage评分均为0,缩宫素使用例数、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08%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4μg/ml背景输注8ml/h的情况下,0.15%罗哌卡因抑制分娩镇痛后第一产程中出现的爆发痛的效果明显优于0.08%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4μg/ml,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爆发痛 罗哌卡因 追加剂量
下载PDF
癌症爆发痛治疗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廖亚勇 陈耀成 +1 位作者 陈素红 管静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4期15-17,19,共4页
癌痛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伴随症状之一,而爆发痛作为癌痛的一种特殊类型,因其起病急、持续时间较长、疼痛程度高,对患者及社会常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关注爆发痛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本文从爆发痛的定义、分类分型... 癌痛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伴随症状之一,而爆发痛作为癌痛的一种特殊类型,因其起病急、持续时间较长、疼痛程度高,对患者及社会常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关注爆发痛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本文从爆发痛的定义、分类分型、病理生理学机制和通过不同给药途径综合治疗特点等方面分析爆发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爆发痛 治疗 进展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防治瑞芬太尼全身麻醉爆发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雨逸孜 王江玲 +2 位作者 蔡昀方 张润泽 朱烨静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0期131-134,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与舒芬太尼在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中防治瑞芬太尼术后爆发痛的比较研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羟考酮组(Q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冲洗止血时停用七氟烷和顺式阿曲库铵,缝皮时停...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与舒芬太尼在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中防治瑞芬太尼术后爆发痛的比较研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羟考酮组(Q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冲洗止血时停用七氟烷和顺式阿曲库铵,缝皮时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同时对Q组患者静脉注射羟考酮注射液0.1 mg/kg,对S组患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对C组患者静脉注射等量0.9%生理盐水。观察三组患者缝皮结束(T_0)、拔管时(T_1)、拔管后5 min(T_2)、15 min(T_3)、30 min(T_4)的MAP、HR以及T_1至T_4时间的视觉模拟评(VAS)评分,记录患者恶心呕吐、嗜睡、烦躁、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及追加的镇痛药量。结果 Q组与S组的MAP值,HR值及VAS评分在T1至T4四个时间点均低于C组,Q组MAP值及HR值在T_2及T_3时间低于S组,Q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组及S组在镇痛追加及烦躁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0.1 mg/kg羟考酮能够有效防治瑞芬太尼麻醉后的术后爆发痛和痛觉过敏,羟考酮镇痛效果良好且不影响苏醒质量,无呼吸抑制发生,是用于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但要注意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的发生,临床应用需提前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羟考酮 瑞芬太尼 全身麻醉 爆发痛
下载PDF
普瑞巴林预防癌症爆发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曹启旺 黄东 +1 位作者 徐慧巧 谷思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7-259,共3页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预防癌症爆发痛(breakthrough cancer pain,BT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患有BTCP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安慰剂治疗组(A组)和普瑞巴林治疗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BTCP的疼痛VAS评分、发作频率、盐酸布桂嗪的注射次数及药物不...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预防癌症爆发痛(breakthrough cancer pain,BT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患有BTCP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安慰剂治疗组(A组)和普瑞巴林治疗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BTCP的疼痛VAS评分、发作频率、盐酸布桂嗪的注射次数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BTCP的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B组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BTCP的发作频率及盐酸布桂嗪的注射次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B组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普瑞巴林能有效减少BTCP的疼痛强度及发作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瑞巴林 癌症爆发痛 基础性疼痛
下载PDF
氨酚羟考酮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爆发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曲金荣 王青山 +1 位作者 关丽云 曹莉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19期2992-2994,共3页
目的观察氨酚羟考酮对肺癌晚期骨转移患者爆发痛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的肺癌晚期骨转移中重度疼痛患者60例,疼痛评分≥4分,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患者均为初始接受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给予羟考酮控释... 目的观察氨酚羟考酮对肺癌晚期骨转移患者爆发痛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的肺癌晚期骨转移中重度疼痛患者60例,疼痛评分≥4分,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患者均为初始接受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给予羟考酮控释片(简称羟考酮)10 mg口服每12小时1次背景药量治疗,其中吗啡组(对照组)发生爆发痛时给予吗啡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氨酚羟考酮组(治疗组)发生爆发痛时给予氨酚羟考酮口服治疗。用药24 h根据疼痛结果滴定羟考酮控释片用药量,每天进行评估。治疗5 d后进行疗效评价,观察比较2组患者用药前后疼痛缓解程度、爆发痛发生次数、羟考酮用药总量及药物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疼痛总缓解率分别为93.3%和96.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有较高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3.3%与30.0%(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发生爆发痛次数及羟考酮总用药量均减少,且不良反应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组为(72.3±2.4)分,对照组为(63.4±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酚羟考酮对肺癌骨转移爆发痛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能有效控制爆发痛的发生,减少阿片类药物用药量,且应用方便,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酚羟考酮 吗啡注射液 骨转移 爆发痛
下载PDF
癌症患者爆发痛的管理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倩倩 杨智慧 +3 位作者 张立力 樊颖维 米雪 范中意 《现代临床护理》 2016年第12期64-68,共5页
癌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症状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在《癌症疼痛诊疗规范》([1])中提到,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为25%,晚期可高达60%-80%,其中1/3患者表现为重度疼痛。爆发性癌痛是一种特殊的癌症疼痛状态,最初是1990年由PORTENOY等(... 癌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症状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在《癌症疼痛诊疗规范》([1])中提到,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为25%,晚期可高达60%-80%,其中1/3患者表现为重度疼痛。爆发性癌痛是一种特殊的癌症疼痛状态,最初是1990年由PORTENOY等([2])定义:在镇痛药物平稳控制基础痛的基础上,仍出现的突发、急性的疼痛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爆发痛 护理
下载PDF
奥施康定联合度洛西丁治疗晚期癌痛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石磊 张永亮 杨莹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15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奥施康定联合度洛西丁治疗晚期癌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晚期癌症合并疼痛的患者60例,治疗前使用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给予奥施康定+度洛西丁治疗,对照组30例仅给予奥施康定治疗。通过规范化... 目的:探讨奥施康定联合度洛西丁治疗晚期癌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晚期癌症合并疼痛的患者60例,治疗前使用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给予奥施康定+度洛西丁治疗,对照组30例仅给予奥施康定治疗。通过规范化、个体化止痛治疗,研究治疗后疼痛药物使用情况、控制爆发痛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取得良好的止痛效果,但治疗组奥施康定使用剂量平均为(55.6±1.2)mg,对照组为(80.2±0.7)m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5 d,2~7 d及2~14 d的爆发痛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药物相关性肝肾功能异常;两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恶心呕吐,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给予止吐、缓泻等对症治疗后症状可明显好转,不影响持续用药。结论:奥施康定+度洛西丁治疗晚期癌痛疗效显著,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施康定 度洛西丁 癌痛 焦虑抑郁障碍 爆发痛 疗效
下载PDF
基于健康赋权理念的癌痛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丽丽 明洁 +1 位作者 魏玉玲 冷敏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5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赋权理念的癌痛患者自我管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6月在肿瘤科住院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成立"Ca-HELP癌痛干预小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赋权理念的癌痛患者自我管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6月在肿瘤科住院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成立"Ca-HELP癌痛干预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癌痛患者自我管理进行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及干预后癌性爆发痛发生率、疼痛应对策略评分,评估2组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癌性爆发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应对策略量表认知、行为维度及总量表均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总体健康状况及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健康赋权理念对癌痛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干预,有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疼痛,减少癌性爆发痛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赋权理念 癌痛 自我管理 癌性爆发痛 疼痛护理 中西医结合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