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TABLISHMENT OF CRITERIA FOR MEASURING MDR-1 GENE EXPRESSION LEVEL IN BREAST CANCER BY RT-PCR
1
作者 刘晓晴 宋三泰 +3 位作者 石成华 徐建明 汤仲明 江泽飞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2期50-53,共4页
Objective: To formulate criteria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mdr1) gene expression for predicting chemotherapy response and prognosis. Methods: Using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assay, the exp... Objective: To formulate criteria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mdr1) gene expression for predicting chemotherapy response and prognosis. Methods: Using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assay, the expression of mdr1 gene in 82 breast cancer samples were detected. Results: The data were treated by statistic analysis system (SAS)singlevariate analysis. It showed that the level of mdr1 gene expression clearly deviated from normal to right distribution (P<0.0001), and thus might be divided by quantiles P50 (mdr1/β 2MG=0.2) and P75 (mdr1/β 2MG=0.6), which were taken as the preliminary criteria for analyzing 56 patients' chemosensitivity to ADM、VDS and VCR in vitro and 32 relapsed metastatic patients' chemotherapy response in vivo, seperately. When mdr1/( 2MG(0.2, the ratios of resistance gradually escalated, but there were about 30%~50% of the cases who showed sensitive to the drugs in vitro and effective to chemotherapy in vivo. When mdr1/β 2MG≥0.6, the most of patients showed drug resistance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abovementioned results, criteria of evaluating mdr1 gene expression level was formulated: the mdr1/β 2MG<0.2 (P50) was considered as negative expression, the ratio≥02~<0.6 (P75) was weakly positive expression, ≥0.6 was strongly positive expression. This indicated that different levels of mdr1 gene expression may reflect objectively drug resistance in vitro and chemotherapy response in viv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st neoplasma 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expression
下载PDF
基于1.5 T磁共振T2定量成像预测乳腺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周毅 黎勇 +3 位作者 李然 方正 杨弟春 付炜晨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108-1111,共4页
目的基于1.5 T磁共振T2定量成像预测乳腺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收治的5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乳腺癌微卫星稳定性分为稳定性组(n=39)和不稳定性组(n=17... 目的基于1.5 T磁共振T2定量成像预测乳腺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收治的5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乳腺癌微卫星稳定性分为稳定性组(n=39)和不稳定性组(n=17)。患者均接受1.5 T磁共振T2定量成像检查。对比两组患者T2定量成像参数(T2值、离散系数)以及临床资料,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基于1.5 T磁共振T2定量成像预测乳腺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临床价值。结果不稳定性组患者T2值和离散系数为96.43±5.78、0.67±0.12,显著高于稳定性组患者(81.27±5.29、0.32±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组患者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Ⅲ期占比为76.47%、58.82%,显著高于稳定性组患者(46.15%、2.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值、离散系数、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Ⅲ期均是乳腺癌患者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影响因素;ROC曲线结果提示:T2值、离散系数对于患者微卫星不稳定性的预测敏感度分别为76.5%、82.4%,特异度分别为64.1%、74.4%,两者联合检测预测敏感度为88.2%,特异度为89.7%,显著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1.5 T磁共振T2定量成像参数T2值和离散系数联合预测乳腺癌患者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且T2值和离散系数是乳腺癌患者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 T磁共振 T2定量成像 乳腺肿瘤 微卫星不稳定
下载PDF
基于钼靶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乳腺癌Her-2表达状态
3
作者 王玲玲 李程辉 +4 位作者 杨丽 汤晓敏 朱芸 谢宗玉 赵楠楠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421-1426,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钼靶影像组学列线图在术前预测乳腺癌Her-2表达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手术或穿刺前行乳腺钼靶检查的262例女性浸润性导管癌(IDC)病人。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83例和测试集79例。利用钼靶图像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O... 目的:探讨基于钼靶影像组学列线图在术前预测乳腺癌Her-2表达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手术或穿刺前行乳腺钼靶检查的262例女性浸润性导管癌(IDC)病人。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83例和测试集79例。利用钼靶图像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OI),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通过统计和LASSO机器学习方法降维,保留纳入模型的最优预测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作为分类器,建立影像组学模型;结合影像资料,通过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影像特征模型;将影像组学特征结合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模型的预测效能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绘制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评估其效能。结果: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最佳,训练集敏感度84.62%,特异度84.75%,AUC值为0.920,测试集敏感度84.00%,特异度83.33%,AUC值为0.916。校准曲线中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曲线与理想曲线一致性较好,决策曲线有良好的净收益。结论:钼靶影像组学列线图可以作为术前评估乳腺癌病人Her-2状态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钼靶 HER-2表达 影像组学 列线图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50例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 被引量:57
4
作者 徐兵河 李凯 +2 位作者 刘端琪 李文辉 认宏轩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79-581,共3页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 (健择 )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4月以本法治疗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 5 0例。中位化疗周期数 3周期 (2~ 4周期 )。结果 :可评价疗效 4 7例 ,CR ...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 (健择 )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4月以本法治疗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 5 0例。中位化疗周期数 3周期 (2~ 4周期 )。结果 :可评价疗效 4 7例 ,CR 2例 (4 3% ) ,PR 18例 (38 3% ) ,SD 18例 (38 3% ) ,PD 9例 (19 1% ) ,总有效率 (CR +PR) 4 2 6 % ,中位肿瘤进展时间 (TTP) 4 5月。主要毒性恶心、呕吐与骨髓抑制。结论 :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疗效较好 ,使用方便 ,毒性反应较轻 ,是蒽环类耐药性乳腺癌的有效解救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吉西他滨 顺铂
下载PDF
乳腺癌中-βcatenin、cyclinD1、c-myc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4
5
作者 何艳姣 乔超 +2 位作者 刘朝霞 俞进 李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βcatenin、cyclinD1、c-my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9例乳腺癌,72例乳腺增生症和4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βcatenin、cyclinD1、c-myc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40例正常乳腺组... 目的探讨-βcatenin、cyclinD1、c-my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9例乳腺癌,72例乳腺增生症和4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βcatenin、cyclinD1、c-myc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4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βcatenin在细胞膜中强表达,cyclinD1及c-myc阴性表达。乳腺癌-βcatenin异常表达率78.15%(93/119)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症44.44%(32/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cyc linD1阳性表达率57.98%(69/119)高于乳腺增生症33.33%(24/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1)。乳腺癌c-myc阳性表达率56.30%(67/119)高于乳腺增生症27.78%(20/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βcatenin异常表达、cyclinD1的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c-myc的过表达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相关。-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cyclinD1的表达相关,而与c-myc的表达无关。结论β-catenin异常表达是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子,这个过程可能是通过激活cyclinD1实现的。-βcatenin异常表达和cyclinD1、c-myc过表达可作为评估乳腺癌转移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βcatenin CYCLIND1 C-MYC
下载PDF
人参皂甙Rh_2对耐药乳腺癌细胞P-糖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诱导物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朴丽花 韩春姬 +2 位作者 金元哲 陈琦 许祖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1-476,共6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h2对人乳腺癌MCF7/Adr细胞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物(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1,MMP1)、MMP2、MMP9表达...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h2对人乳腺癌MCF7/Adr细胞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物(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1,MMP1)、MMP2、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药物对MCF7/Adr细胞的毒性作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阿霉素(adriamycin,ADM)的荧光强度;Real 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gp、EMMPRIN、MMP1、MMP2和MMP9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ADM组与对照组相比,ADM能上调细胞P-gp、EMMPRIN、MMP1、MMP2和MMP9蛋白表达;人参皂甙Rh2能抑制ADM对细胞P-gp、EMMPRIN、MMP1、MMP2和MMP9蛋白和mRNA水平的上调作用。结论人参皂甙Rh2可以有效逆转乳腺癌细胞耐药细胞系MCF7/ADM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 人参皂甙RH2 多药耐药
下载PDF
肿胀液溶脂法直视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盛宇伟 任建强 +2 位作者 于金玲 周予民 潘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4-596,共3页
目的探讨肿胀液溶脂法直视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9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乳腺外科住院的乳腺癌患者60例,均为女性,按手术方式分为溶脂组30例和传统组30例,分别行肿胀液溶脂法直视下... 目的探讨肿胀液溶脂法直视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9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乳腺外科住院的乳腺癌患者60例,均为女性,按手术方式分为溶脂组30例和传统组30例,分别行肿胀液溶脂法直视下腋窝淋巴结清扫及传统手术,记录术中情况、淋巴结转移率、术后并发症、创面冲洗液脱落细胞学镜检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溶脂组患者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时间较传统组短〔(25.1±2.2)min和(35.2±6.1)min〕,术中出血量较传统组少〔(76.4±26.4)ml和(140.2±56.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10、7.175,P<0.05)。溶脂组和传统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42/696,47/720)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9,P=0.720)。溶脂组患者术后前臂内侧麻木疼痛发生率少于传统组(6/30和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0,P<0.05)。创面冲洗液脱落细胞学镜检溶脂组未发现阳性病例、传统组发现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7,P=0.313)。经1年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发现局部复发、切口种植和远处转移。结论肿胀液溶脂法可以清晰暴露乳腺癌患者腋窝血管、神经和淋巴结,直视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简单易行,对于保护肋间臂神经、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结切除术 肿胀液溶脂法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与诺维本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康欣梅 张清媛 赵文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24-25,28,共3页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TE方案)与诺维本联合表阿霉素(NE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TE组34例和NE组36例。结果:TE组总有效率(64.7%)和复治有效率(60.0%)高于NE组(38.9%和28.6%),中位...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TE方案)与诺维本联合表阿霉素(NE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TE组34例和NE组36例。结果:TE组总有效率(64.7%)和复治有效率(60.0%)高于NE组(38.9%和28.6%),中位疾病进展时间长于NE组(两组分别为9.6个月和7.2个月),(P<0.05);两组初治有效率和中位生存期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胃肠反应和脱发为主,大多为Ⅰ~Ⅱ度,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NE组静脉炎发生率高于TE组,TE组关节肌肉酸痛发生率相对较高,但均可耐受。结论: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和诺维本联合表阿霉素对晚期乳腺癌均有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但TE组对复治患者疗效更好,可作为复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诺维本 表阿霉素 联合化疗 乳腺肿瘤
下载PDF
抑制生长因子受体连接蛋白-2表达对乳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叶韵斌 陈慧菁 +2 位作者 刘枋 李洁羽 陈强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5-62,共8页
目的进一步验证生长因子受体连接蛋白-2(Grb2)的表达在乳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Grb2小干扰RNA(siRNA)转染至乳癌细胞SKBr3中,台盼蓝计数法测定存活细胞数,TUNEL技术和AnnexinⅤ/PI染色分析转染后细胞的凋亡,免疫细... 目的进一步验证生长因子受体连接蛋白-2(Grb2)的表达在乳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Grb2小干扰RNA(siRNA)转染至乳癌细胞SKBr3中,台盼蓝计数法测定存活细胞数,TUNEL技术和AnnexinⅤ/PI染色分析转染后细胞的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分析转染后细胞Grb2的表达。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测定Grb2、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42/44ERK)、磷酸化p42/44ERK(P-p42/44ERK)、原癌基因蛋白质c-akt(Akt)、磷酸化Akt(P-Akt)和STAT5转录因子表达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结果台盼蓝计数法结果显示,转染Grb2siRNA可有效抑制SKBr3的生长。TUNEL实验显示,Grb2siRNA转染SKBr3细胞后,随着时间延长,凋亡细胞明显增加。AnnexinⅤ/PI测定结果亦提示,Grb2的抑制可明显诱导SKBr3细胞凋亡。转染48h后,SKBr3的活化caspase3表达水平由0.99%升至17.43%。免疫组化染色表明,Grb2siRNA转染细胞后,SKBr3细胞Grb2表达明显下降,由转染24h后的下降至转染72h后的+~-。Western蛋白质印迹分析证实,Grb2的抑制可导致SKBr3细胞P-p42/44ERK,P-Akt以及STAT5表达明显下降。P-p42ERK与p42ERK的相对吸光度值之比由未转染的(60±17)%下降至转染24h后的(38±13)%,及转染48h后的(21±8)%;P-p44ERK与p44ERK的相对吸光度值之比,由未转染时(104±16)%,分别下降至(49±13)%及(30±10)%;P-Akt与Akt的相对吸光度值之比由未转染的(40±6)%下降至(32±10)%和(15±4)%。与未转染组相比,转染24及48h后STAT5相对吸光度值分别下降为(64±6)%和(52±14)%。结论抑制Grb2的表达可抑制乳癌细胞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生长因子 RNA干扰 乳腺肿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CT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健文 陈伟国 +3 位作者 李亚芬 黄梁 陈憩 朱建新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7-379,共3页
目的 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瘤的CT表现和特征 ,探讨增强前后CT值变化 (ΔCT)与肿瘤性质和大小及转移淋巴结的关系。方法 分析 1996年 7月~ 2 0 0 0年 4月经增强CT检查且具有病理结果的 81例乳腺肿瘤病人共 93个病灶 ,其中乳腺癌 36个 ... 目的 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瘤的CT表现和特征 ,探讨增强前后CT值变化 (ΔCT)与肿瘤性质和大小及转移淋巴结的关系。方法 分析 1996年 7月~ 2 0 0 0年 4月经增强CT检查且具有病理结果的 81例乳腺肿瘤病人共 93个病灶 ,其中乳腺癌 36个 ,良性病变 5 7个。结果 良、恶性组平扫CT平均值分别为 2 1 2 4± 7 2 4HU和 2 5 6 5± 9 43HU (P >0 0 5 ) ,增强后CT值分别为 16 86± 17 77H和 35 36± 15 0 7HU(P <0 0 1) ;良、恶性组肿瘤边缘有毛刺或分叶状分别为6 3 89% (2 3/ 36 )和 15 79% (9/ 5 7) (P <0 0 1)。 <1cm的非钙化性良性病灶ΔCT值均 <30HU ,40 % <1cm的乳腺癌△CT值 >30HU。CT对转移淋巴结的总检出率为 5 3 3% (8/ 15 ) ,对N2 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为 85 71% (6 / 7)。结论 CT在乳腺疾病的鉴别诊断和乳腺癌的术前分期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CT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引物介导原位标记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中HPV16和18型感染 被引量:4
11
作者 任占平 黄健辉 +4 位作者 石喆 杜娟 陈蔚麟 戴文斌 唐德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3-246,共4页
探讨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技术(Primedinsitulabeling,PRINS)在检测乳腺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16型和18型感染的应用和了解HPV16和18型感染与人乳腺良、恶性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PRINS... 探讨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技术(Primedinsitulabeling,PRINS)在检测乳腺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16型和18型感染的应用和了解HPV16和18型感染与人乳腺良、恶性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PRINS)技术和SP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80例乳腺癌,10例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性增生,2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0例乳腺腺病,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HPV16DNA,HPV18DNA和HPV16、18E6蛋白。结果:乳腺癌组中HPV16DNA,HPV18DNAH和HPV16、18E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导管上皮不典型性增生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和正常组。中、重不典型性增生组中HPV18DNA和HPV16、18E6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轻度不典型性增生组(P<0.05)。癌组中HPV16,HPV18DNA双阳性为45.0%(36/80),导管上皮不典型性增生组中HPV16、18DNA双阳性为40.0%(4/10)。结论: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技术可用于乳腺癌组织中HPV16DNA和HPV18DNA的检测,HPV16和HPV18型的混合感染可能与女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头状瘤病毒 引物介导 原位标记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Wnt信号通路在乳腺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何艳姣 刘朝霞 +3 位作者 乔超 徐妙生 俞进 李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10-213,284,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Wnt信号通路关键因子β-catenin的突变和表达及靶基因cyclinD1、c-my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9例乳腺癌,72例乳腺增生症和4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β-catenin、cyclinD1、c-myc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Wnt信号通路关键因子β-catenin的突变和表达及靶基因cyclinD1、c-my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9例乳腺癌,72例乳腺增生症和4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β-catenin、cyclinD1、c-myc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PCR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44例乳腺癌β-catenin外显子3的突变情况,同时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β-catenin的表达。结果4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β-catenin在细胞膜中强表达,cyclinD1及c-myc阴性表达。乳腺癌β-catenin异常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症,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78.15%vs44.44%,P<0.01),乳腺癌cyclinD1、c-myc阳性表达率高于乳腺增生症(57.98%vs33.33%;56.30%vs27.78%,均P<0.01)。β-catenin异常表达、cyclinD1的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c-myc的过表达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相关。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cyclinD1的表达相关,而与c-myc的表达无关。44例乳腺癌组织中未检测到β-catenin基因外显子3的突变,β-catenin的异常表达率为77.30%。结论β-catenin异常表达是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子,这个过程可能是通过激活cyclinD1实现的。β-catenin异常表达和cyclinD1、c-myc过表达可作为评估乳腺癌转移预后、指导治疗的指标。乳腺癌组织中细胞内β-catenin异常积聚不是由β-catenin基因突变所致,可能存在其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WNT信号通路 Β-CATENIN CYCLIND1 C-MYC
下载PDF
102例乳腺导管原位癌的钼靶和MRI表现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娄鉴娟 邹启桂 +1 位作者 蒋燕妮 王思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钼靶和MR检查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DCIS的99例患者(102个病灶),术前均接受钼靶和MR检查。分析钼靶和MRI图像,计算2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分析漏诊原因。结果 102个病灶中,钼靶检出88个... 目的探讨钼靶和MR检查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DCIS的99例患者(102个病灶),术前均接受钼靶和MR检查。分析钼靶和MRI图像,计算2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分析漏诊原因。结果 102个病灶中,钼靶检出88个,检出率为86.27%(88/102);MRI检出99个,检出率为97.06%(99/102);二者联合的检出率为100%。钼靶漏诊的14个病灶中6个为高级别DCIS,4个伴微浸润,MRI漏诊的3个病灶均为非高级别DCIS。结论在乳腺DCIS的诊断中,虽然钼靶发现钙化有优势,但MRI在诊断高危导管原位癌中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原位癌 乳房X线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成人乳腺干细胞中乳腺癌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石爱平 许宁 +3 位作者 范志民 张哲 王广义 王有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34-935,共2页
目的探讨成人乳腺干细胞的分子特点。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印记杂交方法,检测从乳腺癌旁正常组织中分离培养的具有乳腺干细胞特点的乳腺上皮细胞(SHMEC)及同源癌组织中乳腺癌相关基因C-myc,C-jun、Ras,C-erbB2的转录和表达。结果SHMEC... 目的探讨成人乳腺干细胞的分子特点。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印记杂交方法,检测从乳腺癌旁正常组织中分离培养的具有乳腺干细胞特点的乳腺上皮细胞(SHMEC)及同源癌组织中乳腺癌相关基因C-myc,C-jun、Ras,C-erbB2的转录和表达。结果SHMEC不转录癌基因C-myc和C-jun,不表达C-erbB2及Ras癌基因蛋白,而其同源癌组织中可检测出癌基因的转录或表达。结论成人乳腺干细胞SHMEC,不具有恶性转变的分子基础,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干细胞 癌基因 乳腺癌
下载PDF
^(99m)Tc-MIBI显像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龙明清 孙强 +3 位作者 徐竞英 黄汉源 周辉 刘玉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32-33,28,共3页
目的:寻找灵敏,特异,无创的诊断乳腺癌方法。材料方法:用99mTcMIBI对60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乳腺平面显像,采用早期(15min)及延迟(3hr)二时相。观察肿块及淋巴结部位有无放射性浓聚。全部病例有手术病理对... 目的:寻找灵敏,特异,无创的诊断乳腺癌方法。材料方法:用99mTcMIBI对60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乳腺平面显像,采用早期(15min)及延迟(3hr)二时相。观察肿块及淋巴结部位有无放射性浓聚。全部病例有手术病理对照。结果:31例乳腺癌患者,99mTcMIBI显像阳性28例。其灵敏度为90.3%,特异性为79.3%,准确率为85%。29例良性肿物99mTcMIBI显像阳性6例。结论:99mTcMIBI乳腺显像对鉴别诊断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有较高敏感性和准确性,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乳腺肿瘤 锝99M MIBI 乳腺肿块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早期清醒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董慧咏 邢玉英 +3 位作者 代洪燕 董振咏 贾丽 张爱玉 《疑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668-671,共4页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患者早期清醒的影响。方法6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ASAⅠ、Ⅱ级,年龄35~55岁。根据瑞芬太尼输注速度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Ⅰ、Ⅱ、Ⅲ组),每组20例。手术开始前15min,I...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患者早期清醒的影响。方法6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ASAⅠ、Ⅱ级,年龄35~55岁。根据瑞芬太尼输注速度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Ⅰ、Ⅱ、Ⅲ组),每组20例。手术开始前15min,I组微量泵恒速输注瑞芬太尼3μg.kg-1.h-1,Ⅱ组微量泵恒速输注瑞芬太尼4μg.kg-1.h-1,Ⅲ组微量泵恒速输注瑞芬太尼5μg.kg-1.h-1;3组均给予异丙酚,初始剂量为8mg.kg-1.h-1,与瑞芬太尼同时输注。待患者意识消失,给予喉罩,术中保留自主呼吸。手术开始后根据患者双频谱指数(BIS)值、体动及呼吸情况追加麻醉药物。术中患者BIS值维持在45~65,若出现体动,则追加瑞芬太尼0.3μg/kg。于苏醒期监测BIS值及OAA/S评分,并记录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苏醒时间分别(3.1±0.6)min、(3.3±0.6)min、(3.2±0.7)min;定向力恢复时间分别为(4.2±0.7)min、(4.3±0.5)min、(4.6±0.8)min。3组患者唤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出手术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抑制的发生率Ⅲ组较I、II组高(P<0.05)。3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手术后躁动。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早期清醒迅速完全,苏醒时间为5min左右。由于瑞芬太尼半衰期短,患者术后很快就会感到疼痛,术后镇痛应及时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瑞芬太尼 麻醉 静脉 乳腺癌根治术
下载PDF
长春瑞滨和吡柔比星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傅小玉 杨玲 +2 位作者 柯玉华 范玉华 廖玲霞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69-70,共2页
目的 :观察长春瑞滨 (NVB)、吡柔比星 (THP)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方法 :2 5例术后复发转移 ,16例有 2处以上部位转移 ,且全部为复治的Ⅳ期患者。NVB 2 5mg/m2 ,静脉冲入 ,第 1、8天 ;THP 4 0mg/m2 ,静脉冲入 ,第 2天 ,2 1天为... 目的 :观察长春瑞滨 (NVB)、吡柔比星 (THP)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方法 :2 5例术后复发转移 ,16例有 2处以上部位转移 ,且全部为复治的Ⅳ期患者。NVB 2 5mg/m2 ,静脉冲入 ,第 1、8天 ;THP 4 0mg/m2 ,静脉冲入 ,第 2天 ,2 1天为一周期。结果 :完全缓解 2例 ,部分缓解 12例 ,有效率为 5 6 %。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和静脉炎。白细胞减少为 10 0 % ,其中Ⅲ、Ⅳ度达 6 0 %。结论 :NVB +THP联合作为二线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联合化疗 长春瑞滨 吡柔比星 临床观察 疗效
下载PDF
Hsa-miR-133a对人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超群 吴正升 +4 位作者 张瑰红 项茹 朱涛 徐晓春 吴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Hsa-miR-133a(miR-133a)对人乳腺癌细胞侵袭、迁移和增殖的影响,并初步分析miR-133a影响乳腺癌细胞侵袭及迁移的可能机制。方法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将miR-133a阻遏物(miR-133a inhibitors)转染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以inhibit... 目的探讨Hsa-miR-133a(miR-133a)对人乳腺癌细胞侵袭、迁移和增殖的影响,并初步分析miR-133a影响乳腺癌细胞侵袭及迁移的可能机制。方法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将miR-133a阻遏物(miR-133a inhibitors)转染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以inhibitor negative control(inhibitor NC)作为阴性对照。通过MTS试剂盒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和侵袭力;采用Transwell迁移实验及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再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33a的靶基因,并对其靶基因进行基因功能分析。结果 (1)miR-133a inhibitors组与inhibitor NC组间细胞增殖活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2)划痕后miR-133a inhibitors组细胞迁移能力比inhibitor NC组明显增强(P<0.05);(3)Transwell侵袭及迁移实验显示转染miR-133a inhibitors后,MCF-7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均明显增强(P<0.01,P<0.05);④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33a的靶基因中,部分发挥了促进细胞侵袭、迁移的生物学功能。结论 (1)MiR-133a对人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可能存在负性调控作用,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潜在候选靶点;(2)MiR-133a可能通过多种靶基因发挥其对肿瘤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MIRNA miR-133a TRANSWELL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45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兵河 刘炬 +4 位作者 张频 李青 赵龙妹 王佳玉 袁芃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721-723,共3页
背景与目的: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非常困难,疗效较差,寻找有效的联合化疗方案是提高其疗效的关键。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治疗复发和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1年1月-2006年3月以此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45例... 背景与目的: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非常困难,疗效较差,寻找有效的联合化疗方案是提高其疗效的关键。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治疗复发和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1年1月-2006年3月以此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45例。中位化疗周期数3周期(2—6周期)。结果:可评价疗效45例,CR3例(6.7%),PR25例(55.6%),SD11例(24.4%),PD6例(13.3%),总有效率(CR+PR)62.2%,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7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9个月。1年生存率73.3%。紫杉醇加卡铂方案一线和二线治疗进展期乳腺癌近期疗效分别为62.1%和62.5%。内脏转移与软组织转移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别。主要毒性为恶心、呕吐、神经毒性、骨髓抑制。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治疗复发和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较好,使用方便,毒性反应较轻,是晚期乳腺癌的有效解救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紫杉醇 卡铂 复发 转移
下载PDF
乳腺黏液癌的MRI征象特点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煌 张嫣 +2 位作者 刘永熙 谭昱 郭庆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2-656,共5页
目的分析乳腺黏液癌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乳腺黏液癌的MRI表现,包括病变形态、最大径、T1WI及T2WI信号特征、肿块内部强化方式及增强曲线类型、DWI信号特征及ADC值。结果 34例乳腺黏液癌单纯型22例,混合... 目的分析乳腺黏液癌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乳腺黏液癌的MRI表现,包括病变形态、最大径、T1WI及T2WI信号特征、肿块内部强化方式及增强曲线类型、DWI信号特征及ADC值。结果 34例乳腺黏液癌单纯型22例,混合型12例。MRI示21例为肿块型,6例为非肿块型,7例为多发结节型;T1W平扫22例呈低信号,10例呈等信号,2例呈混杂高信号;T2W脂肪抑制序列20例呈高信号,13例呈不均匀高信号,1例呈低信号,19例病灶内可见低信号纤维分隔;动态增强早期呈典型环形强化11例;时间-信号曲线呈流入型11例,平台型18例,流出型5例。结论乳腺黏液癌的MRI表现有一定特点,MR检查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腺癌 黏液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