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isotropic surface broken bond properties and wettability of calcite and fluorite crystals 被引量:19
1
作者 高志勇 孙伟 +1 位作者 胡岳华 刘晓文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5期1203-1208,共6页
Anisotropic surface broken bond densities of six different surfaces of calcite and three surfaces of fluorite were calculated. In terms of the calculated results, the commonly exposed surfaces of the two minerals were... Anisotropic surface broken bond densities of six different surfaces of calcite and three surfaces of fluorite were calculated. In terms of the calculated results, the commonly exposed surfaces of the two minerals were predicted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surface broken bonds densities and surface energies were analyzed. Then the anisotropic wettability of the commonly exposed surfaces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101^-4), (213^-4)and (01 1^-8)surfaces for calcite and (111) for fluorite are the most commonly exposed surfaces and there is a good rectilinear relation between surface broken bond density and surface energy with correlation of determination (R^2) of 0.9613 and 0.9969, respectively. The anisotropic wettability of different surfaces after immersing in distilled water and sodium oleate solutions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can be explained by anisotropic surface broken bond densities and active Ca sites densities,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CITE FLUORITE surface broken bonds CLEAVAGE surface energy contact angle WETTABILITY
下载PDF
Mineral cleavage nature and surface energy: Anisotropic surface broken bonds consideration 被引量:18
2
作者 高志勇 孙伟 胡岳华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9期2930-2937,共8页
The population of surface broken bonds of some typical sulfide, oxide and salt-type minerals which may belong to cubic, tetragonal, hexagonal, or orthorhombic system, were calculated. In terms of the calculation resul... The population of surface broken bonds of some typical sulfide, oxide and salt-type minerals which may belong to cubic, tetragonal, hexagonal, or orthorhombic system, were calculated. In terms of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the cleavage natures of these minerals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face broken bonds density and surface energy was also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broken bonds properties could be used to predict the cleavage nature of most of minerals, and the predicted cleavage planes agree well with those reported in previous literature. Moreover, this work explored a rule that, surface broken bonds densit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surface energy with 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R2) of over 0.8, indicating that the former is a dominant factor to determine the latter. Therefore, anisotropic surface broken bonds density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stability of mineral surface and the reactivity of surface ato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broken bonds CLEAVAGE surface energy pyrite SPHALERITE CASSITERITE rutile HEMATITE
下载PDF
Reconstruction of broken Si–O–Si bonds in iron ore tailings (IOTs) in concrete 被引量:12
3
作者 Juan-hong Liu Yu-cheng Zhou +1 位作者 Ai-xiang Wu Hong-jiang W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1329-1336,共8页
This paper reports a study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broken Si O Si bonds in iron ore tailings (IOTs) in concrete. Limestone and IOT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coarse aggregates on th... This paper reports a study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broken Si O Si bonds in iron ore tailings (IOTs) in concrete. Limestone and IOT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coarse aggregates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s of concrete samples. The dif- ferences in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s (ITZs) between aggregate and paste were analy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ener- gy-dispersive spectroscopy (EDS). Meanwhile,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infrared spectroscopy (IR) were used to study microscopic changes in limestone and IOTs powders in a simple alkaline environment that simulated ce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s of IOTs concrete or paste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limestone concrete or paste under identical conditions. The Ca/Si atom ratios in the ITZs of IOTs con- crete samples are lower than those of limestone concrete;the diffraction peak of the calcium silicate phase at 2θ = 29.5°, as well as the bands of Si O bonds shifting to lower wavenumbers, indicates reconstruction of the broken Si-O-Si bonds on the surfaces of IOTs with Ca(O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n ore TAILINGS broken SI O SI bondS ALKALINE environment RECONSTRUCTION
下载PDF
黄铁矿晶体断裂机制与表面反应性研究
4
作者 王纪镇 荆茂晨 +2 位作者 刘睿华 张佳祺 陈友良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7-325,共9页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断裂键参数和晶体结构分析,本文研究了黄铁矿晶体各向异性、晶体断裂规律及表面反应性。研究结果表明,黄铁矿晶体中存在Fe—S和S—S两种化学键,且Fe—S键的键能高于S—S键。Fe—S键与S—S键强度不等导致晶面断裂键密...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断裂键参数和晶体结构分析,本文研究了黄铁矿晶体各向异性、晶体断裂规律及表面反应性。研究结果表明,黄铁矿晶体中存在Fe—S和S—S两种化学键,且Fe—S键的键能高于S—S键。Fe—S键与S—S键强度不等导致晶面断裂键密度与表面能关系不显著。通过引入化学键能量参数,本文得出晶面断裂能密度更适合分析黄铁矿晶体断裂机制和预测表面能,进而从晶体化学的角度解释了黄铁矿(100)、(111)、(210)、(110)面的表面能及其在晶体断裂时出现的困难程度依次增加的趋势,同时明确了黄铁矿常见暴露面的位点配位性质。基于此,研究得出黄铁矿表面低配位数的位点活性相对较强,从晶体化学的角度阐述了含金黄铁矿具有良好可浮性以及黄铁矿不同晶面氧化性差异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晶体结构 晶面稳定性 表面能 断裂键 各向异性
下载PDF
矿物解理/断裂规律与晶面间距的弱相关性及证明
5
作者 王纪镇 张佳祺 +2 位作者 闫荣禄 陈友良 李甲伟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1-937,共7页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断裂键理论和晶体化学性质,定量研究了矿物解理/断裂的晶体化学机制以及与晶面间距(或面网间距)的关系。归纳发现,矿物常见解理/断裂面并不总是与晶面间距最大的晶面相对应,体现为弱相关性。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矿物常...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断裂键理论和晶体化学性质,定量研究了矿物解理/断裂的晶体化学机制以及与晶面间距(或面网间距)的关系。归纳发现,矿物常见解理/断裂面并不总是与晶面间距最大的晶面相对应,体现为弱相关性。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矿物常见解理/断裂面对应于表面能最低的晶面,而表面能与面网密度及晶面原子平均断裂键数τ正相关。晶面间距与面网密度正相关,意味着当晶面间距大的晶面成为常见解理/断裂面时,需通过降低晶面原子平均断裂键数τ值以降低表面能。然而,通过分析发现,晶面间距与晶面原子平均断裂键数τ的关联性差,从而使得晶面间距与矿物解理/断裂规律无直接关联性。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为矿物解理/断裂规律以及表面性质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面间距 矿物解理/断裂 表面能 断裂键参数 弱相关性
下载PDF
冻融循环下全灌浆套筒连接接头试验研究
6
作者 曹启坤 范伟 +4 位作者 王东晴 滑阳阳 房鹏鸽 刘壮壮 李豪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4-49,140,共7页
针对高强灌浆料和全灌浆套筒连接件,进行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并采用ABAQUS模拟了全灌浆套筒冻融循环后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冻融循环后试块抗压强度损失最为严重;冻融循环50次内,试块的抗折强度损失率均小于5%;在... 针对高强灌浆料和全灌浆套筒连接件,进行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并采用ABAQUS模拟了全灌浆套筒冻融循环后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冻融循环后试块抗压强度损失最为严重;冻融循环50次内,试块的抗折强度损失率均小于5%;在冻融循环作用下,试件各接触面的粘结力下降,环肋位置受到的剪力增大,应变减小,平均破坏位移增加;经过75次冻融循环后,试件的极限粘结强度平均下降10.3%;试验与模拟对比得出,在冻融循环75次时,全灌浆套筒内灌浆料损伤严重,但灌浆料与钢筋之间的锚固性能并未完全失效;冻融循环100次时钢筋呈刮犁式拔出,试件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灌浆料 全灌浆套筒 冻融循环 粘结性能 抗压强度 破坏形态
下载PDF
油酸钠浮选锂辉石的表面晶体化学及各向异性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龙华 田佳 +3 位作者 董发勤 巫侯琴 王振 王进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14-2221,共8页
基于锂辉石与绿柱石和长石等铝硅酸盐矿物的表面皆含有活性Al原子,表面晶体化学特性是产生选择性浮选分离的决定性因素,通过不同粒级单矿物浮选实验、Zeta电位测试、红外光谱分析、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系统研究油酸... 基于锂辉石与绿柱石和长石等铝硅酸盐矿物的表面皆含有活性Al原子,表面晶体化学特性是产生选择性浮选分离的决定性因素,通过不同粒级单矿物浮选实验、Zeta电位测试、红外光谱分析、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系统研究油酸钠浮选锂辉石的表面晶体化学及各向异性。结果表明:锂辉石浮选回收率随pH增大先增加而后减小,当pH=8.5左右,浮选回收率达到最大值;在一定粒度范围内,粒度越粗,锂辉石浮选回收率越高;锂辉石表面Al质点与油酸钠发生化学吸附作用;锂辉石晶面单位面积的断裂键数以及与油酸钠的相互作用能由大到小依次为(110)、(001),其是导致不同粒级锂辉石浮选行为差异性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辉石 油酸钠 各向异性 表面晶体化学 断裂键 浮选
下载PDF
阴离子捕收剂浮选分离一水硬铝石与高岭石的表面晶体化学 被引量:9
8
作者 徐龙华 董发勤 +3 位作者 巫侯琴 刘璟 王振 王进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5-270,共6页
铝土矿正浮选实践中,常采用脂肪酸阴离子捕收剂(如油酸)选择性分离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等铝硅酸盐矿物。矿物表面晶体化学特性是产生选择性浮选分离的决定性因素。笔者研究了油酸钠(Na OL)浮选体系中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可浮性,发现一... 铝土矿正浮选实践中,常采用脂肪酸阴离子捕收剂(如油酸)选择性分离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等铝硅酸盐矿物。矿物表面晶体化学特性是产生选择性浮选分离的决定性因素。笔者研究了油酸钠(Na OL)浮选体系中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可浮性,发现一水硬铝石可浮性明显好于高岭石。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矿物表面Al质点与油酸的羧酸基团发生化学吸附作用。借助Materials Studio软件分别计算了2种矿物常见晶面的单位面积断裂键数,并计算了矿物晶面/捕收剂的作用能。计算分析发现,矿物晶面单位面积断裂键数以及与油酸根离子相互作用能大小存在差异,具体为:一水硬铝石(100)>(001)>(010),而高岭石(010)>(110)>(001),而且油酸与一水硬铝石3个晶面的的作用皆强于高岭石。矿物晶体晶面的Al-O断裂键数不同导致油酸作用下高岭石和一水硬铝石的可浮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水硬铝石 高岭石 油酸 表面晶体化学 断裂键 浮选
下载PDF
铁路碎石道砟静态压碎行为数值模拟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徐 赵春发 翟婉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7-143,共7页
为揭示碎石道砟静态受压力学行为与破碎机理,用激光扫描仪获得道砟的真实几何形态,采用球形单元构建了道砟的离散元模型;通过定义单元间接触与黏结行为,模拟了30-60 mm粒径道砟的静态压碎过程,分析了压碎过程中载荷-位移响应以及内部力... 为揭示碎石道砟静态受压力学行为与破碎机理,用激光扫描仪获得道砟的真实几何形态,采用球形单元构建了道砟的离散元模型;通过定义单元间接触与黏结行为,模拟了30-60 mm粒径道砟的静态压碎过程,分析了压碎过程中载荷-位移响应以及内部力链和黏结断裂的分布与演化.结果表明:道砟静态压碎特征强度的离散性大且服从Weibull分布,这与已有试验结果一致;初始加载时,尖锐棱角和表面不平整导致道砟表面接触点应力集中与局部压碎,引起道砟翻转及接触状态变化,内部力链分布随之变化,载荷出现短暂回落;道砟稳定弹性变形阶段,部分单元间的接触力随载荷增大逐渐超过黏接强度,出现黏结断裂和局部微裂纹;当黏结断裂数量急剧增加到一定规模时,内部裂纹快速扩展,道砟最终劈裂破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道砟 压碎 离散元法 力链 黏结断裂
下载PDF
白钨矿和方解石晶面的断裂键差异及其对矿物解理性质和表面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高志勇 孙伟 +1 位作者 刘晓文 胡岳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0-475,共6页
运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构建了白钨矿和方解石的晶胞,计算了两种含钙矿物晶体不同晶面的断裂键密度、主要解理面和暴露面上Ca活性质点密度和活性质点的未饱和键密度,并利用计算结果分析了两种矿物的解理性质和表面性质。计算分析表明... 运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构建了白钨矿和方解石的晶胞,计算了两种含钙矿物晶体不同晶面的断裂键密度、主要解理面和暴露面上Ca活性质点密度和活性质点的未饱和键密度,并利用计算结果分析了两种矿物的解理性质和表面性质。计算分析表明,白钨矿晶体(001)面、(101)面和(111)面为其常见解理面;方解石晶体(1014)面为最常见解理面,(2134)面、(0118)面为常见暴露面;晶体不同表面Ca质点的未饱和键密度大小顺序分别为:白钨矿(101)≥(111)>(001),方解石(2134)>(0118)>(1014)。研究表明,表面Ca质点性质可能是造成两种含钙矿物选择性分离难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钨矿 方解石 表西断裂键 解理性质 Ca活性质点未饱和键
下载PDF
基于EDEM的反击式破碎机破碎效率仿真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黄鹏鹏 胡名亮 李成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4-68,共5页
以提高反击式破碎机破碎效率为目标,建立了反击式破碎机构几何模型及物料模型,运用EDEM离散元软件对单颗粒的破碎行为进行仿真,验证了破碎模型的有效性。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建立第一反击板及第二反击板的齿角、板锤排数、转子转速对物料... 以提高反击式破碎机破碎效率为目标,建立了反击式破碎机构几何模型及物料模型,运用EDEM离散元软件对单颗粒的破碎行为进行仿真,验证了破碎模型的有效性。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建立第一反击板及第二反击板的齿角、板锤排数、转子转速对物料破碎效率的试验方案,基于EDEM进行仿真试验,运用MATLAB软件对仿真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以黏结键断裂数为衡量指标的破碎效率与上述四因素的关系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反击式破碎机进行参数优化,得出破碎效率最佳的破碎机参数,最后通过仿真验证其破碎效率,为反击式破碎机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EM 反击式破碎机 正交设计 断裂键 破碎效率
下载PDF
正反转动力式玉米切茬防堵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9
12
作者 朱惠斌 钱诚 +4 位作者 白丽珍 赵浩然 马世骜 张旭 李慧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共11页
针对西南地区免耕播种作业存在秸秆覆盖量大、秸秆整杆覆盖和地块较小的问题,该研究基于有支撑切割原理设计了一种正反转动力式切茬防堵装置。通过参数分析设计了仿生切茬圆盘刀,对防堵装置进行力学和运动学分析揭示其防堵机理。基于离... 针对西南地区免耕播种作业存在秸秆覆盖量大、秸秆整杆覆盖和地块较小的问题,该研究基于有支撑切割原理设计了一种正反转动力式切茬防堵装置。通过参数分析设计了仿生切茬圆盘刀,对防堵装置进行力学和运动学分析揭示其防堵机理。基于离散元法建立防堵装置的数值仿真模型,选取机具前进速度、刀盘间距、正转转速和反转转速为试验因素,以粘结键断裂数量和功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得到防堵装置的最优参数组合为:机具前进速度0.98 m/s、刀盘间距60 mm、正转转速150 r/min、反转转速313 r/min。根据最优参数完成样机试制,并进行田间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量为1.63kg/m;时,防堵装置对玉米秸秆的平均切断率为95.72%;机具通过性合格,满足西南地区免耕播种作业要求。该研究可为秸秆覆盖量大和秸秆整杆覆盖条件下免耕播种机的设计与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农业机械 离散元法 免耕播种机 防堵装置 粘结键断裂数量
下载PDF
硝酸酯增塑GAP推进剂网络结构断键薄弱点表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聂海英 安百强 +3 位作者 黄志萍 白杰 刘治国 周明川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硝酸酯增塑的叠氮聚醚(GAP)推进剂是固体推进剂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研究其网络结构的特性,可为推进剂配方研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为弄清硝酸酯增塑的GAP推进剂网络结构老化过程中的化学组成变化及其断键薄弱点,采用索氏提取法和... 硝酸酯增塑的叠氮聚醚(GAP)推进剂是固体推进剂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研究其网络结构的特性,可为推进剂配方研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为弄清硝酸酯增塑的GAP推进剂网络结构老化过程中的化学组成变化及其断键薄弱点,采用索氏提取法和酸溶解法,制备出了纯的GAP推进剂凝胶。通过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同步热分析、热重红外联用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技术,表征出了推进剂老化前后网络结构的化学组成及其断键薄弱点。结果表明,推进剂网络结构的化学组成为叠氮聚醚聚氨酯,老化后网络结构羟基量增多,叠氮基量减弱,且网络结构颜色由米白色变为红色,网络链易被氧化断裂,网络中的空洞变大,断裂部位首先发生在叠氮基上,其次发生在高分子主链上的氨基甲酸酯键和碳氧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聚醚推进剂 老化性能 网络结构 断键薄弱点 硝酸酯
下载PDF
菱锌矿晶体各向异性与表面性质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纪镇 孙兆辉 白俊智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1年第2期1-6,共6页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和断裂键理论,研究了菱锌矿化学键特性和断裂键各向异性,确定了常见解理面。结果表明,菱锌矿晶体中Zn-O键强度低于C-O键,解理时优先发生Zn-O键断裂。菱锌矿各晶面只有Zn-O断裂时,断裂键密度与表面能正相关,但当C-O键和Z...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和断裂键理论,研究了菱锌矿化学键特性和断裂键各向异性,确定了常见解理面。结果表明,菱锌矿晶体中Zn-O键强度低于C-O键,解理时优先发生Zn-O键断裂。菱锌矿各晶面只有Zn-O断裂时,断裂键密度与表面能正相关,但当C-O键和Zn-O键不均等断裂时断裂键密度与表面能不存在对应关系。表面能和断裂键密度证明(104)面、(018)面和(214)面是菱锌矿最常见解理面,且(018)面和(214)面Zn位点活性大于(104)面。分析还得出菱锌矿和钙镁碳酸盐脉石矿物(方解石、白云石)常见解理面活性位点空间排布规律相似,表面金属位点的化学性质差异是实现三种矿物分选、筛选高效药剂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锌矿 各向异性 断裂键 解理 表面结构
下载PDF
岩浆玻璃相和工业硅酸盐玻璃相的结构和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培苍 魏文中 +4 位作者 李如璧 王永强 张晓云 杨兴华 周万城 《西北地质科学》 1993年第1期63-120,共58页
采用电子探针、拉曼探针、x衍射和高温高压试验等手段对火山岩和超基性岩岩浆包裹体、珍珠岩、黑曜岩、绝热SiO_2纤维、锆铝硅耐火材料和人工合成硅酸盐中玻璃相的成分、分子网络结构、断键程度,径向分布函数、Si-O键长和Si-O-Si键角等... 采用电子探针、拉曼探针、x衍射和高温高压试验等手段对火山岩和超基性岩岩浆包裹体、珍珠岩、黑曜岩、绝热SiO_2纤维、锆铝硅耐火材料和人工合成硅酸盐中玻璃相的成分、分子网络结构、断键程度,径向分布函数、Si-O键长和Si-O-Si键角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获得下列结论: 1)无论是地质体玻璃相还是工业硅酸盐玻璃相,其分子网络结构都是由单体[SiO_4]、二聚体[Si_2O_7]、环与链[SiO_3]、层[Si_2O_5]、架[Al Si_3O_8]和纯架状[SiO_2]6种网络单元所组成。 2)建立了在1μm^2范围内测量玻璃相网络类型和断键程度的拉曼微探针法。对国际上有争议的非晶玻相网络结构理论提出了新的模式和研究方法。 3)对含铬超基性岩岩浆包裹体的研究发现,强结晶化和半结晶化的岩浆玻璃包裹体是钠长石质玻璃相,以层状和架状网络为主,对应于铬尖晶石结晶的早期,而弱结晶化的岩浆玻璃包裹体是绿泥石质玻璃相,以层状和链状网络为主,架状网络为次,形成于铬尖晶石结晶的晚期。显而易见,对玻璃相分子网络结构的研究有助于重溯天然岩浆结晶和演化的物理化学历史,对研究矿藏的生成条件和提高工业硅酸盐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 网络结构 硅酸盐 玻璃相 岩浆
下载PDF
折裂牙的粘接治疗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虞国君 于小平 龚逸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1年第6期64-64,67,共2页
用 Super- bond(C& B)粘接剂粘接折裂磨牙 ,以保存患牙。介绍了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 ,2 0例磨牙治疗一年复诊均恢复了正常咀嚼功能 ,牙龈无红肿 ,所以用 Super- bond(C& B)粘接剂粘接折裂磨牙 。
关键词 折裂牙 超级粘接剂 磨牙治疗 疗效
下载PDF
C80卵石破碎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崔自治 王文孟 孙志强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9-123,共5页
针对银川地区粗骨料原生面多,表面光滑,黏结强度低的特点,在原材料筛选的基础上,采用低水胶比,掺入高效减水剂和活性矿物掺合料,控制粗骨料粒径、改进骨料破碎工艺,应用正交试验方案L18(37),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针对银川地区粗骨料原生面多,表面光滑,黏结强度低的特点,在原材料筛选的基础上,采用低水胶比,掺入高效减水剂和活性矿物掺合料,控制粗骨料粒径、改进骨料破碎工艺,应用正交试验方案L18(37),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水胶比、砂率、单位用水量、取代率、复合率、硅灰掺量和减水剂掺量等因素对混凝土和易性和强度的作用规律,阐述了作用机理,综合平衡法和功效系数法结合,优选出了符合要求的C80卵石破碎石混凝土的配合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卵石破碎石 配合比 界面强度
下载PDF
破碎方式对白鲢鱼糜凝胶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蕾 范大明 +5 位作者 黄建联 赵建新 闫博文 周文果 张文海 张灏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38,共7页
与斩拌方式对比,研究搅拌方式对鱼糜制品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破碎使白鲢鱼糜的凝胶强度及持水力增加,提高了硬度、黏附性、胶黏性和咀嚼性,但是对白度无明显影响。在2%和3%盐添加量的条件下,搅拌破碎对鱼糜制品的质构改善效... 与斩拌方式对比,研究搅拌方式对鱼糜制品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破碎使白鲢鱼糜的凝胶强度及持水力增加,提高了硬度、黏附性、胶黏性和咀嚼性,但是对白度无明显影响。在2%和3%盐添加量的条件下,搅拌破碎对鱼糜制品的质构改善效果显著,凝胶强度分别提高了70.2%,66.7%。根据鱼糜的盐溶蛋白、肌动球蛋白的活性巯基含量、化学作用力和浊度结果可知,搅拌破碎可以增加活性巯基含量,使得更多的巯基氧化成二硫键,提高疏水相互作用,促进蛋白分子间的聚集,浊度增加,三维凝胶网络结构更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糜制品 搅拌 破碎 凝胶强度 活性巯基 二硫键 浊度
下载PDF
“五氧化二磷使乙醇脱水”实验方案的调研报告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先栓 《广州化工》 CAS 2011年第16期190-193,共4页
五氧化二磷与乙醇反应,调研发现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经研究考证,五氧化二磷先与乙醇中的水反应形成磷酸(若用无水乙醇,可加少量磷酸),80~90℃乙醇与五氧化二磷形成较稳定的磷酸单乙酯和磷酸二乙酯(必须存在脱水剂P2O5),不能脱乙醇... 五氧化二磷与乙醇反应,调研发现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经研究考证,五氧化二磷先与乙醇中的水反应形成磷酸(若用无水乙醇,可加少量磷酸),80~90℃乙醇与五氧化二磷形成较稳定的磷酸单乙酯和磷酸二乙酯(必须存在脱水剂P2O5),不能脱乙醇成乙烯;磷酸氢乙酯在高温170~200℃可以断键形成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氧化二磷 乙醇 磷酸单乙酯 脱水 断键
下载PDF
硅酸盐玻璃相分子网络聚合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培苍 《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11,共11页
采用电子探针、拉曼探针和高温高压试验等手段对Al2O3-SiO2二元系和Na2O-K2O-Al2O3-SiO2四元系玻璃相的成分、网络结构、断键程度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获得下列结论:1.无论是地质体玻璃相还是工业硅酸盐玻璃相,其分子网络结构都是由... 采用电子探针、拉曼探针和高温高压试验等手段对Al2O3-SiO2二元系和Na2O-K2O-Al2O3-SiO2四元系玻璃相的成分、网络结构、断键程度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获得下列结论:1.无论是地质体玻璃相还是工业硅酸盐玻璃相,其分子网络结构都是由单体[SiO4]、二聚体[Si2O7]、链[SiO3]、层[SiO5]、架[Si4O9]和纯架状伯[SiO2]6种网络结构类型所组成。2.对玻璃相分子网络结构的研究有助于重溯天然岩浆结晶和演化的物理化学历史,对研究矿藏的生成条件和提高工业硅酸盐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 玻璃相 分子网络结构 断键程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