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白冠长尾雉育雏期的栖息地选择
被引量:
45
1
作者
徐基良
张晓辉
+1 位作者
张正旺
郑光美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1-476,共6页
20 0 1年 4~ 8月 ,在河南省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冠长尾雉 (Syrmaticusreevesii)育雏期的栖息地进行了调查。野外共遇见 2 4个不同的家族群 ,平均大小为 (2 96± 0 35 )只。白冠长尾雉的家族群主要在针阔混交林中活动 ,这些...
20 0 1年 4~ 8月 ,在河南省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冠长尾雉 (Syrmaticusreevesii)育雏期的栖息地进行了调查。野外共遇见 2 4个不同的家族群 ,平均大小为 (2 96± 0 35 )只。白冠长尾雉的家族群主要在针阔混交林中活动 ,这些地方的坡向以东南方向居多、坡度较缓而坡位靠下 ,与林缘的距离大于 6 0m而与水源的距离通常小于 30m。逐步判别分析的结果表明 ,与林缘的距离、乔木胸径、灌木盖度、草本植物的种类和高度等是影响白冠长尾雉家族群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 ;植被结构 ,尤其是草本植物的特征 ,是影响家族群栖息地选择的主要方面。建议在对白冠长尾雉采取保护措施时 ,从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和良好的隐蔽条件入手。注意保护现存栖息地 ,在育雏期保护好草本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群
白冠长尾雉
育雏期
栖息地选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引入黑颈长尾雉育雏行为和育雏地选择
被引量:
10
2
作者
贝永建
陈伟才
+1 位作者
李汉华
黄乘明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94,98,共4页
2004~2005年在广两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对再引进黑颈长尾雉的育雏行为和育雏地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雏鸟活动能力随时间明显增强,1~3日活动面积在300m^2以内。育雏初期为地栖,后期开始为树栖。育雏地有3种类型:人工西南桦幼...
2004~2005年在广两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对再引进黑颈长尾雉的育雏行为和育雏地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雏鸟活动能力随时间明显增强,1~3日活动面积在300m^2以内。育雏初期为地栖,后期开始为树栖。育雏地有3种类型:人工西南桦幼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3种生境的乔木盖度分别是75%、90%、85%;草本盖度分别是80%、60%、65%。Mann—Whitney U分析表明草本层盖度,水源距离,林缘距离,林间小路距离是影响黑颈长尾雉育雏地选择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长尾雉
育雏行为
育雏地选择
再引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喜马拉雅雪鸡育雏栖息地选择
被引量:
6
3
作者
闫永峰
包新康
刘迺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70-2275,共6页
2005年4—7月,采用样方法和直接观察法,对甘肃省盐池湾自然保护区喜马拉雅雪鸡(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育雏期的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测量了16个正在觅食、未受到干扰的雪鸡育雏栖息地和14个阴阳坡的对比样方。研究表明,育雏期...
2005年4—7月,采用样方法和直接观察法,对甘肃省盐池湾自然保护区喜马拉雅雪鸡(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育雏期的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测量了16个正在觅食、未受到干扰的雪鸡育雏栖息地和14个阴阳坡的对比样方。研究表明,育雏期的喜马拉雅雪鸡主要选择在海拔3301—3600m之间、中坡及中坡以上的坡位、坡度11—30°之间的灌丛草地活动,这有利于雏鸟获得足够的食物供应和更好的保护后代。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雪鸡育雏期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分为捕食因子和食物因子两类,其主要因子依次为灌丛长度、物种丰富度、地面异质性以及附近(500m内)的悬崖数量。喜马拉雅雪鸡对育雏栖息地的选择其实是最好的食物资源和最有利于逃避敌害之间的权衡,即捕食因子与食物因子之间权衡的结果,这可能是喜马拉雅雪鸡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避免被天敌捕食的行为适应,是高寒地区鸟类的一种生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雪鸡
育雏栖息地
主成分分析
权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育雏期取食地选择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宏群
廉振民
陈存根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2-96,共5页
2006年5-6月,在陕西黄龙山林区采用样线样法对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育雏期取食地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设74个样方,其中利用样方20个,共遇见20个不同的家族群,平均大小为(10.44±2.60)只,其中成鸡(1.95±0.69)只和幼...
2006年5-6月,在陕西黄龙山林区采用样线样法对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育雏期取食地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设74个样方,其中利用样方20个,共遇见20个不同的家族群,平均大小为(10.44±2.60)只,其中成鸡(1.95±0.69)只和幼鸡(8.45±2.28)只.褐马鸡家族群偏向于阔叶林,避免针叶林;偏向于半阴半阳坡,避免阳坡和阴坡;偏向于下坡位和中坡位,避免上坡位;偏向于沟底,避免山脊和山坡;对坡度的利用没有选择性.对褐马鸡育雏期取食地利用样方和非利用样方进行比较,发现育雏期取食地具有距离水源和林间小路近,乔木层盖度和种类大、灌丛和草本密度小,灌木层和草本植物盖度小,落叶厚和裸地比例大的特征.对生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前6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达到74.63%,可以较好地反映其家族群觅食地生境特征.根据载荷系数绝对值大小,将家族群取食地选择影响因子分别命名为成鸡应急因子、小鸡应急因子、食物丰富度因子、隐蔽因子和逃跑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马鸡
育雏
生境选择
黄龙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嘴相思鸟的种群繁殖密度与杜鹃巢寄生率的关系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娜
杨灿朝
梁伟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300-303,共4页
在杜鹃与其宿主的协同进化中,宿主种群繁殖密度被认为是预测其是否被杜鹃寄生的重要指标.2011年4-8月,在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不同类型生境的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的种群繁殖密度进行调查,以分析其种群繁殖密度与杜鹃(Cu...
在杜鹃与其宿主的协同进化中,宿主种群繁殖密度被认为是预测其是否被杜鹃寄生的重要指标.2011年4-8月,在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不同类型生境的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的种群繁殖密度进行调查,以分析其种群繁殖密度与杜鹃(Cuculusspp.)寄生之间的关系.红嘴相思鸟在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分布广泛,平均种群繁殖密度为108.37±28.68只/km2,其中在次生林中最高,达201.41±7.36只/km2,其次为灌丛和原生林.居民点的密度最低,为34.15±7.86只/km2.1999-2011年的繁殖季,共找到红嘴相思鸟的巢347个,均未发现被杜鹃寄生,巢寄生率为0.分析表明,繁殖时间和种群繁殖密度不是杜鹃未利用红嘴相思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
杜鹃
巢寄生
种群繁殖密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颈山鹧鸪育雏期栖息地利用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疆评
徐敏
韩联宪
《四川林业科技》
2014年第4期52-55,共4页
2009年4月10日至6月21日,在高黎贡山赧亢自然公园对环颈山鹧鸪育雏期的栖息地进行了调查。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育雏期的利用样方6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77.512%,包含了7个因子。利用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与对照样方进行对比发现...
2009年4月10日至6月21日,在高黎贡山赧亢自然公园对环颈山鹧鸪育雏期的栖息地进行了调查。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育雏期的利用样方6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77.512%,包含了7个因子。利用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与对照样方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在6个因子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在育雏期,环颈山鹧鸪偏向于选择高灌木盖度和封闭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颈山鹧鸪
育雏期
栖息地利用
生境因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水鸡在青岛李沧公园内年繁殖3次的发现与探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赵宗泰
杨广涛
朴仁珠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5-461,共7页
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分布甚广,又多为常见种。在中国黑水鸡繁殖在长江以北的广大区域,且1 a繁殖1次,至今尚未见到1 a繁殖2次以上的报道。2013~2016年,连续4 a在青岛李沧公园不足2 hm^2的人工湖内观察到黑水鸡繁殖,于2016年4月和...
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分布甚广,又多为常见种。在中国黑水鸡繁殖在长江以北的广大区域,且1 a繁殖1次,至今尚未见到1 a繁殖2次以上的报道。2013~2016年,连续4 a在青岛李沧公园不足2 hm^2的人工湖内观察到黑水鸡繁殖,于2016年4月和6月有2对亲鸟成功地各繁殖2窝,2次产卵和孵化出雏鸟数均达到6枚/只以上,而其中1对老黑水鸡(F1)又于当年7月繁殖第3窝,产下3枚卵并孵出3只雏鸟。2繁殖对1 a内共繁殖5窝,存活24只雏鸟,实现每年85.7%的雏鸟成活率,创下了该鸟在中国年繁殖3次的新纪录。探究其原因,青岛李沧公园为黑水鸡的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水草岛环境和丰富的天然食物并赋予了恰当的人为保护、补食、破冰等措施,才使得黑水鸡成功地得以年繁殖2次乃至3次。作者希望其他公园效仿李沧公园的做法招引更多黑水鸡或其他野生鸟类,创建人鸟共欢的都市乐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鸡
青岛李沧公园
年繁殖2~3次
适宜小生境
补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冠长尾雉育雏期的栖息地选择
被引量:
45
1
作者
徐基良
张晓辉
张正旺
郑光美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1-476,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 ( 2 0 0 0 0 46 80 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9830 0 30
30 0 70 117)
文摘
20 0 1年 4~ 8月 ,在河南省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冠长尾雉 (Syrmaticusreevesii)育雏期的栖息地进行了调查。野外共遇见 2 4个不同的家族群 ,平均大小为 (2 96± 0 35 )只。白冠长尾雉的家族群主要在针阔混交林中活动 ,这些地方的坡向以东南方向居多、坡度较缓而坡位靠下 ,与林缘的距离大于 6 0m而与水源的距离通常小于 30m。逐步判别分析的结果表明 ,与林缘的距离、乔木胸径、灌木盖度、草本植物的种类和高度等是影响白冠长尾雉家族群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 ;植被结构 ,尤其是草本植物的特征 ,是影响家族群栖息地选择的主要方面。建议在对白冠长尾雉采取保护措施时 ,从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和良好的隐蔽条件入手。注意保护现存栖息地 ,在育雏期保护好草本植物。
关键词
家族群
白冠长尾雉
育雏期
栖息地选择
Keywords
Syrmaticus reevesii
brood
rearing
habitat
selection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引入黑颈长尾雉育雏行为和育雏地选择
被引量:
10
2
作者
贝永建
陈伟才
李汉华
黄乘明
机构
玉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学系
广西自然博物馆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94,98,共4页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资助
文摘
2004~2005年在广两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对再引进黑颈长尾雉的育雏行为和育雏地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雏鸟活动能力随时间明显增强,1~3日活动面积在300m^2以内。育雏初期为地栖,后期开始为树栖。育雏地有3种类型:人工西南桦幼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3种生境的乔木盖度分别是75%、90%、85%;草本盖度分别是80%、60%、65%。Mann—Whitney U分析表明草本层盖度,水源距离,林缘距离,林间小路距离是影响黑颈长尾雉育雏地选择的主要因子。
关键词
黑颈长尾雉
育雏行为
育雏地选择
再引入
Keywords
Syrmaticus humiae
brood
ing behavior
brood
ing
habitat
selection
reintroducing,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喜马拉雅雪鸡育雏栖息地选择
被引量:
6
3
作者
闫永峰
包新康
刘迺发
机构
商丘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70-227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资助项目(30530130,30170138)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资助项目(2003-02)
文摘
2005年4—7月,采用样方法和直接观察法,对甘肃省盐池湾自然保护区喜马拉雅雪鸡(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育雏期的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测量了16个正在觅食、未受到干扰的雪鸡育雏栖息地和14个阴阳坡的对比样方。研究表明,育雏期的喜马拉雅雪鸡主要选择在海拔3301—3600m之间、中坡及中坡以上的坡位、坡度11—30°之间的灌丛草地活动,这有利于雏鸟获得足够的食物供应和更好的保护后代。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雪鸡育雏期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分为捕食因子和食物因子两类,其主要因子依次为灌丛长度、物种丰富度、地面异质性以及附近(500m内)的悬崖数量。喜马拉雅雪鸡对育雏栖息地的选择其实是最好的食物资源和最有利于逃避敌害之间的权衡,即捕食因子与食物因子之间权衡的结果,这可能是喜马拉雅雪鸡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避免被天敌捕食的行为适应,是高寒地区鸟类的一种生存策略。
关键词
喜马拉雅雪鸡
育雏栖息地
主成分分析
权衡
Keywords
Himalayan Snowcock
brood habitat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trade-off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育雏期取食地选择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宏群
廉振民
陈存根
机构
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长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2-96,共5页
基金
陕西省林业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08-0102)
文摘
2006年5-6月,在陕西黄龙山林区采用样线样法对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育雏期取食地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设74个样方,其中利用样方20个,共遇见20个不同的家族群,平均大小为(10.44±2.60)只,其中成鸡(1.95±0.69)只和幼鸡(8.45±2.28)只.褐马鸡家族群偏向于阔叶林,避免针叶林;偏向于半阴半阳坡,避免阳坡和阴坡;偏向于下坡位和中坡位,避免上坡位;偏向于沟底,避免山脊和山坡;对坡度的利用没有选择性.对褐马鸡育雏期取食地利用样方和非利用样方进行比较,发现育雏期取食地具有距离水源和林间小路近,乔木层盖度和种类大、灌丛和草本密度小,灌木层和草本植物盖度小,落叶厚和裸地比例大的特征.对生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前6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达到74.63%,可以较好地反映其家族群觅食地生境特征.根据载荷系数绝对值大小,将家族群取食地选择影响因子分别命名为成鸡应急因子、小鸡应急因子、食物丰富度因子、隐蔽因子和逃跑因子.
关键词
褐马鸡
育雏
生境选择
黄龙山
Keywords
brown eared-pheasant
brood
rearing
habitat
selection
the Huanglong Mountains
分类号
Q959.7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嘴相思鸟的种群繁殖密度与杜鹃巢寄生率的关系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娜
杨灿朝
梁伟
机构
热带动植物生态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300-30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1938
31101646)
+1 种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项目(NCET-10-0111)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12136)
文摘
在杜鹃与其宿主的协同进化中,宿主种群繁殖密度被认为是预测其是否被杜鹃寄生的重要指标.2011年4-8月,在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不同类型生境的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的种群繁殖密度进行调查,以分析其种群繁殖密度与杜鹃(Cuculusspp.)寄生之间的关系.红嘴相思鸟在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分布广泛,平均种群繁殖密度为108.37±28.68只/km2,其中在次生林中最高,达201.41±7.36只/km2,其次为灌丛和原生林.居民点的密度最低,为34.15±7.86只/km2.1999-2011年的繁殖季,共找到红嘴相思鸟的巢347个,均未发现被杜鹃寄生,巢寄生率为0.分析表明,繁殖时间和种群繁殖密度不是杜鹃未利用红嘴相思鸟的原因.
关键词
生境
杜鹃
巢寄生
种群繁殖密度
Keywords
habitat
cuckoo
brood
parasitism
breeding density
分类号
Q959.7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颈山鹧鸪育雏期栖息地利用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疆评
徐敏
韩联宪
机构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通江县空山综合林场
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四川林业科技》
2014年第4期52-55,共4页
文摘
2009年4月10日至6月21日,在高黎贡山赧亢自然公园对环颈山鹧鸪育雏期的栖息地进行了调查。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育雏期的利用样方6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77.512%,包含了7个因子。利用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与对照样方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在6个因子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在育雏期,环颈山鹧鸪偏向于选择高灌木盖度和封闭度。
关键词
环颈山鹧鸪
育雏期
栖息地利用
生境因子
Keywords
Commom Hill Partridge,
brood
period,
habitat
utilization,
habitat
factors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水鸡在青岛李沧公园内年繁殖3次的发现与探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赵宗泰
杨广涛
朴仁珠
机构
内蒙古根河林业局第四中学
东北林业大学
出处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5-461,共7页
文摘
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分布甚广,又多为常见种。在中国黑水鸡繁殖在长江以北的广大区域,且1 a繁殖1次,至今尚未见到1 a繁殖2次以上的报道。2013~2016年,连续4 a在青岛李沧公园不足2 hm^2的人工湖内观察到黑水鸡繁殖,于2016年4月和6月有2对亲鸟成功地各繁殖2窝,2次产卵和孵化出雏鸟数均达到6枚/只以上,而其中1对老黑水鸡(F1)又于当年7月繁殖第3窝,产下3枚卵并孵出3只雏鸟。2繁殖对1 a内共繁殖5窝,存活24只雏鸟,实现每年85.7%的雏鸟成活率,创下了该鸟在中国年繁殖3次的新纪录。探究其原因,青岛李沧公园为黑水鸡的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水草岛环境和丰富的天然食物并赋予了恰当的人为保护、补食、破冰等措施,才使得黑水鸡成功地得以年繁殖2次乃至3次。作者希望其他公园效仿李沧公园的做法招引更多黑水鸡或其他野生鸟类,创建人鸟共欢的都市乐园。
关键词
黑水鸡
青岛李沧公园
年繁殖2~3次
适宜小生境
补食
Keywords
Moorhen
Licang Park of Qingdao
Three
brood
s in a year
Appropriate
habitat
Rich food
Feeding service
分类号
Q958.12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白冠长尾雉育雏期的栖息地选择
徐基良
张晓辉
张正旺
郑光美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4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再引入黑颈长尾雉育雏行为和育雏地选择
贝永建
陈伟才
李汉华
黄乘明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喜马拉雅雪鸡育雏栖息地选择
闫永峰
包新康
刘迺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育雏期取食地选择
李宏群
廉振民
陈存根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红嘴相思鸟的种群繁殖密度与杜鹃巢寄生率的关系
王娜
杨灿朝
梁伟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环颈山鹧鸪育雏期栖息地利用
王疆评
徐敏
韩联宪
《四川林业科技》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黑水鸡在青岛李沧公园内年繁殖3次的发现与探究
赵宗泰
杨广涛
朴仁珠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