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佛教丛林制度与佛教音乐风格区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民康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0-126,162,共8页
中国佛教音乐的南北分野及交融问题自古代一直沿袭下来;清末民初以降,还作为一条红线或纽带,贯穿于整个20世纪的佛乐变迁发展过程。要想正确地认识这一过程,便有必要论及佛教寺院的丛林制度及其对之产生的重要影响。由于十方丛林与子孙... 中国佛教音乐的南北分野及交融问题自古代一直沿袭下来;清末民初以降,还作为一条红线或纽带,贯穿于整个20世纪的佛乐变迁发展过程。要想正确地认识这一过程,便有必要论及佛教寺院的丛林制度及其对之产生的重要影响。由于十方丛林与子孙丛林分别采取了跨地域性的和地域性的两种不同的文化传播和交流途径,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传播观念。即使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末民初时期,二者在传播和分布的广度以及影响力的深度上,都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从其中的十方丛林来看,当时的南派佛教声韵已经在全国各地流传开来,在北方丛林中也已经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而各种地域性的寺院音乐风格类型,也以不同的子孙丛林为聚集地,得以不同程度的保存和发挥其功能作用。还值得注意的是,数百年来,在藏传佛教、南传佛教等领域,也相继出现了丛林制度的身影,其整个寺院音乐风格格局也随之而有较大的改变。对于这个在不同佛教文化区域中出现的"十方丛林"化的趋同性时代潮流特征,学术界应该给予相应的重视和对之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佛教 丛林制度 佛教音乐 风格区
下载PDF
佛教用乐与宫廷典礼用乐的亲缘研究——以五台山佛教与明清宫廷典礼用乐为例的考辨 被引量:6
2
作者 孙云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52,共13页
拿来主义与帝王敕赐乐曲是佛教用乐的主要来源,明代永乐皇帝亲颁由世俗曲调改编创作的《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彰显出佛教用乐与明清宫廷典礼用乐千丝万缕的缔结。五台山佛教与明清宫廷典礼用乐曲谱的实证分析佐证了两种不同... 拿来主义与帝王敕赐乐曲是佛教用乐的主要来源,明代永乐皇帝亲颁由世俗曲调改编创作的《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彰显出佛教用乐与明清宫廷典礼用乐千丝万缕的缔结。五台山佛教与明清宫廷典礼用乐曲谱的实证分析佐证了两种不同功能用乐的亲缘。一曲多用,蒙蔽了其真正的来源与文化归属,亦造就同名同曲被赋予多种类分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音乐 宫廷典礼音乐 五台山佛教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 亲缘关系 一曲多用
下载PDF
20世纪以降中国大陆汉传佛教音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5
3
作者 周耘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7-125,共9页
文章将20世纪的汉传佛乐活动划分成"战乱中的维持、1950年代的短暂复苏、文革期间的全面停顿、改革开放以来的全面复兴"四个阶段;继而将汉传佛乐研究放到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上审视,提出20世纪以降该领域的研究形成"80年间... 文章将20世纪的汉传佛乐活动划分成"战乱中的维持、1950年代的短暂复苏、文革期间的全面停顿、改革开放以来的全面复兴"四个阶段;继而将汉传佛乐研究放到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上审视,提出20世纪以降该领域的研究形成"80年间的近空白期"和"改革开放以来的由兴渐盛期"的两阶段论,而"近空白期"大体形成"战争状态无暇顾及、敬而远之噤若寒蝉、无佛乐更无佛乐研究"三块时空结构。最后,探讨了佛乐研究之中日交流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大陆 汉传佛乐 四个阶段 研究 历史与现状
下载PDF
试论藏传佛教音乐审美 被引量:7
4
作者 更堆培杰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66-70,共5页
音乐审美是音乐美学最广泛的一个范畴,也是整个音乐美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文章论及的是基于藏传佛教哲学——佛教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价值观等之上形成的佛教音乐观,并由此试图揭示藏传佛教的音乐审美观。
关键词 藏传佛教 音乐 审美
下载PDF
儒、道、释对音乐本质认识之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涂维民 刘燕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6-148,共3页
儒、道、释三家囿于各自的哲学基础 ,在对音乐本质的认识上 ,立足点各有偏重 :儒家推崇理知 ,把音乐看作一种完善道德规范的途径 ,一种获得灵魂内省的把握 ,一种对社会大众教化的工具。而道家更强调音乐的自然特性 ,将音乐的本质虚无化 ... 儒、道、释三家囿于各自的哲学基础 ,在对音乐本质的认识上 ,立足点各有偏重 :儒家推崇理知 ,把音乐看作一种完善道德规范的途径 ,一种获得灵魂内省的把握 ,一种对社会大众教化的工具。而道家更强调音乐的自然特性 ,将音乐的本质虚无化 ,认为音乐实际乃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相辅相成的内觉视象的特殊形态。作为在长期发展中被中华传统文化逐步融合渗透的外来宗教文化的佛教 ,它对音乐本质的认识可以说是虚无中不失世俗的功利、空泛中蕴含精神的诱导 ,体现着一种追求神圣与肯定世俗的矛盾 ,最终不得不沉沦为一种宣教辅教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本质
下载PDF
清代北京藏传佛教的道歌演唱与艺僧制度--兼论三世章嘉活佛对传承传播蒙藏佛教乐舞的贡献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民康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8-232,共5页
一般认为,佛教大约于13世纪前后传入蒙古地区,但一直到16世纪中叶以后,蒙古地区依附于中原的清宫满族朝廷,藏传佛教音乐始真正在蒙古地区得到传播,并逐渐站稳脚跟。在此过程中,历代章嘉国师及章嘉活佛系统凭借其在北方藏传佛教界的统领... 一般认为,佛教大约于13世纪前后传入蒙古地区,但一直到16世纪中叶以后,蒙古地区依附于中原的清宫满族朝廷,藏传佛教音乐始真正在蒙古地区得到传播,并逐渐站稳脚跟。在此过程中,历代章嘉国师及章嘉活佛系统凭借其在北方藏传佛教界的统领地位、大量的佛教仪式乐舞表演和建立乐僧培养机制等相关实践活动,对于藏传佛教乐舞在北京及蒙古地区的传承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史籍中有关三世章嘉活佛的道歌演唱、培养艺僧和组织、统管节庆仪式乐舞表演等事迹的相关记载进行梳理,以图对上述佛教音乐文化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个鲜活的个案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北京 藏传佛教 道歌 艺僧制度 章嘉活佛 佛教乐舞
下载PDF
“梵音妙音、清静人间”——九华山佛教音乐初探 被引量:2
7
作者 田雅丽 《音乐探索》 CSSCI 2010年第3期16-17,20,共3页
中国佛教音乐是中华传统音乐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九华山佛教音乐属于汉传佛教音乐,在应用形式上可分为仪规音乐和道场音乐两类。千百年来,九华山佛教音乐不断地与地方传统文化交汇融合,逐渐形成了既... 中国佛教音乐是中华传统音乐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九华山佛教音乐属于汉传佛教音乐,在应用形式上可分为仪规音乐和道场音乐两类。千百年来,九华山佛教音乐不断地与地方传统文化交汇融合,逐渐形成了既有殿堂音乐的庄重静穆与神秘,又有民间音乐的清新典雅与脱俗的九华山特色。它对于研究我国音乐、文化、民俗、民风及宗教流传衍变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华山 佛教 音乐
下载PDF
唐武惠妃石椁纹饰初探 被引量:21
8
作者 程旭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7-101,I0003-I0008,共21页
陪葬敬陵的唐武惠妃墓石椁规模宏大,内外雕刻着精美的纹饰,其中的人物、乐舞、神兽、动植物纹带有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盛期的明显特征,也反映出墓主人的佛教信仰倾向,以及安排武惠妃葬式葬仪者的思想与感情,为研究唐代宫廷文化、宗教和文... 陪葬敬陵的唐武惠妃墓石椁规模宏大,内外雕刻着精美的纹饰,其中的人物、乐舞、神兽、动植物纹带有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盛期的明显特征,也反映出墓主人的佛教信仰倾向,以及安排武惠妃葬式葬仪者的思想与感情,为研究唐代宫廷文化、宗教和文化融合等提供了珍贵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惠妃 石椁 纹饰 乐舞 佛教 文化交流
下载PDF
丰富多彩的藏传佛教乐谱——试述诵经音乐乐谱 被引量:4
9
作者 更堆培杰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48-62,共15页
藏传佛教各教派寺庙在长期的宗教法事活动中,为图示诵经音调和法器演奏的器乐音乐而创建的音乐乐谱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不仅有许多形态各异的图示诵经音调的曲线乐谱,而且还有许多五花八门的器乐音乐乐谱。文章重点介绍乐谱记载的... 藏传佛教各教派寺庙在长期的宗教法事活动中,为图示诵经音调和法器演奏的器乐音乐而创建的音乐乐谱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不仅有许多形态各异的图示诵经音调的曲线乐谱,而且还有许多五花八门的器乐音乐乐谱。文章重点介绍乐谱记载的大体内容和曲线乐谱符号名称,同时将各教派诵经音乐的一部分乐谱图示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诵经音乐 乐谱
下载PDF
藏传佛教寺院诵经音乐初论 被引量:4
10
作者 才让措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72-74,共3页
藏传佛教僧人诵经的音调是极富有藏族文化积淀的产物,它的产生必定有其遵循的基础和规律。藏传佛教诵经音调具有宣叙性,接近于语言的音调,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寺院的领经师带领僧众集体吟诵、唱诵相关的经文。领经师常采用超低音的唱法,声... 藏传佛教僧人诵经的音调是极富有藏族文化积淀的产物,它的产生必定有其遵循的基础和规律。藏传佛教诵经音调具有宣叙性,接近于语言的音调,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寺院的领经师带领僧众集体吟诵、唱诵相关的经文。领经师常采用超低音的唱法,声调发音宏亮、低沉、穿透力强,并能产生一种肃穆、庄严、神圣的感觉,坐满几千人的大经堂每个角落都能清楚地听到领经师的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音乐 诵经音调 藏密喉音
下载PDF
佛学认知下的音乐表演理论探究——兼及音乐演绎忠实性概念理解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郏而慷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1-185,共5页
将佛学哲理应用于音乐表演实践的规律性研究,认为音乐作品与世间所有事物一样都是缘起有而"空无自性",也即"法无我",因而不存在唯一正确的诠释。人本身也不存在不发生变化生灭的实体,不存在独立自生的永恒不变的&qu... 将佛学哲理应用于音乐表演实践的规律性研究,认为音乐作品与世间所有事物一样都是缘起有而"空无自性",也即"法无我",因而不存在唯一正确的诠释。人本身也不存在不发生变化生灭的实体,不存在独立自生的永恒不变的"我",也即"人无我"。由此提出,音乐表演实践"直指人心"、"随心而为"的观点。基于音乐作品的"空无自性",对以往音乐表演理论的相关研究冠以"忠实性"的概念提出了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佛学 音乐表演 空无自性 随心而为 美学理论
下载PDF
论李叔同的生命轨迹与音乐贡献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和平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1-45,共5页
李叔同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启蒙音乐教育家。他一生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即天津时期、上海时期、留学日本、音乐教育时期、出家时期。其一生的音乐贡献,主要是首创《音乐小杂志》、学堂乐歌创作、佛教歌曲创作和启蒙音乐教育。
关键词 李叔同 生命轨迹 《音乐小杂志》 学堂乐歌 佛教歌曲 音乐教育
下载PDF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乐舞艺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文华 王昭然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9期147-149,共3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乱和动荡在客观上形成了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这一时期的中原各地区各民族的乐舞汇集,才子佳人,佛教信徒参与其中,为乐舞艺术的交流与蓬勃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这种特殊形式的乐舞,既还原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又折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乱和动荡在客观上形成了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这一时期的中原各地区各民族的乐舞汇集,才子佳人,佛教信徒参与其中,为乐舞艺术的交流与蓬勃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这种特殊形式的乐舞,既还原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又折射出一代又一代人追求善与美的理想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佛教 乐舞艺术
下载PDF
青海黄南藏传佛教宗教祭祀仪式羌姆乐舞音乐考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晓虹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62-65,共4页
羌姆的宗教文化已经植根于藏民族文化心理的最深层,从这种来自传统宗教文化的舞蹈和音乐中,我们不仅看到传统艺术文化的表面现象,更深的是来自这种传统宗教仪式所凝聚的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宗教感情和审美情趣,以及深藏于藏民族心理结... 羌姆的宗教文化已经植根于藏民族文化心理的最深层,从这种来自传统宗教文化的舞蹈和音乐中,我们不仅看到传统艺术文化的表面现象,更深的是来自这种传统宗教仪式所凝聚的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宗教感情和审美情趣,以及深藏于藏民族心理结构中的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仪式音乐 羌姆乐舞
下载PDF
梁武帝其人其诗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明 胡旭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82-87,共6页
关于梁武帝萧衍的评价 ,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从其发迹、对宗室的态度、与儒道释思想的关系、诗歌创作等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勾勒出一个真实的“萧衍”
关键词 梁武帝 发迹 宗室 儒道释 乐府诗
下载PDF
南传佛教“入雨安居”仪式及其仪式中的音声功能分析——以景谷傣族地区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寒丽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7-10,51,共5页
人们的宗教信仰需要通过宗教仪式来表达,而仪式中音声则是仪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景谷傣族地区南传佛教"入雨安居"仪式和赕经书仪式中不断变化的音声是为了传达宗教信仰,增强信众情感,塑造信众的行为模式,并最终达到顺利完... 人们的宗教信仰需要通过宗教仪式来表达,而仪式中音声则是仪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景谷傣族地区南传佛教"入雨安居"仪式和赕经书仪式中不断变化的音声是为了传达宗教信仰,增强信众情感,塑造信众的行为模式,并最终达到顺利完成仪式和实现仪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传佛教 “入雨安居”仪式 音声功能
下载PDF
漫谈中国汉传佛教音乐
17
作者 吕维 陈位元 《音乐探索》 CSSCI 2010年第2期45-47,共3页
佛教音乐始于印度,初以梵文念唱又称梵呗。梵呗由西域传到中原,至近现代,经过了长久、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成了现有的唱腔、结构、调式、记谱等。而近现代的衰微让我们不得不去探索,去挖掘、整理、抢救这中华文明的瑰宝。
关键词 佛教音乐 梵乐 地方化 表现形式 记谱法
下载PDF
透过文本看蒙古化的藏语诵经音乐 被引量:1
18
作者 楚高娃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6年第5期52-59,共8页
蒙古佛教音乐除了口头传承以外也有丰富的经书文本和音乐理论文本。本文笔者通过三种文本;乐谱文本——央移谱,理论文本——《乐论》与《蒙古佛教音乐之起源》,历史文本——清朝《奏案》《雍和宫志略》等文本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阐... 蒙古佛教音乐除了口头传承以外也有丰富的经书文本和音乐理论文本。本文笔者通过三种文本;乐谱文本——央移谱,理论文本——《乐论》与《蒙古佛教音乐之起源》,历史文本——清朝《奏案》《雍和宫志略》等文本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阐释:蒙古佛教寺院为什么多用藏语来诵唱经文?蒙古佛教藏语诵经音乐的蒙古化特征的具体表现,以及与藏区佛教寺院诵经音乐的不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佛教 文本 藏语诵经音乐 蒙古化
下载PDF
青海宗教音乐形态及其特征
19
作者 张连葵 李锦辉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12-118,共7页
本文论述了青海宗教音乐包括藏传佛教音乐、汉传佛教音乐、道教音乐和伊斯兰教经韵的形态特征及其形成缘由,揭示了其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与蕴藏深厚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青海宗教音乐 藏传佛教音乐 汉传佛教音乐 道教音乐 伊斯兰教经韵
下载PDF
浙江天台山天台宗祖庭国清寺佛乐文化管窥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勇 《黄山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74-77,共4页
诞生于浙江省天台县天台山的天台宗,作为中国汉化佛教第一宗,其佛宗思想体系不仅直接影响了之后建立起来的三论宗、华严宗、禅宗等宗派,而且其用于各种仪轨的佛教音乐也对其他宗派的仪轨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天台宗佛教音乐所形成的... 诞生于浙江省天台县天台山的天台宗,作为中国汉化佛教第一宗,其佛宗思想体系不仅直接影响了之后建立起来的三论宗、华严宗、禅宗等宗派,而且其用于各种仪轨的佛教音乐也对其他宗派的仪轨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天台宗佛教音乐所形成的宗教、历史、社会背景等以及佛教音乐的特征对天台宗祖庭国清寺的佛乐文化进行初步探索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台宗 祖庭 国清寺 佛乐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