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wo new bufotoxins from the skin of Bufo bufo gargarizans 被引量:1
1
作者 Hai-Yan Li Lian-Zhu Zhang +2 位作者 Shi-Hui Wang Yue Deng Xiang-Qun Jin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8期731-733,共3页
Two new bufotoxins,tolocinobufagin-3-succinoylarginine ester and tolocinobufagin-3-hemisuberate,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kin of 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Cinobufagin-3-hemisuberate was also isolated from the natura... Two new bufotoxins,tolocinobufagin-3-succinoylarginine ester and tolocinobufagin-3-hemisuberate,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kin of 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Cinobufagin-3-hemisuberate was also isolated from the natural source for the first time.Their structures were established using spectroscopic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fotoxins Bufo bufo gargarizans Tolocinobufagin-3-succinoylarginine Tolocinobufagin-3-hemisuberate
原文传递
生物组织中10种蟾蜍毒素的UPLC-MS/MS检测
2
作者 董颖 曹振宇 +3 位作者 何立 苗丽文 刘剑 张宏民 《刑事技术》 2024年第5期464-471,共8页
本文以肝脏为样本,建立了同时检测生物组织中10种蟾蜍毒素(沙蟾毒精、日蟾蜍它灵、酯蟾毒精、去乙酰华蟾蜍精、酯蟾毒配基、华蟾毒它灵、蟾毒它灵、华蟾酥毒基、蟾毒灵、华蟾毒精醇)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 本文以肝脏为样本,建立了同时检测生物组织中10种蟾蜍毒素(沙蟾毒精、日蟾蜍它灵、酯蟾毒精、去乙酰华蟾蜍精、酯蟾毒配基、华蟾毒它灵、蟾毒它灵、华蟾酥毒基、蟾毒灵、华蟾毒精醇)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 MS)的检测方法。取肝脏0.2 g,首先加入0.8 mL乙腈沉淀蛋白,然后用Hybird固相柱进行净化,选用ACQUITY UPLC HSS T3(2.1 mm×100 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A相为0.1%甲酸水,B相为乙腈,采用梯度洗脱分离;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进行分析。10种蟾蜍毒素的检出限均在10 ng/mL以内,最低可以达到0.1 ng/mL。10种蟾蜍毒素添加在20~400 ng/mL范围内的线性良好(R^(2)>0.996)。10种蟾蜍毒素的提取回收率在62.9%~93.2%之间,基质效应在90.9%~109.0%之间,日内精密度在9.2%之内,日间精密度在14.6%之内,在基质中的反复冻融稳定性、常温稳定性和提取后稳定性良好,浓度变化均在15%以内。灌胃解剖后在雄鼠体内的分布为:肝>肺>心>肾>生殖器>肌肉,在雌鼠体内的分布为:肺>生殖器>肝>心>肾>肌肉。本研究建立了生物组织中蟾蜍毒素的检测方法,并初步得出毒素在动物体内的分布规律,为蟾蜍毒素的检验和相关检材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物分析 蟾蜍毒素 生物组织 质谱检测 体内分布
下载PDF
生物体液中10种蟾蜍毒素的UPLC-MS/MS检测
3
作者 曹振宇 董颖 +2 位作者 刘剑 张宏民 苗丽文 《刑事技术》 2024年第4期375-382,共8页
本文建立了人的血液、尿液中10种蟾蜍毒素(沙蟾毒精、日蟾蜍它灵、酯蟾毒精、去乙酰华蟾蜍精、酯蟾毒配基、华蟾毒它灵、蟾毒它灵、华蟾酥毒基、蟾毒灵、华蟾毒精醇)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MS... 本文建立了人的血液、尿液中10种蟾蜍毒素(沙蟾毒精、日蟾蜍它灵、酯蟾毒精、去乙酰华蟾蜍精、酯蟾毒配基、华蟾毒它灵、蟾毒它灵、华蟾酥毒基、蟾毒灵、华蟾毒精醇)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MS)的检测方法。取血液或尿液0.2mL,先加入0.8mL乙腈沉淀蛋白,后用Hybird固相柱进行净化。选用ACQUITY UPLC HSS T3(2.1 mm×100 mm×1.8µm)色谱柱,流动相A相为0.1%甲酸水,B相为乙腈,采用梯度洗脱分离。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进行分析。该方法在血液、尿液中对于10种蟾蜍毒素的检出限均可在10 ng/mL以内,最低可以达到0.1 ng/mL。10种蟾蜍毒素的血、尿基质添加在20~4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5)。血、尿中10种蟾蜍毒素的提取回收率在65.0%~97.7%之间,基质效应在90.8%~109.0%之间,日内精密度在9.6%之内,日间精密度在14.7%之内,在基质中的反复冻融稳定性、常温稳定性和提取后稳定性良好,浓度的RSD变化均在15%以内。用本文建立的方法对动物实验中收集到的血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种蟾蜍毒素均可检出。该方法灵敏度高,适用性广,可以用于蟾蜍毒素中毒类案件的检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物分析 蟾蜍毒素 生物样本 质谱检测
下载PDF
三种蟾毒单体对SMMC-7721和BEL-7402人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7
4
作者 苏永华 尹西才 +2 位作者 谢觉民 高波 凌昌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3-395,共3页
目的:探讨蟾蜍中主要蟾毒内酯类成分蟾毒灵、华蟾酥毒基、酯蟾毒配基的抗肝癌作用及机制。方法:以SMMC-7721、BEL-7402人肝癌细胞为靶细胞,以丝裂霉素为阳性对照药物,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锥虫蓝染色和DNA染色分析法观察这3种蟾... 目的:探讨蟾蜍中主要蟾毒内酯类成分蟾毒灵、华蟾酥毒基、酯蟾毒配基的抗肝癌作用及机制。方法:以SMMC-7721、BEL-7402人肝癌细胞为靶细胞,以丝裂霉素为阳性对照药物,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锥虫蓝染色和DNA染色分析法观察这3种蟾毒单体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结果:蟾毒灵和华蟾酥毒基对上述肝癌细胞具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华蟾酥毒基较蟾毒灵作用略弱,但两者达到相同生长抑制效果所需浓度均低于丝裂霉素,酯蟾毒配基只有在较高浓度下才显示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不同浓度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对人肝癌细胞细胞膜具有破坏作用;可使人肝癌细胞阻止于G2/M期,使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降低,并有明显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作用。结论: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对上述人肝癌细胞具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具有对肝癌细胞膜的直接破坏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酯蟾毒配基抗肿瘤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毒单体 SMMC—7721 BEL—7402 肝癌 细胞生长 抑制作用
下载PDF
中华大蟾蜍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杨立宏 张豁中 +4 位作者 张冰 陈丰 赖朝辉 徐利锋 金向群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679-683,共5页
从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皮水溶性部分应用制备型反相HPLC分离得到一个新蟾蜍毒素,根据光谱(UV,IR,~1HNMR,^(13)CNMR,EIMS,FDMS)、氨基酸分析及化学性质,确定其结构为Ⅰ所示,命名为蟾毒它灵3-丁二酰精氨酸酯,同时还... 从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皮水溶性部分应用制备型反相HPLC分离得到一个新蟾蜍毒素,根据光谱(UV,IR,~1HNMR,^(13)CNMR,EIMS,FDMS)、氨基酸分析及化学性质,确定其结构为Ⅰ所示,命名为蟾毒它灵3-丁二酰精氨酸酯,同时还分到三个已和蟾蜍毒素;蟾毒灵3-丁二酰精氨酸酯(Ⅱ),华蟾毒精3-丁二酰精氨酸酯(Ⅲ),脂蟾毒配基3-丁二酰精氨酸酯(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大蟾蜍 蟾蜍毒素 分析
下载PDF
华蟾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彭志国 王燕蓓 郭培正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1999年第3期136-137,共2页
目的寻求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途径。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华蟾素联合丹参组(Ⅰ组)和华蟾素组(Ⅱ组)。Ⅰ组静脉滴注华蟾素和丹参注射液,Ⅱ组单独静脉滴注华蟾素注射液,连续治疗60天。结果两组均能促进HBe... 目的寻求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途径。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华蟾素联合丹参组(Ⅰ组)和华蟾素组(Ⅱ组)。Ⅰ组静脉滴注华蟾素和丹参注射液,Ⅱ组单独静脉滴注华蟾素注射液,连续治疗60天。结果两组均能促进HBeAg、HBVDNA转阴和抗HBe转阳,但Ⅰ组的降酶、升高白蛋白和降低球蛋白的疗效优于Ⅱ组(P<0.05,P<0.05,P=0.05),肝肿大回缩疗效明显优于Ⅱ组(P<0.01)。结论华蟾素联合丹参注射液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种较好的联合用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华蟾素 丹参注射液 药物疗法
下载PDF
澳洲蟾酥脂溶性提取物对肿瘤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建华 宇克莉 毕平 《天津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4期33-39,共7页
用澳洲蟾酥脂溶性提取物——蟾毒素类(Bufotoxins)、蟾毒配基类(Bufogeinins)化合物进行的抗肿瘤实验表明,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腹水肝癌(Hca)细胞有一定的致损作用,实验药物损伤瘤细胞的机理可能与其破坏... 用澳洲蟾酥脂溶性提取物——蟾毒素类(Bufotoxins)、蟾毒配基类(Bufogeinins)化合物进行的抗肿瘤实验表明,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腹水肝癌(Hca)细胞有一定的致损作用,实验药物损伤瘤细胞的机理可能与其破坏瘤细胞的供能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蟾酥 蟾毒素 肿瘤细胞 脂溶性提取物 蟾酥
下载PDF
蟾酥对产气肠杆菌抑制作用的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8
作者 薛永三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28-930,共3页
把采自中华大蟾蜍的蟾酥用蒸馏水稀释成4、6、8、10mg/mL共4种浓度,作为因素A,用LB液体培养基将活化的产气肠杆菌原液按1:10^4和1:10^5稀释,作为因素B,采用二因子(A和B)方差分析观察了蟾酥对产气肠杆菌抑菌圈直径的影响,并分... 把采自中华大蟾蜍的蟾酥用蒸馏水稀释成4、6、8、10mg/mL共4种浓度,作为因素A,用LB液体培养基将活化的产气肠杆菌原液按1:10^4和1:10^5稀释,作为因素B,采用二因子(A和B)方差分析观察了蟾酥对产气肠杆菌抑菌圈直径的影响,并分析了蟾酥浓度与抑菌圈直径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蟾酥浓度与抑菌圈直径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988~0.997);不同浓度的蟾酥溶液对产气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蟾酥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产气肠杆菌 抑菌圈 方差分析 相关分析
下载PDF
蟾蜍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江成亮 竺叶青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7-72,共6页
本文简述蟾蜍的化学成分 ,主要针对近 15年蟾蜍的抗肿瘤作用机制、蟾蜍及其制剂的抗肿瘤、癌症镇痛、放射增敏作用进行综述 ,为含蟾蜍的抗肿瘤新药的开发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蟾蜍 华蟾蜍毒素 肿瘤 作用机制 栓塞化疗
下载PDF
蟾酥对酵母菌毒性作用的研究
10
作者 薛永三 《中国林副特产》 2007年第1期24-24,91,共2页
以酵母菌为实验材料,把蟾酥配成0.4mg/m1、4mg/ml、6mg/ml、8mg/ml、10mg/m1不同浓度的药液,采用圆形滤纸片法就其对酵母菌的生长是否有抑制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蟾酥对酵母菌的生长抑制作用不显著,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蟾酥 酵母菌 抑菌圈
下载PDF
中华大蟾蜍皮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7
11
作者 杨立宏 金向群 张薇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92-295,共4页
从中华大蟾蜍 (BufobufogargarizansCantor)皮水溶性部分应用制备型反相HPLC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 ,根据光谱分析、氨基酸分析及化学性质 ,确定为蟾蜍灵 3 丁二酰精氨酸酯 (Ⅰ )、华蟾毒精 3 丁二酰精氨酸酯 (Ⅱ )、脂蟾毒配基 3 丁二酰... 从中华大蟾蜍 (BufobufogargarizansCantor)皮水溶性部分应用制备型反相HPLC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 ,根据光谱分析、氨基酸分析及化学性质 ,确定为蟾蜍灵 3 丁二酰精氨酸酯 (Ⅰ )、华蟾毒精 3 丁二酰精氨酸酯 (Ⅱ )、脂蟾毒配基 3 丁二酰精氨酸酯 (Ⅲ )、蟾蜍噻咛 (Ⅳ )、光色素(Ⅴ ) ;其中Ⅳ、Ⅴ为首次从该属动物中得到 ;并提出了蟾蜍毒素和蟾毒配基在13 C NMR谱中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大蟾蜍 蟾蜍毒素 蟾蜍噻咛 光色素 中药
下载PDF
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记录到食蟹獴捕食蟾蜍一例
12
作者 左文波 黎杰俊 +1 位作者 欧阳园兰 刘清明 《江西科学》 2023年第4期664-666,共3页
2022年5月22日,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的红外相机记录到1只食蟹獴捕食中华蟾蜍一例,该獴进食后出现倒地、侧卧和仰卧等痉挛动作,经过查看红外相机记录的267次行为并进行比对,认为该獴出现痉挛动作与取食中华蟾蜍的相关显著,符合... 2022年5月22日,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的红外相机记录到1只食蟹獴捕食中华蟾蜍一例,该獴进食后出现倒地、侧卧和仰卧等痉挛动作,经过查看红外相机记录的267次行为并进行比对,认为该獴出现痉挛动作与取食中华蟾蜍的相关显著,符合一些哺乳动物的蟾蜍中毒症状。经查阅相关文献,有獴属动物捕食其他种类蟾蜍的记录。经分析认为,食蟹獴能够捕食中华蟾蜍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食蟹獴把蟾蜍按在地面上翻滚摩擦,擦除了一些体表受刺激时分泌的毒性浆液;二是避开了含毒量高的头部和背部的皮肤,仅吃肌肉和内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食蟹獴 中华蟾蜍 蟾蜍毒
下载PDF
利用UPLC-TQ-MS比较蟾酥鲜品和蟾酥商品化学成分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子月 王洪兰 +4 位作者 周婧 马宏跃 龚艳 闫文丽 钱大玮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967-3973,共7页
蟾酥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或黑框蟾蜍B.melanostictus等近缘种的耳后腺分泌的白色浆汁加工而成,近年来多用于治疗各种癌症,有一定的攻毒抗癌、消肿止痛作用。研究表明其主要抗肿瘤成分为蟾蜍二烯内酯类。蟾蜍二... 蟾酥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或黑框蟾蜍B.melanostictus等近缘种的耳后腺分泌的白色浆汁加工而成,近年来多用于治疗各种癌症,有一定的攻毒抗癌、消肿止痛作用。研究表明其主要抗肿瘤成分为蟾蜍二烯内酯类。蟾蜍二烯内酯有游离型和结合型2种结构。该文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TQ-MS)对中华大蟾蜍的蟾酥鲜品中蟾蜍二烯酸内酯类成分进行研究。采用UPLC-TQ-MS的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色谱条件: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柱温35.0℃,流速0.4 m L·min-1,流动相0.1%甲酸超纯水溶液-乙腈溶液。最终结合相关文献推导出蟾酥鲜品的37种蟾蜍二烯内酯成分,其中26种为游离型结构,11种为结合型结构。与蟾酥商品比较,二者之间有18种化合物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蟾酥的部分化学成分经加工处理后有很大的变化,7种结合型蟾蜍二烯内酯大量减少,11种游离型蟾蜍二烯酸内酯含量也随之明显改变,可能是在加工处理过程中蟾蜍二烯酸内酯部分结合型转化成了游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LC-MS 蟾毒配基 蟾蜍毒素
原文传递
蟾蜍毒素微乳的制备及体外透皮吸收考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范永春 戴薇 李步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49-53,共5页
目的:制备蟾蜍毒素微乳并考察其理化性质及体外经皮给药特性。方法:通过溶解度试验和伪三元相图筛选蟾蜍毒素微乳处方,考察蟾蜍毒素微乳的外观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及稳定性,通过透皮扩散仪考察蟾蜍毒素微乳的体外透皮过程。采用RP-... 目的:制备蟾蜍毒素微乳并考察其理化性质及体外经皮给药特性。方法:通过溶解度试验和伪三元相图筛选蟾蜍毒素微乳处方,考察蟾蜍毒素微乳的外观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及稳定性,通过透皮扩散仪考察蟾蜍毒素微乳的体外透皮过程。采用RP-HPLC测定蟾蜍毒素含量,色谱条件为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00 nm,进样量10μL。结果:优选的微乳处方为辛酸癸酸三甘油酯-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二乙二醇单乙基醚-水(10.47%∶33.69%∶11.23%∶44.61%),载药量(1.36±0.12)%。制得的蟾蜍毒素微乳外观圆整,平均粒径(31.33±5.362)nm,多分散指数(0.103±0.025),Zeta电位-(30.85±3.25)mV。蟾蜍毒素微乳12 h的累积渗透量1 339.32μg·cm-2,皮肤滞留量1 895.36μg,分别是蟾蜍毒素水溶液的3.96,4.89倍。结论:蟾蜍毒素微乳稳定性较好,可显著促进蟾蜍毒素的透皮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毒素 微乳 经皮给药 黑色素瘤 伪三元相图 稳定性考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