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estigation on fracture models and grou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of thick hard rock strata including weak interlayer 被引量:10
1
作者 Meilu Yu Jianping Zuo +2 位作者 Yunjiang Sun Changning Mi Zhengdai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37-153,共17页
Dynamic disasters,such as rock burst due to the breaking of large area stiff roof strata,are known to occur in the hard rock strata of coal mines.In this paper,mechanical models of the fracturing processes of thick ha... Dynamic disasters,such as rock burst due to the breaking of large area stiff roof strata,are known to occur in the hard rock strata of coal mines.In this paper,mechanical models of the fracturing processes of thick hard rock strata we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thick plate theory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based on the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ick hard rock strata,four fracture models could be analyzed in detail,and the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failure criteria were determined in detail.In addition,the influence of weak interlayer position on the fracture models and ground pressure of rock strata is deeply analyzed,and six numerical simulation schemes have been implemen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orking face pressure caused by the independent movement of the lower layer is relatively low.The different fracture type of the thick hard rock strata had different demands on the working resistance of the hydraulic powered supports.The working resistance of the hydraulic powered supports required by the stratified movement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on-stratified mov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ck hard rock strata Thick plate theory Stratification movement of rock strata Numerical simulations Grou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下载PDF
Strata Architectural Variability and Facies Distribution in a Structural Transfer Zone: A Case Study of Fushan Sag,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1
2
作者 FU Chao YU Xinghe +2 位作者 CHEN Weitong REN Guiyuan LIU Deshe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998-2015,共18页
Structural transfer zones in a half-graben rift basin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controlling sandy sediments and providing a target for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Previous studies have classified the transfer zone in la... Structural transfer zones in a half-graben rift basin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controlling sandy sediments and providing a target for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Previous studies have classified the transfer zone in lacustrine environments into two different patterns: synthetic approaching transfer zones and synthetic overlapping transfer zones. However, the evolution of the depositional pattern and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above transfer zones are still unclear. In the Fushan Sag,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an overlapping transfer zone developed in the early Eocene Epoch, while a synthetic approaching transfer zone developed in the late Eocene, due to tectonic uplift. This evolutionary process provided an opportunity to study the stacking pattern of strata architectural variability and facies distribution in the structural transfer zone of the Eocene lacustrine basin. In this study, following the indications of the oriented sedimentary structures in core samples and heavy mineral assemblages of 18 wells, the evolution of the paleo-hydrodynamic distribution during the early and late Eocene has been reconstructed. The sequence-stratigraphy was then divided and the sand body parameter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seismic data and well log interpretations. During the early Eocene, the lake level was at a low stand, the faults broken displacement in the East block being over 50 m. The prograding delta and turbidites are oriented perpendicular to the structural transfer zone. According to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flow rate and the depositional parameters, we speculate that gravity transportation of the sediment and the sediment-supply are the dominating factors during this period. Up to the late Eocene, the rising lake level and the decreased fault displacement leads the flow to divert to a NE-direction, resulting in it being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the transfer zone. Thus, we speculate that the accommodation space is predominant in this perio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above two periods, a braided river delta with an isolated sand body and turbidites developing in the deep area is prominent in the overlapping transfer zone, while a meandering river delta is characteristic of the synthetic approaching transfer 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ta architectural variability facies distribution synthetic approaching transfer zone overlapping transfer zone evolutionary pattern Beibuwan Basin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浅地层扰动的空间差异及其主控机制
3
作者 孙超 巴旗 +7 位作者 时义睿 丛帅 祝嵘祺 陈颖 王盼盼 吴晓 王厚杰 毕乃双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84,共15页
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是油气开采、海底管道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地区,随着黄河经历多次改道,不同河口海域的泥沙供应、海洋动力以及人类活动等条件发生显著变化,黄河三角洲不同河口地区沉积演化出现明显差异,其地层结构的变化备受工... 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是油气开采、海底管道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地区,随着黄河经历多次改道,不同河口海域的泥沙供应、海洋动力以及人类活动等条件发生显著变化,黄河三角洲不同河口地区沉积演化出现明显差异,其地层结构的变化备受工程人员及研究学者的关注。本文基于2023年浅地层剖面数据,以整个现代黄河三角洲及其分区(刁口-神仙沟河口、现行河口、清水沟河口)为研究对象,研究黄河三角洲浅地层扰动空间分布特征,对比3个河口区浅地层扰动的差异性,结合不同河口区的泥沙供应、海洋动力等资料,揭示地层扰动差异性的主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从典型地层扰动区的基本特征来看,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扰动地层的总体分布呈现出随水深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的规律。不同河口区扰动地层差异显著,其中刁口-神仙沟河口的扰动地层主要表现为数量多、埋藏深度浅的特征;清水沟河口的扰动地层以聚集分布、埋藏浅、发育规模大等为特征;而现行河口海域扰动地层以埋藏深、数量少为主要特征;(2)黄河三角洲不同区域的地层结构受入海泥沙和海洋动力等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波浪的高底剪切应力分布与地层扰动高密度区分布高度一致,波致底剪切应力是影响3个河口区域以及不同水深地层结构差异的主要动力因素,而入海泥沙供应则导致不同河口区扰动地层埋深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扰动 空间分布 主控机制 现代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西部矿区深埋厚煤层采动覆岩离层发育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谢道雷 苗田雨 +4 位作者 韩承豪 王凯 王厚臣 柴德洋 高洁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4-212,共9页
为了丰富离层发育规律的研究方法,以石拉乌素矿221_上08工作面为对象,通过分布式光纤(BOTDR)及定点光纤对离层位置进行综合确定,结合颗粒流PFC^(2D)数值模拟,对大采高、大采深条件下采动覆岩离层发育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 为了丰富离层发育规律的研究方法,以石拉乌素矿221_上08工作面为对象,通过分布式光纤(BOTDR)及定点光纤对离层位置进行综合确定,结合颗粒流PFC^(2D)数值模拟,对大采高、大采深条件下采动覆岩离层发育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推进,离层空间在关键层底部自下而上向主关键层底部发育,离层发育埋深在440、396、376、331、321、296 m附近,层位止于粗砂岩主关键层底部;覆岩运移主要经历下位关键层沉降、上位亚关键层快速沉降、向粗砂岩主关键层底部发展、主关键层运移阶段;离层层位与工作面推进距离呈正比,且离层发育主要分为孕育(Ⅰ)-加速扩容(Ⅱ)-压密阶段(Ⅲ)3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层运动规律 分布式光纤 定点光纤 颗粒流PFC2D 离层空间
下载PDF
基于采空区刚度演化的采场围岩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杨 许广辉 +1 位作者 李鹤鹤 宋高峰 《陕西煤炭》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为研究采空区刚度对采场围岩稳定性的影响,采用PHASE 2D有限元软件建立3种采空区刚度数值模型,其中模型Ⅰ的采空区刚度最大,模型Ⅱ最小,模型Ⅲ居中,研究了工作面前方煤体塑性区的发展规律、直接顶下沉量、覆岩垂直位移和工作面支承压力... 为研究采空区刚度对采场围岩稳定性的影响,采用PHASE 2D有限元软件建立3种采空区刚度数值模型,其中模型Ⅰ的采空区刚度最大,模型Ⅱ最小,模型Ⅲ居中,研究了工作面前方煤体塑性区的发展规律、直接顶下沉量、覆岩垂直位移和工作面支承压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工作面推进150 m时,3种采空区刚度下的工作面前方煤体塑性区宽度分别为2.08 mm、3.56 mm和3.13 mm,采空区刚度越大,工作面煤体塑性区宽度越小;模型Ⅰ、Ⅱ和Ⅲ的直接顶最大下沉量分别为38.8 mm、106.6 mm和96.8 mm,覆岩垂直位移最大值为44.9 mm、148.3 mm和137.4 mm;随着工作面推进,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增高系数先增大后稳定,模型Ⅰ、Ⅱ和Ⅲ支承压力增高系数峰值依次为2.1、3.7和3.4。分析认为,增大采空区刚度有利于降低工作面支承压力,提高采场围岩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刚度演化 应力分布 岩层移动 煤体塑性区 围岩稳定性
下载PDF
矿压观测方案的设计及结果研究
6
作者 吴睿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18期128-130,共3页
针对工作面矿压观测问题,通过分析工作面的岩层分布,设计了具体的支护方案以及矿压观测方案,研究了矿压规律。经现场应用,监测结果表明,在回采工作期间,基本顶的初次来压步距为29.1 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为19.8 m,围岩变形量较小,支架的... 针对工作面矿压观测问题,通过分析工作面的岩层分布,设计了具体的支护方案以及矿压观测方案,研究了矿压规律。经现场应用,监测结果表明,在回采工作期间,基本顶的初次来压步距为29.1 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为19.8 m,围岩变形量较小,支架的整体初撑力为23.5 MPa,说明工作面的支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压观测 岩层分布 矿压规律 工作面 支护方案 来压步距
下载PDF
南秦岭早古生代地层含硒量及硒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38
7
作者 雒昆利 潘云唐 +1 位作者 王五一 谭见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1-217,共7页
本文对南秦岭大巴山区主要分布的早古生代地层各种岩石的含硒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含硒量与岩石的岩性和形成时代密切相关,与岩石的含碳量和含硫量成正线性关系。碳质板岩和石煤相对于其他类岩石的含硒量高,碳质板岩一般为6×10^(-6)~... 本文对南秦岭大巴山区主要分布的早古生代地层各种岩石的含硒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含硒量与岩石的岩性和形成时代密切相关,与岩石的含碳量和含硫量成正线性关系。碳质板岩和石煤相对于其他类岩石的含硒量高,碳质板岩一般为6×10^(-6)~35×10^(-6),石煤的含硒量为8×10^(-6)~45×10^(-6);中、下寒武统和志留系大贵坪组的碳质板岩和石煤含硒量较高,可达30×10^(-6)。同时,下寒武统的含硒量远远大于早古生代其他层位同类岩石的平均含硒量,是同类岩石平均含量的5~10倍。如碳酸盐岩的含硒量为2×10^(-6)~4×10^(-6);细粒岩石的含硒量较粗粒岩石的含硒量高,下志留统陡山沟组的厚层状到中厚层状砂岩、粉砂岩和上寒武统的砾屑灰岩的含硒量相近,约0.05×10^(-6)~0.08×10^(-6),是本区最低的。因此,并非本区所有岩石都富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秦岭 早古生界 分布规律 大巴山 微量元素 富集
下载PDF
四川盆地海相地层烃源岩特征 被引量:31
8
作者 徐胜林 陈洪德 +3 位作者 陈安清 林良彪 李君文 杨俊斌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3-350,358,共9页
震旦纪至中三叠世四川盆地发育海相地层,共发育5套区域性烃源岩: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都发育泥质岩烃源岩,中二叠统栖霞组和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则为泥质岩和碳酸盐岩2种类型的烃源岩。研究发现:陡山沱组... 震旦纪至中三叠世四川盆地发育海相地层,共发育5套区域性烃源岩: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都发育泥质岩烃源岩,中二叠统栖霞组和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则为泥质岩和碳酸盐岩2种类型的烃源岩。研究发现:陡山沱组生烃中心位于重庆涪陵地区,筇竹寺组生烃中心位于成都-自贡地区,龙马溪组以万县地区和泸州-綦江地区为主要生烃中心,栖霞组具有成都-资阳、广元-仪陇、万县3个生烃中心,吴家坪组以万县-巫山地区为主要生烃中心;同时资料显示,盆地烃源岩总体热演化成熟度较高,成熟至过成熟阶段,其生烃强度主要由有机碳丰度和烃源岩厚度决定。二级层序海平面上升期有利于区域性烃源岩形成,沉积环境控制着烃源岩的岩石类型、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丰度,构造运动则影响着烃源岩发育范围和后期有机质成熟度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展布 控制因素 海相地层 四川盆地 油气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白云岩成因及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 被引量:54
9
作者 包洪平 杨帆 +2 位作者 蔡郑红 王前平 武春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45,共14页
白云岩是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最重要的有效储集岩类,由于岩石结构及产状特征复杂多变,对其成因认识尚存在争议。为此,综合宏观区域地质背景、微观岩石结构、矿物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等分析研究成果,将该区奥陶系白云岩划分为泥—细粉晶、粗... 白云岩是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最重要的有效储集岩类,由于岩石结构及产状特征复杂多变,对其成因认识尚存在争议。为此,综合宏观区域地质背景、微观岩石结构、矿物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等分析研究成果,将该区奥陶系白云岩划分为泥—细粉晶、粗粉晶、细(中)晶3种类型,指出其分别形成于"蒸发泵吸准同生云化""淡水与富镁卤水混合水云化""回流—渗透云化"3种不同的白云岩化成岩作用环境,并在层位及空间展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层控性"及"区位性"分布特征。进而探讨了白云岩的成因,结果认为:① 3种白云岩化作用在时空演化特征上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即均与蒸发背景下的膏盐矿物沉淀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②白云岩中所发育的溶孔、白云石晶间孔及生物格架孔等主要孔隙类型分别形成于3种白云岩类型中,对白云岩类型表现出一定的"专属性",表明孔隙成因与白云岩化成岩作用环境密切相关;③白云岩有效储层的发育与分布主要受原始沉积相带、大区白云岩化的成岩作用环境、相对海平面变化产生的层序界面等3类要素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纪 白云岩成因 地球化学 储集层 白云岩分布 层控性 区位性
下载PDF
临江地下结构抗浮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曹洪 朱东风 +1 位作者 骆冠勇 潘泓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973-2979,2988,共8页
临江地下结构进行浮力计算时,其抗浮设计水位直接采用地面高程或江河水位是不合理的,需要对场地进行渗流分析才能确定。在沿用本奈特假定的前提下,推导出一种简化算法用于临江二元地层的渗流分析,可得到强透水层中的水头分布。在此基础... 临江地下结构进行浮力计算时,其抗浮设计水位直接采用地面高程或江河水位是不合理的,需要对场地进行渗流分析才能确定。在沿用本奈特假定的前提下,推导出一种简化算法用于临江二元地层的渗流分析,可得到强透水层中的水头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地下结构物底板水压力的实用计算方法为抗浮设计提供依据。其方法适用于堤前、堤后覆盖层有不同的厚度和渗透系数,以及宽度为有限或无限的边界情况。该法计算简便,结果足够精确。经过算例验证和比较,堤后小型结构物对强透水层中的水头分布影响不大,但大型结构物和堤后宽度收窄将会显著抬高水头。位于覆盖层中的地下室底板浮力呈中部大、四周小的分布形态,但位于强透水层中时则呈线性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二元地层 水头分布 浮力
下载PDF
覆岩离层充填技术的理论基础与工程实施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文生 范学理 赵德深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5-137,共3页
概述了覆岩离层充填方法的产生与技术原理,对覆岩离层充填控制地表沉陷技术的关键问题──离层产生机理、离层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给出了6个方面的工程实施要点,所得结论对该技术的设计、施工与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 概述了覆岩离层充填方法的产生与技术原理,对覆岩离层充填控制地表沉陷技术的关键问题──离层产生机理、离层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给出了6个方面的工程实施要点,所得结论对该技术的设计、施工与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沉陷控制 离层充填技术 离层分布规律 覆岩 离层产生机理
下载PDF
覆岩注浆减沉钻孔布置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许家林 钱鸣高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6-279,共4页
基于岩移关键层理论,通过试验与理论研究证明了采动覆岩离层主要出现在关键层下,并揭示了离层分布的动态规律.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覆岩离层注浆减沉钻孔布置的原则,为注浆减沉钻孔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离层分布 注浆减沉 钻孔布置 覆岩 试验研究
下载PDF
浅埋煤层采动覆岩导水通道分布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35
13
作者 马立强 张东升 +2 位作者 乔京利 王少义 王晔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9-652,共4页
为解决浅埋煤层的保水开采难题,采用物理模拟方法,研究了浅埋煤层大采高长壁工作面的采动覆岩导水通道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对于典型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在初次来压至第一次周期来压期间,覆岩导水通道迅速发育至松散含水层底部,工作... 为解决浅埋煤层的保水开采难题,采用物理模拟方法,研究了浅埋煤层大采高长壁工作面的采动覆岩导水通道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对于典型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在初次来压至第一次周期来压期间,覆岩导水通道迅速发育至松散含水层底部,工作面后方约2个周期来压距离后,采空区覆岩垮落带以上的覆岩导水通道被逐渐压实闭合,但开切眼处的导水通道不易闭合;对于次浅埋煤层,主关键层初次来压后,导水通道迅速发育至最大高度,但伴随着主关键层约1~2个周期来压后,基本顶至主关键层之间断裂带内的覆岩导水通道可很快被压实闭合。该成果可对浅埋煤层保水防溃采煤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采动覆岩 导水通道 分布特征 关键层 保水开采
下载PDF
采动覆岩裂隙分布及其空隙率特征 被引量:23
14
作者 宋颜金 程国强 郭惟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33-536,共4页
利用弹性薄板理论和关键层理论,对采空区上覆岩层的下沉进行定量描述,研究采动影响下覆岩裂隙的分布特征,得到了基于相对下沉量的覆岩规则移动带空隙率的近似公式。研究表明,覆岩裂隙场内,裂隙数量分布以两边为多,中部较少,在关键层下... 利用弹性薄板理论和关键层理论,对采空区上覆岩层的下沉进行定量描述,研究采动影响下覆岩裂隙的分布特征,得到了基于相对下沉量的覆岩规则移动带空隙率的近似公式。研究表明,覆岩裂隙场内,裂隙数量分布以两边为多,中部较少,在关键层下部的岩层往往产生较大的离层空间;随着岩层深度减小,空隙率逐渐变小,覆岩底部,空隙率曲线沿走向呈现马鞍状,在关键层或者硬岩起作用的区域形态发生改变,曲线形态逐渐变成拱状。其结论可应用于岩体渗流研究及瓦斯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离层裂隙 分布规律 空隙率 瓦斯治理
下载PDF
采动覆岩离层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德深 陈雄 +2 位作者 覃丽坤 徐涛 关萍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1期5164-5167,共4页
采动覆岩移动及其导致的离层分布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极其复杂的问题,具有极强的不可视、不可触等特点,因此,理论分析和现场观测都是十分困难的。对矿区采动覆岩的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研究,重点分析了覆岩中离层的发展高... 采动覆岩移动及其导致的离层分布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极其复杂的问题,具有极强的不可视、不可触等特点,因此,理论分析和现场观测都是十分困难的。对矿区采动覆岩的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研究,重点分析了覆岩中离层的发展高度变化规律、离层区域范围的确定以及煤层采出厚度的影响作用等。数值模拟再现了采动覆岩运移及离层产生的全过程,揭示了离层高度与工作面推进距离、离层区域发生范围和煤层开采厚度之间的关系。数值模拟结果确定了覆岩离层产生的位置、离层大小等,从而为采用离层充填注浆控制地表沉陷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数值模拟 离层 分布规律 覆岩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界分布特征与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24
16
作者 龚建明 李刚 +4 位作者 杨传胜 须雪豪 张锦伟 王海荣 徐立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7,共8页
在充分利用前人对东海陆架盆地中生代油气勘探成果的基础上,对最新处理的地震剖面和重磁反演剖面进行了精细解释和综合研究,结合海陆中生界对比结果认为: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界分布广、厚度大,平均厚度可达6 000m,而且具有"东厚... 在充分利用前人对东海陆架盆地中生代油气勘探成果的基础上,对最新处理的地震剖面和重磁反演剖面进行了精细解释和综合研究,结合海陆中生界对比结果认为: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界分布广、厚度大,平均厚度可达6 000m,而且具有"东厚西薄、南厚北薄"的特征。侏罗系主要分布在闽江和基隆凹陷,厚度分布稳定,w(TOC)平均值>1.0%;而白垩系在整个陆架盆地南部均有分布,具有向基隆凹陷加厚的趋势,w(TOC)平均值<1.0%。东海陆架盆地南部的基隆凹陷是下一步油气资源战略选区的首选目标,而台北低凸起很可能具有良好的油气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远景 地层分布 中生代 东海陆架盆地 油气
下载PDF
青东凹陷新生代垂向地层序列及展布特征 被引量:13
17
作者 黄铮 吴智平 +1 位作者 李伟 郭新安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4-102,共9页
针对青东凹陷勘探程度较低、新生代地层发育特征尚不明晰的现状,从岩性、测井、地震、古生物化石等资料入手,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凹陷新生代地层进行了构造层和岩石地层的多重划分,将其划分为古近系和新近系—第四系两个构造层,其中古... 针对青东凹陷勘探程度较低、新生代地层发育特征尚不明晰的现状,从岩性、测井、地震、古生物化石等资料入手,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凹陷新生代地层进行了构造层和岩石地层的多重划分,将其划分为古近系和新近系—第四系两个构造层,其中古近系构造层自下而上发育孔店组、沙四段、沙三段、沙二段,地层发育特征与东营凹陷相似,但垂向序列不完整,缺失沙一段和东营组。在此基础上结合钻井标定和地震剖面的解释,重点绘制了古近系四个构造亚层的残留地层等厚图,并对其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构造亚层残留地层在厚度和展布方向上变化较大,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体现了不同地质时期盆地沉积充填和构造演化的差异性。最后对青东凹陷缺失沙一段—东营组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初步讨论,认为新生代地幔柱高点由渤海湾盆地南部迁移到渤海海域可能造成该地区在古近纪末期未接受沉积,而据垦东地区北部的物源在沙一—东营期来自南部也可推测该时期青东凹陷已抬升遭受剥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东凹陷 构造层 地层序列 残留地层展布
下载PDF
华北奥陶系顶部碳酸岩层隔水特性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67
18
作者 缪协兴 白海波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5-193,共9页
采用地质演化历史、岩石成分、微孔隙结构分析及钻探资料统计等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上证实了奥陶系顶部碳酸岩层的隔水特性及形成机理,提出了利用奥陶系顶部碳酸岩层的隔水性以增加隔水层的总厚度和强度的观点。奥陶系碳酸岩层在华北板块... 采用地质演化历史、岩石成分、微孔隙结构分析及钻探资料统计等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上证实了奥陶系顶部碳酸岩层的隔水特性及形成机理,提出了利用奥陶系顶部碳酸岩层的隔水性以增加隔水层的总厚度和强度的观点。奥陶系碳酸岩层在华北板块中部残留厚度大,残留层位高(新),在近南北边缘则被剥蚀的较多,残留厚度薄到无,残留层位低(老)。在奥陶系顶部残留层位以石灰岩为主或加里东期古岩溶台地、古岩溶斜坡等区域只存在厚度不等的充填型隔水层;顶部层位以白云岩为主或古岩溶盆(洼)地单元的区域隔水层由充填型和岩溶不发育型共同构成,隔水层厚度大。后期的改造导致奥陶系顶部碳酸岩隔水层的局部破坏,主要是指导水陷落柱、导水断裂、岩体接触界面、浅部露头带和层内新岩溶段,这也是防水和保水的重点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系 碳酸岩 隔水特性 残留层位 分布规律
下载PDF
西安地铁沿线地层地温春季分布规律观测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任建喜 刘嘉辉 +3 位作者 高虎艳 杨智国 周晓燕 高廷廷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1-106,共6页
研究目的:西安是我国西部黄土地区首个修建城市地铁的城市,但是缺少地铁埋深范围内的地层温度分布规律的资料。通过对西安地铁沿线4个典型地貌单元的土壤长期地温分布规律观测研究,得到春季不同地貌单元地层的恒温层位置和春季地层地温... 研究目的:西安是我国西部黄土地区首个修建城市地铁的城市,但是缺少地铁埋深范围内的地层温度分布规律的资料。通过对西安地铁沿线4个典型地貌单元的土壤长期地温分布规律观测研究,得到春季不同地貌单元地层的恒温层位置和春季地层地温的分布规律。为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的空调工程的初步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论:通过对西安地铁沿线9处观测孔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皂河一级阶地的恒温层在地表以下10 m,恒温层温度为15℃;黄土梁洼地恒温层在地表以下9 m,恒温层温度为17~18℃;渭河一级阶地恒温层在地表以下10 m,恒温层温度为15.5℃;渭河三级阶地恒温层在地表以下9 m,恒温层温度为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地铁 地温 春季 观测 恒温层 分布规律
下载PDF
岩石对喀斯特峰丛山体土壤水分布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张志才 陈喜 +1 位作者 石朋 马建良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1-44,共4页
喀斯特峰丛山体土壤水是喀斯特地区水文循环及生态环境重要的影响因素。该地区各类岩体碎石类型较多,对土壤水运移及分布影响各不相同。研究岩石对土壤水的影响,对研究该地区水动力过程及水文生态效应具有重要意义。选取贵州省普定县岩... 喀斯特峰丛山体土壤水是喀斯特地区水文循环及生态环境重要的影响因素。该地区各类岩体碎石类型较多,对土壤水运移及分布影响各不相同。研究岩石对土壤水的影响,对研究该地区水动力过程及水文生态效应具有重要意义。选取贵州省普定县岩溶区内典型的喀斯特峰丛山体,利用TDR测定不同类型岩石影响下的土壤含水率,分析了岩石对土壤含水率空间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对土壤水的阻碍作用,岩层下部土壤含水率较低,岩层上部土壤含水率较高;但岩层上部土层浅薄时,土壤含水率偏低。破碎岩块阻碍土壤水运动,土壤水在土壤与岩块表面溶蚀接触区域得到雨水集中补给,含水率较高。土壤中砾石增加了土壤透水性能,使土壤含水率较高,影响作用随埋深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峰丛山体 土壤水分布 岩层 破碎岩块 砾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