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2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trolling roof with potential rock burst risk through different pre-crack length:Mechanism and effect research 被引量:4
1
作者 ZHAO Tong-bin ZHANG Peng-fei +3 位作者 GUO Wei-yao GONG Xu-fei WANG Chao CHEN Y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3706-3719,共14页
Roof pre-splitting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control the roof with potential rock burst risk.In this study,three-point bending tests were carried out by using fine sandstone specimens with different pre-cracked length... Roof pre-splitting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control the roof with potential rock burst risk.In this study,three-point bending tests were carried out by using fine sandstone specimens with different pre-cracked lengths as test objects,and digital speckle correlation method(DSCM)and acoustic emission(AE)technology were used to track the entire process of crack propagation.The effect of pre-cracks on the fracture of rock beams was evaluated,and the mechanical mechanism of the rock beam fracture process was analyzed.The rock beam pre-splitting design method was developed,and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method was proved by the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data obtained from the 10303 working face of Jining No.2 coal mine in Chin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ading time history curve of pre-cracked beams exhibits obvious residual characteristics.Compared with the intact rock beam,the tensile strength,and maximum tensile strain of 35 mm pre-cracked rock beam are decreased by 32.4% and 33.1%,respectively and the acoustic emission b value is increased by 30.2%.According to the pre-splitting design method of rock beam,the maximum and average microseismic energy of the 10303 working face after pre-splitting construction are reduced by 25.6% and 6.4%,respectively,with excell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ect of thick ro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point bending acoustic emission roof pre-splitting digital speckle correlation method rock burst control
下载PDF
Prediction and control of rock burst of coal seam contacting gas in deep mining 被引量:5
2
作者 WANG En-yuan LIU Xiao-fei ZHAO Ein-lai LIU Zhen-tang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09年第2期152-156,共5页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rock burstthat goes with abnormal gas emission in deep coal seams,the essential method of eliminatingabnormal gas emission by eliminating the occurrence...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rock burstthat goes with abnormal gas emission in deep coal seams,the essential method of eliminatingabnormal gas emission by eliminating the occurrence of rock burst or depressingthe magnitude of rock burst was considered.The No.237 working face was selected asthe typical working face contacting gas in deep mining;aimed at this working face,a systemof rock burst prediction and control for coal seam contacting gas in deep mining wasestablished.This system includes three parts:① regional prediction of rock burst hazardbefore mining,② local prediction of rock burst hazard during mining,and ③ rock burst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mining coal seam contacting gas rock burst gas abnormal emission rock burst prediction and control system
下载PDF
宽输入范围DC/DC变换器Burst与双前馈复合控制策略
3
作者 刘艺 刘宝泉 +2 位作者 王伟 陈鹏宇 李润琦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6-142,157,共8页
蓄电池储能是新能源发电及微电网的核心装备,高动态响应始终是双向DC/DC储能变换器的关键指标.在冲击性负载等大信号变化场景下蓄电池将高倍率放电,内阻因素导致其端电压大幅跌落,限制了后级DC/DC变换器的快速输出能力.为了提升DC/DC变... 蓄电池储能是新能源发电及微电网的核心装备,高动态响应始终是双向DC/DC储能变换器的关键指标.在冲击性负载等大信号变化场景下蓄电池将高倍率放电,内阻因素导致其端电压大幅跌落,限制了后级DC/DC变换器的快速输出能力.为了提升DC/DC变换器在宽输入范围场景下的响应能力,在传统电压闭环基础上,提出了一种Burst模式与输入电压和输出负载前馈的复合控制策略.通过建立输入电压vin和负载电流iload对输出电压vo的扰动函数,分析扰动通道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快速估算跟踪变换器的稳态工作点,并建立扰动抑制前馈函数,对占空比d进行调节以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进一步设计输出电压vo滞环,通过滞环调节使变换器进入Burst模式以限制大信号变化场景下电压vo的超调和振荡.最后搭建了一台功率为48 kW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Burst与双前馈复合控制策略可有效提升大信号干扰下DC/DC变换器的响应速度,更适用于大功率、宽输入电压范围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st控制 输入电压前馈 输出负载前馈
下载PDF
Bursting-like motion induced by time-varying delay in an internet congestion control model 被引量:3
4
作者 Shu Zhang Jian Xu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4期1169-1179,共11页
Time delay is an problem of intemet congestion important parameter in the control. According to some researches, time delay is not always constant and can be viewed as a periodic function of time for some cases. In th... Time delay is an problem of intemet congestion important parameter in the control. According to some researches, time delay is not always constant and can be viewed as a periodic function of time for some cases. In this work, an internet congestion control model is consid- ered to study the time-varying delay induced bursting-like motion, which consists of a rapid oscillation burst and quies- cent steady state. Then, for the system with periodic delay of small amplitude and low frequency, the method of multiple scales is employed to obtain the amplitude of the oscillation. Based on the expression of the asymptotic solution,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relative length of the steady state increases with amplitude of the variation of time delay and decreases with frequency of the variation of time delay. Finally, an effective method to control the bursting-like motion is pro- posed by introducing a periodic gain parameter with appropriate amplitude. Theoretical resul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at from numerical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 congestion control. Time-varying delay bursting-like motion Method of multiple scales
下载PDF
冲击地压主控因素及孕灾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谭云亮 张修峰 +4 位作者 肖自义 范德源 尹延春 陈洋 刘学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7-379,共13页
随着我国煤矿逐步向深部开采转移,冲击地压灾害日趋严重。在冲击地压从机理认知走向防冲工程进程中,首要的任务是厘清冲击地压孕灾主控因素,并进行风险程度判识。在上百个冲击地压矿井致灾评价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导致冲击地压发生的4类... 随着我国煤矿逐步向深部开采转移,冲击地压灾害日趋严重。在冲击地压从机理认知走向防冲工程进程中,首要的任务是厘清冲击地压孕灾主控因素,并进行风险程度判识。在上百个冲击地压矿井致灾评价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导致冲击地压发生的4类客观主控因素:煤岩冲击倾向性、开采深度、坚硬顶板、地质构造,以及3类人为主控因素:煤柱、采空区及采掘卸荷,并对各主控因素对冲击地压孕灾的力学机制进行了分析讨论。在客观主控因素方面,煤岩冲击倾向性是煤岩积聚变形能进而诱发冲击破坏的自身属性;开采深度与巷道围岩内积聚的变形能呈正相关关系,是冲击地压发生的必要条件;坚硬顶板大尺度周期断裂形成的冲击动载及动能是诱发冲击地压的“导火索”;地质构造对冲击地压的影响显著,对于断层构造而言,断层两盘将在开采扰动造成的突发卸荷影响下产生相对“回弹”;煤层变薄区等效弹性模量变大,超前支承压力呈“双峰值”分布,使得冲击影响范围扩大。在人为主控因素方面,煤柱作为高应力集中区,其尺寸、倾角及相对位置等将直接影响冲击地压发生的概率和强度;采空区会诱发超前支承压力集中区内围岩积聚弹性能的突然释放,尤其是在采高较大、顶板垮落不充分的情况下;采掘卸荷会导致应力集中区快速“迁移”,引发煤体内弹性应变能的大量释放,是造成冲击地压的重要外因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山东新汶、山东鲁西、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彬长、新疆和甘肃等矿区冲击地压孕灾主控因素差异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强调按层次对矿井、采区和工作面进行冲击地压主控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判识重要性,构建了从降能、释能、阻能到抗能的冲击地压治理工程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主控因素 孕灾 风险判识 递进式防治
下载PDF
基于冲能吸能平衡效应的冲击地压巷道分级支护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高明仕 俞鑫 +2 位作者 徐东 贺永亮 赵世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8,共11页
冲击地压是煤炭开采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动力灾害,主要是由积聚在煤岩中的弹性变形能突然急剧释放造成的,约90%发生在巷道中。巷道冲击破坏不仅与冲击能量直接相关,还与冲击距离远近紧密相关,提出能距比的概念,即冲击震源释放能量与其至巷... 冲击地压是煤炭开采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动力灾害,主要是由积聚在煤岩中的弹性变形能突然急剧释放造成的,约90%发生在巷道中。巷道冲击破坏不仅与冲击能量直接相关,还与冲击距离远近紧密相关,提出能距比的概念,即冲击震源释放能量与其至巷道距离的比值。根据冲击地压动静载叠加机制和冲能吸能平衡理论,综合考虑冲击震源能距比量级、巷道破坏程度、支护构件吸能、弱结构吸能等特性,建立了巷道围岩冲击矿震稳定性控制模型,分析了冲能、吸能的构成和计算过程,搭建了冲击地压能级与巷道支护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了“四高锚网+”为主导技术的煤矿巷道防冲抗震支护体系。根据能距比量级大小,将冲击地压巷道支护安全可靠性分为P1~P4级别,分级对应采取不同支护强度的“四高锚网+”组合支护技术。“四高”锚网支护可对应能距比为102量级的无冲击巷道,“四高锚网+1”(O型钢棚、吸能防冲单元架、围岩弱结构)对应能距比为103量级的冲击地压,“四高锚网+2”对应能距比为104量级的冲击地压,“四高锚网+3”对应能距比为105量级的冲击地压,106及以上量级的冲击危险必须停产、撤人远场处理。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巷道防冲支护方案和参数设计,初步验证了理论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研究成果可为我国煤矿冲击地压巷道支护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巷道围岩控制 冲能吸能平衡 能距比 分级支护
下载PDF
急倾斜深埋巨厚煤层掘巷冲击地压前兆特征及其灾害防治 被引量:1
7
作者 来兴平 贾冲 +6 位作者 胥海东 崔峰 刘旭东 王昊 陆长亮 张随林 何仕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7-350,共14页
随着冲击地压矿井逐渐向深开采,其巷道掘进伴随的冲击显现愈发强烈。针对巷道掘进过程中的冲击地压有效防治问题,以新疆乌东煤矿急倾斜煤层矿井为例,运用微震监测对巷道掘进的冲击地压时空前兆特征加以分析。结合巷道掘进的应力与能量... 随着冲击地压矿井逐渐向深开采,其巷道掘进伴随的冲击显现愈发强烈。针对巷道掘进过程中的冲击地压有效防治问题,以新疆乌东煤矿急倾斜煤层矿井为例,运用微震监测对巷道掘进的冲击地压时空前兆特征加以分析。结合巷道掘进的应力与能量变化数值模拟分析,揭示巷道掘进的冲击地压发生机理,提出急倾斜巨厚煤层巷道冲击地压防治策略,并完成现场工程实践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急倾斜巨厚煤层巷道掘进的冲击地压发生前第2~5天出现微震总能量极低值,或存在至少4 d的能量潜伏期;冲击地压发生前5 d普遍存在3 d以上的最大能量占比高频波动期。冲击地压发生前存在明显缺震现象,发生位置集中分布在距离掘进工作面较近的微震能量极小值区间范围内,或位于微震能量极值区间附近的微震频次极小值区间范围内,且冲击地压事件位于冲击变形能指数较高区域。急倾斜巨厚煤层水平分段综放开采的坚硬覆岩结构不易破断,使得巷道掘进存在上水平采空区两侧“双翼型”应力集中,掘进工作面前方与巷道底部受顶底板岩层相互挤压的应力集中分布且能量积聚显著,随着巷道掘进深度增加其应力集中与能量积聚进一步增强,容易诱发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综合分析形成急倾斜巨厚煤层巷道掘进的工作面爆破卸压、巷道钻孔卸压与补强支护、复杂区域架蓬的冲击地压防治策略。结合冲击地压时空前兆异常为及时加强卸压力度提供时机。通过工作面与巷道卸压使得掘进期间未发生单日累计1×105 J以上微震能量,在对支护优化调整与复杂区域重点防护后,巷道掘进日均微震能量降至2.2 kJ,其1 kJ以上微震事件占比下降且巷道断面整体平整。研究结果为急倾斜巨厚煤层巷道安全掘进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巨厚煤层 巷道掘进 冲击地压 前兆特征 防治策略
下载PDF
鄂西磷矿岩爆现状及治理措施研究
8
作者 柴修伟 盛益明 张龙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12,共4页
针对鄂西磷矿,在深入调查苏家坡磷矿、麻坪磷矿、桃郁溪磷矿等矿山地质特征及岩爆现象的基础上,分析了鄂西磷矿岩爆灾害主要发生部位、埋深及岩性等影响因素,提出了适合鄂西磷矿岩爆的治理措施:对鄂西地下磷矿进行地应力测试,根据地应... 针对鄂西磷矿,在深入调查苏家坡磷矿、麻坪磷矿、桃郁溪磷矿等矿山地质特征及岩爆现象的基础上,分析了鄂西磷矿岩爆灾害主要发生部位、埋深及岩性等影响因素,提出了适合鄂西磷矿岩爆的治理措施:对鄂西地下磷矿进行地应力测试,根据地应力测试结果,优化回采顺序,减少应力集中区域,并在局部区域开展卸压和支护措施,保障井下安全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磷矿 岩爆 治理措施 深部开采 卸压
下载PDF
褶曲翼部区煤层倾角变化诱发冲击地压机理及其防治研究
9
作者 杨增强 刘畅 +2 位作者 刘思佳 裴宗远 舒通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89,共8页
以宝积山煤矿七采区内褶曲翼部影响区为工程地质背景,采用现场调研统计、理论计算分析、数值模拟运算等方法,对开采煤层倾角变化诱冲机理进行研究,提出协同控制防治冲击地压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煤层倾角增大,煤... 以宝积山煤矿七采区内褶曲翼部影响区为工程地质背景,采用现场调研统计、理论计算分析、数值模拟运算等方法,对开采煤层倾角变化诱冲机理进行研究,提出协同控制防治冲击地压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煤层倾角增大,煤柱侧内高集中静载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规律,实体煤侧内高集中静载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规律;在煤层倾角较小的条件下,厚硬关键层更容易在采空区两侧边界位置发生破断,诱使其悬空段中部区域瞬间发生破断进而形成扰动强度较大的远场应力扰动;关键块体B在煤层倾角较小且埋深较大的条件下极易发生回转失稳,进而形成扰动强度较小的近场应力扰动。该方法对于冲击地压的防治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曲翼部 倾角变化 冲击地压 协同控制技术 数值模拟 电磁辐射
下载PDF
一种基于Burst-PWM混合控制的LLC谐振变换器宽电压范围输出策略 被引量:13
10
作者 石林 刘邦银 段善旭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4772-4780,共9页
LLC谐振变换器一般采用脉冲频率调节(PFM)方式控制输出电压,因此在最大开关频率受限的情况下输出电压范围同样会受到限制。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突发控制-变占空比控制(Burst-PWM)的混合控制模式以实现LLC变换器的宽电压范围输出。首先分析B... LLC谐振变换器一般采用脉冲频率调节(PFM)方式控制输出电压,因此在最大开关频率受限的情况下输出电压范围同样会受到限制。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突发控制-变占空比控制(Burst-PWM)的混合控制模式以实现LLC变换器的宽电压范围输出。首先分析Burst控制与PWM控制应用在LLC变换器中的特性及其不足之处。采用Burst-PWM混合控制时,PWM控制能够减小Burst开通(Burst-on)时段内谐振腔电流峰值,而Burst控制能够在Burst-on时段内为PWM控制下的开关管提供足够的零电压开通(ZVS)电流。这种方式能够保证变换器在宽电压范围内的特性和稳定性。然后采用状态空间轨迹法给出了谐振腔参数优化设计方法以及确定PWM控制下的最小占空比。最终实验证明了分析的正确性以及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C谐振变换器 burst控制 PWM控制 混合控制
下载PDF
煤矿覆岩主控致灾层位危险识别及现场应用
11
作者 马玉镇 朱斯陶 +6 位作者 潘俊锋 高永涛 张修峰 姜福兴 刘金海 王冰 陈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89-2603,共15页
针对煤矿地面水力压裂技术施工中工作面覆岩主控致灾层位难以准确辨识的难题,以孟村煤矿401102工作面地面水力压裂工业试验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微震监测、现场调研等方法,揭示了煤矿厚硬覆岩运动诱发矿震和冲击地压的动力灾害机理,分... 针对煤矿地面水力压裂技术施工中工作面覆岩主控致灾层位难以准确辨识的难题,以孟村煤矿401102工作面地面水力压裂工业试验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微震监测、现场调研等方法,揭示了煤矿厚硬覆岩运动诱发矿震和冲击地压的动力灾害机理,分析了基于载荷三带理论的厚硬覆岩分区运动特征与诱发动力灾害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关键层运动状态的矿震能量预测模型与采场等效附加应力估算模型,提出了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和肘部法则的煤矿覆岩主控致灾层位识别技术方法,确定了现场压裂施工层位并进行工业试验,根据现场微震监测数据及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效果验证,得到结论如下:孟村煤矿401102工作面致冲关键层及矿震关键层均为距离煤层66 m的安定组关键层R9,其初次破断运动采场等效附加扰动应力理论值为7.23 MPa,初次破断运动释放矿震能量理论值为6.08×105 J,致灾危险性较强;震−冲关键层压裂后,矿震能量理论值降幅94%,采场等效附加扰动应力理论值降幅76%,工作面上方5×10^(3)J大能量微震事件出现明显上移趋势,上移量约为15 m;10^(3)J及以上能级微震事件频次占比显著下降,由60.39%降至17.89%,最大微震事件能量由6.65×10^(5)J降至9.75×10^(3)J;10^(2)J及以下能级微震事件频次占比显著上升,由39.61%增至82.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水力压裂 冲击地压 矿震 覆岩主控致灾层位 识别方法
下载PDF
陕西煤矿冲击地压发生规律与分类防治
12
作者 潘俊锋 刘少虹 +3 位作者 马文涛 夏永学 王书文 冯美华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5,共11页
随着煤炭资源开采区域不断向西部以及深部转移,西部地区冲击地压矿井数量呈井喷式增长。陕西省作为煤炭大省,煤炭开发供应规模稳居全国前列,但冲击地压灾害尤为突出,为了有效遏制本地区煤矿冲击地压频繁发生势头,并为类似条件矿区冲击... 随着煤炭资源开采区域不断向西部以及深部转移,西部地区冲击地压矿井数量呈井喷式增长。陕西省作为煤炭大省,煤炭开发供应规模稳居全国前列,但冲击地压灾害尤为突出,为了有效遏制本地区煤矿冲击地压频繁发生势头,并为类似条件矿区冲击地压防治提供借鉴,通过分析陕西煤矿10年来的24座矿井、85起冲击地压案例,基本厘清了冲击地压发生规律,并开展了基于主控因素的分类防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煤矿冲击地压具有灾害矿井集中、灾害程度严重、多灾害叠加影响显著、防治难度大等特点;冲击地压监测技术、防治技术与地方法规建设历程几乎同步,达到了起步晚,起点高,示范效应强的结果;基于冲击地压主控因素,将陕西省冲击地压划分为3大类,分别为:坚硬顶板主导型、地质构造主导型和宽煤柱主导型,并针对主控因素提出弱化坚硬顶板、转移煤柱高集中应力、释放构造应力的防治方法。通过10年来的工程实践,不断优化矿井开采设计,探索煤层厚硬顶板千米顺层钻孔区域压裂新技术,加大防冲卸压技术的落实,冲击地压显现逐年减少,成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陕西煤矿 冲击地压监测 冲击地压防治 主控因素 分类防治
下载PDF
基于LLC谐振变换器的四脉冲ZVS间歇控制方法
13
作者 马胜国 赵玉珂 +3 位作者 古展基 曹才具 陈文 赵晓曦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7期269-274,共6页
由于LLC(谐振变换器电路中的谐振电感L_(r)、励磁电感L_(m)、谐振电容C_(r),统称LLC)谐振变换器在DC-DC变换中具有良好的特性,但在间歇控制模式下,仍存在每个控制周期内开关管的第一次开启过程会产生硬开关现象,限制了谐振变换器在轻载... 由于LLC(谐振变换器电路中的谐振电感L_(r)、励磁电感L_(m)、谐振电容C_(r),统称LLC)谐振变换器在DC-DC变换中具有良好的特性,但在间歇控制模式下,仍存在每个控制周期内开关管的第一次开启过程会产生硬开关现象,限制了谐振变换器在轻载条件下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的可能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四脉冲模式间歇控制策略。该策略在三脉冲模式的基础上在副边侧设计了一个新脉冲来进行驱动,目的是将副边的能量返流到原边,通过原边开关管在结电容返流完成且体二极管导通时,发出的触发信号,实现原边开关管在第一个触发脉冲导通,从而将变换器运行在效率最优轨迹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在电压降低工况下可进一步提高了变换器的轻载运行效率,证明此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C谐振变换器 轻载 寄生电容 间歇控制 能量回馈
下载PDF
窄煤柱沿空掘巷迎头区贯通阶段矿压显现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14
作者 陈国华 王颜亮 +4 位作者 王朝引 韩刚 吕玉磊 周林 王海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9-225,共7页
对于存在冲击地压危险的沿空掘巷工作面,由于其应力环境的复杂性,大大增加了巷道贯通阶段防冲工作的难度。基于如何避免掘进工作面迎头区冲击地压频发的问题,确保工作面安全科学贯通,以纳林河二号矿井31120沿空掘进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展... 对于存在冲击地压危险的沿空掘巷工作面,由于其应力环境的复杂性,大大增加了巷道贯通阶段防冲工作的难度。基于如何避免掘进工作面迎头区冲击地压频发的问题,确保工作面安全科学贯通,以纳林河二号矿井31120沿空掘进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展开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通过理论分析,对掘进工作面迎头区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展开初步探讨;进一步采用地音监测的方法,分析了掘进贯通期间迎头滞后区域地音事件突增的范围,进而确定该范围为掘进贯通影响区域。为了消除冲击地压隐患,设计了掘进贯通期间的多轮循环大直径钻孔卸压措施,并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分析得到卸压效果良好的结论。本文研究对于提高纳林河二号矿井31120沿空掘进工作面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掘巷 掘进贯通 地音监测 冲击地压 防治技术
下载PDF
巷道围岩连锁冲击破坏机理及稳定控制方法研究
15
作者 李皎 刘阳 +3 位作者 刘心强 张崟峰 静涛 蒋帅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24-29,共6页
利用虚拟交界面将巷道围岩整体结构分成若干岩体单元和弹性单元,建立巷道围岩连锁冲击破坏理论及其力学结构模型,分析了不同静载、动载组合巷道围岩连锁破坏形式,建立了连锁破坏的力学方程和能量方程,揭示了巷道围岩储能结构、阻力结构... 利用虚拟交界面将巷道围岩整体结构分成若干岩体单元和弹性单元,建立巷道围岩连锁冲击破坏理论及其力学结构模型,分析了不同静载、动载组合巷道围岩连锁破坏形式,建立了连锁破坏的力学方程和能量方程,揭示了巷道围岩储能结构、阻力结构在冲击启动和破坏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冲击地压是动力扰动诱发煤岩体内部弹性能突然释放的结果,其中煤岩体储能结构是冲击破坏的内因和动力源泉,动载诱发局部岩体破坏和能量连续释放;煤岩体冲击破坏时,其整体结构转变为向巷道自由空间运动的多滑块(岩体单元)结构,各滑块间存在相对运动、挤压以及弹性单元触发产生的冲击力,使各岩体单元的速度和加速度均处在动态变化当中;巷道围岩防冲控制的有效思路是调整巷道围岩整体结构,合理分布储能结构和冲击阻力结构,主动破坏能量持续解锁所需的弹性单元,使巷道周边围岩由储能结构转变为阻力结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冲击地压 巷道 连锁 围岩控制
下载PDF
非定常等离子体激励对大攻角流动分离控制的数值模拟研究
16
作者 呼宝鹏 兰世隆 +3 位作者 黄一翀 林海奇 傅瑜 王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42-3450,共9页
应用交流电(alternating current,AC)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由于其结构简单、响应频率快、可实现实时定量控制等优点,正在成为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结合基于分离涡模拟(detac... 应用交流电(alternating current,AC)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由于其结构简单、响应频率快、可实现实时定量控制等优点,正在成为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结合基于分离涡模拟(detached eddy simulation,DES)和等离子体唯象体积力模型的方法研究非定常等离子体激励对NACA0015翼型在攻角为20°情况下流动分离控制。结果表明:非定常等离子体激励在高雷诺数、大攻角下对翼型分离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可以达到增升减阻目的,且流动控制效果比定常激励效率更高;非定常等离子体激励流动控制与定常等离子体激励流动控制机理不同,非定常等离子体激励通过促进分离区内速度脉动,对流场产生非定常的干扰,使得分离剪切层提前失稳,增强流场涡结构的掺混,从而抑制流动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涡模拟(DES) 流动分离控制 非定常等离子体激励
下载PDF
高地应力隧道岩爆施工风险评估及管控措施
17
作者 吕飞 李荣 《价值工程》 2024年第6期33-35,共3页
依托某隧道项目,通过收集项目的设计文件、地勘报告,分析项目的地应力背景、岩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对岩爆进行了预测与综合评价。并建立了高地应力隧道岩爆施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 高地应力 岩爆 风险评估 管控措施
下载PDF
厚硬顶板地面水力致裂防治冲击地压技术研究
18
作者 王飞 马文涛 +4 位作者 亢晓涛 焦伟 尚楠 马江鹏 马宏源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64,共6页
针对深部煤矿仅采用局部卸压措施难以有效消除顶板型冲击地压难题,分析了厚硬顶板动静载荷叠加诱冲原理,提出了地面水力压裂改造顶板力源结构防治冲击地压技术,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家坡矿4107工作面开采及地质条件,进行地面水力压裂厚硬... 针对深部煤矿仅采用局部卸压措施难以有效消除顶板型冲击地压难题,分析了厚硬顶板动静载荷叠加诱冲原理,提出了地面水力压裂改造顶板力源结构防治冲击地压技术,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家坡矿4107工作面开采及地质条件,进行地面水力压裂厚硬顶板试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厚硬顶板悬而不垮提供静载荷基础,突然破断提供动载荷增量,动静载荷叠加突破临界载荷诱发冲击启动;采取地面水力压裂致裂厚硬顶板,地层在压裂液压力的作用下能够大范围破裂,地面压裂缝长301~332 m,缝高50~58 m,缝宽50~60 m;通过人造解放层,降低厚硬顶板的强度和完整性,长梁变短梁,大块变小块。可见,地面水力压裂技术致裂顶板,降低了巷道围岩应力集中程度,保障了工作面顺利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硬顶板 力源结构 地面压裂 源头治理 冲击地压
下载PDF
煤矿KJ1292冲击地压地音监测系统关键参数设置研究
19
作者 韩飞 魏焕伟 殷海晨 《煤矿现代化》 2024年第3期48-52,共5页
地音监测作为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监测的重要手段,通过监测频率范围在150-2000Hz的震动事件,反应煤岩体的应力集中程度,进而预测冲击地压危险性。KJ1292地音监测系统作为国内应用较多的监测系统,其通带增益、输入阻抗、浮动门限、滤波算... 地音监测作为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监测的重要手段,通过监测频率范围在150-2000Hz的震动事件,反应煤岩体的应力集中程度,进而预测冲击地压危险性。KJ1292地音监测系统作为国内应用较多的监测系统,其通带增益、输入阻抗、浮动门限、滤波算法是系统设置中最重要的4个关键参数,通过控制其他参数不变的方法,逐项研究4个关键参数的影响程度,发现通带增益对监测频次和能量均有较大影响,输入阻抗只对能量有较大影响,浮动门限只对频次有较大影响,滤波算法对监测数据影响不大,可以忽略。通过研究4个关键参数的影响原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每个参数的具体设置方法与原则,对不同条件的冲击地压矿井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设置参数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冲击地压 防冲 监测 地音 参数设置
下载PDF
下沟煤矿煤柱回收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技术
20
作者 蔡谊军 李鹏飞 计平 《陕西煤炭》 2024年第1期112-115,共4页
冲击地压是世界范围内井工煤矿开采遇到的严重动力灾害,对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构成严重威胁,我国是煤矿冲击地压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彬长矿区也是冲击地压在内多种灾害叠加区域。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我国在冲击地压理论及预防技术和装备方... 冲击地压是世界范围内井工煤矿开采遇到的严重动力灾害,对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构成严重威胁,我国是煤矿冲击地压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彬长矿区也是冲击地压在内多种灾害叠加区域。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我国在冲击地压理论及预防技术和装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冲击地压得到了一定的控制,说明目前的防治措施具有一定有效性。但是,彬长矿区冲击地压事故仍时有发生,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因此,开展煤柱回收工作面防冲技术研究及安全高效回采关键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下沟煤矿煤柱回收工作面进行简要分析,对防冲的治理工作提出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柱回收 冲击地压 灾害治理 防冲预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