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及对患者NMD改善情况、HDL-C、LDL-C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顾江涛 温克 孙景生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26-328,共3页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血脂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6年5月于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5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血脂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6年5月于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5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辛伐他汀组(n=45)和联合治疗组(n=50),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4 w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斑块数量、NMD和血脂情况的差别。结果 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斑块大小和数量均较辛伐他汀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NMD水平明显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于辛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低于辛伐他汀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血脂水平,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联合 阿司匹林 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
下载PDF
miR-542-5p对1-磷酸鞘氨醇诱导的IEC-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蒋萍 穆攀伟 +4 位作者 李静 蒙克嘎勒 聂永梅 谷晓艳 吴桂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84-1190,共7页
目的:观察miR-542-5p对1-磷酸鞘氨醇(S1P)诱导的大鼠小肠隐窝上皮IEC-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稳定表达鞘氨醇激酶1(SphK1)的IEC-6细胞系(SphK1-IEC-C1和SphK1-IEC-C2),Western blot检测SphK1蛋白表达,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测定SphK1... 目的:观察miR-542-5p对1-磷酸鞘氨醇(S1P)诱导的大鼠小肠隐窝上皮IEC-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稳定表达鞘氨醇激酶1(SphK1)的IEC-6细胞系(SphK1-IEC-C1和SphK1-IEC-C2),Western blot检测SphK1蛋白表达,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测定SphK1酶活性和S1P分泌,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曲线观察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542-5p表达。结果:与对照细胞相比,细胞系SphK1-IECC1和SphK1-IEC-C2中SphK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SphK1酶活性升高,细胞内外S1P浓度升高,细胞生长速度加快,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所占比例升高,miR-542-5p的表达量降低;在IEC-6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S1P(0.5~10μmol/L),能显著抑制miR-542-5p表达;采用siRNA干扰降低IEC-6细胞的SphK1,可明显升高miR-542-5p表达。升高SphK1-IEC-C1和SphK1-IEC-C2细胞中miR-542-5p水平,则可降低S期细胞比例,抑制细胞增殖。结论:S1P通过降低IEC-6细胞中miR-542-5p水平,引起细胞周期由G1期向S期转换,促进IEC-6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542-5p 1-磷酸鞘氨醇 鞘氨醇激酶1 Iec-6细胞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基于Halcon的多视角相机标定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熊节 周之平 刘芳 《信息技术》 2018年第4期83-87,共5页
相机标定是高精度机器视觉检测的关键步骤,为了提高机器视觉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同一平面四个相机独立视角的四目相机标定技术。与传统的双目相机标定不同,四个相机所观察的是不同视角且两两相机之间间距较大。实验证明标定精度能够达到... 相机标定是高精度机器视觉检测的关键步骤,为了提高机器视觉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同一平面四个相机独立视角的四目相机标定技术。与传统的双目相机标定不同,四个相机所观察的是不同视角且两两相机之间间距较大。实验证明标定精度能够达到标定距离精度为0.4,标定角度精度为0.015。此方法用在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二次印刷栅线对位系统中,在四目相机标定的基础上将待测对象转换到同一个世界坐标系上进行计算,有效地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最终实验表明栅线水平偏移检测精度达20μm以内,角度偏移精度达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四目标定 二次印刷 对位检测
下载PDF
N-CTS/MWNTs/GCE电化学传感器对多巴胺和槲皮素的检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军丽 张燕 策萌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75-1379,共5页
通过N-酰化壳聚糖(N-CTS)与多壁碳纳米管(MWNTs)复合修饰玻碳电极得到N-CTS/MWNTs/GCE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多巴胺(DA)和槲皮素(QU)在修饰电极上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NCTS/MWNTs/GCE电极能显著提高DA、QU的氧化峰电流,... 通过N-酰化壳聚糖(N-CTS)与多壁碳纳米管(MWNTs)复合修饰玻碳电极得到N-CTS/MWNTs/GCE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多巴胺(DA)和槲皮素(QU)在修饰电极上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NCTS/MWNTs/GCE电极能显著提高DA、QU的氧化峰电流,降低其氧化峰电位。在p H分别为7.38、6.8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DA、QU的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存在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Ip(DA)=0.0397+4715.8673 c、Ip(QU)=-0.2645+256.8935 c,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多巴胺、槲皮素检测限分别达1.0×10-8mol·L^(-1)和1.0×10-6mol·L^(-1)。N-CTS/MWNTs/GCE电极具有较好的重现性、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为1.51%。该修饰电极可用于含DA、QU成分药物的直接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酰化壳聚糖 多壁碳纳米管 n-cTS/MWnTs/Gce电极 多巴胺 槲皮素
下载PDF
纳米CeO_2对激光熔覆Fe/Cr_3C_2复合涂层组织与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肖轶 顾剑锋 +1 位作者 张俊喜 杨有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65-69,84,共6页
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仪及滑动磨损试验,研究了1%纳米CeO_2(质量分数)对低碳钢表面激光熔覆Fe/Cr_3C_2复合涂层的组织结构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Cr_3C_2+1%CeO_2复合涂层的主要组... 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仪及滑动磨损试验,研究了1%纳米CeO_2(质量分数)对低碳钢表面激光熔覆Fe/Cr_3C_2复合涂层的组织结构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Cr_3C_2+1%CeO_2复合涂层的主要组成相是α-Fe、γ-Fe、Cr_3C_2、Cr_(23)C_6及Cr_7C_3等化合物相;加入1%纳米CeO_2后,复合涂层组织明显细化,未熔Cr_3C_2数量显著减少,初生碳化物由粗大杆状向块状转变,数量增加,分布均匀,有效抑制和消除了裂纹的形成;复合涂层硬度和耐磨性能显著提高,Fe+30%Cr_3C_2+1%CeO_2涂层截面显微硬度提高105HV,增幅达到15.4%,且涂层沿深度方向硬度分布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eO2 激光熔覆 Fe基合金 cR3c2 复合涂层 组织 耐磨性
下载PDF
单箱多室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桥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水生 张超 桂水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2-127,共6页
为了研究单箱多室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桥动力特性,参照南昌市朝阳大桥非通航孔桥,制作了三跨单箱两室PC连续波形钢腹板试验梁,并对模型桥和实桥进行动力测试。分别利用自互功率谱法和传递率法对动力特性进行分析,识别了试验梁前四阶模态... 为了研究单箱多室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桥动力特性,参照南昌市朝阳大桥非通航孔桥,制作了三跨单箱两室PC连续波形钢腹板试验梁,并对模型桥和实桥进行动力测试。分别利用自互功率谱法和传递率法对动力特性进行分析,识别了试验梁前四阶模态参数和实桥前七阶模态参数;同时利用ANSYS程序建立实桥和模型桥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动力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因实桥两幅之间横向工字钢连接,导致实桥理论和实测扭转1阶频率相差较大外,实桥各阶理论与实测频率相差较小,振型一致;试验梁低阶频率理论值与实测值能较好吻合。研究设计制作的波形钢腹板缩尺试验梁及测试结果正确,试验梁能较好体现实桥动力特性;传递率法可较好识别该类桥梁结构的模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钢腹板 单箱多室 模型实验 动力特性 模态分析
下载PDF
电极处加入CaCl_2溶液对高岭土电渗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冯清鹏 卜凡波 +1 位作者 彭义 彭劼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0-95,共6页
为了研究高岭土电渗过程中在电极处加入CaCl_2溶液对电流、排水量、界面电阻、土体电阻率及最终抗剪强度等的影响,开展了相关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电极处加入CaCl_2溶液后,电流的减小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电渗过程中电流大小与加入CaCl_2溶... 为了研究高岭土电渗过程中在电极处加入CaCl_2溶液对电流、排水量、界面电阻、土体电阻率及最终抗剪强度等的影响,开展了相关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电极处加入CaCl_2溶液后,电流的减小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电渗过程中电流大小与加入CaCl_2溶液的量有关,也可能与阳极所加CaCl_2溶液所占比例或者与CaCl_2溶液加入的时间有关;排水量变大,本试验条件下电渗排水量提高了10.9%;电极处加入CaCl_2溶液对阴极处界面电阻的减小很明显;电极处加入CaCl_2溶液后土体总电阻率下降较为明显,而阴极附近土体电阻率的下降对土体总电阻率下降起主要贡献;阳极和中部土体最终抗剪强度提高比较明显,尤其是阳极土体最终抗剪强度提高了16.4 k Pa,但阴极土体抗剪强度无明显提高,因此可以考虑用反转电极的方法来加固阴极土体。该研究可为高岭土电渗试验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电渗 电极 cAcl2溶液 土体电阻率 界面电阻 抗剪强度
下载PDF
Cu-3.0Ni-0.64Si合金的热变形行为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倩 陈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90-94,共5页
对Cu-3.0Ni-0.64Si合金进行了变形温度为750~900℃、变形速率为0.001~1s^(-1)条件下的等温压缩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升高或变形速率降低,峰值应力明显降低,合金容易发生动态再结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求得Cu-3.0Ni-0.64Si合金的... 对Cu-3.0Ni-0.64Si合金进行了变形温度为750~900℃、变形速率为0.001~1s^(-1)条件下的等温压缩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升高或变形速率降低,峰值应力明显降低,合金容易发生动态再结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求得Cu-3.0Ni-0.64Si合金的变形激活能为410.4kJ/mol,建立了Cu-3.0Ni-0.64Si合金的高温热变形流变应力本构方程6)ε=e^(40.56)[sinh(0.017σ)]^(5.21)exp[-410.4×10~3/(RT)]。分别讨论了变形温度和变形速率对Cu-3.0Ni-0.64Si合金在等温压缩变形中显微组织的影响。最后基于动态材料模型理论,用Prasad失稳判据,得到不同真应变量下的热加工图。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变形温度860~900℃和变形速率0.002~0.01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I-SI合金 热压缩变形 动态再结晶 热加工图
下载PDF
AlN压电薄膜换能器性能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响 马希直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9-653,共5页
在压电换能器的制作中,电极对其谐振和反谐振频率、机电耦合系数及品质因数等重要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该文针对AlN压电薄膜复合结构,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对电极-AlN-不锈钢结构的三维模型进行了压电-结构耦合分析。基于... 在压电换能器的制作中,电极对其谐振和反谐振频率、机电耦合系数及品质因数等重要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该文针对AlN压电薄膜复合结构,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对电极-AlN-不锈钢结构的三维模型进行了压电-结构耦合分析。基于此模型,通过改变电极厚度、材料及压电层的介电和机械损耗等参数,来研究换能器的性能参数变化,研究结果对后续以不锈钢为基底的压电超声换能器的制作起到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薄膜 压电换能器 comSOl 有效机电耦合系数 品质因数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评价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郎明霞 戚建巨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35-237,共3页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的影响,并分析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0)及研究...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的影响,并分析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0)及研究组(n=30),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单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临床表现消失时间,CRP、WBC,免疫功能和安全性。结果 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发热、咳嗽及肺部湿啰音消失分别为(3.23±0.48)d、(7.84±1.12)d、(8.26±1.18)d,时间少于对照组(4.69±0.66)d、(9.30±1.34)d、(9.87±1.4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RP、WBC分别为(29.54±4.15)mg/L、(7.11±1.10)×109/L,低于对照组(36.41±5.17)mg/L、(8.25±1.15)×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免疫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左氧氟沙星 临床效果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下载PDF
TD-LTE技术在智能电网无线通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魏访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128-132,共5页
针对用电需求的增高,建设传输能力强,性能稳定,经济性合理的智能电网迫在眉睫等问题,提出利用先进的4G移动通信技术与电力授权230MHz频段进行有机融合,协助构建智能配电通信网,并结合实际要求,采用SPM模型对智能电网无线通信模型参数进... 针对用电需求的增高,建设传输能力强,性能稳定,经济性合理的智能电网迫在眉睫等问题,提出利用先进的4G移动通信技术与电力授权230MHz频段进行有机融合,协助构建智能配电通信网,并结合实际要求,采用SPM模型对智能电网无线通信模型参数进行校正工作,通过提高通信模型的准确性实现无线网络的合理规划,进而降低智能电网无线通信的投资成本。通过对TD-LTE230电力无线专用系统的通信模型参数校正结果及其信号强度仿真覆盖进行评估与测试,达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智能电网的无线通信模块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lTe 智能电网 无线通讯 模型校正 应用测试
下载PDF
江苏省典型汽车涂装企业VOCs排放特征与污染控制技术 被引量:6
12
作者 夏思佳 乔月珍 +1 位作者 穆肃 赵秋月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7年第6期19-23,共5页
利用物料衡算和源排放测试对江苏省典型汽车涂装企业VOCs排放特征进行研究,并提出最佳治理技术。结果表明,大客车单位涂装面积VOCs排放量达到300 g/m2以上,小轿车为40~60 g/m2。苯系物是VOCs排放的重要组分,最高占比为33.2%~64.6%。乙... 利用物料衡算和源排放测试对江苏省典型汽车涂装企业VOCs排放特征进行研究,并提出最佳治理技术。结果表明,大客车单位涂装面积VOCs排放量达到300 g/m2以上,小轿车为40~60 g/m2。苯系物是VOCs排放的重要组分,最高占比为33.2%~64.6%。乙酸丁酯、异丙醇、丁醇等醇酯类物质近年来广泛用于代替苯系物溶剂,其排放占比为29.6%~61.2%。汽车涂装行业最佳治理技术包括采用3C1B、水性免中涂等先进涂装工艺,用粉末涂料、水性涂料和高固体成分涂料等代替溶剂型涂料,从源头控制排放。采用干式漆雾分离技术、转轮浓缩吸附-蓄热式焚烧技术等先进尾气治理技术,VOCs去除率可达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涂装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特征 污染控制技术 江苏
下载PDF
老年患者CT胸部血管造影效果与注射流速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庞程 吕亚萍 朱楠 《系统医学》 2017年第9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行胸部血管造影检查时图像质量与碘造影剂注射流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3年10月—2016年9月在该科行胸部CT检查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A1、A2、A3 3组,每组30例。3组流速分别为2.0~2.4、2.5~2.8、2.9~3.2 m L/s。...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行胸部血管造影检查时图像质量与碘造影剂注射流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3年10月—2016年9月在该科行胸部CT检查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A1、A2、A3 3组,每组30例。3组流速分别为2.0~2.4、2.5~2.8、2.9~3.2 m L/s。观察分析肺动脉平均强化值,图像质量。结果 3组行CT检查后的效果评价A1,A2,A3组的肺动脉平均强化值分别为(195.9±29.1),(262.20±59.0),(255.9±53.2),3组造影效果主动脉强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不同流速碘造影剂的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患者在行胸部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注射流速在2.5~2.8 m L/s时,获得的图像较满意,并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且能保护患者穿刺血管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16排螺旋cT 胸部血管 增强扫描 注射流速
下载PDF
车载自组织网络基于簇的协作MAC协议研究
14
作者 叶翔 章国安 +1 位作者 金喜龙 陈峰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7-121,共5页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车载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VANET)已经成为一个新型的研究领域。针对VANET中车辆行驶的特征以及车辆间安全信息传输严格的时延限制和高可靠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簇的协作MAC(CCB-MAC)协议用于...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车载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VANET)已经成为一个新型的研究领域。针对VANET中车辆行驶的特征以及车辆间安全信息传输严格的时延限制和高可靠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簇的协作MAC(CCB-MAC)协议用于安全信息的传输。当在广播期间节点没有接收到安全信息时,被选择的辅助节点重传先前侦听到的安全信息到目的节点,并且重传是在未被预留的时隙中进行的,这将不会中断正常的传输。数值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CCB-MAC明显提高了安全信息传输成功的概率,降低了传输时延和丢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自组织网络 媒体接入控制 簇头 簇成员 协作通信
下载PDF
以ESP理论为指导提升医学生医患沟通英语表达能力
15
作者 刘瑛 刘俊峰 张航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7年第5期599-602,共4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医学教育国际化这样一个发展背景下,社会对涉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医患沟通英语教学也已成为医学英语专业的重点教学内容。医患沟通学是研究医务工作者与患者之间如何互相理解、信任并合作而共同克服疾病的一门学科,...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医学教育国际化这样一个发展背景下,社会对涉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医患沟通英语教学也已成为医学英语专业的重点教学内容。医患沟通学是研究医务工作者与患者之间如何互相理解、信任并合作而共同克服疾病的一门学科,而ESP教学理念强调以能力为导向,与职业紧密结合,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把英语教学作为手段与工具来学习运用。以ESP教学理念为指导,提升医学生医患沟通英语表达能力可使得医患双方互惠双赢,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医疗方针,同时也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从而为共建和谐社会贡献出医患双方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p 医患沟通英语表达能力 教学效果 重要性
下载PDF
LED蓝光不同光强对滇重楼光合荧光特性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虎铭 梁社往 +2 位作者 黄希 周文 何忠俊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3-317,共5页
【目的】研究LED蓝光不同光强对滇重楼生长、叶片光合荧光特性和解剖结构的影响,为阐明滇重楼LED光质生物学特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波峰为460 nm的LED蓝光光源,设置200、150、100和50μmol/(m^2·s)4个光强梯度,研究不同光... 【目的】研究LED蓝光不同光强对滇重楼生长、叶片光合荧光特性和解剖结构的影响,为阐明滇重楼LED光质生物学特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波峰为460 nm的LED蓝光光源,设置200、150、100和50μmol/(m^2·s)4个光强梯度,研究不同光强下滇重楼生长、光合荧光特性和解剖结构特征。【结果】随着蓝光光照强度的增加,滇重楼植株鲜重、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PSⅡ、q_P、栅栏组织厚度呈先增后降的趋势,F_v/F_m、上表皮厚度呈下降趋势。150μmol/(m^2·s)光强下,滇重楼植株鲜重、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F_v'/F_m'、PSⅡ、q_P值均为最大;200μmol/(m^2·s)光强对滇重楼叶片光合荧光指标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植株鲜重下降。【结论】综合考虑不同LED蓝光光强下滇重楼生长、叶片光合荧光特性、解剖结构、光合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建议在滇重楼栽培中,将蓝光光强控制在150μmol/(m^2·s)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重楼 leD蓝光 光合色素 光合荧光特性 解剖结构
下载PDF
精品资源共享课对我国MOOC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序佳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7年第5期496-500,共5页
自2012年起,MOOC因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和创新性的成果而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开放教育资源的最新研究成果,MOOC是在精品资源共享课进一步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兴起的,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创新,MOOC对精品资源共享课... 自2012年起,MOOC因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和创新性的成果而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开放教育资源的最新研究成果,MOOC是在精品资源共享课进一步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兴起的,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创新,MOOC对精品资源共享课进行了转型与升级,加快了在线教育前进的步伐。但此次转型升级只突破了部分难题,还需要在国家前期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使MOOC在未来的在线教育领域内发挥出更大价值并取得长足发展,进而逐步探索出适合我国MOOC发展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资源 MOOc 精品资源共享课 转型 升级
下载PDF
新型等离子束源CVD制备a-Si:H薄膜特性的研究
18
作者 王堃 黄霞 +1 位作者 张月 黄惠良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8-701,706,共5页
采用等离子束源化学气相沉积(CVD)设备制备氢化非晶硅薄膜。使用台阶仪、UV-Vis-NIR分光光度计、X线衍射仪(XRD)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表征样品。分析了该设备沉积的薄膜均匀度,并比较了本设备与普通电子束蒸发设备制备的薄膜表... 采用等离子束源化学气相沉积(CVD)设备制备氢化非晶硅薄膜。使用台阶仪、UV-Vis-NIR分光光度计、X线衍射仪(XRD)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表征样品。分析了该设备沉积的薄膜均匀度,并比较了本设备与普通电子束蒸发设备制备的薄膜表面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当设备功率为300 W,硅烷/氢气流量比为15∶10,设备腔室气压为7×10-5 MPa,上、下线圈电流比为6∶2时,薄膜沉积速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束源 氢化非晶硅 沉积速率 X线衍射 反射光谱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对非小细胞肺癌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彭卓 李维 +3 位作者 牛泽群 王维霞 邬媛 潘龙飞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692-694,729,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细胞侵袭与迁移水平的作用。方法:利用定量的反转录PCR技术检测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LncRNA HOTAIR的表达,然后通过过表达技术与RNA干扰技术研究LncRNA HOTAIR的主...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细胞侵袭与迁移水平的作用。方法:利用定量的反转录PCR技术检测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LncRNA HOTAIR的表达,然后通过过表达技术与RNA干扰技术研究LncRNA HOTAIR的主要功能。再对其pcDNA-HOTAIR与si-HOTAIR进行转染调控LncRNA HOTAIR的表达,设置空白载体与阴性对照组,应用反转录PCR进行转染效率的定量检测。然后分别实施MTT与Transwell两种方法来判断LncRNA HOTAIR的异常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活性的干预作用。结果: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LncRNA HOTAIR的相对表达水平是(24.50±7.43)。LncRNA HOTAIR在SPC-A1和SK-MES-1两种细胞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比在正常的支气管上皮细胞中更高,在A549细胞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比在正常的支气管上皮细胞中更低。而经2d的转染siRNA后,LncRNA HOTAIR在A549与SPC-A1两种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降低;pcDNA3.1-HOTAIR后,LncRNA HOTAIR在A549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升高。利用RNA干扰技术阻碍HOTAIR的表达水平,不能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而利用si-HOTAIR的转染降低LncRNA HOTAIR的表达水平能够阻碍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作用(P<0.05);而LncRNA HOTAIR的过度表达能够明显推动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作用(P<0.05)。结论:HOTAI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高水平异常表达,能够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与侵袭水平,可能和患者的不良预后有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非小细胞 RnA 长链非编码 细胞迁移抑制 肿瘤转移
下载PDF
DNGTz二聚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英文)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银 宁艳利 +2 位作者 康莹 宋纪蓉 马海霞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38,共9页
在DFT-B3LYP/6-31G*水平下,求得3,6-二硝基胍基-1,2,4,5-四嗪(DNGTz)二聚体势能面上9种优化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用基组叠加误差(BSSE)和零点能(ZPE)校正,计算了分子间相互作用能,二聚体分子间最大相互作用能为-62.24kJ/mol。由自然键轨... 在DFT-B3LYP/6-31G*水平下,求得3,6-二硝基胍基-1,2,4,5-四嗪(DNGTz)二聚体势能面上9种优化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用基组叠加误差(BSSE)和零点能(ZPE)校正,计算了分子间相互作用能,二聚体分子间最大相互作用能为-62.24kJ/mol。由自然键轨道(NBO)分析揭示了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本质。对优化构型进行振动分析,并基于统计热力学求得温度200.0~800.0K从单体形成二聚体的热力学性质变化。结果表明,二聚主要由强氢键所贡献,而结合能不仅取决于氢键。二聚体Ⅰ、Ⅲ、Ⅳ、Ⅴ和Ⅶ的二聚过程在200.0K均能自发进行,表明二聚体Ⅰ、Ⅲ、Ⅳ、Ⅴ和Ⅶ在室温可以稳定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氮含能材料 3 6-二硝基胍基-1 2 4 5-四嗪(DnGTz) 分子间相互作用 密度泛函理论(DFT) 自然键轨道分析(nBO) 热力学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