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ffeic acid hinders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through inhibition of IL-6 mediated JAK-STAT-3 signaling axis in human prostate cancer
1
作者 YUAN YIN ZHENGYIN WANG +3 位作者 YUJIE HU JIA WANG YI WANG QUN LU 《Oncology Research》 SCIE 2024年第12期1881-1890,共10页
Background:Caffeic acid(CA)is considered a promising phytochemical that has inhibited numerous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Therefore,it is gain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due to its safe and pharmacological applications.In... Background:Caffeic acid(CA)is considered a promising phytochemical that has inhibited numerous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Therefore,it is gain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due to its safe and pharmacological applications.In this study,we investigated the role of CA in inhibiting the Interleukin-6(IL-6)/Janus kinase(JAK)/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STAT-3)mediated suppression of the proliferation signaling in human prostate cancer cells.Materials and Methods:The role of CA in proliferation and colony formation abilities was studied using 3-[4,5-dimethylthiazol-2-yl]-2,5 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MTT)assay and colony formation assays.Tumour cell death and cell cycle arrest were identified usingflow cytometry techniques.CA treatment-associated protein expression of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families,IL-6/JAK/STAT-3,proliferation,and apoptosis protein expressions in PC-3 and LNCaP cell lines were measured using Western blot investigation.Results:We have obtained that treatment with CA inhibits prostate cancer cells(PC-3 and LNCaP)proliferation and induce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cell cycle arrest,and apoptosis cell death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Moreover,CA treatment alleviates the expression phosphorylated form of MAPK families,i.e.,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ERK1),c-Jun N-terminal kinase(JNK),and p38 in PC-3 cells.IL-6 mediated JAK/STAT3 expressions regulate the proliferation and antiapoptosis that leads to prostate cancer metastasis and migration.Therefore,to mi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IL-6/JAK/STAT-3 is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 of prostate cancer.In this study,we have observed that CA inhibits the expression of IL-6,JAK1,and phosphorylated STAT-3 in both PC-3 and LNCaP cells.Due to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IL-6/JAK/STAT-3,it resulted in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cyclin-D1,cyclin-D2,and CDK1 in both PC-3 cells.In addition,CA induces apoptosis by enhancing the expression of Bax and caspase-3;and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Bcl-2 in prostate cancer cells.Conclusions:Thus,CA might act as a therapeutical application against prostate cancer by targeting the IL-6/JAK/STAT3 signaling ax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ffeic acid(CA)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ing transcription-3(STAT-3) Prostate cancer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下载PDF
NF-κB抑制剂对前列腺癌PC-3细胞STAT3核转位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春燕 赵华新 +5 位作者 张西 储黎 方珏敏 韩慧 刘希 许青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487-494,共8页
目的:观察IL-6刺激后的前列腺癌PC-3细胞STAT3和NF-κB的表达情况;验证NF-κB抑制剂咖啡酸苯乙基酯(CAPE)对PC-3细胞IL-6和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20 ng/ml IL-6分别作用于PC-3细胞0、5、10、20、30、45 min后,Western印迹和实时荧光定... 目的:观察IL-6刺激后的前列腺癌PC-3细胞STAT3和NF-κB的表达情况;验证NF-κB抑制剂咖啡酸苯乙基酯(CAPE)对PC-3细胞IL-6和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20 ng/ml IL-6分别作用于PC-3细胞0、5、10、20、30、45 min后,Western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TAT3和NF-κB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采用TNF-α或TNF-α联合CAPE作用于PC-3细胞,收集培养液上清,ELISA检测IL-6的表达;同时用Western印迹检测p-STAT3的表达。结果:IL-6刺激PC-3细胞后,p-STAT3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细胞增殖指数明显增高。TNF-α作用于PC-3细胞后,培养液中IL-6的表达上调,同时p-STAT3蛋白的表达亦上调(P<0.05)。CAPE联合TNF-α作用于PC-3细胞后,培养液中IL-6的表达及p-STAT3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低于TNF-α作用后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CAPE能抑制TNF-α引起的IL-6的分泌,从而抑制IL-6引起的STAT3核转位;通过CAPE抑制NF-κB表达,继而影响STAT3等相关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可能成为前列腺癌治疗的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PC-3细胞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信号传导子与转录活化子3 核转录因子ΚB 咖啡酸苯乙基酯
下载PDF
川芎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的原核表达与条件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宋婧 朱建全 +2 位作者 张泉宝 张赶 周嘉裕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07-110,共4页
以川芎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基因(LCCOMT)为表达对象,将含有6*His标签的LCCOMT基因连接pET28a表达载体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采用原核表达的方法,优化了LCCOMT基因的表达条件。结果表明:当诱导时间为4h,IPTG终浓度为2.0mmol·L-1,诱... 以川芎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基因(LCCOMT)为表达对象,将含有6*His标签的LCCOMT基因连接pET28a表达载体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采用原核表达的方法,优化了LCCOMT基因的表达条件。结果表明:当诱导时间为4h,IPTG终浓度为2.0mmol·L-1,诱导温度为37℃时,重组LCCOMT蛋白的表达量达到最大。溶解性检测结果表明,LCCOMT重组蛋白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存在,占总蛋白的9%,该试验可为LCCOMT的大规模表达纯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 原核表达 条件优化
下载PDF
海藻酸钠固定化重组川芎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 被引量:1
4
作者 党湫菂 朱建全 +6 位作者 寸聪瑞 冯璐 毕宜颖 赵蕤 谭艳 周嘉裕 廖海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94-1299,共6页
利用IPTG诱导含有川芎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LCCOMT)的大肠杆菌工程菌E.coli BL21(DE3)/pET28a-LCCOMT,经Ni^(2+)亲和层析、质谱鉴定获得纯化的LCCOMT。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固定LCCOMT,单因素实验考察最佳固定化条件对固定化酶活力的... 利用IPTG诱导含有川芎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LCCOMT)的大肠杆菌工程菌E.coli BL21(DE3)/pET28a-LCCOMT,经Ni^(2+)亲和层析、质谱鉴定获得纯化的LCCOMT。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固定LCCOMT,单因素实验考察最佳固定化条件对固定化酶活力的影响,并确定了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pH值、Km、Vmax与反应批次等酶学性质。确定的条件分别为海藻酸钠质量分数1.5%,CaCl_2浓度2.5 g/L,固定化时间2 h,载体与酶质量比40 000∶1。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终固定化条件为CaCl_2浓度2.5 g/L,海藻酸钠质量分数2.0%,固定化时间1 h,载体与酶质量分数35 000∶1时,固定化效果最好,此时相对酶活力为75.43%。固定化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为37℃、最适pH值为7.5,较游离酶分别增加0℃和0.5;Km、Vmax分别增高0.40和0.74;实验确定固定化酶的半衰期,连续使用6次,酶活力仍保留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 固定化
下载PDF
烟草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薛波 田熙 +4 位作者 徐成龙 杨彦明 王德勋 户艳霞 苏家恩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5-8,共4页
烟草的抗性与其组织的木质素含量具有一定的关系,而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影响木质素的合成。为清楚地认识烟草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本研究采用Interpro、NetPhos和TNT工具对烟草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成员的结构域、磷酸化位点和进化树... 烟草的抗性与其组织的木质素含量具有一定的关系,而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影响木质素的合成。为清楚地认识烟草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本研究采用Interpro、NetPhos和TNT工具对烟草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成员的结构域、磷酸化位点和进化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草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具有相同的植物甲基转移酶二聚化结构域和O-甲基转移酶结构域,前者位于烟草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序列的第33~85位之间,后者位于序列的第128~358位之间;NtCOMT1和NtCOMT2的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数目较为相似,而NtCOMT3的磷酸化位点数目明显大于NtCOMT1和NtCOMT2的数目,且三者均以酪氨酸数目最少;NtCOMT3属于进化树的第一类,而NtCOMT1和NtCOMT2属于进化树的第二类,烟草与马铃薯的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进化程度较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 生物信息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鸭跖草提取物中咖啡酸、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和异荭草素的含量 被引量:3
6
作者 曹旭 史培培 +3 位作者 童圣灵 梁鹏飞 蔡芳 胡杨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5期65-69,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鸭跖草提取物中咖啡酸、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和异荭草素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250 mm×4.6 mm,5μm)柱,以甲醇(A)-体积分数0.1%甲酸水(B)梯度洗脱:0~17 min,22%A^42%A;17~28 m...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鸭跖草提取物中咖啡酸、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和异荭草素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250 mm×4.6 mm,5μm)柱,以甲醇(A)-体积分数0.1%甲酸水(B)梯度洗脱:0~17 min,22%A^42%A;17~28 min,42%A^56%A;28~40 min,56%A^90%A,检测波长为350 nm,流速为1 m L/min,柱温为35℃。咖啡酸、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和异荭草素分别在2.16~86.4 mg/L、6.445~257.8 mg/L和3.293~131.7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6%,99.42%和98.00%。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鸭跖草提取物的质量评价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跖草提取物 咖啡酸 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 异荭草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Cloning of cDNA Encoding COMT from Chinese White Poplar ( Populus tomentosa ), Sequence Analysis and Specific Expression 被引量:12
7
作者 魏建华 赵华燕 +3 位作者 卢善发 王台 马庆虎 宋艳茹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3期326-328,共3页
The cDNA fragment encoding caffeic acid 3_O_methyltransferase (COMT) in Chinese white poplar ( Populus tomentosa Carr.) was isolated and cloned by RT_PCR technique. The size of the cDNA fragment is 1 080 bp, which alm... The cDNA fragment encoding caffeic acid 3_O_methyltransferase (COMT) in Chinese white poplar ( Populus tomentosa Carr.) was isolated and cloned by RT_PCR technique. The size of the cDNA fragment is 1 080 bp, which almost covers the whole cDNA_encoding region. Authors’ cDNA fragment in P. tomentosa shares 98.7% homology with the reported corresponding cDNA in the P. tremuloids at nucleotide level, 99.4% homology at amino acid level, respectively. The analysis of Northern dot hybridization showed that COMT is expressed specifically in the developing secondary xylem of stem during the season of xylem differentiation, which means the linkage between the gene expression for a monolignol biosynthetic enzyme and seasonal regulation of xylem development in woody pl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white poplar caffeic acid 3-o-methyltransferase (COMT) gene RT-PCR specific expression
下载PDF
绿竹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基因(COMT)的克隆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雪平 高志民 +4 位作者 彭镇华 岳永德 高健 蔡春菊 牟少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22-725,共4页
采用RT-PCR及RACE方法从绿竹中分离了COMT基因家族的一个基因,命名为BoCOMT1。BoCOMT1全长1 377 bp,编码一个361 aa的蛋白,估计分子量为39 kDa。BoCOMT1与小麦的TaCOMT、甘蔗的SoCOMT、玉米的ZmCOMT和毛白杨的PtCOMT的氨基酸序列比对结... 采用RT-PCR及RACE方法从绿竹中分离了COMT基因家族的一个基因,命名为BoCOMT1。BoCOMT1全长1 377 bp,编码一个361 aa的蛋白,估计分子量为39 kDa。BoCOMT1与小麦的TaCOMT、甘蔗的SoCOMT、玉米的ZmCOMT和毛白杨的PtCOMT的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BoCOMT1与TaCOMT的氨基酸同源性最高,达到86.7%,系统进化树的分析表明,BoCOMT1与TaCOMT亲缘关系较近。RT-PCR结果显示,BoCOMT1在茎中的表达量约为叶中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竹 咖啡酸-0-甲基转移酶 克隆
下载PDF
灯盏细辛注射液多成分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 被引量:20
9
作者 周玲 居文政 +1 位作者 刘子修 谈恒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9-722,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灯盏细辛注射液中6个成分在大鼠血浆中药物浓度的方法,并测定其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血浆蛋白结合率,采用HPLC法测定各成分的血药浓度及游离药物浓度,生物样本用乙酸乙酯液提取的方法。结果在低...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灯盏细辛注射液中6个成分在大鼠血浆中药物浓度的方法,并测定其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血浆蛋白结合率,采用HPLC法测定各成分的血药浓度及游离药物浓度,生物样本用乙酸乙酯液提取的方法。结果在低、中、高3种浓度下,绿原酸、咖啡酸、1,5-O-二咖啡酰奎宁酸、灯盏乙素、3,5-二-O-咖啡酰奎宁酸、3,4-二-O-咖啡酰奎宁酸的平均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76.94±3.72)%、(91.57±0.96)%、(83.32±3.73)%、(91.66±0.71)%、(95.73±0.67)%、(94.21±0.65)%。结论采用HPLC法对灯盏细辛注射液中的多个成分进行分离,方法简便、可靠、稳定。6个成分在大鼠体外均有较高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注射液 绿原酸 咖啡酸 1 5-DCQA 灯盏乙素 3 5-DCQA 3 4-DCQA 平衡透析法
下载PDF
木质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基因(COMT)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0
作者 李波 倪志勇 +2 位作者 王娟 吕萌 范玲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17-124,共8页
木质素是植物苯丙烷代谢途径的重要产物之一,其生物合成涉及到许多酶的参与。其中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caffeic acid-O-methyltransferase,COMT)是木质素特异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可催化咖啡酸、5-羟基松柏醛和5-羟基松柏醇甲基化分别生... 木质素是植物苯丙烷代谢途径的重要产物之一,其生物合成涉及到许多酶的参与。其中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caffeic acid-O-methyltransferase,COMT)是木质素特异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可催化咖啡酸、5-羟基松柏醛和5-羟基松柏醇甲基化分别生成阿魏酸、芥子醛和芥子醇,参与S-木质素的合成。本文主要对COMT基因的特征、COMT在木质素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及COMT基因对植物木质素合成调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COMT基因的研究方法和在生产中的应用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 木质素 生物合成途径
下载PDF
大果大戟的化学成分(英文)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环 张晓峰 +3 位作者 潘莉 杨淑敏 马云保 罗晓东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83-486,共4页
从大果大戟的根部首次分离得到 11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方法鉴定为β 香树素 (1) ,β 香树素乙酸酯 (2 ) ,3β 乙酰化羽扇豆烯醇 (3) ,baccatin(4 ) ,2个caffeicesters(5a ,5b) ,棕榈酸 1 甘油酯 (6 ) ,棕榈酸(7) ,东莨菪内酯 (8) ,β ... 从大果大戟的根部首次分离得到 11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方法鉴定为β 香树素 (1) ,β 香树素乙酸酯 (2 ) ,3β 乙酰化羽扇豆烯醇 (3) ,baccatin(4 ) ,2个caffeicesters(5a ,5b) ,棕榈酸 1 甘油酯 (6 ) ,棕榈酸(7) ,东莨菪内酯 (8) ,β 谷甾醇 (9)和胡萝卜甙 (10 )。其中 5a ,5b是第一次在大戟属中得到 ;并对 5a ,5b的碳谱和氢谱数据进行了全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大戟 大戟属 棕榈酸-1-甘油酯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苎麻COMT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春琼 郭安平 +1 位作者 章霄云 刘国道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5期386-391,共6页
利用RT-PCR法结合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法从苎麻中克隆了与木质素合成相关的COMT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所获得的COMT基因全长1318bp,包含一个开放阅读框1098bp,编码365个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检索结果表明,苎麻COMT全长cDNA与杨树COMT基... 利用RT-PCR法结合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法从苎麻中克隆了与木质素合成相关的COMT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所获得的COMT基因全长1318bp,包含一个开放阅读框1098bp,编码365个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检索结果表明,苎麻COMT全长cDNA与杨树COMT基因的序列同源性达82%,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杏的COMT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达93%。同时还检索到该氨基酸序列包含一个O-甲基转移酶的保守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基因克隆 CDNA末端快速扩增 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
下载PDF
紫草中活性成分的体外抗癌作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韩洁 翁新楚 毕开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3-476,共4页
对紫草中化学成分进行了抗癌活性研究。以顺氯氨铂(DDP)为阳性对照,通过形态学、MTT实验考察了从紫草中分离得到的7个化合物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和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以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指标进行了评价。... 对紫草中化学成分进行了抗癌活性研究。以顺氯氨铂(DDP)为阳性对照,通过形态学、MTT实验考察了从紫草中分离得到的7个化合物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和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以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指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7个化合物在体外对两株癌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去氧紫草素(Ⅰ)、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Ⅱ)、异丁酰紫草素(Ⅲ)、紫草素(Ⅳ)、甲基紫草素(Ⅴ)、β-谷甾醇(Ⅵ)、咖啡酸脂肪醇酯混合物(Ⅶ)和DDP对胃癌细胞MGC-803的IC50分别为:1.7、1.4、7.0、0.5、1.5、>100、>100和4.4μg/mL;对肝癌细胞BEL-7402的IC50分别为:1.5、1.3、34.0、1.3、1.4、>100、>100和7.6μg/mL。证明从紫草分离得到的萘醌类化合物(Ⅰ-Ⅴ)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和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药效依赖关系,其中化合物Ⅰ、Ⅱ、Ⅳ、Ⅴ的抗肿瘤活性远强于阳性药物DDP。化合物Ⅵ、Ⅶ则没有抑制这两株癌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 抗肿瘤 去氧紫草素 β 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 异丁酰紫草素 紫草素 甲基紫草素 Β-谷甾醇 咖啡酸脂肪醇酯 中药现代化
下载PDF
中药天葵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叶娟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天葵Semiaquilegia adoxoides(Dc.)Makino根及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常压ODS-A以及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ESI—MS等... 目的:研究中药天葵Semiaquilegia adoxoides(Dc.)Makino根及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常压ODS-A以及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ESI—MS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舍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对羟基间甲氧基苯甲酸(Ⅱ)、阿魏酸(Ⅲ)、咖啡酸二十四酯(Ⅳ)、胡萝卜苷(Ⅴ)、griffonihde(Ⅵ)、果糖(Ⅶ)正丁基-α—D-呋喃型果糖苷(Ⅷ)和正丁基-β—D-呋喃型果糖苷(Ⅸ)、(Z)-6α-(β-D—glucosyloxy)-4α-hydroxy-2-cyclohexene-Δ1,α-ace-tonitrile(Ⅹ)、ehretiosideB(Ⅺ)。结论:化合物Ⅱ-Ⅳ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同时也是首次从天葵子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葵子 对羟基间甲氧基苯甲酸 阿魏酸 咖啡酸二十四酯 氰苷
下载PDF
棉花GhCOMT1基因的正义、反义与RNAi干扰载体的构建及转化
15
作者 李晓东 李波 +2 位作者 倪志勇 张桦 范玲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79-1786,共8页
【目的】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caffeic acid O-methyltransferase,COMT)是苯丙烷代谢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催化,通过转基因技术深入研究GhCOMT1基因在棉纤维发育和木质素代谢途径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由棉纤维组织特异性启动子E6驱动的G... 【目的】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caffeic acid O-methyltransferase,COMT)是苯丙烷代谢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催化,通过转基因技术深入研究GhCOMT1基因在棉纤维发育和木质素代谢途径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由棉纤维组织特异性启动子E6驱动的GhCOMT1基因构建正义、反义表达载体GhCOMT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和RNAi干扰载体并转化棉花。【结果】目的基因成功整合至表达质粒中并且获得转基因后代。【结论】构建了由棉纤维组织特异性启动子E6驱动的GhCOMT1基因正义、反义表达载体;同时克隆了GhCOMT1基因的一段450 bp高度保守的NBD区序列,构建了GhCOMT1基因的RNAi干扰载体,并将上述载体转入农杆菌菌株LBA4404并成功转化棉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 表达载体 RNAI
下载PDF
辽西蜂胶有机酸化学成份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迟家平 陈海生 +1 位作者 薛秉文 瓮晓星 《药学实践杂志》 CAS 1995年第3期184-186,共3页
从辽西蜂胶中分离到5种化合物,经光谱鉴定分别为硫的多倍体S8、3,4-二甲氧基桂皮酸、异阿魏酸、咖啡酸、苯甲酸。
关键词 蜂胶 桂皮酸 异阿魏酸 咖啡酸 有抗酸 化学成分
全文增补中
Characterization of TaCOMT genes associated with stem lignin content in common wheat and development of a gene-specific marker 被引量:1
17
作者 FU Lu-ping XIAO Yong-gui +5 位作者 YAN Jun LIU Jin-dong WEN Wei-e ZHANG Yong XIA Xian-chun HE Zhong-hu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939-947,共9页
Stem lignin content(SLC) in common wheat(Triticum aestivum L.) contributes to lodging resistance. Caffeic acid 3-O-methyltransferase(COMT) is a key enzyme involved in lignin bio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of TaCOMT ge... Stem lignin content(SLC) in common wheat(Triticum aestivum L.) contributes to lodging resistance. Caffeic acid 3-O-methyltransferase(COMT) is a key enzyme involved in lignin bio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of TaCOMT genes and development of gene-specific markers could enable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in wheat breeding.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full-length genomic DNA(gDNA) sequences of TaCOMT genes located on chromosomes 3 A, 3 B, and 3 D were cloned by homologous cloning. Two allelic variants, TaCOMT-3 Ba and TaCOMT-3 Bb, were identified and differed by a 222-bp insertion/deletion(InDel) in the 3′-untranslated region(3′-UTR). A co-dominant gene-specific marker based on this InDel was developed and designated as Ta COMT-3 BM. A total of 157 wheat cultivars and advanced lines grown in four environments were used to validate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allelic patterns and SLC. The SLC of cultivars with TaCOMT-3 Ba was significantly(P<0.01) higher than that of those with TaCOMT-3 Bb, and the marker TaCOMT-3 BM could be effectively used in wheat bree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ticum aestivum L. caffeic acid 3-o-methyltransferase STEM lignin content gene-specific MARKER LODGING resistance
下载PDF
川芎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的同源建模与分子模拟对接 被引量:4
18
作者 宋涛 冯斌 +5 位作者 李娟娟 唐迪 王万军 廖海 周嘉裕 谭睿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7-250,267,共5页
[目的]分析川芎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Caffeic acid-3-Omethyltransferase,COMT)序列特征、蛋白结构和活性位点。[方法]以紫花苜蓿中COMT的晶体结构为模板,利用同源建模构建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COMT的三维模型。[结果]经... [目的]分析川芎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Caffeic acid-3-Omethyltransferase,COMT)序列特征、蛋白结构和活性位点。[方法]以紫花苜蓿中COMT的晶体结构为模板,利用同源建模构建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COMT的三维模型。[结果]经过动力学优化后,川芎COMT的三维模型与紫花苜蓿COMT的结构极为相似,主要由α-螺旋和β-折叠构成,其中α-螺旋占37.26%、β-折叠占10.41%、无规卷曲占52.33%。川芎COMT含有两个重要的结构域:咖啡酸结合域与S-腺苷甲硫氨酸结合域,主要通过氢键与范德华力结合,其中咖啡酸与川芎COMT分子中的Asp208和Gly210形成氢键,S-腺苷甲硫氨酸与川芎COMT分子中的Ser186、Thr213、Ala215、Thr216、Trp268及Asp272等残基形成氢键。[结论]该文得到川芎COMT的序列特征、蛋白结构和活性位点,为该类COMT的催化机理研究和分子工程改造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 同源建模 分子对接 川芎 阿魏酸
原文传递
川芎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的同源建模和定点突变 被引量:2
19
作者 俞继华 李洋洋 +7 位作者 宋婧 李娟娟 张赶 朱建全 向缅 王万军 廖海 周嘉裕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677-3682,共6页
目的构建川芎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Ligusticum chuanxiong caffeic acid-3-O-methyltransferase,LCCOMT)的三维模型,并利用定点突变对模型进行验证。方法利用同源建模构建LCCOMT的初始三维模型;对初始三维模型进行动力学优化;将优化... 目的构建川芎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Ligusticum chuanxiong caffeic acid-3-O-methyltransferase,LCCOMT)的三维模型,并利用定点突变对模型进行验证。方法利用同源建模构建LCCOMT的初始三维模型;对初始三维模型进行动力学优化;将优化后的模型对接咖啡酸,预测LCCOMT的活性位点;对预测的活性位点展开定点突变,检测突变型蛋白的生物活性。结果 LCCOMT的三维模型能够与咖啡酸成功对接,His268残基可能是LCCOMT的活性位点,推测其能够与咖啡酸3-OH形成氢键。H268N与H268Q2种突变酶分别丧失94.85%和95.28%的催促活性。结论同源建模能够准确预测LCCOMT的三维模型。His268为LCCOMT的关键氨基酸残基,其作用可能是作为共轭碱,参与咖啡酸3-OH的去质子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阿魏酸 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 同源建模 定点突变
原文传递
丹酚酸 A 通过调节 Wnt/糖原合酶激酶3β/β-连环蛋白通路保护缺血性脑损伤大鼠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正远 韩江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2期168-173,共6页
目的:探讨丹酚酸 A(salvianolic acid A, SAA)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54只成年雄性 Sprague-Daw ley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和 SAA 组,每组18只。采用线栓法制作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 SAA... 目的:探讨丹酚酸 A(salvianolic acid A, SAA)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54只成年雄性 Sprague-Daw ley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和 SAA 组,每组18只。采用线栓法制作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 SAA 组在模型制作后0 h和6 h腹腔注射 SAA (3 mg/kg),其余各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模型制作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2,3,5-氯化二苯四氮唑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采用 TUNEL 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缺血皮质 Wnt3a、β-连环蛋白和磷酸化糖原合酶激酶3β(phospho-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 p-GSK-3β)表达。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示,假手术组未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0分),SAA 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较脑缺血组显著降低[(3(2~3)分对4(3~5)分;Z =-2.679,P =0.007]。假手术组无梗死灶, SAA 组梗死体积较脑缺血组显著缩小[(79.038±10.665)mm3对(212.702±8.029)mm3;t =24.525,P 〈0.001]。假手术组仅见极少数阳性细胞,SAA组和脑缺血组 TUNEL 阳性细胞数量分别为(29.667±1.366)个/HP和(63.333±0.894)个/HP,前者显著少于后者(t =14.115,P 〈0.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和 SAA 组 Wnt3a 阳性细胞数量分别为(35.500±2.572)个/HP、(18.056±3.765)个/HP和(29.000±2.376)个/HP,3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F =115.972,P 〈0.001),而且 SAA 组显著多于脑缺血组(P 〈0.01);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和 SAA 组 p-GSK-3β阳性细胞数量分别为(7.944±2.127)个/HP、(37.444±3.434)个/HP和(11.222±1.734)个/HP,3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F =730.580,P 〈0.001),而且 SAA 组显著少于脑缺血组( P 〈0.01);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和 SAA 组β-连环蛋白阳性细胞数量分别为(26.722±26.722)个/HP、(16.556±1.854)个/HP 和(21.333±1.940)个/HP,3组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 F =33.385,P 〈0.01),而且 SAA 组显著多于脑缺血组(P 〈0.01)。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和 SAA 组 Wnt3a 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190、0.800±0.185和1.198±0.262,3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F =9.621,P 〈0.001),而且 SAA 组显著高于脑缺血组(P 〈0.01);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和SAA 组 p-GSK-3β表达水平分别为0.650±0.150、1.290±0.250和1.190±0.250,3组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F =19.668,P 〈0.001),而且 SAA 组显著高于脑缺血组(P 〈0.01);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和SAA 组β-连环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200±0.210、0.500±0.120和1.100±0.220,3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F =33.385,P 〈0.001)(P 〈0.01),而且 SAA 组显著高于脑缺血组(P 〈0.01)。结论 SAA 对缺血脑损伤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 Wnt3a 和β-连环蛋白表达以及下调 p-GSK-3β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细胞凋亡 咖啡酸类 神经保护药 Wnt蛋白质 糖原合酶激酶3 Β连环蛋白 信号转导 大鼠 丹酚酸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