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红外缺陷测试仪关键参量校准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可佳 张碧丰 +7 位作者 熊利民 周桃庚 张俊超 孟海凤 蔡川 赫英威 李晓辉 王常世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6-250,共5页
基于空间频率响应测试方法,搭建了EL红外缺陷测试仪关键参量的校准装置。分析了对焦以及位置摆放对分辨率校准结果的影响;给出了便携式和固定式EL红外缺陷测试仪相应的测试方法及操作流程。提出了一种针对便携式的测试方法,可以实现无... 基于空间频率响应测试方法,搭建了EL红外缺陷测试仪关键参量的校准装置。分析了对焦以及位置摆放对分辨率校准结果的影响;给出了便携式和固定式EL红外缺陷测试仪相应的测试方法及操作流程。提出了一种针对便携式的测试方法,可以实现无参考背景情况下的校准工作。基于该校准装置可对各类EL测试仪的分辨率参数进行校准,测量结果重复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el红外缺陷测试仪 空间频率响应 分辨率 校准
下载PDF
1811EL钠表校验出现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2
作者 夏亮 潘先伟 《安徽电力》 2005年第3期66-69,共4页
本文针对ORION公司1811EL型在线钠分析仪在校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从其校验原理及Nernst方程进行了定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1811el型钠表 校验 原因 对策 校验原理 钠表 Nernst方程 ORION 定性分析 分析仪
下载PDF
GNSS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改正对高精度定位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黄功文 王小瑞 +1 位作者 党引群 蒋勇 《全球定位系统》 2014年第2期49-53,59,共6页
阐述了GNSS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偏差(PCO)的产生原理及其改正模型,同时重点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天线相位中心测定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用算例分析了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改正对定位结果的影响,针对GNSS接收机天线的使用以及我国... 阐述了GNSS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偏差(PCO)的产生原理及其改正模型,同时重点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天线相位中心测定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用算例分析了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改正对定位结果的影响,针对GNSS接收机天线的使用以及我国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的检测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中心偏差 相位中心变化 改正模型 天线检测
下载PDF
南极长城站验潮站数据处理和潮汐特点初步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保军 王泽民 +2 位作者 安家春 艾松涛 柯灏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98-504,共7页
继在南极中山站建成我国南极首个永久性验潮站后,2012年1月在南极长城站又建成了我国南极第二个永久性验潮站。通过对长城站验潮站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了验潮基准系统的水准网平差结果和验潮仪零点标定结果,以及长城站附近海域海... 继在南极中山站建成我国南极首个永久性验潮站后,2012年1月在南极长城站又建成了我国南极第二个永久性验潮站。通过对长城站验潮站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了验潮基准系统的水准网平差结果和验潮仪零点标定结果,以及长城站附近海域海洋潮汐170个分潮的调和常数,并据此进行了潮汐预报,同时分析了长城站潮汐余水位的变化特征,探讨了利用附近的Antarctic Base Prat验潮站的余水位改正长城站潮汐预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使用Antarctic Base Prat验潮站余水位改正长城站潮汐预报,可以显著提高长城站验潮站潮汐预报的精度,余水位改正后2014时段的潮汐预报中误差为±3.42 cm,明显好于改正前的预报中误差±10.43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长城站 验潮基准系统 零点标定 余水位 潮汐预报
下载PDF
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幅相误差影响分析及其校准方法研究(上)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良 靖季洛 《现代雷达》 CSCD 1995年第6期54-60,共7页
主要讨论两个内容:(1)幅相误差对无线副瓣电平的影响及误差容量设计;(2)幅相误差校准原理及残差分析。提出了一种幅相校准的新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实时地对各环节的幅相误差进行监测和校准。这种方法具有较大的... 主要讨论两个内容:(1)幅相误差对无线副瓣电平的影响及误差容量设计;(2)幅相误差校准原理及残差分析。提出了一种幅相校准的新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实时地对各环节的幅相误差进行监测和校准。这种方法具有较大的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有源相 幅相误差 雷达
下载PDF
全流定容取样系统的原理和标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石则强 师颖 +2 位作者 叶松 靖苏铜 王伟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14年第3期48-53,共6页
文章介绍了全流稀释定容取样系统CVS的常用容积测量装置临界流文丘里管以及标定用标准流量计SAO和LFE的测量原理及CVS系统的标定技术,通过实例讲述了CVS标定的过程及SAO和LFE做标准流量计时的差异。
关键词 定容取样CVS 临界流文丘里管 亚音速文丘里管SAO 层流流量计 流出系数 标定
下载PDF
两种钠表在电厂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铸 闫静 毛雄胜 《黑龙江电力》 CAS 2002年第1期59-62,共4页
通过两种在线钠表的原理及标定情况的介绍 ,对运行中的钠表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1811el 钠表 μAI-9030 电厂 汽水品质 水处理
下载PDF
基于反角白光中子源次级质子的探测器标定
8
作者 蒋伟 江浩雨 +84 位作者 易晗 樊瑞睿 崔增琪 孙康 张国辉 唐靖宇 孙志嘉 宁常军 高可庆 安琪 白怀勇 鲍杰 鲍煜 曹平 陈昊磊 陈琪萍 陈永浩 陈裕凯 陈朕 封常青 顾旻皓 韩长材 韩子杰 贺国珠 何泳成 洪杨 黄翰雄 黄蔚玲 黄锡汝 季筱璐 吉旭阳 姜智杰 敬罕涛 康玲 康明涛 李波 李超 李嘉雯 李论 李强 李晓 李样 刘荣 刘树彬 刘星言 栾广源 穆奇丽 齐斌斌 任杰 任智洲 阮锡超 宋朝晖 宋英鹏 孙虹 孙晓阳 谭志新 唐洪庆 唐新懿 田斌斌 王丽娇 王鹏程 王琦 王涛峰 王朝辉 文杰 温中伟 吴青彪 吴晓光 吴煊 解立坤 羊奕伟 于莉 余滔 于永积 张林浩 张奇玮 张显鹏 张玉亮 张志永 赵豫斌 周路平 周祖英 朱丹阳 朱科军 朱鹏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8-36,共9页
目前国内外的质子标定终端较少,且普遍为单能质子束流.基于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反角白光中子源的eV—200 MeV中子能量区间的白光中子束流,以及中子与氢的~1H(n, el)反应,可以获得宽能谱的能量连续次级质子.利用1 GSps采样率、12 bit的波形... 目前国内外的质子标定终端较少,且普遍为单能质子束流.基于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反角白光中子源的eV—200 MeV中子能量区间的白光中子束流,以及中子与氢的~1H(n, el)反应,可以获得宽能谱的能量连续次级质子.利用1 GSps采样率、12 bit的波形数字化获取系统采集探测器输出波形信号,通过对波形信号的分析,得到中子及反冲质子的飞行时间,进而得到反冲质子的动能.利用该方法得到的质子,为探测器质子标定等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平台.在该研究平台已经开展了带电粒子望远镜的标定实验.研究了CsI (Tl)探测器不同的信号读出方式对望远镜的DE-E二维谱、幅度-质子动能二维谱等粒子鉴别方法得到的粒子鉴别的效果,得到了较优的探测器信号读出方案.该研究为带电粒子望远镜的建设提供了实验依据,也说明了基于反角白光中子源的宽能谱质子标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标定 探测器 ~1H(n el)反应 反角白光中子源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检测氨纶中残存DMAC溶剂含量 被引量:1
9
作者 钱锦 刘珊珊 +5 位作者 王小华 薛士壮 王靖 周志伟 晋京 杨晓印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16年第3期66-69,共4页
以丙酮为溶剂,将氨纶中的残存溶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进行超声萃取,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DMAC定量校正模型,测定氨纶中残存DMAC溶剂含量。结果表明:采用交叉验证得到了DMAC质量分数的线性范围为0~1.79%,1.... 以丙酮为溶剂,将氨纶中的残存溶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进行超声萃取,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DMAC定量校正模型,测定氨纶中残存DMAC溶剂含量。结果表明:采用交叉验证得到了DMAC质量分数的线性范围为0~1.79%,1.79%~9.44%,模型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 96,0.999 64,校正集的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04 11,0.041 34,预测集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03 95,0.032 30,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6.58%~100.87%,相对标准偏差为0.25%~0.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基甲酸酯纤维 N N'-二甲基乙酰胺 近红外光谱法 偏最小二乘法 校正模型 测定
下载PDF
Seismic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from Earthquake Damages Historical Data Using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Technique
10
作者 Abed Benaichouche Caterina Negulescu +1 位作者 Olivier Sedan Zohra Boutaraa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18年第2期89-111,共23页
This present work falls within the context of efforts that have been made over the past many years, aimed in improving the seismic vulnerability modelling of structures when using historical data. The historical data ... This present work falls within the context of efforts that have been made over the past many years, aimed in improving the seismic vulnerability modelling of structures when using historical data. The historical data describe the intensity and the damages, but do not give information about the vulnerability, since only in the ’90 the concept of vulnerability classes was introduced through the EMS92 and EMS98 scales. Considering EMS98 definitions, RISK-UE project derived a method for physical damage estimation. It introduced an analytical equation as a function of an only one parameter (Vulnerability Index), which correlates the seismic input, in term of Macroseismic Intensity, with the physical damage. In this study, we propose a methodology that uses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allowing a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based with expert opinion-based assessment data. The objective of this combination is to estimate the optimal Vulnerability Index that fits the historical data, and hence, to give the minimum error in a seismic risk scenario. We apply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to the El Asnam earthquake (1980), but this approach remains general and can be extrapolated to any other region, and more, it can be applied to predictive studies (before each earthquake scenarios). The mathematical formulation gives choice for regarding, to the optic of minimizing the error, either for the: 1) very little damaged building (D0-D2 degree) or 2) highly damaged building (D4-D5 degree). These two different kinds of optics are adapted for the people who make organizational decisions as for mitigation measures and urban planning in the first case and civil protection and urgent action after a seismic event in the second case. The insight is used in the framework of seismic scenarios and offers advancing of damage estimation for the area in which no recent data, or either no data regarding vulnerability, are avail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Damage Scenario Damage Databas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Inverse Optimization Model calibration el Asnam Earthquake RISK-U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