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pase Catalyzed Synthesis of Medium-chain Biodiesel from Cinnamonum camphora Seed Oil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军锋 邓利 +4 位作者 王萌 聂开立 刘珞 谭天伟 王芳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Z1期1215-1219,共5页
The non-edible camphor tree seed oil was extracted and catalyzed by immobilized lipase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 The oil yield from camphor tree seeds reached 35.2% of seed weight by twice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 The non-edible camphor tree seed oil was extracted and catalyzed by immobilized lipase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 The oil yield from camphor tree seeds reached 35.2% of seed weight by twice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s. Gas chromatography showed that free fatty acid content in camphor tree seed oil was 1.88%, and the main fatty acids were capric acid(53.4%) and lauric acid(38.7%). With immobilized lipase Candida sp. 99–125as catalyst, several important factors for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examined through orthogonal experiments.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water content and enzyme loading were both 15% with a molar ratio of 1:3.5(oil/ethanol), and the process of alcoholysis was in nine steps at 40 °C for 24 h, with agitation at170 r·min-1. As a result, the medium-chain biodiesel yield was 93.5%. The immobilized lipase was stable when it was used repeatedly for 21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phor tree seed oil Medium-chain BIODIESEL LIPASE ETHANOLYSIS
下载PDF
樟树5种化学型精油组成及其胰脂肪酶抑制活性研究
2
作者 杨海宽 邱凤英 温世钫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24年第2期46-50,共5页
采用GC和GC-MS方法分析确定了樟树5种精油化学成分组成,进一步研究了5种不同类型精油的胰脂肪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5种精油主成分分别为:芳樟醇(91.98%)、樟脑(81.25%)、龙脑(91.88%)、反式-橙花叔醇(52.63%)和桉叶油素(57.73%)。精油... 采用GC和GC-MS方法分析确定了樟树5种精油化学成分组成,进一步研究了5种不同类型精油的胰脂肪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5种精油主成分分别为:芳樟醇(91.98%)、樟脑(81.25%)、龙脑(91.88%)、反式-橙花叔醇(52.63%)和桉叶油素(57.73%)。精油的胰脂肪酶抑制活性顺序为:反式-橙花叔醇型>桉叶油素型>芳樟醇型>樟脑型>龙脑型。其中反式-橙花叔醇型精油IC50为(20.02±3.27)mg/mL,当其精油浓度为100 mg/mL时,胰脂肪酶抑制率达90.17%±1.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精油 组成 胰脂肪酶抑制
下载PDF
樟树精油中6种低含量成分的高效分离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3
作者 杨海宽 邱凤英 温世钫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24年第5期71-75,88,共6页
采用分段减压蒸馏结合柱层析方法,以目标成分含量大于80.0%为目标,开展了樟树精油中<10.0%低含量成分的高效分离研究,获得了柠檬烯(93.2%)、乙酸龙脑酯(87.5%)、反式-橙花叔醇(85.8%)、β-石竹烯(91.1%)、4-松油醇(92.6%)、α-松油醇... 采用分段减压蒸馏结合柱层析方法,以目标成分含量大于80.0%为目标,开展了樟树精油中<10.0%低含量成分的高效分离研究,获得了柠檬烯(93.2%)、乙酸龙脑酯(87.5%)、反式-橙花叔醇(85.8%)、β-石竹烯(91.1%)、4-松油醇(92.6%)、α-松油醇(87.2%)等6种组分,收率分别为36.0%、14.0%、11.0%、21.0%、38.0%和10.0%。进一步研究了各组分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乙酸龙脑酯、反式-橙花叔醇、4-松油醇和α-松油醇组分的IC_(50)值分别为96.6、87.6、73.6和105.4 mg/m L,抗氧化性能优于单萜标准品;柠檬烯和β-石竹烯组分的IC_(50)值分别为66.2和48.5 mg/m L,抗氧化性能低于单萜标准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精油 低含量成分 分离 抗氧化
下载PDF
GC法同时测定复方樟脑酊中4种成分的含量
4
作者 孙乃霞 王瑞芬 郭社民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樟脑酊中乙醇、樟脑、八角茴香油和苯甲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DA-INNOWax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2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载气...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樟脑酊中乙醇、樟脑、八角茴香油和苯甲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DA-INNOWax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2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载气为高纯氮气,载气流量1 ml/min,分流比20:1,进样量1μl。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乙醇、樟脑、八角茴香油和苯甲酸分别在106.65~533.25,0.1424~0.7118,0.1664~0.8318,0.2379~1.1895mg/ml范围内与对照品峰面积/内标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101.1%,98.6%,103.4%;RSD分别为1.5%,1.2%,1.8%,2.4%(n=9)。结论 该法准确方便,重现性高、稳定性好,可用于复方樟脑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樟脑酊 乙醇 樟脑 八角茴香油 苯甲酸
下载PDF
特异性气味物质防治枣树皮暗斑螟田间试验
5
作者 张东风 宋倩男 +2 位作者 刘全超 李开森 马海军 《河北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21-23,共3页
为了明确特异性气味物质对枣树皮暗斑螟的防治效果,以辣椒碱、花椒粉、香樟木油作为趋避剂,涂抹于枣树新甲口处,调查对皮暗斑螟防治效果及甲口愈合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枣树开甲后甲口处涂抹香樟木油对皮暗斑螟防治效果最好,达到90%,伤... 为了明确特异性气味物质对枣树皮暗斑螟的防治效果,以辣椒碱、花椒粉、香樟木油作为趋避剂,涂抹于枣树新甲口处,调查对皮暗斑螟防治效果及甲口愈合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枣树开甲后甲口处涂抹香樟木油对皮暗斑螟防治效果最好,达到90%,伤口愈合率达93.3%;涂抹辣椒碱和花椒粉对皮暗斑螟防治效果较差,仅为6.7%和30%,伤口愈合较差,伤口愈合率分别为6.7%和3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暗斑螟 枣树 甲口 辣椒碱 花椒粉 香樟木油 愈合率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6
作者 李丹 涂明珠 +1 位作者 鄢雷娜 赵雯 《药品评价》 CAS 2023年第4期398-402,共5页
目的建立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FFAP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FID检测器,测定不同厂家的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气相色谱图,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拟合出对照指纹图谱,并进行了方... 目的建立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FFAP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FID检测器,测定不同厂家的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气相色谱图,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拟合出对照指纹图谱,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再通过对照物质对共有峰进行归属。结果以薄荷脑、(-)-薄荷酮为参照物,建立了复方薄樟桉油溶液含14个共有峰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法,且14个共有峰均得到归属。结论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法,分析时间短、分离效果好,相似度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为复方薄樟桉油溶液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薄樟桉油溶液 薄荷脑 (-)-薄荷酮 指纹图谱
下载PDF
樟树精油提取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张玉星 罗启龙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9-11,共3页
樟树可用于提取精油,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概述了水蒸气蒸馏法、溶液浸提法、微波提取法等樟树精油的提取方法,并对比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讨论了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条件、樟树部位等因素对精油成分及出油率的影响,并对如何提... 樟树可用于提取精油,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概述了水蒸气蒸馏法、溶液浸提法、微波提取法等樟树精油的提取方法,并对比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讨论了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条件、樟树部位等因素对精油成分及出油率的影响,并对如何提高樟树精油的获取率,推动大规模生产做出了展望,为后期樟树精油的高效提取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精油 提取方法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宜宾油樟的现状及未来 被引量:54
8
作者 罗中杰 李维一 +1 位作者 魏琴 罗通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17-319,共3页
介绍宜宾樟油及樟树资源的现状 ,分析了樟油生产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樟油发展的方向和应解决的问题 ,展示了樟油发展的前景 .
关键词 宜宾油樟 樟树资源 樟油生产 白樟油 化学成分 精炼加工
下载PDF
新型天然杀螨药物樟脑精油的杀螨效果观察与机制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亚娥 郭娜 +1 位作者 师睿 张灵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4-547,共4页
目的观察樟脑精油对两种人体蠕形螨的体外杀灭效果,分析其杀螨机制。方法采用透明胶带粘贴法获取蠕形螨,随机分为六组,观察不同浓度下樟脑精油的杀虫作用,并在Motic DM图像采集软件系统下观察虫体对樟脑精油的药物反应过程。结果樟脑精... 目的观察樟脑精油对两种人体蠕形螨的体外杀灭效果,分析其杀螨机制。方法采用透明胶带粘贴法获取蠕形螨,随机分为六组,观察不同浓度下樟脑精油的杀虫作用,并在Motic DM图像采集软件系统下观察虫体对樟脑精油的药物反应过程。结果樟脑精油对两种蠕形螨均有杀灭作用,对皮脂蠕形螨的杀灭作用要强于毛囊蠕形螨,且杀虫效果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12.5%樟脑精油是体外杀螨的最适浓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使用樟脑油后,螨虫在经历短时间的兴奋痉挛期后,虫体松弛、死亡。结论樟脑精油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蠕形螨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直接触杀作用和神经肌肉毒性作用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脑油 毛囊蠕形螨 皮脂蠕形螨 杀灭作用
下载PDF
芳樟醇型樟树选优与其无性系的含樟油性状评价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以红 覃子海 +1 位作者 吴幼媚 韦颖文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0年第2期18-21,共4页
以樟树枝叶樟油得油率高和芳樟醇含量高为主要选优目的,在广西的樟树自然分布区及樟树的人工种植地筛选出芳樟醇型樟树优株10株。采用其中的4个优株的组培苗和扦插苗进行无性系造林,对其无性系幼树枝叶的含樟油性状进行评价。与实生苗... 以樟树枝叶樟油得油率高和芳樟醇含量高为主要选优目的,在广西的樟树自然分布区及樟树的人工种植地筛选出芳樟醇型樟树优株10株。采用其中的4个优株的组培苗和扦插苗进行无性系造林,对其无性系幼树枝叶的含樟油性状进行评价。与实生苗幼树相比,其优树无性系幼树枝叶的樟油醇含量高出9.2%-12.6%,芳樟醇含量高出8.5%-11.7%,而樟脑含量低于0.59%-0.51%,充分显示了樟树优树无性系所含樟油的优良经济性状,其樟油主成分含量与原优株保持一致性。樟树优株无性系幼树枝叶樟油得油率及其主成分含量,以每年的10月份最高,其次是9月份,此时是每年采收樟树枝叶的最佳月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樟醇型樟树选优 无性系 含樟油性状评价
下载PDF
香樟树籽油提取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赵晓霞 董振浩 +2 位作者 刘光斌 黄忠 熊春兰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620-1623,共4页
研究了采用石油醚萃取香樟树籽油脂的制备工艺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5(g/m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5 h;香樟树籽油主要脂肪酸有辛酸(0.34%)、癸酸(54.46%)、月桂酸(38.27%)、棕榈酸(0.22%)、硬... 研究了采用石油醚萃取香樟树籽油脂的制备工艺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5(g/m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5 h;香樟树籽油主要脂肪酸有辛酸(0.34%)、癸酸(54.46%)、月桂酸(38.27%)、棕榈酸(0.22%)、硬脂酸(0.07%)、油酸(2.99%)、亚油酸(0.31%),其中癸酸甘油三酯、月桂酸甘油三酯93%以上;用香樟树籽油脂取代白油和单甘脂应用于保湿霜化妆品中,与其他组分相容性较好,保湿效果增强,各项理化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树籽油 脂肪酸 正交实验 化妆品
下载PDF
脑樟不同部位精油成分及其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胡文杰 江香梅 +3 位作者 杨海宽 章挺 赵玲华 肖复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6-132,共7页
【目的】研究脑樟不同部位精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脑樟精油原料利用部位的选择和经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提取脑樟不同部位(叶、新枝、老枝、树干、主根及侧根)的精油,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测定... 【目的】研究脑樟不同部位精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脑樟精油原料利用部位的选择和经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提取脑樟不同部位(叶、新枝、老枝、树干、主根及侧根)的精油,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测定各部位精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脑樟叶、新枝、老枝、树干、主根及侧根的平均得油率分别为1.86%,0.41%,0.36%,0.45%,2.23%和2.11%,从脑樟6个不同部位精油中共鉴定出60种化合物,其中叶、新枝、老枝、树干、主根及侧根精油中分别鉴定出46,43,44,29,25和25种化合物,已鉴定的成分分别占相应总组分的90.48%,89.44%,89.70%,95.27%,89.91%和88.21%。6个不同部位精油中相对含量大于1%的成分分别有9,11,11,9,4和3种,占相应总组分的82.85%,81.45%,79.35%,87.35%,84.11%和82.40%;相对含量大于5%的典型性成分有樟脑、1,8-桉叶油素和黄樟油素3种,这3种典型性成分相对含量在空间的分布呈两端(叶、根)少、中间(树干)多的变化趋势;此外,3种典型性成分的相对含量在6个部位中的分布格局也不同;从形态学上端到下端,樟脑相对含量呈由高到低的变化规律;黄樟油素相对含量与樟脑完全相反;1,8-桉叶油素则呈两头(叶和根)低、中间高的变化规律。【结论】脑樟6个不同部位精油中共有成分有17种,特有成分叶3种,老枝2种,树干3种,而新枝、主根及侧根中均未发现特有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樟 精油成分 樟脑 黄樟油素 1 8-桉叶油素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提取樟树籽油的工艺 被引量:18
13
作者 熊建华 吴琴 +2 位作者 林丽萍 李世传 汤凯洁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5-69,共5页
为了提高樟树籽油的出油率和品质,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提取樟树籽油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功率为自变量,樟树籽油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试验设计,并进行... 为了提高樟树籽油的出油率和品质,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提取樟树籽油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功率为自变量,樟树籽油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试验设计,并进行响应面分析(RSA)。结果显示,模拟得到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拟合性好,樟树籽油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以石油醚为溶剂,液料比14 mL/g,提取时间31 min,超声功率120 W,在此条件下,樟树籽油提取率理论值为36.83%,验证实测值为37.45%,与理论值相对误差为1.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籽油 超声提取 响应曲面分析法
下载PDF
樟树籽油甘油二酯的分离及抑菌活性 被引量:9
14
作者 郭夏丽 张虹 +3 位作者 杜雨芊 洪学斌 刘星星 罗丽萍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5-491,497,共8页
为了研究樟树籽油甘油二酯(DAG)的抑菌活性,以樟树籽油为原料,通过柱层析分离得到纯度为92.4%的DAG,采用滤纸片法、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法、抑菌活力实验对4种细菌进行抑菌效果分析;通过菌液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与菌体核酸含量的测... 为了研究樟树籽油甘油二酯(DAG)的抑菌活性,以樟树籽油为原料,通过柱层析分离得到纯度为92.4%的DAG,采用滤纸片法、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法、抑菌活力实验对4种细菌进行抑菌效果分析;通过菌液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与菌体核酸含量的测定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菌表面形态变化,探究其抑菌机理。结果表明:DAG对G^+细菌和G^-细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菌活力均在0.60以上,抑菌时效3~48h。对G^+细菌和G^-细菌的MIC分别是2.0和4.0mg·mL^(-1)。加入DAG的菌液电导率升高、菌液可溶性蛋白质和菌体核酸增多,细菌表面形态发生改变,说明对细菌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从而使其内含物泄漏,菌体形态发生改变,抑制细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籽油 甘油二酯 抑菌效果 抑菌机理
下载PDF
植物废料提取液作为盐酸酸洗缓蚀剂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林修洲 龚敏 仵建平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樟树叶中提取桉叶油;并将其作为盐酸酸洗缓蚀剂的主要成分,用正交实验法优选了复合缓蚀剂配方;采用线性极化法评价缓蚀剂的缓蚀效率,并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复配缓蚀剂对碳钢在5%的盐酸溶液中有良好...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樟树叶中提取桉叶油;并将其作为盐酸酸洗缓蚀剂的主要成分,用正交实验法优选了复合缓蚀剂配方;采用线性极化法评价缓蚀剂的缓蚀效率,并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复配缓蚀剂对碳钢在5%的盐酸溶液中有良好的缓蚀效果,属于混合控制型缓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 酸洗 缓蚀剂 植物 桉叶油
下载PDF
香樟树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7
16
作者 刘亚 李茂昌 +3 位作者 张承聪 张莹 赵荣 李光雄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8-92,共5页
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和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GC-MS)对香樟树叶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离分析,共鉴定出98种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樟脑与β-芳樟醇(24.099%)、桉油醇(15.723%)、α-松油醇(11.204%)、石竹烯(4.957%)、蛇床-6-烯-4-醇(5.7... 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和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GC-MS)对香樟树叶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离分析,共鉴定出98种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樟脑与β-芳樟醇(24.099%)、桉油醇(15.723%)、α-松油醇(11.204%)、石竹烯(4.957%)、蛇床-6-烯-4-醇(5.724%)、β-水芹烯(3.394%)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树叶 挥发油 SDE GC-MS
下载PDF
樟油的提取及其抑菌性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爱民 唐永勤 卿玉波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1-123,共3页
通过蒸馏法从樟树的树根、树枝、鲜叶及落叶中提取樟油,然后将用蒸馏法从落叶中获得的樟油和用丙酮浸提法从落叶中获得的提取物分别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水溶液,采用抑菌圈法分别对常见的几种细菌进行抑菌研究,结果表明落叶巾的得油率最... 通过蒸馏法从樟树的树根、树枝、鲜叶及落叶中提取樟油,然后将用蒸馏法从落叶中获得的樟油和用丙酮浸提法从落叶中获得的提取物分别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水溶液,采用抑菌圈法分别对常见的几种细菌进行抑菌研究,结果表明落叶巾的得油率最高.用蒸馏法获得的樟油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金黄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在0.125-0.25g·mL^-1之间.而丙酮浸提液对上述细菌的生长几乎没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樟油 提取 抑菌性
下载PDF
香樟叶出油最佳提取条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咏 张宗贤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03-205,共3页
本文研究了以香樟叶为原料,采用索氏提取器提取粗香樟油的最佳条件。选用6种有机溶剂分别作提取剂,每10g樟叶加溶剂90mL ,提取6 0min ,提取两次,由粗樟油得率,确定最佳溶剂为无水乙醇;用无水乙醇进行正交实验,确定出最佳提取条件为无水... 本文研究了以香樟叶为原料,采用索氏提取器提取粗香樟油的最佳条件。选用6种有机溶剂分别作提取剂,每10g樟叶加溶剂90mL ,提取6 0min ,提取两次,由粗樟油得率,确定最佳溶剂为无水乙醇;用无水乙醇进行正交实验,确定出最佳提取条件为无水乙醇110mL ,提取10 0min ,粒度1cm左右,连续提取两次。在这个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其粗樟油得率为2 5 .0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油 索氏提取器 正交试验 提取条件 叶片 樟树
下载PDF
新型起泡剂250A对安徽某铜矿石的浮选效果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自立 马子龙 +3 位作者 桂夏辉 邢耀文 茹毅 马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8-81,共4页
250A是中国矿业大学新研制的一种新型、价廉、易降解、低污染的选铜起泡剂,为了检验其高效性,以安徽铜陵某低品位原生铜矿石为试样进行了选铜试验。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5%的情况下,以条件试验确定的药剂用量为粗选用量,参照现场工... 250A是中国矿业大学新研制的一种新型、价廉、易降解、低污染的选铜起泡剂,为了检验其高效性,以安徽铜陵某低品位原生铜矿石为试样进行了选铜试验。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5%的情况下,以条件试验确定的药剂用量为粗选用量,参照现场工艺流程进行了2种起泡剂的浮选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50A总用量为241g/t的情况下,铜精矿铜品位和铜回收率分别为21.56%和87.32%;松醇油总用量为360 g/t的情况下,铜精矿铜品位和铜回收率分别为21.67%和87.19%。两相比较可知,250A比松醇油更高效,有助于选铜企业降本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起泡剂250A 铜矿石 松醇油 浮选
下载PDF
樟树籽油提取的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周武 张彬 邓丹雯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0-31,共2页
樟树籽核仁含有40%左右的油脂。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樟树籽油的工艺,确定萃取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0MPa、CO2流量35kg/h、萃取时间100~120min。
关键词 樟树籽油 提取 超临界CO2萃取 工艺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