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V- VIS SPECTRA OF POLYANILINE DOPED WITH CAMPHOR SULFONIC ACID IN DIFFERENT ORGANIC SOLVENTS
1
作者 Chunming Yang Zheng Fang Pingmin Zh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1999年第2期127-129,共3页
The doping reaction of polyaniline with camphor sulfonic acid (CSAH) in different organic solvents was studied by UV Vis spectroscop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laron band of the species was shifted to ... The doping reaction of polyaniline with camphor sulfonic acid (CSAH) in different organic solvents was studied by UV Vis spectroscop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laron band of the species was shifted to shorter wavelength when polyaniline was doped with CSAH in N methyl 2 pyrrolidione (NMP) solvent, while the red shift of polaron band was observed when it was in N, N dimethylformamide (DMF). It indicates that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rocessing solvents on the doping property of polyaniline is greatly different. N methyl 2 pyrrolidione is a good solvent for polyaniline, polyaniline chain is unfolded in it. The interaction of NMP with CSAH is so strong that the resulting product is apt to dedoping, while the solubility of polyaniline in DMF is relatively low and polyaniline chain is in partly folded state. Thus the doping reaction is kinetically disadvantageous but thermodynamically advantageo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ANILINE DOPE camphor sulfonic acid UV VIS SPECTRA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solar-induced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 and photocatalytic dye removal activities of camphor sulfonic acid doped polyaniline-WO3-MWCNT ternary nanocomposite 被引量:1
2
作者 Mir Ghasem Hosseini Pariya Yardani Sefidi +1 位作者 Ahmet Musap Mert Solen Kinayyigit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3期7-18,共12页
The camphor sulfonic acid doped polyaniline-WO3-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CSA PANI-WO3-CNT)ternary nanocomposite was synthesized during in-situ oxidative polymeriza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The camphor sulfonic acid doped polyaniline-WO3-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CSA PANI-WO3-CNT)ternary nanocomposite was synthesized during in-situ oxidative polymeriza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spectroscopy,Raman spectroscopy,X-ray diffraction(XRD),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ESEM),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and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S).The application of CSA PANIWO3-CNT ternary nanocomposite was investigated as the photocatalyst in the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blue dye(MB)and as the noble metal-free photoanode in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 under solar light irradiation.The degradation percentage of MB dye after 60 min illumination by CSA PANI-WO3-CNT ternary nanocomposite reached 91.40%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ure WO3(43.45%),pure CSA PANI(48.4%)and CSA PANI-WO3 binary nanocomposite(85.15%).The photocurrent density of indium tin oxide(ITO)/CSA PANI-WO3-CNT photoanode obtained 0.81 m A/cm2 at 1.23 V vs.reversible hydrogen electrode under illumination which was 1.27,2.13,and 4.26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ITO/CSA PANI-WO3(0.64 m A/cm2),ITO/pure CSA PANI(0.38 m A/cm2),and ITO/pure WO3(0.19 m A/cm2).Also,the applied bias photon-to-current efficiency(ABPE)of ITO/CSA PANI-WO3-CNT was obtained 0.11%which showed two-fold,four-fold,and five-fold enhancements compared to the ITO/CSA PANI-WO3,ITO/CSA PANI,and ITO/WO3,respectively.The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as well as the Mott-Schottky results,confirmed the better photo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of ITO/CSA PANI-WO3-CNT in comparison with ITO/WO3,ITO/CSA PANI,and ITO/CSA PANI-WO3.The observed improvement in the photocatalytic and photoelectrocatalytic performances of WO3 in the presence of CSA PANI is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type-II heterojunction between WO3 and CSA PANI which allows the separation of charge carriers easier and faster.On the other hand,MWCNT addition to the CSA PANI-WO3 nanocomposite provided the conducting substrate for efficient interfacial charge separation as well as transfer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phor sulfonic acid POLYANILINE WO3 PHOTOCATALYST Water splitting
原文传递
樟脑磺酸原位聚合聚苯胺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於黄中 刘少琼 +2 位作者 黄河 熊予莹 任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36-637,630,共3页
用樟脑磺酸 (HCSA)代替盐酸经原位聚合制备了樟脑磺酸掺杂聚苯胺 (PANI .HCSA ) ,并用红外、紫外和荧光光谱等表征。研究了樟脑磺酸掺杂的聚苯胺在不同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及可见 紫外光的吸收现象。结果表明 :PANI .HCSA具有良好的... 用樟脑磺酸 (HCSA)代替盐酸经原位聚合制备了樟脑磺酸掺杂聚苯胺 (PANI .HCSA ) ,并用红外、紫外和荧光光谱等表征。研究了樟脑磺酸掺杂的聚苯胺在不同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及可见 紫外光的吸收现象。结果表明 :PANI .HCSA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溶解性 ,红外光谱显示聚苯胺苯环上有CSA-基团。UV Vis吸收光谱表明 ,在不同的有机溶剂中 ,溶剂、聚苯胺、樟脑磺酸之间有不同的相互作用 ,从而使其体系具有不同的UV Vis吸收光谱。PANI .HCSA荧光光谱与PANI荧光光谱相比 ,荧光强度降低 ,并红移至 40 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脑磺酸 原位聚合 聚苯胺 性能 导电高分子
下载PDF
樟脑磺酸掺杂聚苯胺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少琼 黄河 +1 位作者 熊予莹 于黄中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2-513,520,共3页
采用樟脑磺酸掺杂PANI ,并用红外、紫外可见光谱等表征。结果表明 ,樟脑磺酸掺杂PANI的电导率可达 2 6S/cm ,在NMP ,DMF溶剂中溶解性较好 ,紫外可见光谱表明PANI CSA0 .5的紫外可见光谱与PANI相比发生了红移 。
关键词 导电高分子 聚苯胺 樟脑磺酸 掺杂 性能
下载PDF
樟脑磺酸掺杂聚苯胺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UV-Vis光谱 被引量:5
5
作者 於黄中 黄河 +2 位作者 熊予莹 刘少琼 任兵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90-292,共3页
由于不同的有机溶剂与樟脑磺酸掺杂的聚苯胺 (PANI.HCSA)有不同的作用 ,故 PANI.HCSA在不同的有机溶剂中有不同的紫外 -可见光谱。本文研究了 PANI.HCSA在有机溶剂间甲酚 (m- cresol)、二甲基亚砜 (DMSO)、N,N-二甲酰胺 (DMF)、N-甲基 -... 由于不同的有机溶剂与樟脑磺酸掺杂的聚苯胺 (PANI.HCSA)有不同的作用 ,故 PANI.HCSA在不同的有机溶剂中有不同的紫外 -可见光谱。本文研究了 PANI.HCSA在有机溶剂间甲酚 (m- cresol)、二甲基亚砜 (DMSO)、N,N-二甲酰胺 (DMF)、N-甲基 - 2 -吡咯烷酮 (NMP)中的 UV- Vis光谱的不同及其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脑磺酸 掺杂 聚苯胺 有机溶剂 UV-VIS光谱 导电聚合物
下载PDF
手性樟脑磺酸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晓红 田明明 +1 位作者 柯春兰 陈剑军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3年第1期9-11,44,共4页
以樟脑粉为原料合成了消旋樟脑磺酸;采用l-苯甘氨酸为拆分剂,经拆分、纯化分离得到了手性樟脑磺酸。合成消旋樟脑磺酸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25 h,浓硫酸的滴加速度0.5~1.0 mL/min,反应温度10℃,消旋樟脑磺酸的收率85.6%,熔点195~... 以樟脑粉为原料合成了消旋樟脑磺酸;采用l-苯甘氨酸为拆分剂,经拆分、纯化分离得到了手性樟脑磺酸。合成消旋樟脑磺酸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25 h,浓硫酸的滴加速度0.5~1.0 mL/min,反应温度10℃,消旋樟脑磺酸的收率85.6%,熔点195~201℃。拆分的适宜工艺条件为:物料比n(dl-樟脑磺酸)∶n(l-苯甘氨酸)=1∶0.95,d-樟脑磺酸拆分收率64%,熔点194~196℃,[α]2D0=+23°(C=5,H2O);l-樟脑磺酸拆分收率90.8%,熔点197~198℃,[α]2D0=-22.5°(C=5,H2O)。样品经熔点、旋光率、红外光谱等检测方法,证明与目标产物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脑粉 消旋樟脑磺酸 拆分 手性樟脑磺酸
下载PDF
不对称转化法制备D-苯甘氨酸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小林 陶影 +1 位作者 漆剑 程金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8-150,163,共4页
目的拆分外消旋苯甘氨酸得到D-苯甘氨酸。方法以d-樟脑-10磺酸为拆分剂,水杨醛为催化剂,在冰醋酸溶剂中拆分外消旋苯甘氨酸得到D-苯甘氨酸。结果与结论讨论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确定了制备D-苯... 目的拆分外消旋苯甘氨酸得到D-苯甘氨酸。方法以d-樟脑-10磺酸为拆分剂,水杨醛为催化剂,在冰醋酸溶剂中拆分外消旋苯甘氨酸得到D-苯甘氨酸。结果与结论讨论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确定了制备D-苯甘氨酸酒石酸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外消旋苯甘氨酸)∶n(d-樟脑-10磺酸)∶n(水杨醛)=1.00∶1.05∶0.02,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5 h。D-PG.d-CS盐用氨水碱化,经等电点法提纯后得D-PG,总收率质量分数为78.9%,光学纯度为99.7%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苯甘氨酸 d-樟脑-10-磺酸 不对称转化拆分
下载PDF
樟脑磺酸的合成与拆分 被引量:3
8
作者 柯春兰 刘晓红 +1 位作者 许春晓 章小明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0年第4期381-384,共4页
樟脑粉与浓硫酸发生磺化反应得到消旋体樟脑磺酸,再经拆分得到左、右旋樟脑磺酸。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合成樟脑磺酸的适宜工艺条件:樟脑粉、浓硫酸和乙酸酐物质的量之比为1.0:1.4:3.0,反应温度10℃,静置时间5 d,真空干燥得消旋体樟脑磺酸... 樟脑粉与浓硫酸发生磺化反应得到消旋体樟脑磺酸,再经拆分得到左、右旋樟脑磺酸。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合成樟脑磺酸的适宜工艺条件:樟脑粉、浓硫酸和乙酸酐物质的量之比为1.0:1.4:3.0,反应温度10℃,静置时间5 d,真空干燥得消旋体樟脑磺酸。以异丙醇为溶剂,采用某醇胺做拆分剂与消旋体樟脑磺酸发生中和反应得樟脑磺酸盐,经纯化分离得到左、右旋樟脑磺酸。通过熔点、旋光度、红外测定,表明合成物质即为目标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脑粉 拆分 左、右旋樟脑磺酸
下载PDF
β-环糊精手性识别D/L-樟脑磺酸的NMR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少华 柏正武 冯继文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7-465,共9页
利用高分辨液体NMR技术考察了D2O中β-环糊精与手性药物D/L-樟脑磺酸对映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樟脑磺酸对映体能够进入β-环糊精的疏水空腔并与之发生手性相互作用.β-环糊精能够手性识别樟脑磺酸对映体.化学计量关系实验和2D ROES... 利用高分辨液体NMR技术考察了D2O中β-环糊精与手性药物D/L-樟脑磺酸对映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樟脑磺酸对映体能够进入β-环糊精的疏水空腔并与之发生手性相互作用.β-环糊精能够手性识别樟脑磺酸对映体.化学计量关系实验和2D ROESY实验结果表明,樟脑磺酸对映体的疏水结构只能从β-环糊精疏水空腔的宽口端进入,并形成化学计量比为1∶1的非对映体络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手性识别 Β-环糊精 樟脑磺酸
下载PDF
聚苯胺在有机溶剂中掺杂樟脑磺酸的UV -Vis光谱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春明 方正 张平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6-78,共3页
The doping reaction of pristine polyaniline(udpan) with camphor sulfonic acid in N methyl 2 pyrrolidone(NMP) and N,N dimethylformamide(DMF) has been studied by UV Vis spectromet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laron ... The doping reaction of pristine polyaniline(udpan) with camphor sulfonic acid in N methyl 2 pyrrolidone(NMP) and N,N dimethylformamide(DMF) has been studied by UV Vis spectromet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laron band of the compound doped in NMP at 800 nm shifted to short wavelength with time and that of doped in DMF at 725 nm to long wavelength.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solubility behavior of the doped compounds in different solv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P DMF 导电高分子 聚苯胺 掺杂 樟脑磺酸
下载PDF
抗血吸虫药吡喹酮合成中间体BTIQ的拆分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小红 邵强 +2 位作者 夏瀛 胡清伟 余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1-162,199,共3页
以(±)-1-[(苯甲酰氨基)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BTIQ)为原料,用光学纯L-(-)-樟脑磺酸为拆分剂,在丙酮中生成(-)BTIQ樟脑磺酸盐。最后经碱化得到(-)BTIQ异构体,收率为60.31%,比旋光度为-35.61°(C0.5,CH_2Cl_2),经反相高效液... 以(±)-1-[(苯甲酰氨基)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BTIQ)为原料,用光学纯L-(-)-樟脑磺酸为拆分剂,在丙酮中生成(-)BTIQ樟脑磺酸盐。最后经碱化得到(-)BTIQ异构体,收率为60.31%,比旋光度为-35.61°(C0.5,CH_2Cl_2),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化方法测定目标产物光学纯度大于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异喹啉 化学拆分 樟脑磺酸 吡喹酮
下载PDF
(±)1-[(苯甲酰氨基)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的化学拆分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小红 陈洁忠 +1 位作者 胡清伟 张小娟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70-172,175,共4页
目的获得1-[(苯甲酰氨基)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BTIQ)的2种旋光异构体。方法以(±)BTIQ为原料,光学纯樟脑磺酸为拆分剂,在丙酮中对其进行反复拆分,比旋光度检测拆分产物。对BTIQ拆分所得产物进行水解,将水解所得产物1,2,3,4-四... 目的获得1-[(苯甲酰氨基)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BTIQ)的2种旋光异构体。方法以(±)BTIQ为原料,光学纯樟脑磺酸为拆分剂,在丙酮中对其进行反复拆分,比旋光度检测拆分产物。对BTIQ拆分所得产物进行水解,将水解所得产物1,2,3,4-四氢异喹啉(ATIQ)的比旋光度与文献报道值进行比较。结果经2次反复拆分后产物比旋光度不再发生变化,证明所得产物旋光纯度较高,所得到的(-)BTIQ异构体收率27.52%(按最高收率50%计算),比旋光度为-35.65°(CH2Cl2,C=0.5);(+)BTIQ收率31.55%(按最高收率50%计算),比旋光度为+35.17°(CH2Cl2,C=0.5)。BTIQ拆分后水解产物ATIQ的比旋光度与文献报道值一致。结论通过拆分法成功同时获得了(-)BTIQ和(+)BTIQ对映异构体,所得产物收率和光学纯度均较高,为一步开发高效低毒的手性抗血吸虫药吡喹酮及其他含有四氢异喹啉结构的手性药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异喹啉 化学拆分 樟脑磺酸
下载PDF
樟脑磺酸钇的合成
13
作者 刘晓红 柯春兰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5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研究了左旋樟脑磺酸钇和右旋樟脑磺酸钇的制备。实验以合成樟脑粉为原料,经过磺化反应、拆分、纯化分离等步骤得到手性樟脑磺酸,稀土金属氧化钇与手性樟脑磺酸反应合成了稀土金属樟脑磺酸钇,合成条件:樟脑磺酸质量浓度12%-15%,反应温... 研究了左旋樟脑磺酸钇和右旋樟脑磺酸钇的制备。实验以合成樟脑粉为原料,经过磺化反应、拆分、纯化分离等步骤得到手性樟脑磺酸,稀土金属氧化钇与手性樟脑磺酸反应合成了稀土金属樟脑磺酸钇,合成条件:樟脑磺酸质量浓度12%-15%,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0.5-1 h,氧化钇过量50%。得到的产品稀土金属樟脑磺酸钇经红外光谱(IR)、XRD分析,证明与目标产物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樟脑磺酸 稀土金属樟脑磺酸钇 合成
下载PDF
手性樟脑磺酸及其盐的合成与应用进展
14
作者 柯春兰 刘晓红 +1 位作者 许春晓 章晓明 《江西化工》 2010年第2期1-4,共4页
樟脑经磺化反应,合成得到樟脑磺酸;合成的樟脑磺酸是由左旋和右旋的光学对映体组成,加入手性还原剂,消旋体中的某一对应体异构体发生选择性还原,再经纯化,可以得到相应的异构体。本文总结了手性樟脑磺酸与樟脑磺酸盐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关键词 手性樟脑磺酸 樟脑磺酸盐 合成 应用
下载PDF
高电导率聚苯胺的合成 被引量:5
15
作者 袁程程 吴广峰 张会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9-130,132,共3页
采用樟脑磺酸(CSA)做掺杂剂,对聚苯胺(PANI)进行了掺杂研究,考查了掺杂时间、温度、掺杂剂用量及间甲酚(m-c)与三氯甲烷(ch)的混合溶剂比例对其导电性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掺杂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掺杂温度对聚苯胺的电导率影响... 采用樟脑磺酸(CSA)做掺杂剂,对聚苯胺(PANI)进行了掺杂研究,考查了掺杂时间、温度、掺杂剂用量及间甲酚(m-c)与三氯甲烷(ch)的混合溶剂比例对其导电性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掺杂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掺杂温度对聚苯胺的电导率影响较大,通过控制温度,可以制备出电导率达400S.cm-1的磺化聚苯胺薄膜,且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在空气中放置6个月,其电导率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樟脑磺酸 掺杂 高电导率
下载PDF
固相反应法制备樟脑磺酸掺杂聚苯胺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吐尔逊.阿不都热依木 张校刚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99-1101,共3页
Camphorsulfonic acid doped polyaniline(PANI·HCSA) with was prepared by a solid-state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FT-IR, XRD, cyclovoltammetry, UV-Vis spectroscopy, SEM and viscomet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 Camphorsulfonic acid doped polyaniline(PANI·HCSA) with was prepared by a solid-state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FT-IR, XRD, cyclovoltammetry, UV-Vis spectroscopy, SEM and viscomet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lyaniline obtained displayed higher crystallinity, less structural defects and spherical microstructure, high inherent viscosity(1.61 dL/g) and better 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樟脑磺酸 固相合成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22种紫外吸收剂 被引量:11
17
作者 崔凤杰 谷婕 +2 位作者 张坤 时文春 张慧敏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2-56,共5页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防晒类化妆品中22种紫外吸收剂的方法。以四氢呋喃或V(四氢呋喃)∶V(水)∶V(甲醇)=9∶6∶5的混合溶液提取化妆品中的紫外吸收剂,以Agilent C_(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甲醇-高氯酸水溶液-四氢呋喃-乙腈混合...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防晒类化妆品中22种紫外吸收剂的方法。以四氢呋喃或V(四氢呋喃)∶V(水)∶V(甲醇)=9∶6∶5的混合溶液提取化妆品中的紫外吸收剂,以Agilent C_(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甲醇-高氯酸水溶液-四氢呋喃-乙腈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在检测波长311 nm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2种紫外吸收剂的色谱峰实现良好分离,线性范围为0.1~500 mg/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定量限均不高于4.6 mg/L,加标回收率为85.6%~101.0%。建立的方法线性范围宽、定量限低、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能够满足《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对紫外吸收剂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晒化妆品 紫外吸收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亚苄基樟脑磺酸 甲酚曲唑 甲酚曲唑三硅氧烷
下载PDF
D-樟脑-10-磺酸拆分西布曲明及其中间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谭思师 王朝阳 《安徽化工》 CAS 2008年第1期26-28,共3页
以D-樟脑-10-磺酸与西布曲明作为起始原料,用D-樟脑-10-磺酸拆分西布曲明。西布曲明与D-樟脑-10-磺酸在乙酸乙酯中成盐后,得到非对映异构体盐。通过红外、核磁对中间产物进行表征,证实中间产物为未见报道化合物。纯化后用饱和Na2CO3溶... 以D-樟脑-10-磺酸与西布曲明作为起始原料,用D-樟脑-10-磺酸拆分西布曲明。西布曲明与D-樟脑-10-磺酸在乙酸乙酯中成盐后,得到非对映异构体盐。通过红外、核磁对中间产物进行表征,证实中间产物为未见报道化合物。纯化后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用乙醚溶解,旋转蒸发之后得到左旋西布曲明,拆分收率2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樟脑-10-磺酸 西布曲明 拆分
下载PDF
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海沨 韩冰 赵辉 《广州化工》 CAS 2014年第18期60-62,共3页
以D-樟脑磺酸为掺杂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软模板,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在水溶液体系中通过苯胺原位聚合制备得到聚苯胺纳米纤维,对其进行了紫外和红外的表征,并使用SEM对其形貌进行了观测。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樟脑磺酸的掺杂可促进聚苯... 以D-樟脑磺酸为掺杂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软模板,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在水溶液体系中通过苯胺原位聚合制备得到聚苯胺纳米纤维,对其进行了紫外和红外的表征,并使用SEM对其形貌进行了观测。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樟脑磺酸的掺杂可促进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形成,并同时起到掺杂剂和软模板的双重作用;通过控制反应的时间,可调节产物的形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纳米纤维 樟脑磺酸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下载PDF
二次掺杂态聚苯胺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0
作者 巨文星 张文治 +2 位作者 李永飞 赵菁 郑建龙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177-181,共5页
为了研究二次掺杂聚苯胺(PANI)中掺杂剂的掺杂行为,本文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得盐酸掺杂的聚苯胺,经脱掺杂后,用樟脑磺酸(CSA)进行二次掺杂.通过改变CSA的加入量,考察了掺杂剂及其用量对聚苯胺结构和导电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 为了研究二次掺杂聚苯胺(PANI)中掺杂剂的掺杂行为,本文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得盐酸掺杂的聚苯胺,经脱掺杂后,用樟脑磺酸(CSA)进行二次掺杂.通过改变CSA的加入量,考察了掺杂剂及其用量对聚苯胺结构和导电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和四探针电导率测试仪对掺杂后聚苯胺的结构和电导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本征态聚苯胺相比,CSA掺杂聚苯胺由于诱导和共轭效应使得其红外吸收峰向低波数方向移动.随掺杂剂CSA用量的增加,聚苯胺的电导率先增大后减小;当CSA与PANI的质量比为3.49∶1时,聚苯胺的电导率最大,达到2.22S·cm^(-1).之后,随着CSA加入量的继续增大,其电导率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樟脑磺酸 二次掺杂 电导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