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一统的都城规划——再论隋大兴的空间形制建构及其历史意义
1
作者 栾滨 孙晖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110,共12页
隋大兴是在一统全国过程中规划建设的新都城。其营建不仅在于都城空间本身,也包括以都城为核心面向整个疆域的一系列空间建构。本文分析了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发展演变以及隋大兴的建设背景,认为隋初围绕大兴城在疆域范围、近畿区... 隋大兴是在一统全国过程中规划建设的新都城。其营建不仅在于都城空间本身,也包括以都城为核心面向整个疆域的一系列空间建构。本文分析了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发展演变以及隋大兴的建设背景,认为隋初围绕大兴城在疆域范围、近畿区域、都城形态三个层面的一系列空间建构是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与全国一统进程实际需要相结合的空间政治实践,呼应了当时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需求,丰富和发展了“大一统”理念在都城规划中的表达,提高了都城在国家秩序建构和国家认同形成方面的作用,推动了隋唐“大一统”时代的形成和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大兴 大一统 都城形制 疆域建构 国家秩序
下载PDF
从形势论看宇文恺对隋大兴城的“规画” 被引量:21
2
作者 武廷海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9-47,共9页
从"形势"这一中国古代重要的地理、哲学和美学范畴入手,探索宇文恺对隋大兴的选址和布局。认为"举势以立形"和"聚形而展势"是宇文恺"规画"隋大兴的两个基本方面。揭示风水学说中"千尺为势... 从"形势"这一中国古代重要的地理、哲学和美学范畴入手,探索宇文恺对隋大兴的选址和布局。认为"举势以立形"和"聚形而展势"是宇文恺"规画"隋大兴的两个基本方面。揭示风水学说中"千尺为势,百尺为形"的基本精神与文化蕴涵,建议对中国传统的生命景观进行文化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势观 隋大兴 规画 宇文恺
下载PDF
隋唐长安城六爻地形及其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令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0-128,共9页
唐代学者普遍认为隋文帝初建大兴城时,将横贯城际的六道黄土梁附会成乾卦六爻之象,并从北向南按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的顺序排列下来,以卦辞含义来布置各类建筑,显示出特殊的功能分区。宇文恺初建大兴城时利用了六爻地形... 唐代学者普遍认为隋文帝初建大兴城时,将横贯城际的六道黄土梁附会成乾卦六爻之象,并从北向南按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的顺序排列下来,以卦辞含义来布置各类建筑,显示出特殊的功能分区。宇文恺初建大兴城时利用了六爻地形进行规划布局,合理利用地形;在城市景观上达到错落有致,给城市建置赋予一种文化内涵,实现了心理上的天人合一。用梁洼相间分布的现代测绘地图对六爻的具体走向进行了准确复原,并给予各自的名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卦 六爻 隋都大兴城 唐都长安城
下载PDF
宇文恺的“巧思”与隋大兴城规划 被引量:2
4
作者 叶亚乐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1-81,共11页
研究隋大兴城规划对于认识中国乃至东亚地区都城规划史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整理校核城址考古数据,发现隋大兴城市空间格局呈九宫构图;解读明堂设计相关文献,挖掘宇文恺明堂图式的文化内涵与具体形态,展现隋大兴城“拟明堂而... 研究隋大兴城规划对于认识中国乃至东亚地区都城规划史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整理校核城址考古数据,发现隋大兴城市空间格局呈九宫构图;解读明堂设计相关文献,挖掘宇文恺明堂图式的文化内涵与具体形态,展现隋大兴城“拟明堂而布政”的特征,揭示宇文恺规划隋大兴城之“巧思”;从择居、布局、营建三个阶段提出规划方案与规划过程猜想,回应了隋大兴规划模数与中轴线西偏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大兴 宇文恺 规划 明堂 图式
下载PDF
隋唐洛阳城布局与地理环境 被引量:3
5
作者 朱世伟 《洛阳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5-7,共3页
通过对隋唐时期洛阳城的城内布局情况的分析,探讨其在营建的指导思想方面对传统法式的继承和在具体布局规划过程中所做的创新之举,并分析了其在我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对后世建筑思想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隋唐时期 洛阳城 都城布局 里坊制度 布局规划 都城发展 地理环境
下载PDF
隋唐长安城大内御苑造园理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汉 孟娟 《住宅产业》 2021年第6期98-102,共5页
隋唐时期,我国皇家园林造园技艺出现较大提升,以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为主体的营建机制逐渐确立,其中位于长安城(隋大兴城,今西安市境内)内的太极宫御苑、大明宫御苑、兴庆宫御苑是大内御苑造园活动的典型代表。本文以三宫御苑... 隋唐时期,我国皇家园林造园技艺出现较大提升,以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为主体的营建机制逐渐确立,其中位于长安城(隋大兴城,今西安市境内)内的太极宫御苑、大明宫御苑、兴庆宫御苑是大内御苑造园活动的典型代表。本文以三宫御苑为研究对象,通过史料文献、考古发掘报告、诗词书画的考辨,以风景园林造园“理法”对三宫御苑进行系统性分析研究,探讨隋唐长安城大内御苑的造园理法。通过研究发现,隋唐长安城大内御苑在营造时有明确的理法依据,主要体现出御苑问名简洁明快、相地依附“六爻”地形、山水间架“以水定心”、植物造景采用速生树种等特点。隋唐长安城大内御苑营造理法不仅对皇家园林的营建意义重大,对于同时期其他类型园林风格的形成也有深远意义,是我国古典园林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 长安城 大内御苑 造园理法
下载PDF
隋代大兴城追福活动中的建寺造观研究
7
作者 孙宜孔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47-50,共4页
隋文帝与隋炀帝的个人际遇不同,因而两人对待佛道两教尤其是佛教的态度也有很大的区别,制定出不同的宗教政策。受此影响,隋大兴城中因追福而所建寺观的时间、数量及维持时间在有隋一代发生了很大变化。隋大兴城是隋朝的政治中心,城中因... 隋文帝与隋炀帝的个人际遇不同,因而两人对待佛道两教尤其是佛教的态度也有很大的区别,制定出不同的宗教政策。受此影响,隋大兴城中因追福而所建寺观的时间、数量及维持时间在有隋一代发生了很大变化。隋大兴城是隋朝的政治中心,城中因追福所建寺观之发展变化也反映着隋朝的宗教政策与重大政治事件。隋大业七年的大量废寺运动中没有波及到此类寺观,且都保存到唐代,这不是简单的宗教活动就能解释,而有更深层的政治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代 大兴城 追福 佛寺
下载PDF
隋东都宫皇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
8
作者 钱国祥 《华夏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1-138,157,共9页
隋东都城是隋炀帝大业元年在洛阳新筑的都城,其宫皇城形制既延续了隋大兴城和北魏洛阳城的核心理念,又有新的发展与变化,在都城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最新考古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对隋东都城宫皇城的空间格局进一步定位... 隋东都城是隋炀帝大业元年在洛阳新筑的都城,其宫皇城形制既延续了隋大兴城和北魏洛阳城的核心理念,又有新的发展与变化,在都城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最新考古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对隋东都城宫皇城的空间格局进一步定位复原研究,探索了宫城大内、外围隔城、皇城、东城和含嘉仓城等主要宫院的空间格局和重要建筑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洛阳城 隋代 东都 宫城、皇城 形制布局
原文传递
隋唐洛阳城与龙门石窟空间关系之辩证
9
作者 霍宏伟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53,148,共21页
文章以龙门石窟现存造像题记为切入点,细致梳理了石窟与洛阳城行政区划的相关资料,涉及洛州、河南县及洛阳县,城内建置类型包括里坊、市场及寺院。同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构筑了题记所呈现的洛阳城社会空间。在都城研究整体观的视野下,... 文章以龙门石窟现存造像题记为切入点,细致梳理了石窟与洛阳城行政区划的相关资料,涉及洛州、河南县及洛阳县,城内建置类型包括里坊、市场及寺院。同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构筑了题记所呈现的洛阳城社会空间。在都城研究整体观的视野下,作者重新审视了隋唐洛阳城与龙门石窟的空间关系,可以概括为“南北呼应,城窟一体”,自隋至唐,龙门实现了从洛阳城中轴线南端基点到佛教圣地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洛阳城 龙门石窟 造像题记 城窟一体 都城考古
原文传递
隋唐长安辖县乡里考新补 被引量:21
10
作者 程义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3-105,共13页
隋代长安城下辖大兴、长安二县,唐代为万年、长安二县。它们的郊区,据宋敏求《长安志》记载共有104乡。但其乡名、里名及其位置多已淹没无闻。武伯纶曾据唐代墓志资料补出了近70个乡的名称,并推定了大多数乡的位置。本文在武伯纶等人论... 隋代长安城下辖大兴、长安二县,唐代为万年、长安二县。它们的郊区,据宋敏求《长安志》记载共有104乡。但其乡名、里名及其位置多已淹没无闻。武伯纶曾据唐代墓志资料补出了近70个乡的名称,并推定了大多数乡的位置。本文在武伯纶等人论文的基础上,利用新出墓志资料补出了隋代14乡、5里,唐代16乡、33村、19里。唐代的乡名基本沿用隋代之旧。唐代的乡与里分属不同的系统,之间无统辖关系。清代董曾臣所谓“唐长安有50乡”,是因版本而致误,唐长安的乡数应以宋敏求的记载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 万年 长安
原文传递
隋唐东都与北宋西京城门遗址的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石自社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35,共14页
隋唐东都与北宋西京是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发展变化转折时期的重要都城,其形制布局的发展演变继承前代并对后世都城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考古发现的隋唐东都与北宋西京城门遗址为基础,探讨这一时期城门的建筑形制、社会功能和管理制度,... 隋唐东都与北宋西京是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发展变化转折时期的重要都城,其形制布局的发展演变继承前代并对后世都城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考古发现的隋唐东都与北宋西京城门遗址为基础,探讨这一时期城门的建筑形制、社会功能和管理制度,为深化都城的研究提供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东都 北宋西京 城门
原文传递
新出隋墓志所见大兴城城郊地名释证三题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晓薇 王其祎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40,共7页
在近年披露的百余方新出隋代墓志铭中,地理信息尤以长安城郊地区为多,如《梁衍墓志》所云大兴县"高望原",为唐宋之前唯一记录;《曹瑾墓志》所云"马头空",为隋以前文献所仅见;《朱幹墓志》所云"轵道乡"名... 在近年披露的百余方新出隋代墓志铭中,地理信息尤以长安城郊地区为多,如《梁衍墓志》所云大兴县"高望原",为唐宋之前唯一记录;《曹瑾墓志》所云"马头空",为隋以前文献所仅见;《朱幹墓志》所云"轵道乡"名称,原为北周乡名,隋代建立大兴城后,轵道乡或被移置到了禁苑以外,或省废了这一乡名,因而隋代文献中亦仅此一例。本文拣取这三则有关隋代大兴城城郊地名而予以释证,并探讨其地名渊源及其沿革,以期再现当地历史人文演化的踪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出隋代墓志铭 大兴城郊 高望原 马头空 轵道乡
原文传递
河南洛阳隋唐城宣仁门遗址的发掘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良伟 张如意 王宏新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42-48,共7页
The Xuanrenmen Gate is the only city gate in the eastern wall of the east of Sui and Tang Luoyang city. During 1996- 1997, in the course of capital construction within the old city of Luoyang, it was excavated by the ... The Xuanrenmen Gate is the only city gate in the eastern wall of the east of Sui and Tang Luoyang city. During 1996- 1997, in the course of capital construction within the old city of Luoyang, it was excavated by the Tang Luoyang City Archaeological Team, IA, CASS. Limited by the work site, the excavation covered only the southern gateway and a part of the eastern one. The remains are in rather a good condition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hases. The early city-gate was used from the full Tang to the end of this dynasty, and had the southern, middle and northern gateways; the late city-gate was used from the Five Dynasties period the mid Northern Song dynasty, and had only one gateway, i.e. the middle gateway of the early city-gate. On the site, stone and wooden structural members of the Tang city-gate remain in a great number and variety. The revelation of the ruined Xuanrenmen Gat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nquiry into the layout of the east of the Sui and Tang eastern capital; and the discovery of plentiful structural members of the gate provides significant material for studying the architectural features of city gates in the Tang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河南 洛阳市 隋朝 唐朝 宣仁门遗址 文物考古 遗迹 遗物
全文增补中
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模数控制方法试探——从明中都设计尺度复原谈起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筱 孙华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2-67,共6页
针对明中都的"建成状态"与"方案状态"在城墙长度、城门数量、坛庙建筑等方面的差异,讨论了明中都原初规划的设计模数与设计思路。将明中都与《考工记》所载周王城、周代曲阜鲁城、东魏北齐邺城、隋唐长安的推测设... 针对明中都的"建成状态"与"方案状态"在城墙长度、城门数量、坛庙建筑等方面的差异,讨论了明中都原初规划的设计模数与设计思路。将明中都与《考工记》所载周王城、周代曲阜鲁城、东魏北齐邺城、隋唐长安的推测设计方案进行对比,重新梳理了古代都城模数控制规律的研究线索,并籍此分析了纪念碑式都城空间的实现与传承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数制 都城 明中都 曲阜鲁国故城 东魏北齐邺城 隋唐长安 《考工记》 城市考古
原文传递
定鼎之策:隋大兴城的规划方法复原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天航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71,共10页
隋大兴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杰作。通过对选址、定位、确定范围、划定轮廓、道路布设及里坊布局的分析可以看出,规划者以儒家礼制为纲,巧妙地将区域内人文因素与自然因素相融合,设定了汉三雍宫、广阳门、“九五”神位这三个坐标点,并... 隋大兴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杰作。通过对选址、定位、确定范围、划定轮廓、道路布设及里坊布局的分析可以看出,规划者以儒家礼制为纲,巧妙地将区域内人文因素与自然因素相融合,设定了汉三雍宫、广阳门、“九五”神位这三个坐标点,并形成了东西方向与南北方向的两大九五格局。此外,南北中轴线、“九二”、“九五”等几条线也在规划中起到极为重要的控制作用。这是一种“先定点,再画线,点线结合”的城市规划方法。据此方法我们可以进一步对大兴城的规划步骤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大兴城 汉三雍宫 广阳门 “九五”神位 城市规划
原文传递
洛阳周公庙与五贤祠的兴衰 被引量:2
16
作者 宫万瑜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90,100,共5页
洛阳周公庙始建于隋末,位于隋唐东都洛阳宫城应天门东侧,后代历经修缮。五贤祠位于周公庙旁边,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周公庙的补充和延伸。文中披露有关文献和近年出土的碑刻文物,见证了洛阳周公庙与五贤祠的兴废。
关键词 洛阳周公庙 五贤祠 隋唐东都洛阳城宫城大遗址
原文传递
隋唐都城尺度设计方法新探 被引量:2
17
作者 于志飞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2年第4期71-77,共7页
对隋唐都城设计尺度的还原分析表明,两京的尺度设计分别以数字"九"与"七"为基数控制宫、宫城与皇城、郭城、市、苑囿的东西广度,并以9:10与1:1为基准比例,确定全城的尺度结构与规模。两京的设计与布局方法与萌生于... 对隋唐都城设计尺度的还原分析表明,两京的尺度设计分别以数字"九"与"七"为基数控制宫、宫城与皇城、郭城、市、苑囿的东西广度,并以9:10与1:1为基准比例,确定全城的尺度结构与规模。两京的设计与布局方法与萌生于北魏洛阳,并影响到了同时期东亚其他都城的布局设计,同时也对唐以后中国历代王朝都城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设计 隋大兴—唐长安城 隋东都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