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ctors Acquisition and Content Estimation of Farmland Soil Organic Carbon Based upon Internet of Things 被引量:1
1
作者 WU Qiulan LIANG Yong +3 位作者 LI Ying WANG Xizhi YANG Lei WANG Xiaoto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3期431-440,共10页
Aiming at the shortage of sufficient continuous parameters for using models to estimate farmland soil organic carbon(SOC) content, an acquisition method of factors influencing farmland SOC and an estimation method of ... Aiming at the shortage of sufficient continuous parameters for using models to estimate farmland soil organic carbon(SOC) content, an acquisition method of factors influencing farmland SOC and an estimation method of farmland SOC content with Internet of Things(IOT)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IOT sensing device and transmission network were established in a wheat demonstration base in Yanzhou Distict of Jin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to acquire data in real time. Using real-time data and statistics data, the dynamic changes of SOC content between October 2012 and June 2015 was simulated in the experimental area with SOC dynamic simulation model. In order to verify the estimation results, potassium dichromate external heating method was applied for measuring the SOC cont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estimated value matches the measured value in the lab very well. So the method is feasible in this paper. 2) There is a clear dynamic variation in the SOC content at 0.2 m soil depth in different growing periods of wheat. The content reached the highest level during the sowing period, and is lowest in the flowering period. 3) The SOC content at 0.2 m soil depth vari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mount of returned straw. The larger the amount of returned straw is, the higher the SOC con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估算模型 农田土壤 物联网 有机碳含量 实时数据采集 动态模拟模型 因子
下载PDF
祁连山典型植被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
作者 姜生秀 赵鹏 +2 位作者 张俊年 李得禄 刘子玺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探讨祁连山典型植被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评估该地区森林土壤固碳效应提供科学依据。以退耕地为对照,以草地、天然乔木(青海云杉、祁连圆柏)、人工乔木(落叶松)和灌木5种典型植被为研究对象,测定0~100 cm深度土壤有... 探讨祁连山典型植被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评估该地区森林土壤固碳效应提供科学依据。以退耕地为对照,以草地、天然乔木(青海云杉、祁连圆柏)、人工乔木(落叶松)和灌木5种典型植被为研究对象,测定0~10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土壤粒度、pH、电导率、全氮、全钾和全磷含量,比较分析不同植被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分布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平均土壤有机碳含量排序为青海云杉(5.99 g/kg)>祁连圆柏(5.59 g/kg)>落叶松(2.91 g/kg)>灌木(1.83 g/kg)>草地(1.66 g/kg)>退耕地(1.16 g/kg);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排序为青海云杉(3.43 kg/m^(2))>祁连圆柏(2.76 kg/m^(2))>落叶松(2.16 kg/m^(2))>灌木(2.08 kg/m^(2))>草地(2.00 kg/m^(2))>退耕地(1.33 kg/m^(2))。2)随着土层的加深,不同植被土壤有机碳含量整体上呈减小的趋势,土壤有机碳密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3)不同植被类型土壤C/N为9.30~15.73,均值表现为青海云杉(14.96)>草地(11.66)>退耕地(11.54)>灌木(10.83)>落叶松(10.69)>祁连圆柏(10.63)。4)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有机碳与全磷、黏粒、粉粒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P<0.01,P<0.05),有机碳与砂粒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P<0.01,P<0.05),有机碳与pH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祁连山自然生长的乔木土壤有机碳固持能力较好,在建设碳汇林时应充分考虑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优先选择乔木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典型植被 有机碳含量 有机碳密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城镇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俊奇 王泓洁 李惠民 《水资源保护》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3,共11页
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核算对象、核算范围、核算方法及排放因子等方面,对现有城镇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研究情况进行了系统回顾。结果表明:现有研究基本明确了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公式,为开展多尺度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奠定了方法基础;现有研... 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核算对象、核算范围、核算方法及排放因子等方面,对现有城镇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研究情况进行了系统回顾。结果表明:现有研究基本明确了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公式,为开展多尺度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奠定了方法基础;现有研究核算了部分雨水设施部分阶段的碳排放因子,但存在核算范围不一致、方法不统一、排放因子不透明等问题,不同研究结果之间可比性较差,核算结果具有很大不确定性;雨水设施碳排放因子完整性较差,与形成统一规范的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体系存在一定的差距。为规范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体系,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截留式排水体制下雨水系统核算边界划分、直接碳排放精准测度和水能利用的碳抵消效应,逐步构建适用于雨水系统碳排放核算的综合因子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雨水系统 碳排放核算 碳抵消效应 碳排放因子法 内容分析法
下载PDF
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系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张东来 张玲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6,共7页
为准确预测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小兴安岭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动态、合理制定森林经营措施,以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系列典型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替代法,探讨3个演替系列6种典型群落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为准确预测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小兴安岭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动态、合理制定森林经营措施,以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系列典型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替代法,探讨3个演替系列6种典型群落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生演替系列和旱生演替系列演替进程中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呈波动式趋势,0~10 cm层最大,10~20 cm层出现下降趋势,20~40 cm层后开始逐渐升高的趋势。湿生演替系列表现随土层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中生演替系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积累与土壤毛管孔隙度呈正相关,与凋落物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湿生演替系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土壤含水率呈正相关,与土壤毛管孔隙度和凋落物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旱生演替系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土壤毛管孔隙度、砂粒比、凋落物量、土壤全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土壤全磷含量和土壤全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演替 可溶性有机碳 含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氧元素含量检测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谷丽 范宝琳 +2 位作者 孙倩倩 皮海艳 郝小云 《合成纤维》 CAS 2024年第6期54-55,共2页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中氧元素含量较低,约为1%~2%,含水率约0.6%~1.2%,由于原丝具有易吸水特性,吸入的水分将增加氧元素含量、增加试样质量,影响最终氧元素含量的检测结果。考察了仪器基线、干燥、标准样品称样量对原丝氧元素含量测量...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中氧元素含量较低,约为1%~2%,含水率约0.6%~1.2%,由于原丝具有易吸水特性,吸入的水分将增加氧元素含量、增加试样质量,影响最终氧元素含量的检测结果。考察了仪器基线、干燥、标准样品称样量对原丝氧元素含量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称样量不宜过高,且应分开质量梯度;为防止基线漂移,建立标线后应尽快进行试样检测;制样前试样应烘干,且需放在铝盒内以防止吸水增加试样质量而引起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 氧元素含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不同时期东洞庭湖水域碳素赋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丽婧 朱怡帆 +5 位作者 田泽斌 纪道斌 杨忠勇 李莹杰 刘佳 孟江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42-2552,共11页
2022年4月平水期及2022年7月丰水期对洞庭湖区域进行调查采样,同步检测各环境因子;基于水体酸碱平衡、亨利定律及室内实验,计算水体各碳素赋存含量,并分析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东洞庭湖水域各碳素赋存含量均呈现出溶解性无机碳(... 2022年4月平水期及2022年7月丰水期对洞庭湖区域进行调查采样,同步检测各环境因子;基于水体酸碱平衡、亨利定律及室内实验,计算水体各碳素赋存含量,并分析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东洞庭湖水域各碳素赋存含量均呈现出溶解性无机碳(DIC)>溶解态有机碳(DOC)>颗粒态有机碳(POC)>颗粒态无机碳(PIC)的特征.水位变动、水体理化因子、湘江来流和温室气体分压对东洞庭湖水域碳素赋存含量有较大影响;不同时期水温(Temp)、pH值、溶解氧(DO)与叶绿素a(Chl-a)含量对碳素赋存含量影响差异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洞庭湖 平水期 丰水期 碳素赋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北京山区针阔混交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林 齐实 +3 位作者 周飘 伍冰晨 张岱 张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0-458,共9页
探究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解析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异的主导因素,可为生态系统碳平衡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北京山区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基于64个样地的实测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筛选出影响土层(0-10、10... 探究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解析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异的主导因素,可为生态系统碳平衡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北京山区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基于64个样地的实测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筛选出影响土层(0-10、10-20、20-30 cm)有机碳含量的主导因素,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了各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1)林龄、根系生物量、凋落物质量、土壤全氮和土壤容重对0-1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植物多样性对0-1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显著(P<0.05);直接效应依次为土壤全氮(0.73)>根系生物量(0.59)>凋落物质量(0.56)>林龄(0.47)>土壤容重(-0.44)>物种香农维纳指数(0.21),间接效应依次为林龄(0.31)>根系生物量(0.29)>凋落物质量(0.27)>物种香农维纳指数(0.11)。(2)海拔、土壤全氮和土壤容重对10-2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根系生物量、林龄对10-2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显著(P<0.05);直接效应依次为土壤全氮(0.69)>土壤容重(-0.53)>海拔(0.32)>根系生物量(0.27)>林龄(0.24),间接效应依次为海拔(0.23)>林龄(0.14)>根系生物量(0.09)。(3)海拔、土壤全氮和土壤容重对20-3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pH值对20-3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显著(P<0.05);直接效应依次为土壤全氮(0.59)>土壤容重(-0.47)>海拔(0.43)>pH值(-0.15),间接效应依次为海拔(0.14)>pH值(-0.04)。综上,土壤全氮和土壤容重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而根系生物量、凋落物质量、林龄、植物多样性、土壤pH值对土壤有机碳含量不仅存在直接影响,而且还通过其他因子的作用而产生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阔混交林 土壤有机碳含量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海南岛西部原始林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慧 赵志忠 吴丹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7-111,共5页
以海南岛热带雨林西部最具代表性的尖峰岭、霸王岭、鹦哥岭3个区域的森林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原始林区域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规律,探究土壤理化性质、地形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原始林地区土壤有机... 以海南岛热带雨林西部最具代表性的尖峰岭、霸王岭、鹦哥岭3个区域的森林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原始林区域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规律,探究土壤理化性质、地形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原始林地区土壤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鹦哥岭(15.50 g·kg^(-1))、尖峰岭(15.49 g·kg^(-1))、霸王岭(12.81 g·kg^(-1)),为中等变异。尖峰岭、霸王岭、鹦哥岭原始林表层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占整个土壤剖面有机碳质量分数的百分比分别为50.24%、38.32%、45.20%,其表聚性非常明显。研究区内各原始林区有机碳质量分数总体随着海拔的上升而升高。尖峰岭、霸王岭区域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粉粒、黏粒占总粒级数量的比例呈正相关,与砂粒占总粒级数量的比例呈负相关;鹦哥岭有机碳质量分数与粗砂粒占总粒级数量的比例呈正相关。各原始林易氧化有机碳质量分数与有机碳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pH与有机碳质量分数的相关性由强至弱依次为鹦哥岭、尖峰岭、霸王岭,相关系数分别为0.489、0.236、0.226。海拔、土壤质地、土壤pH是影响研究区有机碳质量分数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原始林 有机碳质量分数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降低贫煤炉飞灰含碳量的措施
9
作者 赵光耀 齐涛 《今日自动化》 2023年第3期94-96,共3页
锅炉飞灰含碳量是影响锅炉运行的重要因素,对机组总体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文章根据当前火电机组运行背景,分析了影响飞灰含碳量的主要因素,针对某电厂600 MW前后墙旋流对冲炉飞灰含碳量高的问题,提出了分磨上煤、降低煤粉细度、优化二次... 锅炉飞灰含碳量是影响锅炉运行的重要因素,对机组总体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文章根据当前火电机组运行背景,分析了影响飞灰含碳量的主要因素,针对某电厂600 MW前后墙旋流对冲炉飞灰含碳量高的问题,提出了分磨上煤、降低煤粉细度、优化二次风配风、调整燃烧器等措施,通过两年的运行参数调整,有效降低了本单位锅炉飞灰含碳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灰含碳量 影响因素 旋流燃烧器 调整措施
下载PDF
焦炉煤气综合利用及CO_2减排潜力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白宗庆 白进 李文 《洁净煤技术》 CAS 2016年第1期90-94,100,共6页
焦炉煤气是我国特有的能源和化工原料气,我国每年副产大量的焦炉气,其综合利用对于焦化企业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目前我国焦炉煤气的各种综合利用方式,包括焦炉气制甲醇、发电、制天然气等。结合焦化企业现场调研采样分... 焦炉煤气是我国特有的能源和化工原料气,我国每年副产大量的焦炉气,其综合利用对于焦化企业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目前我国焦炉煤气的各种综合利用方式,包括焦炉气制甲醇、发电、制天然气等。结合焦化企业现场调研采样分析了焦炉气的典型组成、缺省碳含量及燃烧利用碳氧化因子。结果表明我国焦炉气的缺省碳含量明显低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的缺省值,焦炉气燃烧利用的碳氧化因子为1。同时分析了焦炉气综合利用对CO_2减排的贡献及潜力,指出我国富余焦炉煤气的综合利用,尤其是制化学品等对于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气 碳含量 碳氧化因子 CO2排放 CO2减排
下载PDF
锅炉容量对汞富集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立国 段钰锋 +3 位作者 王运军 江贻满 杨祥花 赵长遂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2-307,共6页
选取了我国6个燃煤电厂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OH方法对燃煤烟气中的汞进行了分析.对入炉煤样、底渣、烟气中飞灰和除尘器灰进行了取样,使用DMA80全自动测汞仪测定了固态样品中的汞含量.通过对汞浓度数据的计算分析得到了燃... 选取了我国6个燃煤电厂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OH方法对燃煤烟气中的汞进行了分析.对入炉煤样、底渣、烟气中飞灰和除尘器灰进行了取样,使用DMA80全自动测汞仪测定了固态样品中的汞含量.通过对汞浓度数据的计算分析得到了燃煤电厂汞的排放特性和汞在燃煤电厂固态产物中的富集因子IK,分析了锅炉容量对汞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煤电厂的原煤中汞的形态及其分布受燃烧设备和燃烧工况的影响,随着锅炉容量的增大,煤中的汞有向烟气中转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燃煤电厂 排放特性 飞灰 含碳量 富集因子
下载PDF
闽江河口湿地空心莲子草土壤碳库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文娟 曾陆金 +1 位作者 王维奇 曾从盛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1年第1期51-55,共5页
以闽江河口区最大的洲滩湿地——鳝鱼滩湿地为研究区域,选取空心莲子草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内18个土壤剖面以10cm为间隔分层取样,对其土壤有机碳含量、储量和垂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湿地土... 以闽江河口区最大的洲滩湿地——鳝鱼滩湿地为研究区域,选取空心莲子草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内18个土壤剖面以10cm为间隔分层取样,对其土壤有机碳含量、储量和垂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最大值均出现在0~10cm土壤剖面,含量和储量分别为32.77g/kg和2817.96t/km2,并与其它土壤剖面的含量和储量存在显著差异,0~60cm土层平均有机碳含量为9.70g/kg,平均有机碳储量为1002.86t/km2,且各个土壤理化因子在表层0~10cm的含量均与其它土层存在显著差异。空心莲子草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影响因子相关性较显著,其中,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盐度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0,p=0.000<0.01,n=6;r=0.922,p=0.004<0.01,n=6),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82,p=0.000<0.01,n=6),土壤灰分和土壤pH值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857,p=0.015<0.05,n=6;r=-0.838,p=0.019<0.05,n=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有机碳含量 影响因子 闽江河口湿地
下载PDF
南沙海槽南部海区表层沉积物的碳酸盐沉积特征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忠 古森昌 +1 位作者 颜文 刘芳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41-146,共6页
关键词 南沙海槽 碳酸盐 沉积类型 碳酸钙 CACO3 海洋沉积物
下载PDF
渝东南渝页1井页岩气吸附能力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67
14
作者 武景淑 于炳松 李玉喜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48,共9页
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其中大部分的天然气以吸附态存在。为了探讨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天然气吸附能力和主控因素,对渝页1井的岩芯进行了系统地采样,并做了孔隙结构和体积、矿物组成、有机质含量、成熟度测... 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其中大部分的天然气以吸附态存在。为了探讨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天然气吸附能力和主控因素,对渝页1井的岩芯进行了系统地采样,并做了孔隙结构和体积、矿物组成、有机质含量、成熟度测定和等温吸附实验。实验测试结果显示,饱和吸附量VL在1.25~3.90 m3/t,平均为2.17 m3/t;Langmuir压力常数pL在1.90~9.48 MPa,平均为3.69 MPa。饱和吸附量与微孔体积具有负相关,与中孔体积和宏孔体积具有正相关。粘土矿物通过对微孔和中孔体积的控制来影响页岩的吸附能力,石英含量通过对宏孔体积的控制来影响页岩吸附能力。有机碳含量对页岩的吸附能力主要由其较发育的宏孔隙控制,另外,还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比如有机碳表面的亲油性对气态烃较强的吸附能力以及气态烃在无定形和无结构基质沥青体中的溶解作用等。当Ro>2.0%时,饱和吸附量与Ro呈正相关,这可能与高成熟有机质中纳米级显微裂缝的发育导致宏孔体积的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页岩 吸附能力 有机碳含量 矿物成分 主控因素
下载PDF
烟煤煤样吸附特性及控制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孟磊 姜耀东 赵毅鑫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55,共4页
为了补充我国煤炭主产区华北区域主要发育煤种烟煤的吸附特性等相关参数,通过等温吸附试验得到了不同变质程度烟煤的等温吸附曲线及吸附常数,并结合煤样变质程度、微孔隙结构和煤岩成分组成,分析了影响烟煤吸附特性的因素,确定了煤岩成... 为了补充我国煤炭主产区华北区域主要发育煤种烟煤的吸附特性等相关参数,通过等温吸附试验得到了不同变质程度烟煤的等温吸附曲线及吸附常数,并结合煤样变质程度、微孔隙结构和煤岩成分组成,分析了影响烟煤吸附特性的因素,确定了煤岩成分是影响此区域煤样吸附特性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随变质程度(Ro,max)增加,VL和pL呈现指数式的增加趋势,VL相近的煤样pL的差异表征着煤样吸附瓦斯难易程度的不同;随微孔所发育比表面积减小,VL和pL均呈现微增趋势,存在的这种弱相关性表征为Ro,max-微孔比表面积曲线与Ro,max-VL和Ro,max-pL曲线的反对称关系;煤岩成分是影响此区域烟煤吸附及储集瓦斯气体能力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随固定碳质量分数增加,VL线性增加,呈现极强的正相关性,另一方面煤样水分质量分数与VL呈弱相关性,水分的存在会抑制瓦斯气体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吸附特性 变质程度 烟煤 固定碳含量 控制因素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土壤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6
作者 宋超 陈云明 +2 位作者 曹扬 唐亚坤 陆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6-82,共7页
以黄土丘陵区9、23、33、47 a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油松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化规律,结合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和土壤密度、枯落物现存量、根系生物量指标,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23、3... 以黄土丘陵区9、23、33、47 a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油松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化规律,结合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和土壤密度、枯落物现存量、根系生物量指标,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23、33和47 a油松人工林0~100 cm土层平均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分别为4.9、5.9、9.2和6.5g/kg,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为63.0、66.8、100.7和72.5 mg/hm2,二者均表现为随林龄变化先增大(9~33 a)后减小(33~47 a)的趋势,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密度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即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其中,0~3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占0~100 cm土层碳密度的48.5%~57.9%;2)相关性分析及拟合结果显示,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全氮质量分数、枯落物现存量和根系生物量存在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密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根系生物量、枯落物现存量与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相关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和枯落物现存量是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 土壤有机碳密度 影响因素 黄土丘陵区
下载PDF
基于国家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的不同生物量和碳储量估计方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2
17
作者 曾伟生 陈新云 +1 位作者 蒲莹 杨学云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生物量和碳储量的估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为确定在国家森林资源清查中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具体估计方法提供依据。[方法]以广东省2012年森林资源清查的100个杉木林和80个马尾松林的实测样地资料为基础,利用近年来我国建立... [目的]通过对不同生物量和碳储量的估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为确定在国家森林资源清查中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具体估计方法提供依据。[方法]以广东省2012年森林资源清查的100个杉木林和80个马尾松林的实测样地资料为基础,利用近年来我国建立的主要树种立木生物量模型,对改进IPCC法、生物量模型法和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即方精云法)3种方法按一元和二元模型共6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同时,基于改进IPCC法一元和二元模型的生物量估计值,用平均含碳系数法、组分含碳系数法和固定含碳系数(0.5或0.47)法分别对碳储量进行估计。[结果]用二元生物量模型法得到的杉木林和马尾松林样地的总生物量分别为320 Mg和331 Mg,一元生物量模型法的结果分别相差0.9%和6.2%;改进IPCC法的估计结果,采用二元和一元模型时杉木林分别相差-3.6%和-11.9%,马尾松林分别相差-8.5%和-19.6%;而方精云法的估计结果,采用二元和一元模型时杉木林分别相差6.65倍和6.60倍,马尾松林分别相差-14.3%和-18.0%。平均含碳系数法和组分含碳系数法的碳储量估计结果,杉木林仅相差0.2%,马尾松林相差约0.4%;固定含碳系数法的估计结果因树种而异,对杉木林要低估0.6%5.4%,对马尾松林要低估3.3%9.1%。[结论]对生物量的估计,采用生物量模型法准确性最高,而林木水平的生物量模型其预估精度要高于林分水平的模型;IPCC法是基于材积源的通用方法,将其中的缺省参数改进为可变参数模型,可大大提高方法的适应性;方精云法只是基于IPCC法所建立的林分水平模型在大尺度上的一种具体应用方法,其精度要低于林木水平的生物量模型法,不适于中小尺度应用。对碳储量的估计,采用平均含碳系数法与组分含碳系数法差异很小,但采用固定含碳系数法则误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碳储量 生物量转换因子 根茎比 含碳系数 杉木 马尾松
下载PDF
烃源岩演化中有机碳质量与含量变化定量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周总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3-468,共6页
根据有机碳质量守恒原理,建立反映有机碳质量变化的有机碳质量补偿系数数学模型;综合考虑有机碳生烃、排烃和岩石失重过程对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建立计算有机碳含量变化的数学模型。采用正演方法,模拟计算不同类型烃源岩在不同演化阶段和... 根据有机碳质量守恒原理,建立反映有机碳质量变化的有机碳质量补偿系数数学模型;综合考虑有机碳生烃、排烃和岩石失重过程对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建立计算有机碳含量变化的数学模型。采用正演方法,模拟计算不同类型烃源岩在不同演化阶段和不同排烃效率下有机碳质量补偿系数和有机碳含量值。计算结果表明,有机碳质量补偿系数与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热演化程度和排烃效率有关,Ⅰ型、Ⅱ1型、Ⅱ2型和Ⅲ型有机质烃源岩的有机碳质量补偿系数最大值分别为2.104、1.360、1.169和1.099。不同类型泥质烃源岩都存在排烃效率阀值,Ⅰ型为20%、Ⅱ1型为30%、Ⅱ2型和Ⅲ型为60%,排烃效率小于阀值时,残余有机碳含量普遍大于原始有机碳含量;排烃效率大于阀值时,残余有机碳含量普遍小于原始有机碳含量。在完全排烃条件下,Ⅰ型、Ⅱ1型、Ⅱ2型和Ⅲ型有机质类型泥质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最大减少幅度大致分别为43%、20%、10%和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有机碳质量 补偿系数 有机碳含量 数学模型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纯林不同器官含碳系数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文清 徐清乾 +1 位作者 许忠坤 郭文平 《湖南林业科技》 2014年第4期40-44,共5页
以湖南省马尾松纯林为对象,利用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对马尾松林木各器官以及全林木含碳系数进行了回归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林木各器官的含碳系数在统计上大都存在显著差异,树干不同高度处干材的含碳系数从上到下总体上呈逐渐增大的... 以湖南省马尾松纯林为对象,利用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对马尾松林木各器官以及全林木含碳系数进行了回归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林木各器官的含碳系数在统计上大都存在显著差异,树干不同高度处干材的含碳系数从上到下总体上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不同粗细树根的含碳系数根茎到细根、粗根依次减小,根茎、细根、粗根两两之间并无显著差异;83株解析木地上部分的平均含碳系数为0.506 6,28株解析木树根的含碳系数为0.491 9,全林木生物量的平均含碳系数为0.505 2;林木不同器官及全林木生物量的含碳系数与林木直径和树高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含碳系数 生物量 假设检验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南方马尾松不同器官的含碳系数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曾伟生 肖前辉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1年第2期51-55,共5页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森林碳储量监测日益受到重视,而含碳系数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计量指标。以南方马尾松为对象,利用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对不同器官的含碳系数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器官的含碳系数存在显著差异,从大到...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森林碳储量监测日益受到重视,而含碳系数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计量指标。以南方马尾松为对象,利用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对不同器官的含碳系数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器官的含碳系数存在显著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树叶(干材(树根(树枝(干皮;树干不同高度干材和干皮的含碳系数也存在明显差异,但不同层次树枝和不同大小树根的含碳系数差异不显著;不同器官的含碳系数相对比较稳定,与林木起源、直径、树高等因子相关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碳系数 生物量 假设检验 回归分析 马尾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