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luation of Air Regulation Service Value in the Honghu Lake Wetland
1
作者 Zhou Wenchang Shi Yuhu +4 位作者 Pan Lei Pang Hongdong Zheng Lanying Fu Tian Hu Wenjie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7年第2期24-26,30,共4页
To assess the value of air regulation in the Honghu Lake Wetland,a quantita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based on existing literature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service value of air regulation in the Honghu Lake Wetla... To assess the value of air regulation in the Honghu Lake Wetland,a quantita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based on existing literature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service value of air regulation in the Honghu Lake Wetland was 254. 52 million yuan/a,which was 11. 6 times of that by previous studies. The net value of fixed greenhouse gases via wetland plants( including carbon emission value from methane emission conversion into carbon dioxide greenhouse gas effect) was 58. 50 million yuan/a,the data indicated that this lake wetland was a strong carbon sink. The value of oxygen released by the wetland ecosystem was 176. 51 million yuan/a,and the value of regulating air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was 19. 51 million yuan/a. The net value of greenhouse gases fixed by the Honghu Lake Wetland vegetation,the value of released oxygen,and the value of lifting air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regulation accounted for 22. 98%,69. 35%,and 7. 70% of the total value of the air regulation services,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nghu Lake WETLand AIR REGULATION carbon sequestration oxygen release AIR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REGULATION ECOLOGICAL service value
下载PDF
北京八达岭林场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2
作者 毛军 王立平 +6 位作者 高永龙 姚永刚 隗骥超 李卫兵 田赟 刘鹏 查天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32,共9页
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是应用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数字生态和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本文以北京市八达岭林场人工林生态系统(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和天然灌木林为研究对象,以北京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2004、2009、2014... 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是应用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数字生态和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本文以北京市八达岭林场人工林生态系统(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和天然灌木林为研究对象,以北京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2004、2009、2014年)和八达岭林场碳通量实时监测为基础数据源,通过野外调查及典型样方观测,开展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旨在探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的森林经营建议.结果表明:1)2004−2014年八达岭林场针叶林和灌木林面积增长率分别为40.48%和3.32%,而阔叶林和混交林分别减少46.33%和3.57%,林场仍以混交林(703 hm^(2))和灌木林(1182 hm^(2))为主.2)2004−2014年阔叶林中椴树逐渐成为主要树种,2014年涵养水源量较2009年提高了1.55倍.油松作为混交林的优势树种,其涵养水源实物量2014年较2004年提高了67%.灌木林在2014年出现了较大幅度增加,涵养水源实物量较2004年提高了1倍左右,其价值量也相应增加.固碳、释氧、提供负氧离子、滞尘和吸收污染物等调节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均表现为混交林最高,针叶林次之,阔叶林最低(P>0.05);各林分服务功能价值量与功能实物量变化趋势相同,灌木林固土和保肥功能优于其余3种林分,混交林和针叶林营养物质累积量和生物多样性优于阔叶林.3)2004−2014年保育土壤(92.91%)、生物多样性保护(4.33%)及涵养水源功能(2.33%)对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的贡献率大于固碳释氧(0.37%)、森林防护(0.04%)和净化大气环境(0.02%)功能,其中混交林和针叶林对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贡献大于阔叶林和灌木林.由此可见,林分类型和林分面积是影响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强弱的主要决定因素.八达岭人工林经营应持续保持保育土壤功能,在保证生物多样性的情况下,应注重固碳增汇功能,建议将现有林分多调整为混交林和灌木林,营造“异龄、复层”的理想人工林生态系统,逐渐提高北京八达岭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固碳增汇
下载PDF
关中地区74种立体绿化适宜植物固碳释氧能力研究
3
作者 王军 赵民 +1 位作者 郭若妍 俞超男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9期107-113,共7页
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如何在有限的城市建设空间和绿地条件下,遵循绿色低碳途径实现碳中和成为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聚焦立体绿化这一尺度上的植物固碳释氧能力,选取5类74种关中地区适宜立体绿化的植物,以绿量作为计算指标,估算其固... 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如何在有限的城市建设空间和绿地条件下,遵循绿色低碳途径实现碳中和成为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聚焦立体绿化这一尺度上的植物固碳释氧能力,选取5类74种关中地区适宜立体绿化的植物,以绿量作为计算指标,估算其固碳释氧量,为科学衡量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的立体绿化碳汇提供数据参考。研究发现5类树种固碳释氧能力大小顺序为地被植物>乔木>藤木>常绿灌木>落叶灌木,5类树种里固碳释氧效果最好的分别为桑树、砂地柏、醉鱼草、金银花和常夏石竹。将74种植物的固碳释氧量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高固碳释氧型植物共9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碳释氧 碳汇 立体绿化 叶面积指数
下载PDF
城市绿地固碳释氧效益对植物群落特征因子响应分析
4
作者 侯文硕 张瑶 +2 位作者 张颖 杨菲 王洪成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61,共7页
【目的】在城市自然地表破碎化程度加剧的背景下,在现有的城市环境和资源限制下最大化植物群落固碳释氧效益,是缓解城市气候变化问题、响应“双碳”目标的关键途径之一。【方法】以天津市典型百年城市公园——人民公园为研究区域,选取6... 【目的】在城市自然地表破碎化程度加剧的背景下,在现有的城市环境和资源限制下最大化植物群落固碳释氧效益,是缓解城市气候变化问题、响应“双碳”目标的关键途径之一。【方法】以天津市典型百年城市公园——人民公园为研究区域,选取60个典型植物群落,分别测算日固碳释氧量,分析植物群落典型特征因子(层次结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三维绿量和群落密度)与固碳释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表明:1)层次结构越复杂的植物群落,固碳释氧能力越强;2)具备特定规格的植物群落(平均胸径为0~0.2 m、平均树高<6.0 m、平均冠幅为0~2.0 m)具有更强的固碳释氧能力;3)0.2~0.4株/m^(2)是实现群落高固碳释氧效益的最适种植密度区间;4)各植物群落特征因子中,三维绿量对固碳释氧效益的正向影响最显著。并进一步提出提升植物群落固碳释氧效益的优化设计策略。【结论】探究植物群落特征因子对固碳释氧量的影响可为城市绿地高固碳释氧能力的植物群落设计提供理论支撑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地 植物群落 群落优化设计 固碳释氧 天津市人民公园
下载PDF
青海省固碳释氧量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赖锋 蔡延玲 +1 位作者 郑敏 李征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6期56-63,共8页
针对青海省特殊而重要的生态地位,以2001—2020年NPP数据为基础,结合气象、土地利用等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计算分析青海省固碳释氧量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青海省固碳释氧量呈由北到南、由西到东增... 针对青海省特殊而重要的生态地位,以2001—2020年NPP数据为基础,结合气象、土地利用等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计算分析青海省固碳释氧量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青海省固碳释氧量呈由北到南、由西到东增加的趋势;20年间青海省固碳释氧量呈弹性增长趋势,年均增长量为0.005 kg/m^(2),58.04%的区域固碳释氧量变化率为0~2%。研究表明,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对固碳释氧量的增长起到重要推动作用;青海省固碳释氧量与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均呈正相关,东部及北部固碳释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为降水,西部及南部主要影响因子为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碳释氧 净初级生产力(NPP) 土地利用类型 气象数据 地理加权回归 青海省
下载PDF
上栗县森林固碳释氧价值评估
6
作者 彭芳检 刘小葛 黄永浩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9期69-73,共5页
森林资源是上栗县的重要自然资源,在推进国土绿化、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效益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高大众对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总体认知,根据江西省地方标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技... 森林资源是上栗县的重要自然资源,在推进国土绿化、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效益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高大众对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总体认知,根据江西省地方标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技术规范》(DB36/T1402-2021),结合上栗县森林资源状况,以森林的“固碳释氧”为案例,采用碳税法对上栗县森林生态“八大”效益中的固碳释氧进行了核算评估。结果表明:①上栗县每年森林固碳释氧总价值为4.5963亿元,是全县生态补偿总额的121倍;②上栗县软阔林的单位面积固碳释氧价值最高。基于评估结果,将为政府制定生态系统补偿标准和针对性对森林群落进行改造与调控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固碳释氧 价值评估 上栗县
下载PDF
突泉县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分析
7
作者 高雪 陶树光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4年第3期20-25,共6页
文章以突泉县国家级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区域按不同林地类型划分为针叶林、阔叶林和灌木林,计算2020年突泉县国家级公益林地固土保肥、涵养水源、固碳释氧、防风固沙四种生态服务功能的物质量和价值量,并与2009年进行对比,进而分析... 文章以突泉县国家级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区域按不同林地类型划分为针叶林、阔叶林和灌木林,计算2020年突泉县国家级公益林地固土保肥、涵养水源、固碳释氧、防风固沙四种生态服务功能的物质量和价值量,并与2009年进行对比,进而分析公益林生态效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20年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达96.01亿元,较2009年增长19.76亿元;从不同林分类型生态效益价值看,灌木林(53.45亿元)>阔叶林(41.85亿元)>针叶林(0.72亿元);从生态服务功能类型看,固土保肥价值(88.56亿元)>涵养水源价值(3.30亿元)>固碳释氧价值(3.02亿元)>防风固沙价值(1.13亿元)。突泉县国家级公益林充分发挥多种防护功能,进一步改善了区域人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公益林 固土保肥 涵养水源 固碳释氧 防风固沙
下载PDF
1999—2003年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74
8
作者 马长欣 刘建军 +2 位作者 康博文 孙尚华 任军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2-1422,共11页
基于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的长期、连续定位观测,采用陕西省第6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根据陕西省南北部气候差异显著的情况,采用森林在陕西南、北不同气候带下的实际生产力计算了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的实物量。并采用市场价值法、费用代替... 基于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的长期、连续定位观测,采用陕西省第6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根据陕西省南北部气候差异显著的情况,采用森林在陕西南、北不同气候带下的实际生产力计算了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的实物量。并采用市场价值法、费用代替法、替代工程法、Volume-derived biomass等方法估算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19992003年间,(1)陕西省北部森林生态系统年固碳量524.6×104t,年释氧量1404.6×104t,单位面积年固碳量1.364t/(hm.2a),单位面积年释氧量3.652t/(hm.2a)。(2)南部森林生态系统年固碳量1797×104t,年释氧量5918.9×104t,单位面积年固碳量3.459t/(hm.2a);南部单位面积年释氧量9.260t/(hm.2a)。陕西省南部森林生态功能明显优于北部森林。(3)从森林类型来看,林分单位面积生态功能最强,经济价值最大,疏林地的功能和价值则最小。(4)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年固碳经济价值是328.27×108元,年释氧经济价值为732.35×108元,总价值1060.62×108元。(5)文中对陕西省优势树种固碳释氧功能的计算由于未能按照不同林龄分别计算,存在一定误差,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固碳释氧 生产力
下载PDF
成都市沙河主要绿化树种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益 被引量:90
9
作者 张艳丽 费世民 +2 位作者 李智勇 孟长来 徐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878-3887,共10页
以成都市沙河植物廊道广泛应用的8种绿化植物为材料,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进行了光合生理生态指标的测定,并对其固碳释氧与降温增湿效应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季节同类植物各季节的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和降温增... 以成都市沙河植物廊道广泛应用的8种绿化植物为材料,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进行了光合生理生态指标的测定,并对其固碳释氧与降温增湿效应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季节同类植物各季节的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能力表现出夏季>秋季>春季。日固碳释氧能力由强到弱为桂花、垂柳、香樟、黄葛树、山杜英、银杏、天竺桂、水杉,年固碳释氧能力由强到弱为垂柳、香樟、黄葛树、银杏、桂花、天竺桂、水杉、山杜英,日降温增湿效果由强到弱为垂柳、山杜英、水杉、天竺桂、黄葛树、香樟、银杏、桂花。据估算,整个沙河植物群落中乔木树种年总固碳量约为5.87×104t,总释氧量约为4.27×104t。根据对主要树种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能力的分析表明,在树种配置时,垂柳、桂花、山杜英、香樟为优选乔木树种,而银杏的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能力较弱,可作为长寿树种和观赏树种适量引种,不宜大面积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树种 固碳释氧 降温增湿
下载PDF
应用CITYGREEN模型评估深圳市绿地净化空气与固碳释氧效益 被引量:59
10
作者 陈莉 李佩武 +2 位作者 李贵才 苏笛 袁雪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2-282,共11页
基于深圳市1990、1995、2000、2005年4a解译、分类的遥感影像,以ARCVIEW软件为平台,利用CITYGREEN模型中的净化空气和固碳释氧模块,计算深圳市1990、1995、2000、2005年4a的各景观生态功能区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研究表明:在净化空... 基于深圳市1990、1995、2000、2005年4a解译、分类的遥感影像,以ARCVIEW软件为平台,利用CITYGREEN模型中的净化空气和固碳释氧模块,计算深圳市1990、1995、2000、2005年4a的各景观生态功能区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研究表明:在净化空气方面,四年的生态服务价值依次为2039.42万元、3325.79万元、2025.2万元、2980.61万元,生态敏感型支持功能亚区的生态服务价值最高,依次为214.83万元、167.55万元、217.57万元、174.19万元,;在固碳释氧方面,4a的生态服务价值依次为446916万元、454994万元、447135万元、407771万元,生态协调区中的西部沿海农工协调亚区的生态服务价值最低,依次为556.85万元、951.59万元、535.21万元、690.53万元。反应出绿地系统是城市中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生态服务价值。深圳市各景观生态功能区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的不平衡性与城市化进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YGREEN模型 净化空气 固碳释氧 生态服务价值
下载PDF
吉林省湿地生态系统固碳和释氧服务功能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马琼芳 燕红 +4 位作者 李伟 赵欣胜 陈玲 张超凡 李杰玲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51-2359,共9页
固碳释氧是湿地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之一。为了科学评估吉林省湿地生态系统固碳和释氧能力,以更好地保护湿地,采用实测生物量数据、湿地小班数据、TM遥感数据及相关统计数据,通过遥感反演、碳税价值法、市场价值法等方法进行估算,评估... 固碳释氧是湿地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之一。为了科学评估吉林省湿地生态系统固碳和释氧能力,以更好地保护湿地,采用实测生物量数据、湿地小班数据、TM遥感数据及相关统计数据,通过遥感反演、碳税价值法、市场价值法等方法进行估算,评估吉林省湿地生态系统固碳和释氧的服务功能。结果表明,吉林省湿地生态系统年固碳量为87.09×10^(4) t,年释氧量为35.97×10^(4) t,表现为较强的碳汇。各地区年固碳释氧能力以白城市和松原市较高,辽源市、通化市及四平市湿地年固碳释氧能力相对较低。在各湿地类型中,沼泽湿地年固碳量和年释氧量最高,分别为54.39×10^(4) t和20.15×10^(4) t;河流湿地年固碳量和年释氧量分别为17.62×10^(4) t和8.52×10^(4) t;人工湿地年固碳量和年释氧量分别为8.33×10^(4) t和4.48×10^(4) t,湖泊湿地年固碳量和年释氧量最小,分别为6.75×10^(4) t和2.82×10^(4) t。吉林省湿地年固碳释氧价值为105.5亿元,其中固碳价值为71.38亿元,释氧价值为34.12亿元。与第一次评估相比,吉林省湿地固碳释氧功能呈增加的趋势,西部地区湿地贡献率较大,其中季节性咸水沼泽和内陆盐沼固碳量和释氧量增加最为明显,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的建设和各大水利工程的实施可能是西部地区湿地固碳释氧能力增加的主要原因。继续加强对吉林省湿地的保护,有利于湿地生态系统充分发挥调节大气组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碳量 释氧量 价值估算 生物量 遥感
下载PDF
雾灵山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志旭 牛树奎 +3 位作者 郭泉水 赵蓓 孙武 李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75-179,共5页
依据2009年河北省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结合外业调查数据,将雾灵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划分为13种主要林分类型,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提供的方法,分别计算各林分类型固碳释氧服务功能的经济... 依据2009年河北省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结合外业调查数据,将雾灵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划分为13种主要林分类型,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提供的方法,分别计算各林分类型固碳释氧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1)雾灵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总固碳量为5.42×104t/年,总释氧量为1.45×105t/(年.hm2),单位面积固碳量为3.085 t/(年.hm2),释氧量为10.186 t/(年.hm2)。(2)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总固碳价值、总释氧价值分别为6.50×107、1.45×108元/年,总固碳释氧价值为2.10×108元/年。(3)各林分类型固碳释氧总价值:阔杂>山杨>落叶松>柞树>桦树>油松>疏林灌木>经济林>针杂>核桃楸>椴树>刺槐>侧柏。(4)落叶松林单位面积固碳释氧价值量最高,侧柏林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固碳释氧服务功能 经济价值 森林生产力
下载PDF
浙江缙云公益林生物量及固碳释氧效益 被引量:19
13
作者 钱逸凡 伊力塔 +3 位作者 钭培民 朱国亮 应宝根 余树全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7-264,共8页
根据浙江省缙云县117个公益林固定小班监测数据,在推算不同群落类型(松林、杉木Cunnunghamia lanceo-lata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和灌木林等6种群落类型)生物量的基础上,估算了公益林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 根据浙江省缙云县117个公益林固定小班监测数据,在推算不同群落类型(松林、杉木Cunnunghamia lanceo-lata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和灌木林等6种群落类型)生物量的基础上,估算了公益林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并通过碳税法、工业制氧法对缙云县公益林固碳释氧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缙云县公益林生物量现存总量为282.73×104t,单位生物量为93.21 t.hm-2,杉木林单位生物量最高(102.61 t.hm-2),阔叶林次之(100.93 t.hm-2),灌木林最低(21.76 t.hm-2);公益林平均植被碳密度为47.37 t.hm-2;固碳释氧总量为38.59×104t.a-1,总价值4.07亿元.a-1。对缙云县公益林建设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公益林 生物量 碳密度 固碳释氧 缙云
下载PDF
橡胶林固定CO_2和释放O_2的服务功能及其价值估计 被引量:21
14
作者 蒋菊生 王如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545-1551,共7页
橡胶树除生产橡胶和提供优质木材外 ,还有长期不为人们注意的生态服务功能。以中国的橡胶林为研究对象 ,采用标准样木生物量法 ,对橡胶林固定 CO2 和释放 O2 的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估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橡胶林目前每年从大气... 橡胶树除生产橡胶和提供优质木材外 ,还有长期不为人们注意的生态服务功能。以中国的橡胶林为研究对象 ,采用标准样木生物量法 ,对橡胶林固定 CO2 和释放 O2 的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估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橡胶林目前每年从大气中固定的 CO2 总量为 41 1万 t,所释放的 O2 为 2 99万 t。经分别采用 C税法和工业制氧成本法估计了 CO2 和O2 的价值达到 1 2 3 8亿元和 1 2亿元。二者价值之和相当于中国橡胶林每年生产橡胶和提供木材等直接产品价值的 2 8.7倍。橡胶林 CO2 的固定能力是热带山地雨林的 4.7倍。 5 0 a来中国橡胶林已累计固定 CO2 达到 1 1 2 92万 t,释放 O2 达82 1 2万 t,对短期内缓解大气的温室效应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固定CO2 释放O2 服务功能 价值估计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固碳释氧效益评估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炜 孙玉军 +1 位作者 王秀云 郭孝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1,共4页
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及群落生物量、林地面积等基本监测数据,对黑龙江省东折棱河林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固碳释氧能力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初步估算,并分析了不同林龄结构的碳密度和年固碳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林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碳储... 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及群落生物量、林地面积等基本监测数据,对黑龙江省东折棱河林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固碳释氧能力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初步估算,并分析了不同林龄结构的碳密度和年固碳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林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碳储存能力大小依次为: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幼龄林>未成林,平均碳密度为91.672 t.hm-2,总碳储量为40659.627 t,年固碳量为3.223t.hm-2,CO2和释放O2的经济价值分别为3893.1729万元和3636.918 3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人工林 生物量 固碳释氧 价值评估
下载PDF
植物固碳释氧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一弓 张荟荟 +3 位作者 付爱良 杨刚 郑晓红 沙吾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8期9688-9689,共2页
概括了植物固碳释氧的研究目的和意义,详细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目前广泛应用的红外线测定法,对植物固碳释氧今后的研究提出了良好建议。
关键词 植物 固碳释氧 研究现状 研究方法
下载PDF
长白山森林植被碳储量与碳汇价值评价 被引量:7
17
作者 顾丽 郑小贤 龚直文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2-197,共6页
以长白山金沟岭林场作为研究区域,研究了主要森林类型碳储量和碳密度的时空变化,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1)金沟岭林场森林植被碳储量从1997年的7 621.842 2t增加到2007年的8 018.125 9t,净增加了466.283 7t。... 以长白山金沟岭林场作为研究区域,研究了主要森林类型碳储量和碳密度的时空变化,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1)金沟岭林场森林植被碳储量从1997年的7 621.842 2t增加到2007年的8 018.125 9t,净增加了466.283 7t。碳储量分布以中龄林与近熟林为主,1997年与2007年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7%与79%,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碳库;2)森林植被的平均碳密度随着龄级结构的增长而增加,1997年与2007年分别为47.541 7 mg·hm-2与50.186 6mg·hm-2,高于全国2008年森林平均植被碳密度42.82mg·hm-2,但是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86.00mg·hm-2;3)利用1997年与2007年两期数据分析了该林场森林植被的年固碳增量为39.63t·hm-2·a-1,平均年增长率0.51%,低于我国森林的平均年增长率1.6%,该林场森林植被仍具有潜在的固碳空间;4)对森林植被的碳汇效益进行了计量,1997年与2007年分别为2 728.130 8万元与2 744.954 8万元,净增长了16.824 0万元。应加强对现有森林经营,尤其是中幼龄林抚育,提高森林质量,从而增加现存森林的碳密度,以此来提高森林固碳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类型 碳储量 碳密度 固碳释氧
下载PDF
河北省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15
18
作者 尤海舟 王超 毕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121-127,共7页
基于河北省森林生态系统的长期、连续定位观测,采用河北省2005-2011年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主要优势树种净生产力实测获得,其他树种采用参考文献法或材积源驱动生物量法获得,分析了河北省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物质量,采用最新国家标准(LY/T... 基于河北省森林生态系统的长期、连续定位观测,采用河北省2005-2011年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主要优势树种净生产力实测获得,其他树种采用参考文献法或材积源驱动生物量法获得,分析了河北省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物质量,采用最新国家标准(LY/T 1721—2008)规定的方法估算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服务功能价值量。结果表明,(1)河北省森林生态系统年固碳总量为1 575.03×10~4t/a,释氧总量为4 216.66×10~4t/a;年固碳释氧总价值量为610.66×10~8元/a,其中固碳价值量为189.00×10~8元/a,释氧价值量为421.66×10~8元/a。(2)不同林分类型单位面积固碳释氧量从大到小顺序为,栽培杨林﹥刺槐林﹥经济林﹥灌木林﹥油松林﹥落叶松林﹥栎林﹥桦树林﹥疏林﹥柏类林﹥樟子松林﹥云杉林。(3)河北省各市单位面积固碳释氧功能分布总体表现为北部高,南部低,东部高,西部低;大小顺序为:秦皇岛市﹥张家口市﹥沧州市﹥承德市﹥石家庄市﹥唐山市﹥保定市﹥廊坊市﹥邢台市﹥邯郸市﹥衡水市。(4)落叶松林和油松林分龄级测得的固碳释氧总物质量较不分龄级高,因此文中对河北森林固碳释氧服务功能价值的估算由于未能按照不同林龄分别计算,存在一定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固碳释氧 服务功能 净生产力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大气调节价值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康晓明 崔丽娟 +6 位作者 岳兴亮 李伟 张曼胤 赵欣胜 郝彦宾 雷茵茹 高琦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5年第4期23-25,共3页
以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监测数据对芦苇湿地的大气调节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年均净固定二氧化碳(CO2)量为1 953.90 kg/hm2,年甲烷(CH4)排放CO2当量为390.78 kg/hm2。从整个生态系统碳平衡... 以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监测数据对芦苇湿地的大气调节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年均净固定二氧化碳(CO2)量为1 953.90 kg/hm2,年甲烷(CH4)排放CO2当量为390.78 kg/hm2。从整个生态系统碳平衡来看,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年吸收CO2量为1 563.12 kg/hm2,表现为较强的碳汇,其大气调节总价值为8.46亿元,其中固碳总价值为1.84亿元,释氧总价值为6.62亿元,分别占大气调节总价值的22%和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湿地 大气调节 固碳 释氧
下载PDF
深圳梧桐山林地固碳释氧与减污净气生态服务价值预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佩武 李贵才 +2 位作者 陈莉 李子鹤 徐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3-139,共7页
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已成为环境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热点问题。植被生态服务功能越来越受到城市规划及园林景观规划学者的关注(杨小波等,2002;任志远等,2003)。林地是植被最主要的组成形态,其功能与价值正在被深入挖掘。
关键词 Citygreen模型 固碳释氧 减污净气 生态服务价值 深圳梧桐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