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rbon Fluxes and Sinks:the Consumption of Atmospheric and Soil CO_2 by Carbonate Rock Dissolution 被引量:21
1
作者 CAO Jianhua YUAN Daoxian +3 位作者 Chris GROVES HUANG Fen YANG Hui LU Qia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期963-972,共10页
Carbonate rock outcrops cover 9%-16% of the continental area and are the principal source of the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DIC) transferred by rivers to the oceans, a consequence their dissolution. Current estimat... Carbonate rock outcrops cover 9%-16% of the continental area and are the principal source of the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DIC) transferred by rivers to the oceans, a consequence their dissolution. Current estimations suggest that the flux falls between 0.1-0.6 PgC/a. Taking the intermediate value (0.3 PgC/a), it is equal to 18% of current estimates of the terrestrial vegetation net carbon sink and 38% of the soil carbon sink. In China, the carbon flux from carbonate rock dissolution is estimated to be 0.016 PgC/a, which accounts for 21%, 87.5%-150% and 2.3 times of the forest, shrub and grassland net carbon sinks respectively, as well as 23%-40% of the soil carbon sink flux. Carbonate dissolution is sensitive to environmental and climatic changes, the rate being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precipitation, temperature, also with soil and vegetation cover. HCO3 in the water is affected by hydrophyte photosynthesis, resulting in part of the HCO~ being converted into DOC and POC, which may enhance the potential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by carbonate rock dissolution. The possible turnover time of this carbon is roughly equal to that of the sea water cycle (2000a). The uptake of atmospheric/soil CO2 by carbonate rock dissolution thu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being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inks. A major research need is to better evaluate the net effect of this sink in comparison to an oceanic source from carbonate mineral precipi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ate rock carbon transfer carbon flux and sink exchange between inorganic carbon and organic carbon
下载PDF
长江口滨海湿地有机碳循环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中元 娄厦 +3 位作者 陈仕哲 Irina Fedorova Viktorovna Dorzhievna Radnaeva Larisa Elena Nikitina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312,共10页
滨海湿地是“蓝碳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述了长江口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时空分布及含量、碳汇速率、有机碳横向输入输出通量及量化方法、有机碳循环定量分析模型以及有机碳储量和组分对不同影响因素所做出的动态响应规律,发现在... 滨海湿地是“蓝碳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述了长江口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时空分布及含量、碳汇速率、有机碳横向输入输出通量及量化方法、有机碳循环定量分析模型以及有机碳储量和组分对不同影响因素所做出的动态响应规律,发现在土壤有机碳水平空间分布上,崇西湿地>崇明东滩>九段沙>南汇潮滩;有机碳通量和浓度变化主要受到植物生物量和结构、水和土壤的理化性质、陆源输入和潮汐动力、间隙水交换以及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未来应加强长江口湿地土壤碳库和有机碳输运通量统一观测,准确量化各主要因素对有机碳的贡献,这对研究盐沼湿地的碳循环机理和碳汇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湿地 有机碳时空分布 垂向埋藏速率 横向输送通量 影响因素 碳汇评估
下载PDF
南北过渡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碳通量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3
作者 王靖钰 李国栋 +6 位作者 任晓娟 张曼 李鹏飞 孙雪健 赵晴涛 王龙升 龚云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243-6253,共11页
森林生态系统强大的碳源/汇功能是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战略目标最经济、有效的自然气候解决方案和固碳增汇手段。准确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对于明确森林碳储量有重要意义。为明确亚热带-暖温带气候过渡带的常绿落叶阔叶... 森林生态系统强大的碳源/汇功能是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战略目标最经济、有效的自然气候解决方案和固碳增汇手段。准确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对于明确森林碳储量有重要意义。为明确亚热带-暖温带气候过渡带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碳通量特征及其驱动因素,2011—2020年利用涡度相关法开展了大别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碳通量和环境要素的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大别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量、生态系统呼吸(Reco)、总初级生态生产力分别为-788.13 gC m^(-2) a^(-1)、1074.14 gC m^(-2) a^(-1)、1862.27 gC m^(-2) a^(-1),该森林生态系统整体表现为碳汇,其固碳能力与相近纬度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基本持平,并高于针阔叶混交林、毛竹林等其他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10年间,大别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固碳能力有所增强。影响大别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碳通量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温度与太阳辐射,气温(Ta)、净辐射(Rn)、光合有效辐射和总辐射与生态系统碳生产力和GPP呈显著正相关(P<0.001),Reco与Ta和Rn呈显著正相关(P<0.001)。研究结果为气候变化响应敏感的南北气候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估算、碳循环过程模拟提供观测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通量 碳汇效应 涡度相关法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大别山
下载PDF
贵州典型岩溶流域水循环驱动的岩溶碳汇通量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曾成 赵敏 +1 位作者 杨睿 刘再华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2017年第1期74-83,共10页
利用高分辨率水文水化学自动记录仪,对地处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的贵州省黔南峰丛洼地区的板寨和黄后,以及位于黔中高原面上丘原区的后寨3个岩溶流域进行了为期6年半(2007年5月至2013年10月)的连续监测。结合流域出口水中主要化学... 利用高分辨率水文水化学自动记录仪,对地处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的贵州省黔南峰丛洼地区的板寨和黄后,以及位于黔中高原面上丘原区的后寨3个岩溶流域进行了为期6年半(2007年5月至2013年10月)的连续监测。结合流域出口水中主要化学组分的野外滴定与室内分析实验,建立了水中碳酸氢根、钙和镁等主要离子与电导率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进而获得了高时间分辨率的水中CO_2分压、方解石饱和指数和岩溶碳汇通量等指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1)板寨、黄后和后寨岩溶流域的多年平均岩溶碳汇通量分别为29、33和39 t-CO_2km^(-2)·a^(-1);(2)岩溶流域出口水中碳酸氢根离子具有化学稳定性行为,流量是流域岩溶碳汇通量的主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流域 岩溶地下河 碳汇通量 化学稳定性行为 径流
下载PDF
岩溶作用碳汇强度变化的土地利用调控规律——贵州普定岩溶水-碳通量大型模拟试验场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朱辉 曾成 +2 位作者 刘再华 曾庆睿 李玲珑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0-125,共6页
针对野外监测面临的岩溶流域边界难以确定以及多种土地利用混杂在一起的问题,在贵州普定建设了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岩溶水-碳通量大型模拟试验场,监测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的入渗系数和岩溶作用碳汇强度。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条件... 针对野外监测面临的岩溶流域边界难以确定以及多种土地利用混杂在一起的问题,在贵州普定建设了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岩溶水-碳通量大型模拟试验场,监测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的入渗系数和岩溶作用碳汇强度。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的入渗系数和岩溶作用碳汇强度差异明显,径流强度强烈影响着岩溶作用碳汇强度,模拟裸岩地、荒地、农耕地、草地、灌木地的碳汇强度分别为14.31、12.27、11.79、9.17和12.24 t/(km2·a)。与传统认识不同的发现是,生物量最大的草地,其岩溶作用碳汇强度最小,而裸岩地的岩溶作用碳汇强度最大。这表明:在试验场尺度下,不同土地利用通过改变径流强度和土壤CO2含量这两个因素,对岩溶作用碳汇强度产生影响,且因水化学的恒定行为,径流强度决定碳汇强度,因此在考虑生态系统修复时,不仅需要考虑生物量增加带来的增汇效应,还要考虑到径流强度降低带来的减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作用碳汇强度 土地利用调控 普定岩溶水-碳通量模拟试验场
下载PDF
典型岩溶水系统碳汇通量估算 被引量:9
6
作者 裴建国 章程 +1 位作者 张强 朱琴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4-888,共5页
现代岩溶学研究成果表明,碳酸盐岩在全球碳循环中响应极其迅速,水循环过程中的碳汇效应显著。本研究选取广西桂林寨底地下河系统、广西环江大安地下河系统、重庆北碚青木关地下河系统三个典型岩溶地下水系统,利用各系统地下河的流量和HC... 现代岩溶学研究成果表明,碳酸盐岩在全球碳循环中响应极其迅速,水循环过程中的碳汇效应显著。本研究选取广西桂林寨底地下河系统、广西环江大安地下河系统、重庆北碚青木关地下河系统三个典型岩溶地下水系统,利用各系统地下河的流量和HCO3-浓度的监测资料,采用简单化学平衡模式法估算碳汇通量(CO2)。结果显示,寨底地下河系统的单位面积年碳汇通量为68.82 t/(km2.a),大安地下河系统的单位面积年碳汇通量为81.18 t/(km2.a),青木关地下河系统的单位面积年碳汇通量为100.07 t/(km2.a)。分析认为同一个岩溶水系统的结构特征和环境条件基本上是稳定的;地下河的流量和HCO3-浓度是影响岩溶碳汇强度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地下河流量的变化对碳汇强度的影响显著;不同岩溶水系统的碳汇通量不但受水化学条件和地下水动力条件的控制,同时受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该研究对于改进碳循环模型和评价岩溶地质碳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系统 碳汇通量 化学平衡模式法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不同岩土组构对岩溶碳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罗维均 杨开萍 +3 位作者 王彦伟 陈佳 贾玉鹤 王世杰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8-214,共7页
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岩石裸露率高、土层浅薄且分布不均,这种特殊的岩土组构如何影响水文过程对于准确估算岩溶碳通量具有重要意义。水化学径流法是计算流域尺度岩溶碳通量的常用方法,其中流域面积和流量作为2个重要参数在喀斯特地区往... 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岩石裸露率高、土层浅薄且分布不均,这种特殊的岩土组构如何影响水文过程对于准确估算岩溶碳通量具有重要意义。水化学径流法是计算流域尺度岩溶碳通量的常用方法,其中流域面积和流量作为2个重要参数在喀斯特地区往往难以准确获取。在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设计了一组岩土比(1∶1和4∶1)和一组土层厚度(5,20,100 cm)共计5种岩土组构的模拟试验场。通过一个完整水文年的流量和水化学监测,定量研究了岩石裸露率和土层厚度对水文过程以及岩溶碳通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个模拟试验场岩溶碳通量平均值为(17±3)gC/m^(2)/a,受渗漏量控制,雨季(5-10月)约占95%;岩石裸露率(2组岩土组构之间)对渗漏量的影响可达14%,且随着岩石裸露率增加,入渗系数也相应增加;土层厚度对渗漏量的影响仅在1%~2%之间。此外,对8个野外流域观测数据的分析发现,入渗系数与岩溶碳通量的相关性最为显著,说明入渗系数是喀斯特地区不同岩土组构地质背景影响和控制岩溶碳通量的主要因素,同时这种影响可能随降雨量变化而变化,即入渗系数并非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碳通量 岩石裸露率 岩土组构 土层厚度 入渗系数 喀期特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下载PDF
黑龙江省乌裕尔河流域有机碳迁移与沉积通量 被引量:7
8
作者 姜伟 侯青叶 +2 位作者 杨忠芳 夏学齐 钟聪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4-392,共9页
我国目前水土流失严重,确定土壤侵蚀究竟属于碳汇还是碳源,对认识我国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重要意义。以黑龙江省乌裕尔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采集松嫩平原南部河水和悬浮物样品以及沉积物样品各10套,垂向剖面14条,扎龙湿地沉积柱2个,生物样品... 我国目前水土流失严重,确定土壤侵蚀究竟属于碳汇还是碳源,对认识我国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重要意义。以黑龙江省乌裕尔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采集松嫩平原南部河水和悬浮物样品以及沉积物样品各10套,垂向剖面14条,扎龙湿地沉积柱2个,生物样品405件,根系土305件,对采集的原水进行过滤和测试。根据样品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分析及210Pb1、37Cs、粘土矿物、磁化率、反射光谱、粒度的测试结果,开展黑龙江乌裕尔河流域土壤有机碳侵蚀通量、流域内有机质迁移方式及扎龙湿地沉积速率等研究,认为:本区影响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温度、降雨量和土壤质地;乌裕尔河流域每年主要以溶解形式在水体中长距离迁移的方式向扎龙湿地输入有机碳,其总量估计为2.91×106kg;扎龙湿地每年沉积的有机碳总量估算为2.71×106kg,近几年的平均沉积速率约为0.34 g/(cm2.a)。根据本区的有机碳循环数据分析,乌裕尔河流域的侵蚀土壤最终进入扎龙湿地进行沉积,属于碳汇的范畴。研究结果对于查明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碳汇/源影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乌裕尔河流域 土壤侵蚀 有机碳 土壤碳汇/源 沉积通量
下载PDF
是“岩溶碳汇”还是“岩溶碳通量”?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莹 李强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9-542,共4页
大气碳收支不平衡问题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决定了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速度和程度。在过去50年,陆地和海洋作为全球碳循环的主要汇呈增加趋势,而岩溶作用(CaMg(CO_3)_2+2CO_2+2H_2O  Ca^(2+)+Mg^(2+)+4 HCO_3^-)则通过... 大气碳收支不平衡问题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决定了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速度和程度。在过去50年,陆地和海洋作为全球碳循环的主要汇呈增加趋势,而岩溶作用(CaMg(CO_3)_2+2CO_2+2H_2O  Ca^(2+)+Mg^(2+)+4 HCO_3^-)则通过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层)的密切联系成为联系陆地和海洋碳库的纽带。尽管岩溶作用在水循环和生物圈的作用下,每年可产生约8亿t的碳通量,使岩溶作用过程成为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目前研究技术手段和认识水平的条件下,将岩溶作用这一可逆过程直接认定为岩溶碳汇有不妥之处。因此,在没有涉及生物固碳效应的前提下,应当将岩溶作用参与的碳循环表述为岩溶碳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碳汇 碳通量 碳循环
下载PDF
全球变化中的北极碳汇: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9
10
作者 高众勇 陈立奇 +1 位作者 CAI Wei-jun WANG Yong-chen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57-865,共9页
由于海冰覆盖,北极碳汇(Arctic Carbon Sink)在全球碳通量预算中经常被忽略或简单处理。但随着全球变化加剧,北极发生快速变化,北极碳循环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日趋重要。综合对北极碳汇的研究结果,分析了北极碳汇的来源、变化以... 由于海冰覆盖,北极碳汇(Arctic Carbon Sink)在全球碳通量预算中经常被忽略或简单处理。但随着全球变化加剧,北极发生快速变化,北极碳循环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日趋重要。综合对北极碳汇的研究结果,分析了北极碳汇的来源、变化以及主要调控因子,评估了北极碳汇现状。探讨了在全球变化中,影响北极碳汇变化的因素及其对未来北极碳汇变化趋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冰洋 碳通量 碳汇 全球变化 CO2
下载PDF
辽宁双台河口芦苇湿地固碳价值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康晓明 崔丽娟 +3 位作者 赵欣胜 李伟 张曼胤 高琦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6年第2期15-18,共4页
基于野外监测数据和碳税法对辽宁双台河口芦苇湿地的固碳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辽宁双台河口芦苇湿地总面积为30 815 hm^2,大约占到了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20%,其年均净固定二氧化碳(CO_2)量为13 320 kg/hm^2,年甲烷(CH_4)排放的C... 基于野外监测数据和碳税法对辽宁双台河口芦苇湿地的固碳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辽宁双台河口芦苇湿地总面积为30 815 hm^2,大约占到了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20%,其年均净固定二氧化碳(CO_2)量为13 320 kg/hm^2,年甲烷(CH_4)排放的CO_2当量为3 330.3kg/hm^2。将芦苇湿地固定CO_2的正效应减去CH_4排放的负效应,得到辽宁双台河口芦苇湿地的年固碳量为9 989.7 kg CO_2/hm^2,具有较强的碳汇,其总固碳价值为2.37亿元,其中净吸收CO_2的价值为3.16亿元(正效应价值),净排放CH_4的价值为0.79亿元(负效应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湿地 固碳 通量 价值评价 碳汇
下载PDF
中国岩溶碳汇通量估算与人工干预增汇途径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春来 黄芬 +1 位作者 蒲俊兵 曹建华 《中国地质调查》 2021年第4期40-52,共13页
中国是岩溶大国,岩溶作用吸收土壤或大气CO_(2)形成溶解无机碳,并随河流排向海洋,这是陆地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质调查局从2009年开始对岩溶碳汇进行探索性调查,基本查明了岩溶碳汇的作用机理、影响因素和计量方法。研究表明碳... 中国是岩溶大国,岩溶作用吸收土壤或大气CO_(2)形成溶解无机碳,并随河流排向海洋,这是陆地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质调查局从2009年开始对岩溶碳汇进行探索性调查,基本查明了岩溶碳汇的作用机理、影响因素和计量方法。研究表明碳酸盐岩溶蚀试片、径流-水化学和回归模型等方法均揭示了中国岩溶碳汇潜力巨大;植被恢复、土壤改良、外源水灌溉和水生植物培育等是人工干预增加岩溶碳汇的重要途径;流域尺度岩溶碳循环及碳汇效应调查技术的应用,助力取得了岩溶碳循环地质调查和碳汇效应评价方面的理论、技术和平台建设等系列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岩溶碳汇计量、核查和人工干预固碳增汇试验示范等方面还面临巨大挑战,这需要在“十四五”期间及以后的研究中不断攻关、完善,从而满足地质碳汇服务碳中和目标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碳汇 碳循环 碳通量 增汇 人工干预 地质调查
下载PDF
东海2012年夏季海-气界面碳交换及其区域碳汇强度变化趋势初探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鑫 宋金明 +4 位作者 袁华茂 李学刚 李宁 段丽琴 曲宝晓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31,共14页
基于2012年7月对东海的调查,剖析了其水体中各形态碳(pCO2、DIC、DOC、POC)的区域分布特征,估算了海-气界面CO2的交换通量(FCO2),探讨了影响其交换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资料初步分析了近十几年来该海域海-气界面CO2交换... 基于2012年7月对东海的调查,剖析了其水体中各形态碳(pCO2、DIC、DOC、POC)的区域分布特征,估算了海-气界面CO2的交换通量(FCO2),探讨了影响其交换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资料初步分析了近十几年来该海域海-气界面CO2交换通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2年7月长江口邻近海域相对南部陆架区具有较低的DIC浓度,而DOC与POC的浓度相对较高。调查区域表层水pCO2变化范围为96.28~577.7μatm(1atm为101 325Pa),平均值为297.6μatm,低值区出现在长江冲淡水区(30°~33°N,123°~125°E),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海陆架的南部区域。表层水pCO2主要受控于长江冲淡水的输入和混合(盐度)、台湾暖流以及生物生产等。调查海域2012年7月海-气FCO2平均为(-6.410±7.486)mmol/(m2·d),表现东海在夏季是大气CO2的汇区,区域碳汇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长江冲淡水区(CDW)、黄东海混合水区(YEMW)、陆架咸淡水混合区(SMW)、近岸上升流区(CUW)和台湾暖流区(TWCW),东海夏季每日吸收大气CO2(以C计)约(18.3±19.8)kt。结合历史资料分析发现,近十几年来东海夏季碳汇强度有增强趋势,CDW区的海-气界面CO2通量平均年增速为-0.814mmol/(m2·d),即海水吸收大气二氧化碳每年增加约54.6kt,是夏季东海碳汇增加的最主要贡献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气界面碳通量 控制因素 碳汇 变化趋势 东海
下载PDF
杭州西溪湿地植物植硅体产生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自民 宋照亮 +1 位作者 李蓓蕾 蔡彦彬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0-476,共7页
在浙江杭州西溪湿地选取18种植物,运用微波消解和Walkley-Black消解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湿地生态系统中不同植物植硅体质量分数及其产生通量变化特征,为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植硅体碳汇调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18种植物植硅体质... 在浙江杭州西溪湿地选取18种植物,运用微波消解和Walkley-Black消解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湿地生态系统中不同植物植硅体质量分数及其产生通量变化特征,为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植硅体碳汇调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18种植物植硅体质量分数有较大的差异(P<0.05),其中蒲苇Cortaderia selloana(7.69%),狗尾草Setaria viridis(7.56%),三数马唐Digitaria ternata(6.88%)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6.60%)等植硅体质量分数较高,槐叶萍Salvinia natans(1.28%),美人蕉Canna indica(1.01%)和凤眼莲Halerpestes cymbalaria(1.11%)植硅体质量分数较低。②湿地植物植硅体与其二氧化硅质量分数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在湿地生态系统中,选择一种高植硅体质量分数和高生产力的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栽植,对提高地上植物植硅体的产生通量有重要的作用。③在西溪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中,地上植物植硅体产生通量为4.48~129.92 g.m-2.a-1,植硅体封闭碳的产生通量为0.16~1.03 g.m-2.a-1,植硅体封闭碳的总产生速率为8.29 t.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植硅体 湿地 植硅体产生通量 植硅体封闭碳 碳汇 西溪
下载PDF
2020-2022年固城站农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观测数据集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莉 耿金剑 +2 位作者 周广胜 张森 吴宜宣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3期62-71,共10页
河北固城农业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固城站)是科技部批准的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之一,地处华北平原北部灌溉高产农业区,生态类型为典型的华北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农田生态系统。固城站基于涡度相关技术开展了农田生态系统... 河北固城农业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固城站)是科技部批准的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之一,地处华北平原北部灌溉高产农业区,生态类型为典型的华北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农田生态系统。固城站基于涡度相关技术开展了农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的长期连续观测。本数据集收集整理了2020–2022年固城站最新的碳水通量综合观测资料,按照中国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的通量数据质量控制与处理技术体系要求,进行数据质量控制与处理,形成标准化的碳水通量和辅助气象环境要素数据集,可用于农田生态系统碳收支评估、水资源利用和农业防灾减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 冬小麦 夏玉米 碳通量 水通量 农田碳汇 农田耗水量
下载PDF
热带森林碳通量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双菊 张一平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6-100,共5页
综述了热带森林碳通量的研究结果,指出随着电子测量和存储技术的发展,微气象涡度相关法已应用于森林碳通量的测量和研究;热带森林是碳源还是碳汇仍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热带森林的利用方式以及森林火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热带森林是碳... 综述了热带森林碳通量的研究结果,指出随着电子测量和存储技术的发展,微气象涡度相关法已应用于森林碳通量的测量和研究;热带森林是碳源还是碳汇仍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热带森林的利用方式以及森林火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热带森林是碳源还是碳汇。夜间通量测量的不准确性,水平平流以及垂直平流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碳通量测量的准确性,因此只有尽量减小测量误差,提高数据分析及处理技术,才能更准确地了解热带森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通量 碳源 碳汇 热带森林 综述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典型草原下垫面CO_2通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7
作者 白美兰 孟玉婧 +1 位作者 董祝雷 李喜仓 《干旱气象》 2018年第2期212-218,共7页
基于内蒙古典型草原腹地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2007—2016年CO_2通量逐30 min观测数据及同时段气温、降水等资料,利用WPL方法对CO_2通量资料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对典型草原牧草不同时期CO_2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 基于内蒙古典型草原腹地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2007—2016年CO_2通量逐30 min观测数据及同时段气温、降水等资料,利用WPL方法对CO_2通量资料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对典型草原牧草不同时期CO_2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内蒙古典型草原CO_2通量存在明显的年际、季节和日变化特征,且表现为碳汇特征,尤以牧草生长季最为明显;CO_2通量呈夜间弱排放、白天强吸收的"U"型日变化,其中09:00—10:00最大;全年及生长季CO_2通量以吸收为主,夏季吸收最大,春季和秋季次之,冬季最小,甚至表现为弱排放。(2)牧草不同生长期气候要素对CO_2通量影响不同,其中返青期热量因子与CO_2通量呈负相关,水分因子为正贡献;开花期和枯黄期正相反,热量因子对CO_2通量为正贡献,水分因子为负贡献,且开花期热量与水分因子对CO_2通量贡献最显著。(3)生长季牧草NDVI与CO_2通量表现为负相关,且7、8月二者的相关性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CO2通量 变化特征 碳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喀斯特水体溶解无机碳、总氮和总磷输出的影响--以贵州普定沙湾模拟试验场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武阳 刘再华 +3 位作者 于青春 韩翠红 夏凡 鲍乾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7-557,共11页
耦联水生光合作用的碳酸盐岩风化碳汇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关键问题,生物碳泵效应不仅能够稳定碳酸盐风化碳汇,也有利于改善水环境,而过量输入氮、磷会导致水环境变差。土地利用变化作为全球变化重要内容之一,对流域碳氮磷的输出具有重要... 耦联水生光合作用的碳酸盐岩风化碳汇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关键问题,生物碳泵效应不仅能够稳定碳酸盐风化碳汇,也有利于改善水环境,而过量输入氮、磷会导致水环境变差。土地利用变化作为全球变化重要内容之一,对流域碳氮磷的输出具有重要影响,但关于土地利用变化对喀斯特水体溶解无机碳、总氮和总磷输出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本研究以贵州普定沙湾喀斯特试验场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文、水化学、溶解无机碳汇通量、总氮通量和总磷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量、径流深、土壤CO_(2)浓度、pCO_(2)、HCO_(3)^(-)浓度和电导率呈现出夏秋季节高、春冬季节低的变化特征,与pH变化相反。样地间,土壤CO_(2)浓度、pCO_(2)、HCO_(3)^(-)浓度和电导率表现为草地>灌丛地>农耕地>裸土地>裸岩地,与pH变化相反。参与岩溶作用的土壤CO_(2)是造成水化学变化的主要原因。溶解无机碳汇通量和总氮通量呈现出夏秋季节高、春冬季节低的变化特征,总磷通量秋季最高、春季最低。样地间,草地溶解无机碳汇通量最大,HCO_(3)^(-)浓度是决定溶解无机碳汇通量大小的主导因素。有植被覆盖的土地利用方式的总氮、总磷浓度及其通量明显低于无植被生长的类型,总氮通量灌丛地最小,总氮浓度是决定总氮通量大小的主导因素,总磷通量草地最小,而流量是决定总磷通量大小的主导因素。综上,我们认为可以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方式来达到增加岩溶碳汇和改善水环境双赢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喀斯特 水化学 溶解无机碳汇通量 总氮通量 总磷通量
下载PDF
重庆南山老龙洞地下河流域岩溶地下水DIC和δ13CDIC及其流域碳汇变化特征 被引量:19
19
作者 曹敏 蒋勇军 +5 位作者 蒲俊兵 张兴波 邱述兰 杨平恒 汪智军 李欢欢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45-153,共9页
以重庆南山老龙洞岩溶地下河流域为例,通过分析地下河水DIC变化特征与来源,估算了流域岩溶碳汇通量,并探讨了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对岩溶碳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老龙洞地下河的水化学类型为Ca-HCO3-SO4型,显示其形成过程中受碳酸盐岩... 以重庆南山老龙洞岩溶地下河流域为例,通过分析地下河水DIC变化特征与来源,估算了流域岩溶碳汇通量,并探讨了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对岩溶碳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老龙洞地下河的水化学类型为Ca-HCO3-SO4型,显示其形成过程中受碳酸盐岩碳酸溶蚀和硫酸溶蚀共同控制。地下河水DIC浓度为3.1~6.3 mmol/L,其中夏季因受降雨稀释作用影响DIC较冬季的低;地下河水δ13CDIC值介于-3.8‰~-13.1‰之间,且夏季比冬季偏高约2‰。根据地下河水DIC浓度和流域径流量计算出流域岩溶净碳汇通量均值约为167.31×103mol/(km2.a)。降雨条件下,流域岩溶碳汇通量随流域径流量的迅速增加而增加。另外,流域碳酸盐岩溶蚀还受到人类活动产生的硫酸型酸雨影响,使得地下水δ13CDIC值相对偏高,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流域碳汇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DIC δ13CDIC 碳汇 地下河 重庆
下载PDF
岩溶碳汇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韦延兰 李文莉 王莉 《中国矿业》 2022年第S01期212-214,共3页
碳酸盐岩是地球最大的碳库,碳酸盐岩风化驱动碳循环被证实能有效降低空气中CO_(2)浓度增加。我国是岩溶大国,岩溶分布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岩溶碳汇研究取得了系列突破性成果,作为助力“碳中和”的重要途径纳入国家“双碳行动”顶... 碳酸盐岩是地球最大的碳库,碳酸盐岩风化驱动碳循环被证实能有效降低空气中CO_(2)浓度增加。我国是岩溶大国,岩溶分布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岩溶碳汇研究取得了系列突破性成果,作为助力“碳中和”的重要途径纳入国家“双碳行动”顶层设计,然而人们对其认知较少。本文通过总结历年岩溶研究成果,从岩溶碳汇的机理、岩溶碳汇发展历程和研究进展3方面,介绍岩溶碳汇对“双碳”目标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碳汇 碳循环 碳汇通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