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overburden pressure on determination of reservoir rock types using RQI/FZI,FZI^* and Winland methods in carbonate rocks 被引量:2
1
作者 Aboozar Soleymanzadeh Saeed Parvin Shahin Kord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403-1416,共14页
Rock typing is an important tool in evaluation and performance prediction of reservoirs.Different techniques such as flow zone indicator(FZI),FZI~*and Winland methods are used to categorize reservoir rocks into distin... Rock typing is an important tool in evaluation and performance prediction of reservoirs.Different techniques such as flow zone indicator(FZI),FZI~*and Winland methods are used to categorize reservoir rocks into distinct rock types.Generally,these methods are applied to petrophysical data that are measured at a pressure other than reservoir pressure.Since the pressure changes the pore structure of rock,the effect of overburden pressure on rock typing should be considered.In this study,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113 core samples were measured at five different pressures.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essure on determination of rock types,FZI,FZI~*and Winland methods were applied.Results indicated that although most of the samples remain in the same rock type when pressure changes,some of them show different trends.These are related to the mineralogy and changes in pore system of the samples due to pressure change.Additionally,the number of rock types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pressure.Furthermore,the effect of overburden pressure on determination of rock types is more clearly observed in the Winland and FZI~*methods.Also,results revealed that a more precise reservoir dynamic simulation can be obtained by considering the reservoir rock typing process at reservoir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rburden pressure carbonate rocks rock type Reservoir quality index flow zone indicator Winland method
下载PDF
Implementation of a Petrographical and Petrophysical Workflow Protocol for Studying the Impact of Heterogeneity on the Rock Typing and Reservoir Quality of Reefal Limestone:A Case Study on the Nullipore Carbonates in the Gulf of Suez
2
作者 Mona G.SAFA Bassem S.NABAWY +2 位作者 Ahmed M.K.BASAL Mohammad A.OMRAN Aref LASH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746-1762,共17页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middle Miocene syn-rift Belayim nullipore(reefal)marine sequences in the Gulf of Suez and its impacts on reservoir quality.The sequences consist of coralline algal reef l...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middle Miocene syn-rift Belayim nullipore(reefal)marine sequences in the Gulf of Suez and its impacts on reservoir quality.The sequences consist of coralline algal reef limestones with a highly complex dual-porosity system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porosities of widely varying percentages.To achieve a precise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these reservoir sequences,a workflow protocol was applied to separate these sequences into a number of hydraulic flow units(HFUs)and reservoir rock types(RRTs).This has been achieved by conducting a conventional core analysis on the nullipore marine sequence.To illustrate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nullipore reservoir,the Dykstra-Parsons coefficient(V)has been estimated(V=0.91),indicating an extremely heterogeneous reservoir.A slight to high anisotropy(λ_(k))has been assigned for the studied nullipore sequences.A stratigraphic modified Lorenz plot(SMLP)was applied to define the optimum number of HFUs and barriers/baffles in each of the studied wells.Integrating the permeability-porosity,reservoir quality index-normalized porosity index(RQI-NPI)and the RQI-flow zone indicator(RQIFZI)plots,the discrete rock types(DRT)and the R35 techniques enable the discrimination of the reservoir sequences into 4 RRTs/HFUs.The RRT4 packstone sample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best reservoir properties(moderate permeability anisotropy,with a good-to-fair reservoir quality index),whereas the RRT1 mudstone samples have the lowest flow and storage capacities,as well as the tightest reservoir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nullipore rock typing hydraulic flow units Dykstra-Parsons coefficient stratigraphic modified Lorenz plot(SMLP)
下载PDF
Groundwater Protection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s Applied to the Carbonate Aquifer Resource in the Augusta's Industrial Area (Sicily, Italy)
3
作者 Andrea Carloni Enrico Guastaldi +1 位作者 Vincenzo Ferrara Claudio Gallo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1年第5期283-294,共12页
Simulation of flow in fractured aquifers is a complex issue. The problem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highly heterogeneous porous media, typical of natural systems, couples with the needs making proper simplifying assu... Simulation of flow in fractured aquifers is a complex issue. The problem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highly heterogeneous porous media, typical of natural systems, couples with the needs making proper simplifying assumptions and approximations. In this kind of groundwater systems, studying contamination spreading and analyzing risk are challenging tasks. The main difficulty stems from determining both the travel times and the maximum distances covered by pollutants. In this context, the risk of contamination in the deep carbonate aquifer of the Augusta coastal area is presented. We used a geostatistical approach and numerical codes (MODFLOW-2000, MT3DMS) to reconstruct the complex geological framework of the study area where several contamination scenarios of hypothetical point source in a risk assessment framework were simulated. Results on the contaminant spreading are discussed and the effect of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s characterizing the zone under study, namely horst and graben, are describ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ate rockS GROUNDWATER flow MONTE Carlo Simulation Numerical Modeling GEOSTATISTICS
下载PDF
An Integrated Rock Typing Approach for Unraveling the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of Tight Sands in the Whicher Range Field of Perth Basin, Western Australia
4
作者 Rahim Kadkhodaie Ilkhchi Reza Rezaee +2 位作者 Reza Moussavi Harami Henrik Friis Ali Kadkhodaie Ilkhchi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14年第8期373-385,共13页
Tight gas sands in Whicher Range Field of Perth Basin show large heterogeneity in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production behavior related to depositional and diagenetic features. Diagenetic events (compaction and ce... Tight gas sands in Whicher Range Field of Perth Basin show large heterogeneity in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production behavior related to depositional and diagenetic features. Diagenetic events (compaction and cementation) have severely affected the pore system.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petr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reservoir sandstone facies were correlated with cor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and their equivalent well log responses to describe hydraulic flow units and electrofacies, respectively. Thus, very tight, tight, and sub-tight sands were differentiated.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e system properties and depositional and diagenetic characteristics in each sand type, reservoir rock types were extracted. The identified reservoir rock types are in fact a reflection of internal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related to pore system properties. All reservoir rock type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compacted fabric and cemented framework. But distribution and dominance of diagenetic products in each of them depend on primary depositional composition and tex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reservoir rock typing based on three aspects of reservoir sandstones (depositional properties, diagenetic features and petr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is a suitable technique for depiction of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recognition of reservoir units and identifying factors controlling reservoir quality of tight sandstones. This methodology can be used for the other tight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GHT SANDS Electorofacies Hydraulic flow Unit rock Typ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流固耦合下的油水两相流动特征
5
作者 刘强 李静 +4 位作者 李婷 郑明君 徐梦佳 王轩 吴明扬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1-459,共9页
为提高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采收率,探究其流固耦合下的油水两相流动特性,根据不同介质中的流体流动规律,建立了Stokes-Darcy两相流体流动模型;基于有效应力原理和广义胡克定律,建立了适用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油水两相Stokes-Darcy流... 为提高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采收率,探究其流固耦合下的油水两相流动特性,根据不同介质中的流体流动规律,建立了Stokes-Darcy两相流体流动模型;基于有效应力原理和广义胡克定律,建立了适用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油水两相Stokes-Darcy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分别针对有无流固耦合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进行了宏观和细观的油水两相流体流动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油藏有无流固耦合作用,其油水两相流体流动特性在基质区差异较大,在溶洞内差异较小,注水速度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油水流动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缝洞型油藏 流固耦合 油水两相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裂缝闭合理论和3D打印的导流能力预测方法
6
作者 纪国法 余豪 田鸿照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2,共8页
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对于酸压方案的优化和产能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酸蚀导流能力测试过程中存在高闭合压力下岩心柱破裂情况,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基于以上问题,综合采用3D扫描和3D打印技术以及受压情况下裂缝闭合理论对酸蚀... 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对于酸压方案的优化和产能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酸蚀导流能力测试过程中存在高闭合压力下岩心柱破裂情况,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基于以上问题,综合采用3D扫描和3D打印技术以及受压情况下裂缝闭合理论对酸蚀裂缝导流能力进行研究。首先对岩样进行酸蚀实验,通过逆向建模技术获取到酸蚀后岩心三维模型,采用SLA3D打印技术制备含粗糙壁面的三维岩心模型,对酸蚀岩心和3D打印岩心开展不同围压下渗流实验。运用离散化数据处理方法,结合赫兹接触模型和N-K模型编写导流能力预测界面,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反映闭合应力下裂缝形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结合真实岩体三维数字模型及SLA3D打印技术制备真实岩样,为制作复杂裂缝岩心模型提供了有效途径;酸蚀岩心和3D打印岩心导流能力实验结果、3D打印岩心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误差均小于7.7%,数值模拟与碳酸盐岩心实验值的误差小于9.6%;以低闭合压力下实验和模拟结果为基础可以预测高闭合压力下裂缝导流能力,提出的研究方法为定量化表征酸蚀裂缝导流能力提供了可靠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酸蚀裂缝 3D打印 导流能力
下载PDF
断控型碳酸盐岩油藏动态储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耿洁 乐平 +3 位作者 杨文明 杨博 赵彬 张如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9-504,共6页
断控型碳酸盐岩油藏非均质性强,不同尺寸的孔、缝、洞交错发育,采用一般物质平衡方法计算的动态储量可能大于静态储量。在引入水油比的基础上,考虑孔缝洞介质不同时的岩石压缩系数,得到了适用于断控型油藏的综合压缩系数,并在此基础上... 断控型碳酸盐岩油藏非均质性强,不同尺寸的孔、缝、洞交错发育,采用一般物质平衡方法计算的动态储量可能大于静态储量。在引入水油比的基础上,考虑孔缝洞介质不同时的岩石压缩系数,得到了适用于断控型油藏的综合压缩系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断溶体流动物质平衡新方程,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新方程的准确性与适用性。结果表明:新方程计算的动态储量与数值模拟得到的静态储量误差仅为0.1099%,验证了新方程准确可靠;哈拉哈塘地区多口井用新方程计算的动态储量与地质建模雕刻的静态储量相对误差为-4.82%~-0.15%,远远低于物质平衡方程计算的动态储量与静态储量的相对误差,新方程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更适用于哈拉哈塘地区断控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储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控型油藏 碳酸盐岩 水油比 岩石压缩系数 流动物质平衡 动态储量
下载PDF
孔喉结构对超深层碳酸盐岩气藏多类型储层渗流能力的影响
8
作者 张钰祥 闫海军 +7 位作者 位云生 曹正林 郭建林 杨胜来 邓惠 陈掌星 郑国强 王忠楠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140,共10页
超深层碳酸盐岩气藏孔喉结构非均质性强,渗流机制复杂。选取川西北地区双鱼石区块栖霞组储层岩心,通过多尺度CT试验、核磁共振试验和储层条件下的单相渗流、气水两相渗流及应力敏感试验等,系统定量地研究超深层多类型储层孔喉结构特征... 超深层碳酸盐岩气藏孔喉结构非均质性强,渗流机制复杂。选取川西北地区双鱼石区块栖霞组储层岩心,通过多尺度CT试验、核磁共振试验和储层条件下的单相渗流、气水两相渗流及应力敏感试验等,系统定量地研究超深层多类型储层孔喉结构特征参数与渗流特征参数的相关性,深入剖析裂缝、大孔和基质孔隙对超深层多类型气藏气体单相和气水两相渗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于中深层储层,增加喉道数量对于提高目的超深层储层的渗流能力非常关键;裂缝发育增加了岩样喉道数量、提高了岩样的连通性从而来大幅度提高岩样的气体渗流能力,并降低了含水气藏的启动压力梯度,缩小了岩样的气水两相共渗区间,但裂缝受压易形变的特质导致岩样的应力敏感性增强,在高压差时岩样的渗流能力和弹性能也急速下降;大孔喉发育提高了储层的储容能力,其抵抗变形能力强的特质有利于降低岩样的应力敏感性,在高压差时维持岩样较高的渗流能力和弹性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考虑对裂缝-孔隙型和裂缝-孔洞型储层在生产初期控制产气速度以维持长期稳产,对孔洞型和孔隙型储层增大生产压差或进行压裂和酸化等工艺措施以释放储层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气藏 栖霞组 碳酸盐岩 渗流机制 缝洞结构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二氧化碳基增强型地热系统储层换热研究现状及展望
9
作者 蒋政 舒彪 谭静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5-251,共17页
干热岩资源分布广泛、储量巨大,被认为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绿色能源之一,而增强型地热系统(EGS)是开采干热岩资源的主要技术方法。在CO_(2)-EGS中,超临界CO_(2)(ScCO_(2))作为取热工质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降低泵送能量消耗,比H_(2)O... 干热岩资源分布广泛、储量巨大,被认为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绿色能源之一,而增强型地热系统(EGS)是开采干热岩资源的主要技术方法。在CO_(2)-EGS中,超临界CO_(2)(ScCO_(2))作为取热工质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降低泵送能量消耗,比H_(2)O具有更高的传热效率,并且可以实现部分CO_(2)的地质封存,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本文从EGS裂隙储层模型、CO_(2)的物理性质,以及CO_(2)在储层裂隙中的流动与传热特性3个方面,总结了CO_(2)-EGS储层换热技术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我国典型地热场地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建议。结果表明,裂隙性多孔介质模型更为实用和高效,而局部非热平衡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CO_(2)具有较高质量流率和较轻微的矿物溶解能力,其矿化封存可降低地震风险,但会使储层的渗透率下降,建议调整主裂缝的非接触面积或CO_(2)的注入参数以减少渗透率的降低。未来应深入研究CO_(2)的非达西流动特性,并探究CO_(2)在共和与松辽盆地储层中的损失问题以及福建漳州凝灰岩盖层对CO_(2)的封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储层 干热岩 增强型地热系统 二氧化碳 渗流传热
下载PDF
苏北盆地闵北地区阜宁组一、二段火山岩的储集特征 被引量:17
10
作者 冀国盛 戴俊生 +1 位作者 马欣本 王志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9-292,共4页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闵北地区火山岩储集空间主要有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类 ,原生孔隙包括粒间孔、晶间孔、气孔及原生节理 ,是在火山岩堆积、成岩时形成的 ,原生孔隙多处于孤立分布的状态 ,并且又多被充填。次生孔隙包括粒内溶孔、溶蚀孔...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闵北地区火山岩储集空间主要有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类 ,原生孔隙包括粒间孔、晶间孔、气孔及原生节理 ,是在火山岩堆积、成岩时形成的 ,原生孔隙多处于孤立分布的状态 ,并且又多被充填。次生孔隙包括粒内溶孔、溶蚀孔、缝、洞等 ,是火山岩成岩之后 ,因风化、淋滤、溶蚀及构造应力作用形成 ,次生孔隙能大大改善储集性能 ,尤其是构造节理 ,对孤立分布的原生孔隙起到了很好的连通作用。通过对火山岩孔、渗测井曲线分析对比发现 ,在剖面上 ,一个岩流单元的孔、渗值由下往上呈变大的趋势 ;岩流组的孔、渗变化特点与岩流单元一致或表现为这一规律的若干次重复 ;研究区东西向孔、渗值变化较大 ,南北向相对平稳。阜宁组一段的Ⅵ~Ⅺ及阜二段的Ⅲ岩流组储集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闵北地区 阜宁组 火山岩 储集特征 原生孔隙 次生孔隙 岩流单元 岩流组 油气地质
下载PDF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流动单元的定义和划分 被引量:34
11
作者 杨宇 康毅力 +1 位作者 张凤东 康志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33,37,共4页
目前,流动单元研究在砂岩油藏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来说,由于成岩后生作用、构造断裂作用、溶蚀作用等多种因素对储集空间的综合影响,使砂岩油藏的流动单元研究方法难以直接应用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因此,... 目前,流动单元研究在砂岩油藏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来说,由于成岩后生作用、构造断裂作用、溶蚀作用等多种因素对储集空间的综合影响,使砂岩油藏的流动单元研究方法难以直接应用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因此,针对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地质特征,论证了该区碳酸盐岩储层渗流屏障的存在及其类型,探索性提出区别于砂岩油藏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流动单元的综合研究方法,包括油藏压力趋势分析法和流体性质分析法等,并综合缝洞型储层的发育特征初步划分了该区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流动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储层 碳酸盐岩 流动单元 储层连通性
下载PDF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动态连通性分析 被引量:32
12
作者 易斌 崔文彬 +1 位作者 鲁新便 杨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9-472,共4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是大型碳酸盐岩裂缝和岩溶缝洞型油藏。油藏的储渗空间主要为规模不同的溶洞、裂缝带、溶蚀孔隙和微裂缝。油藏开发实践证实,油藏呈现出多缝洞系统、多压力系统、多个渗流单元的特征。针对储集层复杂的特点,提出了利...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是大型碳酸盐岩裂缝和岩溶缝洞型油藏。油藏的储渗空间主要为规模不同的溶洞、裂缝带、溶蚀孔隙和微裂缝。油藏开发实践证实,油藏呈现出多缝洞系统、多压力系统、多个渗流单元的特征。针对储集层复杂的特点,提出了利用动态信息分析油藏缝系统与洞系统之间连通性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包括油藏压力趋势分析法、井间生产干扰分析法、流体性质差异分析法、井间干扰试井法和示踪剂法等),并结合塔河油田实际资料,进行了流动单元初步划分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 缝洞型油藏 动态分析 井间连通性 流动单元
下载PDF
基于流动单元的碳酸盐岩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 被引量:29
13
作者 范子菲 李孔绸 +3 位作者 李建新 宋珩 何伶 吴学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8-584,共7页
让纳若尔裂缝孔隙性碳酸盐岩油田Г北油藏储集层类型复杂多样,根据孔隙类型及其组合方式和不同孔隙组合的孔渗关系,将储集层划分为孔洞缝复合型、裂缝孔隙型、孔隙型和裂缝型4种类型,并实现了储集层类型的测井识别。孔洞缝复合型和裂缝... 让纳若尔裂缝孔隙性碳酸盐岩油田Г北油藏储集层类型复杂多样,根据孔隙类型及其组合方式和不同孔隙组合的孔渗关系,将储集层划分为孔洞缝复合型、裂缝孔隙型、孔隙型和裂缝型4种类型,并实现了储集层类型的测井识别。孔洞缝复合型和裂缝型同类型储集层之间动用程度差异小,裂缝孔隙型和孔隙型同类型储集层之间动用程度差异较大,为了更准确地评价储集层动用的难易程度,优选了影响储集层动用程度的关键参数,裂缝孔隙型储集层为:储集层品质指数、饱和度中值喉道半径、总渗透率、裂缝渗透率与基质渗透率之比;孔隙型储集层为:储集层品质指数、饱和度中值喉道半径和基质渗透率。综合考虑基质和裂缝建立双重介质储集层流动单元划分方法,以关键参数作为聚类变量,利用神经网络聚类分析技术,将4种储集层类型划分为6类流动单元。建立流动单元三维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模型,表征剩余油分布规律。根据剩余油研究结果,Г北油藏2013年投产8口井,初期日产油为周围老井的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油藏 储集层类型 流动单元 神经网络聚类分析 流动单元模型 剩余油
下载PDF
碳酸盐岩油藏流动单元研究方法探讨 被引量:17
14
作者 魏历灵 康志宏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9-172,共4页
流动单元研究对于提高油田采收率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该项研究在砂岩油藏研究中已取得较大进展.对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由于成因、岩性和岩石结构构造、成岩后生作用、构造断裂作用、溶蚀作用等多因素对储集空间的影响,使已有的流动单... 流动单元研究对于提高油田采收率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该项研究在砂岩油藏研究中已取得较大进展.对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由于成因、岩性和岩石结构构造、成岩后生作用、构造断裂作用、溶蚀作用等多因素对储集空间的影响,使已有的流动单元概念及研究技术方法难于应用.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地质特征,论证了碳酸盐岩储层渗流屏障的存在及其类型.提出区别于砂岩油藏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流动单元的概念.说明各类动态资料对油藏储层流动单元研究较为重要.提出了研究思路和方法,包括:油藏压力趋势分析法、井间生产干扰分析法、流体性质差异分析法、井间干扰试井法.并结合塔河油田实际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流动单元 储层连通性 非均质性 油藏 裂缝发育程度 溶蚀作用
下载PDF
缝洞单元类型快速识别方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肖阳 何文 +3 位作者 罗慎超 宋军正 杨辉 陈萍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0-126,共7页
为了对碳酸盐岩储集体类型进行快速划分和识别,针对碳酸盐岩缝洞单元,根据典型井的静态资料,明确缝洞组合模式,选择有代表性的岩心造洞并进行物理模拟实验,分析裂缝-孔洞型单元、孤立溶洞型单元和有基质供液的溶洞型单元的流动特征。通... 为了对碳酸盐岩储集体类型进行快速划分和识别,针对碳酸盐岩缝洞单元,根据典型井的静态资料,明确缝洞组合模式,选择有代表性的岩心造洞并进行物理模拟实验,分析裂缝-孔洞型单元、孤立溶洞型单元和有基质供液的溶洞型单元的流动特征。通过噪声处理和地层综合压缩系数分析对自喷期流动特征曲线进行校正。根据塔里木油田英买2区块自喷期油压曲线、累积压降-累积产液量曲线、漏失和放空等动态资料以及缝洞单元雕刻图等静态资料,综合压恢试井解释资料,认为英买2区块40口井缝洞单元可划分为4种类型:有基质供液的溶洞型单元、裂缝-孔洞型单元、孤立溶洞型单元和其他类别单元。该方法可应用于今后油藏开发过程中缝洞单元的快速、准确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缝洞单元 储集体特征 自喷曲线 物理模拟实验
下载PDF
致密碳酸盐岩跨频段岩石物理实验及频散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闯 赵建国 +4 位作者 王宏斌 潘建国 龙腾 邓继新 李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27-637,共11页
致密碳酸盐岩在成岩和后成岩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孔隙结构特征,其速度等地震弹性参数不仅与孔隙度有关,而且还与孔隙结构特征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研究致密碳酸盐岩内部流体相关的速度频散特征,针对致密碳酸盐岩进行实验室的频散测量与频... 致密碳酸盐岩在成岩和后成岩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孔隙结构特征,其速度等地震弹性参数不仅与孔隙度有关,而且还与孔隙结构特征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研究致密碳酸盐岩内部流体相关的速度频散特征,针对致密碳酸盐岩进行实验室的频散测量与频散理论分析尤为重要.本研究选用了一块典型的致密型碳酸盐岩样品,在对样品进行了精细的包括CT扫描与镜下薄片的孔隙结构描述基础上,进行了实验室跨频段(从地震频段-超声频段)的频散测量与频散响应分析.比较实验室跨频段岩石物理频散测量可以获得如下认识:1)较之于典型的"喷射流"机制,改进的"喷射流"模型可以半定量地解释频散测量的结果,这大大提高了对致密碳酸盐岩频散响应的理解与认识;2)改进的"喷射流"模型还不能完全精确地匹配实验室频散测量结果,这说明除了微观尺度下的"喷射流"机制,还存在着其他控制频散与衰减的机制;3)本项工作对研究致密碳酸盐岩储层中不同频段地震波响应以及对储层预测与流体识别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碳酸盐 频散 跨频段岩石物理 喷射流 储层预测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黄龙组古岩溶地貌研究 被引量:51
17
作者 文华国 郑荣才 +3 位作者 沈忠民 胡忠贵 李伟 张志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6-827,共12页
作为川东地区最重要的天然气储集类型之一的石炭系黄龙组古岩溶型储层,业已引起众多油气地质工作者的重视。通过古岩溶作用标志识别和成因分析,采用残余地层厚度法、地貌法和印模法等技术手段对川东地区黄龙组古岩溶地貌进行恢复,从中... 作为川东地区最重要的天然气储集类型之一的石炭系黄龙组古岩溶型储层,业已引起众多油气地质工作者的重视。通过古岩溶作用标志识别和成因分析,采用残余地层厚度法、地貌法和印模法等技术手段对川东地区黄龙组古岩溶地貌进行恢复,从中划分出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和岩溶盆地三个岩溶地貌单元和峰丛、溶沟、落水洞、坡地、谷地、浅洼、残丘和槽地等微地貌单元,在平面上细分出七个典型的古岩溶地貌分区,并对分区内的岩溶地貌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同古岩溶地貌分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微地貌单元组成特征具有明显差异,从而直接影响到天然气藏的发育。在此基础上,对川东地区古岩溶及储层发育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构造、气候、岩性、层位、古地形、古水文条件和不同的岩溶地貌形态影响和控制着古岩溶储层的发育与区域分布。上述研究成果将为川东石炭系古岩溶型储层评价与有利区带优选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角砾岩 古岩溶地貌 微地貌 碳酸盐岩储层 控制因素 石炭系 川东
下载PDF
碳酸盐岩洞穴型储层试井解释新模型 被引量:15
18
作者 蔡明金 张福祥 +2 位作者 杨向同 彭建新 牛新年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8-101,155-156,共4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大型洞穴碳酸盐岩油气藏,以渗流和空腔流为基础,采用裂缝孔洞型储层渗流与洞穴空腔流动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并求解试井数学模型。研究表明,大型洞穴油气藏早期压力导数曲线将出现一个凹子,其深浅受洞穴大小及与井筒... 针对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大型洞穴碳酸盐岩油气藏,以渗流和空腔流为基础,采用裂缝孔洞型储层渗流与洞穴空腔流动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并求解试井数学模型。研究表明,大型洞穴油气藏早期压力导数曲线将出现一个凹子,其深浅受洞穴大小及与井筒距离影响:洞穴越大,与井筒距离越近,凹子越深。之后,压力及其导数曲线呈现平行直线,表现为裂缝流特征。该研究为大型洞穴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了理论及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试井解释 空腔流 洞穴 双孔复合
下载PDF
烃类流体分布与缝洞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 被引量:18
19
作者 陈志海 黄广涛 +1 位作者 刘常红 常铁龙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2-97,共6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性油藏原油类型丰富,包括凝析油、挥发油、中轻质黑油和重质黑油,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区分带特征。根据地质控制因素,对流体性质分布的差异进行分析表明,烃类流体性质分布的非均质性不仅与成藏过程中对烃类流体的破坏...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性油藏原油类型丰富,包括凝析油、挥发油、中轻质黑油和重质黑油,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区分带特征。根据地质控制因素,对流体性质分布的差异进行分析表明,烃类流体性质分布的非均质性不仅与成藏过程中对烃类流体的破坏改造相关,而且也反映了缝洞性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和多期油源。以烃类流体性质分布的地质响应特征为主,兼顾油井产状相近、储层物性相似及天然能量类型相同等因素,将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藏缝洞性储层划分为6个流动单元,对不同单元提出了开发建议,以合理开发此类油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奥陶系 缝洞性储层 碳酸盐岩 烃类流体 非均质性 流动单元
下载PDF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基岩块渗流特征初探 被引量:7
20
作者 程倩 李阳 +2 位作者 熊伟 薛惠 胡志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8-100,共3页
塔河油田的下奥陶统缝洞型碳酸盐岩基岩块中的微裂缝是其主要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为了更好地认识此类油藏中基岩块的渗流特征,并建立流体动力学机理,选择渗透率0.1×10^-3~3.1×10^-3μm^2范围内的10块岩心进行单相渗流... 塔河油田的下奥陶统缝洞型碳酸盐岩基岩块中的微裂缝是其主要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为了更好地认识此类油藏中基岩块的渗流特征,并建立流体动力学机理,选择渗透率0.1×10^-3~3.1×10^-3μm^2范围内的10块岩心进行单相渗流实验。分析了渗流特征并建立了适合于非达西渗流的非线性渗流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基岩块中的渗流为非达西渗流,存在明显的启动压力,且渗流速度与压力梯度成幂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达西渗流 缝洞型油藏 碳酸盐岩 基岩块 启动压力 储渗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