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动脉瘤患者颈内动脉虹吸部解剖特点及其与动脉瘤破裂的关联性研究
1
作者 杨潇 国晶晶 +3 位作者 刘松 田健 赵一樊 田超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4期379-383,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颈内动脉虹吸部解剖特点及其与动脉瘤破裂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17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动脉瘤破裂情况将其分为破裂组(67例)和未破裂组(105例)...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颈内动脉虹吸部解剖特点及其与动脉瘤破裂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17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动脉瘤破裂情况将其分为破裂组(67例)和未破裂组(105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动脉瘤的形态和位置,以及动脉瘤测量指标和颅内动脉瘤所在侧的颈内动脉虹吸部的测量指标。结果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组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的比例显著高于未破裂组(47.76%vs 8.57%,P<0.05)。破裂组颈内动脉虹吸部的前弯角和前上弯角大于未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动脉瘤形态不规则(OR=5.722)和较大的颈内动脉虹吸部前弯角(OR=1.195)是促进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颈内动脉虹吸部前弯角>29.38°时提示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可能性显著增大。结论颅内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和颈内动脉虹吸部前弯角增大是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注意高危患者的筛查,及时予以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破裂 颈内动脉虹吸部
下载PDF
颈内动脉虹吸部三维重建影像研究及临床应用
2
作者 钟专 康春阳 +2 位作者 王志佳 李幼琼 韩莹莹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646-649,共4页
目的通过测量颈内动脉虹吸部相关参数及三维重建函数,模拟颈内动脉虹吸部走形特征,以防止在前床突手术、栓子切除术等外科操作时对颈内动脉的损伤。方法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7~2018年的颈内动脉虹吸部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U... 目的通过测量颈内动脉虹吸部相关参数及三维重建函数,模拟颈内动脉虹吸部走形特征,以防止在前床突手术、栓子切除术等外科操作时对颈内动脉的损伤。方法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7~2018年的颈内动脉虹吸部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U型89例、V型29例。测量冠状面、矢状面和水平面重建后的坐标;通过MATLAB7.0软件重构函数,绘制图像;利用测得坐标计算距离、角度等参数(AD:颈内动脉C4段长度;DF:颈内动脉C5段长度;FI:颈内动脉C6~C7段长度;OF:轴向平面上坐标原点到颈内动脉发出眼动脉分支点的长度;OI:轴向平面上坐标原点到颈内动脉发出大脑前动脉分支点的长度;∠ADF:颈内动脉虹吸部的下角度;∠DFI:颈内动脉虹吸部的上角度)。结果函数公式,U型:0.0963×(X-1.8657)2+(-0.0287)×(Y-5.6018)2+0.0208=(-0.0060)×(X-4.0741)3+0.9782,X∈[-2.8201,-0.6722],Y∈[-0.3803,10.3121];V型:0.2785×(X-1.3346)2+(-0.0702)×(Y-2.9686)2-0.1029=(-0.0187)×(X-3.0730)3-0.0002×(Y-7.3186)5-0.1074,X∈[-2.7631,-0.8702],Y∈[-1.7432,10.2411]。V型的DF和OF距离短于U型(P<0.05),U型和V型的AD,FI及OI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型的∠ADF大于U型的(P<0.05),U型和V型的∠DF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前床突为骨性标志的三维重建函数可应用于颈内动脉虹吸部形态学评估及前床突手术、栓子切除术前的评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床突 动脉粥样硬化 颈内动脉虹吸部 眼动脉瘤 三维重建
下载PDF
Willis覆膜支架治疗犬颈内动脉虹吸段动脉瘤的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朱悦琦 李明华 +3 位作者 谢剑 谭华桥 程英升 王建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2-308,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犬颈动脉虹吸段(CS)动脉瘤模型,并观察12个月以测试新型Willis颅内覆膜支架系统的机械性能;评价植入支架在弯曲段血管内的组织学反应。方法通过外科手术方法建立12只犬24枚颈动脉直段侧壁囊性动脉瘤(A组),和12只犬12枚CS动... 目的建立一种犬颈动脉虹吸段(CS)动脉瘤模型,并观察12个月以测试新型Willis颅内覆膜支架系统的机械性能;评价植入支架在弯曲段血管内的组织学反应。方法通过外科手术方法建立12只犬24枚颈动脉直段侧壁囊性动脉瘤(A组),和12只犬12枚CS动脉瘤(B组)。每枚动脉瘤行1枚覆膜支架植入治疗。以血管造影方法评价支架植入即刻,1、3、6和12个月随访动脉瘤闭塞、支架内漏、支架成角、载瘤动脉是否通畅及再狭窄率等情况。支架段血管行光镜和扫描电镜检查,评价动脉瘤腔内血栓形成,内膜增生和内皮化情况。结果B组中,支架植入即刻血管造影显示2枚动脉瘤存在轻度内漏,3枚支架存在轻度成角现象;12个月时随访,内漏均消失,1支载瘤动脉发生闭塞,3支载瘤动脉有轻度狭窄(<50%)。A组中,1支载瘤动脉闭塞,2支载瘤动脉轻度狭窄(<50%)。电镜检查所有支架内均有新生内膜形成,动脉瘤腔内均充满血栓。B组动物,12个月时才完成完全内皮化过程,内皮细胞排列与血流动力学方向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结论应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犬CS动脉瘤方法学上可行。与直段血管相比,弯曲段血管内覆膜支架植入后,支架内皮化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支架 颅内动脉瘤 动物模型 颈动脉虹吸段
下载PDF
TIA患者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与颈动脉分叉处狭窄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碧英 郑永豫 +6 位作者 陈光辉 严金柱 张国来 曹代荣 游瑞雄 刘颖 佘德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8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CT平扫检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与MSCTA显示颈动脉分叉处狭窄的关系。方法对84例同时行CT平扫及MSCTA检查的TIA患者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MSCTA图将颈动脉分叉处狭窄分为无狭窄、轻度狭窄(0-49%... 目的探讨CT平扫检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与MSCTA显示颈动脉分叉处狭窄的关系。方法对84例同时行CT平扫及MSCTA检查的TIA患者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MSCTA图将颈动脉分叉处狭窄分为无狭窄、轻度狭窄(0-49%)、中度狭窄(50-69%)、重度狭窄(70-99%)、闭塞(100%)五种;根据平扫CT图将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分为0-4级,0级为无钙化,1级为点状钙化,2级为(弧形钙化占管壁的范围)<90°,3级90-270°,4级>270°,0-1级为低级别钙化,2-4级为高级别钙化,分析虹吸部钙化、钙化形态与颈动脉分叉处狭窄的关系。结果 84例患者中,左侧、右侧及混合组狭窄发生率为43%、43%及58%;颈动脉虹吸部有钙化且钙化范围越大高度提示颈动脉分叉处狭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73%)和特异性(71%);虹吸部没有钙化的颈动脉较少发生中度或重度的狭窄,即狭窄程度超过50%(诊断特异度100%);虹吸部钙化无法有效预测颈动脉中度和重度狭窄,诊断敏感性为5.8%。结论虹吸部钙化及钙化范围可以作为TIA患者预测颈动脉分叉处狭窄的两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MSCTA 虹吸部 钙化 颈动脉分叉处狭窄
下载PDF
颈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 被引量:13
5
作者 邢英琦 江新梅 +3 位作者 刘影 李秀花 房绍宽 徐静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4-286,共3页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ICA SO)后颅内血液动力学的改变,以提高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ICA SO的检出率和准确性。方法ICA SO患者75例,全部经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证实,其中12例经脑血管造影(DSA)或核磁血管造影(M RA)进一步确诊。...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ICA SO)后颅内血液动力学的改变,以提高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ICA SO的检出率和准确性。方法ICA SO患者75例,全部经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证实,其中12例经脑血管造影(DSA)或核磁血管造影(M RA)进一步确诊。双侧病变7例,单侧病变68例,共有病变血管82条(狭窄42条,闭塞30条)。全部行TCD检查。结果(1)狭窄或闭塞侧大脑中动脉(M C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SPV)及脉动指数(P I)明显低于对侧;(2)前交通动脉(ACoA)开放的患者健侧大脑前动脉(ACA)的峰值流速明显快于ACoA未开放的患者,P I值低于后者;(3)眼动脉之前的ICA SO,患侧虹吸段血流与对侧相比具有明显的低流速低搏动改变;眼动脉之后的ICA SO,患侧虹吸段与对侧相比具有明显的低流速高阻力改变,发出眼动脉之前和之后的ICA SO二者虹吸段收缩期流速无明显差异,但前者P I值明显低于后者;(4)颈外-颈内动脉(ECA-ICA)侧支开放的患者患侧与健侧滑车上动脉(S trA)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但P I值明显低于健侧;(5)前交通动脉(ACoA)开放占50.67%(38/75),后交通动脉(PCoA)开放占52.00%(39/75),颈外-颈内动脉侧支(ECA-ICA)开放占75.44%(43/57)。结论增强对ICA SO时颅内血液动力学改变的认识能提高对ICA SO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颈内动脉虹吸段 滑车上动脉
下载PDF
犬颈总动脉实验性虹吸段血管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6
作者 崔雪娥 李明华 +2 位作者 王永利 程英升 李文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523-525,共3页
目的探讨截取一侧颈总动脉节段与另一侧颈总动脉端端吻合建立颅底段颈内动脉(虹吸段)血管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对8只成年家犬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将玻璃管制成“S”形,一侧颈总动脉(CCA)作为母体动脉,截取另一侧颈总动脉节段穿过玻璃管模型... 目的探讨截取一侧颈总动脉节段与另一侧颈总动脉端端吻合建立颅底段颈内动脉(虹吸段)血管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对8只成年家犬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将玻璃管制成“S”形,一侧颈总动脉(CCA)作为母体动脉,截取另一侧颈总动脉节段穿过玻璃管模型与对侧CCA端端吻合。2周后作血管造影(CTADSA)证实模型内血流通畅。结果8只犬均成功地建成颅底段颈内动脉(虹吸段)血管模型。结论应用犬一侧颈总动脉节段与另一侧颈总动脉端端吻合建立颅底段颈内动脉(虹吸段)血管模型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模型 颈总动脉 颈总动脉 血管模型 虹吸 实验性 颈内动脉 端端吻合 显微外科技术 血管造影 玻璃管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模拟前床突切除术扩大颈内动脉虹吸部的暴露范围 被引量:4
7
作者 秦将均 肖红秀 +3 位作者 涂蓉 周晓陆 覃群 汤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01-803,共3页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在活体个性化模拟前床突切除术扩大颈内动脉虹吸部的暴露范围,提高该区肿瘤切除率,保证手术效果。资料与方法对100例受检者(200侧)在MSCT三维重建图像上模拟眶上锁孔手术入路进行观察,并测量前床突去除前后大...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在活体个性化模拟前床突切除术扩大颈内动脉虹吸部的暴露范围,提高该区肿瘤切除率,保证手术效果。资料与方法对100例受检者(200侧)在MSCT三维重建图像上模拟眶上锁孔手术入路进行观察,并测量前床突去除前后大脑前中动脉分叉处距所观察到的颈内动脉虹吸部最近心点的曲线距离(暴露长度)。结果 100例(200侧)在影像上模拟眶上锁孔手术入路测量前床突去除前后左侧暴露长度分别为(14.3±3.9)mm、(30.5±4.2)mm,右侧分别为(15.9±3.8)mm、(31.8±3.9)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278、40.513,P<0.001);前床突去除前后左、右侧暴露长度分别增加(16.3±3.6)mm、(15.8±3.9)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1,P>0.05)。结论 MSCT活体个性化模拟眶上锁孔入路前床突切除术可以有效增加颈内动脉的暴露长度,并扩大鞍区的暴露范围,为该区肿瘤切除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前床突切除术 颈内动脉 颈内动脉虹吸部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脑血管造影术 计算机模拟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付智勇 李红阳 +1 位作者 王薇 王艳玲 《临床眼科杂志》 2020年第5期408-412,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的血管管径、血流量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友谊医院眼科确诊为NAION的患者30例(30只眼)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选取无NAION者30例(30眼),均进行计算... 目的探讨早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的血管管径、血流量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友谊医院眼科确诊为NAION的患者30例(30只眼)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选取无NAION者30例(30眼),均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检查,测定眼动脉直径以及颈内动脉虹吸部直径;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眼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颈内动脉虹吸部平均血流速度以及睫状后短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舒张期血流峰值、阻力指数。计算出眼动脉及颈内动脉虹吸部血流量。比较分析两组指标并对阳性指标行ROC曲线分析。结果研究组的颈内动脉虹吸部直径、眼动脉及颈内动脉虹吸部血流量以及睫状后短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和舒张期血流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眼动脉直径、眼动脉及颈内动脉虹吸部平均血流速度以及睫状后短动脉阻力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睫状后短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颈内动脉虹吸部血流量、睫状后短动脉舒张期血流峰值以及颈内动脉虹吸部直径对于早期NAION有较高诊断价值。结论颈内动脉虹吸部狭窄、血流量下降以及睫状后短动脉血流速度下降时更易发生NA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颈内动脉虹吸部 影像学 血流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颈内动脉虹吸部应用解剖研究(附33例脑血管病微导管治疗插管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学进 庞文筠 +2 位作者 赵卫 李莉媛 向述天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0年第1期9-10,共2页
目的:对35具成人头颅颈内动脉虹吸部进行血管走行方向、成角、开口方位的观察和分析,为指导颅内动脉插管提供解剖学依据。材料与方法:甲醛固定正常成人头颅标本35具,依次分离充分暴露颈内动脉虹吸部,仔细观察和测量颈内动脉虹吸部。结果... 目的:对35具成人头颅颈内动脉虹吸部进行血管走行方向、成角、开口方位的观察和分析,为指导颅内动脉插管提供解剖学依据。材料与方法:甲醛固定正常成人头颅标本35具,依次分离充分暴露颈内动脉虹吸部,仔细观察和测量颈内动脉虹吸部。结果:颈内动脉虹吸部血管走行成角,分为三个角度和一个弯度,双侧差异无显著性。在33例脑血管病微导管的治疗插管中,插管成功率由88.9%提高到100%。结论:颈内动脉虹吸部血管走行角度及开口方向,对指导插管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虹吸部 应用解剖 动脉插管
下载PDF
海绵窦内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10
作者 焦德让 张国福 +4 位作者 卫启明 黄楹 于利 党介一 王松山 《天津医药》 CAS 1995年第4期204-207,共4页
1975年1月~1994年12月收治16例海绵窦内肿瘤。年龄18~62岁,男6例,女10例。首发症状:复视、上睑下垂9例,眼球突出6例,面、头部疼痛3例,闭经及面部痛各1例。对海绵窦肿瘤做X线平片、CT,MRI及血管造影检查是必要的。全部病人均行手术治疗... 1975年1月~1994年12月收治16例海绵窦内肿瘤。年龄18~62岁,男6例,女10例。首发症状:复视、上睑下垂9例,眼球突出6例,面、头部疼痛3例,闭经及面部痛各1例。对海绵窦肿瘤做X线平片、CT,MRI及血管造影检查是必要的。全部病人均行手术治疗,笔者采用翼部或改良翼部入路和鼻蝶入路切除肿瘤,手术应特别仔细,不要损伤毗邻结构。大的海绵状血管瘤切除很困难。手术切除及临床有不同程度恢复者15例,1例术前发生脑疝,术后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内肿瘤 海绵状血管瘤 CT X线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颈总动脉压迫试验在鉴别颈内动脉虹吸部中的价值
11
作者 何艳 陈惠灵 崔穗晶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7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颈总动脉压迫试验在对单侧或双侧颞窗不透声的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颈内动脉虹吸部时的鉴别价值。方法对473例单侧或双侧颞窗不透声的患者进行TCD检查,经眼窗探查眼动脉和颈内动脉虹吸部,通过压迫同侧或对侧颈总动脉... 目的探讨颈总动脉压迫试验在对单侧或双侧颞窗不透声的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颈内动脉虹吸部时的鉴别价值。方法对473例单侧或双侧颞窗不透声的患者进行TCD检查,经眼窗探查眼动脉和颈内动脉虹吸部,通过压迫同侧或对侧颈总动脉,鉴别经探头所在侧眼窗探查到的眼动脉、颈内动脉虹吸部是否与探头所在侧一致。结果 TCD所检测的946支颈内动脉虹吸段中,884支与探头所在侧一致,62支与探头所在侧不一致,经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单侧或双侧颞窗不透声患者通过眼窗进行TCD检查颈内动脉虹吸部时,存在一定的误差,颈总动脉压迫试验在对其进行鉴别时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总动脉 压迫试验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颈内动脉虹吸部 眼动脉
下载PDF
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积分与起始部血管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曹艳艳 张东雯 +2 位作者 蔡志刚 巩平 李丽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8-382,共5页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积分与颈内动脉起始部血管狭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行颈颅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患者,计算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积分,根据钙化积分依次分为钙化0分组、钙化1~199分组、钙化200~399分组、钙化400~59...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积分与颈内动脉起始部血管狭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行颈颅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患者,计算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积分,根据钙化积分依次分为钙化0分组、钙化1~199分组、钙化200~399分组、钙化400~599分组及钙化≥600分组。根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NASCET)标准对颈内动脉起始部部血管狭窄分级;分析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积分与颈内动脉起始部血管狭窄的关系。结果 216例患者432条血管中,382条血管发现虹吸部钙化,其中钙化1~199分组、200~399分组、400~599分组和≥600分组分别为70、100、112、100条。钙化1~199分组、200~399分组、400~599分组和≥600分组中发现颈内动脉起始部血管狭窄分别为18(25.7%)、78(78.0%)、106(94.6)、98(98.0%),经卡方检验分析显示,除外总钙化分数0分组与≥600分组,余各组间比较颈内动脉起始部血管狭窄的发生率与虹吸部钙化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0分组及钙化1~199分组颈内动脉起始部血管狭窄以轻度为主;钙化200~399分组以轻~中度为主;钙化400~599分组及钙化≥600分组以重度为主(均P<0.05);同时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颈内动脉起始部血管的狭窄程度与颈内动脉虹吸钙化形态呈显著正相关(r=0.721,P<0.01)。结论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积分分值越高,颈内动脉起始部血管狭窄的发生率越高,检测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积分,可以作为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的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虹吸部 钙化积分 X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下载PDF
老年人脑萎缩与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志刚 李丽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萎缩与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积分的相关性。方法对327例老年人进行颅脑CT检查,观察脑萎缩的发生情况,测定并计算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积分。根据钙化积分将其分为钙化0分组、钙化1~199分组、钙化200~399分组、钙化400...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萎缩与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积分的相关性。方法对327例老年人进行颅脑CT检查,观察脑萎缩的发生情况,测定并计算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积分。根据钙化积分将其分为钙化0分组、钙化1~199分组、钙化200~399分组、钙化400~599分组及钙化≥600分组。比较各组脑萎缩情况,并分析钙化积分与脑萎缩的关系。结果根据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积分分组,钙化0分组63例,钙化1~199分组133例,钙化200~399分组72例,钙化400~599分组28例,钙化≥600分组31例。钙化0分组中有脑萎缩13例(20.63%),钙化1~199分组中有脑萎缩64例(48.12%),钙化200~399分组中有脑萎缩51例(70.83%),钙化400~599分组中有脑萎缩23例(82.14%),钙化≥600分组中有脑萎缩28例(90.32%);各组间脑萎缩患病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钙化0分组及钙化1~199分组脑萎缩以轻-中度为主;钙化200~399分组脑萎缩以重度为主;钙化400~599分组及钙化≥600分组脑萎缩以中-重度为主(均P<0.05)。 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脑萎缩程度与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积分分值呈正相关( r=0.717, P<0.05)。结论老年人脑萎缩与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积分显著相关,钙化积分越大,脑萎缩的患病率越高,程度越重。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积分可以作为预测老年人罹患脑萎缩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脑萎缩 颈内动脉 虹吸部 钙化积分
下载PDF
老年人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积分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筠苑 李丽新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13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积分与前循环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71例老年人头颅CT片,计算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积分,并同时观察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情况。结果:271例患者中,217例发现虹吸部钙化,其中总钙化分数为1-19...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积分与前循环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71例老年人头颅CT片,计算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积分,并同时观察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情况。结果:271例患者中,217例发现虹吸部钙化,其中总钙化分数为1-199分有83例,46例为腔隙性脑梗死;总钙化分数为200-399分有98例,65例为腔隙性脑梗死;总钙化分数为400-500分36例,33例为腔隙性脑梗死;另有54例未发现虹吸部钙化,11例为腔隙性脑梗死。经卡方检验,除外总钙化分数400-500分组,其余各钙化积分组组缺血性脑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积分越大,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率越大。钙化作为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晚期征象,是提示潜在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虹吸部 钙化积分 腔隙性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薄层CT技术在确定翼腭窝入路手术中圆孔到颈内动脉虹吸段安全距离中的应用
15
作者 刘相良 何岍妍 +7 位作者 王以恒 纪伟 李理 李书轩 王珍 李幼琼 李薇 程凯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利用三维重建技术测量圆孔到颈内动脉虹吸段的安全距离,为翼腭窝入路的手术提供指导。方法:对121名志愿者的头颅进行计算机薄层CT扫描。标注颈内动脉虹吸段(A点)和圆孔(B点)位置,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建立一个平行于眼耳平面的... 目的:利用三维重建技术测量圆孔到颈内动脉虹吸段的安全距离,为翼腭窝入路的手术提供指导。方法:对121名志愿者的头颅进行计算机薄层CT扫描。标注颈内动脉虹吸段(A点)和圆孔(B点)位置,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建立一个平行于眼耳平面的和鼻中隔所在平面的坐标系,其坐标原点为A点。C点是A点在一个平行于眼耳平面的平面上的投影点,且B点经过该平面。D点是C点在一个平行于鼻中隔平面的平面上的投影点,且B点经过该平面。测量AC与BC的距离,计算A点与B点之间的距离,测量AB所在直线与冠状面、矢状面和水平面3个平面之间的角度。结果:AC间的长度为(13.22±3.79)mm(范围为8.33~105.67mm;95%CI:8.55~21.39 mm)。与矢状面的角度为33.54°±9.23°(范围为5.38°~66.58°;95%CI:30.88°~34.20°)。与冠状面的角度为53.17°±10.48°(范围为5.60°~75.02°;95%CI:51.29°~55.06°)。与水平面的角度为9.43°±12.91°(范围为-28.44°~82.22°;95%CI:7.11°~11.76°)。结论:通过薄层CT扫描技术得到经翼腭窝入路手术中圆孔到颈内动脉虹吸段的安全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 圆孔 翼腭窝 颈内动脉虹吸段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形态与血管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艳艳 李丽新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421-423,共3页
目的通过CT血管造影(CTA)观察脑梗死患者的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形态与其该段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脑梗死患者的颈颅动脉CTA检查结果,所有病例根据CTA的图像将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形态划分为0-4级,根据北美症状性颈动... 目的通过CT血管造影(CTA)观察脑梗死患者的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形态与其该段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脑梗死患者的颈颅动脉CTA检查结果,所有病例根据CTA的图像将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形态划分为0-4级,根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NASCET)标准对颈内动脉虹吸部血管狭窄分级。比较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形态与该段血管狭窄的关系。结果 200例脑梗死患者中,0级无钙化组、1级小点状钙化组、2级条状钙化组、3级半月状钙化组、4级环状钙化组发生血管狭窄率分别为5.6%,20.9%,66.7%,93.8%,95.8%.经卡方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各组间颈内动脉虹吸部血管狭窄的发生率与钙化的形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虹吸钙化形态与其该段血管的狭窄呈显著性相关(r=0.715,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的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形态级别越高,越可以作为预测颈内动脉虹吸部血管狭窄的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虹吸部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断层摄影术 X计算机 CT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