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英汉自然会话下指的对比研究 |
高军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2
|
英汉第三人称照应对比研究——以《红楼梦》第三回为例 |
邢瑞怡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3 |
0 |
|
3
|
论抽象名词词串的语篇照应功能 |
方清明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4
|
英汉叙事语篇中后指的认知语用分析 |
刘礼进
黄宇芝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3 |
3
|
|
5
|
复方麝香注射液对急性脑卒中所致意识障碍患者体温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
李广强
王小洁
卢开林
|
《河北中医》
|
2009 |
1
|
|
6
|
英汉下指的认知机制研究 |
高军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10 |
3
|
|
7
|
论话语凝缩的概念 |
吴思聪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6 |
1
|
|
8
|
英汉下指的背景化功能研究 |
高军
|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3
|
|
9
|
从语料真实性评下指对比研究 |
余泽超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10
|
“联系项平衡假设”的语料库验证 |
余泽超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1
|
|
11
|
“这”、“那”的下指用法探析 |
刁世兰
|
《新余高专学报》
|
2006 |
2
|
|
12
|
英语篇章的照应与衔接(英文) |
郑梅
|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
2006 |
1
|
|
13
|
英汉第三人称代词句内指称照应的消解过程 |
高军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0 |
|
14
|
从汉语零形下指句看“联系项居中原则” |
余泽超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15
|
英汉第三人称代词下指翻译浅析 |
董娟娟
|
《宜春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6
|
关于英汉第三人称指示代词照应功能的研究——兼与黄碧蓉老师商榷 |
崔文尖
|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7
|
翻译必须重视语言基本功——英译汉失误例析 |
黄振定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3 |
0 |
|
18
|
排比的语篇衔接功能 |
夏丽芳
|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08 |
1
|
|
19
|
国内下指现象研究:回顾与展望 |
魏煜翎
仇云龙
|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20
|
特殊患者放置胃管方法的改进 |
吴立新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