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oxification Efforts in Longnose Dace (Rhinichthys cataractae) Exposed to Municipal and Agricultural Inputs
1
作者 Haley R. Tunna Judit E. G. Smits +1 位作者 Sean M. Rogers Leland J. Jacks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6年第2期253-267,共15页
Ecological impacts of contaminants on population patterns in wild fish are impacted by many contaminants that readily enter aquatic systems. Responses to toxicants by individuals in lab studies generally do not predic... Ecological impacts of contaminants on population patterns in wild fish are impacted by many contaminants that readily enter aquatic systems. Responses to toxicants by individuals in lab studies generally do not predict population level consequences in natural systems. Trace levels of contaminants are present in all major rivers in southern Alberta, Canada, with concentrations higher down-stream of anthropogenic inputs like agricultural land-use and inputs of municipal wastewater effluents. Longnose dace (Rhinichthys cataractae) were used as a sentinel species to study field-based population-level responses to contaminants. We hypothesized that biomarker activity, triggered by contaminant exposure, should increase downstream of anthropogenic inputs in two southern Alberta rivers, with corresponding relations between biomarker activity and sex ratios, after accounting for age structure. Liver detoxification (ethoxyresorufin-O-deethylase activity = EROD) measured at reference and exposed sites on each river differed significantly in only the Bow River system. Sex ratios varied more downstream of anthropogenic inputs than upstream, but the direction of sex ratio bias was inconsistent and temporally dynamic. Sex ratios correlated with liver detoxification in only the Bow River. Taken together,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ontaminants alter sex ratios in long-nose dace, but that there is variation in anthropogenic stressors among riv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nose Dace Rhinichthys cataractae EROD Cytochrome P4501A ECOTOXICOLOGY Alberta
下载PDF
引火归元化瘀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
2
作者 李海坚 何伟平(指导) 谢昭材 《光明中医》 2024年第8期1483-1486,共4页
目的 观察引火归元化瘀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不同时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D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卵磷脂络合碘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引火归元化瘀方汤剂;连续治疗8周和16周后,比较2组... 目的 观察引火归元化瘀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不同时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D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卵磷脂络合碘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引火归元化瘀方汤剂;连续治疗8周和16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视力、眼底、血糖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视力、眼底指标评分、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火归元化瘀方联合卵磷脂络合碘治疗DR患者,对改善患者的视力,眼底循环、血糖指标等有着较好的效果,用药16周则较8周有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内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引火归元化瘀方 卵磷脂络合碘片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辅助下的改良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被引量:5
3
作者 罗艳 程旭康 +2 位作者 杨慧 金翼 冯劼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76-1079,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辅助下的改良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行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21例(21眼)。术前行UBM检查,了解... 目的评价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辅助下的改良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行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21例(21眼)。术前行UBM检查,了解睫状沟位置结构,选择睫状沟固定位点。在固定位点旁制作口袋样板层巩膜隧道。行晶状体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结扎缝线关闭巩膜隧道,同时将线结埋藏于隧道内。观察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12个月的裸眼视力,术中及术后并发症。通过Pentacam检查及Image Pro Plus软件分析人工晶状体的位置。结果患者术后裸眼视力除2眼外(1眼为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1眼为老年性黄斑变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术中及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线结埋藏切口闭合满意。术后1 d人工晶状体偏心量为(0.61±0.26) mm,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偏心量无明显差异,术后12个月偏心量增大,为(0.64±0.27) mm,与其他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术后1 d倾斜度为5. 71°±2. 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12个月倾斜度明显减小,与术后1 d时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UBM术前检查能够提高手术安全性,能够辅助选择合适的缝合位点从而提高术后视觉质量。改良的口袋样板层巩膜隧道埋线法,关闭切口及埋线同时完成,操作简便,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白内障
下载PDF
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手术各阶段镇痛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文清 朱捷 +2 位作者 宁文捷 陆斌 陈蕾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4年第1期29-30,54,共3页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二种切口(角膜、巩膜切口)不同手术阶段疼痛感觉及镇痛效果。方法铺巾前、开睑后滴"0.4%爱而卡因"表面麻醉剂二次后手术。随机选择角膜切口组,巩膜切口组各120例,在手术各阶段中不作任...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二种切口(角膜、巩膜切口)不同手术阶段疼痛感觉及镇痛效果。方法铺巾前、开睑后滴"0.4%爱而卡因"表面麻醉剂二次后手术。随机选择角膜切口组,巩膜切口组各120例,在手术各阶段中不作任何提示,征询病人疼痛感觉,详细记录按疼痛分级表,并客观评价镇痛效果。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范围5~25min,平均7.2min。两组病例在水分离,超声乳化,清除皮质阶段中角膜切口组3级疼痛以下发生率分别为9.2%,25.0%,12.5%;巩膜切口组分别为12.5%,22.5%,13.3%。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病例均能很好耐受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并植入囊袋内人工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率为3.8%,前囊撕裂率5.8%,无晶状体核坠入玻璃体内和眼内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表面麻醉方式行超声乳化手术是安全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手术 表面麻醉 角膜切口 巩膜切口 镇痛效果
下载PDF
白内障患者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萍 马鸣 蔡惠惠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636-638,共3页
目的:调查我院眼科白内障患者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情况。方法:抽查2009年6月~2010年1月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出院病历134份,制定合理用药评价标准,填写"住院病人抗菌药使用情况调查表",对抗菌药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调查我院眼科白内障患者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情况。方法:抽查2009年6月~2010年1月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出院病历134份,制定合理用药评价标准,填写"住院病人抗菌药使用情况调查表",对抗菌药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白内障患者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包括全身用药和局部用药。全身用药品种包括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酶抑制剂、喹诺酮类和硝基咪唑类,存在药物选择级别过高,每日给药次数不当,用药时机不当,疗程偏长,联合用药不合理问题;局部应用抗菌药有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存在用药时机不当和联合用药不合理等问题。结论:我院眼科白内障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的合理性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抗菌药 围术期 合理用药
下载PDF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后囊混浊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云福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91-1092,共2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除术后晶体后囊膜混浊的原因及预防办法。方法:对72例(90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或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随访观察2年。结果:本组72例(90眼)术后发生后囊混浊24眼,总发生率为26.67%。单纯囊外摘除术18眼发生后囊混浊...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除术后晶体后囊膜混浊的原因及预防办法。方法:对72例(90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或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随访观察2年。结果:本组72例(90眼)术后发生后囊混浊24眼,总发生率为26.67%。单纯囊外摘除术18眼发生后囊混浊8眼,占44.44%;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72眼发生后囊混浊16眼,占22.22%,明显低于前组(P<0.05)。术后随访半年、1年和2年出现后囊混浊分别为10眼(11.11%)、20眼(22.22%)和24眼(26.67%)。发生后囊混浊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24岁;无后囊混浊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9.46岁,明显高于前者(P<0.05)。结论:后囊混浊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与手术方式、患者年龄、白内障类型及随访时间等有关,但其形成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晶体上皮细胞的残留与增殖。为预防后囊混浊的发生,术中应尽可能彻底清除晶状体皮质,改进手术方式,并进一步开展有关术后抑制增殖的药物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后囊混浊 原因 预防
下载PDF
内障丸防治D-半乳糖白内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詹敏 李志英 +1 位作者 彭耀崧 王幼生 《山西中医》 2005年第3期48-50,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内障丸对D-半乳糖性白内障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0只3~4周龄SD大鼠分为5组,分别用蒸馏水、维生素E生理盐水混悬液及中、高剂量内障丸水煎剂灌胃,对照观察注射55%D-半乳糖后大鼠晶状体混浊的发生时间与程度,血清及晶状体SOD... 目的:观察中药内障丸对D-半乳糖性白内障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0只3~4周龄SD大鼠分为5组,分别用蒸馏水、维生素E生理盐水混悬液及中、高剂量内障丸水煎剂灌胃,对照观察注射55%D-半乳糖后大鼠晶状体混浊的发生时间与程度,血清及晶状体SOD、MDA含量。结果:中药组及维生素E组大鼠的白内障发生发展速度较模型组缓慢(P<0.05),各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及晶状体的SOD、MDA含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障丸通过改善大鼠体内的抗氧化系统功能,能够延缓大鼠D-半乳糖性白内障的发生和减轻其白内障发展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D-半乳糖 内障丸 实验研究
下载PDF
Fuchs综合征白内障病因探讨及摘除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奇珍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Fuchs综合征白内障的成因及Fuchs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方法:Fuchs综合征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①Fuchs综合征早期不一定有白内障,而通过手术去除白内障这一因素后,睫状体炎仍然存在。... 目的:探讨Fuchs综合征白内障的成因及Fuchs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方法:Fuchs综合征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①Fuchs综合征早期不一定有白内障,而通过手术去除白内障这一因素后,睫状体炎仍然存在。②Fuchs综合征临床表现轻缓,白内障摘出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视力恢复好。结论:①Fuchs白内障可能与睫状体炎有关。②免疫学机制不能同时解释Fuchs综合征及内源性葡萄膜炎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病因 摘除术 FUCHS综合征
下载PDF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2
9
作者 姜双东 《黑龙江医学》 2009年第5期340-342,共3页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06~2008-06间,收治的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58例(58眼),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57例视力较术...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06~2008-06间,收治的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58例(58眼),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57例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1例无变化;54例不使用药物控制眼压下降至正常,3例使用1种抗青光眼药物后,眼压<18mmHg。所有病例前房深度加深,无严重并发症。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及前房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可有效地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学 晶状体超声乳化 白内障 青光眼 闭角型
下载PDF
并发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10
作者 孙建初 李卫 +3 位作者 徐建伟 李运萍 赵伟 刘国英 《实用医药杂志》 2007年第5期545-54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中瞳孔不能散大或伴有虹膜后粘连的手术对策。方法术中先用粘弹剂或用器械分离;对伴有瞳孔闭锁/膜闭部位,可做剪切分离;对小瞳孔可做推拉扩张或行瞳孔切开等手法。然后完成超声乳化手术。结果①术后眼内反应、眼压均...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中瞳孔不能散大或伴有虹膜后粘连的手术对策。方法术中先用粘弹剂或用器械分离;对伴有瞳孔闭锁/膜闭部位,可做剪切分离;对小瞳孔可做推拉扩张或行瞳孔切开等手法。然后完成超声乳化手术。结果①术后眼内反应、眼压均有明显波动,但经用药物后很快即被控制并趋向稳定;②术后矫正视力明显提高。结论对小瞳孔或瞳孔闭锁/膜闭等并发性白内障,术前需因人而宜精心设计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术后同样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性白内障 小瞳孔 粘连 手术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白内障术后眼内炎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莉莉 张翼飞 赖铭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1084-1086,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白内障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患者11例11眼,观察其发生时间及房水、玻璃体细菌和真菌培养结果,经玻璃体切除后玻璃体腔内注射万古霉素,观察其眼部情...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白内障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患者11例11眼,观察其发生时间及房水、玻璃体细菌和真菌培养结果,经玻璃体切除后玻璃体腔内注射万古霉素,观察其眼部情况、最佳矫正视力。随访8mo~7a,平均28.6mo。结果:G+球菌4例,G-杆菌1例,病原菌检出率为45%。至随访结束术后视力提高2行以上的有9眼,占82%,视力无明显改变2眼,占18%;末次随访11眼玻璃体腔均清亮,无1例患者出现视网膜脱离等眼底并发症。结论:白内障术后眼内炎选择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万古霉素是安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炎 白内障术后 玻璃体切除 万古霉素
下载PDF
白内障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被引量:7
12
作者 邱永霞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2年第2期67-68,共2页
总结了本科对100例白内障患者实施的人性化护理,包括入院及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环境人性化,语言人性化和对家属人性化。所有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治疗,99%患者视力恢复到0.3以上达到脱盲目的。认为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 总结了本科对100例白内障患者实施的人性化护理,包括入院及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环境人性化,语言人性化和对家属人性化。所有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治疗,99%患者视力恢复到0.3以上达到脱盲目的。认为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丰富了护理工作的内涵,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患者 人性化护理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熊叶萍 程佩霞 郑丹莹 《现代临床护理》 2012年第8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对20例(40眼)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做好患者的身体和心理评估及各种术前准备;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和出院指导。...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对20例(40眼)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做好患者的身体和心理评估及各种术前准备;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和出院指导。结果手术后患者裸眼远视力为(1.12±0.24)较术前(0.24±0.20)提高,手术前后比较,t=14.7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0.2%患者远、中、近视力均满意。结论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护理,配合充分的术前评估、术前准备和精心的术后护理对提高手术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白内障 视力
下载PDF
白内障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实践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健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12期1941-1942,共2页
目的实践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对照组(B)各50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观察组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住院天数、满意率、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出院一周后... 目的实践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对照组(B)各50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观察组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住院天数、满意率、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出院一周后复诊依从性等。结果观察组满意率、相关知识掌握、出院一周后复诊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有序护理、健康教育,可以减少漏项,提高教育效果及满意度,因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白内障 健康教育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处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文东 王光洁 +2 位作者 王克华 冯曾 梅邹红 《实用医药杂志》 2002年第10期731-732,共2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中后囊膜破裂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在表面麻醉下,以巩膜隧道切口的方式对1824(1913眼)例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有后囊膜破裂晶体核及皮质进入玻璃体的患者,术中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中后囊膜破裂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在表面麻醉下,以巩膜隧道切口的方式对1824(1913眼)例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有后囊膜破裂晶体核及皮质进入玻璃体的患者,术中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处理,并对术后情况进行随访并统计学分析。结果104眼出现后囊膜破裂,晶体核进入玻璃体4眼,皮质进入玻璃体23眼。其中,有相关因素的患者发生后囊膜破裂的比例较单纯性白内障的患者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术中对发生后囊膜破裂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效果比较理想。同时,医生在选择患者方面也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后囊膜破裂 处理
下载PDF
关于医疗下乡白内障手术前后心理护理的体会
16
作者 代素敏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11期3075-3076,共2页
目的:医疗队下乡,在提供专业医疗救助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需要贯穿医疗、护理治疗整个过程。方法:采用整体护理的方法,加强与病人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结果:通过有效沟通,病人对手术和护理的满意度,较之未强调... 目的:医疗队下乡,在提供专业医疗救助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需要贯穿医疗、护理治疗整个过程。方法:采用整体护理的方法,加强与病人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结果:通过有效沟通,病人对手术和护理的满意度,较之未强调整体护理前,有了显著的提高。结论:要取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不仅要有专业的医学知识,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亲和力和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为指导。我们的整体护理贯穿了整个医疗和护理治疗过程,也包括在了医疗下乡之内。系统的整体护理,让心理护理工作在病人的治疗、预防、康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合理的护患沟通也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下乡 白内障手术 整体护理 心理护理 体会
下载PDF
我院2007年4月~2008年3月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用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语 聂绩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2023-2025,共3页
目的:调查我院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用药情况及合理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4月~2008年3月6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病历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用药包括抗菌药物(全身和局部)和辅助药(促凝血药、降低眼内压药、抗... 目的:调查我院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用药情况及合理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4月~2008年3月6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病历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用药包括抗菌药物(全身和局部)和辅助药(促凝血药、降低眼内压药、抗炎药和中成药)。全身性应用抗菌药物均为预防用药,包括β-内酰胺类、克林霉素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和氯霉素类,存在药物选择不合理、单剂量用量不当、每日给药次数不当、用药时间不合理和联合用药不合理等问题;局部应用抗菌药物有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林可霉素类,存在用药时间不当、更换药物不合理和联合用药不合理等问题。结论:我院白内障围术期用药的合理性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利用 围术期 白内障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初始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兰香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9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0例(42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资料,均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半年。比较术前、术后的视力、眼压和前房深度。结果患者术后视力...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0例(42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资料,均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半年。比较术前、术后的视力、眼压和前房深度。结果患者术后视力明显提高,眼压降低,前房深度增加,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简便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闭角型 晶状体超声乳化术 初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