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庄子的言意观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0-164,共5页
庄子的言意观上承老子,同时在"道无"的本体论基础上又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超越式的言意观,从而构筑了一个言说者—听说者的完整的审美过程。庄子的言意观对中国历代文人的文艺观及创作观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更在... 庄子的言意观上承老子,同时在"道无"的本体论基础上又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超越式的言意观,从而构筑了一个言说者—听说者的完整的审美过程。庄子的言意观对中国历代文人的文艺观及创作观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更在深层次意义上构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言意观 得意忘言
下载PDF
望文生义所致法文误解误译例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佘协斌 王璞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513-517,共5页
望文生义所致误解误译,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形:不了解词汇的多义性和搭配意义;不懂约定俗成的术语行话;不明白转义、引申义、历史或宗教意义;不清楚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具体语用意义。
关键词 翻译 词义选择 望文生义
下载PDF
“自”字连续误增新义的清理否定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瑞明 《励耘语言学刊》 2007年第2期138-163,共26页
从清代《经传释词》开始,给"自"字增加新的义项,陆续形成一种增加新义的风尚。到当代《广释词》等辞书,新增的义项竟然积累多达27个,涉及到除感叹词外的所有词类。其实它们都是仅从使句子好像讲得"通"而望文生义的。从坚持词义的系... 从清代《经传释词》开始,给"自"字增加新的义项,陆续形成一种增加新义的风尚。到当代《广释词》等辞书,新增的义项竟然积累多达27个,涉及到除感叹词外的所有词类。其实它们都是仅从使句子好像讲得"通"而望文生义的。从坚持词义的系统性与"自"的常义出发,对新增词义的共170多个例句,一一核查,可以充分证明所有新义都不能成立,而应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字 连续误增新义 望文生义 清理否定
下载PDF
“得意忘言”论的美学转换考辨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文英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36-141,共6页
魏晋玄学的“得意忘言”论对我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一些学者在对哲学命题“得意忘言”论进行蔓学转换时,无视或忽视美学与哲学两个领域中言意问题的重大差异,明显表现出重意轻言、重意轻象的倾向。其实,“得意忘言”作为魏... 魏晋玄学的“得意忘言”论对我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一些学者在对哲学命题“得意忘言”论进行蔓学转换时,无视或忽视美学与哲学两个领域中言意问题的重大差异,明显表现出重意轻言、重意轻象的倾向。其实,“得意忘言”作为魏晋玄学命题之一,有其历史与逻辑的合理性,但从美学角度看,则“得意”既不能完全“忘言”,也不能完全“忘象”,因为在审美活动中,意、言、象三者是相交相融、不可分割的审美统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意忘言”论 得意 忘言 忘象 美学转换
下载PDF
浅谈高等数学教学
5
作者 杨永举 何一农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80-84,共5页
对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从以下四个方面结合实例进行阐述:1)重视数学概念、符号教学,提醒学生勿要望文生义;2)重视传统教学技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3)深度钻研教材,化解学生的困惑;4)利用数学学科分支知识渗透教学,培养... 对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从以下四个方面结合实例进行阐述:1)重视数学概念、符号教学,提醒学生勿要望文生义;2)重视传统教学技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3)深度钻研教材,化解学生的困惑;4)利用数学学科分支知识渗透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数学 望文生义 数学符号
下载PDF
论熊十力新闻思想
6
作者 施欣 牛亚丽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62-66,共5页
熊十力对清末民初的报刊乱象持否定和批评的态度,他剀切指出报刊丧失责任感、使命感与道德感将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他倡言报刊:应担负起监督政府、引导国民的重任;宣扬和传播正确的"是非"观念和公允的"道德"标准... 熊十力对清末民初的报刊乱象持否定和批评的态度,他剀切指出报刊丧失责任感、使命感与道德感将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他倡言报刊:应担负起监督政府、引导国民的重任;宣扬和传播正确的"是非"观念和公允的"道德"标准;秉持"春秋笔法"进行言论与评价;坚持独立自主、不偏不倚、无党无派、客观公正的报道和论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十力 新闻思想 国民喉舌 春秋笔法 是非观念 道德标准
下载PDF
《全唐五代小说》校勘商议
7
作者 范崇高 李明龙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7期52-55,共4页
《全唐五代小说》是一部唐五代时期的断代小说总集,它为这一时期的文学、语言研究和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文本。但书中还存在微瑕,文中对该书的校勘提出了十余处商榷意见。
关键词 《全唐五代小说》 词义 误字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宋辽金部分”献疑
8
作者 魏景波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4-90,286-287,共7页
现在高校流行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属于"国家‘九五’规划重点教材"。其中第四卷"宋辽金部分",在诗词的语词注释、句意阐释以及疑难语词的失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推敲的地方,就此奉以疑议。
关键词 误注 句意阐释 失注
下载PDF
从汉语认知探析望文生义行为成因
9
作者 缪敏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94-98,104,共6页
望文生义是汉语母语者与生俱来的认知本能与基本途径,也是英汉翻译过程中十分常见的误译现象,这种现象的直接根源往往可以追溯到汉英分别属于表意与表音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字体系。正是这种本质上的差异,母语迁移、视觉表意文字和汉语意... 望文生义是汉语母语者与生俱来的认知本能与基本途径,也是英汉翻译过程中十分常见的误译现象,这种现象的直接根源往往可以追溯到汉英分别属于表意与表音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字体系。正是这种本质上的差异,母语迁移、视觉表意文字和汉语意合思维等原因很容易对汉语母语者的语言认知习惯和思维产生影响。为了有效避免望文生义误译现象的产生,汉语母语者应试图结合语境进行分析、了解背景文化知识和注意语言表达习惯等方法加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认知 汉语思维 英汉翻译 望文生义
下载PDF
直觉翻译与汉语“望文生义”属性——读张传彪教授“‘望文生义’刍议”
10
作者 龚帆元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年第8期86-88,共3页
"望文生义"是中国人汉语认知的基本途径,也是与生俱来的认知本能。作为一种表义符号,汉字是中国文化"比类取象"思维的产物,具有表现力强,意象丰富,适于意合的特点。"望文生义"与汉字汉语之间存在着一种... "望文生义"是中国人汉语认知的基本途径,也是与生俱来的认知本能。作为一种表义符号,汉字是中国文化"比类取象"思维的产物,具有表现力强,意象丰富,适于意合的特点。"望文生义"与汉字汉语之间存在着一种与生俱来且天经地义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形文字 意合 英·汉翻译 望文生义
下载PDF
颜师古《汉书注》讹误举隅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艳梅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68,共4页
唐初颜师古的《汉书注》,学界一致视之为研究《汉书》的必读之书。但由于种种原因,颜师古注有些与《汉书》本义相戾。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对此多有匡正,梳理这些匡正,总结颜注讹误的主要类型,是有一定意义的。
关键词 颜师古注 缘讹生训 望文生训 误释词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