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林盘龙洞岩溶表层带土壤CO2浓度的季节变化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涛 曹建华 +5 位作者 张美良 黄艳梅 陈家瑞 严毅萍 李光超 朱晓燕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1年第3期348-353,共6页
以桂林盘龙洞岩溶实验场为例,选择岩溶洼地里的坡地和洼地2个样地,通过长期定时监测土壤CO2浓度变化,表明:(1)土壤CO2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夏季(6—8月)土壤CO2浓度是其它时期的2~3倍,并显示与气温、降水和生物活... 以桂林盘龙洞岩溶实验场为例,选择岩溶洼地里的坡地和洼地2个样地,通过长期定时监测土壤CO2浓度变化,表明:(1)土壤CO2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夏季(6—8月)土壤CO2浓度是其它时期的2~3倍,并显示与气温、降水和生物活动密切相关;(2)洼地地段土壤CO2浓度比坡地地段要高,尤其夏季时洼地比坡地高近1000mg/m2;(3)在垂直剖面上,大多数的情况下土壤CO22浓度随土壤深度的递增而升高,但在雨季时坡地(-50cm与-80cm处)和洼地(-80cm与-100am处)的土壤CO2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盘龙洞 岩溶表层带 土壤co2 气温
下载PDF
福建仙云洞空气CO2浓度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欢 曹奇 +3 位作者 李苗发 王芳 雷国良 蔡炳贵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8年第4期34-40,共7页
洞穴CO_2浓度是影响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沉积和溶蚀的重要因素之一,洞穴CO_2浓度与洞内外空气交换、裂隙流(滴)水以及洞穴空间形态等因素有关。因此,洞穴空气CO_2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调控因素不仅是洞穴古气候重建研究的基础,同时也是洞穴... 洞穴CO_2浓度是影响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沉积和溶蚀的重要因素之一,洞穴CO_2浓度与洞内外空气交换、裂隙流(滴)水以及洞穴空间形态等因素有关。因此,洞穴空气CO_2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调控因素不仅是洞穴古气候重建研究的基础,同时也是洞穴旅游开发设计和洞穴资源保护的基础。对福建仙云洞的整个洞穴系统的CO_2浓度、温度进行了系统的野外现场测试,获得该洞穴夏季CO_2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洞穴结构、地下河分布等要素初步分析了夏季仙云洞洞穴空气CO_2浓度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古气候重建和洞穴旅游开发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1)夏季洞穴空气CO_2浓度变化介于400~2 800 u L·L-1,近洞口洞道、北洞和南洞之间空间差异显著,主要受洞穴结构特征和裂隙水分布控制;(2)近洞口(0~200 m)洞道宽大,总体倾斜向下,受洞穴内外空气交换的影响,CO_2浓度低,自洞口约400 u L·L-1逐渐增高到约550 uL·L-1,温度则快速下降。在距洞口约200 m,洞穴分叉,进入南北2个支洞系统后,CO_2浓度快速上升,但南北2个支洞系统CO_2浓度变化特征迥异;(3)北洞CO_2浓度相对较低,介于400~2 000 u L·L-1之间变化,不同洞道之间波动幅度大,这与北洞多变的洞道形状、时断时续的地下河以及不均匀的裂隙水分布有关,在部分裂隙水发育的洞道CO_2浓度异常增高,而在通风较好的平直洞道以及无裂隙水发育的地下河洞道CO_2浓度异常降低;(4)南洞则非常稳定,CO_2基本维持在2 250 u L·L-1左右,除了相对封闭且裂隙水发育的田园洞厅浓度稍高;(5)南洞相对封闭的洞穴环境,其石笋较北洞更适合开展古温度和古环境的重建工作;北洞更适合进行旅游开发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 空间分布 仙云洞 福建
下载PDF
贵州大风洞洞穴空气CO2浓度及滴水水化学与洞穴通风的响应 被引量:4
3
作者 安丹 周忠发 +3 位作者 范宝祥 薛冰清 朱粲粲 石亮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38-345,352,共9页
为探究岩溶关键带碳循环机制,揭示洞穴通风对洞穴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在2018年国庆期间对贵州绥阳大风洞洞内空气环境指标(温度、湿度、CO 2浓度)和滴水水化学指标(温度,pH值,EC,Ca 2+,HCO-3)进行为期7 d的连续自动监测,并运用系统分析... 为探究岩溶关键带碳循环机制,揭示洞穴通风对洞穴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在2018年国庆期间对贵州绥阳大风洞洞内空气环境指标(温度、湿度、CO 2浓度)和滴水水化学指标(温度,pH值,EC,Ca 2+,HCO-3)进行为期7 d的连续自动监测,并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各要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受游客数量、洞道结构的影响,洞穴空气CO 2浓度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特征;与2#(神泉玉露)点相比,1#(夜明珠)点位于大风洞主洞道,洞腔体积较大,洞道较宽,洞穴空气CO 2浓度增加幅度及变化幅度表现为2#>1#。(2)洞穴通风效应与洞穴滴水水化学相关性显著。洞穴通风与lg P CO 2(w)呈反相关,与pH值,SIc和SId为正相关;受监测点洞道结构、通风效应和滴水水量的影响,洞穴通风与1#点的Ca 2+和HCO-3浓度变化呈反相关关系,与2#点的相关性不显著。(3)不同通风模式下,不同监测点的水气CO 2分压差及沉积环境存在差异。当ΔT v>0时,洞穴属于积极通风状态,洞穴空气CO 2浓度降低,ΔP CO 2>0,有利于洞穴景观的沉积;反之,洞穴沉积物趋向于产生溶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洞穴 通风效应 虚拟温度差 co2浓度 滴水水化学
下载PDF
THE CASE STUDY ON THE EFFECT OF CO_2 IN CAVE ATMOSPHERE ON STABILITY OF SPELEOTHEM SCENERY IN YAOLIN CAVE,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8
4
作者 Song Linhua Yang Jingrong Lin Junshu Group of Karstology and Speleology, Institute of Geography, CAS, Beijing 100101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Wang Laihong Administration of Yaolin Cave, Tonglu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311500 People’s Republic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1997年第3期26-36,共11页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t activities and the facilities in the show cave, the closed system of show cave has been changed into the complicated open system. The great number of the visitors and the landscap...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t activities and the facilities in the show cave, the closed system of show cave has been changed into the complicated open system. The great number of the visitors and the landscape lights give great deal of thermoenergy to the show cave system, especially the high intensive lights make the temperature nearby goes up very fast and reduce the humidity. After the visitors leaving and the lights switching off, the temperature goes down and humidity increases even upto saturation, the condensation taken place. In the dry seasons, the cave humidity is relative low, even down to 40 50 percent. The administrations of show cave rushes the water to clean the touristic trails and keep the high humidity as to protect the cave environment. Under the function of artificial readjustment, the humidity of Yaolin cave atmosphere reaches to 97-100 percent throughtout the ye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w cave tourist flow condensation water fog water KARST co2 content.
下载PDF
高河矿综放工作面CO2防灭火技术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闫绍辉 《山东煤炭科技》 2020年第10期107-109,115,共4页
以高河矿W1309综放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对液态CO2防灭火技术进行了研究及使用,确定了注入液态CO2孔位置及注入压力,同时对工作面不同位置及回采巷道内CO等相关易燃气体浓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液态CO2防灭火效果显著。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防灭火 液态co2
下载PDF
重庆雪玉洞CO_2浓度变化的自然与人为因素探讨 被引量:24
6
作者 王翱宇 蒲俊兵 +1 位作者 沈立成 何阳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2-277,共6页
通过对重庆雪玉洞洞穴CO2浓度、地下河CO2分压及地下河水、滴水次生沉积物稳定碳同位素δ13C等地球化学指标进行的完整水文年监测,并结合该洞以往的CO2短期观测记录,发现洞内与CO2相关的环境因子均存在显著的季变性,其总体特征是:CO2浓... 通过对重庆雪玉洞洞穴CO2浓度、地下河CO2分压及地下河水、滴水次生沉积物稳定碳同位素δ13C等地球化学指标进行的完整水文年监测,并结合该洞以往的CO2短期观测记录,发现洞内与CO2相关的环境因子均存在显著的季变性,其总体特征是:CO2浓度夏高冬低,δ13C夏轻冬重。对比每月游客量变化,发现人为因素对洞穴CO2环境的改变远弱于自然因素,洞内发育的常年地下河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地下河的存在使不同相态的碳在洞内快速流动交换以达到平衡,从而在"质"上(同位素比)和"量"上(浓度)反映外部环境的季节变化,又使得各项地球化学指标在每年的4月和11月换季时呈现突变特征。可推断雪玉洞CO2的改变来源于地下河对洞穴上部土壤CO2的传递,最终归因于土壤层生物活动对季节气候条件变化的响应。而雪玉洞地下河在CO2变化过程中的传递作用十分突出,可作为同类型洞穴的借鉴,为旅游开发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雪玉洞 二氧化碳浓度 稳定碳同位素 季节变化 人为因素
下载PDF
织金洞洞穴环境CO_2浓度的空间变化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强 周忠发 +5 位作者 张绍云 曹明达 谢雅婷 张结 殷超 潘艳喜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2016年第6期654-662,共9页
为进一步探究织金洞CO_2浓度空间迁移变化特征,以2015年"五一""十一"两次昼夜连续监测为基础,运用IDW插值法,对比分析其在旅游淡旺季期间不同时段的空间变化,得出以下结论:(1)织金洞的CO_2浓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分段... 为进一步探究织金洞CO_2浓度空间迁移变化特征,以2015年"五一""十一"两次昼夜连续监测为基础,运用IDW插值法,对比分析其在旅游淡旺季期间不同时段的空间变化,得出以下结论:(1)织金洞的CO_2浓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分段变化特征,洞口带和内部带分别代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波动,内部带以#21为分界,通过水平对流扩散或累积,使CO_2浓度最大值往前半段平移;(2)织金洞CO_2浓度变化同时受洞腔结构等环境因子、季节变化和游客活动的影响,以"五一""十一"两个时间段为分界的累积效应表明,游客活动大于季节变化的影响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洞穴环境 co2浓度 IDW空间插值法 织金洞
下载PDF
织金洞CO_2浓度空间分布与昼夜变化的规律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强 周忠发 +1 位作者 陈全 谢雅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18-27,共10页
为获取织金洞CO2浓度的连续昼夜变化情况,分别以4 h为间隔,对洞内41个点和以15 min间隔对洞内4个监测点,进行连续昼夜监测分析。研究表明:1织金洞中稳定段CO2浓度变化与海拔的相关性较高,集中在距入口相对高差20 m范围内变动,洞口段CO... 为获取织金洞CO2浓度的连续昼夜变化情况,分别以4 h为间隔,对洞内41个点和以15 min间隔对洞内4个监测点,进行连续昼夜监测分析。研究表明:1织金洞中稳定段CO2浓度变化与海拔的相关性较高,集中在距入口相对高差20 m范围内变动,洞口段CO2空间变化差异主要与洞道结构和裂隙发育情况有关,其水平对流强度大于其垂直下沉;2观测期间洞内CO2浓度呈类正弦曲线的准周期昼夜变化,分别以19:0020:00和03:0004:0008:00为峰值和谷值;3织金洞CO2浓度变化受旅游活动、洞穴内外空气对流交换扩散及滴水脱气过程的多重影响,30年对外旅游开放使洞内温度升高23.5℃,CO2浓度升高约50 mg/L,初步说明整体上自然因素强于游客活动的影响;旅游旺季游客活动明显增强。深入研究其不同尺度时空变化,有助于揭示洞穴微气候变化及其与大气间交换响应的耦合过程及洞穴系统的碳循环特征与源汇关系,进而分析次生沉积物的沉积与再溶蚀机制,为开发和保护织金洞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环境 co2浓度 空间分布 昼夜变化 织金洞
下载PDF
山东沂源九天洞洞穴环境变化监测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晓青 周长春 +1 位作者 孙小银 武传震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96,共6页
为改善九天洞洞穴环境质量及保护洞穴景观提供科学依据,2006年5月1-5日和2006年7月28-30日曾两度对该洞的洞穴空气温度、湿度、CO2浓度和游客量的变化进行实地监测。结果表明,九天洞CO2浓度受游客数量影响,具有明显累积效应,其中灵霄玉... 为改善九天洞洞穴环境质量及保护洞穴景观提供科学依据,2006年5月1-5日和2006年7月28-30日曾两度对该洞的洞穴空气温度、湿度、CO2浓度和游客量的变化进行实地监测。结果表明,九天洞CO2浓度受游客数量影响,具有明显累积效应,其中灵霄玉塔(测点11)CO2浓度最高,日平均值为11250ppm;CO2浓度之高,国内外颇为罕见;而洞穴温度兼受洞穴滴水及洞穴形态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变化幅度;洞穴湿度除了受天气影响外,游客呼吸对封闭洞段湿度增大也有一定的贡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洞穴 温度 湿度 co2浓度 游客数量 山东沂源
下载PDF
黄龙洞旅游开发对洞内生态环境和人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悦丰 严斧 晏海清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2-104,112,共4页
 通过对黄龙洞年内不同季节定点测定,同时与对旅游影响还不大的龙王洞对比测定,作者发现黄龙洞洞内空气CO2浓度的明显变化主要受客流量的影响。旅游旺季和黄金周客流量急剧增长带来的洞内空气CO2浓度大幅度增长,有利于岩溶作用,但洞内...  通过对黄龙洞年内不同季节定点测定,同时与对旅游影响还不大的龙王洞对比测定,作者发现黄龙洞洞内空气CO2浓度的明显变化主要受客流量的影响。旅游旺季和黄金周客流量急剧增长带来的洞内空气CO2浓度大幅度增长,有利于岩溶作用,但洞内黑暗、高湿、低温的生态环境,对洞内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有害。洞穴内岩溶景观的变化,主要受漫长的自然岩溶过程的影响,与洞内开发旅游活动的关系不大,但与洞顶山地植被保护状况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龙洞 黄金周 旅游活动 客流量 旅游开发 旅游旺季 生态环境 影响 身体健康 空气
下载PDF
重庆芙蓉洞洞穴水DIC-δ^(13)C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春霞 李廷勇 +6 位作者 韩立银 李俊云 袁娜 王海波 张涛涛 赵鑫 周菁俐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9-306,共8页
为了研究芙蓉洞滴水和池水中溶解无机碳碳同位素(DIC-δ^(13)C)的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及其气候环境指示意义,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对芙蓉洞进行了洞穴监测。结果显示芙蓉洞山体土壤CO_2浓度和洞内空气CO_2浓度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 为了研究芙蓉洞滴水和池水中溶解无机碳碳同位素(DIC-δ^(13)C)的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及其气候环境指示意义,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对芙蓉洞进行了洞穴监测。结果显示芙蓉洞山体土壤CO_2浓度和洞内空气CO_2浓度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半年浓度偏高,冬半年浓度偏低,受温度和降水量的共同影响。芙蓉洞5个滴水点的DIC-δ^(13)C平均值为-8.98‰,两个池水点的DIC-δ^(13)C平均值为-6.98‰,池水的DIC-δ^(13)C比滴水的重2‰。对应2013年7月的干旱气候,洞穴水DIC-δ^(13)C在10月相应出现明显偏重值,偏轻的DIC-δ^(13)C值则是对湿润气候的滞后响应。洞穴水的DIC-δ^(13)C变化对地表气候的响应具有明显的滞后期。洞穴水DIC-δ^(13)C主要受土壤CO_2的影响,基岩溶解作用、包气带的开放性等因素也会对洞穴水DIC-δ^(13)C造成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时间尺度上,洞穴水DIC-δ^(13)C变化响应了当地降水量以及地表湿润状况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水DIC-δ^13C 土壤CO_2浓度 水化学特征 温度和降水 芙蓉洞
下载PDF
基于岩溶洞穴旅游活动中洞穴环境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晓燕 张美良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6-431,共6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岩溶洞穴旅游活动日益频繁,使得对洞穴环境的综合研究以及洞穴旅游管理变得尤为重要。通过调研国内外岩溶洞穴旅游管理的现状,结合岩溶洞穴环境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岩溶洞穴环境因子,如温度、相对湿度、洞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岩溶洞穴旅游活动日益频繁,使得对洞穴环境的综合研究以及洞穴旅游管理变得尤为重要。通过调研国内外岩溶洞穴旅游管理的现状,结合岩溶洞穴环境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岩溶洞穴环境因子,如温度、相对湿度、洞穴CO2浓度等,对岩溶景观的影响,探讨溶洞环境的自净能力以及景观保护与修复措施等问题;针对目前岩溶洞穴旅游开发的有限空间与无序客流的矛盾,提出了合理调控洞穴旅游客流量,增强洞穴旅游景观资源保护意识,从地学、旅游、环境以及健康等角度评估和开发洞穴,使旅游活动对环境因子的影响限制在可控范围,实现洞穴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洞穴 环境因子 温度 相对湿度 洞穴co2浓度
下载PDF
塔河缝洞型超稠油油藏二氧化碳驱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蒲万芬 孙波帅 +2 位作者 李一波 郭臣 刘元爽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3-126,157,共4页
塔河油田YQ区块是典型的碳酸盐岩缝洞型超稠油油藏,其溶洞分布的随机性和裂缝尺度的多样性使常规开采方式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由于CO_2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注CO_2成为一种新型开采缝洞型超稠油油藏方法。结合YQ区块油藏特点制作了... 塔河油田YQ区块是典型的碳酸盐岩缝洞型超稠油油藏,其溶洞分布的随机性和裂缝尺度的多样性使常规开采方式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由于CO_2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注CO_2成为一种新型开采缝洞型超稠油油藏方法。结合YQ区块油藏特点制作了缝洞岩心模型,开展了不同注入压力和注入量的CO_2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并对气窜后原油和产出气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注气压力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原油采收率降低;注气压力为53 MPa,注气量为6.5倍孔隙体积时最为经济合理;气窜后CO_2对该区块超稠油抽提作用主要是抽提组分C_(20)—C_(31)。依据气油比和原油采收率曲线图,建议现场注气时,当油井气油比超过2 700时关闭该油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超稠油 co2驱油 塔河油田
下载PDF
旅游活动对溶洞碳酸钙沉积景观影响及保护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静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0-144,共5页
随着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多的溶洞旅游资源在我国被开发,其中的碳酸钙沉积景观是主要的旅游吸引物之一,由于其形成环境比较封闭,随着开放时间的推移,都不同程度出现了风化、破损现象,因此溶洞景区一般被视为生命周期较短。为了实现旅游资... 随着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多的溶洞旅游资源在我国被开发,其中的碳酸钙沉积景观是主要的旅游吸引物之一,由于其形成环境比较封闭,随着开放时间的推移,都不同程度出现了风化、破损现象,因此溶洞景区一般被视为生命周期较短。为了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溶洞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体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理念,本文从碳酸钙沉积景观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入手,通过分析洞穴水溶液中CO2溶解度影响因子,即水溶液温度和水溶液与洞穴环境之间的CO2分压差(ΔPCO2),从旅游活动的影响角度,对游客的热源与CO2源效应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游客影响和景观形成过程研究的措施,即采用分流游客和水文地球化学实验方法进行景观保育以及科学的开发管理作为旅游溶洞碳酸钙沉积景观保护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溶洞 沉积景观 co2溶解度 保护研究
下载PDF
贵州织金洞20年CO_2浓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红 罗时琴 +1 位作者 杨庆东 彭熙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68-1270,共3页
洞穴空气中CO2的浓度对洞穴环境、洞穴景观以及游客舒适度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对比研究了织金洞20年前后CO2浓度的变化规律,分析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①自1989年以来,洞内CO2浓度总体呈上升趋势;②节假日洞内CO2浓度比非节假日平均高出0... 洞穴空气中CO2的浓度对洞穴环境、洞穴景观以及游客舒适度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对比研究了织金洞20年前后CO2浓度的变化规律,分析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①自1989年以来,洞内CO2浓度总体呈上升趋势;②节假日洞内CO2浓度比非节假日平均高出0.030%;③无论是淡季还是旺季,洞穴中部CO2浓度比进口和出口高0.100%左右;④游客数量对洞内CO2浓度影响较大;⑤洞穴自净能力有限,每天自净约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金洞 co2 变化规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桂林凉风洞洞穴空气及滴水水化学对区域环境的响应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夏 潘谋成 +5 位作者 殷建军 汪智军 朱晓燕 杨会 张美良 曹建华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3-520,共8页
针对广西桂林凉风洞洞穴空气(CO_(2)、δ^(13)C_(CO2))和滴水的物理、化学指标(水温、电导率、pH、Ca^(2+)、HCO_(3)^(-))开展一年监测。结果表明:受到洞穴上覆土壤层CO_(2)的影响,洞穴空气CO_(2)和δ^(13)C_(CO2)分别呈现出明显夏季高... 针对广西桂林凉风洞洞穴空气(CO_(2)、δ^(13)C_(CO2))和滴水的物理、化学指标(水温、电导率、pH、Ca^(2+)、HCO_(3)^(-))开展一年监测。结果表明:受到洞穴上覆土壤层CO_(2)的影响,洞穴空气CO_(2)和δ^(13)C_(CO2)分别呈现出明显夏季高、偏轻,冬季低、偏重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各个监测点CO_(2)和δ^(13)C_(CO2)存在差异的主要因为是受到洞穴内部结构的阻隔作用,以及土壤层CO_(2)在岩溶表层带不同滞留时间的影响,但是δ^(13)C_(CO2)变化相对于CO_(2)对于外界环境的响应更加灵敏,且不同季节洞穴的通风模式差异使得洞穴空气CO_(2)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夏季土壤CO_(2)为主要影响因素、冬季大气CO_(2)为主要影响因素。与此同时,洞穴滴水水化学指标也均表现出明显季节性变化特征。虽然雨季携带进入管道或裂隙的CO_(2)增加,但是与表层岩溶带“老水”混合使其整体上呈现为缓慢上升。桂林地区季节性干旱使得洞穴顶部入渗水补给量减少,导致对围岩的溶解量相对降低,使其成为水化学指标快速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此外,每个滴水点的水化学指标变幅因其径流路径的不同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风洞 洞穴co2 δ13Cco2 水化学特征
下载PDF
兴文石海天泉洞CO_2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税伟 胡溢 +5 位作者 张斌 苏正安 王晨懿 任德友 徐学义 程金屏 《四川地质学报》 2009年第S1期1-6,共6页
采用GM70手持式二氧化碳测试仪等测量仪器,对兴文石海洞乡天泉洞内CO2浓度进行测量。根据对天泉洞2008年7、8月CO2浓度的实测数据资料,从高程、洞道横断面大小、洞道深度、游客等影响因素对CO2浓度分布的影响进行分析,给出了洞内CO2的... 采用GM70手持式二氧化碳测试仪等测量仪器,对兴文石海洞乡天泉洞内CO2浓度进行测量。根据对天泉洞2008年7、8月CO2浓度的实测数据资料,从高程、洞道横断面大小、洞道深度、游客等影响因素对CO2浓度分布的影响进行分析,给出了洞内CO2的分布特征。研究发现:高程对CO2浓度影响较小;洞道越深、洞断面越小,CO2浓度越大;游客对溶洞内CO2浓度贡献很大;目前洞内CO2浓度还不足以威胁到游客的身体健康。得出的结论和实测数据为保护游客身体健康和洞穴旅游开发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文世界地质公园 天泉洞 co2浓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岩溶洞穴内气候环境因子关系分析——以贵州省织金洞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殷超 周忠发 +4 位作者 曹明达 张结 张强 张绍云 潘艳喜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4-424,共11页
织金洞为旅游洞穴,且洞内竖井以及裂隙较多,洞内封闭环境较差,因此随着洞外大气环境的变化和游客量的波动,存在夏秋两季洞内CO2浓度、湿度均高于冬春两季的现象。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经对织金洞内CO2浓度、气压、气温、湿度等气候... 织金洞为旅游洞穴,且洞内竖井以及裂隙较多,洞内封闭环境较差,因此随着洞外大气环境的变化和游客量的波动,存在夏秋两季洞内CO2浓度、湿度均高于冬春两季的现象。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经对织金洞内CO2浓度、气压、气温、湿度等气候环境数据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得出:夏秋两季气温与CO2浓度呈现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2876和-0.65616,冬春两季则呈正相关,两季CO2浓度与气温的相关系数r分别达0.85452和0.93846;洞内气候环境因子除湿度与温度的关系外,各环境因子间在SINE函数基础上拟合度较高,拟合度大部分处于0.6~O.8之间。洞内各气候环境因子的关系,经分析认为可能由于洞内外气流交换状况的季节性变化以及外界大气降水、洞内水量、上覆土壤CO2、游客量、照明设施等因素共同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 季节变化 非线性回归 织金洞
下载PDF
雪玉洞上覆土壤CO_2变化及对表层岩溶泉水化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晓晓 殷建军 +1 位作者 徐尚全 沈立成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5-89,共5页
通过对雪玉洞上方山神庙和火石垭两处土壤CO2和出露于上覆基岩中的红庙水井和一碗水两处表层岩溶泉水化学特征近1年的监测,发现各深度(20,30,60cm)土壤CO2浓度在300~30 000ml/m3范围内变化,呈现夏秋高、冬春低的特点。其中火石垭土壤CO... 通过对雪玉洞上方山神庙和火石垭两处土壤CO2和出露于上覆基岩中的红庙水井和一碗水两处表层岩溶泉水化学特征近1年的监测,发现各深度(20,30,60cm)土壤CO2浓度在300~30 000ml/m3范围内变化,呈现夏秋高、冬春低的特点。其中火石垭土壤CO2浓度在2011年10月3个不同深度土壤层都出现明显低值,指示了外界干湿条件的变化。随深度的增加,土壤CO2浓度表现出递增的趋势,但是受不同因素的影响不同地点、不同土壤层中CO2浓度的变化有所不同。表层岩溶泉水化学对土壤CO2浓度的变化具有较好的响应,Ca2+、HCO3-、电导率(EC)与土壤CO2浓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夏秋高、冬春低的特点。pH值与土壤CO2浓度的变化趋势相反,呈现夏秋低、冬春高的特点。全年表层岩溶泉水的方解石饱和指数(SIc)>0,Ca2+处于饱和状态,但季节变化明显。二氧化碳分压(P(CO2))与方解石饱和指数变化趋势相反,二者在2011年10月都出现极值,反映出表层岩溶泉水化学的变化受土壤CO2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co2 表层岩溶泉 水化学 重庆雪玉洞
下载PDF
北京石花洞空气环境主要因子季节性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班凤梅 蔡炳贵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32-137,共6页
洞穴大气CO2浓度不仅是影响洞穴沉积物沉积(或者溶蚀)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在旅游洞穴,它关系到沉积物景观的稳定性以及旅游环境的舒适性。本文通过对石花洞洞穴大气温度、湿度及CO2浓度近4个水文年的观测,结果表明:(1)洞穴温度在1... 洞穴大气CO2浓度不仅是影响洞穴沉积物沉积(或者溶蚀)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在旅游洞穴,它关系到沉积物景观的稳定性以及旅游环境的舒适性。本文通过对石花洞洞穴大气温度、湿度及CO2浓度近4个水文年的观测,结果表明:(1)洞穴温度在15℃上下波动,夏季约高1℃,主要与洞内外温差的季节性变化和旅游活动有关;(2)洞穴CO2浓度随着大气温度上升而缓慢升高,至每年的7月上旬雨季来临时,气温、降水及土壤中CO2大幅提高,降水溶解大量的土壤CO2并渗入洞穴中,导致洞穴CO2浓度迅速上升,8月观测到的最高浓度可达到4 334ppm,在雨季结束后,随着大气温度降低,CO2浓度缓慢下降,2月份平均值达到最低,为360~458 ppm。另外,在5月份和10月份的旅游黄金周,旅游人数的增加,洞穴CO2浓度异常增高。在进行洞穴管理与规划时,应综合考虑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洞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 季节性变化 旅游活动 北京石花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