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7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CD1d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1
作者 刘传霞 陈欣 +4 位作者 王晓 李雪雯 李婷婷 翁长江 郑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20-1628,共9页
[目的]制备猪源CD1d的多克隆抗体,为探究猪CD1d蛋白在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了猪CD1d基因,并将其同源重组至pGEX-6p1载体中,构建了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GEX-6p1-C... [目的]制备猪源CD1d的多克隆抗体,为探究猪CD1d蛋白在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了猪CD1d基因,并将其同源重组至pGEX-6p1载体中,构建了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GEX-6p1-CD1d。将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并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表达的GST-CD1d重组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WB)方法鉴定,SDS-PAGE结果显示约50 ku处有一条明显的条带,该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然后利用谷胱甘肽琼脂糖亲和层析方法进行蛋白纯化,将纯化的GST-CD1d蛋白与等体积的弗氏完全佐剂混合乳化后,将纯化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采用颈背部多点皮下注射,免疫剂量为200μg/只,首免后第3周和第5周分别进行二免和三免,均采用弗氏不完全佐剂乳化,方法和剂量与首免相同。三免后第7天,通过耳缘静脉采血分离血清。首免后第7周进行第四次免疫,一周后心脏采血。该抗体经Protein G亲和层析纯化后冻存于-80℃冰箱。通过WB和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瞬时转染表达的外源CD1d蛋白和猪原代巨噬细胞(PAMs)表达的内源CD1d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定位情况。同样,制备的CD1d抗体可以将外源瞬时转染表达的CD1d通过IP拉下。为了探究CD1d在ASFV感染早期的情况,将ASFV接种于PAMs,制备ASFV感染0、15、30、60 min的样品,以CD1d为一抗,通过WB检测了CD1d蛋白的表达情况。在HEK293T细胞共转pCAGGS-HA-CD1d和pCAGGS-Flag-CD2v质粒,24 h后收取细胞裂解,加入Flag beads过夜结合蛋白,通过WB检测互作情况染,同时,质粒共转染于共聚焦小皿中的HEK293T细胞,用标签抗体对其进行孵育,选择相应的荧光二抗,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D1d与CD2v在细胞中共定位情况。采用Co-IP验证CD1d与ASFV外囊膜蛋白CD2v的相互作用。[结果]原核表达的GST-CD1d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在感受态细胞中,分子质量约为35 ku;实验兔4次免疫CD1d重组蛋白后采血并分离血清,纯化的抗体经SDS-PAGE检测在45和25 ku处各出现一条特异性条带,分别为CD1d抗体的重链与轻链。以纯化的CD1d蛋白作为免疫原制备的兔抗CD1d抗体包含重链和轻链,且具有较好纯度;该抗体能够通过WB和IFA鉴定瞬时转染的外源以及PAMs内源CD1d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定位。进一步检测结果显示,ASFV感染PAMs后,CD1d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并且WB和IFA结果显示CD1d与ASFV编码的外囊膜蛋白CD2v存在相互作用和共定位。[结论]通过原核表达技术制备了CD1d的抗体,为进一步探究CD1d蛋白在ASFV感染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d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非洲猪瘟病毒 cd2v蛋白
下载PDF
IL-17D调控CD93^(+)CTL在肺脏肿瘤微环境中的杀伤功能及桔梗的促进作用
2
作者 杨雯越 张庆国 +3 位作者 张珊 王悦 王丽 姚成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5-930,938,共7页
目的:探讨IL-17D调控CD93^(+)CTL在肺脏肿瘤微环境(TME)中的杀伤功能及桔梗(PG)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PG或IL-17D处理小鼠肺脏B16黑色素瘤模型和对照小鼠,观察肺脏肿瘤克隆形成;应用单细胞测序、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肿... 目的:探讨IL-17D调控CD93^(+)CTL在肺脏肿瘤微环境(TME)中的杀伤功能及桔梗(PG)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PG或IL-17D处理小鼠肺脏B16黑色素瘤模型和对照小鼠,观察肺脏肿瘤克隆形成;应用单细胞测序、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肿瘤小鼠肺脏IL-17D表达变化;采用单细胞测序、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小鼠肺脏CD93^(+)CTL含量、细胞表型和功能因子改变(包括CD107a、穿孔素、颗粒酶B、趋化因子CCL2、CXCL9及趋化因子受体CCR2、CXCR3等);利用EL4细胞系,采用Western blot、RT-PCR检测桔梗皂苷D对IL-17D及其转录调控因子NRF2表达的作用。结果:小鼠肺脏CD93^(+)CTL较CD93−CTL高表达穿孔素、CD107a等细胞毒性效应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CXCR3、CCR2等,而颗粒酶B分泌能力无显著差异;小鼠肺脏肿瘤模型中,肺脏IL-17D表达及其CD93^(+)CTL含量明显下降(P<0.001);肿瘤小鼠经IL-17D回补实验,或经PG处理10 d后,肺脏IL-17D和CD93^(+)CTL比例和数量明显增多(P<0.05),肿瘤克隆明显减少。同时,肿瘤局部CD93^(+)CTL募集和功能相关细胞因子CCL2、CXCL9、IL-17D等表达明显上调。PG对IL-17D的上调作用在EL4细胞系体外实验中也得到了验证,桔梗皂苷D可显著上调EL4细胞IL-17D及其转录调控因子NRF2表达。结论:中药PG及其提取物可上调肺脏IL-17D表达,增强肺脏CD93^(+)CTL浸润和杀伤功能,拮抗肿瘤在肺脏的恶性进展,是PG改善肺脏TME的重要药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IL-17d cd93 CTL 肺脏 穿孔素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心力衰竭血清中DCs与CD4^(+)T细胞共培养的影响
3
作者 赵玲婕 李倩 +4 位作者 陈波洋 周艳 高洁 柴艺汇 陈云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06-311,共6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icariin,ICA)对心力衰竭血清中Dahl盐敏感大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与CD4^(+)T细胞共培养中CD4^(+)T细胞分化为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Th)17、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s,Treg)的影响。...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icariin,ICA)对心力衰竭血清中Dahl盐敏感大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与CD4^(+)T细胞共培养中CD4^(+)T细胞分化为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Th)17、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s,Treg)的影响。方法将50只SPF级5周龄雄性Dahl盐敏感大鼠(模型组)及同龄10只雄性Dahl盐抵抗大鼠(正常组)喂养至18周龄后麻醉制备心力衰竭血清与正常血清;收集分离2种大鼠的DCs与CD4^(+)T细胞,经流式细胞仪鉴定CD4^(+)T细胞纯度后将DCs和CD4^(+)T细胞按照110的比例共培养,共培养的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血清),模型组(心力衰竭血清),模型组^(+)维生素D组,模型组^(+)ICA高、中、低剂量组。药物干预24 h后收集细胞标本。流式细胞仪检测DCs和CD4^(+)T细胞共培养中Th17、Treg的阳性表达比例;ELISA检测DCs与CD4^(+)T细胞共培养上清液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IL-6、IL-12、IL-10的水平。结果ICA与维生素D的治疗结果趋势一致,均可显著降低Th17细胞阳性表达率及Th17/Treg比值(P<0.01),升高Treg阳性表达率(P<0.01);显著升高IL-10水平(P<0.01),降低IL-17、TGF-β1、IL-6、IL-12水平(P<0.05)。结论ICA与维生素D能通过调节机体内Th17/Treg的平衡,降低促炎细胞因子IL-17、TGF-β1、IL-6、IL-12与升高抑炎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来治疗心力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cd4^(+)T细胞 心力衰竭 淫羊藿苷 维生素d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哮喘患儿血清维生素D、CD5L、补体C3、IgE水平变化及与病情和炎症反应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覃军 陈玲 +1 位作者 邓蓉蓉 胡荆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0-15,共6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哮喘患儿血清维生素D、CD5抗原样蛋白(CD5L)、补体C3、免疫球蛋白E(IgE)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确诊的55例MPP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哮喘患儿血清维生素D、CD5抗原样蛋白(CD5L)、补体C3、免疫球蛋白E(IgE)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确诊的55例MPP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期来该院就诊的55例MPP但无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维生素D、CD5L、补体C3、补体C4、IgG、IgM、IgE、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结果观察组维生素D、CD5L低于对照组,补体C3、补体C4、IgG、IgM、IgE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VC、FEV1、PEF低于对照组,TNF-α、MMP-2、MMP-9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TGF-β_(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滴度组维生素D低于低滴度组,补体C3、IgG、IgM、IgE高于低滴度组(P<0.05)。高滴度组与低滴度组CD5L、补体C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滴度组FVC、FEV1、PEF低于低滴度组患者,TNF-α、MMP-2、MMP-9高于低滴度组(P<0.05)。高滴度组与低滴度组TGF-β_(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PP合并哮喘患儿的血清维生素D与TNF-α、MMP-2和MMP-9呈负相关(r=-0.471、-0.663和-0.682,均P<0.05);CD5L与TNF-α、MMP-2、MMP-9呈负相关(r=-0.502、-0.610和-0.634,均P<0.05);TNF-α与补体C3、补体C4、IgG、IgM、IgE测定值水平无相关性(r=0.201、0.114、0.238、0.217、0.226,均P>0.05);TGF-β_(1)与维生素D、CD5L、补体C3、补体C4、IgG、IgM、IgE无相关性(r=-0.083、-0.112、0.233、0.172、0.132、0.094和0.104,均P>0.05);MMP-2与补体C3、补体C4、IgG、IgM、IgE无相关性(r=0.182、0.158、0.192、0.216和0.171,均P>0.05);患儿MMP-9与补体C3、补体C4、IgG、IgM、IgE无相关性(r=0.169、0.134、0.207、0.236和0.185,均P>0.05)。结论MPP合并哮喘患儿维生素D、CD5L水平降低,补体C3、IgE水平升高,并与患儿病毒抗体滴度水平、炎症反应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哮喘 维生素d cd5抗原样蛋白 补体C3 免疫球蛋白E
下载PDF
CD3^(+)T淋巴细胞计数联合早期预警评分对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5
作者 于乃浩 褚玉茹 +3 位作者 刘娜娜 王玥 李亚莉 阚建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2-77,共6页
目的 分析CD3^(+)T淋巴细胞计数联合早期预警评分(EWS)预测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8 d后生存状况,将其分为死亡组与存... 目的 分析CD3^(+)T淋巴细胞计数联合早期预警评分(EWS)预测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8 d后生存状况,将其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CD3^(+)T淋巴细胞计数、EWS评分及其他临床指标,行一般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D3^(+)T淋巴细胞计数、EWS评分预测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的价值。结果 死亡组入院时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EWS评分高于存活组(P <0.05),死亡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长于存活组(P <0.05),死亡组入院时CD3^(+)、CD4^(+)及CD8^(+)少于存活组(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患者入院时外周血CD3^(+)与EWS评分呈负相关(r=-0.422,P=0.000),CD4^(+)、CD8^(+)、CD4^(+)/CD8^(+)与EWS评分无相关性(r=-0.113、-0.122和-0.171,P=0.684、0.682和0.661)。ROC曲线结果表明,入院时CD3(^(+)敏感性为73.9%,特异性为81.1%)、EWS评分(敏感性为91.3%,特异性为54.7%)预测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效能较好,且两者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各指标单独应用效能(敏感性为78.3%,特异性为77.4%)。一般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入院时EWS评分[O^R=1.701(95%CI:1.347,2.147)]、入院时APACHEⅡ评分[O^R=1.578(95%CI:1.284,1.938)]、ICU住院时间[O^R=1.399(95%CI:1.095,1.788)]、机械通气时间[O^R=1.335(95%CI:1.155,1.543)]是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P <0.05);入院时外周血CD3^(+)[O^R=0.679(95%CI:0.556,0.829)]是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的保护因素(P <0.05)。结论 入院时EWS评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联合预测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效能较好,可作为临床评估患者预后的新指标,且入院时EWS评分也是导致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CD3^(+)是其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cd3^(+)T淋巴细胞 早期预警评分 28 d死亡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血清25-(OH)D、IL-6、CD8与NMOSD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的关系
6
作者 朱健清 蒋小英 +1 位作者 童玲玲 梁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7期681-68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白细胞介素-6(IL-6)、CD8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NMOSD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白细胞介素-6(IL-6)、CD8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NMOSD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92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25-(OH)D、IL-6、CD8差异,同时分析观察组不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脊髓受累节段数、脊髓受累部位、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清25-(OH)D为(29.89±7.82)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L-6和CD8分别为(25.05±6.68)pg/mL和(30.32±9.2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脊髓受累节段数>5个的患者血清25-(OH)D为(25.28±7.25)nmol/L,明显低于脊髓受累节段数≤5个的患者,而IL-6和CD8分别为(28.65±7.02)pg/mL和(34.54±9.17)%,均明显高于脊髓受累节段数≤5个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DSS评分≥6.5分的患者血清25-(OH)D为(23.53±8.00)nmol/L,明显低于EDSS评分≤2.5分和3~6分患者,而IL-6和CD8分别为(30.86±5.60)pg/mL和(35.54±8.82)%,均明显高于EDSS评分≤2.5分和3~6分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DSS评分3~6分的患者血清25-(OH)D为(28.65±8.10)nmol/L,明显低于EDSS评分≤2.5分患者,而IL-6和CD8分别为(25.02±5.34)pg/mL和(32.20±9.04)%,均明显高于EDSS评分≤2.5分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IgG)阳性和阴性表达患者血清25-(OH)D、IL-6、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与脊髓受累节段数呈负相关(r s=-0.338,P<0.05),IL-6、CD8与脊髓受累节段数呈正相关(r s=0.336、0.401,P<0.05)。血清25-(OH)D与EDSS评分呈负相关(r s=-0.445,P<0.05),IL-6、CD8与EDSS评分呈正相关(r s=0.404、0.465,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25-(OH)D有所升高,而IL-6和CD8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25-(OH)D、IL-6、CD8与NMOSD患者脊髓受累节段数、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 白细胞介素-6 cd8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临床特点 水通道蛋白4-抗体
下载PDF
健脾补肾法对人结直肠癌移植瘤组织TLR4、RAGE、NF-κB及CD34、D2-40的影响
7
作者 王梦涵 姚欣 +5 位作者 袁婉婧 李梅 黄兴瑜 孙怡 曾宏亮 谢彪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第3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法对人结直肠癌移植瘤组织TLR4、RAGE、NF-κB及CD34、D2-40的影响。方法于裸鼠右腿内侧接种人结肠癌细胞,建立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15d后脱颈处死剥离瘤体。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用健脾补肾中药灌胃,免...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法对人结直肠癌移植瘤组织TLR4、RAGE、NF-κB及CD34、D2-40的影响。方法于裸鼠右腿内侧接种人结肠癌细胞,建立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15d后脱颈处死剥离瘤体。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用健脾补肾中药灌胃,免疫组化法检测2组移植瘤组织中TLR4、RAGE、NF-κB及CD34、D2-40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移植瘤组织中TLR4、RAGE、NF-κB的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微血管CD34及淋巴管D2-40也明显下调(P<0.005)。结论健脾补肾法能明显下调人结直肠癌移植瘤组织炎症受体TLR4及RAGE、核转录因子NF-κB、肿瘤新生血管标记物CD34及肿瘤新生淋巴管标记物D2-40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补肾法 结直肠癌 TLR4 RAGE NF-ΚB cd34 d2-40
下载PDF
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周期蛋白D1、CD147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文华 旷菲 +1 位作者 陈小香 范旭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目的 分析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CD147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8例(观察组),以患者癌旁正常组织(距肿瘤切缘至少0.5 cm处且经HE染色检查无癌细胞浸润)... 目的 分析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CD147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8例(观察组),以患者癌旁正常组织(距肿瘤切缘至少0.5 cm处且经HE染色检查无癌细胞浸润)为癌旁组,选取同期收治非肺部恶性疾病患者71例病理组织作为良性组。随访12个月,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了解预后情况。对比不同组织中CyclinD1、CD147表达水平,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患者CyclinD1、CD147表达情况及影响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者预后因素。结果 观察组中CyclinD1、CD147阳性表达高于癌旁组与良性组(P<0.05);不同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患者CyclinD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患者CD147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者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CyclinD1、CD147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CyclinD1、CD147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yclinD1、CD147在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表达明显上调,且两者均为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周期蛋白d1 cd147 预后
下载PDF
天马颗粒对裸鼠结肠癌移植瘤组织中RAGE、CD34、D2-40表达影响的研究
9
作者 孙怡 王梦涵 +3 位作者 肖佑 黄兴瑜 曾宏亮 谢彪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12期2377-2381,共5页
目的:研究天马颗粒对裸鼠结肠癌移植瘤组织中RAGE、CD34、D2-40表达的影响探讨天马颗粒抑癌机制。方法:以SPF级雌雄各半裸鼠为研究对象,通过皮下种植HCT116细胞株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将其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天马颗粒低浓度组(5.39... 目的:研究天马颗粒对裸鼠结肠癌移植瘤组织中RAGE、CD34、D2-40表达的影响探讨天马颗粒抑癌机制。方法:以SPF级雌雄各半裸鼠为研究对象,通过皮下种植HCT116细胞株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将其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天马颗粒低浓度组(5.39g/kg)、天马颗正常浓度组(10.79g/kg),种植瘤形成后施行药物干预,然后摘取结肠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观察RAGE、CD34、D2-40蛋白表达量。结果:同空白对照组相比,天马颗粒低浓度组、天马颗粒正常浓度组大肠癌组织中RAGE蛋白具有明显差异(P<0.05),CD34天马颗粒组较空白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D2-40天马颗粒组较空白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天马颗粒可以抑制RAGE蛋白、CD34、D2-40蛋白表达,改善肿瘤炎症微环境,抑制肿瘤血管、淋巴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马颗粒 结直肠癌 RAGE cd34 d2-40
下载PDF
Causal association between 25-hydroxyvitamin D status and cataract development:A two-sampl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10
作者 Chun-Hui Wang Zhi-Kun Xin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16期2789-2795,共7页
BACKGROUND Vitamin deficiencies are linked to various eye diseases,and the influence of vitamin D on cataract formation has been noted in prior research.However,detailed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 BACKGROUND Vitamin deficiencies are linked to various eye diseases,and the influence of vitamin D on cataract formation has been noted in prior research.However,detailed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25-(OH)D status and cataract development remain scarce.AIM To explore a possible causal link between cataracts and vitamin D.METHODS In this study,we explored the causal link between 25-(OH)D levels and cataract development using Mendelian randomization.Our analytical approach included inverse-variance weighting(IVW),MR-Egger,weighted median,simple mode,and weighted mode methods.The primary analyses utilized IVW with random effects,supplemented by sensitivity and heterogeneity tests using both IVW and MR-Egger.MR-Egger was also applied for pleiotropy testing.Additionally,a leave-one-out analysis helped identify potentially impactful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RESULTS The analysis revealed a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25-(OH)D levels and the risk of developing cataracts(OR=1.11,95%CI:1.00-1.22;P=0.032).The heterogeneity test revealed that our IVW analysis exhibited minimal heterogeneity(P>0.05),and the pleiotropy test findings confirmed the absence of pleiotropy within our IVW analysis(P>0.05).Furthermore,a search of the human genotype-phenotype association database failed to identify any potentially relevant risk-factor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CONCLUSION There is a potential causal link between 25-(OH)D leve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ataracts,suggesting that greater 25-(OH)D levels may be a contributing risk factor for cataract formation.Further experimental research is required to confirm these fin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ARACT 25-hydroxyvitamin 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Causal relationship
下载PDF
妊娠早期和中期血维生素D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探讨
11
作者 陈美玉 陈世荣 +2 位作者 陈伟环 王笑华 罗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9期62-65,共4页
目的探究妊娠早期和中期血维生素D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探讨。方法选取2022年2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期间于广州市增城区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产检的单胎妊娠妇女,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500例,分别检测孕早期、孕中期血清25-(OH)D3浓度是否<... 目的探究妊娠早期和中期血维生素D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探讨。方法选取2022年2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期间于广州市增城区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产检的单胎妊娠妇女,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500例,分别检测孕早期、孕中期血清25-(OH)D3浓度是否<20 ng/ml,诊断为缺乏和不缺乏。根据OGTT试验结果将受检孕妇分为GDM组(40例)和健康组(460例)。比较两组不同孕期25-(OH)D3水平、孕中期25-(OH)D3水平,比较GDM的单因素分析以及GDM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孕早期25-(OH)D3缺乏、不缺乏占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中期的25-(OH)D3缺乏、不缺乏占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GDM组缺乏25-(OH)D3占比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中期的年龄、BMI、孕产史、HbA1c、TC、LDL-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家族史、25-(OH)D3、TG、HDL-C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家族史、25-(OH)D3、TG、HDL-C是影响GDM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妇血清25-(OH)D3缺乏是GDM发病的高危因素。因此,合理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预防孕妇维生素D缺乏,并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早期 妊娠中期 25-羟维生素d3 关系探讨
下载PDF
非连续时空统计条件下土壤中Cd有效态含量与全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高怀友 赵玉杰 +1 位作者 师荣光 傅学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65-168,共4页
以全国重点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为数据源,依据pH值、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筛选出时间、空间分布不连续的3组402个土壤样品,对土壤中Cd有效态含量与全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pH值5~6.5与有机质含量1%~2.5%、pH值5~... 以全国重点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为数据源,依据pH值、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筛选出时间、空间分布不连续的3组402个土壤样品,对土壤中Cd有效态含量与全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pH值5~6.5与有机质含量1%~2.5%、pH值5~6.5与有机质含量2.5%~4%、pH值7.5~8.5与有机质含量1%~2.5%和阳离子交换量均为15~30 cmol(+).kg-1的土壤条件下,土壤中的Cd有效态含量与全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0.652,0.372;以上3种土壤条件下均能在Cd有效态含量与全量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007+0.369X+0.164X2-0.043X3(R2=0.881,P<0.001);Y=0.01+0.619X?1.630X2+2.585X3(R2=0.475,P<0.001);Y=0.335-5.941X+39.123X2-78.075X3(R2=0.244,P<0.001)。相对人工控制条件下的盆栽试验而言,由于各回归方程来自自然条件下的大样本田间统计,对农业生产更具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 cd 非连续时空 有效态含量 全量
下载PDF
Clusterin、CXCL13、Podoplanin(D2-40)、CD21与CD35对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诊断价值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剑 尹为华 +3 位作者 余光银 左敏 王新根 江庆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目的探讨Clusterin、CXCL13、Podoplanin(D2-40)、CD21、CD35对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oll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FDCS)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 Vision法检测10例FDCS及12种需与之鉴别的非FDCS肿瘤(包括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目的探讨Clusterin、CXCL13、Podoplanin(D2-40)、CD21、CD35对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oll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FDCS)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 Vision法检测10例FDCS及12种需与之鉴别的非FDCS肿瘤(包括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平滑肌肉瘤、胃肠间质瘤等,累计83例)中上述5种标志物的表达状况,比较各标志物对FDCS的诊断效能。结果(1)FDCS组中Clusterin、CXCL13、D2-40、CD21与CD35的阳性率依次为100%、70%、60%、90%与80%。相应对照组中的阳性率依次为30%、4%、11%、2%与0。(2)5种标志物对FDCS的诊断效能,可评归为3组:A组,包括CD21与CD35,具有良好的诊断敏感度(90%,80%)、特异性(100%,98%)及准确率(98%,96%);B组,包括CXCL13与D2-40,其诊断敏感度(70%,60%)、特异性(96%,89%)与准确率(94%,86%)不及A组;C组为Clusterin,其诊断敏感度最高(100%),但特异性(70%)与准确率(73%)低于A、B两组。(3)CD21+CD35平行联合检测的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依次为100%、98%、98%、83%、100%。结论 (1)CD21与CD35对FDCS的诊断效能最为理想,且二者平行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可作为FDCS首选的诊断标志物。(2)Clusterin对FDCS诊断敏感度最高,但其在非FDCS肿瘤中广谱表达,制约了其应用价值。(3)CXCL13与D2-40可用于FDCS的辅助诊断,因诊断效能低于A组,不建议作为一线抗体。(4)非FDCS肿瘤中,Clusterin与D2-40的表达较常见,且偶见CD21或CXCL13的异常表达,诊断实践中关注上述特征,有助于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树突细胞肉瘤 CXCL13 d2-40 cd21 cd35
下载PDF
服用扶正抗癌方前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D8+T细胞表达NKG2D与其细胞毒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吴姗姗 王柏山 +3 位作者 严峰 张宁 张程 李志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9-554,共6页
目的:探索服用扶正抗癌方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晚期患者CD8+T细胞表达NKG2D与其细胞毒活性的相关性。方法:NSCLC晚期患者共31例,依据服用扶正抗癌方前后分为治疗前和治疗后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8+T细胞绝对值、CD8+T细胞表达NKG2D... 目的:探索服用扶正抗癌方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晚期患者CD8+T细胞表达NKG2D与其细胞毒活性的相关性。方法:NSCLC晚期患者共31例,依据服用扶正抗癌方前后分为治疗前和治疗后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8+T细胞绝对值、CD8+T细胞表达NKG2D、NKG2A、CD107a、颗粒酶B和IFN-γ。结果:连续服用扶正抗癌方1个月,CD8+T细胞的绝对数量以及CD8+T细胞表达NKG2D和分泌IFN-γ均显著升高,NKG2D+CD8+T与IFN-γ+CD8+T的百分比呈正相关。NKG2D+CD8+T的百分比的升高与治疗后生存质量评价等级的提升有关。结论:扶正抗癌方使NSCLC晚期患者CD8+T细胞表达NKG2D和分泌IFN-γ明显提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扶正抗癌方 cd8+T细胞 CTL NKG2d NKG2A cd107a 颗粒酶B IFN-γ
下载PDF
食管癌组织CD15抗原和组织蛋白酶D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4
15
作者 谷化平 尚培中 +1 位作者 苏红 李志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259-261,共3页
目的 探讨CD15抗原和组织蛋白酶D(Cath-D)在食管癌的表达意义及其相互关系。 方法 应用微波-LSAB免疫组化法,观察65例食管癌组织(男46例,女19例;平均年龄54岁;均为鳞癌)中CD15和Cath-D的表达阳性率及其相互关系。 结果 食管癌CD15和CD... 目的 探讨CD15抗原和组织蛋白酶D(Cath-D)在食管癌的表达意义及其相互关系。 方法 应用微波-LSAB免疫组化法,观察65例食管癌组织(男46例,女19例;平均年龄54岁;均为鳞癌)中CD15和Cath-D的表达阳性率及其相互关系。 结果 食管癌CD15和CD阳性率分别为58%(38/65例)和65%(42/65例);食管癌CD15和Cath-D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体类型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CD15和Cath-D表达阳性率:鳞癌Ⅲ级(88%,14/16 vs 100%,16/16)均显著高于鳞癌Ⅰ级(43%,6/14 vs 50%,7/14)和鳞癌Ⅱ级(51%,18/35 vs 54%,19/35,P<0.05);外膜层浸润(74%,20/27 vs82%,22/27)显著高于肌层浸润(47%,18/38 vs 53%,20/38,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72%,26/36 vs 78%,28/38)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1%,12/29 vs 48%、14/29,P<0.025);死亡组(70%,31/44 vs 77%,34/44)显著高于五年生存组(33%,7/21 vs 38%,8/21,P<0.01)。CD15阳性的肿瘤Cath-D阳性率显著高于CD15阴性者(82%,31/38 vs41%,11/27),CD15表达与Cath-D表达呈正相关(r=0.42,P<0.01)。 结论 检测CD15和Cath-D表达对判断食管癌恶性程度、预测其侵袭转移趋势和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食管癌CD15与Cath-D表达具有相互协同作用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代谢 cd15抗原 组织蛋白酶d
下载PDF
闪锌矿的Cd含量与颜色关系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铁庚 叶霖 +1 位作者 沈能平 周家喜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55,共5页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黑色闪锌矿贫镉,浅色闪锌矿富镉。笔者统计了国内外74个矿床,385个Cd含量数据。其中33个矿床有不同颜色闪锌矿的Cd含量数据37组。闪锌矿从黑色到浅色,Cd含量依次降低的有15矿床,17组数据,占统计矿床的44.1%,数据组的48....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黑色闪锌矿贫镉,浅色闪锌矿富镉。笔者统计了国内外74个矿床,385个Cd含量数据。其中33个矿床有不同颜色闪锌矿的Cd含量数据37组。闪锌矿从黑色到浅色,Cd含量依次降低的有15矿床,17组数据,占统计矿床的44.1%,数据组的48.6%;Cd含量逐渐增加有14个矿床,14组数据,分别占统计矿床的45.5%,数据组的38.9%;Cd含量先降后升,黑色闪锌矿含量最高的有2个矿床,2组数据,分别占统计矿床的6.1%,数据组的5.7%;Cd含量先减后增,浅色闪锌矿含量最高和先升后降,褐色闪锌矿含量最高的各有一个矿床,一组数据,分别各占统计矿床的3.0%,占数据组的2.9%。由此看来,黑色闪锌矿与浅色闪锌矿的Cd含量无明显差异,说明闪锌矿的Cd含量与其颜色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锌矿 cd含量 颜色 相互关系
下载PDF
抗CD44单抗A3D8对HL-60细胞Cyclin D1 CDK4 p21ci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郝洪岭 董作仁 +2 位作者 罗建民 杨敬慈 张学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264-1266,共3页
目的:探讨CD44单克隆抗体A3D8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FCM、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A3D8作用前后HL-60细胞CyclinD1、CDK4、p21cip1表达的变化。结果:A3D8作用使HL-60细胞发生G0/G... 目的:探讨CD44单克隆抗体A3D8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FCM、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A3D8作用前后HL-60细胞CyclinD1、CDK4、p21cip1表达的变化。结果:A3D8作用使HL-60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A3D8下调HL-60细胞CyclinD1及CDK4的表达,上调HL-60细胞p21cip1mRNA及P21蛋白表达。结论:A3D8抑制HL-60细胞增殖、诱导其分化的分子机制可能与p21cip1表达上调及CyclinD1、CDK4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 单克隆抗体 CYCLIN d1 P21
下载PDF
可溶性MICA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受体NKG2D、CD6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丹 田芳 +2 位作者 龚卫娟 胡茂志 季明春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19,共5页
为了分析可溶性MHCⅠ类相关分子A(sM ICA)对淋巴细胞活化性受体NKG 2D及早期活化标志性受体CD 69表达的影响,从U 937细胞中经RT-PCR扩增出sM ICA的cDNA片段,经酶切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QE 3.1,并命名为pQEM ICA。IPTG大量诱导表达后溶解... 为了分析可溶性MHCⅠ类相关分子A(sM ICA)对淋巴细胞活化性受体NKG 2D及早期活化标志性受体CD 69表达的影响,从U 937细胞中经RT-PCR扩增出sM ICA的cDNA片段,经酶切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QE 3.1,并命名为pQEM ICA。IPTG大量诱导表达后溶解包涵体,所得6个H is重组蛋白经N i+树脂纯化、稀释复性,最后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作用。结果发现sM ICA蛋白可抑制NKG 2D的表达,并通过NKG 2D的下调而抑制CD 69的表达。该研究不仅为探讨sM ICA分子对淋巴细胞特别是NK细胞生物学特性影的研究响奠定基础,也为探讨M ICA介导的肿瘤免疫逃逸机制提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淋巴细胞 SMICA NKG2d cd69 表达
下载PDF
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cyclin D1、p16和CD34表达情况及其与血清cAMP和cGMP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6
19
作者 肖雪莲 赵建武 +1 位作者 梁文通 吴倩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50-52,共3页
目的分析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cyclin D1、p16和CD34表达情况及其与血清c AMP和c GMP含量的关系。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外阴白色病变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对象,另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女性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外阴病变... 目的分析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cyclin D1、p16和CD34表达情况及其与血清c AMP和c GMP含量的关系。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外阴白色病变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对象,另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女性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外阴病变组织及非病变组织中cyclin D1、p16和CD34的表达情况,观察组及对照组的血清c AMP和c GMP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病变组织皮肤的cyclin D1和CD34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16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 AMP含量及c AMP/c GMP低于对照组、c GMP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 AMP含量与病变组织cyclin D1和CD34表达呈负相关,与p16表达呈正相关;血清c GMP含量与病变组织cyclin D1和CD34表达呈正相关,与p16表达呈负相关。结论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cyclin D1和CD34表达增高,p16表达降低,同时患者血清c AMP和c GMP含量变化与病变组织中的各调控因子表达呈直接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白色病变 cyclin d1 P16 cd34 cAMP CGMP
下载PDF
慢性胃炎肠化生CD_(44)、CD_(44V6)及Cyclin D_1、Cyclin E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葛振华 周凡 +3 位作者 谢冰颖 王若愚 陈娟 李生强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49-653,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胃粘膜肠化生CD44、CD44V6及cyclin D1、Cyclin E表达的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39例伴有肠化生的慢性胃炎和5例正常人胃窦粘膜的活检组织进行检查。结果正常人胃窦粘膜上皮,腺上皮对CD44、CD44V6、Cyclin D1...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胃粘膜肠化生CD44、CD44V6及cyclin D1、Cyclin E表达的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39例伴有肠化生的慢性胃炎和5例正常人胃窦粘膜的活检组织进行检查。结果正常人胃窦粘膜上皮,腺上皮对CD44、CD44V6、Cyclin D1和Cyclin E均为阴性,但在有神经内分泌样细胞的粘膜,CD44V6和cyclin D1为阳性。慢性胃炎肠化生区和不典型增生区除CD44为阴性外,CD44V6、cyclin D1和cyclin E均呈现不同的阳性反应,但未见有阳性的神经内分泌样细胞。间质细胞大都呈阳性反应。结论CD44V6、cyclin D1和cyclin E可能是胃癌前状态的早期事件,而CD44可能为胃癌晚期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化生 CYCLIN d1 CYCLIN E cd44 cd44V6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