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之藻《同文算指》“测量三率法”来源研究
1
作者 杨欣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74-384,共11页
“测量三率法”是明朝著名历算学家李之藻编写的《同文算指》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前人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但对此部分内容的来源一直不很清楚。本文利用文献分析方法,深入探讨这部分内容的细节,同时对照德国著名数学家克拉维乌斯... “测量三率法”是明朝著名历算学家李之藻编写的《同文算指》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前人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但对此部分内容的来源一直不很清楚。本文利用文献分析方法,深入探讨这部分内容的细节,同时对照德国著名数学家克拉维乌斯的《实用几何》第三卷内容,发现李之藻关于“测量三率法”的表述与克拉维乌斯运用几何方法进行实际测量的内容很接近,二者所使用的工具、测量手段和计算方法都是一样的。因此李之藻的“测量三率法”应是在克拉维乌斯的《实用几何》第三卷内容基础上编译而成的。这一结果进一步丰富了关于《同文算指》的相关研究,可为研究明朝末年西方数学在我国的传播路径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三率法 同文算指 李之藻 实用几何 克拉维乌斯
下载PDF
试论唐代制举试策文体的演变 被引量:6
2
作者 金滢坤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26,共10页
随着时代变迁,唐代不同时期制举试策中的策问和对策在结构、字数、题目数量等方面有很大变化:在唐前期,策问和对策结构比较简单,字数较少,题目数量也较少;在中晚唐时期,题目结构渐趋复杂,字数和数量也大为增加,并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策问... 随着时代变迁,唐代不同时期制举试策中的策问和对策在结构、字数、题目数量等方面有很大变化:在唐前期,策问和对策结构比较简单,字数较少,题目数量也较少;在中晚唐时期,题目结构渐趋复杂,字数和数量也大为增加,并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策问和对策结构。唐代的制举试策在文体上大致遵循一定格式,但相对比较宽泛,选拔标准更注重文采和论述内容,对文体格式的要求不是非常严格,举人在同科同场对策中可以采取相对自由的格式。陈飞先生所说的唐代试策的形式体制,严格意义上讲是不存在的,仅仅是把唐代试策的众多个案中出现的要素"集优"在一起;他对唐代前后期的试策文体特点及其变化的区别也不够深入、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制举 策文文体 策问 对策 结构
下载PDF
权德舆对中唐士人品行的评骘及对君子德行的倡导——以权德舆的策问为中心
3
作者 陈江英 《甘肃高师学报》 2015年第4期6-11,共6页
作为中唐儒学的典型代表,权德舆很看重君子的道德品行和人格修养。贞元十八年(802)执掌贡举期间所出策问,主要对《易》、《礼》、《论语》等经典做了部分阐释,从而对品行节操和君子风范进行了探讨与评骘。
关键词 论语 策问 品行节操
下载PDF
从《时文蠡测》看袁守定的八股文观
4
作者 高明扬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12-116,共5页
袁守定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精于术数、吏治之法。就其文学思想而言,影响较大的多部文论史著作都没有袁守定之名,但时下已有学者就其对文学相关问题的论断作过专门探讨。相比较而言,袁守定最为人忽略的莫过于其八股文思想,他在《时文蠡测... 袁守定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精于术数、吏治之法。就其文学思想而言,影响较大的多部文论史著作都没有袁守定之名,但时下已有学者就其对文学相关问题的论断作过专门探讨。相比较而言,袁守定最为人忽略的莫过于其八股文思想,他在《时文蠡测》中对八股文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同八股文的正统地位及教化功能,推崇"清真雅正"的文风,强调八股文的文品与写作者人品,追求自然的篇章结构,批评当时不良的学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守定 《时文蠡测》 八股文
下载PDF
清代殿试军事类策问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晓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5-130,共6页
策问是清代殿试的主要形式,涉及治国方针、吏治、漕运、儒学、军事等诸多内容。由于清代军事活动不断,军事类策问备受统治者重视。清代殿试中有36科出现军事类策问,涉及开设殿试的顺治至光绪九个朝代,与清代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通过探究... 策问是清代殿试的主要形式,涉及治国方针、吏治、漕运、儒学、军事等诸多内容。由于清代军事活动不断,军事类策问备受统治者重视。清代殿试中有36科出现军事类策问,涉及开设殿试的顺治至光绪九个朝代,与清代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通过探究清代不同时期殿试军事类策问题目,管窥清代殿试演变和军事形势变化的全貌,并从中归纳出几个显著特点:选题涵盖面广,考试内容丰富;结合军事活动,问题时效性强;注重历史借鉴,忽视当代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殿试 军事策问
下载PDF
《新唐书·艺文志》“员半千《三国春秋》”条辨误
6
作者 李豪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2年第11期93-96,共4页
《新唐书·艺文志》中所载员半千著《三国春秋》一书,系据《旧唐书·王义方传》补录,但该传其实混淆了何彦先与员半千二人的事迹。文章利用新出《周故地官侍郎上柱国何公墓志铭并序》,纠正《旧唐书·王义方传》中的讹误,在... 《新唐书·艺文志》中所载员半千著《三国春秋》一书,系据《旧唐书·王义方传》补录,但该传其实混淆了何彦先与员半千二人的事迹。文章利用新出《周故地官侍郎上柱国何公墓志铭并序》,纠正《旧唐书·王义方传》中的讹误,在此基础上,考订《新唐书·艺文志》所著录“员半千《三国春秋》”一书当为“何彦先《三国战策》”之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半千 《三国春秋》 何彦先 《三国战策》 《新唐书·艺文志》
下载PDF
论宋高宗时期御试策
7
作者 史婷 《宜春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56-60,65,共6页
殿试作为最高级别的考试,其主体主要有制策和廷对策两部分组成。御试策是帝王临轩策士的产物,集中体现了统治者的治国理念和政治诉求,是社会时弊的缩影。帝王通过御试策,既能够掌握文人士子治理国家的能力,又能够选拔大量人才。对南宋... 殿试作为最高级别的考试,其主体主要有制策和廷对策两部分组成。御试策是帝王临轩策士的产物,集中体现了统治者的治国理念和政治诉求,是社会时弊的缩影。帝王通过御试策,既能够掌握文人士子治理国家的能力,又能够选拔大量人才。对南宋高宗时期御试策的研究,能够探析南渡政权三十年间的政治执行力,明确其特点和意义,了解文人士子在乱世中的时代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高宗 殿试 御试策 治国方略
下载PDF
《册府元龟》编撰考 被引量:1
8
作者 林耀琳 《钦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92-95,共4页
《册府元龟》与《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和《文苑英华》三部书均成书于宋初,但它们并非一脉相承。经诸多史料考证,《册府元龟》的编撰是独树一帜的,整个成书过程有其独特的编撰文化主旨思想和背景,与宋初其他三部书的成书过程有诸多... 《册府元龟》与《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和《文苑英华》三部书均成书于宋初,但它们并非一脉相承。经诸多史料考证,《册府元龟》的编撰是独树一帜的,整个成书过程有其独特的编撰文化主旨思想和背景,与宋初其他三部书的成书过程有诸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御览 太平广记 文苑英华 册府元龟
下载PDF
谈《乾隆石经》的校勘和磨改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晓娟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4-90,34,共8页
《乾隆石经》是现存最完整的儒家石经,对于它的底本和校勘工作,前人的探讨仍有未备。乾隆五十九年刊刻完工并立于太学,历经嘉庆八年、光绪十一年两次磨改和修订。磨改前后《石经》文字的差异,前人以为愈后愈好,经笔者查核却并非如此。... 《乾隆石经》是现存最完整的儒家石经,对于它的底本和校勘工作,前人的探讨仍有未备。乾隆五十九年刊刻完工并立于太学,历经嘉庆八年、光绪十一年两次磨改和修订。磨改前后《石经》文字的差异,前人以为愈后愈好,经笔者查核却并非如此。本文试图整理《乾隆石经》的校勘经过,并探讨《石经》文字的校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石经 校勘 石经考文提要 奏修石经字相册
下载PDF
园林体验的再理解——《文衡山拙政园诗画册》探读 被引量:10
10
作者 温子申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35,共6页
通过关注园林画和园林诗文中的图文关系,提供了《文衡山拙政园诗画册》的初步探读,阐释了拙政园中多感官体验所形成的园林想象。分析起始于对三十一景中图文的整体阅读,并在接下来对其中五景展开精读。精读部分着眼于诗和文字在时间、... 通过关注园林画和园林诗文中的图文关系,提供了《文衡山拙政园诗画册》的初步探读,阐释了拙政园中多感官体验所形成的园林想象。分析起始于对三十一景中图文的整体阅读,并在接下来对其中五景展开精读。精读部分着眼于诗和文字在时间、感官和氛围上的互动作用,展现了文徵明通过诗画所构造的想象世界,重新思考了再现和指涉性在此《诗画册》中的意味。提出《文衡山拙政园诗画册》作为一种图文互补图景,呈现了多感官的园林体验,而非一种客观的空间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苏州园林 文徵明 拙政园 《文衡山拙政园诗画册》 拙政园三十一景图 多感观体验
下载PDF
晚清西学汇编与天文知识的本土书写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璐 《自然辩证法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2-107,114,共7页
晚清科举改制,多种西学汇编丛书应运而生。其中天文知识的书写,体现了本土学者对西学的接引和再创造,是检验西方近代天文学在本土传播与接受程度的有力例证。文章通过研究晚清汇编丛书,尤其是“重新组织问题、编排文本”中的天文知识,... 晚清科举改制,多种西学汇编丛书应运而生。其中天文知识的书写,体现了本土学者对西学的接引和再创造,是检验西方近代天文学在本土传播与接受程度的有力例证。文章通过研究晚清汇编丛书,尤其是“重新组织问题、编排文本”中的天文知识,对本土学者如何编纂西学知识、如何安置天文学科形成一定理解:此类书籍摘录著名西译天文书籍,普及西方近代天文常识,逐步形成天文学科意识,但受制于中国传统科学文化思维,天文知识是“中体西用”观念下的重新解构,天文学科亦是传统学科体系下的笼统分类。汇编丛书作为士子科举场中应答论证的参考书,虽然推动了天文学进入晚清读书人的知识谱系,但仅是基于“经世之学”的思辨论述,并未真正促进近代科学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汇编 经世文编 策论 天文 本土书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