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Yang Xiong from a Calligraphic Perspective
1
作者 Tang Lin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3年第3期117-131,共15页
Yang Xiong,a cultural celebrity in ancient China,is a well-known figur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with abundant research on his literary achievements.However,little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the presentatio... Yang Xiong,a cultural celebrity in ancient China,is a well-known figur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with abundant research on his literary achievements.However,little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the presentation of his name,former residence,and prose poems in Chinese calligraphy from an iconographic perspective.This paper intends to explore how“Yang Xiong,”“Yang Ziyun,”“Ziyun Pavilion in Xishu Prefecture,”and“Yang Xiong’s prose poems”are presented in the Chinese calligraphy,especially in calligraphies by Wang Xizhi,Su Dongpo,Huang Tingjian,Mi Fu,and other famous calligraphers in the previous dynasties.Research shows that Yang Xiong influenced not only Chinese literature but also Chinese calligraphy to a certain ex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vious dynasties CallIGRAPHY PRESENTATION Yang Xiong
下载PDF
清代民国时期四川诗坛“为东坡寿”的历史流变、特征与意义
2
作者 袁昊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2-99,共8页
“为东坡寿”是清代民国时期重要的诗人雅集活动与文学现象,清代民国时期四川诗坛“为东坡寿”现象不是以翁方纲为中心的北京“为东坡寿”的地方扩展,是四川诗人自觉的诗歌行为。四川诗坛独辟“诗集代像”“拜东坡像”的寿苏形式,诗词... “为东坡寿”是清代民国时期重要的诗人雅集活动与文学现象,清代民国时期四川诗坛“为东坡寿”现象不是以翁方纲为中心的北京“为东坡寿”的地方扩展,是四川诗人自觉的诗歌行为。四川诗坛独辟“诗集代像”“拜东坡像”的寿苏形式,诗词创作注重苏东坡与蜀地之间的联系等。清代四川诗人构建了除文化与精神偶像之外的苏东坡“乡邦典型”形象,民国时期四川诗人则把苏东坡作为泅渡黑暗现实处境的精神符号。对清代民国时期四川诗坛“为东坡寿”的研究扩大了苏东坡研究范围,显示了其历史价值与诗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民国 “为东坡寿” 乡邦典范 精神符号
下载PDF
明代花灯形制细究——以《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为例
3
作者 孙子涵 吕九芳 《家具》 2024年第4期99-103,93,共6页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是明代宫廷画派的重要作品,反映出明代宫廷贵族在元宵节期间的娱乐活动和文化生活,构成了解明代宫廷元宵节状态的系列图像。图像记载便于从史实的视角探究明代宫廷花灯的具体形制,由此将图内花灯分为花灯本体式样...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是明代宫廷画派的重要作品,反映出明代宫廷贵族在元宵节期间的娱乐活动和文化生活,构成了解明代宫廷元宵节状态的系列图像。图像记载便于从史实的视角探究明代宫廷花灯的具体形制,由此将图内花灯分为花灯本体式样、高灯式样、鳌山式样、大型摆灯式样4个方面并结合相关图例进行介绍。将明代经典花灯个体进行元素细分,从上到下依次为华盖、球灯、灯架、系带,明确各组成的外形特点,归纳总结明代花灯有阶级性、建筑关联性、制式稳定性特点。通过对画幅中花灯的研究,利于传承明代花灯这一传统物质文化,也为现代复原制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明代家具 明代花灯
下载PDF
The Double Nine Festival
4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3年第4期44-44,共1页
THE Double Nine Festival,which falls on theninth day of the ninth lunar month,is anancient tradition among Han Chinese.TheBook of Changes,a famous classic in ancient China,designates the number 9 as yang(the masculine... THE Double Nine Festival,which falls on theninth day of the ninth lunar month,is anancient tradition among Han Chinese.TheBook of Changes,a famous classic in ancient China,designates the number 9 as yang(the masculine orpositive principle in nature).Thus Double Nine isknown as Chongyang in Chinese,meaning doubleyang.In The Western Capital Miscellancy,Ge Hong(281-341)of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described onetraditional custom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206B.C.-A.D.24):″Wearing medicinal comel (Cornusofficinalis),eating double yang cake and drinking chry-santhemum wine on the ninth day of the ninth lunarmonth all help to prolong life.″Therefore the DoubleNine Festival is also celebrated as a festival for the old.People often wear medicinal cornel and climb to ahigh place to drink chrysanthemum wine.The customcomes from a legend:Huan Jing was a student ofnecromancer Fei Changfang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25-220). One day Fei warned Huan that thelatter’s family was in danger of suffering a dias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ssic custom lunar DRINKING TRADITION FESTIVAL DYNASTY EATING celebrated danger
下载PDF
正史所见宋元临川历史名人辑汇
5
作者 董明 谢闰根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1-62,98,共13页
抚州临川郡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诞生了许多闻名中外的历史名人,其中宋元时期尤甚。据文献统计,宋元临川被正史所载的历史名人共有98位,其中本籍73人、客籍25人。从县域分布来看,临川县23人、金溪县14人、崇仁县13人、乐安县11人、南丰县1... 抚州临川郡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诞生了许多闻名中外的历史名人,其中宋元时期尤甚。据文献统计,宋元临川被正史所载的历史名人共有98位,其中本籍73人、客籍25人。从县域分布来看,临川县23人、金溪县14人、崇仁县13人、乐安县11人、南丰县11人、宜黄县6人、南城县6人、黎川县2人、县域不明者12人。从文献来源来看,《宋史》载67人、《元史》载19人、《新元史》载12人,以宋人居多。搜集整理正史所载宋元临川历史名人对挖掘江西历史、推介赣鄱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史 宋元 临川 历史名人
下载PDF
道光时期皇太后万寿庆典承应演戏考略——以清宫南府、升平署档案为中心
6
作者 王春晓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5-49,共5页
道光时期是宫廷戏曲变革的重要阶段。清仁宗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自宣宗即位后便被尊为恭慈皇太后,由于她酷嗜观剧,对当时内廷戏曲承应的影响很大。今存清宫南府、升平署档案文献中有大量关于恭慈太后在内廷看戏的记载,通过对比升平署成... 道光时期是宫廷戏曲变革的重要阶段。清仁宗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自宣宗即位后便被尊为恭慈皇太后,由于她酷嗜观剧,对当时内廷戏曲承应的影响很大。今存清宫南府、升平署档案文献中有大量关于恭慈太后在内廷看戏的记载,通过对比升平署成立前后皇太后万寿庆典承应演戏的情况不难发现,崇俭趋俗是道光时期宫廷戏曲嬗变的主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道光 宫廷戏曲 恭慈皇太后 万寿
下载PDF
文献、读书人与宗族:明清徽州婚姻缔结礼仪的建构与实践
7
作者 马铭悦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179-181,共3页
明代以降,国家礼仪下移,但如何使其与民众日常生活有所契合,并内发地开展礼仪建构与实践,能够在形成稳定体系后被地方民众持续执行与坚守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探讨文献、读书人以及宗族等在徽州地区婚姻缔结礼仪建构与实践过程中的表现... 明代以降,国家礼仪下移,但如何使其与民众日常生活有所契合,并内发地开展礼仪建构与实践,能够在形成稳定体系后被地方民众持续执行与坚守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探讨文献、读书人以及宗族等在徽州地区婚姻缔结礼仪建构与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与作用,更好地理解“礼制下行”至地方之后,民间为实现与国家礼制的“恰当对接”而进行的自我调节以及国家礼仪与民间社会之间的抵牾、调适与融合的动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徽州 婚姻缔结 昏礼从宜 礼生
下载PDF
清宫廷与凤阳花鼓
8
作者 夏玉润 陈璐 《滁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22-34,共13页
清宫廷与凤阳花鼓的关联,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凤阳“十年九荒”,凤阳民众打花鼓外出乞讨,引起当地官员及朝中官员们的反对,他们纷纷上奏皇上,要求立即立法劝诫,取缔凤阳花鼓。而几位皇帝对凤阳花鼓的存在较为宽容,甚至默许其存在,这为... 清宫廷与凤阳花鼓的关联,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凤阳“十年九荒”,凤阳民众打花鼓外出乞讨,引起当地官员及朝中官员们的反对,他们纷纷上奏皇上,要求立即立法劝诫,取缔凤阳花鼓。而几位皇帝对凤阳花鼓的存在较为宽容,甚至默许其存在,这为凤阳花鼓在全国的流行提供了条件;二是清宫廷内收藏的五幅表现凤阳人打花鼓卖艺的《花鼓图》,其中有四幅是清宫廷画师所绘,表现出清代皇帝对《花鼓图》的喜好;三是自乾隆年间起,至光绪末年,宫廷内一直保留着一出“昆腔杂戏”——《花鼓》,戏中的[凤阳歌][鲜花调],优美动听,最后演变成闻名中外的中国民歌。乾隆帝“八旬”“万寿庆典”时,就利用戏中的曲牌,改编成歌舞表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宫廷 花鼓图 万寿庆典 花鼓 升平署
下载PDF
魏晋名士与古琴 被引量:3
9
作者 亓娟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3-167,共5页
魏晋时期,古琴得到了魏晋名士们的青睐,从“建安七子”到“竹林七贤”再到两晋的大批名士,或琴书自娱,或琴酒消忧,又或鸣琴山林,以琴交友,士林好琴爱琴,蔚然成风。大量的证据表明,琴和琴乐在魏晋名士们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魏晋时期,古琴得到了魏晋名士们的青睐,从“建安七子”到“竹林七贤”再到两晋的大批名士,或琴书自娱,或琴酒消忧,又或鸣琴山林,以琴交友,士林好琴爱琴,蔚然成风。大量的证据表明,琴和琴乐在魏晋名士们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影响和体现着他们的精神世界和人格风度,并最终成为“魏晋风度”“名士风流”的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名士 古琴 琴乐 魏晋风度
下载PDF
近代河南名人资源的区域分布及旅游开发 被引量:6
10
作者 叶宗宝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77-80,共4页
近代河南历史名人众多,从区域分布看,豫北、豫西、豫南分别以政治文化名人、绿林豪杰和红色革命人物为主。根据现存名人资源特点,选择合适的开发方式和模式,是发展人文旅游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河南 名人资源 旅游
下载PDF
北宋“话”体诗学论辨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海鸥 梁穗雅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31,124,共7页
“话”体诗学批评兴于北宋,其传统有二:一是诗学批评传统,二是诗学叙事传统。前者表现为以诗人诗作诗艺为具体批评案例的诗学批评、艺术探讨,这是构成“话”体诗学的评论性因素,诗话著作因此而在后世目录学中被归于“诗文评”类;后者表... “话”体诗学批评兴于北宋,其传统有二:一是诗学批评传统,二是诗学叙事传统。前者表现为以诗人诗作诗艺为具体批评案例的诗学批评、艺术探讨,这是构成“话”体诗学的评论性因素,诗话著作因此而在后世目录学中被归于“诗文评”类;后者表现为讲述诗人诗作的故事或考征典实,这是构成“话”体诗学的史实因素,诗话因此而始终“体兼说部”。该文首先考察诗话与多种文体的渊源关系,其次考辨《唐宋分门名贤诗话》、《古今诗话》、《诗话总龟》,提出三书一体同源的看法,澄清了自宋人以来的一些误解,并比较其与《渔隐丛话》体制形态之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体诗学 《唐宋分门名贤诗话》 《古今诗话》 《诗话总龟》
下载PDF
魏晋六朝的啸——兼论啸与魏晋风度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应斌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43-48,共6页
魏晋六朝时啸有了很大的发展 ,一大批士大夫爱啸 ,他们成为啸的主角 ,使啸的主体发生变化 ;名士和隐士之啸享誉一时 ,啸成为社会时尚 ,普遍地参与到社会文化、名士风度和魏晋精神文化的建构中 ,士大夫把魏晋之啸推向历史的高峰。
关键词 阮籍 名士 隐士 魏晋风度
下载PDF
“名士牙行”与清初“赠送之文”的繁荣——以袁骏、孙默征集活动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杜桂萍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123,2,共13页
明末清初以还,伴随着文人交往方式的变化,各类"赠送之文"泛滥不休,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学史景观。除了文体自身衍变、文化境遇之迁改等因素外,文学生态内部诸因素的相互作用也是一个促发原因。袁骏、孙默以表彰母节和归隐黄山... 明末清初以还,伴随着文人交往方式的变化,各类"赠送之文"泛滥不休,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学史景观。除了文体自身衍变、文化境遇之迁改等因素外,文学生态内部诸因素的相互作用也是一个促发原因。袁骏、孙默以表彰母节和归隐黄山为题目,以数十年之坚持,征集相关诗文作品达万首之多,不仅成就了两种大型主题式创作,还足以引发征集过程及其相关利益诉求的思考,即作为一类特殊存在的"名士牙行"的交往特征、生存方式和人格风貌,以及他们为种种文学乃至文化活动牵线搭桥行为之于文学创作风貌、走向的影响。这些活跃于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近似专职文化经济人的"名士牙行"的存在,为了解大量出自名人之手的"赠送之文"的生成过程提供了特殊的视角,生动反映了明清时期文化权利下移所促成的文人交往模式及文学生态的新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士牙行 清代文学 赠送之文 袁骏 孙默
下载PDF
宋代登第进士的恩例与庆典——兼论科举的公正性问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祝尚书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6-116,共11页
与唐代一样,宋代进士登第后也有来自皇帝和朝廷的恩例,并举行各种场面盛大的庆典,但在恩例与庆典的内容和形式上又有许多不同。在优礼进士方面,宋代较唐代实有过之而无不及,进士登第后在精神、物质两方面获得了优厚的回报。然而,这些登... 与唐代一样,宋代进士登第后也有来自皇帝和朝廷的恩例,并举行各种场面盛大的庆典,但在恩例与庆典的内容和形式上又有许多不同。在优礼进士方面,宋代较唐代实有过之而无不及,进士登第后在精神、物质两方面获得了优厚的回报。然而,这些登第的荣耀与欢乐只是极少数人能够得到的,无非是奠基于社会不公之上的畸形选举制度绽放的花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科举 进士 恩例 庆典
下载PDF
从《万寿盛典图》解析清代北京城街道活动空间 被引量:1
15
作者 阴劼 王安杰 石悦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66,共6页
以康熙《万寿盛典图》为对象,结合乾隆《京城全图》对所绘街道场景进行转译,解析清代北京城街道活动空间,发掘中国古代街道空间的内涵特征。结果表明:康熙《万寿盛典图》所描绘的清代北京城街道场景具有极强的写实性;其次,街道活动空间... 以康熙《万寿盛典图》为对象,结合乾隆《京城全图》对所绘街道场景进行转译,解析清代北京城街道活动空间,发掘中国古代街道空间的内涵特征。结果表明:康熙《万寿盛典图》所描绘的清代北京城街道场景具有极强的写实性;其次,街道活动空间包含围合式、开放式、沿街式的形态类型,空间相对独立,实质性质与"广场"相似,串联分布,在街道上具有连贯性;最后指出,由于街道上的公共活动使得街道形态由线性空间发展为树状空间,形成富有变化的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活动空间 街寺组合 万寿盛典图 乾隆京城全图 清代北京城
下载PDF
毛晋的名剧意识与《六十种曲》之编纂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建欣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6-175,共10页
明末清初毛晋对名家名作非常重视,《六十种曲》的编选中即体现出鲜明的名剧意识。其中收录了晚明时期已经完成经典化的《西厢记》《琵琶记》等元代名剧,还囊括了在传播与接受过程中迅即成为名剧的《牡丹亭》等当代作品。《西楼记》《飞... 明末清初毛晋对名家名作非常重视,《六十种曲》的编选中即体现出鲜明的名剧意识。其中收录了晚明时期已经完成经典化的《西厢记》《琵琶记》等元代名剧,还囊括了在传播与接受过程中迅即成为名剧的《牡丹亭》等当代作品。《西楼记》《飞丸记》等"潜在"名剧的选择,符合毛晋一贯对珍本、秘本的追求,更彰显了其对"名剧"内在特征和标准的深刻理解。名剧意识透视出毛晋的文人情怀及其戏曲观念,其中对主情与教化、场上与案头、文采与本色的认知与选择是晚明汤沈之争后戏曲观念走向共识的重要体现,也是对晚明戏曲创作、观演风尚的集中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晋 《六十种曲》 名剧意识 晚明戏曲
下载PDF
清代学者名流与陕西地方志的修纂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雪玲 《唐都学刊》 2013年第6期62-66,共5页
清修陕西地方志是陕西乃至全国旧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乏质量上乘的佳作,这些名志大多出自学者名流之手。乾隆年间毕沅抚陕,主持并倡导修志,掀起了学者名流参与陕西方志修纂的高潮,此风气一直沿及嘉道时期。学者名流的学术经历、学... 清修陕西地方志是陕西乃至全国旧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乏质量上乘的佳作,这些名志大多出自学者名流之手。乾隆年间毕沅抚陕,主持并倡导修志,掀起了学者名流参与陕西方志修纂的高潮,此风气一直沿及嘉道时期。学者名流的学术经历、学术思想及修志主张在方志中均有体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陕西方志的质量和学术价值,对当时及以后的陕西方志修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学者名流 陕西 地方志 修纂
下载PDF
名流印可、文人干谒与南宋诗歌风貌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楹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6-143,共8页
文人印可延誉、干谒请托等行为与南宋诗歌风貌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杨万里品题延誉之高妙技法,成就了其独特风格的诚斋体;陆游注重社交酬唱在诗歌创作中的地位,应酬之作在其集中占有很大比例,呈现出放翁之大家气象;姜夔为迎合... 文人印可延誉、干谒请托等行为与南宋诗歌风貌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杨万里品题延誉之高妙技法,成就了其独特风格的诚斋体;陆游注重社交酬唱在诗歌创作中的地位,应酬之作在其集中占有很大比例,呈现出放翁之大家气象;姜夔为迎合名流的审美趣味而创作,其诗词展示了江湖谒客的人格精神、命运遭际和复杂心理。名流印可、文人干谒,客观上对当时诗歌风貌之形成起到了强有力推动作用,促成了整个时代诗歌风貌的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人际关系 名流印可 文人干谒 诗歌风貌
下载PDF
敦煌“贺雨文”初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玉平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0-72,共3页
敦煌文书中有题为"贺雨"的文书数篇。本文通过对其内容及使用者的比较研究,认为敦煌文书中的"贺雨"题材是朝廷礼仪地方化,政治文体民间化、宗教化的体现。
关键词 唐代 敦煌文书 贺雨文 礼制
下载PDF
“台阁体”非“七子”复古对立考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宝强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27-32,共6页
众多学者在论著中把"前七子"的复古作为"台阁体"文学的对立面来看待,把"台阁体"文学的最早代表认定为杨士奇。然而,对明代学者关于"台阁体"文学的主要观点进行一个系统考察后我们发现,明代&qu... 众多学者在论著中把"前七子"的复古作为"台阁体"文学的对立面来看待,把"台阁体"文学的最早代表认定为杨士奇。然而,对明代学者关于"台阁体"文学的主要观点进行一个系统考察后我们发现,明代"台阁体"文学应该起源于宋濂,明代的文学复古也源于明初宋濂等人的"台阁体"文学,只是到何、李时期达到高潮。"台阁体"文学不应作为"前七子"复古的对立,而应看成明代复古文学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理解"台阁体"文学以及明代复古运动的历史,我们必须立足于文献,澄清和修正目前学界对于"台阁体"与"前七子"关系认识上的部分偏误,并对"台阁体"进行一些翻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阁体”文学 “前七子” 复古 对立 考论 起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