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I对OSAHS患者呼吸调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晓赟 赵芳 +2 位作者 张力 李冠华 李月川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1-444,共4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呼吸调控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按就诊时间顺序选取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OSAHS(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但未接受持续气道正压(CPAP)通气或... 目的研究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呼吸调控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按就诊时间顺序选取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OSAHS(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但未接受持续气道正压(CPAP)通气或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1例,采用病例自身对照法分别在PCI术前、术后3d、术后1个月进行PSG、血清学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的血清学检验、超声心动图检查等临床资料在PCI术后3d及1个月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指数(CSAI)、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指数(MSAI)和微觉醒指数(MAI)在PCI术后3d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术后1个月较术后3d又显著下降(P<0.01),与术前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PCI可能引起OSAHS患者短暂性的呼吸调控功能不稳定和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表现为患者在睡眠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MSA)、微觉醒事件一过性增加,但具有自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睡眠呼吸暂停 中枢性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呼吸中枢 心肌再灌注损伤 内皮细胞
下载PDF
心源性睡眠呼吸异常:心衰患者睡眠期间陈-施呼吸机制探讨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14
2
作者 谢思欣 孙兴国 +2 位作者 王芙蓉 谭晓越 张雪梅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29-331,共3页
目的:探讨心衰患者陈施呼吸的发生率及发生机制。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3月~2015年5月于阜外医院行睡眠呼吸监测的患者56例,分为心衰组和非心衰组。结果:两组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均较高,心衰组11例患者中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 目的:探讨心衰患者陈施呼吸的发生率及发生机制。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3月~2015年5月于阜外医院行睡眠呼吸监测的患者56例,分为心衰组和非心衰组。结果:两组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均较高,心衰组11例患者中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的有10例,平均AHI指数23.93±14.63;非心衰组45例患者中AHI〉5的有33例,平均AHI指数16.20±18.76;心衰组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次数占睡眠呼吸暂停总数的比例明显大于非心衰组病人,分别为80.21%±30.55%和27.16%±35.71%,P〈0.01。结论:心脏的循环功能和肺脏的呼吸功能是联合一体化,相互联系、互为因果而又互相影响。慢性心力衰竭的循环障碍促成了潮式呼吸的发生,所以称之为心源性呼吸睡眠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整合医学 心源性睡眠呼吸暂停 心力衰竭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 心肺一体化
下载PDF
New Insights on Stimulating the Lung Meridian Based on Modern Neurophysiology 被引量:1
3
作者 Peter Chin Wan Fung Regina Kit Chee Kong 《Chinese Medicine》 2018年第3期75-117,共43页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 caused 3.2 million deaths worldwide in 2015 [1]. Therapeutic treatments, including acupuncture & herbal medicine have been applied to handle this disease with certain ...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 caused 3.2 million deaths worldwide in 2015 [1]. Therapeutic treatments, including acupuncture & herbal medicine have been applied to handle this disease with certain efficacies in the domai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wever, very few analyses on the mechanisms behind the efficacies can be found in literature. Without understanding the basic mechanisms behind any medical treatment is the bottle-neck to advancement of possibly effective therapy of any kind. Based on this argument, we start off a series of studies on the neurophysiological consequence of acupuncture/acupressure applied to the Lung Meridian. We explain how the sensory signals (by sympathetic nerves) follow the spinothalamic tracts to the thalamus and then to the primary sensory cortex. The neurons of these ascending tracts synapse the motor neurons which activate some of the different organ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diaphragm, nose, larynx, scalene muscles, trachea, lungs, intercostal and supporting abdominal muscles. The sensory signals at the neo-cortex are then passed on to the motor neurons in the primary motor cortex. The activated neurons project mainly along two descending tracts: anterior and lateral corticospinal tracts. Neurons of these tracts project to activate again some of the respiratory organs, plus the motors neurons related to the digestive system, including the large intestine. On the other hand, an intrinsic, automatic breathing system in the brainstem sends rhythmic signals through the bulbospinal tract system, which contains a special type of neurons—the pre-sympathetic neurons. These neurons, via interneuron relay, synapse motor neurons which mobilize the organs of the respiratory organs to function. Since the “Lung Meridian induced” signals and the intrinsic signals are sent by different types of neurons, we propose that stimulating the Lung Meridian might activate/supplement the action of the intrinsic system during some pathological states. Though the initial suggestion is supported by in vitro/(in vivo) experiments in detailed steps, clinical trials await future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ung MERIDIAN Acupuncture ACUPRESSURE Moxibustion Spinothalamic Anterior CORTICOSPINAL Lateral CORTICOSPINAL and Bulbospinal Tracts Respiratory centers Pre-Sympathetic Neuron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sleep apnea
下载PDF
设置睡眠中心对医务人员认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惠 欧阳彬 +5 位作者 王婧超 陈雯 杨文杰 王俊 孙亚男 李涛平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3-478,共6页
目的调查中国多地区各专业医务人员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认识和态度,了解睡眠中心的设置对医务人员认识OSA的影响。方法借鉴美国OSAKA问卷自行设计一份问卷。调查国内多地区不同级别的7家医院的医务人员共计630人。根据调查对象... 目的调查中国多地区各专业医务人员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认识和态度,了解睡眠中心的设置对医务人员认识OSA的影响。方法借鉴美国OSAKA问卷自行设计一份问卷。调查国内多地区不同级别的7家医院的医务人员共计630人。根据调查对象所在医院是否有睡眠中心(包括睡眠监测室)将其分为有睡眠中心(Y)组和无睡眠中心(N)组两组。统一整理调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一共发出630份问卷,最终有效问卷590份,有效回复率为93.65%。约有一半的调查对象(312人,52.89%)所工作的医院有睡眠中心。三个态度问题,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减肥、戒烟酒、避免过度劳累以及药物,N组更倾向于选择减肥(估计参数=0.513,P=0.046),戒烟酒(估计参数=0.472,P=0.040),避免过度劳累(估计参数=0.933,P=0.000)和药物(估计参数=0.802,P=0.000)。对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手术治疗的选择,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OSA知识的平均总正确率为45.59%±20.68%。对于治疗措施回答正确率最高,其他知识点正确率都差。其中Y组的平均总正确率、症状以及靶器官损害平均正确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2,P=0.000)。所有调查对象对于OSA知识的了解与他们对于OSA的认识、治疗和深入了解意愿三方面态度之间存在正向相关性(r=0.247,P=0.000)。结论 OSA尚需加强宣教,睡眠中心的设置更有利于医务人员更多地认识OSA,更有利于睡眠医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中心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医务人员 知识 态度
原文传递
肥胖通气低下综合征患者呼吸中枢反应性的改变与二氧化碳潴留的相关作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韩芳 陈尔璋 +2 位作者 魏海琳 丁东杰 何权瀛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66-469,共4页
目的 观察肥胖通气低下综合征患者呼吸中枢反应性的改变与二氧化碳 (CO2 )潴留的相关作用。方法 测定了 5例白天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 >4 5mmHg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呼吸中枢低氧反应性 (ΔP0 .1/ΔSaO2 、Δ VE/... 目的 观察肥胖通气低下综合征患者呼吸中枢反应性的改变与二氧化碳 (CO2 )潴留的相关作用。方法 测定了 5例白天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 >4 5mmHg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呼吸中枢低氧反应性 (ΔP0 .1/ΔSaO2 、Δ VE/ΔSaO2 )及高CO2 反应性 (ΔP0 .1/ΔPaCO2 、Δ VE/ΔPaCO2 ) ,并选择 5例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呼吸暂停病程及睡眠呼吸紊乱指数 (AHI)相近但无CO2 潴留者作为对照。 10例受试者均肥胖 ,无阻塞性通气障碍。结果  5例肥胖通气低下患者的ΔP0 .1/ΔSaO2 为 ( - 0 .0 4± 0 .0 2 )cmH2 O % ,Δ VE/ΔSaO2 为 ( - 0 .17± 0 .0 4 )L·min-1% ,ΔP0 .1/ΔPaCO2 为( 0 .2 3± 0 .1)cmH2 O/mmHg,Δ VE/ΔPaCO2 为 ( 1.3 2± 0 .7)L·min-1·mmHg-1;对照者ΔP0 .1/ΔSaO2 为( - 0 .14± 0 .0 3 )cmH2 O % ,Δ VE/ΔSaO2 为 ( - 0 .3 4± 0 .0 4 )L·min-1% ,ΔP0 .1/ΔPaCO2 为 ( 0 .4 9± 0 .1)cmH2 O/mmHg ,Δ VE/ΔPaCO2 为 ( 2 .18± 0 .81)L·min-1·mmHg-1,且ΔP0 .1/ΔSaO2 、Δ VE/ΔSaO2 及其中 3例患者的ΔP0 .1/ΔPaCO2 均低于正常值。在长期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过程中 ,第 2、4和 6周复查发现 5例肥胖通气低下患者的中枢反应性逐渐上升 ,4~ 6周均恢复正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通气低下综合征 二氧化碳潴留 呼吸中枢
原文传递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呼吸中枢驱动 被引量:8
6
作者 邱志辉 黎锐发 +1 位作者 张栋 罗远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0期2818-2821,共4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呼吸中枢驱动的变异性以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OSA患者呼吸中枢驱动的作用。方法以13例经多导睡眠图(PSG)检查确诊为中重度OSA的患者(OSA组)和6名健康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在PSG...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呼吸中枢驱动的变异性以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OSA患者呼吸中枢驱动的作用。方法以13例经多导睡眠图(PSG)检查确诊为中重度OSA的患者(OSA组)和6名健康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在PSG监测下记录2组受试者睡前清醒期和睡眠期以及OSA组患者睡眠呼吸事件发生和CPAP治疗时食管膈肌肌电,并分析其变异性。结果对照组清醒期和睡眠期食管膈肌肌电变异系数分别为15.4%±3.8%和17.3%±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组患者清醒期、睡眠期、睡眠呼吸事件发生和CPAP治疗时食管膈肌肌电变异系数分别为14.7%±1.9%、40.7%±12.0%、29.1%±7.5%和15.4%±4.6%,睡眠期和睡眠呼吸事件发生时均明显高于清醒期(均P〈0.01),而CPAP治疗时与清醒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患者睡眠时呼吸中枢驱动变异性较大,CPAP具有降低呼吸中枢驱动变异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呼吸中枢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原文传递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上气道扩张肌的中枢调控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婷 王玮 《国际呼吸杂志》 2010年第21期1327-1331,共5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长期间断低氧,低氧可导致上气道扩张肌功能紊乱及大脑皮质抑制及神经元的损伤。在睡眠时极易出现呼吸暂停,在觉醒时由于肌肉的中枢代偿作用被破坏也会出现呼吸暂停。用TMS技...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长期间断低氧,低氧可导致上气道扩张肌功能紊乱及大脑皮质抑制及神经元的损伤。在睡眠时极易出现呼吸暂停,在觉醒时由于肌肉的中枢代偿作用被破坏也会出现呼吸暂停。用TMS技术已证实上气道扩张肌活动与颏舌肌运动皮质区的依赖性,有增强颏舌肌活性的可能,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不出现呼吸暂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上气道扩张肌 中枢调控 经颅磁刺激
原文传递
过渡期护理联合抗阻呼吸训练在老年肥胖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8
作者 徐丽雅 张智 陆昊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2年第20期1581-1587,共7页
目的分析过渡期护理(TCM)模式联合抗阻呼吸训练对老年肥胖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呼吸中枢低氧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鼓楼医院老年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8例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 目的分析过渡期护理(TCM)模式联合抗阻呼吸训练对老年肥胖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呼吸中枢低氧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鼓楼医院老年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8例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联合抗阻呼吸训练模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TCM模式干预;护理干预前和出院后1个月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生命质量量表(SF-36)、蒙特利尔认知功能测评量表(MoCA)对患者的睡眠质量、生命质量、认知功能进行评估;护理干预前和出院后1个月检测患者FVC、FEV_(1)、FEV_(1)/FVC。结果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PSQI白天功能紊乱、使用睡眠药物、习惯性睡眠效率、主观睡眠质量、睡眠紊乱、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和总分分别为(1.63±0.33)、(1.22±0.29)、(1.63±0.29)、(1.12±0.31)、(1.35±0.34)、(1.09±0.28)、(1.74±0.26)、(9.78±0.5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0.34)、(2.03±0.31)、(2.09±0.23)、(1.85±0.28)、(2.11±0.28)、(1.40±0.24)、(2.12±0.41)、(13.87±0.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91~31.61,均P<0.01);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SF-36中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69.81±5.74)、(76.12±6.02)、(70.84±6.08)、(71.74±5.99)、(50.93±6.12)、(70.52±5.94)、(69.89±5.53)、(68.41±4.99)分,高于对照组的(62.83±6.31)、(68.94±5.91)、(61.99±5.98)、(64.85±6.13)、(43.28±5.74)、(64.85±6.12)、(61.21±5.74)、(62.31±6.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18~7.77,均P<0.01);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MoCA中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语言、延迟回忆、定向力、抽象和总分分别为(4.95±0.31)、(5.68±0.27)、(2.67±0.24)、(3.98±0.19)、(5.47±0.28)、(5.64±0.23)、(28.39±1.0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8±0.37)、(5.23±0.29)、(2.43±0.27)、(3.37±0.31)、(5.01±0.33)、(5.27±0.26)、(25.79±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17~10.51,均P<0.01);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FVC、FEV_(1)和FEV_(1)/FVC水平分别为(2.89±0.19)L、(1.99±0.17)L、(68.86±3.9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9±0.18)L、(1.60±0.14)L、(61.78±4.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1、11.14、7.87,均P<0.05)。结论TCM模式联合抗阻呼吸训练对老年肥胖型OSAHS患者干预后可有效改善呼吸中枢低氧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阻呼吸训练 过渡期护理模式 老年肥胖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呼吸中枢低氧反应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