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ast central Uplift Belt of Junggar Basin
1
《China Oil & Gas》 CAS 1996年第4期239-240,共2页
EastcentralUpliftBeltofJunggarBasinMosuowandong(Z3)andDongdaohaizi(Z4)aretwobiddingblockslocatedintheeastpar... EastcentralUpliftBeltofJunggarBasinMosuowandong(Z3)andDongdaohaizi(Z4)aretwobiddingblockslocatedintheeastpartofcentraluplift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 central uplift belt of Junggar Basin
下载PDF
Tectonics and Mechanisms of Uplift in the Central Uplift Belt of the Huimin Depression 被引量:4
2
作者 倪金龙 郭颖 +3 位作者 王智敏 刘俊来 林玉祥 李月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99-315,共17页
The Huimin(惠民) depression is a third-level tectonic element of the Bohai(渤海) Bay basin in eastern China.The central uplift belt is the most important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zone in the depression,but the lac... The Huimin(惠民) depression is a third-level tectonic element of the Bohai(渤海) Bay basin in eastern China.The central uplift belt is the most important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zone in the depression,but the lack of adequate geological studies in the area has greatly hindered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In this article,using seismic data,fracture mechanics,and a combination of data on fault growth indices and fault throws,we present an analysis of tectonic activity in the central uplift belt and adjacent regions.The amount of extension is calculated along balanced N-S cross-sections,along with the thickness of strata eroded from the fourth,third,and second members of the Shahejie(沙河街) Formation(Es4-Es2) in the uplift belt,by analyzing porosity and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s.In addition,uplift features are described,and their timing and processes of formation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trike-slip and extensional tectonic movements coexisted,with the effects of the latter most obvious.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nature of the extensional move-ments is varied:fault activity during the period Ek-Es4 was the strongest on the northern Ningnan(宁南) fault,and activity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area was stronger than that in the east,which in turn was stronger than that in the central region;during Es3-Es2,the strongest fault movements were along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middle Linyi(临邑) fault,and activity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area was rela-tively weak,whereas in the mid-west it was the strongest.The extensional movements were a response to the activity of the faults.The sediments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fourth member of the Shahejie For-mation(Es4x) show that Es4 was the time when the central belt first began to be uplifted strongly.Uplift was uneven during the Paleogene:the western part of the area was uplifted continuously,while the mid-eastern area underwent alternating periods of uplift and subsidence.During the Paleogene,a number of different tectonic features developed in the central uplift belt at different times and are manifested as follows:during the period Ek-Es4,a gentle slope was formed as part of the Zizhen(滋镇) sag;during Es3-Es2,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central uplift belt continued to display a gentle slope as part of the Zizhen sag,but the southern region developed an steep slope as part of the Linnan(临南) sag.There are clos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uplift,strike-slip,and extension within the central uplift belt of the Huimin depression,as is manifest by the areas of strongest extension being uplifted most rapidly,and also eroded the mo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imin depression central uplift belt PALEOGENE tectonic features uplift mechanisms Bohai Bay basin.
原文传递
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张扭性断裂演化的构造物理模拟研究
3
作者 王衍迪 王毛毛 +2 位作者 闫兵 汤梦静 贾红义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5,共14页
惠民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西部,新生代时期经历了南北向伸展,形成了典型的“北断南超”半地堑结构。平面上,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发育了NE至近EW向的张扭断裂体系;垂向上,中央隆起带断裂体系从深部到浅部呈现出由雁列式分段到逐渐... 惠民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西部,新生代时期经历了南北向伸展,形成了典型的“北断南超”半地堑结构。平面上,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发育了NE至近EW向的张扭断裂体系;垂向上,中央隆起带断裂体系从深部到浅部呈现出由雁列式分段到逐渐连接贯通的特征。目前对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断裂体系的结构特征有了较好的刻画,但是对于该断裂体系形成的运动学过程及其控制因素仍然停留在描述阶段。文章设计了一组张扭构造物理模拟实验,以探究惠民中央隆起带断裂构造演化过程及其控制因素。实验再现了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断裂体系在平面上由早期孤立分段、侧向传播、最终贯通的三个阶段;在剖面上也很好对应了中央隆起带沿走向由共轭断裂系向阶梯式断裂的结构转变特征。基于粒子成像测速(PIV)的应变分析,文章构建了三阶段的应变—断层距离统计图,揭示了各分段断裂由早期无连接,经历侧向生长,从软连接到硬连接的构造演化过程。研究证实在南北向区域伸展作用下,盆地基底NEE向先存断裂的活化是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张扭构造形成的根本原因。文章利用砂箱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揭示了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断裂发育的机制,可为类似的张扭性断陷盆地的断裂演化与油气成藏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物理模拟 张扭构造 断层连接 构造转换带 惠民凹陷 中央隆起带
下载PDF
松南中央隆起带聚热机制及对青山口组地热资源开采影响
4
作者 徐小红 肖杭州 +2 位作者 李迎九 贾雪峰 赵容生 《世界地质》 CAS 2024年第2期263-270,共8页
通过岩心热物性测试、地热井生产数据分析,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对松南中央隆起带青山口组聚热机制、地热井温度恢复规律等方面开展研究,对比不同构造部位、不同埋深的地热储层及生产井的共性与差异,笔者总结了盆地型地热资源聚热机制及其... 通过岩心热物性测试、地热井生产数据分析,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对松南中央隆起带青山口组聚热机制、地热井温度恢复规律等方面开展研究,对比不同构造部位、不同埋深的地热储层及生产井的共性与差异,笔者总结了盆地型地热资源聚热机制及其对生产井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青山口组中部温度在45~165℃之间,凸起部位温度明显高于凹陷部位,温度最大相差达100℃;同时地热井开采模拟显示,持续开采30 a凸起部位较凹陷部位井的流体温度降低更为缓慢,降幅相差约7℃。综合地质结构、断裂系统、构造格局分析,认为凹凸相间的构造格局是松南中央隆起带青山口组储层主要聚热机制,并且在相似条件下,构造凸起部位在地热井开采过程中,温度降低幅度较构造凹陷部位缓慢,可持续开采的时间更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热机制 地热资源开采 数值模拟 青山口组 松南中央隆起带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古中央隆起带基底岩石弹性参数测试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戴世立 王力娟 辛朝坤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3-453,共11页
古中央隆起带基底上覆地层缺失断陷期沉积地层,基岩暴露地表时间长,风化壳普遍发育。基底岩性复杂,主要发育花岗岩、浅变质沉积岩及浅变质火山岩3大类岩石;基底主要发育花岗岩、变质岩储层,不同类型储层的裂缝发育程度不同。钻井揭示:... 古中央隆起带基底上覆地层缺失断陷期沉积地层,基岩暴露地表时间长,风化壳普遍发育。基底岩性复杂,主要发育花岗岩、浅变质沉积岩及浅变质火山岩3大类岩石;基底主要发育花岗岩、变质岩储层,不同类型储层的裂缝发育程度不同。钻井揭示:花岗岩的脆性大,易形成裂缝,花岗岩储层物性最好,属于孔隙—裂缝型储层;基底花岗岩风化壳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物性较差,以裂缝为主。目前有关基底花岗岩和变质岩的岩石物理弹性参数特征的实验室研究较少。为此,采用超声频段和地震频段弹性参数测试方法,系统分析了围压及孔隙压力对岩石纵、横波速度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孔隙度和饱和状态下岩石弹性参数与微裂缝密度及孔隙纵横比的关系;应用弹性参数交会分析,明确了基底风化壳储层及裂缝敏感参数,建立了符合基底孔隙—裂缝型储层特征的岩石物理模型,获得以下成果和认识:(1)对松辽盆地北部古中央隆起带基底33块岩性样品,采用超声频段和地震频段实验测试,测得的标准铝块的超声频段纵波速度(6430 m/s)与参考值(6400 m/s)基本相同,相对误差为0.5%,精度较高。(2)随着围压增加,在水饱和和气饱和状态下纵、横波速度均增大,且横波速度变化不大。随着孔压增加,在水饱和和气饱和状态下纵、横波速度均呈降低趋势,且在气饱和状态下纵波速度的变化量大于水饱和状态,在水饱和和气饱和状态下横波速度的下降趋势相似。(3)不同压力的超声频段和地震频段速度差异表明微裂隙是影响频散绝对变化量的主要因素,随着压力增加,微裂隙逐渐闭合,孔隙间的流体流动效应减弱,喷射效应降低。(4)地震频段和超声频段储层敏感参数优选结果相同,即v_(P)/v_(S)(纵横波速度比)、ν(泊松比)、λ(拉梅系数)、λ/μ(拉梅系数/剪切模量)、λ_(ρ)(拉梅系数×密度)等参数对流体最敏感,可作为识别基底风化壳的储层敏感参数。(5)在裂缝密度为3条/m、裂缝倾角为50°的条件下建立了饱和度—孔隙度解释图板,在含水饱和度为50%、裂缝倾角为50°的条件下建立了裂缝密度—孔隙度解释图板,为风化壳孔隙—裂缝型储层预测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中央隆起带 基底 超声频段 地震频段 岩石物理测试 物性参数 弹性参数
下载PDF
东营凹陷盐底辟作用与中央隆起带断裂构造成因 被引量:52
6
作者 于建国 李三忠 +2 位作者 王金铎 王新红 路慎强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68,共14页
华北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的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同生断层非常发育,断层数量较多。主干正断层的下降盘上形成“逆牵引”构造,组成“负花状”地堑断裂系。这些断裂系将中央隆起带分割为一系列小断块。本文将这些断裂系和相关的小断块划分为... 华北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的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同生断层非常发育,断层数量较多。主干正断层的下降盘上形成“逆牵引”构造,组成“负花状”地堑断裂系。这些断裂系将中央隆起带分割为一系列小断块。本文将这些断裂系和相关的小断块划分为3个构造,分别称为辛镇、东营和郝家—现河庄(简称郝—现)构造。研究证明,复杂断裂与断块组合构造主要为盐底辟作用的结果,伴生的逆牵引作用形成“包心状”的复杂断裂构造形态,总体上,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构造成因是区域北北西—南南东向伸展作用下局部底辟作用和逆牵引作用共同形成的,而不是走滑成因。据强度,底辟构造可分为低幅度隆起和隐刺穿构造。其形成时期主要为沙河街组三段沉积期开始持续到馆陶组沉积前。底辟物质由盐岩为主的塑性层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构造 断块 东营凹陷 伸展作用 伴生 走滑 正断层 中央隆起带 沙河街组 馆陶组
下载PDF
西藏羌塘盆地中部发现中高级变质岩 被引量:22
7
作者 谭富文 陈明 +3 位作者 王剑 付修根 王进军 杜佰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1-355,共5页
羌塘盆地至今没有片麻岩系基岩点位的报道,长期以来关于该盆地是否具有前古生代的结晶基底分歧较大。最近在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北缘兰新岭附近的俄久卖一带找到了具有中—深变质特征的片麻岩,追索确定片麻岩系沿逆冲断裂带出露,基岩出... 羌塘盆地至今没有片麻岩系基岩点位的报道,长期以来关于该盆地是否具有前古生代的结晶基底分歧较大。最近在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北缘兰新岭附近的俄久卖一带找到了具有中—深变质特征的片麻岩,追索确定片麻岩系沿逆冲断裂带出露,基岩出露宽度为50~200m,断续延伸长约4km。岩相学研究结果显示,片麻岩中含有典型的区域变质矿物矽线石和蓝晶石,结合附近发现的奥陶系仅经历了浅变质作用和新近的地球物理资料揭示盆地内可能有结晶基底,初步认为俄久卖片麻岩系为羌塘盆地的前奥陶系结晶基底岩片,羌塘盆地深部具有稳定的结晶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羌塘盆地 中央隆起带 结晶基底 片麻岩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风化壳古油藏的确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30
8
作者 宁宁 陈孟晋 +1 位作者 孙粉锦 许化政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0-286,共7页
岩心观察与岩石薄片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中央隆起带奥陶系风化壳储层沥青含量丰富,其光性特征显示为石油裂解的残余物,是古油藏存在的直接证据,沥青热演化程度高,如旬探1井的沥青反射率为2.35%-3.15%,换算成镜质华反射率为1... 岩心观察与岩石薄片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中央隆起带奥陶系风化壳储层沥青含量丰富,其光性特征显示为石油裂解的残余物,是古油藏存在的直接证据,沥青热演化程度高,如旬探1井的沥青反射率为2.35%-3.15%,换算成镜质华反射率为1.85%-2.35%。根据沥青充填特征、面积系数,并结合电测资料确定的古油层的厚度一般为10—22m。TOC、有机地球化学和岩相分析表明,西缘坳陷平凉组自东而西逐渐增厚的泥页岩含有机质丰富,以咸水低等生物的有机质为特征,是中央隆起带古油藏的可靠烃源岩。成藏史分析表明,J2~K1期的埋深加大和古地温升高,导致古油藏石油裂解转化为古气藏;K2-E时期,燕山运动致使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反转,陕北斜坡形成,古油藏被破坏,一部分油气向浅部运移散失,一部分向陕北斜坡高部位运移,可能是盆地中部大气田的主要气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古油藏 平凉页岩 奥陶系 风化壳 中央隆起带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油-源特征分析 被引量:32
9
作者 刘华 蒋有录 +1 位作者 杨万琴 王宁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43,共5页
东营凹陷的沙河街组三段的烃源岩具有姥鲛烷占优势 ,姥植烷比为 0 .5~ 1.0 ,微弱的伽马蜡烷等特征 ;沙河街组四段烃源岩具有较强的植烷优势 ,姥植烷比小于 0 .5 ,丰富的伽马蜡烷等特征。根据这一显著差异 ,将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上各油... 东营凹陷的沙河街组三段的烃源岩具有姥鲛烷占优势 ,姥植烷比为 0 .5~ 1.0 ,微弱的伽马蜡烷等特征 ;沙河街组四段烃源岩具有较强的植烷优势 ,姥植烷比小于 0 .5 ,丰富的伽马蜡烷等特征。根据这一显著差异 ,将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上各油田的油源类型划分为沙三型、沙四型以及混合型 ,其中以沙三型和混合类型为主。不同地区和不同层系原油的来源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对构造特征与地化特征的平面分布规律研究 ,认为石油遵循就近运移聚集的规律 ,各洼陷中心即为油源中心 ;西部地区的油源主要以利津洼陷沙河街组三段烃源岩为主 ;少量东南部的原油由牛庄洼陷沙河街组四段烃源岩供应 ;而东北部的则由民丰洼陷烃源岩供给。断裂发育处混源石油较为普遍 ,说明了断裂对混源的作用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对比 断裂 中央隆起带 东营凹陷
下载PDF
山东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古近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杨剑萍 许正豪 +2 位作者 姜在兴 操应长 陈发亮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70-674,共5页
结合山东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古近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依据层序中湖平面变化特点和相应的沉积物特征 ,提出了构造运动和气候是本区层序地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中央隆起带古近系沙河街组二、三、四亚段可划分为 3种层序类型 ,即断陷初期... 结合山东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古近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依据层序中湖平面变化特点和相应的沉积物特征 ,提出了构造运动和气候是本区层序地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中央隆起带古近系沙河街组二、三、四亚段可划分为 3种层序类型 ,即断陷初期型、强断陷期型和断陷后期型层序。由于构造运动导致湖岸线向盆地方向退缩 ,产生下降体系域 ,本次研究采用了体系域的四分法 ,即一个完整层序由低位、湖侵、高位和下降四个体系域组成 ,并且层序界面位于湖平面最大下降的位置 ,介于下降域和低位域之间。断陷初期红色地层层序 ,受气候因素控制明显 ,既不同于冲积地层层序 ,也不同于正常湖相地层层序 ,在层序演化上有其独特的特点。受构造作用和沉积物补给条件的影响 ,研究区发育三种沉积密集段 ,不同类型的沉积密集段在层序中所处位置不同 ,控制着不同的烃源岩厚度和油气资源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近系 沙河街组 层序地层 控制因素 中央隆起带
下载PDF
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断裂构造及油气运移 被引量:35
11
作者 马丽娟 郑和荣 解习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6-251,共6页
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的形成是在区域和局部构造应力场的控制下,由陈南断裂的伸展断弯褶皱和盐-泥塑性层拱张共同作用的结果。受盐-泥层分布、断层活动时的沉积特征、盆地区域构造应力场等因素的差异作用,中央隆起带构造的发育程度及组合... 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的形成是在区域和局部构造应力场的控制下,由陈南断裂的伸展断弯褶皱和盐-泥塑性层拱张共同作用的结果。受盐-泥层分布、断层活动时的沉积特征、盆地区域构造应力场等因素的差异作用,中央隆起带构造的发育程度及组合特征在空间上有较显著的差异,可划分为辛镇、东营及梁家楼-现河庄3个构造带。中央隆起带上,油气分布与断裂活动关系密切:①断层活动强度由弱变强,油气主要分布于浅层,形成次生油藏;②断层的活动强度由强变弱,油气主要分布于下部,多为原生油藏;③断层的活动强度由弱变强又变弱,油气在上下层位均有分布,形成具多套含油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中央隆起带 断裂系统 开启或封闭
下载PDF
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的抬升演化:构造-热年代学约束 被引量:20
12
作者 赵珍 陆露 吴珍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9-263,共15页
本文综合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113~43 Ma)、锆石裂变径迹年龄(169~103 Ma)、锆石U-Pb年龄(215~206 Ma)、黑云母K-Ar年龄(186~178 Ma),通过磷灰石热史模拟,TASC图谱分析和矿物封闭温度-年龄等手段,获得了中央隆起晚三叠世至今较为完... 本文综合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113~43 Ma)、锆石裂变径迹年龄(169~103 Ma)、锆石U-Pb年龄(215~206 Ma)、黑云母K-Ar年龄(186~178 Ma),通过磷灰石热史模拟,TASC图谱分析和矿物封闭温度-年龄等手段,获得了中央隆起晚三叠世至今较为完整的冷却抬升历史。中央隆起主要经历了早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中新世早期和中新世晚期至今四期冷却事件,与南北羌塘板块后碰撞伸展、拉萨-羌塘板块碰撞、新特提斯洋板片俯冲、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以及中新世南北向走滑-伸展存在动力学联系,造成11.4km、2.85km、4.3~5km和0.85km的抬升量。中央隆起在侏罗纪相对两侧盆地抬升,随着两侧盆地经历了侏罗纪的沉积增厚,与两侧盆地高差减小,在早白垩世早期可能位于海平面附近,随后快速抬升至2~2.5km,统一接受晚白垩世红层沉积,并经历长期持续的逆冲推覆构造活动,进一步抬升至5km,随后受到中新世古大湖夷平和南北向伸展作用影响,中央隆起相对盆地发生差异抬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径迹 热史模拟 构造-热年代学 中央隆起 羌塘
下载PDF
藏北羌塘盆地二维反射地震新认识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忠雄 邱海军 +4 位作者 程明道 廖建河 王孝勋 王安志 王玲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7-484,共8页
针对羌塘盆地复杂的地震地质条件,从提高资料信噪比入手,近几年在羌塘盆地开展了数百千米二维地震采集与处理技术试验,初步总结出一套适合羌塘盆地地震采集与处理方法技术。试验结果证明:单井(18m以上井深)、16~20kg炸药药量、50m以下... 针对羌塘盆地复杂的地震地质条件,从提高资料信噪比入手,近几年在羌塘盆地开展了数百千米二维地震采集与处理技术试验,初步总结出一套适合羌塘盆地地震采集与处理方法技术。试验结果证明:单井(18m以上井深)、16~20kg炸药药量、50m以下道距、120次以上覆盖次数、"X"型检波器组合图形为较好的激发接收参数。处理获得的地震叠加剖面反射信息丰富,揭示出盆地古生界基底、三叠系、侏罗系中上部、侏罗系顶界各构造层以及断裂的空间展布特征,为查明地层埋深、构造圈闭和构造界面等提供了高质量数据。另外,穿过中央隆起带的地震剖面清楚显示该隆起带不是一个古老构造,而是一个现今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 羌塘盆地 二维地震剖面 构造特征 中央隆起带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下奥陶统构造调整定量研究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唐玄 张金川 +3 位作者 边瑞康 李敬含 王艳芳 王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3-260,共8页
构造调整对油气藏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采用定量方法研究构造调整强度及其对油气形成与调整的影响是对成藏研究定量化的有益探索。下奥陶统地层是塔里木中央隆起带的重要储层,具有统一的原始构造和沉积环境,而后期构造调整相差巨大,最... 构造调整对油气藏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采用定量方法研究构造调整强度及其对油气形成与调整的影响是对成藏研究定量化的有益探索。下奥陶统地层是塔里木中央隆起带的重要储层,具有统一的原始构造和沉积环境,而后期构造调整相差巨大,最终形成了塔中和巴楚地区在成藏及含油气性上的巨大差别,塔中为加里东晚期形成的古隆起,后期构造稳定,变动小;巴楚隆起经历了多期的构造变革和改造,一直到喜山期才最终定型。构造调整控制了烃源岩的发育和油气运移的方向,制约着油气藏的形成与改造,并最终决定了油气藏在时空上的分布。塔中隆起从加里东期开始到喜山期发生继承性成藏,油气兼聚,圈闭的发育制约油气藏的发现;巴楚则多为晚期成藏,聚气为主,喜山期形成的气藏是巴楚地区勘探的首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隆起带 下奥陶统 定量研究 成藏历史 构造调整
下载PDF
羌塘中央隆起带深部结构特征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15
作者 贺日政 高锐 +6 位作者 侯贺晟 邓功 卢占武 郑洪伟 管烨 李秋生 张季生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00-908,共9页
羌塘含油气盆地是我国境内最大的中新生代海相沉积盆地.羌塘地体内的中央隆起将盆地分为南北两个盆地.中央隆起带构造属性认识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分歧,一是伸展环境下形成,整个羌塘盆地有着同一的基底.而另一认识其是一古特提斯缝合带,... 羌塘含油气盆地是我国境内最大的中新生代海相沉积盆地.羌塘地体内的中央隆起将盆地分为南北两个盆地.中央隆起带构造属性认识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分歧,一是伸展环境下形成,整个羌塘盆地有着同一的基底.而另一认识其是一古特提斯缝合带,其两侧盆地具有不同的演化机制.调查羌塘中央隆起的深部结构特征及其与南北两侧的盆地间的构造关系是认识羌塘盆地基底性质及其油气远景之关键科学问题.尽管羌塘地体在青藏高原形成演化过程中遭到了强烈改造,但在收集并分析已有地球物理资料基础上认为其深部结构仍有可能被完整保存.因此,利用密集宽频带流动台网观测,获取其深部结构,进而研究其与两侧盆地关系,是当前羌塘含油气盆地研究之重要突破口,同时该项研究符合我国当前国家油气资源战略评估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羌塘地体 中央隆起带 宽频带地震观测
下载PDF
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西段“帚状生长断层系”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6
16
作者 许淑梅 马云 +3 位作者 王金铎 于建国 高平 季建清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83,共9页
通过对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西段帚状生长断层系中"帚状分散系"和"主干断层"生长指数的计算,分析了研究区"帚状生长断层"中不同组系断层的发育特征,认为帚状生长断层中"主干断层"和"帚状分... 通过对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西段帚状生长断层系中"帚状分散系"和"主干断层"生长指数的计算,分析了研究区"帚状生长断层"中不同组系断层的发育特征,认为帚状生长断层中"主干断层"和"帚状分散系"具有"非等时性"特点,"帚状分散系"在中始新统沙河街组三段沉积期生长指数最大,"主干断层"在上始新统沙河街组二段沉积期生长指数最大。研究区"帚状生长断层"系内不发育断角砂体,沉积中心不稳定,中始新世沙河街三段沉积期沉积中心位于"帚状分散系"的上盘,晚始新世沙河街二段沉积期则迁移至"主干断层"的上盘。这些特征表证明其并非真正帚状生长断层,本文称之为"似帚状生长断层"。论文讨论了"似帚状生长断层"活动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并结合区域构造特征探讨了"似帚状生长断层"的形成机制。根据前述"似帚状生长断层"对沉积的控制作用,结合区域构造特征,论文注重探讨了"似帚状生长断层"的形成机制。中始新世Es3中+Es3下亚段沉积期以近SN向张应力为主,形成近EW向生长断层,至晚始新世Es3上亚段+Es2段沉积期以NW向张应力为主,形成NE向生长断层。中始新世近EW向生长断层发育,晚始新世NE向生长断层发育且走滑构造活动作用加强,使得不同时期的生长断层在空间上组合形成"似帚状生长断层"。"似帚状生长断层"对沉积的控制作用明显不同于真正意义上的帚状生长断层,这一点在对高勘探程度渤海湾盆地的研究过程中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似帚状生长断层” 生长系数 成因机制 中央隆起带 东营凹陷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南坡断裂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被引量:8
17
作者 马庆佑 曹自成 +1 位作者 吕海涛 沙旭光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1,共11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南坡划分为卡塔克隆起区和塘古孜巴斯坳陷两大构造单元,分属两大断裂体系。塘古孜巴斯坳陷断裂体系又可划分为西部滑脱-逆冲、中部滑脱-逆冲兼走滑以及东部高角度逆冲等三个断裂发育区。断裂主要发育于加里东中期Ⅰ幕和Ⅲ... 塔里木盆地塔中南坡划分为卡塔克隆起区和塘古孜巴斯坳陷两大构造单元,分属两大断裂体系。塘古孜巴斯坳陷断裂体系又可划分为西部滑脱-逆冲、中部滑脱-逆冲兼走滑以及东部高角度逆冲等三个断裂发育区。断裂主要发育于加里东中期Ⅰ幕和Ⅲ幕,以逆冲断裂为主,分为盖层滑脱型和基底卷入型两大类,并可划分出反转断裂、逆冲-滑脱断裂、逆冲-滑脱兼走滑断裂以及高角度逆冲断裂等四个亚类。不同断裂的叠加组合,主要形成了断层相关褶皱构造、潜山-披覆构造、花状构造以及正反转构造四大类构造样式。断层相关褶皱所形成的圈闭多且面积大,是重要的勘探目标,其成藏最关键因素应重点考虑储层发育情况;潜山-披覆构造是塔中南坡较发育的另一类重要构造样式,盖层条件为成藏关键因素之一,该类构造的周围斜坡地区也是有利目标区。塔中南坡四种构造样式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圈闭,潜在资源量大,目前勘探程度较低,需加大勘探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系 地震勘探 断裂特征 构造样式 油气成藏 塔里木盆地中部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南坡地区奥陶系优质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代鹏 丁文龙 +3 位作者 曹自成 余腾孝 王鑫玉 邱华标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6年第2期243-249,共7页
通过"三孔隙度"测井系列交会识别岩性的方法,可以较易区分研究区奥陶系灰岩、中砂岩、灰质白云岩等典型岩性。根据常规测井方法与成像测井的处理成果,并结合岩芯观察和显微镜下观测结果,认为塔中南坡碳酸盐岩主要发育三类储层... 通过"三孔隙度"测井系列交会识别岩性的方法,可以较易区分研究区奥陶系灰岩、中砂岩、灰质白云岩等典型岩性。根据常规测井方法与成像测井的处理成果,并结合岩芯观察和显微镜下观测结果,认为塔中南坡碳酸盐岩主要发育三类储层,即裂缝型储层、孔洞型储层以及裂缝—孔洞型储层;针对不同类型储层的特点,总结了各种类型储层在常规测井上的响应特征,并对塔中南坡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进行评价,研究区以Ⅲ类储层(裂缝型储层或孔洞型储层)最多,Ⅱ类储层(裂缝—孔洞型储层)次之,Ⅰ类储层(洞穴型储层)未见典型发育段。这些认识对寻找塔中南坡优质碳酸盐岩储层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南坡 奥陶系 碳酸盐岩储层 测井评价 储层评价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古中央隆起带基底浅变质岩岩性测井解释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春燕 史鹏宇 +3 位作者 李晶 覃豪 金雪英 杨黎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5-132,共8页
为了确定古中央隆起带基底岩性分布特征、支撑勘探评价工作,通过岩心刻度测井,总结了基岩测井响应特征并确定了测井分类方案。首先应用K—A图解判断原岩;其次应用自然伽马—中子密度孔隙度差识别岩石成分,应用FMI图像模式判别结构、构造... 为了确定古中央隆起带基底岩性分布特征、支撑勘探评价工作,通过岩心刻度测井,总结了基岩测井响应特征并确定了测井分类方案。首先应用K—A图解判断原岩;其次应用自然伽马—中子密度孔隙度差识别岩石成分,应用FMI图像模式判别结构、构造;最后采用“原岩+成分+结构”的方法确定岩石类型,可识别9种岩石类型,解释符合率达92.6%,落实了岩性平面分布特征。针对优势岩性部署了4口井,其中2口井试气获得工业气,1口井试气获得低产气,1口井试气为干层,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中央隆起带 浅变质岩 岩性识别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沙四上亚段滩坝与风暴岩组合沉积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鑫 张金亮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6-253,共8页
惠民凹陷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盆地边缘发育三角洲和扇三角洲沉积,受波浪和沿岸流的影响,在中央隆起带滨浅湖区形成了与岸线走向平行或斜交的滩坝砂体和风暴沉积。滩坝沉积成熟度较高,泥质含量少,岩性以中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也有少量砾... 惠民凹陷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盆地边缘发育三角洲和扇三角洲沉积,受波浪和沿岸流的影响,在中央隆起带滨浅湖区形成了与岸线走向平行或斜交的滩坝砂体和风暴沉积。滩坝沉积成熟度较高,泥质含量少,岩性以中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也有少量砾石,砂岩中常见含双壳类化石、生物碎屑和炭屑。滩坝沉积可分为砂坝、砂滩和滩坝间微相,平面上该区滩坝砂体可分为近岸砂滩、近岸砂坝、坝间砂滩、远岸砂坝、远岸砂滩、水下隆起处砂坝和水下隆起处砂滩。此外,受风暴浪的影响,在浪基面和风暴浪基面之间的地带形成风暴沉积,主要由块状层理段、递变层理段、丘状交错层理段、平行层理段和块状泥岩段构成。该组合沉积体系的形成主要受古地形、物源性质、湖平面变化等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民凹陷 中央隆起带 滩坝 风暴岩 沉积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