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脑白质疏松与脑血管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段作伟 李华 +3 位作者 孙文 蔡乾坤 肖露露 刘新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脑白质疏松(LA)与脑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回顾性分析同期行头颅MRI及脑血管造影检查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患者333例.采用Fazekas分级法分别对侧脑室旁LA和半卵圆中心LA进行程度分级:0级或1级为无或轻度LA,... 目的 探讨老年脑白质疏松(LA)与脑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回顾性分析同期行头颅MRI及脑血管造影检查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患者333例.采用Fazekas分级法分别对侧脑室旁LA和半卵圆中心LA进行程度分级:0级或1级为无或轻度LA,2级或3级为中重度LA.基于侧脑室旁LA严重程度分为无或轻度LA组206例,中重度LA组127例;基于半卵圆中心LA严重程度分为无或轻度LA组270例,中重度LA组63例.分别探讨侧脑室旁LA及半卵圆中心LA与脑血管狭窄的相关性.结果 侧脑室旁LA:与无或轻度LA组比较,中重度LA组年龄、高血压、脑卒中、颅外动脉狭窄及前循环狭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卵圆中心LA:与无或轻度LA组比较,中重度LA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颅外动脉狭窄、前循环狭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非血管性危险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侧脑室旁LA与颅外动脉狭窄(OR=1.653,95%CI:1.017~2.686,P=0.042)独立相关,半卵圆中心LA与颅外动脉狭窄无相关性(OR=1.594,95%CI:0.882~2.879,P=0.123).结论 颅外动脉狭窄对侧脑室旁白质是否发生LA改变有独立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症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脑血管造影术 脑梗死 脑血管障碍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体外反搏对血管性痴呆患者P300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吴瑞良 葛慧芳 +4 位作者 邵颍 蔡大卫 张瑾宜 王正尧 陈淼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7期1092-1093,共2页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指标作为反映脑血管疾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客观生理指标,并通过体外反搏治疗前后观察患者P300变化情况。方法应用美国NicoleSpirit脑诱发电位仪,通过“听觉靶…非靶刺激序列”为诱发事件,记录正常老人组48例,脑...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指标作为反映脑血管疾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客观生理指标,并通过体外反搏治疗前后观察患者P300变化情况。方法应用美国NicoleSpirit脑诱发电位仪,通过“听觉靶…非靶刺激序列”为诱发事件,记录正常老人组48例,脑血管疾病组28例,及体外反搏组20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老人组与脑血管疾病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全部指标都有明显差异。体外反搏治疗前后比较,靶潜伏期N2、P3有较明显差异,非靶刺激C2区P3也同样有明显差异,其它指标不同程度好转,但无差异。结论P300指标为临床早期诊断血管性痴呆提供了可靠依据。体外反搏能明显增加脑部血液供应,同时可以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痴呆发生和发展。体外反搏为临床早期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行之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血管性痴呆 P300 脑血管疾病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女性因素与脑卒中 被引量:1
3
作者 宁宪嘉 王景华 杨露春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1995年第1期9-10,16,共3页
本文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128例女性脑卒中病人及其健康对照,进行了1:1配对的对比研究,计算其OR值。单因素结果表明:月经初潮年龄、妊娠次数与女性脑卒中呈明显的正相关(OR=1.30和1.17,... 本文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128例女性脑卒中病人及其健康对照,进行了1:1配对的对比研究,计算其OR值。单因素结果表明:月经初潮年龄、妊娠次数与女性脑卒中呈明显的正相关(OR=1.30和1.17,p<0.002和P<0.05),而绝经年龄、生产次数、自然流产次数以及生殖周期则和女性脑卒中呈明显的负相关(OR=0.96、0.45和0.45.P分别<0.02、<0.01、<0.01和<0.001);但经高血压病史和吸烟调整以后,则月经初潮年龄晚、绝经年龄早及生殖周期短是女性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35和1.33、0.96和0.96、0.92和0.92。说明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以及生殖周期长是女性脑卒中独立的保护因素。本研究未发现女性激素与女性脑卒中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脑血管疾病 女性因素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早期高血糖调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强 荀风阁 +11 位作者 王连芹 宁学军 王云池 吉淑敏 凌鹏 王贵玲 宁晓红 黄红革 闫喜格 张捧玉 刘俊英 魏敬坤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82-38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早期高血糖调治范围及调治方法.方法发病在48小时之内的急性脑血管病5316例患者被随机分入治疗组、对照1和2组.治疗组依据急性脑血管病后高血糖水平,早期静脉泵入胰岛素,以0.025~0.1 U·kg-1·h-1的速度...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早期高血糖调治范围及调治方法.方法发病在48小时之内的急性脑血管病5316例患者被随机分入治疗组、对照1和2组.治疗组依据急性脑血管病后高血糖水平,早期静脉泵入胰岛素,以0.025~0.1 U·kg-1·h-1的速度调治高血糖,加用益气调糖合剂,使应激性和糖尿病性高血糖分别恒定在7.00~7.50 mmol/L,平均空腹血糖(MBGC)+1.50~2.00 mmol/L.采用8+点法和5+点法监测血糖,指导胰岛素用量.对照组采用习用的治疗方法.对照1组参考血糖4.00~6.00 mmol/L,对照2组参考血糖8.00~11.10 mmol/L.观察临床疗效和预后.3个月时,治疗组死亡人数、残障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结果治疗第10、30天,脑血管病患者临床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临床疗效评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1、2组(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后高血糖患者的目标血糖,在应激性者为7.00~7.50 mmol/L,糖尿病性为MBGC+1.50~2.00 mmol/L,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8+点法和5+点法可以很好地监测血糖水平.此调治技术能够使高血糖恒定在理想的目标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高血糖症 临床方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