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 2~1 Low PermeabilitySandstone Reservoir in Shunning Oil Field 被引量:1
1
作者 WANG Jian-min YU Liu-ying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2期223-227,共5页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 21 low permeability sandstone reservoir of Shunning oil field a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based on the data of well logging and experiment. The result shows that 1) the Chang 21 low permeabilit...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 21 low permeability sandstone reservoir of Shunning oil field a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based on the data of well logging and experiment. The result shows that 1) the Chang 21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belongs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middle-to-fine sized feldspar sandstone, with its components being low in ma- turity, deposited in distributary rivers in the front of the delta; 2) the reservoir is obviously dominated by a low or a very low permeability with a linear variation tendenc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ul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3) the spa- tial variation in lithology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reservoir are controlled by the sedimentary facies zones, and 4) the physical property of the reservoir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clastic constituents and their structure, and the con- stituent of cement materials and their content. The result also shows that the diagenesis action of the reservoir is quite strong in which dissolution greatly modified the reservoir In addition, the inter-granular dissolved pores are the mainly developed ones and the micro-structure is dominat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middle-to-large sized pores with fine-to-coarse throats. Finally, the radius of the throats is in good exponential correlation with permeability and the seepage capacity comes from those large sized throa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g 2^1 reservoir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 EVALUATION
下载PDF
姬塬油田马家山地区长4+5_(1)亚段油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2
作者 沈明玲 冯小勇 +2 位作者 张志鹏 时保宏 崔郑曦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7-14,共8页
为了加深对姬塬油田马家山地区长4+5_(1)亚段油藏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的认识,从烃源岩构造、优势砂体及物性特征等方面对其作了对比分析。分析认为:研究区位于长7段烃源岩生烃中心,具有成藏的有利基础;叠置的优势砂体,促成了长7段烃源岩向... 为了加深对姬塬油田马家山地区长4+5_(1)亚段油藏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的认识,从烃源岩构造、优势砂体及物性特征等方面对其作了对比分析。分析认为:研究区位于长7段烃源岩生烃中心,具有成藏的有利基础;叠置的优势砂体,促成了长7段烃源岩向长4+5_(1)亚段排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分流河道交汇处高渗砂体与近东西向排状鼻隆构造的匹配形成了石油聚集的有利场所;长4+5_(1)亚段油藏在多因素的共同控制下主要发育岩性油藏,其纵向上的砂体结构决定了石油富集于长4+5^(2)_(1)小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塬油田 马家山地区 长4+5_(1)亚段 油藏特征 油藏构造 储层物性 油藏展布
下载PDF
吴起地区长6_(1)致密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
3
作者 袁方 李元昊 +2 位作者 任雄风 郭秀 冯剑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4期99-104,共6页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吴起地区低渗、特低渗油藏建产比例逐年降低,储量品位持续下降,长6油藏作为建产主力层系,具有平面上分布广、纵向上厚度较大的特点,但储层微观特征研究相对薄弱,引起长6储层致密的原因尚不明确等问题,需进一步...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吴起地区低渗、特低渗油藏建产比例逐年降低,储量品位持续下降,长6油藏作为建产主力层系,具有平面上分布广、纵向上厚度较大的特点,但储层微观特征研究相对薄弱,引起长6储层致密的原因尚不明确等问题,需进一步开展储层特征研究,明确储层致密成因,为储层预测等提供依据。本文充分利用测录井、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对吴起地区长6_(1)储层开展地层划分对比、沉积特征、储层特征等研究,认为研究区长6_(1)时期属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储层喉道细、分选差,属低孔-超低渗储层。导致该区储层致密的主要因素为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构造作用,沉积相控制着储层原始物性,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物性最好;成岩过程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可有效改善储层物性;区内可见高角度裂缝和垂直裂缝发育,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起地区 长6_(1)储层 沉积 致密 成岩作用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郑寺区块长2_(1)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4
作者 李杰 马钰凯 +2 位作者 宁波 肖鄂 雷倩倩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12期123-127,共5页
针对郑寺区块长2_(1)储层非均质性认识不清,依据储层物性测试分析结果及测井数据,对研究区的层内、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进行了精细研究。研究认为,层内非均质性在砂体韵律、渗透率非均质参数及夹层分布方面表现为强非均质性,长2_(1)1小... 针对郑寺区块长2_(1)储层非均质性认识不清,依据储层物性测试分析结果及测井数据,对研究区的层内、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进行了精细研究。研究认为,层内非均质性在砂体韵律、渗透率非均质参数及夹层分布方面表现为强非均质性,长2_(1)1小层非均质性最强,其次为长2^(3)_(1)和长2^(2)_(1)小层;层间方面,从砂岩密度和隔层分布,长2^(3)_(1)小层的层间非均质性最强;平面上,长2_(1)储层砂体的连通性较好,但横向变化较大,非均质性较强。总的来说,长2_(1)储层各个维度都表现出强非均质性,其中长2_(1)1小层非均质性最强,其次为长2^(3)_(1)和长2^(2)_(1)小层。明确研究区长2_(1)储层非均质性,有助于认识长2_(1)油层亚组油、水空间的展布规律,可以为油田高效开发及剩余油挖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郑寺区块 长2_(1)储层 储层非均质性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区块延长组长8^1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集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霞 林春明 +3 位作者 陈召佑 周健 潘峰 俞昊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30-548,共19页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区块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1储层具有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到好的特点,岩性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长8^1砂岩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以次生溶蚀粒间孔为主要储集空间。目前储层正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区块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1储层具有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到好的特点,岩性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长8^1砂岩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以次生溶蚀粒间孔为主要储集空间。目前储层正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主要发育压实、胶结、溶解和交代4种成岩作用类型。机械压实作用是造成长8^1储层埋深小于2000m砂岩原生孔隙大量丧失、渗透率急剧减小的主要原因,随着埋深增加,其对储集物性的影响逐渐减弱。胶结作用对储集物性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各种胶结物沉淀析出、充填孔隙、堵塞吼道,其中黏土矿物和晚期碳酸盐胶结是致使储集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但孔隙衬里绿泥石、自生高岭石和早期碳酸盐胶结作用对储集物性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且孔隙衬里绿泥石胶结作用的建设性大于破坏性,其在减弱机械压实强度,抑制硅质胶结物发育的同时,为后期酸性有机流体的进入以及溶解产物的带出提供了有效通道,有利于溶蚀孔隙的发育。长8^1储层在埋深1800m、2000m、2100m和2300m附近存在4个次生溶蚀孔隙发育带,以长石颗粒的溶解为主。研究表明,溶解和孔隙衬里绿泥石胶结作用均很发育的层段是长8^1储层油气储集的最有利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储集物性 长8^1储层砂岩 镇泾区块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油房庄油田定31井区长1油层组流动单元的划分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振红 秦百平 +2 位作者 吕修祥 石硕 万晓龙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0-43,共4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油房庄油田定31井区长1油层组进行沉积分层,并依据岩石物理特征参数,采用直接聚类分析的方法,将该区长1油层组划分为A、B、C、D四类流动单元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类流动单元渗流能力和储集能力强...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油房庄油田定31井区长1油层组进行沉积分层,并依据岩石物理特征参数,采用直接聚类分析的方法,将该区长1油层组划分为A、B、C、D四类流动单元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类流动单元渗流能力和储集能力强,采出程度高,剩余油饱和度低;B类流动单元渗流能力和储集能力较强,采出程度较高,为研究区主要的生产层系;C类流动单元渗流能力和储集能力一般,采出程度较低,剩余油饱和度相对较高;D类流动单元渗流能力和储集能力差,为非产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房庄油田 定31井区 1油层组 流动单元 剩余油
下载PDF
安塞油田王窑地区长61^1储层物性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芳 张春生 +2 位作者 肖梦华 李莉 赵恩璋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3期55-59,共5页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压汞曲线等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安塞油田王窑地区长611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孔隙结构特征、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指出了有利的勘探目标区。综合评价认为:研究区长611储层砂岩类型以长石砂岩为主,孔隙...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压汞曲线等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安塞油田王窑地区长611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孔隙结构特征、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指出了有利的勘探目标区。综合评价认为:研究区长611储层砂岩类型以长石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为原生粒间孔隙、溶蚀粒间孔隙、溶蚀粒内孔隙、微裂缝等,砂岩储层的铸体薄片面孔率为0.98%~1.37%,平均孔喉半径较小,为典型的中—低孔、低渗储层;影响储层物性的因素主要为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学特征 孔隙结构 物性特征 长611储层 王窑地区
下载PDF
油气藏数值模拟及其对开发的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油房庄油田定31井区长1油藏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秦百平 吕修祥 +1 位作者 张振红 万晓龙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31-535,共5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油房庄油田定31井区长1油藏精细地质建模,对该区油田地质储量、采油量、含水率和压力等方面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对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认为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沉积主河道注水未波及部位、生...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油房庄油田定31井区长1油藏精细地质建模,对该区油田地质储量、采油量、含水率和压力等方面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对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认为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沉积主河道注水未波及部位、生产井泄油半径之外和生产井未补孔层位。针对剩余油不同的分布形式,制定了新钻调整井和老井侧钻、注采井网完善、采油工程挖潜3种方法进行开发方案调整,对调整后的开发指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油气藏数值模拟对开发方案的调整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房庄油田 定31井区 1油藏 数值模拟 剩余油 指标预测
下载PDF
旬邑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_1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江斌 任战利 +1 位作者 李文厚 胡桂林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1-380,共10页
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旬邑地区延长组长81储层成岩作用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储层孔隙演化过程,讨论成岩作用差异对储层孔隙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长81砂岩储层由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组成,主... 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旬邑地区延长组长81储层成岩作用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储层孔隙演化过程,讨论成岩作用差异对储层孔隙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长81砂岩储层由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组成,主要受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的影响。长81储层原始未胶结砂岩孔隙度为36.01%,压实作用造成孔隙度损失为20.37%,早期胶结引起孔隙度降低8.51%,溶蚀作用使孔隙度增加3.25%,晚期胶结导致孔隙度下降5.54%。砂岩岩性差别对储层孔隙演化影响较小,成岩作用的差异是影响储层孔隙演化的主要因素,直接制约孔隙演化过程和储层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演化 成岩作用 长81储层 三叠系延长组 旬邑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1油层组古地貌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以陕北W地区为例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凤奇 严小鳙 +3 位作者 武富礼 李沼 王维喜 白二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9-624,共6页
揭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1油层组油藏的油气富集规律对指导该盆地长1油层组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以陕北W地区为例,在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运用残余厚度法,并结合前人的区域古地貌研究成果,对研究区长1油层组顶部古地貌进行了恢复... 揭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1油层组油藏的油气富集规律对指导该盆地长1油层组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以陕北W地区为例,在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运用残余厚度法,并结合前人的区域古地貌研究成果,对研究区长1油层组顶部古地貌进行了恢复,同时分析了古地貌与长1油层组石油分布的关系。结合长1油层组的构造、沉积相、砂体厚度及封盖条件等控藏要素及与油气分布的关系,总结了研究区长1油层组油藏的富集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延长组长1油层组顶部发育有侵蚀沟谷、侵蚀斜坡和侵蚀残梁3种地貌单元,古地貌具有"一沟谷、两斜坡、两残梁"的特点,地形相对较高的残梁区对长1油层组石油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鼻状隆起构造脊、砂体较厚且砂地比较大的河道发育区也对长1油层组石油分布起着重要控制作用。另外,旋回性泥岩、致密砂岩层、侵蚀不整合面和水动力等多种封盖条件为长1油藏的形成起着重要遮挡作用。在上述控制因素作用下,形成以构造-岩性油藏和岩性油藏为主,岩性-水动力油藏为辅的多种油藏类型。鄂尔多斯盆地长1油层组的石油勘探重点应放在长1地形较高古地貌及沉积砂体发育的有利相带等的复合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 油气富集 油藏类型 1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吴旗探区长6^1储层构造裂缝特征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19
11
作者 周新桂 张林炎 范昆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3-49,共7页
吴旗地区主力油层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1,属于特低渗储层。根据研究区露头地层、钻井岩心及岩石薄片实物资料,同时利用古地磁岩心定向方法,对研究区构造裂缝进行了详细的定性一定量化观测描述和统计。研究认为,吴旗地区长6^1储层主... 吴旗地区主力油层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1,属于特低渗储层。根据研究区露头地层、钻井岩心及岩石薄片实物资料,同时利用古地磁岩心定向方法,对研究区构造裂缝进行了详细的定性一定量化观测描述和统计。研究认为,吴旗地区长6^1储层主要发育NE向和NW向高角度的区域性共轭构造裂缝系统。储层段岩心构造裂缝密度为0.4~1.90条/m,构造裂缝以偏张性为主,充填较为严重(约占57%),无效裂缝居多(约占68%)。在此基础上,以构造裂缝观测值为依据,通过构造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综合岩石破裂法和能量法,建立了裂缝预测数学模型,对长6^1储层构造裂缝分布和发育规律进行了定量预测研究,指出了裂缝发育区、次发育区和不发育区;同时,预测了张、剪裂缝发育方位,为吴旗地区低渗透储层石油进一步勘探部署和区块合理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裂缝 定量预测 长6^1低渗储层 吴旗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陕北顺宁油田长2^1低渗透砂岩储层综合分类评价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建民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9-94,共6页
根据实验分析,结合录井、试采等成果,对顺宁油田长21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等进行分析研究和综合评价,认为:长21储层孔渗分布特征属于以中孔特低渗-低渗型为主的储层,微观结构以中-大孔隙、细到中-粗喉道组合为主,孔喉结构特征对储层渗透... 根据实验分析,结合录井、试采等成果,对顺宁油田长21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等进行分析研究和综合评价,认为:长21储层孔渗分布特征属于以中孔特低渗-低渗型为主的储层,微观结构以中-大孔隙、细到中-粗喉道组合为主,孔喉结构特征对储层渗透性有决定性影响,储层渗流能力主要由较大的孔喉提供;长21储层可以划分为Ⅰ,Ⅱ,Ⅲ,Ⅳ4大类型及相应的A,B亚类;综合评价长21储层属于以Ⅰ,Ⅱ两种类型为主要构成的低渗-特低渗透储层,其中A亚类储层的孔喉结构优于B亚类,渗流能力也将好于B亚类,然而分流河道及其旋回沉积的不同部位控制了储层类型的发育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2^1储层 低渗透 综合分类评价
下载PDF
姬塬油田罗1井区长8_1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姜涛 朱玉双 +2 位作者 杨克文 周树勋 王秀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31-1036,F0003,共7页
目的探究姬塬油田储层特征,为油田下一步科学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岩心录井资料、测井资料、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毛细管压汞等多种分析测试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研究区储层岩性以灰绿色细粒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长石砂... 目的探究姬塬油田储层特征,为油田下一步科学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岩心录井资料、测井资料、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毛细管压汞等多种分析测试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研究区储层岩性以灰绿色细粒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长石砂岩,成熟度较低;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和溶孔,其中溶蚀作用成为改善储层物性的关键;孔隙结构以小孔-微喉型为主,进汞曲线特征为平台不明显,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退汞效率较低;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0.19%,平均渗透率为0.78×10-3μm2,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结论成岩作用对储层特征具有重要的影响,压实作用对储层主要起破坏性作用,溶解作用是研究区储层得到改善的关键因素,胶结作用对储层的改造具有双重作用,这与胶结物的类型及其产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塬油田 1井区 长81储层 孔隙结构
下载PDF
定边东仁沟X区长1油藏注水开发指标及井网适应性评价
14
作者 云彦舒 白远 葛宏选 《辽宁化工》 CAS 2016年第6期808-810,共3页
定边东仁沟X井区开发长1油藏,2001年开始规模开发,2005年开始注水。经过十余年注水,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亟需对注水开发指标进行分析评价。本次研究主要开展了注水利用状况、水驱指数、含水率、水驱控制程度和动用程度几项指标,同... 定边东仁沟X井区开发长1油藏,2001年开始规模开发,2005年开始注水。经过十余年注水,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亟需对注水开发指标进行分析评价。本次研究主要开展了注水利用状况、水驱指数、含水率、水驱控制程度和动用程度几项指标,同时对目前形成的井网密度以及与采收率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了讨论,为下一步实施区块综合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油藏 注水开发指标 井网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油沟区长4+5~1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先导试验 被引量:15
15
作者 齐春民 李瑞冬 +2 位作者 朱世东 刘立虎 李金灵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9-253,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藏储量丰富,但注水驱油效果不佳且陕北地区水资源匮乏,亟需新的驱油技术降本增效。为此,基于吴起油沟油区长4+51油藏特征,利用20m细管在60℃下进行了CO2驱替模拟实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油藏特征设计了施工参数,并选取... 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藏储量丰富,但注水驱油效果不佳且陕北地区水资源匮乏,亟需新的驱油技术降本增效。为此,基于吴起油沟油区长4+51油藏特征,利用20m细管在60℃下进行了CO2驱替模拟实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油藏特征设计了施工参数,并选取了5个井组进行CO2驱先导试验,通过注CO2前后地层压力对比、CO2驱油效果、实施区CO2泄露监测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长4+5^1低渗透油藏满足CO2混相驱的要求,井口压力8MPa、流速0.6t/h的施工参数可保障其混相,CO2可在储层中均匀推进,地层压力稳步回升,注气2年同比注水驱油增产原油2935.6t,其换油比为3.03∶1,且在试验区土壤中未监测到CO2泄漏。该研究可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的安全推广提供技术支持,为保障延长油田稳产及陕北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4+5^1油藏 低渗透率 CO2混相驱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1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育平 孙卫 +4 位作者 雒斌 李冠男 孟子圆 欧阳思琪 赵丁丁 《非常规油气》 2019年第5期38-46,共9页
开展流动单元研究在储层精细表征、剩余油分布规律及预测油藏开发生产性能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鄂尔多斯合水地区长81储层为例,在建立流动单元类型划分标准的基础上,对长81储层进行了流动单元划分,并结合铸体薄片、高压压汞、恒... 开展流动单元研究在储层精细表征、剩余油分布规律及预测油藏开发生产性能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鄂尔多斯合水地区长81储层为例,在建立流动单元类型划分标准的基础上,对长81储层进行了流动单元划分,并结合铸体薄片、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及相渗等实验分析了不同类型流动单元的孔喉结构和渗流机理的特点,明确了不同流动单元在生产动态方面的差异性原因。结果表明:长81储层划分为A、B、C、D四类流动单元;A类流动单元孔喉结构最好,低含水期稳产周期长;B类流动单元孔喉结构较好,分布面积广,是油田开发的主力区;C类和D类流动单元孔喉比大且连通性差,储层渗流能力差,含水率上升快且稳产期短,注水开发效果差,建议对其采取适当措施或者调整开发方案,从而提高最终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水地区 长81储层 流动单元 孔喉结构 生产动态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_(1)亚油层组沉积相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茜 魏凡 +2 位作者 张妍 范琳 方一钢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8-99,共12页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1亚油层组沉积微相与储层物性的关系,通过岩心相、测井相及物性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盆内合水地区长8_(1)亚油层组进行分析。认为:(1)长8_(1)亚油层组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发育水下分流河道、...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1亚油层组沉积微相与储层物性的关系,通过岩心相、测井相及物性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盆内合水地区长8_(1)亚油层组进行分析。认为:(1)长8_(1)亚油层组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分流间湾4种沉积微相。多期叠置的水下分流河道是控制砂体发育的主要微相类型,根据砂地比又可分为河道核部、河道中部及河道侧翼;(2)长8_(1)^(2)小层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频率较高、沉积期次较多、连通性较强,其次为长88_(1)^(2)小层与长8_(1)^(3)小层;(3)由沉积微相决定的岩石结构成熟度控制了储层的初始孔隙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储层现今孔隙度。水下分流河道核部储层物性最好,是有利微相类型。研究区长8_(1)^(2)小层有利微相发育规模最大,为后期勘探开发首要目的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合水地区 长8_(1)亚油层 沉积微相 储层物性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白湾子地区长1油藏储层特征研究
18
作者 魏向峰 张玲山 +1 位作者 杨亮 康妮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7期165-165,共1页
通过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压汞分析等手段,分别从储层岩石学特征、储层物性特征、储层渗流特征等方面对白湾子地区D1井区长1油层组的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白湾子地区 1油藏 储层特征
下载PDF
志丹油田洛河区块长6^1低阻油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旭 刘志延 +1 位作者 蔺广泉 乔生虎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4期32-36,共5页
陕北志丹油田洛河区块长6^1油层作为该区块的主力油层,区域内低阻油藏较为发育,但由于低阻成因机理较为复杂、表现形式多样,常规识别方法符合率较低。通过对岩心化验分析资料及测井资料的对比分析,认为束缚水饱和度高、地层水矿化度高... 陕北志丹油田洛河区块长6^1油层作为该区块的主力油层,区域内低阻油藏较为发育,但由于低阻成因机理较为复杂、表现形式多样,常规识别方法符合率较低。通过对岩心化验分析资料及测井资料的对比分析,认为束缚水饱和度高、地层水矿化度高是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油藏背景条件。根据淡水钻井液侵入对油层、水层深浅电阻率影响的差异,运用侵入因子识别法和横向对比识别法可有效提高对低阻油藏的识别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丹油田 长6^1低电阻率油层 成因机理 测井识别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桥镇地区延长组长1段沉积相分析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雪峰 杜海峰 仲米剑 《自然资源情报》 2022年第5期43-47,32,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1段是一套湖沼相含煤泥质沉积,也是重要的区域盖层。在盆地不同区域,针对长1段的沉积相和油气地质意义方面的认识较为模糊。本文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分析盆地内桥镇地区长1段的露头、钻井和测...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1段是一套湖沼相含煤泥质沉积,也是重要的区域盖层。在盆地不同区域,针对长1段的沉积相和油气地质意义方面的认识较为模糊。本文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分析盆地内桥镇地区长1段的露头、钻井和测井资料,认为在长1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浅湖沉积,其骨架砂体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长1段在含油气系统中兼具生、储、盖层的特点,不仅是区域盖层,还可以作为油气储层,其中富有机质的暗色泥岩还可以是长2段油藏的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沉积相 储层 烃源岩 桥镇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