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6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of Thermal Comfort of Urban Block Landscape Based on Knowledge Graph Analysis
1
作者 FENG Shutong PENG Li +2 位作者 MA Minghao WANG Zhihao CONG Jing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4年第2期42-46,50,共6页
The landscape environment of urban blocks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comfort of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 and promoting gree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The 342 papers related to the research on the i... The landscape environment of urban blocks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comfort of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 and promoting gree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The 342 papers related to the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urban block landscape environment on thermal comfort in China,collected by 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from 2002 to 2022,are us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rough bibliometric statistical analysis,LLR algorithm,and cluster analysis,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the impact of urban block landscape environment on thermal comfort in China is analyzed and processed,and its external characteristics are identified.Using the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software CiteSpace,the research topics in the field of the impact of urban block landscape environment on thermal comfort are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knowledge graphs.Through co-occurrence analysis of keywords and trend of word frequency changes,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research hotspots and cutting-edge fields of the impact of urban block landscape environment on thermal comfort are determined,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block landscape environment Thermal comfort CiteSpace visualization analysis Research hotspots Research frontiers
下载PDF
The mechanism of block form diversification in urban morphological transformation:Case study of grid blocks in Beijing,China
2
作者 Jiankun Liu Atsushi Deguchi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CSCD 2024年第4期928-943,共16页
Beijing is a typical traditional city in China,originating from the uniform and conventional grid plan,but transformed diversely,either on purpose or spontaneously.This research took the diversification process of gri... Beijing is a typical traditional city in China,originating from the uniform and conventional grid plan,but transformed diversely,either on purpose or spontaneously.This research took the diversification process of grid blocks as an angle to understand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Beijing’s urban morphology.It took 194 grid blocks within the 3rd Ring Road of Beijing as research objects.First,the paper proposed a whole view of Beijing’s grid blocks by 1)visualizing their construction process,2)classifying 5 morphological clusters by 7 indicators(Block size,Block shape regularity,Intensity,Coverage,Network density,Plot shape regularity,Standard deviation of plot size),and 3)investigating their distribution.Second,the diversification process of grid blocks was clarified from two layers:the block-boundary layer and the inner-space layer.Finally,the mechanism of block form diversification was clarified by exploring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elements in each layer,and the influence of urban development on block form transformation.The study re-defined the diversification process in a more quantitative way from both time and spatial dimension.It concluded that the diversification is influenced by changes in urban planning principles and locations,and emerged thorough the long-term transformation and resubdivision.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undary and the inner space stimulates the diversification.And based on these,it concluded with a discussion of limitations and potentials on grid blocks’construction and reno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id block urban morphology DIVERSIFICATION Morphological quantification
原文传递
Residents' Collective Memory of Urban Street and Lane Spaces:A Case Study of the Confucius Temple Block in Nanjing City 被引量:2
3
作者 ZHOU Wei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6年第6期61-67,72,共8页
Along with the rapid glob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primitiv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life atmosphere of urban streets and lanes have degraded,memories of the city have been lost,and cities have shown the ... Along with the rapid glob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primitiv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life atmosphere of urban streets and lanes have degraded,memories of the city have been lost,and cities have shown the tendency of convergence and homogenization.Taking the Confucius Temple Block for example,this paper applied cognitive map,oral interview and GIS spatial statistics to study residents' col ective memories of urban street and lane spaces,and found that the locals' collective memories of streets and lanes in the Confucius Temple Block declined gradually in the sequence of "aura area" → "secondary aura area" → "buffer area" → "blind spot area",and "civilian" urban design concept was claimed as the major incentive of the decline.Streets and lanes as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urban public spaces have specific historical connotations and genius loci,and they deserve wide concern from the academic circle and the society for their function of protecting collective memories of resid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streets and lanes RESIDENT Collective memory Confucius Temple block in Nanjing
下载PDF
Research on Residents' Perception after the Trip to Historic and Cultural Block Based on Urban Memory:A Case Study of Confucius Temple of Nanjing
4
作者 ZHOU Wei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5年第5期47-51,共5页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memory, the paper made empirical analysis of residents' perception after the trip to the historic and cultural block, by selecting Confucius Temple of Nanjing as the typical case, us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memory, the paper made empirical analysis of residents' perception after the trip to the historic and cultural block, by selecting Confucius Temple of Nanjing as the typical case, us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residents had different perceptions after the trip of different elements of the urban memory and some important influential factors were discussed. Moreover, some implications for local governments and planning department were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memory Historic and cultural block Residents’ perception after the trip Confucius Temple of Nanjing
下载PDF
Analysis of STC Fault in Urban Rail Transit Station of Mobile Block System
5
作者 JIN Xiaonan LIU Zhigang WANG Ruiyang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7年第2期17-18,共2页
Mobile block system is a new type of block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terval block.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safety key points, the efficient use of emergency time, the maximum efficiency of mo... Mobile block system is a new type of block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terval block.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safety key points, the efficient use of emergency time, the maximum efficiency of mobilizers, to reduce the loss of emergency incidents and casual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rail transit mobile block system STC fault safety of operation organization
下载PDF
城市新区极端雨洪汇流淹没特性与致灾机理调查研究——以郑州“7.20”特大暴雨(郑东新区)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明潇 朱勇杰 +2 位作者 胡昊 ZHANG Hao 孙东坡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8-300,共13页
近年来全球极端暴雨发生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提高,增加了城市遭遇特大洪涝灾害的风险。城市雨洪与河道洪水有显著差异,灾后雨洪信息快速采集与调研对认清雨洪特性与致灾机理尤显重要。本文以郑州2021年“7.20”特大暴雨为例,结合郑东新... 近年来全球极端暴雨发生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提高,增加了城市遭遇特大洪涝灾害的风险。城市雨洪与河道洪水有显著差异,灾后雨洪信息快速采集与调研对认清雨洪特性与致灾机理尤显重要。本文以郑州2021年“7.20”特大暴雨为例,结合郑东新区地理与社会环境特点,采用野外调查测量、口述记录、多源数据分析、数值模拟对比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城市雨洪汇流淹没特性及致灾机理的调查研究。针对城市雨洪洪痕特征,拟定调查基本方法与适宜工作程序,根据调查区93处洪痕数据绘制了区域雨洪淹没分布图,分析了城市雨洪峰值水位分布特征及调查区汇流特性,探索了道路雨洪汇流流速及行洪道路阻力参数的确定方法。研究表明,城市雨洪地表主要泄流通道是街区道路,汇流方向受连续阻水、导水建筑与路网布局影响,雨洪淹没深度分布与下垫面条件和雨洪汇流特性有关。致灾机理研究分析表明,极端暴雨汇流远超城市排水管网泄流能力,雨洪选择阻力小的街道快速行洪,街道交汇处壅阻引起局部积水严重,这是极端暴雨致灾的直接诱因;而城市新区水系泄洪排涝关系不协调以及清障不力,导致城区河流行洪不畅,干支流异常高水位的顶托,严重降低了管网排涝功能,则是城市雨洪严重积涝致灾的深层原因。研究成果可为城市雨洪调查标准方法的建立与城市新区防洪排涝体系规划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 城市雨洪 街区洪痕 道路糙率 河湖连通
下载PDF
基于街区演替对出行拥堵影响的城市更新启示——以江苏淮安为例
7
作者 唐乐 陈雯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4,共10页
城市街区演替的多维现象是各种城市问题持续劣化的微观成因,探明其中影响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依据。针对江苏省淮安市107处城市街区,利用时空多源数据,采用逻辑降维、关联分析、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构建可表征空间规模、交通设施... 城市街区演替的多维现象是各种城市问题持续劣化的微观成因,探明其中影响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依据。针对江苏省淮安市107处城市街区,利用时空多源数据,采用逻辑降维、关联分析、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构建可表征空间规模、交通设施、日常出行、社会经济及公共交通等演替现象的多维复合要素体系,揭示城市街区演替对交通出行拥堵的时空影响机理。影响机理表明空间规模与日常出行演替具有显著一致的正向影响,公共交通演替具有显著一致的负向影响,交通设施与社会经济的演替则不具显著影响。依循时空影响机理,结合可预见变化、官方指导意见和近期实践经验,情景模拟了全局性交通出行改善下各类街区更新的空间增容阙值,作为城市更新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街区演替 交通出行拥堵 多维复合要素 影响机理
下载PDF
广州西关老街坊复甦的路径与行动 兼论遗产都市主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冯江 牧骑 《时代建筑》 2024年第1期6-15,共10页
文章聚焦广州西关以居住为主的老街坊,梳理了其形成的历史脉络、遗产空间的特质以及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回顾了新千纪以来所开展的一系列遗产行动,讨论了在传统街坊、近代街区叠合而成的历史肌理中,如何以更积极的遗产都市主义的当代视角... 文章聚焦广州西关以居住为主的老街坊,梳理了其形成的历史脉络、遗产空间的特质以及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回顾了新千纪以来所开展的一系列遗产行动,讨论了在传统街坊、近代街区叠合而成的历史肌理中,如何以更积极的遗产都市主义的当代视角重构公共空间体系和服务于老街坊的日常生活,并结合西关的实践分析了遗产都市主义的理论框架、核心概念和对中国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的可能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西关 街坊 街区 街巷 日常生活 遗产都市主义
下载PDF
TOD模式下历史街区的复兴——以杭州西湖地区为例
9
作者 潘海啸 张晓赫 +2 位作者 华夏 施瑶露 邓茜尹 《城市设计》 2024年第1期62-71,共10页
我国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为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转型奠定了基础。大容量、高品质的公交系统是大城市集约紧凑和高竞争活力的保证。从国际经验来看,大城市的城市更新、历史街区的振兴发展与交通模式的转型构成当代城市规划和设计中... 我国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为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转型奠定了基础。大容量、高品质的公交系统是大城市集约紧凑和高竞争活力的保证。从国际经验来看,大城市的城市更新、历史街区的振兴发展与交通模式的转型构成当代城市规划和设计中不可分割的重要议题。本文以杭州西湖武林路街区规划设计为例,探讨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策略(TOD)作为历史街区复兴的催化剂对该地区空间发展战略、交通组织、公共空间和景观提升等方面的作用,实现“湖城融合”及人们对历史街区的沉浸式体验,提出历史街区复兴的TOD规划设计策略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历史街区 TOD 轨道交通 杭州
下载PDF
城市街区单元绿地空间格局与植物群落碳汇效益优化研究
10
作者 王晶懋 王一凡 +2 位作者 张涛 范李一璇 孙婷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5,共9页
【目的】目前城市绿地已经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如何在城市有限绿地空间条件下实现“碳中和”目标,合理布局低碳绿地空间格局,科学配置植物群落以增加生物多样性,成为目前城市绿地碳汇效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方法】以西安市碑林区和沣西... 【目的】目前城市绿地已经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如何在城市有限绿地空间条件下实现“碳中和”目标,合理布局低碳绿地空间格局,科学配置植物群落以增加生物多样性,成为目前城市绿地碳汇效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方法】以西安市碑林区和沣西新城的城市绿地空间格局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域内街区单元的绿地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并分类,探索街区单元绿地空间格局与碳汇量化关系,并从平面布局和垂直结构两方面提出城市街区单元绿地碳汇效益的优化方法,并选取碳储量最低的单核心辐射型街区单元的3个绿地样方进行碳汇效益优化设计。【结果】总结出4种西安市典型城市街区单元绿地空间格局模式,明晰了碳储量分布特征以及绿地空间格局对碳储量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城市街区单元绿地空间格局碳汇效益优化方法,发现碳储量与斑块类型面积(CA)、景观形状指数(LSI)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聚集度(AI)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各类绿地空间格局碳储量大小为多核心辐射型>散点分布型或廊道穿越型>单核心辐射型,建议在单核心辐射型街区单元优化中增加植物群落层次结构,并增加高固碳植物种类及数量,提升样方内年固碳量。【结论】从中观尺度讨论街区单元绿地空间格局与植物群落碳汇效益之间的关系,使城市中小尺度绿地发挥应有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探索街区单元绿地空间格局的构成要素与设计方法,为低碳绿地设计提供参考,提升城市街区单元内社区生活圈的人居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街区单元 绿地空间格局 景观格局指数 碳储量 碳汇效益 植物群落设计 陕西西安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和机器学习的城市街区PM_(2.5)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以合肥市滨湖新区为例
11
作者 王薇 夏宇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6-1437,共12页
为获取合肥市滨湖新区地面PM_(2.5)浓度,利用地面风速对2022年7月31日-2023年7月31日MODIS传感器MCD19A2数据进行风速订正,并与同期气象数据和合肥市10个国控监测站点的PM_(2.5)数据建立AOD-PM_(2.5)反演模型。结果表明:BP网络训练到第1... 为获取合肥市滨湖新区地面PM_(2.5)浓度,利用地面风速对2022年7月31日-2023年7月31日MODIS传感器MCD19A2数据进行风速订正,并与同期气象数据和合肥市10个国控监测站点的PM_(2.5)数据建立AOD-PM_(2.5)反演模型。结果表明:BP网络训练到第10代时训练结果最为理想,均方误差MSE值约为0.027。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和总体结果回归值r均在0.88以上,总体结果高达0.93。通过BP预测工具箱建立模型,拟合优度达到0.807。选择滨湖新区7个典型测点,测量2023年7月12-16日每日平均PM_(2.5)浓度、地面风速和温湿度,结合气象数据代入反演模型对比发现,估算值和实测值曲线高度吻合,证明该模型可用于反演滨湖新区地面PM_(2.5)浓度。对PM_(2.5)浓度进行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滨湖新区西南侧PM_(2.5)浓度最高,东南侧最低;2)功能区PM_(2.5)浓度呈现为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生态园区;3)工业园区废弃物的排放会导致PM_(2.5)浓度升高,对工厂设备的优化使用以及合理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可降低PM_(2.5)浓度;4)商业区和居住区中的尾气排放、扬尘、工业排风等均会导致PM_(2.5)浓度升高,优化交通组织,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降低PM_(2.5)浓度;5)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对城市PM_(2.5)浓度有显著影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绿色技术创新可降低PM_(2.5)浓度;6)城市绿地空间对PM_(2.5)有显著调节作用,增加绿地空间连通度、聚集度,加强大型绿地建设可发挥较强的PM_(2.5)消减作用。该研究所建立的AOD-PM_(2.5)反演模型旨在为城市街区PM_(2.5)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提供可靠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PM_(2.5) 气溶胶 城市街区 风速订正 空间分布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基于城市形态类型学对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可行性探究——以大连连锁街为例
12
作者 高德宏 曹静 +1 位作者 白鸣轩 刘继鹏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期154-156,共3页
文章基于城市类型学角度,以大连市连锁街为研究对象,在三维模型复原的基础上,从土地权属划分、街巷体系、街区肌理、公共空间、尺度等形态要素层面,以“类型”为工具解析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探讨在“微更新”的视角下,近代历史街区保护与... 文章基于城市类型学角度,以大连市连锁街为研究对象,在三维模型复原的基础上,从土地权属划分、街巷体系、街区肌理、公共空间、尺度等形态要素层面,以“类型”为工具解析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探讨在“微更新”的视角下,近代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新的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城市形态学 类型学 保护更新
下载PDF
基于城市针灸理论的历史街区失落空间更新——以沈阳北市场为例
13
作者 路旭 连羚毓 +1 位作者 孙湛博 魏紫东 《中国名城》 2024年第10期11-16,共6页
历史街区作为见证城市演变和经济社会活态的一种文化遗产,对社会文化研究具有巨大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淡忘,历史街区存在越来越多的失落空间,同时也出现现代和历史、传承和创新之间的问题和挑战。沈阳北市场作为老沈阳最具有代... 历史街区作为见证城市演变和经济社会活态的一种文化遗产,对社会文化研究具有巨大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淡忘,历史街区存在越来越多的失落空间,同时也出现现代和历史、传承和创新之间的问题和挑战。沈阳北市场作为老沈阳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街区之一,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历史建筑也是沈阳城市发展和不断迭代更新的一种标志。通过对北市场历史文化以及街区空间的研究,利用城市针灸理论,发掘北市场街区失落空间存在的问题,针对关键性问题“对症下药”,从“街区共享空间”“特色文化打造”以及“多元参与机制”3个方面提出科学合理的更新建议,为不同文化、不同地区的历史街区未来的更新提供有效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针灸 失落空间 城市更新 历史街区 沈阳
下载PDF
城市国际化背景下的宁波历史文化街区多语景观研究
14
作者 盛囡囡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4期41-44,共4页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多语景观作为城市语言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体现,对于推动城市语言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旨在探讨宁波历史文化街区多语景观的现状与发展,并分析其与城市发展和语言政策制定的紧密关系。研究...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多语景观作为城市语言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体现,对于推动城市语言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旨在探讨宁波历史文化街区多语景观的现状与发展,并分析其与城市发展和语言政策制定的紧密关系。研究选取了月湖、南塘老街、莲桥第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法和分类分析法,对官方和私人语言景观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研究发现,宁波历史文化街区的语言景观整体呈现出以汉语为主、双语和多语标牌并存的特征,但不同区域的多语景观存在差异,反映了不同的语言权势和文化权势。建议在未来城市规划中加强双语标识设置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语言景观的互动性与实用性,以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 多语景观 城市语言环境 历史文化街区 语言政策 城市国际化
下载PDF
基于情景模拟的街区海绵设施管控方案效能评估
15
作者 董书畅 马东辉 +2 位作者 张博骞 王娜 王威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2-771,808,共11页
为精准评估海绵设施内涝防控效能,探究海绵设施合理建设规模,增强城市街区雨洪风险管理能力,构建了SWMM降雨径流动态模型,并设计多重现期降雨情景和多水准管控情景,全面分析了海绵设施的雨洪风险防控效能。依据历史内涝灾害情况、内涝... 为精准评估海绵设施内涝防控效能,探究海绵设施合理建设规模,增强城市街区雨洪风险管理能力,构建了SWMM降雨径流动态模型,并设计多重现期降雨情景和多水准管控情景,全面分析了海绵设施的雨洪风险防控效能。依据历史内涝灾害情况、内涝风险现状选定三个研究街区,选用绿色屋顶、透水铺装、雨水花园、植草沟作为雨水管控措施,对多水准情景的交叉模拟结果,从防控能力衰减指数及参量削减率两方面,类比分析降雨径流的控排关系,量化评估不同降雨重现期下各管控措施方案的雨洪风险防控效能。结果表明:(1)海绵设施管控方案具有控制街区内涝风险的作用,对低重现期降雨效果良好,但在面对高重现期降雨时存在管控缺口,需补充其他防治手段;(2)高布设率管控方案的雨洪防控效果提升并不大,针对各参量的防控能力衰减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能评估 内涝风险 海绵设施 城市街区
下载PDF
西安市街区尺度生境网络构建的案例与思考
16
作者 曹朔 陈宇 +2 位作者 许博文 邱雪玮 刘晖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110,共7页
城市街区尺度绿色空间呈现破碎化空间格局会对城市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街区尺度生境网络是连接场地绿化与城市整体区域生态系统的纽带,是维护城市内部最小生境单元生态系统稳定的基本保障。与宏观尺度相比,街区尺度生境网络构建在... 城市街区尺度绿色空间呈现破碎化空间格局会对城市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街区尺度生境网络是连接场地绿化与城市整体区域生态系统的纽带,是维护城市内部最小生境单元生态系统稳定的基本保障。与宏观尺度相比,街区尺度生境网络构建在地理信息数据获取、数据精度及土地利用分类等方面均有差异。基于无人机航测数据进行生境制图,并综合运用MSPA、InVEST、MCR等模型进行街区生境网络构建与优化。结果显示:1)基于植被垂直结构特征进行生境制图,可细化表征绿色空间的生境属性;2)街区环境内生境源地呈现面积小、分布散、质量低的特征,即使绿地率较高的小型公园绿地,其生境斑块的生境质量也可能较低;3)受硬质地表分布特征影响,街区生境网络呈现区域分布不均、局地断裂、内外生境割裂的空间格局;4)提取薄弱区域周边生境节点,运用MCR模型构建连通路径,可指导生境节点与生境廊道增补,实现街区生境网络优化。在城市绿地建设从增量发展向存量优化转变的背景下,研究结果可为街区生境网络构建方法向街区绿色空间规划设计方法转化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色空间 街区生境类型 街区生境制图 植被垂直结构 街区生境网络 城市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城市治理中条块网络化重塑的底层逻辑、识别机理与典型实践 被引量:2
17
作者 锁利铭 阚艳秋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6,211,212,共14页
作为行政体系中的基本单元,“条条”和“块块”协调有序的关系是形成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以优化条块主体协作配合关系为重点的城市治理改革实践不断推进,如何科学认识城市治理中条块改革的底层逻辑并总结其过程特征,对... 作为行政体系中的基本单元,“条条”和“块块”协调有序的关系是形成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以优化条块主体协作配合关系为重点的城市治理改革实践不断推进,如何科学认识城市治理中条块改革的底层逻辑并总结其过程特征,对中国城市治理的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既有研究往往假定治理主体皆是网络结点,而治理行动都是网络化互动,忽视了网络发展的门槛条件和动态演化特征,难以有效提取城市治理结构变迁的理论逻辑与关键经验。本文回归“网络”的概念本质,提出网络“结点化—纽带化—结构化”的三个基本维度,构建了城市治理中条块交互网络化的识别机理,并基于C市J区“街部双向回应”的创新实践进行单案例研究。研究发现,目前条块关系的网络化发展趋势是适应城市治理内外部需求的理性选择,街道(块)与部门(条)在发展成为对等均衡的网络结点过程中,基于信息、执行、协调和监督等关系的建立与强化形成多重嵌入的网络纽带,并逐步转向相对稳定的领导型网络结构,进而在促进条块交互网络化成长的同时,也不断提高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治理 网络交互 条块关系 网络治理
下载PDF
多元主体互动博弈下的老城创新再生--以南京建设“秦淮硅巷”推动老城更新为例
18
作者 隋月 周小虎 张学艳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3-109,123,共8页
城市更新通过转换和释放城市内生旧动力提升城市能级。文章基于吉登斯提出的结构化理论,构建以地方政府、市场主体和城市居民等为参与主体的“城市硅巷”结构,立足老城存量空间,发挥行动主体的能动性与现有结构互动博弈以突破结构化制约... 城市更新通过转换和释放城市内生旧动力提升城市能级。文章基于吉登斯提出的结构化理论,构建以地方政府、市场主体和城市居民等为参与主体的“城市硅巷”结构,立足老城存量空间,发挥行动主体的能动性与现有结构互动博弈以突破结构化制约,形成以政府引导、多元共治的城市治理新模式,对创新衰落老城区进行渐进式的“差别”有机更新。文章基于南京市“秦淮硅巷”的建设经验,为全国各大城市中的老城更新与历史街区转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城更新 城市硅巷 条块分割 互动博弈
下载PDF
文化政策下西安历史风貌街区更新模式探讨
19
作者 宋玢 任云英 宋晶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0-267,共8页
文化政策引领城市更新,作为旧城复兴的重要战略,其产生的空间重构与社会影响引发学者广泛关注,本文梳理了文化政策与旧城再生的互动关系,选择西安明城区的3个历史风貌街区作为研究对象,从空间重构、驱动机制及社会效应比较分析更新模式... 文化政策引领城市更新,作为旧城复兴的重要战略,其产生的空间重构与社会影响引发学者广泛关注,本文梳理了文化政策与旧城再生的互动关系,选择西安明城区的3个历史风貌街区作为研究对象,从空间重构、驱动机制及社会效应比较分析更新模式,剖析文化更新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①西安文化政策突出产业性、旅游性和商贸性,围绕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改造更新、仿制更新、依附更新三种模式,差异化的空间重构与驱动力量;②文化政策更新具有政府主导空间秩序表征,国资企业落实政策意图与实施管理,空间通过商业功能置换居住功能实现重构的逻辑;③历史风貌街区被选择特定时期建筑风格进行切割和拼凑成“迪士尼化”主题街区,在符号体系下掩盖了地方性文化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政策 历史风貌街区 城市更新 西安
下载PDF
基于“入径结构”的城市街区形态测度方法
20
作者 宋亚程 张烨 韩冬青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6,共9页
为了加强物质形态与行为活动的关联性分析,本文基于街道、场地和建筑三种形态要素之间的拓扑连接关系,提出量化表述城市街区形态特征的“入径结构”方法。建立了街区基本结构以及互锁、并合、套叠三种复杂结构类型的认知理念,基于图论... 为了加强物质形态与行为活动的关联性分析,本文基于街道、场地和建筑三种形态要素之间的拓扑连接关系,提出量化表述城市街区形态特征的“入径结构”方法。建立了街区基本结构以及互锁、并合、套叠三种复杂结构类型的认知理念,基于图论工具提出复杂性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以南京为例,通过分析高楼门街区的内部构成逻辑,以及不同时期的三个城市中心区的街区类型特征,验证了该方法在两个尺度上的实用性与有效性。为认知城市街区形态结构的内在组织逻辑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测量方法,也为城市设计在微观层面的精细化和数字化发展建立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街区 测量方法 复杂性 形态结构 入径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