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ld’s Point of View vs.Adult’s in Melville’s Early Two Stories
1
作者 YANG Jiayun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23年第10期392-395,共4页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functions of two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rratology,namely,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adult and the one of the child,in two of Herman Melville’s early stories.By c...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functions of two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rratology,namely,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adult and the one of the child,in two of Herman Melville’s early stories.By contrasting these two functions of the different perspectives,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hild has a unique and significant perspective in Melville’s 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int of view child’s point of view adult’s point of view
下载PDF
An Analysis of Jane Austen’s view of Marriage in Her Book Sense and Sensibility
2
作者 马兰 《海外英语》 2021年第4期245-246,共2页
In this paper,I focus on Jane Austen’s book Sense and Sensibility,discuss characters and views of marriage of Elinor and Marianne in this book.Consequently,that leads to the conclusion of Jane Austen’s view of marri... In this paper,I focus on Jane Austen’s book Sense and Sensibility,discuss characters and views of marriage of Elinor and Marianne in this book.Consequently,that leads to the conclusion of Jane Austen’s view of marri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e Austen’s view of marriage sense and sensibility characters and views of marriage of Elinor and Marianne
下载PDF
The Case for Presupposition: On Kripke's Anaphoric Account 被引量:1
3
作者 Juan J. Colomina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1年第4期258-264,共7页
According to Kripke,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presupposition and anaphora do not work in some compound sentences because traditionally, they have been thought to assign presuppositions to each clause in isolation. I ... According to Kripke,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presupposition and anaphora do not work in some compound sentences because traditionally, they have been thought to assign presuppositions to each clause in isolation. I agree with this criticism, but also think that context is requir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presupposition included in a complex sentence. To show the context role in fixing the utterance truth-conditions in those cas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Kripkean anaphoric account on presuppositions (section 2), and then criticizes this approach because it is very restrictive (section 3).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o solve those difficulties, one should appeal to a two-dimensional framework, including a new parameter that focuses on the sentence according to the concrete features of the context: the speaker's point of view (section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UPPOsITION ANAPHORA speaker's point of view MEANING semantics-pragmatics boundary Kripke
下载PDF
Analysis of Mr. Know-All Written by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4
作者 王华玲 《东西南北(教育)》 2016年第13期292-292,共1页
Mr. Know-all was one of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s typical short stories. The article is intend to analyze it from its point of view, character of Kelada, and its theme, to have a further and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 Mr. Know-all was one of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s typical short stories. The article is intend to analyze it from its point of view, character of Kelada, and its theme, to have a further and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s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 Know-all point of view character THEME
下载PDF
Study on Dickinson's Works under Intertextual Context
5
作者 Jian Li Kunming Y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3年第3期119-123,共5页
Based on intertextuality point of view, researching and studying Dickinson's background, education, her family, as well as the society where she lived. Analyzing the Dickinson's poets and other writers' or poets' ... Based on intertextuality point of view, researching and studying Dickinson's background, education, her family, as well as the society where she lived. Analyzing the Dickinson's poets and other writers' or poets' works in different contexts of classical inheritance, and philosophical thought. To break up the text of the solitary, put the text in the associative network of readers' experience, take the text as the link of the writer and the readers, and connect the inheritance, experience of the writer and the readers' reading. Use the method of intertextuality to interpret the non-meaning of the text, then to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existence of Dickinson's works. This thesis mainly studie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It reveals the intertextuality of the works of Dickinson and Shakespeare, Isaac Watts and some Romantic poets from the point of classical context. By studying from the point of Transcendentalism and Existentialism, It explores the intertexutal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Dickinson and Emerson, Thoreau as well as other writers. It also disserts the significance and influences of Dickinson's works through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intertextuality between Dickinson and Li Qingzhao, Xi Murong, as well as Annebab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textuality point of view Dickinson's works sTUDY
下载PDF
线索起点模糊水平和注视时间对汉字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菲菲 王权红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76-1180,共5页
采用经高斯模糊技术处理的汉字,以辨认为任务,实验一考察了线索起点模糊水平和注视时间、实验二考察了线索注视时间和刺激辨认时间对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线索起点模糊水平的增加对汉字知觉干扰效应存在显著的影响;2.超越激... 采用经高斯模糊技术处理的汉字,以辨认为任务,实验一考察了线索起点模糊水平和注视时间、实验二考察了线索注视时间和刺激辨认时间对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线索起点模糊水平的增加对汉字知觉干扰效应存在显著的影响;2.超越激活水平的最低阈值之后,线索注视时间的延长(1、2、4、6秒)不再影响知觉干扰效应;3.刺激辨认时间的延长(2、4、6秒)对知觉干扰效应影响不大。这些结果都倾向于支持失匹配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索起点模糊水平 注视时间 知觉干扰效应 汉字辨认
下载PDF
《名利场》与《围城》叙事艺术之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邓含能 覃海洋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2-34,共3页
《名利场》与《围城》在叙事手法上很相似 ,都是以全知叙事视角为主 ,人物叙事视角为辅 ,并且都有大量的议论。在视角的驾驭上 ,《围城》技高一筹。两部小说中全知叙事者的地位并不相同 ,叙事者、读者和人物三者之间的距离也不一样 ,这... 《名利场》与《围城》在叙事手法上很相似 ,都是以全知叙事视角为主 ,人物叙事视角为辅 ,并且都有大量的议论。在视角的驾驭上 ,《围城》技高一筹。两部小说中全知叙事者的地位并不相同 ,叙事者、读者和人物三者之间的距离也不一样 ,这造成了两部小说感情色彩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知叙事视角 人物叙事视角 议论 距离
下载PDF
以祖先之名:两岸少数民族叙事对读——以电影《红河谷》与《赛德克·巴莱》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白惠元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114,共5页
以祖先之名,大陆电影《红河谷》与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讲述了主题相近的"少数民族反抗外国侵略者"故事,然而,在外来者/本地人、西方/东方等对立结构之下,二者视点的内外差异却有效指涉着海峡两岸文化语境之不同。&qu... 以祖先之名,大陆电影《红河谷》与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讲述了主题相近的"少数民族反抗外国侵略者"故事,然而,在外来者/本地人、西方/东方等对立结构之下,二者视点的内外差异却有效指涉着海峡两岸文化语境之不同。"主旋律"依托于现代国家意识形态,因而《红河谷》需要时刻回应"汉族"的位置问题,汉人可以视觉缺席,却必须文化在场;相反,台湾本土意识由于缺少"现代国家"这一环,便可以将故事中有关"汉族"的表达空间压至最低,而魏德圣以部落头领莫那鲁道为中心的叙事形态也就显得十分"内部"。面对"大和解"的时代主流,回到人民大众历史记忆与情感结构的内部,或许是唯一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点 中间人物 第三世界 民族 和解
下载PDF
《格列佛游记》的讽刺艺术论 被引量:10
9
作者 熊云甫 张杨莉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12-115,共4页
18世纪英国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具有鲜明的讽刺艺术。作家通过对小人国的书法、大人国的散文风格、飞岛国的构词法和慧国的语言的描写,对18世纪英国语言学方面的缺陷进行讽刺;通过转换叙事视角的方法,对英国的立法者、议... 18世纪英国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具有鲜明的讽刺艺术。作家通过对小人国的书法、大人国的散文风格、飞岛国的构词法和慧国的语言的描写,对18世纪英国语言学方面的缺陷进行讽刺;通过转换叙事视角的方法,对英国的立法者、议员、大臣、教士、法官、军官等进行讽刺;通过对数字和比例进行夸张性描写,对人的自负、傲慢、渺小、卑鄙等人性的缺陷与污点进行讽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列佛游记》 讽刺 叙事视角 夸张
下载PDF
“千古之谜”的“低调”和“高调”消解——含假句的论证不能成立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展骥 《河池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8-32,共5页
我们有关“千古之谜”的一些论点及其论证,仍然被一些论者误解,所以,我们有必要加以重申和发展。古哲早已发现,“自(我指)涉”可产生假句(或矛盾句),这就消解了“初始谎者”悖论(P)。沿着这思路,不难进而指出,“强化谎者”悖论“这语句... 我们有关“千古之谜”的一些论点及其论证,仍然被一些论者误解,所以,我们有必要加以重申和发展。古哲早已发现,“自(我指)涉”可产生假句(或矛盾句),这就消解了“初始谎者”悖论(P)。沿着这思路,不难进而指出,“强化谎者”悖论“这语句假”(Q),要么缺值,要么是假。逻辑派自己向来肯定:含假句的论证不能成立(这应该包括由“自涉”产生的假句 P、Q),那么,要用含 P、Q 的论证来证明“矛盾句为真”和“判决日常(自然)语言准死刑”也不能成立。这意味着(从逻辑派的低调标准看),“强化谎者”悖论 Q 已遭消解。再者,“仅是矛盾”大别于“矛盾被证”。从辩证“鹰”派的观点,同时也是逻辑派高调标准的“开明”观点看,“矛盾被证”问题仍然存在! 只有我们指出 Q 犯“复合命题”或“矛盾定义”谬误,“千古之谜”才真正(更彻底地)遭消解!以上的分析可同样适用于“这语句不真”(R)的“超二值谎者”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涉”与“假句” “非自涉”与“缺值” “强化谎者”悖论 逻辑派的观点 辨证“鹰”派的观点
下载PDF
论全球化与中国教育现代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潘涌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01-108,共8页
以市场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为特征的全球化 ,正以强劲的势头推进着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历史进程。用全球化视野来观照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理当对以应试为特点、以复制为功能的计划经济下的传统教育进行深刻的扬弃 ,实现教育价值观从适应... 以市场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为特征的全球化 ,正以强劲的势头推进着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历史进程。用全球化视野来观照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理当对以应试为特点、以复制为功能的计划经济下的传统教育进行深刻的扬弃 ,实现教育价值观从适应论向超越论的历史性转换。具体来说 ,就是要充分认识到 ,以创新为价值先导、以立人为目标追求的中国教育现代化之要义 ,其中包括教育理念、人才结构、课程设置和教育体制诸方面的现代化 ;作为教育实践主体的教师角色之现代化 ,即确立以“平等者中的首席”为内核的新教师观 ,探究教师素质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性建构 ,从而高效落实全球化视野中的教育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国 教育现代化 创新 教师角色 教育理念 人才结构 课程设置 教育体制
下载PDF
儿童视角 自传 隐喻——《芒果街上的小屋》的民族身份建构策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振娇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59-65,共7页
美国的非裔、华裔、犹太裔和印第安文学都已成功地从边缘走向中心,西语裔文学也不甘示弱,他们积极探索独特的文本策略以寻求建构自己的民族身份。墨西哥裔小说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就是西语裔文学的领军人物,她平实而简练的语言背后,迸... 美国的非裔、华裔、犹太裔和印第安文学都已成功地从边缘走向中心,西语裔文学也不甘示弱,他们积极探索独特的文本策略以寻求建构自己的民族身份。墨西哥裔小说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就是西语裔文学的领军人物,她平实而简练的语言背后,迸发着她的雄浑有力的西语裔声音。该文通过解读她的小说《芒果街上的小屋》,挖掘作家进行民族身份建构的三种积极策略:儿童视角、自传和隐喻。希斯内罗丝把这三种策略巧妙地编织在文本中,三者交相辉映,相映成趣,使得她的作品成为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中的一朵奇葩,从而在当前美国少数族裔百家争鸣的时代发出了墨西哥裔的强烈的声音,从而建构了墨西哥裔独特的民族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街上的小屋》 儿童视角 自传 隐喻
下载PDF
评《夜色温柔》中男权社会的衰落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旭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94-96,共3页
《夜色温柔》叙写的是旅居欧洲的美国人迪克.戴弗医生和妻子尼科尔的婚变。10年间他经历过希望、压抑、愧疚、愤怒、失望等多种情感体验,它们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纠结对抗,聚合分裂,本文从性别批评的角度来解读美国小说家菲茨杰... 《夜色温柔》叙写的是旅居欧洲的美国人迪克.戴弗医生和妻子尼科尔的婚变。10年间他经历过希望、压抑、愧疚、愤怒、失望等多种情感体验,它们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纠结对抗,聚合分裂,本文从性别批评的角度来解读美国小说家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温柔》,其文本隐喻当时典型的现代西方男权社会中男性中心思想的退位、女权文化崛起。小说通过人物性别意识与叙述视角契合转换的结构方式及男女人物形象塑造的对照谱写了一曲现代男权社会衰落的哀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权文化 女权主义 女性失语症 解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法律思想的主要特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段知壮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2期91-95,共5页
毛泽东法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为新中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毛泽东的法律思想具有鲜明的特性,尤其表现在... 毛泽东法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为新中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毛泽东的法律思想具有鲜明的特性,尤其表现在其阶级性与平等性、人民性和民主性与慎重性和宽容性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法律思想 阶级性与平等性 人民性与民主性 慎重性与宽容性
下载PDF
论毛泽东的三维文化观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征国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67-78,共12页
毛泽东的三维文化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新民主主义三维文化观和社会主义三维文化观。以《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为标志,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三维文化观形成;《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则是新民主主义三维文化观... 毛泽东的三维文化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新民主主义三维文化观和社会主义三维文化观。以《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为标志,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三维文化观形成;《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则是新民主主义三维文化观的又一奠基之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的国家服务"的"二为"方向;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专门论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标志着毛泽东的社会主义三维文化观已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三维文化观 新民主主义三维文化观 社会主义三维文化观
下载PDF
谈《了不起的盖茨比》独特的叙事视角
16
作者 张霞 吴恒菊 贾若君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2期55-56,共2页
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视角新颖、独特。整个故事都是尼克根据回忆用第一人称“我”写出。尼克在故事中具有双重视角。有时作者根据需要把叙事视角做了点变动。
关键词 叙事视角 第一人称 人物描述 文学评论 《了不起的盖茨比》 美国 小说 菲茨杰拉德
下载PDF
论《灶神之妻》的三维叙事空间结构 被引量:5
17
作者 林晓雯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43-47,共5页
谭恩美的《灶神之妻》既继承了《喜福会》中对异质文化冲突、母女关系、族裔属性等主题的探讨,又在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述话语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拓展。在作品中,谭恩美搭建起三维叙事空间结构,将华裔母亲和美国化的女儿之间的现实矛... 谭恩美的《灶神之妻》既继承了《喜福会》中对异质文化冲突、母女关系、族裔属性等主题的探讨,又在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述话语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拓展。在作品中,谭恩美搭建起三维叙事空间结构,将华裔母亲和美国化的女儿之间的现实矛盾和冲突放在小说的开端;将一位饱经夫权压迫、战争创伤和种族歧视的华裔母亲放在小说叙事的"前景"地位,赋予她"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视角,讲述人生的经历;同时又将中日战争置于小说叙事的"背景"之中。第一个维度揭示出美国社会中异质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表现了作品的深度;第二个维度凸显华裔女性的形象和声音,体现出作品的力度;第三个维度以历史事件丰富作品的内涵,深化作品的主题,赋予作品以历史的厚度,并在西方读者中获得一种"移情"的效果。从形式技巧入手对谭恩美作品加以分析,丰富了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审美视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灶神之妻》 叙事结构 叙事视角 前景 背景
下载PDF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赶牲灵人之妻”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喆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年第2期84-86,共3页
澳大利亚的文学之父亨利·劳森的短篇小说"赶牲灵人之妻"在构建澳大利亚民族身份的文学叙事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其的解读也一直是定位于以男性为中心澳大利亚丛林生活所特有的艰辛,但女性主义的阅读视角却展示了在日... 澳大利亚的文学之父亨利·劳森的短篇小说"赶牲灵人之妻"在构建澳大利亚民族身份的文学叙事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其的解读也一直是定位于以男性为中心澳大利亚丛林生活所特有的艰辛,但女性主义的阅读视角却展示了在日常的丛林生活中真正的主角是丛林妈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身份 “赶牲灵人之妻” 女性主义阅读视角
下载PDF
从叙事理论看小说《夜色温柔》的翻译
19
作者 赵速梅 夏萍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78-81,共4页
《夜色温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品,小说的叙事技巧既新颖独到,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从叙事视角、人物话语的表达形式两个方面探讨小说译本《夜色温柔》在翻译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小说文本的翻译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夜色温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品,小说的叙事技巧既新颖独到,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从叙事视角、人物话语的表达形式两个方面探讨小说译本《夜色温柔》在翻译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小说文本的翻译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同时指出译者掌握一定的叙事理论知识对于避免翻译中的虚假等值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视角 人物话语 小说翻译
下载PDF
从一篇短文看某教授和《汉字文化》的水平
20
作者 伍铁平 孙建友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73-76,共4页
针对《汉字文化》发表的《由美国的一则民谚说起》这篇短文存在的问题 ,本文从思想内容、汉字知识、语言文字规范等方面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批评 ,驳斥了“汉字是智能型文字”的荒谬观点。目的在于净化学术环境 。
关键词 《汉字文化》 语言文字 汉字 智能型文字 学术环境 先进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