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160年前上海话声母[dz]/[z]变异——兼论北部吴语从邪澄崇船禅等母读音变异现象 被引量:9
1
作者 陈忠敏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0-345,共6页
本文分析160年上海方言声母[dz]/[z]变异,指出是一种文白异读现象;根据历史文献及现代北部吴语相关读音,证明北部吴语从邪澄崇船禅等母原先的读音是浊擦音,读[dz]是杭州半官话的文读渗透层。随着杭州话权威地位式微,文读层在吴语里呈消... 本文分析160年上海方言声母[dz]/[z]变异,指出是一种文白异读现象;根据历史文献及现代北部吴语相关读音,证明北部吴语从邪澄崇船禅等母原先的读音是浊擦音,读[dz]是杭州半官话的文读渗透层。随着杭州话权威地位式微,文读层在吴语里呈消退趋势;各地消退的程度不一,所以对应不整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方言 语音变异 文白异读 从邪崇船禅等六母
原文传递
论北部吴语从邪澄崇船禅母音变中的词汇扩散——答陈忠敏先生 被引量:5
2
作者 钱乃荣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9-315,共7页
上海方言声母dz>z的音变,是通过词汇扩散方式完成的,dz、z不是"文白异读"的关系。"文白异读"也是因语言接触而发生的词汇扩散音变的一种。杭州方言从邪澄崇船禅六母基本上只有塞擦音一读的观点与事实不符。北部... 上海方言声母dz>z的音变,是通过词汇扩散方式完成的,dz、z不是"文白异读"的关系。"文白异读"也是因语言接触而发生的词汇扩散音变的一种。杭州方言从邪澄崇船禅六母基本上只有塞擦音一读的观点与事实不符。北部吴语各地从邪澄崇船禅母语音所形成的现状,不是杭州方言文读音在各处影响消退的程度不一所造成的,而是起始于中古音在各方言内部发生的简化和变异,同时又受到语言接触中各种因素交叉互竞合力作用,因而造成了综合的音变结果,各处呈现出典型的词汇扩散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吴语 从邪崇船禅 词汇扩散
原文传递
再论吴语从邪澄崇船禅母今读塞擦音/擦音现象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忠敏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9-157,254,共10页
本文回应孙宜志(2018)一文。本文认为:1.从各种记音材料可以说明吴语从邪澄崇船禅等母文读音dz来自杭州话,随着杭州话的权威性降低,这种塞擦音文读在各吴语方言点里呈衰退貌,杭州话本身也受周边吴语反渗透,以及近年来受普通话的影响,很... 本文回应孙宜志(2018)一文。本文认为:1.从各种记音材料可以说明吴语从邪澄崇船禅等母文读音dz来自杭州话,随着杭州话的权威性降低,这种塞擦音文读在各吴语方言点里呈衰退貌,杭州话本身也受周边吴语反渗透,以及近年来受普通话的影响,很多字读成擦音或有塞擦音/擦音异读。2.根据南部吴语船禅母塞擦音/擦音文白异读叠架套合现象,可以离析出三个读音层次,其中最早的一个塞擦音读音层与闽语对应,所以南部吴语船禅母塞擦音/擦音异读并不是扩散式音变,而是语音层次替换。本文对相关的语音层次分析方法也做了深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邪崇船禅声母 语音层次 文白异读
原文传递
试析吴语从邪崇澄船禅母今读塞擦音和擦音现象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宜志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8-704,共7页
吴语早期从母、邪母、崇母读浊擦音,船母、禅母读浊塞擦音,澄母读浊塞音。后来读浊塞擦音的船禅母部分字通过词汇扩散方式演变为浊擦音,读浊擦音的从邪崇母字又受权威方言影响产生浊塞擦音的读法,从而在共时层面表现为"一笔糊涂账&... 吴语早期从母、邪母、崇母读浊擦音,船母、禅母读浊塞擦音,澄母读浊塞音。后来读浊塞擦音的船禅母部分字通过词汇扩散方式演变为浊擦音,读浊擦音的从邪崇母字又受权威方言影响产生浊塞擦音的读法,从而在共时层面表现为"一笔糊涂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方言 从邪崇船禅 擦音化
原文传递
“澄泥为范”说汝窑 被引量:6
5
作者 小林仁 刘晶晶(译)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89,共17页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宝丰清凉寺汝窑址的发现和发掘,可谓中国陶瓷考古学史上一件大事。现在,即便掌握了汝窑窑址的考古发掘资料,所谓的"北宋官窑"仍是未解之谜,但是对于重新讨论,则是个很好的时机。作者将关注点置于清凉...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宝丰清凉寺汝窑址的发现和发掘,可谓中国陶瓷考古学史上一件大事。现在,即便掌握了汝窑窑址的考古发掘资料,所谓的"北宋官窑"仍是未解之谜,但是对于重新讨论,则是个很好的时机。作者将关注点置于清凉寺汝窑出土品中的陶范。它们制作极为精致,马上令人联想起关于南宋官窑"澄泥为范"的著名描述。作者认为,南宋官窑"澄泥为范"的目的不单是实现产品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满足朝廷制定的规格——"样"(官窑)。"澄泥为范"应该作为考量官窑的一项重要指标。若看宝丰清凉寺汝窑址出土的陶范,以碗、盘等器种的外模为代表,泥料极为致密,表面相当光滑,做工精细,生动诠释着"澄泥为范"的含义。实际上,南宋官窑的"澄泥为范"在北宋末期已经现身于汝窑,也就是说从汝窑开始到之后的官窑,构成了一个"澄泥为范"的谱系。汝窑窑址的发掘说明了当时生产不仅有陶范成型,还存在素烧成型、制品单一、满釉支烧、次品瘞埋(次品集中处理)等,都体现后世官窑的主要特征。《负暄杂录》、《坦斋笔衡》所记的北宋"官窑"仍是未解之谜,目前也无法结论,暂先不说北宋官窑的问题,重要的是,单看以上分析,汝窑实质上已经具足了作为官窑的条件。目前,虽无法断言汝窑的性质,但从本文所选的"澄泥为范"这一视角来看,至少可以确信,汝窑是宋代官窑青瓷谱系中应该靠前定位的一处重要窑场,真正意义上的宋代官窑青瓷发端于汝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窑 陶范 南宋官窑 泥为范” 宋代官窑青瓷
原文传递
皇象《急就章》唐代摹本两宋题跋人物考略 被引量:1
6
作者 毛慧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1-110,共10页
《急就章》由西汉元帝时期史游所编,从汉至唐一直是社会流传的主要识字教材,在汉语传播和书法艺术领域具有重大影响。今世所传《急就章》以章草写本最多,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澄清堂帖》卷十一,原有两宋时期流传的吴皇象书《急就章》唐... 《急就章》由西汉元帝时期史游所编,从汉至唐一直是社会流传的主要识字教材,在汉语传播和书法艺术领域具有重大影响。今世所传《急就章》以章草写本最多,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澄清堂帖》卷十一,原有两宋时期流传的吴皇象书《急就章》唐摹本刻石,惜已被人割去《急就章》主体,仅存宋人当年鉴赏唐代摹本真迹而留下的题跋和观款十一段。宋以后历代书家与学者对皇象书《急就章》流传情况多有研究,近现代则以容庚、启功诸方家为最,但限于实物的亡失和史料的缺失,对该书在两宋流传情况始终未能清晰厘定。本文将跋语所涉二十三位历史人物生平事略及观、藏唐摹《急就章》情况逐一考证,梳理出皇象《急就章》唐代摹本在两宋时期的八段流转世序,为洞悉中国古代法帖流传情况打开一扇重要的历史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堂帖 皇象 急就章 唐代摹本 跋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