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编磬在汉代的转型与没落 被引量:5
1
作者 朱国伟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0,共8页
编磬自春秋形制定型后,在先秦一直保持着较稳定的型态。进入汉代后,在西汉早期产生了一些较隐性的形制变革,在倨句角度、鼓股比例上有了变化,显示了对先秦制磬工艺的部分技艺失传。其后编磬形制由弧底变为角底,实用器减少,先秦典型的磬... 编磬自春秋形制定型后,在先秦一直保持着较稳定的型态。进入汉代后,在西汉早期产生了一些较隐性的形制变革,在倨句角度、鼓股比例上有了变化,显示了对先秦制磬工艺的部分技艺失传。其后编磬形制由弧底变为角底,实用器减少,先秦典型的磬形及调音技术被遗忘,编磬的作用就逐渐只局限在了一些宫廷仪典的象征性使用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磬制作 鼓股比例 汉代 转型
下载PDF
论道教叩齿的仪式内涵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崇富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3-121,共9页
叩齿是一种至简至深道教法术和修道仪式。道教叩齿术几乎全盘承袭了道教钟鼓磬法器的文化内涵,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道教仪式形态。从其演变的过程来看,世俗的叩齿主要关心具体的养生和疗病的功效,而道教叩齿则更强调其中的神学和仪式的内... 叩齿是一种至简至深道教法术和修道仪式。道教叩齿术几乎全盘承袭了道教钟鼓磬法器的文化内涵,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道教仪式形态。从其演变的过程来看,世俗的叩齿主要关心具体的养生和疗病的功效,而道教叩齿则更强调其中的神学和仪式的内涵,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得越加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叩齿 钟鼓磬 仪式
下载PDF
清代学者对磬重心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白欣 冯立昇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9-313,共15页
磬是我国一种非常古老的打击乐器,其产生距今至少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考工记》最早记述了磬的形状、规范和调音技术。磬的重心和磬的悬孔位置的确定是制造磬体的重要环节,直到明清之际,西方力学知识传入中国并逐渐被中国学者接受,磬... 磬是我国一种非常古老的打击乐器,其产生距今至少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考工记》最早记述了磬的形状、规范和调音技术。磬的重心和磬的悬孔位置的确定是制造磬体的重要环节,直到明清之际,西方力学知识传入中国并逐渐被中国学者接受,磬体(倨句型)重心位置的问题才引起研究《考工记》的学者的关注,他们开始利用数学方法研究磬体的重心位置问题。清代学者程瑶田、汪莱在这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但未能获得完全正确的解法。此后邹伯奇不仅指出了程、汪二人工作的不足与错误,还获得了正确的求解方法与结果,使磬体重心问题获得圆满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心 程瑶田 汪莱 邹伯奇
下载PDF
西周磬研究综论 被引量:7
4
作者 高蕾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4年第2期48-54,共7页
本文通过保存较好的20件编磬及6件特磬,对其出土情况、时空分布、形制特征及音乐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结论:编磬在西周仍被作为礼器使用;特磬与编磬的制作工艺有较大的差别;西周编磬是由商代晚期石磬(永余、永... 本文通过保存较好的20件编磬及6件特磬,对其出土情况、时空分布、形制特征及音乐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结论:编磬在西周仍被作为礼器使用;特磬与编磬的制作工艺有较大的差别;西周编磬是由商代晚期石磬(永余、永启、夭余石磬)发展演变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特磬 编磬
下载PDF
对曾侯乙编磬“闲(间)音”的再认识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安潮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5年第2期41-44,共4页
曾侯乙墓出土编磬铭辞“闲(间)音”,业界对之尚存歧义。立足于曾磬出土现状,笔者进行了合乎实际的乐律学分析,得出了与现存各说及其论证方式不同的结论。
关键词 曾侯乙编磬 闲音 间音 乐律学 铭文
下载PDF
从红光村发掘的彩绘石磬看纪南城南郊祭祀 被引量:2
6
作者 孙继 向德福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48-152,共5页
1970年,在距纪南城2公里处的红光村发现了一批绘有凤纹的石磬,通过对石磬和凤纹的研究,我们发现这批石磬与楚人的祭祀有着密切的联系,纪南城南郊有用于祭祀的祭坛。南郊祭祀对象是一个以祭祀至上神太一为主体,并包括其它诸神在内的"... 1970年,在距纪南城2公里处的红光村发现了一批绘有凤纹的石磬,通过对石磬和凤纹的研究,我们发现这批石磬与楚人的祭祀有着密切的联系,纪南城南郊有用于祭祀的祭坛。南郊祭祀对象是一个以祭祀至上神太一为主体,并包括其它诸神在内的"百神"祭祀系统。2004年公布的《上博(四).柬大王泊旱》可以作为楚人南郊祭祀的明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南城 南郊 彩绘石磬 祭祀 柬大王泊旱
下载PDF
江苏盱眙大云山一号墓出土仿玉玻璃编磬的复原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子初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62,共18页
2009年江苏盱眙大云山1号汉墓(江都易王刘非墓)出土了一套仿玉玻璃编磬,为中国音乐及科技考古上的空前大发现。编磬为古代中国特有的高铅钡硅酸盐玻璃质地,由22件以上的单体磬块组成。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长69厘米,重11.3千克。汉初出现如... 2009年江苏盱眙大云山1号汉墓(江都易王刘非墓)出土了一套仿玉玻璃编磬,为中国音乐及科技考古上的空前大发现。编磬为古代中国特有的高铅钡硅酸盐玻璃质地,由22件以上的单体磬块组成。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长69厘米,重11.3千克。汉初出现如此巨幅的玻璃精品,为当时世界所仅见,更是古文献推崇备至的"玉磬"之最早、最完美的标本。全面复原这套编磬,对于研究编磬的乐器性质及音律、汉初宫廷礼制和社会乐音生活、古代玻璃制造工艺乃至中国科技史,均有重大意义。文章较为详细地记述了这套编磬的复原实验和研究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音乐考古 乐器 刘非墓 仿玉玻璃编磬 复原研究
下载PDF
灵璧磬石文化溯源考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曙辉 霍美丽 《宿州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9-24,共6页
为厘清灵璧石文化的发展历程,采用社会历史研究法,从探源视角对灵璧磬石文化发展的源头进行追溯。据考证:《尚书·禹贡》中记载的"泗滨浮磬"原是徐州吕梁洪所产磬石,在南北朝时期,因为南北战争和资源枯竭等原因,吕梁磬石... 为厘清灵璧石文化的发展历程,采用社会历史研究法,从探源视角对灵璧磬石文化发展的源头进行追溯。据考证:《尚书·禹贡》中记载的"泗滨浮磬"原是徐州吕梁洪所产磬石,在南北朝时期,因为南北战争和资源枯竭等原因,吕梁磬石开采停止,同时灵璧县磬石山开始成为新的磬石开采地。在唐代灵璧磬石与"泗滨浮磬"这一经典文化符号相融合,成为此后朝廷雅乐磬石开采的指定地点。"泗滨浮磬"以其经典意义为灵璧磬石进入雅乐文化体系提供了合法性根基,而"泗滨浮磬"所承载的礼乐文化内涵也正是灵璧磬石文化产生的根源与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璧 吕梁洪 磬石文化 泗滨浮磬 礼乐文化
下载PDF
从三例新出土钟磬实物的试奏谈“金石之乐”的创作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清雷 《音乐探索》 2020年第3期13-22,共10页
以新出土的江西海昏侯墓编钟、山西陶寺北墓地编钟与陕西澄城刘家洼M1编钟和编磬等出土实物的亲身试奏为例,认为对于“金石之乐”的创作,不能违背钟磬的乐器声学属性,应充分把握钟磬在我国古代礼乐文化中“礼乐重器”的功能属性,坚持“... 以新出土的江西海昏侯墓编钟、山西陶寺北墓地编钟与陕西澄城刘家洼M1编钟和编磬等出土实物的亲身试奏为例,认为对于“金石之乐”的创作,不能违背钟磬的乐器声学属性,应充分把握钟磬在我国古代礼乐文化中“礼乐重器”的功能属性,坚持“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的配器原则,才能达到金石和鸣、相得益彰、“近之则钟音充,远之则磬音章”的理想音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出土 钟磬实物 金石之乐 海昏侯墓 陶寺北墓地 刘家洼东周遗址
下载PDF
齐国故城发现的石磬铭文释说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乃峰 《励耘语言学刊》 2010年第2期87-93,共7页
山东临淄市齐都镇齐国故城东南部韶院村发现的石磬,上刻铭文二字,其中第二字有多种考释意见。根据齐系古文字类似字形的释读,可推知石磬铭文的第二字当分析为"从宀,垖声",读为"殿",训为"止"。石磬上所刻的两个字铭文是要标示此石... 山东临淄市齐都镇齐国故城东南部韶院村发现的石磬,上刻铭文二字,其中第二字有多种考释意见。根据齐系古文字类似字形的释读,可推知石磬铭文的第二字当分析为"从宀,垖声",读为"殿",训为"止"。石磬上所刻的两个字铭文是要标示此石磬在演奏时的音律位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磬铭文 殿
下载PDF
关于编磬音源设计相关问题的研究
11
作者 胡壮利 王南南 殷瑰姣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8-114,共7页
文章结合编磬音源研发,分析了编磬音源样本录制中的力度分层与演奏精度,样本编辑中的力度划分、音色修整,编磬音源测试中音色统一、力度衔接和软件稳定性等三方面的问题,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的方案。同时,文章还从历史发展... 文章结合编磬音源研发,分析了编磬音源样本录制中的力度分层与演奏精度,样本编辑中的力度划分、音色修整,编磬音源测试中音色统一、力度衔接和软件稳定性等三方面的问题,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的方案。同时,文章还从历史发展和社会价值角度,对编磬演奏技法、作品创作、民族音源研发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磬 中国民族乐器音色库 民族音源
下载PDF
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出土乐器的音乐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清 《音乐探索》 2014年第3期14-20,共7页
2006~2008年在安徽蚌埠经抢救发掘,发现一座罕见的圆形土坑竖穴墓,它是国内考古至今没有发现过的墓葬建筑结构。其规模宏大,遗迹现象复杂,后经专家验证,该墓为春秋时期钟离国君"柏"的墓葬,并将其定为蚌埠双墩一号墓。墓葬中出土了大... 2006~2008年在安徽蚌埠经抢救发掘,发现一座罕见的圆形土坑竖穴墓,它是国内考古至今没有发现过的墓葬建筑结构。其规模宏大,遗迹现象复杂,后经专家验证,该墓为春秋时期钟离国君"柏"的墓葬,并将其定为蚌埠双墩一号墓。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铜器、陶器、石器、玉器等随葬器物,其中含有一套青铜编钮钟9件和一套龙首石磬12件。对它们进行形态特征、测音分析、礼乐功能等多方位的音乐学研究后,发现这是一套一钟一音的编纽钟,只有正鼓音的音列;整套石磬由于毁坏严重虽有一定的音律组合,但无完整的音阶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 钟离国君墓 青铜编钮钟 龙首石磬
下载PDF
编钟、编磬文物的试奏--以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和澄城刘家洼M1钟磬为例
13
作者 王清雷 《音乐文化研究》 2021年第4期43-50,M0002,共9页
所谓编钟、编磬文物的试奏,是指通过使用编钟、编磬文物原件或与当代某些乐器来共同演奏某些音乐作品,以此来考察这些乐器类文物的音乐性能。文章内容涉及编钟与编磬文物的属性、试奏的工作原则、学术价值、试奏曲目的选择、试奏作品的... 所谓编钟、编磬文物的试奏,是指通过使用编钟、编磬文物原件或与当代某些乐器来共同演奏某些音乐作品,以此来考察这些乐器类文物的音乐性能。文章内容涉及编钟与编磬文物的属性、试奏的工作原则、学术价值、试奏曲目的选择、试奏作品的配器、文物乐器的演奏等诸多方面。这种试奏,绝对不是为了展示这些编钟、编磬文物原件的舞台表演效果,而是为了考察这些珍贵的编钟、编磬文物原件的乐器性能,由此决定了其与当代一些雅乐团或古乐团演奏在诸多方面大相径庭。同时,需时刻谨记“文物安全第一”的工作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钟 编磬 文物 试奏 海昏侯墓 刘家洼M1
下载PDF
陕西秦汉新城胡家沟秦府库建筑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卫红 张杨力铮 +8 位作者 王颉(执笔/整理) 郑思文(执笔/整理) 狄明(照相/绘图) 赵震(照相) 姜继豪(整理) 韩诣深(整理) 张振腾(整理) 魏一宁(整理) 刘琪(整理)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43,共27页
2016~201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窑店街道胡家沟村东北发掘秦代府库建筑一座。该建筑东距秦咸阳城宫殿建筑区1.1千米,局部遭到破坏,剩余主体为东西向联排房址1座。建筑以外北侧发现储水池、排水管道、建筑废料堆积坑等... 2016~201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窑店街道胡家沟村东北发掘秦代府库建筑一座。该建筑东距秦咸阳城宫殿建筑区1.1千米,局部遭到破坏,剩余主体为东西向联排房址1座。建筑以外北侧发现储水池、排水管道、建筑废料堆积坑等使用过程中的同期遗存。在该建筑内发现大量建筑材料,另在F3内出土数量众多的刻铭石磬,文字内容有“北宫乐府”等官署名称及编次位置、音律等。推断该建筑毁于火,可能与秦末战争有关。本次发现证明秦咸阳城宫殿区以西存在以少府为主的中央官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咸阳城 府库建筑 刻铭石磬
下载PDF
对花园庄M54出土编铙、石磬的考察报告
15
作者 刘新红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1-98,共8页
中国社会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在殷墟宗庙宫殿区以南发掘到一座保存完整的高级贵族墓葬??54号墓。该墓随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各类遗物570余件。这是殷墟发掘史上继妇好墓、郭家庄160号墓之后,所发现的又一座保存完整的高级贵族墓... 中国社会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在殷墟宗庙宫殿区以南发掘到一座保存完整的高级贵族墓葬??54号墓。该墓随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各类遗物570余件。这是殷墟发掘史上继妇好墓、郭家庄160号墓之后,所发现的又一座保存完整的高级贵族墓葬。笔者应邀对该墓葬中出土的乐器———编铙(一套三件)及一件石磬进行了考察及测音,并作了初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M54 编铙 石磐 考古 测音
下载PDF
衰微中的繁荣——易县燕下都遗址编磬研究
16
作者 贾伯男 孔义龙 《音乐文化研究》 2022年第3期82-91,M0004,共11页
战国时期燕国乐器目前仅在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16号、8号和30号墓出土。而编磬的数量在燕下都出土乐器中占据了一多半。燕国“磬乐”的繁荣从战国早期一直持续到战国晚期,并几乎达到了各国不能企及的高度。一方面,燕国“磬乐”在礼乐衰... 战国时期燕国乐器目前仅在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16号、8号和30号墓出土。而编磬的数量在燕下都出土乐器中占据了一多半。燕国“磬乐”的繁荣从战国早期一直持续到战国晚期,并几乎达到了各国不能企及的高度。一方面,燕国“磬乐”在礼乐衰败的战国时期一枝独秀。另一方面,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燕国“磬乐”从早期到晚期也呈衰败趋势。但在规范性和音响性能、材质衰微的同时,其编列规模变大,且出现了繁复的纹饰。可以看出燕国上层社会对于磬乐的喜爱和在礼乐制度中对于编磬的重视从未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县燕下都遗址 编磬 宽高比值 编列
下载PDF
曾侯乙编钟钟铭的“五音不全”表象探究
17
作者 黄大同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71,164,共9页
在全架曾侯乙编钟所属的四套半乐钟中,唯一既有十二律名又有十二声名的是12件套的无枚甬钟,但在以十二律名为宫的十二均中,其足有十均显示出只有四声、三声甚至二声的“五音不全”现象,从而使人产生具有十二音的曾侯乙编钟究竟能不能旋... 在全架曾侯乙编钟所属的四套半乐钟中,唯一既有十二律名又有十二声名的是12件套的无枚甬钟,但在以十二律名为宫的十二均中,其足有十均显示出只有四声、三声甚至二声的“五音不全”现象,从而使人产生具有十二音的曾侯乙编钟究竟能不能旋奏五声乐曲的疑惑。文章先通过该钟铭中的等音关系推导,以及钟铭与曾侯乙编磬磬铭均声组的对比,获知这一缺声现象来自钟铭设计者有意删减均声文字的行为,然后就其为何删减、如何删减等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确认——无枚甬钟钟铭实际呈现了一个完整无缺的每均五声用声面貌。这一认识,既可为曾侯乙编钟、编磬的铭文主题研究扫清障碍,也可为先秦十二均旋宫以及钟铭设计是否立足于律学表达的问题研究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枚甬钟 十二均用声 均声组 文字删减 曾侯乙编磬
下载PDF
试论曾侯乙编磬的调式音阶
18
作者 刘玮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63-65,共3页
曾侯乙编磬的悬挂排列是一种演奏编列,不包含编磬的调式音阶,音阶信息隐藏在三个磬匣及其刻铭中。"姑洗"匣中的音阶由五个全音律组成传统五声音阶:宫(do)、商(re)、角(mi)、徵(so)、羽(la),没有半音阶,称为旧音阶;并且以徵音... 曾侯乙编磬的悬挂排列是一种演奏编列,不包含编磬的调式音阶,音阶信息隐藏在三个磬匣及其刻铭中。"姑洗"匣中的音阶由五个全音律组成传统五声音阶:宫(do)、商(re)、角(mi)、徵(so)、羽(la),没有半音阶,称为旧音阶;并且以徵音为音阶首音,是为"姑洗宫徵调式"。"新钟"匣中的音阶由五个半音律组成新式五声音阶,称新音阶,也以徵音为音阶首音,是为"新钟宫徵调式"。"间音"匣中的"间音"是用于旋宫转调的辅助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乙 编磬 调式音阶 五声音阶
下载PDF
九连墩楚墓出土璧玉、石磬和镶嵌物的科学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国锋 秦颍 +2 位作者 胡雅丽 董亚巍 王昌燧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5-109,共5页
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和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对九连墩楚墓出土的璧玉、石磬和镶嵌物进行了物相分析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璧玉的主要成分为透闪石,石磬的主要成分为方解石。同时对镶嵌物的分析表明当时可能采用的是红铜镶嵌技术。这次分... 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和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对九连墩楚墓出土的璧玉、石磬和镶嵌物进行了物相分析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璧玉的主要成分为透闪石,石磬的主要成分为方解石。同时对镶嵌物的分析表明当时可能采用的是红铜镶嵌技术。这次分析为九连墩出土文物的复仿制和进一步的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连墩 透闪石 石磬 镶嵌物
原文传递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八号坑出土石磬 被引量:3
20
作者 雷雨 赵昊(摄影/绘图) +4 位作者 何晓歌(摄影) 刘笑池(摄影) 赵昊(绘图) 冉宏林 王清雷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5-112,共8页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八号坑出土9件石磬残块,经拼对确认所有残块均来自同一件大型石磬。该石磬材质为致密砂板岩,整体形态接近半圆形,拼合后总长101、宽53.5厘米。石磬厚度均匀,两侧表面均打磨平整,边缘可见琢制修整痕迹,具有明显的鼓股区...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八号坑出土9件石磬残块,经拼对确认所有残块均来自同一件大型石磬。该石磬材质为致密砂板岩,整体形态接近半圆形,拼合后总长101、宽53.5厘米。石磬厚度均匀,两侧表面均打磨平整,边缘可见琢制修整痕迹,具有明显的鼓股区分,且鼓上缘和股上缘略经打磨。石磬残块分布于八号坑东西两端,整体破裂痕迹分布较为均匀,初步推测可能是在入坑前就因整体水平重摔而破碎。此件石磬在编制方式上为特磬制,是金沙遗址所见双悬编磬制在成都平原本地的源头,同时也是目前中国西南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一件石磬及大型礼乐器,反映了晚商时期中原系礼乐制度向周边地区的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遗址 祭祀区 八号坑 石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