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村落体育透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现状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健生 马勇 雷刚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50,65,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湘南霞流镇的村落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当前城镇化水平下,村落暂不具备现代体育项目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但具有传统体育项目生存的时空及制度条件;创建和发展村落体育是实施...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湘南霞流镇的村落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当前城镇化水平下,村落暂不具备现代体育项目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但具有传统体育项目生存的时空及制度条件;创建和发展村落体育是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重要途径,但不应把城市社区体育经验强加于村落,也不能采用统一模式发展村落体育。应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活动的体育健身价值,以传统习俗引领农民体育健身。乡镇政府部门应实地统筹经济与体育的发展,谨防"体育大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体育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现代体育 传统体育 霞流镇
下载PDF
传统中国农村的社区管理及其启示——以清末民初江西寻乌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温锐 邹雄飞 陈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21,共8页
长久以来,学术界关于传统中国农村的社区管理的认识分歧较大;毛泽东八十五年前(1930年)所进行的著名"寻乌调查",就清末民初江西南部寻乌农村的社区管理展示了详实而生动的内容,为我们准确解读与认识传统中国乡村社区管理提供... 长久以来,学术界关于传统中国农村的社区管理的认识分歧较大;毛泽东八十五年前(1930年)所进行的著名"寻乌调查",就清末民初江西南部寻乌农村的社区管理展示了详实而生动的内容,为我们准确解读与认识传统中国乡村社区管理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典型个案;梳理与研究清末民初寻乌农村社区管理的具体内容、经费来源、管理绩效及其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村民自治及其新农村建设不乏许多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国农村 社区管理 启示
下载PDF
从农村社会文化传统看当代中国农业的演变 被引量:5
3
作者 周晓庆 《古今农业》 2003年第4期20-27,共8页
如何解读中国农村社会文化传统对农业演变的影响?如果仅仅只从“文化背景”的角度,静态地、平面化地阐释文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并不能深刻地揭示出文化与农业发展二者之间某种必然的动态联系,即某种动态规律性。本文从“文化结构”这一... 如何解读中国农村社会文化传统对农业演变的影响?如果仅仅只从“文化背景”的角度,静态地、平面化地阐释文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并不能深刻地揭示出文化与农业发展二者之间某种必然的动态联系,即某种动态规律性。本文从“文化结构”这一概念出发,从“文化结构”与“文化功能”关系的角度,将农村文化传统放入文化结构中去,审视其在当代中国农业演变的历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村社会文化传统 当代 农业演变 文化结构 文化功能
下载PDF
对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两点诠释
4
作者 朱天奎 《宁夏党校学报》 2007年第4期81-84,共4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很有必要了解中国传统的农村社会的状况。而中国传统农村社会在理论上如何表述和定位,如何看待传统农村社会的特点,既是长期以来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也是我们在实践中要继续面对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传统社会 封建主义 中国传统农村社会
下载PDF
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变迁
5
作者 夏支平 李勋华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0-13,共4页
促进传统农村社会的变迁必须注入新的要素。其中科学技术是促使传统农村社会变迁的主要力量之一。近代尤其是现代的改革开放以来,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促进了中国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工业化城市化社会的变迁。
关键词 科学技术 传统农村社会 变迁
下载PDF
我国传统孝文化是构建新农村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6
作者 牛磊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2期90-92,共3页
我国传统孝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今顺应构建新农村和谐社会的道德需要,我国传统孝文化仍是促进农村家庭和谐、代际和谐、人际和谐及形成农村良好社会风气和稳定农村社会等方面的必然选择,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我国传统孝文化 构建新农村 和谐社会
下载PDF
西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斌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78-80,共3页
我国西部农村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存在自然环境恶劣、农业生产落后,交通不便、封闭严重、商品经济不发达,人口整体素质偏低等制约因素。因此,应在全面规划基础上,改善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增加西部农业补贴支出,大力发展... 我国西部农村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存在自然环境恶劣、农业生产落后,交通不便、封闭严重、商品经济不发达,人口整体素质偏低等制约因素。因此,应在全面规划基础上,改善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增加西部农业补贴支出,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努力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农村 小康社会 农民增收
下载PDF
中国乡村社会多元治理的民主协商逻辑及其法律建构 被引量:25
8
作者 张师伟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55,共11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课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根本出路在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课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根本出路在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要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建构,解决现有乡村治理中存在的体系性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伴随着国家向社会让渡权力的进程,中国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因利益分化而日益碎片化,乡村社会的治理体系发生了旷古未有的重大变化,多元治理的格局基本稳定,治理体系的民主化趋势日益明显,治理过程的民主协商逻辑逐渐成型。然而中国乡村社会多元治理的民主协商逻辑还缺少法律层面的规范建构。从法制建构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中国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以法律规范的供给,为统一协调高效民主的乡村治理体系提供法制基础,实现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所要求的整体协调性,落实中国乡村现代治理的协商民主政治逻辑,为实现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伟大战略提供重要的政治基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乡村社会 多元治理 民主协商 治理逻辑 法制建构
原文传递
以法治官:中国传统社会廉政法制建设的当代价值
9
作者 张先昌 杜海棠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3-101,共9页
以法治官是中国传统社会廉政法制建设的基本经验,有严禁和惩治官吏利用职权侵吞国家财产的贪污行为、严禁和惩治官吏行贿受贿和徇私枉法的腐败行为、严禁和惩治官吏接受部民馈送财物和敲诈勒索的行为、严格实行监察制度和官吏考核制度... 以法治官是中国传统社会廉政法制建设的基本经验,有严禁和惩治官吏利用职权侵吞国家财产的贪污行为、严禁和惩治官吏行贿受贿和徇私枉法的腐败行为、严禁和惩治官吏接受部民馈送财物和敲诈勒索的行为、严格实行监察制度和官吏考核制度等。这些制度构成中国传统廉政法制的主要内容,可为当下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提供宝贵的历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社会 廉政法制建设 当代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