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微米C18键合硅胶固定相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法同时拆分3种手性三唑类农药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巧梅 柳青 +3 位作者 申琳 薛芸 王彦 阎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8-394,共7页
采用改良Stber法制备420 nm亚微米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采用C18硅烷化修饰后装填成毛细管色谱柱。采用该色谱柱,在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平台上成功地实现了3对手性三唑类农药烯效唑、烯唑醇和丙环唑的同时拆分和分离。考察了各因素对手性... 采用改良Stber法制备420 nm亚微米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采用C18硅烷化修饰后装填成毛细管色谱柱。采用该色谱柱,在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平台上成功地实现了3对手性三唑类农药烯效唑、烯唑醇和丙环唑的同时拆分和分离。考察了各因素对手性分离效果的影响,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为乙腈-2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8)(45∶55,v/v),其中缓冲液中含20 mmol/L羟丙基-γ-环糊精(HP-γ-CD);泵流速为0.04 mL/min;施加电压-9.4 kV;检测波长220 nm。在上述条件下,烯效唑、烯唑醇和丙环唑3种对映体同时得到拆分和分离,相邻两峰之间的分离度依次为4.20、12.9、4.41、4.09、1.70,分离时间仅为12 min,柱效最高达到310 000 plates/m。该研究为手性三唑类农药的同时分离提供了新的分离分析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 亚微米二氧化硅微球 手性三唑类农药 手性流动相添加剂 羟丙基-γ-环糊精
下载PDF
1μm C18固定相的制备及在手性加压毛细管电色谱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鲁阳芳 汪慧 +3 位作者 王桂明 王彦 谷雪 阎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9-214,共6页
制备了粒径为1μm的无孔C18固定相,并将其应用在手性加压毛细管电色谱中用以分离对映体。以改良的Stber法先合成粒径为1μm的无孔二氧化硅微球,后采用二次硅烷化方法制备出1μm C18固定相。以加压毛细管电色谱为平台,通过考察影响分... 制备了粒径为1μm的无孔C18固定相,并将其应用在手性加压毛细管电色谱中用以分离对映体。以改良的Stber法先合成粒径为1μm的无孔二氧化硅微球,后采用二次硅烷化方法制备出1μm C18固定相。以加压毛细管电色谱为平台,通过考察影响分离的各因素,确定了最佳拆分条件:乙腈/5 mmol/L pH 4.0乙酸铵缓冲液(20/80,v/v),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浓度15 mmol/L,泵流速0.03 mL/min,分离比约300∶1,施加电压2kV。本研究采用的二次硅烷化方法提高了C18的键合量。和毛细管液相色谱相比,4种药物在加压毛细管模式下有更好的分离效果,柱效最高为19万理论塔板数/m。盐酸安非他酮、盐酸克伦特罗、酒石酸美托洛尔、盐酸艾司洛尔对映体的分离度分别为1.55、2.82、1.69、1.70。该研究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在加压毛细管电色谱中的应用以及微米级填料在手性色谱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μm无孔C18固定相 二次硅烷化 手性加压毛细管电色谱 手性流动相添加剂 手性拆分
下载PDF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手性配体交换法对游离亮氨酸异构体分离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辛艳飞 万丽丽 +3 位作者 马丽萍 孙烨 周向军 王永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88-1090,共3页
以反相C18为固定相,通过对流动相中的手性选择体、流动相组成与pH值及操作电压等条件的考察,成功建立了毛细管电色谱(CEC)手性配体交换法分离游离亮氨酸异构体的方法。优化的色谱条件:C18反相毛细管柱;以2mmol/L天冬氨酰苯丙氨... 以反相C18为固定相,通过对流动相中的手性选择体、流动相组成与pH值及操作电压等条件的考察,成功建立了毛细管电色谱(CEC)手性配体交换法分离游离亮氨酸异构体的方法。优化的色谱条件:C18反相毛细管柱;以2mmol/L天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为手性选择体,Cu^2+为配体离子,流动相为20mmol/L乙酸缓冲液(pH5.5),5%(体积分数)的甲醇为有机改性剂;流速为0.02mL/min;操作压力为6.9×10^6 Pa;检测波长为UV 280nm;工作电压+5kV;室温。两异构体可在15min内基线分离,检出限为10μmol/L(S/N=3),并在0.05~1.5m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日让、日内精密度均小于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氨酸 手性拆分 手性配体交换法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