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耐铬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Cr(Ⅵ)的抗性
1
作者 胡振华 王祥宝 +3 位作者 王炳源 陆洪省 隋业伟 张翠静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6,49,共6页
从山东省某含铬农田土壤取样进行宏基因测序、16SrDNA以及构建系统树等方法分离、鉴定耐铬细菌,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其对Cr(Ⅵ)的抗性。某含铬农田土壤中的优势菌为Enterobacter cloacae(阴沟肠杆菌),将其命名为Enterobacter clo... 从山东省某含铬农田土壤取样进行宏基因测序、16SrDNA以及构建系统树等方法分离、鉴定耐铬细菌,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其对Cr(Ⅵ)的抗性。某含铬农田土壤中的优势菌为Enterobacter cloacae(阴沟肠杆菌),将其命名为Enterobacter cloacae SD。SD的Cr(Ⅵ)耐受质量浓度可达3 200 mg/L;在150 mg/L Cr(Ⅵ)中培养时,菌落较不加Cr(Ⅵ)时少且分散,但单菌落较大;SD细胞表面粗糙,似有沉淀物产生。以酵母浸粉为碳源,pH值为7,培养温度为30℃时菌株SD可较好生长。在150 mg/L Cr(Ⅵ)下,SD对Cr(Ⅵ)的去除率为39.67%。研究表明Enterobacter cloacae SD可耐受高质量浓度Cr(Ⅵ)的同时,对Cr(Ⅵ)有一定的去除能力,这为Cr(Ⅵ)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提供了可能的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污染 分离鉴定 阴沟肠杆菌 cr() 微生物修复
下载PDF
改性球形二氧化硅吸附重金属Cr(Ⅵ)离子实验研究
2
作者 陈蓉 牛延慧 王国松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3期25-29,39,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球形二氧化硅,并利用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对制备得到的球形二氧化硅进行了氨基改性。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镜(TEM)等技术手段对氨基改性球形二氧化硅进行表征分析。考察了溶液pH、吸附时间、初始浓... 采用水热法制备球形二氧化硅,并利用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对制备得到的球形二氧化硅进行了氨基改性。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镜(TEM)等技术手段对氨基改性球形二氧化硅进行表征分析。考察了溶液pH、吸附时间、初始浓度等因素对铬离子(Ⅵ)吸附量的影响,获得系统吸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氨基改性球形二氧化硅比未改性二氧化硅具有更优异的铬离子(Ⅵ)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二氧化硅 氨基改性 铬()离子 吸附
下载PDF
电去离子法(EDI)处理含Cr(Ⅵ)废水
3
作者 邓恩鹏 王译旋 +2 位作者 田鹏 苗雨欣 康艳红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2,共5页
采用电去离子法(EDI)处理模拟含Cr(Ⅵ)废水,考察了电压、pH、电解时间和Cu2+等因素对Cr(Ⅵ)去除率和阴离子交换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压的增加,阴离子交换膜对Cr(Ⅵ)的透过率逐渐增大,Cr(Ⅵ)去除率逐渐升高;随着电压的增加... 采用电去离子法(EDI)处理模拟含Cr(Ⅵ)废水,考察了电压、pH、电解时间和Cu2+等因素对Cr(Ⅵ)去除率和阴离子交换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压的增加,阴离子交换膜对Cr(Ⅵ)的透过率逐渐增大,Cr(Ⅵ)去除率逐渐升高;随着电压的增加,阴离子交换膜对Cr(Ⅵ)的吸附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0 V时,达到最大,为22.0%;pH为1.0~9.0时,对Cr(Ⅵ)去除率和阴离子交换膜性能的影响不大;在Cr(Ⅵ)初始质量浓度109.5 mg/L、电压20 V、pH 6.0~7.0、电解时间60 min的条件下,Cr(Ⅵ)去除率可达94.4%;Cu^(2+)(初始质量浓度100.3 mg/L)的存在使Cr(Ⅵ)去除率降低至80.2%,降低了14.2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膜 cr() 去除率 透过率 吸附率
下载PDF
荧光碳点的制备及其对微量Cr(Ⅵ)的检测
4
作者 李鹏程 陈婧 +6 位作者 董佳艺 陈语欣 季玉杰 俞若寒 王慕华 孙晓丽 翁倩云 《丽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以乙醛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通过化学氧化法,在常温常压下制备出了一种黄色的荧光碳点(Y-CDs)。通过高分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光谱及荧光光谱对Y-CDs进行了相关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Y-CDs平均粒径约为6 nm,荧光... 以乙醛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通过化学氧化法,在常温常压下制备出了一种黄色的荧光碳点(Y-CDs)。通过高分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光谱及荧光光谱对Y-CDs进行了相关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Y-CDs平均粒径约为6 nm,荧光量子产率为16.3%,最佳激发波长为360 nm,最大发射波长为513 nm。实验发现:Cr(Ⅵ)对Y-CDs具有显著的荧光猝灭效果,这主要是荧光内滤效应及荧光共振能转移所导致的。基于此机理建立对微量Cr(Ⅵ)的检测方法。当Cr(Ⅵ)浓度在0~240μmol/L范围内时,Y-CDs荧光强度与Cr(Ⅵ)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03),检出限(LOD)为1.67μmol/L。该方法能够应用于微量Cr(Ⅵ)的测定,其加标回收率为97.05%~104.0%(RSD≤4.38%,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荧光光谱 离子检测 cr() 荧光猝灭
下载PDF
Speciation of chromium in soil inoculated with Cr(Ⅵ)-reducing strain,Bacillus sp.XW-4
5
作者 徐卫华 刘云国 +4 位作者 曾光明 周鸣 樊霆 王欣 夏文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2期253-257,共5页
Cr(Ⅵ)-amended soil was inoculated with Cr(Ⅵ)-reducing strain,Bacillus sp.XW-4 and incubated at 28 ℃in an incubator. Cr(Ⅵ)reduction,available Cr and Cr fractionin soils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addition o... Cr(Ⅵ)-amended soil was inoculated with Cr(Ⅵ)-reducing strain,Bacillus sp.XW-4 and incubated at 28 ℃in an incubator. Cr(Ⅵ)reduction,available Cr and Cr fractionin soils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addition of Bacillus sp.XW-4 can promote Cr(Ⅵ)reduction,but inoculation of this strain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decrease of available Cr content in soil.In controls (without this strain)amended with 100 and 200 mg/kg of Cr(Ⅵ),Cr(Ⅵ)contents decrease to about 41 and 92 mg/kg respectively after incubation of 4 d,while in soil inoculated with XW-4,Cr(Ⅵ)contents decrease to about 18 and 60 mg/kg,respectively.The content of available Cr in soils with inoculation of XW-4 i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s.Chromium is partitioned into water soluble Cr,exchangeable Cr,precipitated Cr,Cr bound to organics and residual Cr.The highest content of Cr is observed in residual form and water soluble Cr is not detected for all treatments after 42 d,but the soils inoculated with Bacillus sp.XW-4 contain higher content of exchangeable Cr and lower content of precipitated Cr than the soil without the inoculum.Inoculation of Bacillus sp.XW-4 can increase chromium activity in so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llus sp. cr(ⅵ) reduction available chromium cr fraction
下载PDF
煤基碳量子点制备及对环境水中Cr(Ⅵ)的测定 被引量:1
6
作者 闫立东 胡朝帅 +2 位作者 程俊霞 朱亚明 赵雪飞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65-2276,共12页
以海拉尔褐煤热解萃取物为碳源,HNO3为氮源,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氮掺杂煤基碳量子点(N‐CQDs),将N‐CQDs作为荧光探针,通过荧光猝灭法可选择性识别环境水中的Cr(Ⅵ)。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 以海拉尔褐煤热解萃取物为碳源,HNO3为氮源,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氮掺杂煤基碳量子点(N‐CQDs),将N‐CQDs作为荧光探针,通过荧光猝灭法可选择性识别环境水中的Cr(Ⅵ)。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N‐CQDs的形貌、结构、组成和光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N‐CQDs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平均粒径为2.01 nm,表面含有丰富的羟基、羧基、环氧基和硝基等含氧、含氮官能团。N‐CQD的量子产率(QY)为1.36%,在340 nm激发光照射下发出黄绿色荧光(556 nm),且发射波长不依赖于激发波长(280~440 nm)。N‐CQDs的pH值在4~11之间、低氯化钠浓度及长时间存放情况下,仍表现出优异的光学稳定性。分析多种阴离子对其荧光强度的猝灭影响,当Cr(Ⅵ)在0~200μmol/L时,N‐CQD荧光强度(F0/F)与Cr(Ⅵ)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56μmol/L,实际水样的检测结果与ICP‐OES检测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cr(VI) 离子检测
下载PDF
硫化亚铁改性生物炭对水中Cr(Ⅵ)的去除机理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吕思璐 刘天 +2 位作者 王旭 左开霞 谢燕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935-3945,共11页
本研究采用Fe^(3+)和S^(2-)共浸渍剩余污泥后,热解制备硫化亚铁/生物炭复合材料(MBC),考察了MBC的制备条件及其对Cr(Ⅵ)的去除效果,并采用SEM、TEM、XRD和XPS等对材料进行表征,探讨去除机理.结果表明:选择污泥作为热解碳源和载体,掺入Fe... 本研究采用Fe^(3+)和S^(2-)共浸渍剩余污泥后,热解制备硫化亚铁/生物炭复合材料(MBC),考察了MBC的制备条件及其对Cr(Ⅵ)的去除效果,并采用SEM、TEM、XRD和XPS等对材料进行表征,探讨去除机理.结果表明:选择污泥作为热解碳源和载体,掺入Fe^(3+)和S^(2-)后,可在较低的热解温度(500℃)下制备出性能优良的除Cr(Ⅵ)材料;酸性条件有利于MBC对Cr(Ⅵ)的去除,当pH值为2~4时,2.5g/L的MBC对浓度为50mg/L以下的Cr(Ⅵ)去除率高达99%以上;MBC+NaOH(pH=7.8)组合工艺可彻底将溶液中的总Fe和总Cr去除,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较紧实,出水无色透明.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硫化亚铁及氧化铁颗粒成功负载于污泥生物炭上,并以半透明膜的形式包覆在材料表面;复合材料中的Fe^(2+)、Sn^(2-)和C=O均可作为电子供体将大部分Cr(Ⅵ)还原,并形成C-O-Cr、C=O-Cr等络合物,剩余少量Cr(Ⅵ)可通过吸附作用被去除,即MBC对Cr(Ⅵ)的去除机制主要为化学还原、静电吸附和络合作用,且还原过程起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铬cr() 污泥生物炭 硫化亚铁 化学还原
下载PDF
一组Cr(Ⅵ)还原菌群YEM001的培养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月秋 吕育财 +2 位作者 龚大春 任立伟 李宁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60-68,共9页
铬(C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钢铁、鞣革、印染等领域的重要工业原料,由此而带来的Cr(Ⅵ)污染已成为我国主要重金属污染之一。YEM001是一组能有效还原污泥和垃圾渗滤液中的Cr(Ⅵ),实现Cr(Ⅵ)污染生物修复的微生物菌群。然而菌群的扩大培养成... 铬(C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钢铁、鞣革、印染等领域的重要工业原料,由此而带来的Cr(Ⅵ)污染已成为我国主要重金属污染之一。YEM001是一组能有效还原污泥和垃圾渗滤液中的Cr(Ⅵ),实现Cr(Ⅵ)污染生物修复的微生物菌群。然而菌群的扩大培养成为YEM001进一步应用的障碍。以优化菌群YEM001培养工艺条件为目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对YEM001菌群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以淀粉为碳源,YEM001能实现快速稳定的生长。优化后的YEM001菌群培养基为淀粉10 g/L,氯化铵3 g/L,硫酸镁2 g/L,酵母浸粉1 g/L。通过对搅拌转速、pH、通气等的调控,获得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28℃、pH值7.5、不通入空气、搅拌转速50 r/min。在该条件下,YEM001的培养液OD_(600)值可达1.91,且在60 h内能够完全还原100 mg/L Cr(Ⅵ)。通过成本分析,优化后每100 L培养基价格降低了38.11元,较优化前成本降低5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菌群 六价铬/cr() 还原 微生物修复 正交实验 发酵条件优化
下载PDF
Chromium accumulation, microorganism population and enzyme activities in soils around chromium-containing slag heap of steel alloy factory 被引量:19
9
作者 黄顺红 彭兵 +2 位作者 杨志辉 柴立元 周理程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EI CSCD 2009年第1期241-248,共8页
The environmental risk of chromium pollution is pronounced in soils adjacent to chromate industry. It is important to investigate the functioning of soil microorganisms in ecosystems exposed to long-term contamination... The environmental risk of chromium pollution is pronounced in soils adjacent to chromate industry. It is important to investigate the functioning of soil microorganisms in ecosystems exposed to long-term contamination by chromium. 45 soil samples obtained from different places of the slag heap in a steel alloy factory were analyzed for chromium contamination level and its effect on soil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 activ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Cr in the soil under the slag heap, adjacent to the slag heap and outside the factory exceed the threshold of Secondary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for Soil in China by 354%, 540% and 184%, respectively, and are 15, 21 and 9 times higher than the local background value, respectively. Elevated chromium loadings result in changes in the activity of the soil microbe, as indicated by the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soil microbial population and chromium contents. Dehydrogenase activity is greatly depressed by chromium in the soil. The results imply that dehydrogenase activity can be used as an indicator for the chromium pollution level in the area of the steel alloy fac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合金 重金属 金属学 分析
下载PDF
等离子引发制备PP基印迹纤维对Cr(Ⅵ)的选择吸附
10
作者 陈金帅 连洲洋 +2 位作者 石桂芳 罗正维 周永璋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3-128,共6页
通过等离子改性和离子印迹技术制备聚丙烯(PP)基Cr(Ⅵ)印迹纤维并进行表征,考察了印迹纤维吸附Cr(Ⅵ)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与非印迹纤维的吸附效果进行对比。傅里叶红外光谱和亲水性分析结果表明PP纤维上成功接枝了丙烯酸(AA)和三乙烯四... 通过等离子改性和离子印迹技术制备聚丙烯(PP)基Cr(Ⅵ)印迹纤维并进行表征,考察了印迹纤维吸附Cr(Ⅵ)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与非印迹纤维的吸附效果进行对比。傅里叶红外光谱和亲水性分析结果表明PP纤维上成功接枝了丙烯酸(AA)和三乙烯四胺(TETA)单体,制得I-PP-g-AA-TETA印迹纤维。印迹纤维对Cr(Ⅵ)的吸附量随pH的增加先略增大后降低,在pH=3时达到最高167 mg/g。印迹纤维对Cr(Ⅵ)的吸附速率很快,35 min时即可达到饱和。随Cr(Ⅵ)平衡浓度增大,印迹纤维对Cr(Ⅵ)的吸附量先增大后平缓,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更接近Freundlich模型。与非印迹纤维相比,印迹纤维在竞争离子存在时对Cr(Ⅵ)具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Scatchard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印迹纤维同时存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结合位点,印迹纤维存在Cr(Ⅵ)特异性空腔且这种特异性能够加强纤维和离子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等离子 离子印迹技术 选择性吸附 六价铬
下载PDF
Fe^(0)去除地下水Cr(Ⅵ)过程中的钝化作用及电化学解钝参数优化
11
作者 彭月 冯艳平 +1 位作者 兰伟伟 刘建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95-1603,共9页
零价铁(Fe^(0))广泛用于Cr(Ⅵ)污染地下水的修复,但存在Fe^(0)钝化降低修复效率的问题。首先使用Fe^(0)去除地下水中的Cr(Ⅵ)并制备不同钝化程度的钝化铁屑,然后采用电化学方法对钝化铁屑进行解钝,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电极... 零价铁(Fe^(0))广泛用于Cr(Ⅵ)污染地下水的修复,但存在Fe^(0)钝化降低修复效率的问题。首先使用Fe^(0)去除地下水中的Cr(Ⅵ)并制备不同钝化程度的钝化铁屑,然后采用电化学方法对钝化铁屑进行解钝,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电极设置、电解电压、电解时间及电极距对解钝效果的影响,同时对解钝溶液和解钝前后的铁屑及解钝过程中产生的沉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钝化铁屑作阳极时解钝效果最佳;解钝效果随电解电压增大先上升后降低,随电极距增大而降低,随电解时间增加而上升,3个因素对解钝效果的影响依次为电解时间>电解电压>电极距;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表明,钝化铁屑在电化学作用下因表面沉淀脱落使得其活性得到有效恢复;钝化铁屑解钝的最佳条件(以钝化铁屑作阳极,电解电压为10 V,电解时间为60 min,电极距为2 cm)下,解钝后铁屑对Cr(Ⅵ)的去除率可恢复至原来的90%以上;解钝过程中不会促使Cr(Ⅲ)沉淀溶解,但会增加溶液中Fe的浓度。上述研究成果对提高Fe^(0)修复Cr(Ⅵ)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效果及材料使用率具有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修复 零价铁(Fe^(0)) 六价铬〔cr()〕 钝化 电化学解钝
下载PDF
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去除Cr(Ⅵ)性能研究
12
作者 赵沅佳 胡思琪 +1 位作者 邵秀丽 王萍萍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19-22,32,共5页
光催化技术能有效解决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其中心是高效光催化材料的设计与合成。本文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通过实验探究不同pH值、不同质量比、不同投加量以及Cr(Ⅵ)浓度对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光... 光催化技术能有效解决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其中心是高效光催化材料的设计与合成。本文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通过实验探究不同pH值、不同质量比、不同投加量以及Cr(Ⅵ)浓度对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技术(XRD)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粒径均匀,粒径约为200~300 nm,四氧化三铁纯度较高且具有反尖晶石结构。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r(Ⅵ)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0 mg/L,pH值为4,复合材料投加量为60 mg,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质量分数4%)光催化去除Cr(Ⅵ)的效果最佳,去除率可达9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石墨烯 四氧化三铁 复合材料 cr()
下载PDF
铁基微电解材料脱除水中Cr(Ⅵ)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史肖宁 甄常亮 +1 位作者 赵凯 李俊国 《河北冶金》 2023年第11期14-18,46,共6页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毒性Cr(Ⅵ)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铁基微电解材料脱除水体Cr(Ⅵ)的研究进展表明,以Fe0、Fe^(2+)和H^(+)将Cr(Ⅵ)还原为Cr(Ⅲ),通过吸附、还原、共沉淀等一系列协同反应,可实现Cr(Ⅵ)无害化处置。...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毒性Cr(Ⅵ)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铁基微电解材料脱除水体Cr(Ⅵ)的研究进展表明,以Fe0、Fe^(2+)和H^(+)将Cr(Ⅵ)还原为Cr(Ⅲ),通过吸附、还原、共沉淀等一系列协同反应,可实现Cr(Ⅵ)无害化处置。综述了铁基微电解材料的原料、制备工艺、Cr(Ⅵ)脱除能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在铁碳基体中添加Ni、Cu、Pd等催化金属加速阳极Fe氧化及电子的转移、催化H+的产生、与Fe^(2+)和Fe^(3+)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利于多路径脱除Cr(Ⅵ),显著提高脱铬效率,该工艺有望成为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但上述金属的添加制备复杂且导致成本增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钒钛铁精粉碳热法制备微电解材料的工艺,实现基于钒钛复杂伴生矿矿物特性的综合利用,但其中铁-碳-钒-钛多元耦合体系的协同脱铬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解材料 cr() 脱铬 氧化还原 催化金属 电子转移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Analysis of Diffusion Factors of Cr(Ⅵ) Ion in Clay Soil
14
作者 杨清雷 张金利 +3 位作者 杨庆 唐小微 于永鲜 杨钢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1年第1期51-56,共6页
Some laboratory diffus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with diffusion device to determine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Cr(Ⅵ) ion passing through Dalian red clay samples. The concentrations of Cr(Ⅵ) at different places of th... Some laboratory diffus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with diffusion device to determine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Cr(Ⅵ) ion passing through Dalian red clay samples. The concentrations of Cr(Ⅵ) at different places of the samples were then measured spectrophotometrically after a standing time of 1 000 d. A one-dimensional solute transport equation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transport of Cr(Ⅵ) through clay samples. Back-calculation of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Cr(Ⅵ) was made with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Parametric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simulate variations in soil dry density, temperature, pH and standing tim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used in this paper is simple and effective.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Cr(Ⅵ) in Dalian red clay varies from 1.50×10-7 cm2/s to 2.08×10-7 cm2/s. After 1 000 d diffus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source solution drops down to 1.27 mg/L from 62.5 mg/L, and the diffusion distance is only 3.5 cm.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diffusion coefficient is constant, the diffusion effect becomes more obvious with lower density, lower temperature, higher pH value, and much more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FILL cr() ion TRANSPORT clay soil diffusion coefficient
下载PDF
离子交换纤维对Cr(Ⅵ)的交换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冯长根 邓琼 +2 位作者 曾庆轩 李明愉 周绍箕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2-145,共4页
 研究了苯乙烯系聚丙烯基阴离子交换纤维对Cr(Ⅵ)的交换性能,考察了酸度、温度和流速等因素对交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 pH 值为 3时交换性能最好。离子交换纤维对 Cr(Ⅵ)的交换以液膜扩散为主,交换速度很快,8min 即可达到交换...  研究了苯乙烯系聚丙烯基阴离子交换纤维对Cr(Ⅵ)的交换性能,考察了酸度、温度和流速等因素对交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 pH 值为 3时交换性能最好。离子交换纤维对 Cr(Ⅵ)的交换以液膜扩散为主,交换速度很快,8min 即可达到交换饱和,交换反应速率常数为0.015s-1,离子交换过程服从Freundlish等温式。测定了纤维静态饱和交换量为257.6mg/g。温度和流速影响动态交换性能,使得穿透曲线和穿透时间发生改变。与离子交换树脂相比具有交换速度快、交换量大的优点,是一种交换性能优良的分离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离子交换纤维 cr() 交换性能
下载PDF
改性粉煤灰吸附含铬废水中Cr(Ⅵ)和Cr(Ⅲ)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喜林 赵雪 +4 位作者 项莹雪 洪晔 李冠东 杨乐 包欢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77,80,共4页
针对铬渣淋滤液这类高质量浓度含铬废水,采用室内静态试验方法,进行了改性粉煤灰吸附含铬废水中Cr(Ⅵ)和Cr(Ⅲ)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 mol/L聚合氯化铝改性后的粉煤灰对铬吸附效果最佳;Cr(Ⅵ)质量浓度100 mg/L、Cr(Ⅲ)质量浓度25 mg/L的2... 针对铬渣淋滤液这类高质量浓度含铬废水,采用室内静态试验方法,进行了改性粉煤灰吸附含铬废水中Cr(Ⅵ)和Cr(Ⅲ)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 mol/L聚合氯化铝改性后的粉煤灰对铬吸附效果最佳;Cr(Ⅵ)质量浓度100 mg/L、Cr(Ⅲ)质量浓度25 mg/L的200 m L含铬废水最佳反应条件为:粉煤灰投加量50 g,反应时间60 min,p H值5.5,反应温度25℃,振荡速度200 r/min,对应Cr(Ⅵ)去除率达到80.2%,Cr(Ⅲ)去除率达到9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铬废水 铬渣淋滤液 改性粉煤灰 六价铬 三价铬
下载PDF
Cr(Ⅵ)离子在TiO_2表面的光催化还原机理研究 被引量:32
17
作者 付宏祥 吕功煊 李树本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12-116,共5页
采用XPS和ESR表征技术研究表明,Cr(Ⅵ)离子在TiO2表面的光催化还原过程中,有Ti3+物种生成并参与了Cr(Ⅵ)离子的还原反应。实验结果表明,Cr(Ⅵ)离子的光催化还原主要以从Ti3+上得到电子的间接还原为主,同时也存在着从TiO2导带... 采用XPS和ESR表征技术研究表明,Cr(Ⅵ)离子在TiO2表面的光催化还原过程中,有Ti3+物种生成并参与了Cr(Ⅵ)离子的还原反应。实验结果表明,Cr(Ⅵ)离子的光催化还原主要以从Ti3+上得到电子的间接还原为主,同时也存在着从TiO2导带捕获先激发电子发生直接还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 机理 铬离子 光催化剂 二氧化钛
下载PDF
二安替比林邻溴苯基甲烷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Cr(Ⅲ)及Cr(Ⅵ) 被引量:18
18
作者 尹家元 杨光宇 徐其亨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1997年第6期15-17,共3页
研究了在磷酸介质中,Mn(Ⅱ)和吐温20协同作用下,二安替比林邻溴苯基甲烷(DAoBM)和Cr(Ⅵ)生成橙色产物,λmax=480nm,ε=9.19×105L·mol-1·cm-1,Cr(Ⅵ)含量在每50... 研究了在磷酸介质中,Mn(Ⅱ)和吐温20协同作用下,二安替比林邻溴苯基甲烷(DAoBM)和Cr(Ⅵ)生成橙色产物,λmax=480nm,ε=9.19×105L·mol-1·cm-1,Cr(Ⅵ)含量在每50mL0~3.0μg内符合比尔定律。结合离子交换分离,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Cr(Ⅲ)及Cr(Ⅵ)的分析,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oBM 光度法 环境水样 形态分析 水样
下载PDF
水合氧化钛对Cr(Ⅵ)吸附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侯海军 黄立英 +2 位作者 单宝田 马根之 胡立阁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研究了水合氧化钛对水中 Cr( )离子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 ,吸附过程符合 Freundlich经验公式 ,最佳吸附 p H值范围为 2≤ p H≤ 4,温度对吸附作用影响较小 ;采用 Na OH溶液可使水合氧化钛的吸附能力得到较好再生。
关键词 水合氧化钛 吸附 试验研究 铬离子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光度法测定镀铬液及铬酸钝化液中Cr(Ⅵ)和Cr(Ⅲ)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东 苏会东 +1 位作者 孙德成 安成强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4期36-38,共3页
在硫酸介质中,沸水浴加热条件下,Cr(Ⅵ)能氧化玫瑰桃红R褪色,且褪色程度(ΔA)与Cr( Ⅵ)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Cr(Ⅵ)和Cr( Ⅲ)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0~8μg/m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104L·mol-1&... 在硫酸介质中,沸水浴加热条件下,Cr(Ⅵ)能氧化玫瑰桃红R褪色,且褪色程度(ΔA)与Cr( Ⅵ)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Cr(Ⅵ)和Cr( Ⅲ)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0~8μg/m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104L·mol-1·cm-1。该方法可用于镀铬溶液和铬酸钝化液中Cr(Ⅵ)和Cr(Ⅲ)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铬液 铬酸钝化液 cr()和cr(Ⅲ)?4 玫瑰桃红R 褪色光度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