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ilure of circular shaft subjected to hydraulic uplift: Field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被引量:3
1
作者 ZHAO Guo-qing YANG Yu-you MENG Su-y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256-266,共11页
A working shaft for pipe-jacking is going to be excavated into a sand stratum with high hydraulic pressure in Guangzhou, China. A newly assembled pre-stressed retaining system has been proposed to support the shaft fo... A working shaft for pipe-jacking is going to be excavated into a sand stratum with high hydraulic pressure in Guangzhou, China. A newly assembled pre-stressed retaining system has been proposed to support the shaft for its efficiency, safety and sustainability. Full-scale field tests and numerical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base failure of the circular shaft with confined water. The failure process of the shaft was observed on site.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step-by-step excavation of shaft and layer-by-layer assembly of pre-stressed structure was simulated in detail. Simulation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phenomenon on site. The base failure modes present that tensile damage generates at the center of the base due to non-uniform uplift and shear failure occurs along the soil-structure interface. The effects of shaft size and confined water head were also discussed. As a result, a critical ratio of diameter to shaft depth is put forward to assess the size effect of circular shaft. A conclusion that the soil strength should be partially considered in anti-inrushing safety factor calculation is drawn by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various calculation methods. 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base stability evaluation of similar shaft subjected to hydraulic upli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ular shaft field test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base stability water inrush
下载PDF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ultra-deep circular shaft in soft soil:A case study 被引量:1
2
作者 Yafei Qiao Feng Xie +2 位作者 Zhanwei Bai Jiafeng Lu Wenqi Ding 《Underground Space》 SCIE EI CSCD 2024年第3期239-260,共22页
A circular shaft is often used to access a working well for deep underground space utilization.As the depth of underground space increases,the excavation depth of the shaft increases.In this study,the deformation char... A circular shaft is often used to access a working well for deep underground space utilization.As the depth of underground space increases,the excavation depth of the shaft increases.In this study,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circular shaft with a depth of 56.3 m were presented and analysed.The main monitoring contents included:(1)wall deflection;(2)vertical wall movement;(3)horizontal soil movement;(4)vertical surface movement;and(5)basal heave.Horizontally,the maximum wall deflection was only 7.7 mm.Compared with the wall deflection data collected for another 29 circular excavations,the ratio of maximum wall deflection to excavation depth of this shaft was smaller due to a smaller ratio of diameter to excavation depth.The wall deflection underwent two stages of deformation:the first stage was mainly circumferential compression caused by the mutual extrusion of joints between walls,and the second stage was typical vertical deflection deformation.The horizontal soil movement outside the shaft was greater than the wall deflection and the deep soil caused great horizontal movement because of dewatering at confined water layers.Vertically,a basal heave of 203.8 mm occurred in the pit centre near the bottom.Meanwhile,the shaft was uplifted over time and showed 3 stages of vertical movement.The surface outside the shaft exhibited settlement and uplift deformation at different locations due to different effects.The basal heave caused by excavation was the dominant factor,driving the vertical movement of the shaft as well as the surrounding surface.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wall deflection and the surface settlement outside the shaft was wea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ular shaft Site monitoring DEFLECTION Vertical deformation Soft soil
原文传递
钢波纹板-模袋混凝土支护结构及其在圆形竖井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李鹏飞 王硕 +2 位作者 张明聚 黄正东 张佳龙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0-1828,共9页
为探究钢波纹板-模袋混凝土支护结构的施工工艺及其应用效果,通过室内单轴压缩试验研究加压排水工艺对不同养护龄期模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然后,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开展钢波纹板-模袋混凝土支护结构第2阶段现场工艺试验,验证其... 为探究钢波纹板-模袋混凝土支护结构的施工工艺及其应用效果,通过室内单轴压缩试验研究加压排水工艺对不同养护龄期模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然后,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开展钢波纹板-模袋混凝土支护结构第2阶段现场工艺试验,验证其结构和工艺的可行性及工程效果。结果表明:1)加压排水工艺可以显著提升模袋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轻质量模袋在加压排水中对模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提升效果最佳;2)模袋混凝土能够有效地填充钢波纹板与开挖面间的空隙,模袋有助于混凝土气体与水分的排出,从而缩短凝固成型时间;3)混凝土灌注过程对钢波纹板受力影响轻微,各块波纹钢构件在工作状态下均匀受力;4)类似工程中推荐应用轻质量的涤纶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模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波纹板 模袋混凝土 圆形竖井 灌注压力
下载PDF
宽式防旋墩环形堰竖井水力特性分析
4
作者 姜治兵 蒋哲宇 +1 位作者 韩松林 杨晓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9-186,共8页
目前许多拟建抽蓄工程泄洪洞的环形堰竖井入口设置了新型宽式防旋墩,以消除喉口处由不可控漩流引起的呛水等不利流态,而宽式防旋墩环形堰竖井的水气特性与以往采用起旋墩和窄式防旋墩的竖井存在较大差异,业内对其认识尚不清晰。以石台... 目前许多拟建抽蓄工程泄洪洞的环形堰竖井入口设置了新型宽式防旋墩,以消除喉口处由不可控漩流引起的呛水等不利流态,而宽式防旋墩环形堰竖井的水气特性与以往采用起旋墩和窄式防旋墩的竖井存在较大差异,业内对其认识尚不清晰。以石台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泄洪洞的竖井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分析了流态、流速、压力、消能率等水力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宽式防旋墩引导水流平顺进入竖井形成脱壁流,其尾部可形成顺畅的进气通道,空气经此通道可充分进入竖井以保持井内流态与压力的稳定;新型竖井过流能力满足要求,各部位流速、压力分布正常,总消能率达85%以上;宽式防旋墩可消除不可控漩流导致的呛水现象并引导水流在竖井内形成脱壁流态,使竖井壁面免于空蚀破坏;墩尾通气量足够时,可取消通气管及环形堰与竖井结合部突扩体型,简化工程布置。相关经验可供类似抽蓄电站工程的泄洪洞竖井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式防旋墩 环形堰竖井 脱壁流 水力特性 消能率 石台抽水蓄能电站
下载PDF
管道顶进用装配式圆形工作井承载性能研究
5
作者 张兴其 杨帆 姚华彦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149,共7页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正逐步应用在地下管道工程中,为了研究管道顶进用装配式圆形工作井的承载性能,结合现场监测的顶管顶进力情况,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装配式圆形工作井的井片混凝土以及连接螺栓进行了受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管壁...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正逐步应用在地下管道工程中,为了研究管道顶进用装配式圆形工作井的承载性能,结合现场监测的顶管顶进力情况,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装配式圆形工作井的井片混凝土以及连接螺栓进行了受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管壁涂刷润滑剂、采用触变泥浆进行压浆等减阻措施可以明显降低顶进力荷载,甚至可以使其达到设计值的50%以下;装配式圆形工作井在顶进力荷载的作用下,螺栓受拉情况不明显,仅后座墙位置的井片外侧混凝土呈明显受拉,设计中需要关注,必要时需对该部位制定加固方案;粘贴钢板加固方案相对于粘贴CFRP加固方案具有材料利用率更高、加固效果更加明显的优势。研究成果可为推广装配式建筑在管道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顶管 装配式圆形工作井 井片 顶进荷载 装配式建筑
下载PDF
超深圆形竖井主体结构侧墙双环桁架自撑模板支架体系设计及施工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泽宇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16期128-130,共3页
针对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沙坪坝站—石桥铺站区间工程中区间风井主体结构的施工工艺进行了设计与研究。区间风井负2~负6层范围为直径20 m的圆形竖井,侧墙厚度为1 m,经研究计算,采用了一种新设计的双环桁架自撑模板支架体系进行施工。采... 针对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沙坪坝站—石桥铺站区间工程中区间风井主体结构的施工工艺进行了设计与研究。区间风井负2~负6层范围为直径20 m的圆形竖井,侧墙厚度为1 m,经研究计算,采用了一种新设计的双环桁架自撑模板支架体系进行施工。采取该模板支架体系后,整体施工效率有明显提高,并且圆形竖井侧墙结构成型质量控制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圆形竖井 模板支架体系 侧墙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下载PDF
软土地层特深圆形竖井不排水开挖施工工艺研究
7
作者 李操 《建筑施工》 2024年第11期1852-1854,共3页
以上海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中的福建北综合设施竖井施工为研究背景,从周边环境、开挖风险、水资源利用等综合因素考虑,针对百米圆形竖井开挖面临的第三承压含水层水位控制难题,提出了钢-混凝土组合底板水下施工工艺和利用... 以上海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中的福建北综合设施竖井施工为研究背景,从周边环境、开挖风险、水资源利用等综合因素考虑,针对百米圆形竖井开挖面临的第三承压含水层水位控制难题,提出了钢-混凝土组合底板水下施工工艺和利用浮力钢-混凝土组合竖井结构沉放工艺2种方案。利用内外水压平衡原理,不需降承压水,实现降低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目的;通过在基坑垫层混凝土中加入钢桁架,解决封底混凝土块和筒体整体受力问题。研究成果可为未来特深圆形竖井不排水开挖提供技术储备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层 特深圆形竖井 不排水开挖 钢-混凝土组合底板 浮力
下载PDF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圆形顶管井基坑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8
作者 高程鹏 杨峰 +1 位作者 卢瀚 李楠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9期257-263,M0024,共8页
现行规范中有关圆形顶管井基坑的设计方法主要采用平面弹性支点法,考虑到三维空间下环形基坑支护结构的拱效应和周边土体的土拱效应,平面计算结果较实际偏于保守。为此,基于强度折减法,通过建立圆形顶管井基坑的二维、三维有限元计算模... 现行规范中有关圆形顶管井基坑的设计方法主要采用平面弹性支点法,考虑到三维空间下环形基坑支护结构的拱效应和周边土体的土拱效应,平面计算结果较实际偏于保守。为此,基于强度折减法,通过建立圆形顶管井基坑的二维、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得到了基坑安全系数和变形量,并将计算结果与规范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表明:在深径比h/r>0.9时,坑底土主要产生隆起变形;当深径比h/r小于0.9并逐渐减小后,坑底出现圆弧滑动面,土体破坏呈整体滑移模式;在三维模型下,围护结构的拱效应阻隔了坑边超载对圆弧滑动面分布的影响,周边土体的土拱效应减小了地表沉降量和围护结构变形量;基于强度折减法的基坑安全系数是规范方法中坑底抗隆起安全系数的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顶管井基坑 强度折减法 稳定性分析 有限元计算 深径比
下载PDF
用能量原理推导圆轴扭转弹性变形与应力分布 被引量:4
9
作者 汤安民 李智慧 莫宵依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3-406,共4页
关于圆轴自由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弹塑性力学给出的弹塑性解与大量金属材料的扭转实验结果存在众多分歧。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分析材料在弹塑性变形阶段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对应的细观机理,根据最小变形能原理,给出了弹塑性小变形时... 关于圆轴自由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弹塑性力学给出的弹塑性解与大量金属材料的扭转实验结果存在众多分歧。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分析材料在弹塑性变形阶段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对应的细观机理,根据最小变形能原理,给出了弹塑性小变形时,圆轴扭转横截面上任一点处的切应力和弹性切应变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圆轴扭转时小塑性变形的出现,并不影响材料的弹性性质,也不改变构件内弹性变形的分布规律,即在弹塑性小变形条件下,圆轴扭转横截面上任一点处的切应力、弹性切应变的大小仍与该点到圆心的距离成正比,亦即仍呈现出与弹性变形时相同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 最小能量原理 圆轴扭转 应力场
下载PDF
具有轴承不对中故障的柔性非圆截面多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自刚 李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3,共6页
研究了具有轴承不对中故障的柔性非圆截面多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首先在长轴承、微小不对中量和不平衡量等假设下,利用坐标变换推导出非圆截面多转子-轴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最后采用数值方法,重点分析了系统的非线性振... 研究了具有轴承不对中故障的柔性非圆截面多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首先在长轴承、微小不对中量和不平衡量等假设下,利用坐标变换推导出非圆截面多转子-轴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最后采用数值方法,重点分析了系统的非线性振动行为,例如稳态响应、轴心轨迹、Poincaré截面以及最大Lyapunov指数等。结果表明:在较低转速时,转子系统除存在与不平衡故障同步的工频外,还存在由于不对中引起的倍频以及组合频率成分等。随着转速的提高,系统出现倍周期分叉现象,混沌运动等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油膜力 柔性转子 混沌 轴承不对中 非圆截面
下载PDF
圆形竖井钢波纹板-模袋混凝土支护结构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明聚 韩忆萱 +2 位作者 李鹏飞 郭彩霞 吴爱国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46-1155,共10页
为解决喷射混凝土工作环境差、能耗高以及施工中跑浆、漏浆等问题,提出钢波纹板结合模袋混凝土的新型支护方案。依托圆形竖井,采用倒挂井壁逆作施工法展开现场试验,分析灌注压力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结果表明:(1)模袋混凝土可充填开挖... 为解决喷射混凝土工作环境差、能耗高以及施工中跑浆、漏浆等问题,提出钢波纹板结合模袋混凝土的新型支护方案。依托圆形竖井,采用倒挂井壁逆作施工法展开现场试验,分析灌注压力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结果表明:(1)模袋混凝土可充填开挖面与钢波纹板之间的构造间隙及预留空间,与钢波纹板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组合结构,能够维持开挖面稳定、抵抗开挖面变形,施工工艺具有可行性;(2)根据现场监测结果可知,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模袋内混凝土流动性良好,能充分填充模袋,注满后,灌注压力逐渐消散,且钢波纹板产生的环向应变很小,支护结构在工作状态下均匀受力;(3)试验选用的土工布均具有透气、透水、不透浆的特性,能有效解决喷射混凝土施工存在的跑浆、漏浆等问题,但材料特性和加工性能略有差异;(4)钢波纹板与模袋混凝土结合形成的新型支护结构,为隧道等地下工程支护技术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圆形竖井 钢波纹板 模袋混凝土 倒挂井壁逆作法 支护结构 工艺试验
下载PDF
空心圆轴机械强度理论计算与有限元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魁 李运初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1-43,共3页
根据材料力学圆轴扭转理论,推导出了空心圆轴的机械强度计算公式;通过引入空心圆轴内、外径比例因子,将空心与实心圆轴的扭转机械强度计算公式进行了统一,并得出了可用于实际工程的计算参数。通过一个计算实例,分别用理论推导的计算公式... 根据材料力学圆轴扭转理论,推导出了空心圆轴的机械强度计算公式;通过引入空心圆轴内、外径比例因子,将空心与实心圆轴的扭转机械强度计算公式进行了统一,并得出了可用于实际工程的计算参数。通过一个计算实例,分别用理论推导的计算公式和ANSYS进行计算,2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吻合度高,验证了所推导公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圆轴 机械强度 有限元分析 ANSYS
下载PDF
斜激光冲击对航空发动机风扇轴弯曲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沈晓骏 汪诚 +3 位作者 安志斌 周留成 赖志林 王冠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48-3553,共6页
采用激光斜入方法对航空发动机扇轴转接圆角部位进行激光冲击强化试验。分析了斜冲击机理及方法,计算优化斜激光冲击强化试验参数,对冲击前后试件的显微硬度、残余应力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旋转了弯曲疲劳对比验证试验。其结果表明,风扇... 采用激光斜入方法对航空发动机扇轴转接圆角部位进行激光冲击强化试验。分析了斜冲击机理及方法,计算优化斜激光冲击强化试验参数,对冲击前后试件的显微硬度、残余应力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旋转了弯曲疲劳对比验证试验。其结果表明,风扇轴经过激光斜冲击强化后,表面显微硬度提高了11%,残余应力不均匀性得到改善,旋转弯曲疲劳寿命提高了160%;断口观察分析可知,激光冲击强化可以使疲劳源位置内移,降低裂纹扩展速率,从而提高试件的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扇轴 圆角 激光斜冲击 残余应力 旋转弯曲疲劳试验
下载PDF
软土地区超深圆形竖井的坑底隆起特性与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乔亚飞 闫凯 +1 位作者 赵腾腾 丁文其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07-2716,共10页
依托上海某超深圆形竖井工程,收集了施工期坑底土体隆起的实测数据,总结了坑底土体隆起的竖向分布模式、演变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并验证了轴对称数值模型,探讨了开挖卸荷、降水、地下连续墙和土体力学特性对坑底土体隆起的影响规律... 依托上海某超深圆形竖井工程,收集了施工期坑底土体隆起的实测数据,总结了坑底土体隆起的竖向分布模式、演变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并验证了轴对称数值模型,探讨了开挖卸荷、降水、地下连续墙和土体力学特性对坑底土体隆起的影响规律,探明了坑底土体的隆起机制。土体隆起是开挖卸荷、降水和地下连续墙约束作用下土体力学响应的综合结果,其中开挖卸荷和墙体挤压会引起隆起,降水和墙体的负摩阻力会抑制隆起。开挖卸荷存在主要影响深度,卸荷回弹主导了该深度范围内土体的隆起,而土体剪切变形则控制了该深度范围外的土体隆起。土体流变以及负孔隙水压的消散共同导致了土体隆起的时间依赖性。软土地区小直径超深竖井的坑底隆起沿深度方向减小近似线性,最大值位于开挖面中心处;土体隆起随开挖先缓慢增加后近似线性快速增大,而在非开挖阶段,土体隆起随时间有缓慢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圆形竖井 土体隆起 机制 监测数据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考虑小尺度效应的微圆轴扭转振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成 朱忠奎 李双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1-316,共6页
在微机电系统中,微纳米构件常常表现出尺度效应。基于非局部弹性理论,建立了微圆轴的扭转振动模型,并结合3种常见的边界条件,给出了具体的算例。结果表明:对比于经典连续力学,非局部弹性理论预言的圆轴扭转振动固有频率下降,并且微圆轴... 在微机电系统中,微纳米构件常常表现出尺度效应。基于非局部弹性理论,建立了微圆轴的扭转振动模型,并结合3种常见的边界条件,给出了具体的算例。结果表明:对比于经典连续力学,非局部弹性理论预言的圆轴扭转振动固有频率下降,并且微圆轴的外特征尺度即横截面半径越小,二者相差越大;振动频率的阶数越高,影响也越明显。随着截面半径的增加,振动频率下降并且非局部尺度效应逐渐消失。同时考察了扭转振动的模态函数和相对转角,发现前者与经典弹性理论结果一致。此外还讨论了材料内禀尺度的选取问题,以数值算例证明了内禀尺度与材料晶格常数非常接近,晶格常数可近似用作微纳米力学中材料的内禀尺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圆轴 固有频率 相对转角 小尺度效应
下载PDF
利用ANSYS软件对扭转条件下圆轴轴肩圆角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三庆 刘百来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11,共3页
圆轴轴肩处若采用尖角过渡,承载时将引起较大的应力集中。采用圆弧过渡可以降低应力集中现象。介绍了利用ANSYS软件对圆轴轴肩圆角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在工程实际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圆轴 应力集中 圆角过渡 有限元 ANSYS
下载PDF
刚粘塑性圆轴扭转和拉伸的组合变形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端生 胡辉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6期23-26,共4页
分析了不可压缩刚粘塑性圆轴扭转和拉伸的组合变形.作为特例。
关键词 圆轴 粘塑性 扭转 拉伸 组合变形
下载PDF
导流洞改建为跌流式竖井溢洪道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孙双科 徐体兵 +1 位作者 孙高升 解卫东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共4页
结合某水电站导流洞改建永久性溢洪道试验,研究了跌流式竖井溢洪道的水力特性,并对消力井布置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表明,该溢洪道自环形进水口以下采用突扩方式与竖井连接所形成的脱壁水流结构,与传统的贴壁式竖井的水流结构具有明显不... 结合某水电站导流洞改建永久性溢洪道试验,研究了跌流式竖井溢洪道的水力特性,并对消力井布置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表明,该溢洪道自环形进水口以下采用突扩方式与竖井连接所形成的脱壁水流结构,与传统的贴壁式竖井的水流结构具有明显不同,不仅可以有效避免竖井段因水流流速较高可能造成的空化空蚀破坏,降低施工难度,而且有利于水舌掺气并促进消力井消能。该研究提出的消力井优化布置体型,与传统的布置形式相比具有更高的消能效率,消能效率可以达到8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流式竖井溢洪道 环形堰 消力井 消能效率 大石门水电站
下载PDF
SMW工法圆形工作井内力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金良 龚晓南 徐日庆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2-44,共3页
根据SMW工法圆形工作井结构材料组成特点及结构受力特点 ,并基于分载思想 ,提出可用于该类结构内力、变位分析的环—梁分载计算理论 ,并据此对一个SMW工法圆形工作井实例的结构内力 ,进行了计算分析 ,得到了该类工作井结构在形成阶段与... 根据SMW工法圆形工作井结构材料组成特点及结构受力特点 ,并基于分载思想 ,提出可用于该类结构内力、变位分析的环—梁分载计算理论 ,并据此对一个SMW工法圆形工作井实例的结构内力 ,进行了计算分析 ,得到了该类工作井结构在形成阶段与顶进阶段的内力分布特征 ,特别是指出了结构材料性质沿环向分区、顶冠梁加设及竖向加筋对结构内力的影响 ,有关结论为进一步提高对SMW工法工作井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梁分载 SMW工法 顶管 圆形工作井 内力
下载PDF
圆形井巷含水围岩的岩体—水力学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倪国荣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1期57-68,共12页
本文根据深埋圆形井巷含水围岩特有的岩体--水力学作用机理,将水压当作体积力考虑,用粘弹塑性理论导出有关围岩和衬砌的计算公式.由于支护前后水荷载的消长,产生对衬砌有利的附加支护抗力.利用这一时差效应,可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已建... 本文根据深埋圆形井巷含水围岩特有的岩体--水力学作用机理,将水压当作体积力考虑,用粘弹塑性理论导出有关围岩和衬砌的计算公式.由于支护前后水荷载的消长,产生对衬砌有利的附加支护抗力.利用这一时差效应,可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已建工程实践证实本文所建议的方法对解决深埋井巷设计难题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围岩与衬砌 粘弹塑性理论 圆形井巷 时差效应 岩石力学和水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